高二地理会考练习一

高二地理会考练习一
高二地理会考练习一

市区普通中学高二年级统一练习

地 理 试 卷

2013.12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图1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天体系统层次的高低),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地球作为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它七大行星

A .大气成分相似

B .表面温度相近

C .自转周期相同

D .公转轨道共面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地球

A .质量和体积最小

B .既自转又公转

C .存在大气层

D .有高级智慧生命

2013年3月5日,太阳活动剧烈,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回答第4、5题。 4.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A .黑子和耀斑

B .黑子和太阳风

C .耀斑和太阳风

D .耀斑和日珥 5.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改变气候类型

B .干扰手机通话

C .变更行星轨道

D .引发地震灾害 6.太阳辐射能

A .是产生“磁暴”现象的源动力

B .绝大部分可以直接到达地球的表面

C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主要能源

D .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运动的动力 图2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第7、8题。 7.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相关的是

A .①增强

B .②减弱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图2

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悬浮物质和其它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 8.与“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2013年11月8日10时,台风“海燕”的中心位于11.2°N 、124°E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重创菲律宾。回答第9、10题。 9.图3中正确表示“海燕”水平气流状况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海燕”导致菲律宾沿海地区

A .气温剧降

B .狂风暴雨

C .雨雪霜冻

D .晴朗大风 在城市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图4为某

地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11、12题。

1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4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 .a 加快,易出现城市积水

B .b 加强,引起地面的凹陷

C .c 增多,地下水位下降

D .d 增强,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12.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 .使水呈三态变化

B .增加了高山冰川的面积

C .造成海平面上升

D .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图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第13~15题。

13.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图3

图4

14.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

A.甲——重熔再生

B.乙——变质作用

C.丙——沉积作用

D.丁——冷却凝固 15.主要由图中A 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 .长江三角洲

B .东非大裂谷

C .喜玛拉雅山

D .维威火山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花岗岩石林地貌为其主要特色。读图6,回答第16题。

16.该地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 .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 .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2012年12月14日美国西南海域(31°12′N , 119°30′W )发生里氏6.3级地震。

17.关于震中附近洋流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说确的是

A.暖流 增温增湿作用

B.寒流 减温增湿作用

C.暖流 增温减湿作用

D.寒流 减温减湿作用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回答第18、19题。 18.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土壤

D.植被 19.材料信息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图8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第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1.自然带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从赤道到两极

B .从沿海到陆

C .垂直地带性

D .没有规律

图6

图8

图11

位于10°S 附近太平洋中的某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回答第22、23题。

22.为缓解供水不足的状况,该国提出此项规划的原因是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23.针对该国淡水资源供给不足问题,该国最可行的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限时供水 读图9,完成第24、25题。

24.与现在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5.与其他三国相比,丁国

A .出生率最低

B .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C .死亡率最高

D .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26.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最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的宜居人口。 27.“宜居人口”最接近

A .环境承载力

B .人口合理容量

C .最高人口

D .最低人口

图10为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28.该功能区属于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

早晨 黄昏

图9

1

2 3 4 5 (%) 1

图12

图13 30.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通常是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 .特大城市数量

31.关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问题仅存在于发达国家

B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

C .家庭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是微不足道的

D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问题会自行消失

32.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批、、的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合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70%多的路段选择以桥代路。回答第33、34题。 33.与哈大铁路相比,哈大高铁 ①投资更少 ②客运能力更大 ③运输速度更快 ④占地较少 ⑤运价较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34.哈大高速铁路的修建,最可能促使沿线 A .地价、房价下降 B .人口更大规模地向和迁移

C .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部门向中小城市转移

D .站点附近商业网点的建立和发展

35.当年从南方运送的荔枝只能由贵妃独享,而现在北方人民都有机会吃上新鲜的荔枝,影响该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 ②玻璃温室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④全球气温上升,使种植围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图13为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第36、37题。

36.图中甲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 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

37.下列工业部门与乙类区位要求相同的是

A.印刷工业 B. 水产品加工业

C.航天工业 D. 电子装配工业

2013年11月11日,第1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华沙开幕,有19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以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

100 80

60 40 20

(%)

原料运费 产品运费 科技投入 工资投入

其它诸项

38.此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开放性原则 39. 市利用卫星监测PM2.5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图14为我国三种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40、41题。40.关于甲、乙、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次生盐碱化

B .乙——湿地萎缩

C .丙——土地荒漠化

D .乙——水土流失

41.乙环境问题在我国南方地区也较为普通,其成因不包括A .地势起伏较大 B .土质疏松 C .降水强度大 D .植被破坏

图15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第42、43题。

42.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技术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3.A 、B 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44.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

①全球气候失调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臭氧破坏加重 ④自然灾害频发 ⑤地震、火山加剧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45.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 .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B .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 .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 .舍饲养畜业——广大农区和林区

图16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第46~48题。

图15 甲 乙 图例

棉花分布区 橡胶分布区 河流

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doc

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 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 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 (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12 )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 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炭、阳光,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 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而A点比C 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 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相同点天气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 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都表示大气物气候形成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都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目的: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视频:西气东输 【设问:】西气为什么要东输?西气东输对于东西部地区及沿途地区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导入新课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西气东输概况 【教材图表点拨】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提问: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经过哪些省区? 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终点:上海 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活动:】通过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占全国的比例图与东、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分析两者差异。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活动:】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较,思考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将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粉尘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压力等) 所以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活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采资金短缺问题严重。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薄弱、落后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人口稀少,工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生思考分析)

高二地理毕业会考模拟试题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20XX 年上期道县一中高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B ) A. 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B. 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C. 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D. 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2.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 ) A. 一个太阳日 B. 一个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24小时3分56秒 3.下列日子中,我国各地昼最长的一天是……………………………………………( C ) A. “五·一”国际劳动节 B. “六·一”国际儿童节 C. 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D.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4.全球只有一个的气压带是…………………………………………………………( A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5.全球台风(飓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 B ) A. 墨西哥湾 B. 西北太平洋 C. 北印度洋 D. 东北太平洋 6.港口的腹地是指………………………………………………………………… ( B ) A. 港区的货物 B. 港口为之服务的区域 C. 港口的自由贸易区 D. 港口的加工工业区 7.我国下列的山脉中,属褶皱山脉的是……………………………………………( B ) A. 华山 B. 喜马拉雅山 C. 泰山 D. 庐山 8.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D ) A. 河流水 B. 浅层地下水 C. 淡水湖泊水 D. 冰川 9.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文 D. 土壤 10.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B ) A. 刚果盆地 B. 亚马孙平原 C. 马来群岛 D. 马达加斯加岛 1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C ) A. 土壤 B. 政策 C. 市场 D. 气候 12.澳大利亚所产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是…………………………………………( C ) A. 美国 B. 法国 C. 德国 D. 英国 13.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B ) A. 服装加工厂 B. 甘蔗制糖厂 C. 家俱厂 D. 面包厂 14.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多是………………………………( D ) A. 不规则的多边形 B. 圆形 C. 方形 D. 带状 15.我国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B ) A. 辽宁省 B. 山东省 C. 浙江省 D. 广东省 16.下列城市中,分别在交通、资源、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城市是…………( A ) A. 郑州、攀枝花、拉萨 B. 攀枝花、邯郸、合肥 C. 攀枝花、拉萨、合肥 D. 拉萨、合肥、邯郸 17.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C ) A. 海洋 B. 乡村 C. 城市 D. 自然风景区 18.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的是………………………………………… ( B )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要点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要点 在高二地理会考来临之前,我们要做好哪些复习呢?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要点以供大家学习。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要点:气候成因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不一定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审题时要注意判断主导因素是什么。 (1)太阳辐射:①使得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温度带,如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②是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差异,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2)下垫面: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②地面植被和地表性质的局部差异,其实质是热量和水分的差异,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3)大气环流:①本身的低压带、高压带可以作为一种天气系统,长期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如赤道低压带终年高温多雨;②通过盛行风带、季风环流影响水汽输送,进而影响气候,如季风环流下,冬季气流由陆到海,降水少,夏季气流由海到陆,降水充沛;③通过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影响一些地区的气候,如地中海气候。 (4)人类活动:通过生产活动及改变下垫面的物理、生物

学特性,改变大气中水汽、C02的含量,影响气候。如工业生产导致C02增多、增加森林覆盖率或修建水库,改变局部气候。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要点: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 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 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读图回答1~2题。 1. 与“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2. 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 ) A. 肥沃的土壤 B. 平坦的表面 C. 适宜的温度 D. 厚厚的大气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据此回答3~4题。 3.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致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4. 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这说明太阳活动会( ) A. 改变地貌形态,影响农作物产量 B. 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C. 改变水文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D. 改变土壤性状,影响农作物产量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5~6题。

5. 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地壳 B. ②—岩石圈 C. ③—地幔 D. ④—软流层 6. 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快 B. 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 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 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阅读材料,回答7~8题。 7. 在夏季,湛江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8. 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目的是对应下图中( ) A. 增强A,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B. 阻止B,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削弱C,提高夜间的温度 D. 削弱D,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读图回答9~11题。 9. 图中数字②代表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近地面风向 10. 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B.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D.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低气压指向高气压 11. 若图中④减小为零,则产生的影响是( )

(完整版)高二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宇宙的知识 1.宇宙的特征 最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 天体系统如下图: ?? ? ??? ?????????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 ??海王星天王星、远日行星:土星 木星、巨行星:火星 地球、金星、水星、类地行星:①八大行星H G F E D C B A ??????????? ? ??有许多相同之处 星)行星(水星、金星和火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同一平面上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道近似正圆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运动特征②普通性 2.地球特殊性——存在生命 ?? ?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外部条件 ?? ? ?? 液态水的存在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适宜的温度条件②自身条件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补充:我国年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为青藏高原,成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我国年太阳辐射最贫乏地区为四川盆地,成因:地形闭塞,气体不易扩散,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2.太阳活动 ②外部太阳大气结构:由里向外依次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③太阳活动类型:黑子、耀斑、太阳风三种。黑子的爆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作为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④对地球的影响:黑子的爆发影响地球气候中的降水,与纬度呈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和地球的磁场,使小磁针不能指示正确方向;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 三、地球的运动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o/日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为0。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下学期很多理科生会迎来地理会考,而地理会考是注重平时知识点的积累。以下是小编整理地理会考常考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地理会考。 行星地球 行星地球,在会考中约占13%。其中对地球运动,要记住自转、公转的特点,特别提醒公转的近日点速度最快在一月初而不是冬至,远日点反之。地转偏向力主要偏向。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是南北方向。昼夜交替和时差关键记住同纬度地方时“东早西晚”;计算某一时区的区时,根据未知在已知的方向“东加西减”时差,算出结果。判断昼夜长短,太阳直射哪个半球,此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冬至反之。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某地距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准,南半球反之。五带中只有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一年只有夏(冬)至一天极昼(夜);南极圈反之。热带除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天直射外,其他都有两次直射。 大气 大气,在会考中约占15%。大气根本热源是太阳短波辐射,而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是针对太阳辐射的;而保温作用是针对地面的,起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热力

环流重点看地球表面哪冷哪热,一般地表冷高压热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气压带风带中高压都是干燥的,低压都是湿润或多雨的,风带要记风向;气候重点记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3种的成因、气候特征和识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考生还要注意4个天气系统特点和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及灾害性天气。 水循环、水资源、洋流、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农业工业区位 必修二的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和传统、新兴工业区的分布、生产特点、区位条件是重点,和必修三的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湿地、能源、河流流域开发,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特征及比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结合,可能会出现在最后三道综合题中。 想要得好成绩,考生要认真复习,注重平时积累生活和旅游中的一些常识。只靠突击复习很难获得高分,地理会考题越来越贴近生活。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 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2019年最新的高中地理会考题,能带你什么样的启发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所分享的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答案仅供参考。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8日14点07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阅读材料,完成1~4题。 1.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着陆时,中时区处于 A.凌晨 B.早上 C.中午 D.下午 2. “天宫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3.地球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在于 ①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和水②与太阳距离适中 ③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④体积和质量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 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 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1,回答第5、6题。 5.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B.四季的更替 C. 昼夜的更替 D.极夜范围变化 6.在演示该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①使灯泡中心与地球仪球心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面向地球仪,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④拨动地球仪的同时转动灯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关于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可分为四大圈层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高二地理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二地理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学发展的今天,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部分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下面气候中,雨热同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2019年6月18日,李明开始了高考后的第一次旅行。旅行当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州昼短夜长 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D.北半球的昼变长 4.夏季,北印度洋海水的流向是( ) A.呈顺时针方向向东流 B.呈逆时针方向向西流 C.呈顺时针方向向西流 D.呈逆时针方向向东流 5.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 ) A.气团与锋面 B.气旋与反气旋

C.热力环流 D.垂直对流 6.下列地区,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 A.低纬度高山 B.中纬度高山 C.高纬度低山 D.赤道地区低山 7.下列工业基地中,能源自给条件最好的是( )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8.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9.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单位里程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最高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0.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11.广东盛产菠萝荔枝,山东盛产苹果等水果。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 )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影响大量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因素是(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汇总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 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 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 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 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地 球 一、天体系统 (2)太阳系 日地距离: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地球——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有液态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三、地球运动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 时针) 角速度 近日点(1月初)最快 远日点(7月初)最慢 除两极点外,全球各地相等,每小时15o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 同;海拔高,线速度大;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越往东时间越大; (3)地转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如图)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日期太阳直 射点位 置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方位 3月21 直射赤 道全球昼夜均分从赤道向两极递 减 全球正东日出 正西日落 3月21——9月23 太阳在 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 越长; 6月22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 短; 南半球相反; 从太阳直射点从 南北两侧递减; 6月22日,北回 归线及其以北地 区太阳高度最大; 全球东北日出, 西北日落 9月23 直射赤 道全球昼夜均分从赤道向两极递 减 全球正东日出 正西日落 9月23——次年3月21 太阳在 南半球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 越长; 12月22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 长; 南半球相反 从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两侧递减; 12月22日,南回 归线及其以南地 区太阳高度最大; 全球东南日出, 西南日落 地质与地貌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1、三大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如右图) 三、内力作用与地貌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 跃,多火山地震。 ②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边界类型地形类型典型实例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消亡边界大陆板块—大陆板块高大山脉、高原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 大陆板块—大洋板块海岸山脉、海沟、岛弧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海沟、亚洲东部岛弧链大洋板块—大洋板块洋中岛弧、海沟马里亚纳群岛及海沟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分背斜、向斜两种形式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B. 大气圈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 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 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 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磷矿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 B.铁矿主要集中于辽宁、冀东和西北 C. 煤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 D.石油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 区 17. 图中阴影处所代表的能源,可能 是:() A.沼气 B.核电 C.水电 D.煤气 18. 秸秆、柴草的燃烧过程是:() A.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D. 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19.下列地区农业生产与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条件正确叙述的是: () A.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棉花取决于土壤条件 B.大庆油田附近的农副食品生产取决于市场条件 C.太湖流域的淡水渔业取决于气候条件 D.新疆的瓜果、长绒棉取决于灌溉条件 20. 拉丁美洲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沙漠化太快 B. 城市化速度太快 C.工矿业发展过快 D. 人口增长过快 21. 有关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生产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A.阿根廷和巴西等新垦区农畜产品出口较多 B.东亚和东南亚稻米产区劳动生产率较高 C.热带地区一些国家经济作物进口率较高 D.北极地区渔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22.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世界上形成的两大工业地带是: () A. 西欧和美国 B. 日本和美国 C. 英国和美国 D. 澳大利亚和巴西 23. 下列工业部门受自然条件制约最明显的是: () A. 航天工业 B. 食品工业 C. 水能发电 D. 石油化工 24. 关于我国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B.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能源、水源供应充足 C. 沿海工业地带矿产资源丰富 D. 陇海、兰新工业地带以钢铁工业为最重要 25.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26.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分享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分享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1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纬度高、跨度大。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CAI出 示图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 应的农业生产。因为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此处 可以叫学生对比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1.讨论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 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生活,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情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时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教师参与讨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融化缓解春旱等。讨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讨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老师讲解并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初垦时,黑土层厚度60~80厘米,最深处可达1米。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伸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部分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黑土总面积734.8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的黑土约占黑土总面积的80%。 总结:这里有中国的平原、的天然林区和的草原。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2 1、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690个) 1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3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6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7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8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9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0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1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2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3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5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7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8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 验飞船。 20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 21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2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3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4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 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5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难点总结五篇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难点总结五篇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1 1、地震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1)泥石流: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泥石流分布地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时间分布:6-8月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2 盆地 盆地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变得弯曲或产生了断裂就会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下降。 许多盆地在形成以后还曾经被海水或湖水淹没过,像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都遭遇了这样的经历。后来,随着地壳的不断抬升,加上泥沙的淤积,盆地内部的海、湖慢慢地退却干涸,只剩下一些河水或小溪了。但是,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海、湖河流中,曾经生活过的大量生物死亡以后被埋入淤泥中,就会成为形成石油、煤炭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科学家们非常关注盆地研究的重要原因。盆地中的岩石沉积大多相对比较完整而连续,生活在那里的动物、植物死后也比较容易保存成化石,所以盆地也是古生物学家们寻找化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