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电路中的元器件

防护电路中的元器件
防护电路中的元器件

防护电路中的元器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联网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室外应用场景,持续高增长,电子产品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公共事业,还是商用或者民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这也造成了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应用环境的复杂化。随着产品功能越来越多,其功能接口也越来越丰富,比如:网络接口(带POE功能)、模拟视频接口、音频接口、报警接口、RS485接口、RS232接口等等。功能在不断地增多,但是对于产品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在增加设计难度的同时也会使产品面临着更多的威胁,比如雨季随着雷电的增多,产品批量的损坏;冬季设备安装调试时,由于静电造成设备的功能异常等等。本文着重介绍常用防护器件在产品中的基本应用,通过防护电路来提高产品抗静电、抗浪涌干扰的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通信产品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雷击等原因形成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会对设备端口造成损害,因此应当设计相应的防护电路,各个端口根据其产品族类、网络地位、目标市场、应用环境、信号类型以及实现成本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所对应的防护电路也不同。

1、气体放电管

图1 气体放电管的原理图符号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两极间电压足够大时,极间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类似短路。导电状态下两极间维持的电压很低,一般在20~50V,因此可以起到

保护后级电路的效果。气体放电管的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绝缘电阻、极间电容、续流遮断时间。

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数百ns以至数ms,在保护器件中是最慢的。当线缆上的雷击过电压使防雷器中的气体放电管击穿短路时,初始的击穿电压基本为气体放电管的冲击击穿电压,放电管击穿导通后两极间维持电压下降到20~50V;另一方面,气体放电管的通流量比压敏电阻和TVS管要大,气体放电管与TVS等保护器件合用时应使大部分的过电流通过气体放电管泄放,因此气体放电管一般用于防护电路的最前级,其后级的防护电路由压敏电阻或TVS管组成,这两种器件的响应时间很快,对后级电路的保护效果更好。气体放电管的绝缘电阻非常高,可以达到千兆欧姆的量级。极间电容的值非常小,一般在5pF以下,极间漏电流非常小,为nA级。因此气体放电管并接在线路上对线路基本不会构成什么影响。

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是设计电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如前所述,气体放电管在导电状态下续流维持电压一般在20~50V,在直流电源电路中应用时,如果两线间电压超过15V,不可以在两线间直接应用放电管。在50Hz交流电源电路中使用时,虽然交流电压有过零点,可以实现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但气体放电管类的器件在经过多次导电击穿后,其续流遮断能力将大大降低,长期使用后在交流电路的过零点也不能实现续流的遮断;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电流和电压相位不一致,也可能导致续流不能遮断。因此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保护地线、相线对零线以及相线之间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都不合适,当用电设备采用单相供电且无法保证实际应用中相线和中线不存在接反的可能性时,中线对保护地线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也是不合适的,此时使用气体放电管需要和压敏电阻串联。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中线的保护中基本不使用气体放电管。

防雷电路的设计中,应注重气体放电管的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等参数值的选取。设置在普通交流线路上的放电管,要求它在线路正

常运行电压及其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不能动作,则它的直流放电电压应满足:min(ufdc)≥1.8UP。式中ufdc直流击穿电压,min(ufdc)表示直流击穿电压的最小值。UP为线路正常运行电压的峰值。

气体放电管主要可应用在交流电源口相线、中线的对地保护;直流RTN和保护地之间的保护;信号口线对地的保护;天馈口馈线芯线对屏蔽层的保护。

气体放电管的失效模式多数情况下为开路,因电路设计原因或其它因素导致放电管长期处于短路状态而烧坏时,也可引起短路的失效模式。气体放电管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多次冲击后性能会下降,同时其他放电管在长时间使用会有漏气失效这种自然失效的情况,因此由气体放电管构成的防雷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维护及更换的问题。

2、 压敏电阻

图2 压敏电阻的原理图符号

压敏电阻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当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压敏电阻可以将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压值,从而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压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压敏电压、通流容量、结电容、响应时间等。

压敏电阻的响应时间为ns级,比空气放电管快,比TVS管稍慢一些,一般情况下用于电子电路的过电压保护其响应速度可以满足要求。压敏电阻的结电容一般在几百到几千pF的数量级范围,很多情况下不宜直接应用在高频信号线路的保护中,应用在交流电路的保护中时,因为其结电容较大会增加漏电流,在设计防护电路时需要充分考虑。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较大,但比气体放电管小。

压敏电阻的压敏电压(min(U1mA))、通流容量是电路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在直流回路中,应当有:min(U1mA) ≥(1.8~2)Udc,式中Udc为回路中的直流额定工作电压。在交流回路中,应当有:min(U1mA) ≥(2.2~2.5)Uac,式中Uac为回路中的交流工作电压的有效值。上述取值原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压敏电阻在电源电路中应用时,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在信号回路中时,应当有:min(U1mA)≥(1.2~1.5)Umax,式中Umax为信号回路的峰值电压。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应根据防雷电路的设计指标来定。一般而言,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要大于等于防雷电路设计的通流容量。

压敏电阻主要可用于直流电源、交流电源、低频信号线路、带馈电的天馈线路。

压敏电阻的失效模式主要是短路,当通过的过电流太大时,也可能造成阀片被炸裂而开路。压敏电阻使用寿命较短,多次冲击后性能会下降。因此由压敏电阻构成的防雷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维护及更换的问题。

3 电压钳位型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图3 TVS管原理图

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ion)是一种限压保护器件,作用与压敏电阻很类似。也是利用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将过电压钳位到一个较低的电压值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TVS管的主要参数有:反向击穿电压、最大钳位电压、瞬间功率、结电容、响应时间等。

TVS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ps级,是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件中最快的。用于电子电路的过电压保护时其响应速度都可满足要求。TVS管的结电容根据制造工

艺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高结电容型TVS一般在几百~几千pF的数量级,低结电容型TVS的结电容一般在几pF~几十pF的数量级。一般分立式TVS的结电容都较高,表贴式TVS管中两种类型都有。在高频信号线路的保护中,应主要选用低结电容的TVS管。

TVS管的非线性特性比压敏电阻好,当通过TVS管的过电流增大时,TVS管的钳位电压上升速度比压敏电阻慢,因此可以获得比压敏电阻更理想的残压输出。在很多需要精细保护的电子电路中,应用TVS管是比较好的选择。TVS管的通流容量在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中是最小的,一般用于最末级的精细保护,因其通流量小,一般不用于交流电源线路的保护,直流电源的防雷电路使用TVS管时,一般还需要与压敏电阻等通流容量大的器件配合使用。TVS管便于集成,很适合在单板上使用。

TVS具有的另一个优点是可灵活选用单向或双向保护器件,在单极性的信号电路和直流电源电路中,选用单向TVS管,可以获得比较低的残压。

TVS的反向击穿电压、通流容量是电路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在直流回路中,应当有:min(UBR)≥(1.3~1.6)Umax,式中UBR为直流TVS的反向击穿电压,Umax是直流回路中的电压峰值。

TVS管主要可用于直流电源、信号线路、天馈线路的防雷保护。

TVS管的失效模式主要是短路。但当通过的过电流太大时,也可能造成TVS 管被炸裂而开路。TVS管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4 电压开关型瞬态抑制二极管(TSS)

图4 TSS管的原理图符号

电压开关型瞬态抑制二极管(TSS,Thyristor SurgeSuppressor)与TVS 管相同,也是利用半导体工艺制成的限压保护器件,但其工作原理与气体放电管类似,而与压敏电阻和TVS管不同。当TSS管两端的过电压超过TSS管的击穿电压时,TSS管将把过电压钳位到比击穿电压更低的接近0V的水平上,之后TSS管持续这种短路状态,直到流过TSS管的过电流降到临界值以下后,TSS恢复开路状态。

TSS是电压开关型瞬态抑制二极管,就是涌抑制晶体管,或者叫做导体放电管,固体放电管等等。LangTuo等牌子。TSS管是利用半导体工艺制成的保护器件,主要用于信号电路的防雷保护。不能用在电源端口。TSS器件的通流容量一般最高可达到150A(8/20uS)。

TSS管和TVS管都是利用半导体工艺制成的限压保护器件,TSS管是电压开关型的。TVS是电压钳位型的。TSS管在响应时间,结电容方面与TVS管是相同特点,易于制成表贴器件,很适合在单板上使用。TSS管适合于信号电平较高的信号电路保护。

TSS管在响应时间、结电容方面具有与TVS管相同的特点。易于制成表贴器件,很适合在单板上使用,TSS管动作后,将过电压从击穿电压值附近下拉到接近0V的水平,这时二极管的结压降小,所以用于信号电平较高的线路(例如:模拟用户线、ADSL等)保护时通流量比TVS管大,保护效果也比TVS管好。TSS适合于信号电平较高的信号线路的保护。

在使用TSS管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TSS管在过电压作用下击穿后,当流过TSS管的电流值下降到临界值以下后,TSS管才恢复开路状态,因此TSS管在信号线路中使用时,信号线路的常态电流应小于TSS管的临界恢复电流。临界恢复电流值随TSS管的型号和设计应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使用时应注意在器件手册中查明所用具体型号的确切值。

TSS管的击穿电压(min(UBR))、通流容量是电路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在信号回路中时,应当有:min(UBR)≥(1.2~1.5)Umax,式中Umax为信

号回路的峰值电压。

TSS管较多应用于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

TSS管的失效模式主要是短路。但当通过的过电流太大时,也可能造成TSS 管被炸裂而开路。TSS管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5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

PTC是一种限流保护器件,它有一个动作温度值TS,当其本体内温度低于TS时,其阻值维持基本恒定,这时的阻值称为冷电阻。当正温度系数电阻本体那温度高于TS时,其阻值迅速增大,可以达到的最大阻值能过比冷电阻值打104倍左右。由于它的阻值可以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所以一般串联于线上用作暂态大电流的过流保护。PTC在信号线及电源线路上都有应用。

PTC反应速度较慢,一般在毫秒级以上,因此它的非线性电阻特性在雷击过电流通过时基本发挥不了作用,只能按它的常态电阻(冷电阻)来估算它的限流作用。热敏电阻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诸如电力线碰触等出现长时间过流保护的场合,常用于用户线路的保护中。

目前PTC主要有高分子材料PTC和陶瓷PTC两种,其中陶瓷PTC的过电压耐受能力比高分子材料的PTC好,但高分子材料的PTC响应速度比陶瓷PTC 快。通常陶瓷PTC不能实现低阻值,低阻值的PTC均采用的是高分子的材料。

6 保险管、熔断器、空气开关

保险管、熔断器、空气开关都属于保护器件,用于设备内部出现短路、过流等故障情况下,能够断开线路上的短路负载或过流负载,防止电气火灾及保证设备的安全特性。

保险管一般用于单板上的保护,熔断器、空气开关一般可用于整机的保护。下面简单介绍保险管的使用。

对于电源电路上由空气放电管、压敏电阻、TVS管组成的防护电路,必须配有保险管进行保护,以避免设备内的防护电路损坏后设备发生安全问题。图4-5给出了保险应用的两个例子,其中a电路中防护电路与主回路共用一个保险,当防护电路短路失效时主回路供电会同时断开,b电路中主回路和防护电路有各自的保险,当防护电路失效时防护电路的保险断开,主回路仍然能正常工作,但是此时端口再出现过电压时,端口可能会因为失去防护而导致内部电路的损坏。两种电路各有利弊,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无馈电的信号线路、天馈线路的保护采用保险管的必要性不大。

图5 保险应用的两个例子

保险管的特性主要有: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等。其中额定电压有直流和交流之分。

标注在熔丝上的电压额定值表示该熔丝在电压等于或小于其额定电压的电路中完全可以安全可靠地中断其额定的短路电流。电压额定值系列包括在N.E.C规定中,而且也是保险商实验室的一项要求,作为防止火灾危险的保护措施。对于大多数小尺寸熔丝及微型熔丝,熔丝制造商们采用的标准额定电压为32、63、125、250、600V。

概括而言,熔丝可以在小于其额定电压的任何电压下使用而不损害其熔断特性。防护电路中的保险管,宜选用防爆型慢熔断保险管。

7 电感、电阻、导线

电感、电阻、导线本身并不是保护器件,但在多个不同保护器件组合构成的防护电路中,可以起到配合的作用。

防护器件中,气体放电管的特点是通流量大、但响应时间慢、冲击击穿电压高;TVS管的通流量小,响应时间最快,电压钳位特性最好;压敏电阻的特性介于这两者之间,当一个防护电路要求整体通流量大,能够实现精细保护的时候,防护电路往往需要这几种防护器件配合起来实现比较理想的保护特性。但是这些防护器件不能简单的并联起来使用,例如:将通流量大的压敏电阻和通流量小的TVS管直接并联,在过电流的作用下,TVS管会先发生损坏,无法发挥压敏电阻通流量大的优势。因此在几种防护器件配合使用的场

合,往往需要电感、电阻、导线等在不同的防护元件之间进行配合。下面对这几种元件分别进行介绍:

电感:在串联式直流电源防护电路中,馈电线上不能有较大的压降,因此极间电路的配合可以采用空心电感,如下图:

图6 用电感实现两级防护器件的配合

电感应起到的作用:防护电路达到设计通流量时,TVS上的过电流不应达到TVS管的最大通流量,因此电感需要提供足够的对雷击过电流的限流能力。

在电源电路中,电感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电感线圈应在流过设备的满配工作电流时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会过热;

2、尽量使用空心电感,带磁芯的电感在过电流作用下会发生磁饱和,电路中的电感量只能以无磁芯时的电感量来计算;

3、线圈应尽可能绕制单层,这样做可以减小线圈的寄生电容,同时可以增强线圈对暂态过电压的耐受能力;

4、绕制电感线圈导线上的绝缘层应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在暂态过电压作用下线圈的匝间不致发生击穿短路。

在电源口的防护电路设计中,电感通常取值为7~15uH。

电阻:在信号线路中,线路上串接的元件对高频信号的抑制要尽量少,因此极间配合可以采用电阻,如下图:

图7 用电阻实现两级防护器件的配合

电阻应起到的作用与前述电感的作用基本相同。以上图为例,电阻的取值计算方法为:测得空气放电管的冲击击穿电压值U1,查TVS器件手册得到TVS 管8/20us冲击电流下的最大通流量I1、以及TVS管最高钳位电压U2,则电阻的最小取值为:R≥(U1-U2)/I1。

在信号线路中,电阻的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电阻的功率应足够大,避免过电流作用下电阻发生损坏;

2、尽量使用线性电阻,使电阻对正常信号传输的影响尽量小。

导线:某些交/直流设备的满配工作电流很大,超过30A,这种情况下防护电路的极间配合采用电感会出现体积过大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防护电路分为两个部分,前级防护和后级防护不设计在同一块电路板上,同时两级电路之间可以利用规定长度的馈电线来做配合。

图8 用导线实现两级防器件的配合

这种组合形成的防护电路中,规定长度馈电线所起的作用,与电感的作用是相同的,因为1米长导线的电感量在1~1.6uH之间,馈电线达到一定长度,就可以起到良好的配合作用,馈电线的线径可以根据满配工作电流的大小灵活选取,克服了采用电感做极间配合时电感上不能流过很大工作电流的缺点。

8 变压器、光耦、继电器

变压器、光耦和继电器本身并不属于保护器件,但端口电路的设计中可以利用这些器件具有的隔离特性来提高端口电路抗过电压的能力。

端口雷击共模保护设计有两种方法:

1、线路对地安装限压保护器,当线路引入雷击过电压时,限压保护器成为短路状态将过电流泄放到大地;

2、线路上设计隔离元件,隔离元件两边的电路不共地,当线路引入雷击过电压时,这个瞬间过电压施加在隔离元件的两边。只要在过电压作用在隔离元件期间,隔离元件本身不被绝缘击穿,并且隔离元件前高压信号线不对其他低压部分击穿,线路上的雷击过电压就不能够转化为过电流进入设备内部,设备的内部电路也就得到了保护。这时线路上只需要设计差模保护,防护电路可以大大简化。例如以太网口的保护就可以采用这种思路。能够实现这种隔离作用的元件主要有:变压器、光耦和继电器等。

这里的变压器主要是指用于信号端口的各种信号传输变压器。变压器一般有初/次级间绝缘耐压的指标,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适用于雷击)可根据直流耐压值或交流耐压值换算出来。大致的估算公式为:冲击耐压值=2×直流耐压值=3×交流耐压值。

图9 用变压器实现隔离

上图示出一种将变压器结合在内的信号端口防护电路设计。雷击时,设备外部的线缆上可感应的对地共模过电压作用在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之间,如图9。只要初/次级不发生绝缘击穿,设备外电缆上的过电压就不会转化为过电流进入设备内部。这时端口只需要做差模保护,利用变压器等器件的隔离特性,有利于简化端口的防雷电路。

采用这种方法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光耦和继电器等元件本身的绝缘耐压能力应很高(例如冲击耐压大于4kV),否则在过电压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绝缘击穿,不能起到提高端口耐压的作用。另外,利用变压器的隔离特性时,需要注意变压器的初/次级间有分布电容,某些情况下外部线缆上的共模过电压可通过分布电容从初级耦合到次级,从而进入到内部电路中,这样就破坏了变压器的隔离效果,因此应尽量选用带有初次极间屏蔽层的变压器,并将变压器屏蔽层外引线在单板内接地,如图9所示。这时变压器的有效绝缘耐压变成了初级与屏蔽接地端间的绝缘耐压值。采用共模隔离设计的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初级电路与单板上其它电路、地的印制线在单板上应分离开,并有足够的绝缘距离。一般,印制板上边缘相距1mm的两根印制走线,能耐受1.2/50us冲击电压4kV左右。

在防护电路的器件选型过程中对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热敏电阻、保险管、熔断器、空气开关等都要选择有安全认证的器件。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误差范围:±10%之间。

电路元器件图形符号

电气符号表示 1. U、V、W 是用国际标准表示的三相三线制供电的三条电源火(相)线,有时也常常用 L1、L2、L3来表示,习惯上,我们经常用国家标准的A、B、C,现在为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规定用U、V、W 来表示。三相四线制是在三相三线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零线(N)。三相五线制是将三相四线制的零线一分为二,即将三相四线制的零线分为保护零线(PE)和工作零线(N)。在施工布线时,我们习惯上分别用黄、绿、红、黑、黄绿双色线来表示U、V、W、N、PE。 2.QF QF 表示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开关,当电路发生短路、严重过载时,它能自动切除故障电路,有效地保护串联在它后面的电气设备,常常用于不太频繁的接通和断开线路中的电路。安装时,低压断路器必须垂直安装,不能横装或倒装。接线时,一般规定上面为进线(即接电源),下面为出线(即接负载)。操作时,低压断路器的操作把手向上时表示合闸(即闭合),操作把手向下时表示分闸(即断开)。如果由于某故障使其跳闸时,这时必须先将其操作把手向下拉到底后再合闸,否则,合不上闸。常用的低压断路器外形及图形符号如图2所示。 3.KM KM表示交流接触器,其图形符号如图3(b)所示,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从使用角度来看,它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线圈(它有220V和380V两种,接在 控制电路中),二是主触头(一般有三个常开触头,接在主电路中),三是辅助触头(一般有两个常开触头和两个常闭触头,接在控制电路中)。所谓“常开”、 “常闭”是指电磁系统未通电动作前触头的状态,即常开触头是指线圈未通电时,其动、静触头是处于断开状态,线圈通电后就闭合,所以常开触头又称为动合触头。常闭触头是指线圈未通电前,其动、静触头是闭合的,而线圈通电后则断开,所以常闭触头又称为动断触头。其外形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考工柜上的,另一种如图3(a)所示。检查时,我们可以用万用表的RX1挡检查触头系统的开断情况,用万用表的R X10或R X100挡或数字表的2K挡检查线圈的好坏。 4.FR FR 表示热继电器,它在电路中用作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具有反时限特性。检查时,热继电器必须检查其热元件和辅助常闭触头。若因过载使热继电器动作时,其辅助常闭触头将断开而不通,若要使其闭合,则必须按手动复位按钮使之复位,有的只需待双金属片冷却后即自动复位。 5.FU FU 表示熔断器(俗称保险),在照明电路中用作过载和短路保护,而在电动机主电路中只作短路保护。检查时,可用万用表的R X1 挡或数字表的200欧挡测 其电阻,若电阻为0,则是好的,若电阻为无穷大,则说明已熔断。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图

目的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 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责任 3.1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BOM的 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电子组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5%之间﹐如为银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电子元件及图形符号

电子元件及图形符号 电感L 电容C 电位E 电流I 电荷q 电阻R 晶体二极管D.如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ZD.如ZD5表示编号为5的稳压管 警惕三极管Q. 如Q17表示编号为17的三极管 集成快(IC) U 晶振Y 保险电阻F或PS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6903920.html,/phpbb2/viewforum.php?f=1&topicdays=0&start=1250&sid=c85d deeb22acc77cb1538565dd10f2e4 这个上面很齐全 做机器人要先了解电子元器件 这里有一些电子元件的知识给新手: 电子元件(1)<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0Ω(即4.7K);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 x0.01 ±10 金色/ x0.1 ±5 黑色0 +0 / 棕色1 x10 ±1 红色2 x100 ±2 橙色3 x1000 / 黄色4 x10000 / 绿色5 x100000 ±0.5 蓝色6 x1000000 ±0.2 紫色7 x10000000 ±0.1 灰色8 x100000000 / 白色9 x1000000000 / 电子元件(2)<电容> #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u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如:102表示 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 uF #3、电容容量误差表符号F G J K L M 允许误差±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0. 1 uF、误差为±5%。 电子元件(3)<晶体二极管>

电路元器件图形符号

电气符号表示 1.U、V、W 是用国际标准表示的三相三线制供电的三条电源火(相)线,有时也常常用L1、L2、L3来表示,习惯上,我们经常用国家标准的A、B、C,现在为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规定用U、V、W来表示。三相四线制是在三相三线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零线(N)。三相五线制是将三相四线制的零线一分为二,即将三相四线制的零线分为保护零线(PE)和工作零线(N)。在施工布线时,我们习惯上分别用黄、绿、红、黑、黄绿双色线来表示U、V、W、N、PE。 2.QF QF表示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开关,当电路发生短路、严重过载时,它能自动切除故障电路,有效地保护串联在它后面的电气设备,常常用于不太频繁的接通和断开线路中的电路。安装时,低压断路器必须垂直安装,不能横装或倒装。接线时,一般规定上面为进线(即接电源),下面为出线(即接负载)。操作时,低压断路器的操作把手向上时表示合闸(即闭合),操作把手向下时表示分闸(即断开)。如果由于某故障使其跳闸时,这时必须先将其操作把手向下拉到底后再合闸,否则,合不上闸。常用的低压断路器外形及图形符号如图2所示。 3.KM KM表示交流接触器,其图形符号如图3(b)所示,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从使用角度来看,它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线圈(它有220V和380V两种,接在控制电路中),二是主触头(一般有三个常开触头,接在主电路中),三是辅助触头(一般有两个常开触头和两个常闭触头,接在控制电路中)。所谓“常开”、“常闭”是指电磁系统未通电动作前触头的状态,即常开触头是指线圈未通电时,其动、静触头是处于断开状态,线圈通电后就闭合,所以常开触头又称为动合触头。常闭触头是指线圈未通电前,其动、静触头是闭合的,而线圈通电后则断开,所以常闭触头又称为动断触头。其外形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考工柜上的,另一种如图3(a)所示。检查时,我们可以用万用表的R×1挡检查触头系统的开断情况,用万用表的R×10或R×100挡或数字表的2K挡检查线圈的好坏。 4.FR FR表示热继电器,它在电路中用作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具有反时限特性。检查时,热继电器必须检查其热元件和辅助常闭触头。若因过载使热继电器动作时,其辅助常闭触头将断开而不通,若要使其闭合,则必须按手动复位按钮使之复位,有的只需待双金属片冷却后即自动复位。 5.FU FU表示熔断器(俗称保险),在照明电路中用作过载和短路保护,而在电动机主电路中只作短路保护。检查时,可用万用表的R×1挡或数字表的200欧挡测其电阻,若电阻为0,则是好的,若电阻为无穷大,则说明已熔断。

电子元件基本识别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修订记录 (3) 1.0目的 (3) 2.0范围 (4) 3.0责任 (4) 4.0电子组件 (4) 5.0连接器件 (13) 6.0 HSK(散热片) (14) 7.0组件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丝印 (14) 8.0其它组件 (9)

1.0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2.0 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机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 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 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 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 责任 3.1 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 BOM的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 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 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 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 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 本指南由QE科负责编制; 4.0 电子组件 4.1 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 五色环电阻图2 四色环电阻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附图

组件识别指南 1.0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2.0 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 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 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 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 责任 3.1 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 BOM的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 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 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 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 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 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 电子组件 4.1 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 五色环电阻图2 四色环电阻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

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 误差)﹕ 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 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 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 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 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 ﹐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5%之间﹐如为银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 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 =47KΩ,误差范围﹕+10%之间。 2).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它的阻值可精确到+1%﹐电阻外表上有5道色环﹐读 取阻值和误差范围的方法与四色环电阻大体相同﹐仅以下两点不同﹕ A* 有些五色环电阻﹐两端的金属都有色环。这种电阻都会有4道色环相对靠近﹐集中在一起﹐而另一道色环则远离那4道色环﹐单独标在金属帽上的 色环是表误差的第5环。 B* 五色环电阻增加了第3道色环表示阻值的低位﹐第五环表示误差范围。 4.1.2 片状电阻 1).SMD排型电阻(简称排阻)﹐排阻的外型如图3﹐它没有极性。它的内部结构 实际上是由多个小电阻排列在一起﹐所以叫排阻。 图3 排型电阻图4 单片电阻 2).SMD单片电阻﹐它的体积小如碎米﹐按其几何尺寸可分0805﹑0603等型﹐没 有极性。示值方法为﹕ 精密电阻﹕以两位数字和一位英文字母表示﹐数字表有效数字的代码﹐字母 表示十的幂次关系﹐两者之积即为其阻值。如﹕47B﹐“47”是301 的代号﹐“B”表示101﹐所以该电阻的阻值为301X101=3010奥姆。 详细数据可查询物料规格承认书有关精密电阻之阻值对照表。 片状电阻表面有丝印﹐由于误差不同而分三位数和四位数表示﹕ A* 对于三位数表示的﹐前二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为其基本单位奥姆(Ω)。如﹕“223”表示22000奥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阅读:2280次?来源:网络媒体??我要评论? 摘要: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1.电阻 (1)电阻的作用和外形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降压、限流、分流、分压和作偏置元件使用。电阻在电路中对低频交流电和直流电的阻碍作用是一样的,用字母R来表示。 电阻的外形如下图所示(图3-1)。 (2)电阻的命名 电阻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其命名方式如下(图3-2)表示:

例如:RH42为:R代表电阻器,H为合成碳膜,4为高电阻,2为序号,意义为高电阻合成碳膜电阻,编号为2。 (3)电阻的识别 电阻的常用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兆欧=1000千欧、一千欧=1000欧。电阻的标识方法有直标法和色环法。 ①在生产时直接将电阻阻值的大小印制在电阻器上,如图3-3:

②电阻阻值的大小通过色环来表示,一般有4道或5道色环。4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色环表示2位有效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倍数,第四道色环表示误差等级。5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环表示3位有效数字,第四道环表示倍数,第五道环表示误差等级(如图3-4)。 色环一般采用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色来表示,各颜色的含义如下表: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图片)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单位,标识方法等) 电阻的识别(电阻的单位,标识方法等)一、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2Ω(即4.7K);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 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 银色/ 10-2 ±10 金色/ 10-1 ±5 黑色0 100 / 棕色1 101 ±1 红色2 102 ±2 橙色3 103 / 黄色4 104 / 绿色5 105 ±0.5 蓝色6 106 ±0.2 紫色7 107 ±0.1 灰色8 108 / 白色9 109 +5至-20 无色/ / ±20

4 常见电阻器的外形及电路符号 金属膜电阻光敏电阻热敏电阻 可变电阻(电位器)

12 五环电阻器色环颜色与数值对照表 ×100 黑 ×109 9 9 9 白 ±0.05% ×108 8 8 8 灰 ±0.1% ×107 7 7 7 紫 ±0.25% ×106 6 6 6 蓝 ±0.5% ×105 5 5 5 绿 ×104 4 4 4 黄 ±2% ×102 2 2 2 红 ±1% ×101 1 1 1 棕 误差 倍率 第3位数 第2位数 第1位数 第5色环 第4色环 第3色环 第2色环 第1色环 色环 颜色 电位器: 16一种阻值可以连续调节的电阻器,用来进行阻值、电位的调节。 收录机→控制音调、音量电视机→调节亮度、对比度等 8.1.2 电位器 带开关的电位器电位器的外形和电路图形符号

ADS2009 常用元器件介绍解析

ADS2009 常用元器件介绍 录入:https://www.360docs.net/doc/5816903920.html, 点击:3715 1.集总参数元件 组成电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实际电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征的理想元件。电路中元件在工作过程中还与电磁现象有关,常见的3种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有:表示消耗电能的理想电阻元件R;表示储存电场能的理想电容元件C;表示储存磁场能的理想电感元件L。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时,可以把元件的作用集总在一起,用一个或有限个R、L、C元件来描述,这样的电路称为集总参数电路。集总参数元件是具有两个端钮的元件,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出的电流,端点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在原理图设计窗口中的“Lumped-Components”主件控制面板可以选择集总参数元件,其中主要包括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常用集总参数元件。 1)电容 (1)一般电容:一般电容符号如图2-19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2-2。 表2-2 一般电容参数 (2)含Q值电容(CAPQ):Q值是衡量电容的重要指标,含有Q值电容电路符号如图2-20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2-3。 表2-3 含有Q值的电容参数

(3)直流阻塞电容(DC_Block):直流阻塞电容是用于在电路中隔掉直流成分的理想器件模型,其电路符号如图2-21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2-4。 直流阻塞电容对暂态分析是非因果的,参数C和L通常用于暂态分析,且电容的值是有限值(默认为1μF)。 2)电感 (1)一般电感:一般电感符号如图2-22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2-5。 表2-5 一般电感参数

(2)含Q值电感(INDQ):Q值是衡量电感的重要指标,含有Q值的电感符号如图2-23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2-6。 (3)交流阻塞电感(DC_Feed):交流阻塞电感是用于在电路中隔掉交流成分的理想器件模型,其电路符号如图2-24所示。其参数与直流阻塞电容一致。 3)电阻 一般电阻符号如图2-25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2-7。

电气元件符号-常用电气图形符号

序号元件名称新符号旧符号 1 继电器K J 2 电流继电器 KA LJ 3 负序电流继电器KAN FLJ 4 零序电流继电器KAZ LLJ 5 电压继电器 KV YJ 6 正序电压继电器KVP ZYJ 7 负序电压继电器KVN FYJ 8 零序电压继电器KVZ LYJ 9 时间继电器 KT SJ 10 功率继电器KP GJ 11 差动继电器KD CJ 12 信号继电器KS XJ 13 信号冲击继电器 KAI XMJ 14 继电器 KC ZJ 15 热继电器 KR RJ 16 阻抗继电器KI ZKJ 17 温度继电器KTP WJ 18 瓦斯继电器KG WSJ 19 合闸继电器KCR或KON HJ 20 跳闸继电器KTR TJ

21 合闸继电器 KCP HWJ 22 跳闸继电器 KTP TWJ 23 电源监视继电器 KVS JJ 24 压力监视继电器 KVP YJJ 25 电压继电器 KVM YZJ 26 事故信号继电器 KCA SXJ 27 继电保护跳闸出口继电器 KOU BCJ 28 手动合闸继电器 KCRM SHJ 29 手动跳闸继电器 KTPM STJ 30 加速继电器KAC或KCL JSJ 31 复归继电器KPE FJ 32 闭锁继电器KLA或KCB BSJ 33 同期检查继电器 KSY TJJ 34 自动准同期装置 ASA ZZQ 35 自动重合闸装置 ARE ZCJ 36 自动励磁调节装置AVR或AAVR ZTL 37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AATS或RSAD BZT 38 按扭 SB AN 39 合闸按扭 SBC HA 40 跳闸按扭 SBT TA 41 复归按扭 SBre或SBR FA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元件识别指南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围 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

电路板维修之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技巧大全

电路板维修之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技巧大全 来源:深圳龙人计算机 发布者:Jenny 时间:2009-4-18阅读:784次 在各种电子设备电路板等硬件维修中, 对板上各种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是学习电子维修者 的必修课。本文龙人工程师从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基本 的元器件入手,总结了电路板维修中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与实用技巧。 在长期的电子电子反向解析与参考设计研究中, 龙人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丰富的电路检 测维修知识与产品仿制开发经验, 从电路板维修角度上来说, 龙人工程师认为,准确有效地 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是否正常,查找故障点是相当重要的。 一、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門定电阻器的检测。 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 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 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 它的中间一 即全刻度起始的 20%- 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 贝曲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 注宜:测试时,特别是生测几I- kQ 以上阻值的电阻时, 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 至少要焊开一个头, 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 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 水泥电H 的检测检测水泥乞人的方法及注总事项与检测普逋固定电阻左全和冋. 3 熔斯电R 器闾检测。在电路屮,当熔断山阻器;熔断开路齢,叮根据经验作出判断: 若发现熔断电阻 器表面发黑或烧焦, 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 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 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 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 RX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 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 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 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 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甚远, 表明电阻变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维修实践中 发现,也有少数熔断电阻器在电路中被击穿短路的现象, 检测时也应予以注意。 4 已位器的检测弋检查电位器时’首先嘎转匚滋帆fi.fi-?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 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 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 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挡位,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A .川力川表的歐姆拦测J ”、“2”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 指针不动或阻 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B 检测电位器怕活动B 打mji 啲接触是否艮妬m 万.01表的戏媳档测"1”、“2”(或 “2”、 “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 越好。再顺时针慢慢旋转轴柄, 电阻值应逐渐增大,表头中的指针应平稳移动。当轴柄旋至 极端位置“ 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 1 A 度 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中段位置, 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 有± 5%、± 10%或± 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 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 以免 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 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

电气控制回路八种常用元件原理介绍

电气控制回路八种常用元件原理介绍 断路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按钮、指示灯、万能转换开关和行程开关是电气控制回路中最常见的八种元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常用电气元件的原理及应用,通过了解它们在电气回路中的作用来掌握这些元件平时的运行情况。 1、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为自动空气开关,可手动开关,又能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启动异步电机,对电源线、电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过载、短路或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常用断路器外形图(如下图) 1P微型断路器 3P微型断路器

塑壳断路器断路器文字符号为:QF 断路器图形符号为: 单极断路器图形符号三极断路器图形符号

2、接触器 接触器由电磁机构和触头系统两部分组成,接触器最常见线圈电压有AC380V、AC220V、AC110V、AC36V、AC24V、AC12V和DC220V、DC36V、DC24V、DC12V等多种。常用的有AC380V、AC220V,机床常用的有AC110V、AC36V 、DC36V、DC24V、等几种,外形一样,就是线圈的电压有区别。 接触器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接触器触头系统由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两部分组成,主触头用于通断主电路,辅助触头用于控制电路中。常用接触器外形图片 接触器文字符号为:KM 接触器图形符号表示为:

接触器线圈图形符号: 接触器主触头图形符 号 : 接触器辅助常开触头图形符号接触器辅助常闭触头图形符号 3、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通过元件所产生的热效应原理而反时限动作 的继电器。 热继电器文字符号:FR 热继电器图形符号: ---------------------------------

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及其特性

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及其特性 任何电子线路都是内电子元器件组成,所以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线路的最小的独 立个体。正确识别电子元器件及掌握好电子元器件的测量,对于电子线路图的正确识 谈是不可缺少的。本章主要讲述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舶皿测量。第一节电阻器和电位器在电子线路中,电阻器是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它主要作为负载、分流、降压、 限流、分压、取样等之用。电阻器又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固定电阻器常 简称为电阻,其阻值是固定不变的;可变电阻器又称为电位器,其阻值可以通过调节 电位器上的旋钮而改变。电阻和电位器统称为电阻器。 1.电阻器的符号及单位 电阻器在电子线路中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表示法,如图1所示。 2.电阻器的分类 电阻器主要有两种分类法用途来分。电阻器按其制造材料可分为:碳膜电阻器、企届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股电阻器、线绕电阻器;按其用途来分可分为:光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等。 (1)碳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表而一般涂有绿色的保护漆,其咀值范围宽,有良好的阻 值稳定性,受电压和频率的影响小,脉冲负载稳定,电阻器温度系数不大B—为负值。但其特件比企届腆电阻器差,故在军用员中很少采用,而在民用品中出于价格较便仓,所以大旦采用。 (2)金属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表而一舶涂有红色或棕红色的保护漆。金属膜电阻器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宽、耐热性好、体积小、温度系数和噪声比较小、精密度高,适应 于要求较高的电子电路小。其主要缺点是脉冲负能力差,所以在脉冲状态下〕:作的 电阻器,不:定选用金属膜电阻器。 (3)金届氧化膜电阻器金届氧化膜电阻器除了具有金属膜电阻器的优点外,还具有耐 尚温,低阻值(100 o)时性能好及成本低等优点。但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在直流负载下缄 化膜容易发生电解使氧化物还原,性能不太稳定。

(整理)常用元器件介绍

1.1电阻 1.1.1功能:电阻器是电路元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约占元件总数的30%以上,其质量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作为分流器分压器和负载使用,见图1.1 1.1.2符号: 图1.1 1.1.3分类: 1)从材料分:碳膜电阻(用RT表示),金属膜电阻(RJ表示),氧化膜电阻(用RY表示),线绕电阻(用RX表示),水泥电阻(用RS表示)等。见图1.2 图1.2 2)从功率分:1/6W,1/4W,1/2W,1W,2W等,大功率电阻一般水泥材料,用作负载。 3)从精密度分:常用的精度为±0.5%、±1%、±2%,±5%等,下面误差等级的分类:见表1.1 允许误差±0.5%±1% ±2%±5%±10%±20% 级别005 01 02 ⅠⅡⅢ 表1.1 4)从功能分:有纯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NTC电阻,PTC电阻)、光敏电阻等 1.1.4色环阻值表示法:碳质电阻和一些1/8瓦碳膜电阻的阻值和误差用色环表示。在电阻上有三道或者四道色环。靠近电阻端的是第一道色环,其余顺次是二、三、四道色环,第一道色环表示阻值的最大一位数字,第二道色环表示第二位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阻值未应该有几个零。第四道色环表示阻值的误差。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字或者意义见下表1.2: 色别第一色环最大一位数字第二色环第二位数字第三色环应乘的数第四色环误差棕 1 1 10 红 2 2 100 橙 3 3 1000

黄 4 4 10000 绿 5 5 100000 蓝 6 6 1000000 紫7 7 10000000 灰8 8 100000000 白9 9 1000000000 黑0 0 1 金0.1 ±5% 银0.01 ±10% 无色±20% 表1.2 示例: 1)在电阻体的一端标以彩色环,电阻的色标是由左向右排列的,图1的电阻为27000Ω±0.5%。 2)精密度电阻器的色环标志用五个色环表示。第一至第3色环表示电阻的有效数字,第4色环表示倍乘数,第5色环表示容许偏差,图1.3的电阻为17.5Ω±1% 表示27000Ω±5% 表示17.5Ω±1% 图1.3 1.1.5应用常识: 1)在电路图中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单位标注规则 阻值在兆欧以上,标注单位M。比如1兆欧,标注1M;2.7兆欧,标注2.7M。 阻值在1千欧到1兆欧之间,标注单位k。比如5.1千欧,标注5.1k;68千欧,标注68k;比如360千欧,标注360k。 阻值在1千欧以下,可以标注单位Ω,也可以不标注。比如5.1欧,可以标注5.1Ω或者5.1;680欧,可以标注680Ω或者680。 2)电阻的额定功率要选用等于实际承受功率1.5~2倍的,才能保证电阻耐用可靠。电阻在装入电路之前,要用万用表欧姆档核实它的阻值。安装的时候,要使电阻的类别、阻值等符号容易看到,以便核实。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附图

组件识别指南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责任 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BOM 的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 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 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 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 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电子组件 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 五色环电阻图2 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1234567890+ 5% + 10%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5%之间﹐如为银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误差范围﹕+10%之间。 2).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它的阻值可精确到+1%﹐电阻外表上有5道色环﹐ 读取阻值和误差范围的方法与四色环电阻大体相同﹐仅以下两点不同﹕ A* 有些五色环电阻﹐两端的金属都有色环。这种电阻都会有4道色环相对靠近﹐集中在一起﹐而另一道色环则远离那4道色环﹐单独标在金属帽上的色环是表误差的第5环。 B* 五色环电阻增加了第3道色环表示阻值的低位﹐第五环表示误差范围。 片状电阻 1).SMD排型电阻(简称排阻)﹐排阻的外型如图3﹐它没有极性。它的内部结构 实际上是由多个小电阻排列在一起﹐所以叫排阻。 图3 排型电阻图4 单片电阻 2).SMD单片电阻﹐它的体积小如碎米﹐按其几何尺寸可分0805﹑0603等型﹐没 有极性。示值方法为﹕ 精密电阻﹕以两位数字和一位英文字母表示﹐数字表有效数字的代码﹐字母表示十的幂次关系﹐两者之积即为其阻值。如﹕47B﹐“47”是 301的代号﹐“B”表示101﹐所以该电阻的阻值为301X101=3010奥姆。详 细数据可查询物料规格承认书有关精密电阻之阻值对照表。 片状电阻表面有丝印﹐由于误差不同而分三位数和四位数表示﹕A* 对于三位数表示的﹐前二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为其基本单位奥姆(Ω)。如﹕“223”表示22000奥姆。 这种电阻的误差范围一般是J级﹐即+5%。 B* 对于四位数表示的﹐前三位表示有效数字﹐第四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也为其基本单位奥姆(Ω)。如﹕“1001”表示1000奥姆。 这种电阻的误差范围一般+1%。 C* 片状电阻除了阻值与误差等级这两个参数外﹐还有承受功率和体积二个参数﹐常用的电阻所能承受的功率有1/10W,1/8W,1/4W等﹐常用的电阻的体积有0603﹑

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美)舍茨(scherz.doc

《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美)舍茨(Scherz,P.)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电子元器件和实用电子电路的参考工具书。 本书从电路基本原理的介绍开始,对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类介绍。首先重点介绍了包括电阻,电感,电容,变压器等在内的基本电子元器件;然后分别介绍了各种半导体器件、光电器件、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和调压器件、电声器件等专用元器件;介绍了各种滤波电路的设计及实用电路、各种振荡电路及555时基电路;在数字电路中,从各种门电路、触发器开始,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规模集成数字器件,如寄存器、计数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数字显示器,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微处理器等;在电机及控制电路中,介绍了直流电机、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等。详细提供了各种元器件的型号、参数、接线引脚、外形、实物图片等,并给出了典型的实用电路图;在本书的最后,结合图解的方法,详细地介绍了制作实用电子电路的过程、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常用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元器件的选择等。 本书可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爱好者的电子元器件和实用电子电路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电子学简介 第2章基本理论 2.1 电子学概论 2.2 电流 2.3 电压 2.4 导体的微观结构 2.5 电阻、电阻率和电导率 2.6 绝缘体,导体和半导体 2.7 热和功 2.8 热传导和热阻 2.9 导线规格 2.10 接地 2.11 电路 2.12 欧姆定律和电阻器 2.13 电压源和电流源 2.14 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 2.15 电池的串并联 2.16 开路和短路 2.17 基尔霍夫定律 2.18 叠加原理 2.19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20 交流电路 2.21 交流及电阻,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 2.22 电力网

基本元器件介绍

基本元器件介绍 一、基本概念 1、单位 长度单位:1m=102cm=103mm=106um=109nm=1012pm 电容单位:1F=103mF=106uF=109nF=1012pF 电阻单位:1Ω=103mΩ=106uΩ=109nΩ=1012pΩ,1MΩ=103kΩ 电感单位:1H=103m H=106u H=109n H=1012p H 1inch(英寸)=2.54cm 1mil(密耳)=1/1000inch=0.0254mm 2、有源元件无源元件概念 有源元件: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其内部有电源存在,则称为有源元件。需要外部能源实现其特定功能。一般用于信号放大、转换等。例如:晶体管、MOS管。无源元件:在电路中无需加电源即可在有信号时工作。不需要外加电源条件下,就可以实现其特性的电子元器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 3、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数字电路仅存在逻辑“0”和“1”两种电平信号。 (1)逻辑电平: 数字电压的高、低电平通称为逻辑电平,即数字电路中的“0”和“1”。

I、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电平:规定+5V为逻辑“1”,0V为逻辑“0”。51单片机使用的是TTL电平。 II、LVTTL(Low Voltage TTL)电平:规定+3.3V为逻辑“1”,0V为逻辑“0”。 一些小模块可以使用LVTTL电平,如摄像头模块或者CH340下载器。 (2)数制: I、二进制Binarysystem(B):基数为2,用0和1两个数码表示,逢二进一。II、八进制Octalsystem(O):基数为8,用0~7表示,逢八进一。 III、十进制Decimalsystem(D):基数为10,用0~9表示,逢十进一。 IV、十六进制Hexadecimalsystem(H):基数为16,用0~F表示,0~9,超过十则用A~F表示。在程序中,习惯在数字之前加0x来表示一个十六进制的数,例如:0xAF,0x7A。 V、二进制、十六进制互相转换:四位二进制数计数从0000~1111,正好对应0~15,因此以四位二进制数为一个单位与十六进制互相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