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桥施工方案.doc

石拱桥施工方案

一)扩大基础施工

1、基坑开挖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将基础安排在旱季施工。主要采用带挡板和不带挡板两种开挖形式,有水基坑再配备一台抽水机抽水。不带挡板开挖和基坑,土质边坡控制在1:1,石质边坡控制在1:0.5;基坑深度在5米以内,地下水较少的,采用全开挖形式开挖;基坑深度在6m左右,下部有含水土层的,采用平垂和混合支撑开挖。

施工要点

①首先进行定位测量,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样分块(段)分层开挖。

②基坑顶四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冲刷坑壁,造成坍方破坏基坑。

③基坑开挖的施工程序。

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层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不够时及时修整,直至设计标高。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坑缘顶面上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坍落现象发生,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④基坑施工不可连续时间过长,自基坑开挖至基础完成,应连续不断地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可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基坑,挖至接近坑底时应保留不少于30cm的厚度,在基础砌筑前,再用人工清挖至基底标高。⑤如有必要,可采用草袋围堰辅助施工。

2、基础砌筑

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础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

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用大致一致。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mm。

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

土砌筑时不应大于50mm。

二)桥台砌筑

桥抬砌筑之前应先将基础清洗干净,并注意以下要点;

1、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2、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3、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体外露面镶面种类应符合设计规定,位于流冰或有严重漂流物河中的墩台,宜选用较坚硬的石料或高强度混凝土预制筷进行镶砌。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在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砌体外露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

平,不另勾缝。

4、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应铺满,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用小石子混凝土塞竖缝时,应以扁铁捣实。

5、砌筑上层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三)主拱圈

1、拱架、支架、模板均自行设计,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拟采用满堂支架、木拱盔进行拱上施工。满堂支架用贝雷架架设。拱盔拱轴线采有坐标控制。浇筑拱圈前,详细检查拱架、模板的质量、安全等方面。

支架的布设根据支架承重荷载(静载、自重及施工荷载等)计算支架的必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变形情况。拱架预拱度根据设计文件提供按悬链线予以合理分布。

支架基础采用砼垫层处理,再在处理后的基础上用枕木支垫,以保证支架的整体强度和均匀沉降。

支架搭设完成后,进行荷载预压试验,当试验指标符合计算指标时,才可进行拱圈的砌筑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