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

(完整版)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
(完整版)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进制的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各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转换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是十进制、十进制不是唯一的数的表示方法,表示数的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

1、进位计数制

?以十进制为例:

十进制中采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数据,逢十向相邻高位进一;每一位的位权都是以10为底的指数函数,由小数点向左,各数位的位权依次是100,101,102,103 ……;由小数点向右,各数位的位权依次为10-1 10-2 10-3

N=a n ?10n + a n-1 ?10n-1+ …… +a 1 ?101+ a 0 ?100+ a -1 ?10-1+ …… +a -m ?10-m

数制的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的数字。

举例:(101)2与(101)10

基数:所使用的不同基本符号的个数。 权:是其基数的位序次幂。

①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的概念

(1)十进制(D ):由0~9组成;权:10i ;计数时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5.59)

10

或345.59D 表示。

(2)二进制(B ):由0、1组成;权:2i ;计数时按逢二进一的规则进行;用(101.11)

2

或101.11B 表示。

(3)十六进制(H ):由0~9、A ~F 组成;权:16i ;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的规则

进行;用(IA.C )16或IA.CH 表示。

(4)八进制(Q ):由0~7组成;权:8i ;计数时按逢八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6)

8

或34.6Q 表示。

总结: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括号及数字下标,另一种是数字后

加相应的大写字母D 、B 、H 、Q 。

② 按权展开基本公式:

设一个基数为R 的数值N ,N=(d n-1d n-2…d 1d 0d -1…d -m ),则N 的展开为:N=d n-1×R n-1

+d n-2×R n-2+…+d 1×R 1+d 0×R 0+d -1×R -1+…+d -m ×R -m 。

位值

位权

说明:(d

n-1d

n-2

…d

1

d

d

-1

…d

-m

)表示各位上的数字,R i为权。

例如:十进制数2345.67展开式为:2345.67=2×103+3×102+4×101+5×100+6×10-1+7×10-2

2、二、八、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1011.011)

2=1×23+0×22+1×21+1×20+0×2-1+1×2-2+1×2-3=(11.375)

10

②八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246)

8=(2×82+4×81+6×80)

10

=(166)

10

③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2AB.C)

16

=(2×162+10×161+11×160+12×16-1)10

=(683.75)

10

练习:①(11001)

2=(25)

10

②(110110)

2

=(54)

10

③(165)

8=(117)

10

④(207)

2

=(135)

10

⑤(2CF)

16=(719)

10

⑥(59)

16

=(89)

10

总结:n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是按权展开法。(将n进制数按权展开相加即可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

学生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对于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总结。

【例题1】二进制的1000001相当十进制的______,二进制的100.001可以表示为______。

A:①62 ②63 ③64 ④65

B:①23+2–3②22+2–2③23+2–2④22+2–3

【例题2】八进制的100化为十进制为______,十六进制的100化为十进制为______。

A:①80 ②72 ③64 ④56

B:①160 ②180 ③230 ④256

【例题3】下列有关“基数”表述正确的是(A )B

A、基数是指某一数字符号在数的不同位置所表示的值的大小

B、二进制的基数是“二”,十进制的基数是“十”

C、基数就是一个数的数值

D、只有正数才有基数

第二课时

3、十进制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的方法

①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方法(除2取余逆排法)

所以:(236)

10=(11101100)

2

②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的方法(除8取余逆排法)

例如,将十进制数236转换成八进制数的方法如下:

8|236

8|29 ............... 4 八进制低位 8|3 (5)

0 …………… 3 八进制高位

所以:(236)

10=(354)

8

③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的方法(除16取余逆排法)

例如,将十进制数236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如下:

16|236

8|14…………… 10(A)

0…………… 14(E)

所以:(236)

10=(EA)

16

十六进制高位

十六进制低位

总结::十进制整数转换为n进制整数的方法

除n取余逆排法

将已知的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反复除以n(n为进制数,取值为2、8、16,分别表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直到商是0为止,并将每次相除之后所得到的余数按次序记下来,第一次相除所得的余数K

为n进制数的最低位,最后一次相除

所得余数K

n-1为n进制数的最高位。排列次序为K

n-1

K

n-2

…K

1

K

的数就是换算后得到的n

进制数。

课堂练习:

①(25)10=(11001)2

(25)10=(31)8

(25)10=(19)16

解: 2|25 8|25 16|25

2|12 .... 1 8|3 .... 1 16|1 . (9)

2|6 ...... 0 0 (3)

2|3 0

2|1 (1)

0 (1)

②(412)10=(110011100)2

(412)10=(634)8

(412)10=(19C)16

2|412 8|412 16|412

2|206 ... 0 8|51 ... 4 16|25 (12)

2|103 ... 0 8|6 ... 3 16|1 (9)

2|51 ... 1 0 ... 6 0 (1)

2|25 (1)

2|12 (1)

2|6 0

2|3 0

2|1 (1)

0 (1)

第三课时

4、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整数这间的转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数学关系,即23=8,24=16,而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是用这 关系衍生而来的,即用三位二进制表示一位八进制,用四位二进制表示一位十六进制数。 接着,记住4个数字8、4、2、1(23=8、22=4、21=2、20=1)。现在我们来练习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

① 二进制整数转换成八进制整数

方法:取三合一法,即从二进制整数的最底位起,向左每三位取成一位,接着将这三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得到的数就是一位八位二进制数,然后,按顺序进行排列,得到的数字就是我们所求的八进制数。如果向左取三位后,取到最高位时候,如果无法凑足三位,可以在小数点最左边(最右边),即整数的最高位添0,凑足三位。例 例1:将二进制数101110转换为八进制 (11001)2=

2=(31)8

得到结果:将11001转换为八进制为31 例2:将二进制数1101110转换为八进制

(1101110)2=2=(156)8

1 5 6

得到结果:将101110转换为八进制为156 ② 八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

方法:取一分三法,即将一位八进制数分解成三位二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去凑这位八进制数,小数点位置照旧。 例:将八进制数67转换为二进制

(67)8=( 6 7 )8=(110111)2 110 111

因此,得到结果:将八进制67转换为二进制为110111

3

1

大家从上面这道题可以看出,计算八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首先,将八进制按照从左到右,每位展开为三位然后,按每位展开为22,21,20(即4、2、1)三位去做凑数,即a×22+ b×21 +c×20=该位上的数(a=1或者a=0,b=1或者b=0,c=1或者c=0),将abc排列就是该位的二进制数

接着,将每位上转换成二进制数按顺序排列

最后,就得到了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的数字。

③二进制整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整数

方法:与二进制与八进制转换相似,只不过是一位(十六)与四位(二进制)

的转换,下面具体讲解

方法:取四合一法,即从二进制的最底位起,向左每四位取成一位,接着将这四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得到的数就是一位十六位二进制数,然后,按顺序进行排列,得到的数字就是我们所求的十六进制数。

例1:将二进制11101001转换为十六进制

(11101001)

2=

2

=(E9)

16

14(E)9

得到结果:将二进制11101001转换为十六进制为E9 例2:将101011101转换为十六进制

(101011101)

2=,

2

=(15D)

16

1 5 13

得到结果:将二进制101011.101转换为十六进制为15D

④将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方法:取一分四法,即将一位十六进制数分解成四位二进制数,用四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去凑这位十六进制数。

例:将十六进制6E2转换为二进制数

(6E2)16=( 6 E 2 )8=(11011100010)2

0110 1110 0010

得到结果:将十六进制6E2转换为二进制为110110001

⑤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方法:一般不能互相直接转换,一般是将八进制(或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然后再将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或八进制),小数点位置不变。那么相应的转换请参照上面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和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

课堂练习:

①(101101011)2=()8(10011110011)2=()8

②(41)8=()2 (547)8=()2

③(101101011)2=()16(110111101)2=()16

④(E32)16=()2 (9A5)16=()2

思考:

(547)8=()16 (DA)16=()8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第1章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1 概述 1.1.1 计算机的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从1946年第一台以电子管为基本元件的计算机诞生到今天,计算机经过了几代的更新换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家族。尽管计算机在应用领域、硬件配置和工作速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别,然而从组成结构上来看,各种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基本上还是相同的。 任何一台计算机,其硬件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组成的,其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计算机硬件结构框图 在硬件系统中,通常把CPU、内存以及连接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统称为主机,其他部分则称为外部设备。现在,生产厂家已能将主机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 作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主机板,简称主板。

2(指令和指令系统 (1)指令(instruction) 指令是指要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的指示或命令,且由计算机直接识别执行。一台计算机可以有许多指令,作用也各不相同,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指令通常包含操作码(operation code)和操作数(operand)两个部分,操作码指明计算机应该执行的某种操作的性质与功能,即指示计算机执行何种操作;操作数指出参加操作的数据或数据所在单元的地址。 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称为机器语言程序。 指令按其功能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命令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完成基本的算术逻辑运算、数据存取和数据传送等操作,属于操作类指令;另一类则是用来控制程序本身的执行顺序,实现程序的分支、转移等操作,属于控制转移类指令。 (2)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能具体而集中的体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看,指令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界面,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位。 指令系统的内核是硬件,当一台机器指令系统确定之后,硬件设计师根据指令系统的约束条件构造硬件组织,由硬件支持指令系统使其功能得以实现。而软件设计师在指令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程序系统,扩充和发挥机器的功能。 对不同种类的机器而言,指令系统的指令数目与种类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指令系统决定了计算机的能力,也影响着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一台计算机的指令种类总是有限的,但在人们的精心设计下,可以编制出各式各样的程序。计算机的能力固然取决于它自身的性能,但更取决于编程人员的聪明才智。 3(计算机软件概述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峨岭二小杨永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样式;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计算机的组成样式;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进行初步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学情分析 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很长时间的电脑操作,有些程序有好多同学早已经接触过,积极性相当高,而且,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相当强,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比较简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可操作性,以便充分培养、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生的自学、互助为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和样式。 教学过程 【导入】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主要用途 1、数值计算.计算机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计算,这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如:人造卫星轨迹计算,导弹发射的各项参数的计算,房屋抗震强度的计算等。

2、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对数据及时地加以记录、整理和计算,加工成人们所要求的形式,称为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始数据多,处理量大,时间性强,但计算公式并不复杂.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已经不再只是进行科学计算的工具,计算机更多地应用在数据处理方面。如:对工厂的生产管理、计划调度、统计报表、质量分析和控制等;在财务部门,用计算机对帐目登记、分类、汇总、统计、制表等。我们不可以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录入、排版、制版和打印,比传统铅字打印速度快、效率高,并且使用更加方便;用计算机通信即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方便地发送与接收数据报表和图文传真。 3、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们工作条件,节省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等。 4、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CAM)是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的一项实用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对保证产品有重要作用。 5、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第一个大型系统是在60年代由美国伊里

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指支持多媒体数据,并使数据之间建立逻辑联接,进而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一般说的多媒体计算机指的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简称MPC(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MPC与一般的个人机并无太大的差别,只不过是多了一些软硬件配置而已,如图1所示。其实,目前所购置的个人计算机大多都具有了多媒体应用功能。从系统组成上讲,与普通的个人计算机一样,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见图2)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图1 MPC的基本构成图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1.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除了需要较高配置的计算机主机外,还包括表示、捕获、存储、传递和处理多媒体信息所需要的硬件设备。 (1)多媒体外部设备 按其功能又可分为如下4类: ①人机交互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绘图板、光笔及手写输入设备等。 ②存储设备,如磁盘、光盘等。 ③视频、音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录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话筒等。 ④视频、音频播放设备,如音响、电视机和大屏幕投影仪等。 (2)多媒体接口卡 多媒体接口卡是根据多媒体系统获取、编辑音频或视频的需要而插接在计算机上的接口卡。常用的接口卡有声卡、视频卡等。 ①声卡:也叫音频卡是MPC的必要部件,它是计算机进行声音处理的适配器,用于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将话筒、唱机(包括激光唱机)、录音机、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压缩处理,也可以将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声音信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后用扬声器播放或记录下来。 ②视频卡:是一种统称。有视频捕捉卡、视频显示卡(VGA卡)、视频转换卡(如TV Coder)以及动态视频压缩和视频解压缩卡等。它们完成的功能主要包括图形图像的采集、压缩、显示、转换和输出等。 2.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系统软件有以下几种: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校初一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针对其好奇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当中,多设计一些教学过程让学生动手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多联系生活及身边的事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之前,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各部件的功能,工作原理还没有形成具体概念。因此必要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涉及到计算机的系统构成的术语和概念比较多,应用范围广泛,在教学中多运用实物介绍比较和基础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⒈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名称术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教学辅助软件,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讲解投影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⒉学生通过填写、拼图比较,思考回答,讨论表述,理解巩固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有许多部件,如显示器、主机、键盘等,这些部件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呢?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屏幕广播) ⒈硬件:指计算机实际设备的总称 ⒉硬件部分按其功能划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内外)、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⒊展示一台打开的计算机,用实物介绍硬件的组成与作用。 ⒋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图和功能作用。 ⒌网络传送“硬件分类填空练习课件”,让学生独自或者讨论完成练习。选一到两个学生上讲

数据的表示 知识讲解【名校学案word版+详细解答】

数据的表示——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2.了解频数等概念,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1.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2.频数:落在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 3.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类别及其对应的频数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 要点诠释: (1)求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 (2)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 (3)频数分布表能清楚、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 时,要灵活确定组距,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的整数部分+1. 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数据分组); (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数; (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长方形、底边长是这个组的组距,高为频数. 2.作频数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要点诠释: (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频数分布直方图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对于等距分组的数据,可以用小长方形的高直接表示频数的分布. 3.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 (2)区别: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而条形图中各矩形是分开排列,中间有一定的间隔;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而条形图是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要点三、统计图的选择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计算机的组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mposition of computer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②,你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③。 学生答后,教师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系

1计算机主机的组成

1.计算机主机的组成 计算机由5部分构成: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设备,主存储器(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和总线。 2.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协议采用的是分层结构,各层协议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为网络互连和数据传输提供支撑。定义的协议主要集中在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3.IP地址的组成:网络号、主机号构成。分类: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E类地址 4.电子邮箱地址组成:用户账号@电子邮件域名。 5.数据交换技术:数据经编码后在通信线路上进行传输,按数据传送技术划分,交换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6.TCP IP协议簇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7.网络安全的核心:数据安全 8.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人为编制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程序。 9.木马病毒的主要危害;通过伪装自身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 10.计算机中的三基色:红绿蓝 11.消息转换成信号的步骤:变换、编码、调制。 12.双绞线两根电线相互扭绞的目的:使它们之间的干扰最小。 13.电路交换建立的步骤:1,电路建立2,数据传输3,电路拆除 14.子网掩码的作用;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一个子网 15.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电路交换;在数据传输之前必须建立一条完全的通路。在线路拆除(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传输效率不高,适合与较轻和间接式负载,使用租用的线路进行通信的情况报文交换:报文从源节点传送到目的节目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报文需要排队,因此不适合交换式通信,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长度。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适合与交换中等或大量数据的情况 16.电子邮件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协议:SMTP MIME POP3 IMAP 17..蠕虫病毒:通过网络或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大部分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例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等 18.数据签名的作用:保证通信双方的不可抵赖性 19..数据加密的过程及示意图:

6.3数据的表示导学案(第一课时)

6.3数据的表示导学案(第一课时) 杨庄集镇初级中学初一数学备课组供稿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能从中获取信息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 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 三、自主预习: 自主解惑(独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5-166标记自己不懂得内容,并完成随堂练习。 合作交流(对学) 1、小强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 会组织受同学们欢 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 (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整理归纳:1、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

2、在扇形统计图中,所有百分比之和是; 3、顶点在的角叫圆心角.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圆心角的和为; 4、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 5、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与360°的比。 合作交流(群学)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总结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2、根据上述小强的调查数据,可以按如下方法绘制扇形统计图。 (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 百分比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 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在圆中画出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预习诊断 1、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的度数 与的比 2、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第反映各部分在所占的比例。 3、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计算所占的百分比 (2)计算各个扇形的度数,圆心角的度数=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

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mputer hardware composi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是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 2.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3.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确定依据:根据高中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应考要求,当给出硬件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 4.教学难点 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 确定依据:这两大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学生平时很难见到学生主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为本节的难点。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3.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这一节将分别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各功能部件的集合。是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计算机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存在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各种程序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文档和数据的集合。其中程序是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语句指令序列。 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通常称为“裸机”,裸机是无法工作的。如果计算机硬件脱离了计算机软件,那么它就成为了一台无用的机器。如果计算机软件脱离了计算机的硬件就失去了它运行的物质基础;所以说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6 所示。

1.3.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现代计算机是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装置,它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信息处理,是由于采 用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年由冯 · 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在一篇题为《关 于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的初步讨论》的论文中提出并论证的。这一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 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 ⑴ 计算机硬件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⑵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⑶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放入同一个存储器中(内存储器),计算机 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 可以说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中每一个部件都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别完成各自不同 的工作。如图1-7所示,五大部件实际上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协调统一地工作。首先,把表 示计算步骤的程序和计算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控制器输入命令的控制下,通过输入设备送 入计算机的存储器存储。其次当计算开始时,在取指令作用下把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 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储、取数命令和运 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存放在存储器内。在控制器的取数和输出命令作用下,通 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1.运算器(ALU )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它的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 逻辑运算。算术运算是指加、减、乘、除及它们的复合运算。而逻辑运算是指“与”、“或”、 “非”等逻辑比较和逻辑判断等操作。在计算机中,任何复杂运算都转化为基本的算术与逻 辑运算,然后在运算器中完成。 2.控制器(CU ) 控制器CU (Controller Unit )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控制器一般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 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从内存取指令和执行指令。指令是指示计 算机如何工作的一步操作,由操作码(操作方法)及操作数(操作对象)两部分组成。控制 器通过地址访问存储器、逐条取出选中单元指令,分析指令,并根据指令产生的控制信号作 用于其它各部件来完成指令要求的工作。上述工作周而复始,保证了计算机能自动连续地工 作。 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它是 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计算机的“大脑”。它控制了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输入和输出 等工作。 集成电路技术是制造微型机、小型机、大型机和巨型机的CPU 的基本技术。它的发展 使计算机的速度和能力有了极大的改进。在1965年,芯片巨人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 登 · 摩尔,给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24个月就会翻一番。让 所有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定律非常精确的预测了芯片的30年发展。1958年第一代集成电 路仅仅包含两个晶体管,而1997年,奔腾II 处理器则包含了750万个晶体管,2000年的 程序 数据 控制流 数据流 图 1-7 计算机基本硬件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教案

计算机组成 王云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 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产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中的CPU是什么以及各部件各有什么功能。 教学过程: 同学们,面对一台个人计算机,我们能看到键盘、鼠标、显示器和音箱主机。大家想一下计算机主机箱里面又是什么呢? 这一节课大家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能认识各种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即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各种外围设备等。 (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

主机是指内部主要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硬盘、鼠标、内存、显卡和光驱等。就是计算机系统化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 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通常,主机自身已经是一台能够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有专门用途的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设。 主板是主机中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其他主板联系在一起。 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性能的好坏对计算机的影响很大主板与CPU本身必须匹配。 中央处理器是指通常人们称为CPU,是插在主板CPU插座上的一块集成芯片。相当于人的大脑。主要任务是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的重任。CPU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它可以被简称做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不过经常被人们直接称为处理器(processor)。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大脑对于人一样,因为它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而主板芯片组则更像是心脏,它控制着数据的交换。CPU的种类决定了操作系统和相应的软件。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是PC的核心,再配上储存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为完整的PC(个人电脑)。 硬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部件,相当于人们存放粮食的仓库。计算机的大部分信

高中计算机课程教案设计

高中计算机课程教案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计算机的组成 课题: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什么是计算机软硬件,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作用。 (2)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情感目标:在讲授的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通过接触实物增加对本节知识点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道具使用]:多媒体、U盘、键盘、鼠标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 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及作用。 (3)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方法]:自学、课堂提问、演示、学生互动、讨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本节要点各位同学,相信大家对计算机这个词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同学对它也非常熟悉,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计算机所起到的作用,比如学校的管理系统、银行、车票的管理系统等等,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对计算机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 学生先看书,大概浏览一下接下来要讲的知识。 1.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1)主机 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 (2)输入设备 是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3)输出设备 将存放在计算机中的信息(包括程序和数据)传送到外部媒介,例如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常用的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绘图仪等。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存储器(Memory unit)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因此,存储器的存数和取数的速度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⑶控制器(Control Unit)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分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因此,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部件。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最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CPU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影响。

【小初高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 数据的表示(1)学案(无答案)(新版

K12资源汇总,活到老学到老 6.3 数据的表示 教师寄语:坚韧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勤奋是到达幸福彼岸的桨叶 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有效 1. 通过实际问题能说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 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 课标要求: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温馨提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学习重点: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学习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三、课前热身——温故而知新 CCTV-4中国焦点2008:您认为什么最能代表中国——孔子、长城、中国龙(从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由学生独立完成扇形统计图的制作. 孔子 中国龙 长城 四、课堂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1:制作扇形统计图 小明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⑴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________ 比赛 .

K12资源汇总,活到老学到老 ⑵ 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_________. ⑶ 怎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具体做法如下: ⑴ 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 其他⑵ 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 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探究点2: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⑴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______扇形表示总体的25%? ⑵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你们年级的1000人,那么扇形B 大约代表______人? ⑶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C 大约代表_______公顷稻田? 例题:1. 沈阳107中学对图书馆的书分成3类,A 表示科技类,B 表示科学类,C 表示艺术类,所占的百 分比如图1,如果该校共有图书8500册,则艺术书共有_______册. 2. 某初中学校的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2,若该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的总人数为1200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校教师共有___________人. 图 1 图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主机,主要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内部结构分为 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三大部分)和主板。 2、多媒体接口卡:根据多媒体系统获取、编辑音频或视频的需要 而插接在计算机上的,以解决各种媒体数据的输入、输出的问题。常用的接口卡有声卡、显卡、视频压缩卡、视频捕捉卡、视频播放卡、光盘接口卡等。 3、多媒体外部设备(工作方式一般分为输入和输出) 按其功能划分成4类:1、视频音频输入设备 2、视频音频播放设备 3、人际交互设备 4、存储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 手写板(电阻压力板、电磁感应板、电容触控板) 一、图像扫描仪,性能指标如下: 分辨率——以每英寸上扫描像素点数(DPI)表示,分辨率一般为300DPI到1200DPI。 二、灰度——图像亮度层次范围,灰度级数越多,图像层次越丰富。 三、色彩度——彩色扫描仪支持的色彩范围 四、速度——在指定的分辨率和图像尺寸下的扫描时间 五、幅面——扫描仪支持的幅面大小 按幅面大小分为台式扫描仪和手持扫描仪 按图像分为灰度扫描仪和彩色扫描仪 数字摄像设备 数码产品分为数码影像类、数码随身听和掌上电脑三大类。 数码影像类设备主要分为数字摄像头、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三种。

感光器件是数码影像类器件中非常关键的设备。 摄像头分为数字摄像头和模拟摄像头。模拟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信号必须经过太稳定的视频捕捉卡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模式并加以压缩后,才可以转换到计算机上运用。数字摄像头可以直接捕捉影像,然后通过串并口或USB接口传到计算机。 数码相机是指能够进行拍摄,并且能通过自身内部进行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为数字格式进行存储的照相机。 数字摄像机时能够拍摄连续动态视频图像的数字影像设备。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computer composition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②,你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多媒体教室基本组成

基本组成 多媒体教室由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 (1)多媒体液晶投影机 是整个多媒体演示教室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昂贵的设备,它连接着计算机系统、所有视频输出系统及数字视频展示台,把视频、数字信号输出显现在大屏幕上。 (2)数字视频展示台 可以进行实物、照片、图书资料的投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设备。 (3)多媒体计算机 是演示系统的核心,教学软件都要由它运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演示效果的好坏。 (4)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把整个多媒体演示教室的设备操作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所有设备的操作均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 (5)投影屏幕 用于和投影机配套使用。 (6)音响系统

用于教师发言使用。放映教育影片等声源系统使用。包含音响,功放,麦克,卡坐,DVD等必备设备。 2.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功能 课堂演示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系统将教学内容直接投影在大屏幕上,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运用这种方法传递信息比较直观、明了,可以从视听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观察问题、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模拟教学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模拟宏观世界的现实场景和微观世界的事物运动,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一些抽象的原理和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它是通过计算机产生一种仿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作为一个实际操作者迸行各种学习和操作,计算机可做出反应和判断。模拟教学的设备系统主要有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 多媒体教室的基本教学应用 在多媒体演示教室里,教师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和数字视频展示台等设备随心所欲地运用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媒体进行教学,也可以运用板书、教材、图表、图片等常规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显示在大屏幕上,摆脱了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可以进行的教学内容一般有: (1)利用计算机调用多媒体课件;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系统。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存储器的单位及其换算。 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以及存储的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专业述语、名词和概念,其中很多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容不一致。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体验,认识所学内容,掌握专业词汇,理解概念,自主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先用简短的语言引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的讨论活动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渗透计算机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概念,引导学生自我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从"计算机只有硬件不能工作"引出软件系统的组成。最后归纳出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并小结。 2.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处理是经过了五个过程的,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五个过程吗? [设问导入]大家都知道,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计算机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计算机能处理这些信息呢?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什么?上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请同学们了解一下电脑装机的过程,有没有同学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个过程呢?老师这里有一张装机配置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张表。(投影表①) [过渡]"硬件"和"软件"这两个词我们经常听到,那么他们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