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研究与应用

浅谈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过程 1、肉芽组织修复期——骨折部血肿机化,毛细血管侵入,血肿逐渐演变成肉芽组织,此期需伤后2—3周完成。临床上骨折部位仍有肿、痛,骨折端仍存在有一定弹性的成角活动,X线有少量膜内骨化影。 2、骨痂形成期——骨外膜的膜内骨化及骨内膜的膜内骨化过程,骨折两端骨化部分逐渐接近并会合,同时骨折部位血肿,经肉芽组织过程形成软骨也开始骨化,此期为伤后6—10周。临床上骨折局部无水肿、无压痛、无异常活动。X线膜内骨化部分两端会合,软骨骨化也连成一体,骨痂呈梭形,但骨折线可见,此期已达临床愈合。 3、骨折愈合期——骨痂范围与密度逐渐增加。骨痂内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排列趋于规则。骨痂与骨质界线不清,骨折线消失。但髓腔被骨痂封闭。此期为伤后8—12周。临床上此期骨折愈合很牢固,患肢可以开始使用。 4、塑型期——骨结构按照力学原则重新改造,多余骨痂被吸收,髓腔可重新开放。骨折痕迹基本消失。一般需伤后1—2年。 骨折后的康复治疗 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高度发达,已使骨折成为一种常见病,也是引起肢体残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骨折的病人往往重视复位的成功与否,医生往往注意固定是否稳定,而骨折治疗的第三个原则即功能训练则常常被忽视。当然复位和固定是肢体恢复功能的前提,但骨折后的康复治疗则是肢体功能得以最大程度恢复的保证。 骨折固定一方面是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固定,骨折就不可能愈合;但在另一方面,外固定可以造成肢体各种组织的失用性变化,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挛缩、瘢痕粘连、骨折疏松、骨痂形成缓慢、皮肤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等,从而导致肢体的残疾或者功能障碍,这些病变就是所谓的“石膏病”。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解决方案一方面在于改进固定的方式,缩短外固定的时间,以内固定取代外固定,尽可能减少外固定的不良影响,这是临床医生所要面临的课题,也是骨折治疗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则在于设计和实施有计划的、针对性强的、高效率的康复方案,以帮助病人达到尽快和尽可能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这就是康复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 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万无一失的方法能够保证骨折一定愈合。骨折愈合不良分为三种情况,即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 骨折延迟愈合 延迟愈合亦称慢连接,是指骨折愈合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使愈合过程延长。 ?临床表现主要为骨折局部水肿、疼痛、压痛的持续存在。X 线片显示骨痂出现晚而稀少,骨折线仍清晰存在,长期不能连接,但骨折端无硬化或髓腔封闭现象。

骨折愈合过程及标准

愈合过程: (1)血肿机化期:骨折以后,骨膜、骨质和骨髓等组织损伤或断裂,同时损伤了骨骼周围的小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伤后4-5小时,骨折部位血液开始凝固,形成含有网状纤维素的血凝块。血肿的刺激使骨折部位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等再生,并从骨折两端同时向血肿内生长,犹如树根在土壤内生长一样。这些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吞噬细胞从各个方向侵入血凝块和坏死组织,并分裂繁殖,最后积血清除,形成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再一步转华纤维组织,将两个骨折端连接在一起形成纤维愈合。这个过程叫血肿机化期,这一时期约2-3周完成。 (2)骨痂形成期:在骨的表面有一层骨膜,它对骨的再生和生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骨折后1周,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开始大量分裂增生,形成新生骨,并从骨折两端沿着血肿机化后变成纤维组织,最后两端连接一起,将纤维组织变成骨组织。这一阶段大约在骨折后1周开始,4-6周完成。此时断裂的骨头被新生骨组织连接在一起,虽不会移位,但仍不能持重,否则容易发生成角变形。 (3)骨性愈合期:骨痂内的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骨折间隙的桥梁骨痂完全骨化,这就是愈合期。约在骨折后8-12周,X线片上显示骨折线消失,骨闸密度增加,髓腔为骨痂所充填,骨痂与皮质的界限已不清。此时骨折端之间已形成骨连接,外力作用时骨折部不再变形,故够负重活动。

(4)塑形期:骨折的愈合过程中和愈合中的一定时期内,都通过成骨和破骨过程进行塑形。最后在形态和结构上恢复或接近和恢复到和正常骨一样。至此,骨折愈合过程就完全结束了。 愈合标准: (一)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只能平局1公斤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 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提示:如果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没有变形,那么观察的第一天就是临床愈合日期。以上是临床的骨折愈合标准,但要确认骨折是否愈合,尽量不要自测,以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 附: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有哪些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有哪些? 答: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①局部无压痛及无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反常活动;③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外固定解除后上肢能向前平举lkg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哪些骨折一般不出现骨折之专有体征? 答: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无移位骨折。 试说开放性骨折的分度? 答:按软组织损伤程度分三度: 第一度: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 第二度:皮肤被割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肉中等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骨折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 ②固定:是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待其坚固愈合; ③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以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复习要点 ?骨折定义 ?骨折的特有体征 ?复习要点 骨折愈合过程中,由软骨内化骨而分别形成何种骨痂: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 ?复习要点 骨折愈合过程中,由膜内化骨而分别形成何种骨痂:外骨痂和内骨痂。 ?复习要点 开放性骨折的清创原则:清除创面创口内异物、切除创面创口内坏死组织、保留游离的碎骨片。 ?复习要点 骨折晚期的局部并发症有: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 ?复习要点 骨折复位有几个标准:二个,解剖复位、功能复位。 ?复习要点 骨盆耻骨部骨折引起尿道破裂, 尾骨骨折引起直肠破裂,均为: ?A、开放性骨折 ?B、闭合性骨折 ?C、病理性骨折 ?D、嵌插性骨折 ?E、稳定性骨折 ?复习要点 外伤性骨折的形成原因中哪一项为不正确: ? A.直接暴力 ? B.间接暴力 ? C.积累性劳损

促进骨折愈合的五大食物

促进骨折愈合的五大食物 骨折了,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病人吃什么好得快?骨折病人又不宜吃什么呢?骨折后的吃喝还是挺有讲究的。有人说骨折了要喝骨头汤,其实用处不大。骨折病人其实需要多种营养。下面就让我们的为您介绍,究竟吃什么可以促进骨骼尽快愈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一、可食用昆虫 骨折、手术之后的病人,身体会变得很虚弱,脸色苍白、乏力、没精神,难以恢复正常生活。其实主要原因就是蛋白质流失严重,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低下所致。 科学家发现,尽管昆虫生活在潮湿、多菌的环境里,身上携带着多达几十种细菌、病毒,却从来不生病。正是由于其体内含有一种神秘物质——昆虫活性蛋白。昆虫活性蛋白是一种从昆虫体中提取出的蛋白质,是一种细胞免疫激活蛋白,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物质,如抗菌肽、防御素、外源性凝集素、低壳聚糖、氨基酸和数十种小分子蛋白,能增强细胞活力,强化细胞营养,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天然抗菌蛋白,被称为“纯天然免疫之王”。 因此,骨折后多食用昆虫,能全面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机会。目前,常食用的昆虫有豆青虫、蚂蚱、蚕蛹、蜜蜂幼虫等。当然,如果您接受不了直接把昆虫放进嘴里,也可以直接到市场上去买昆虫蛋白成品。昆虫蛋白经高科技、纯天然提取,营养成分和功效作用要更好一些。目前国内在昆虫蛋白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品牌有康富瑞、FBI昆虫活性蛋白等。 二、田七 专家指出让骨头尽快康复的方法是:先活血化瘀,在养气补血。骨折后受伤部位一般都存在淤血,而淤血大多存在于骨折的断裂处,这对于细微的骨细胞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因此中医有“淤不去则故不能生”“淤去新骨生”的说法,所以就会先活血化瘀。 讲到活血化淤,就不能不提到田七。一般首选中医用田七活血化瘀,田七有止血散血、定痛、补血的作用。同时,服法不同,功效也迥异。田七分生田七和熟田七(熟田七是指炮制过后的田七,不是指煮熟的田七)。内服的话,生田七有散血、止血、止的作用,而熟熟田七有补气、活血、去淤、生新的作用。外敷一般用生田七,它能使血管收缩,是治跌打刀伤的特效药,在药到血止的效果。 患者可以用田七当归炖鸽肉进行调理,其中田七用15克,当归用5-10克,汤肉一同进食,每天一次连续7天,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消肿散瘀功效。其中这里用的是熟田七,有补气活血祛瘀的功效,与当归搭配有加强补血的作用,鸽子肉有补肝壮肾、益气补血等功效,三者一起炖汤更易吸收。 三、虾米、虾皮 骨折后人体确实需要补钙,不少人喜欢熬煮骨头汤补钙,但实际上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微乎其微,且缺少具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所以,多喝骨头汤并不能达到补钙效果。另外,骨头汤脂肪含量很高,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来说,反而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骨折病人想要补钙,不妨多喝牛奶、羊奶,多吃虾米等真正含钙高的食品。 虾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另外虾咪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老年人常食虾皮,可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的饭菜里放一些虾皮,对提高食欲和增强体质都很有好处。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很重要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很重要 功能锻炼目的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不少人认为骨折手术后要卧床静养为主,不宜随意活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恢复。其实不然,专家指出,骨折功能锻炼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促进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骨折的锻炼可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那么骨折锻炼的作用是什么呢? 临床上根据骨折的术后恢复情况可将骨折的锻炼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在骨折后1-2周内,功能锻炼以患肢肌主动舒缩为主,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中期阶段在骨折2周以后,此期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目的是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晚期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淮,外因定已拆除。此期继续加强骨折周围及全身关节的活动,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 骨折后锻炼非常重要,骨折的治疗并不是简单的复位、固定、等待康复就可以的,锻炼在骨折的治疗中也是有着不小的作用,因此骨折治疗又有“三分治疗,七分锻炼”的说法。锻炼的好处很多,不但可以帮助康复,还能够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骨折后锻炼有三大好处: 第一,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伤肢会出现肿块。肿块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导致相应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还会发生在肌肉与肌腱内、肌腱与滑膜间以及关节内,从而影响肌肉收缩的功能。所以骨折后有很多人都会觉得骨折周围的关节活动得不如以前,有的甚至肿胀出现畸形。而通过功能锻炼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二,促进骨折愈合。通过功能锻炼,伤肢肌肉进行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促进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第三,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肌肉由于没有舒缩运动,血循环会变慢,血液在受损的血管内缓慢流动时易形成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较大,从血管壁脱落下来,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可导致心、脑、肺等重要器官梗塞,甚至引起猝死。而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使伤处周围血管壁的弹性增强,使血液循环通畅,预防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骨折后进行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三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进行合理的锻炼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发生关节僵硬和粘连,对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

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

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 骨折愈合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近年在探讨促进骨折愈合方法及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1.植骨术 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促进骨愈合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方法,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其地位将越发重要。 (1)自体骨移植不但起到支架作用,而且提供大量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性。有报道髓腔内大段自体皮质骨移植作为“生物髓内针”既有内固定作用,又有成骨作用,同时又是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在骨结构重建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骨膜可人为塑形,具有较强的成骨及诱导成骨能力,主要用于骨与软骨缺损的修复。骨髓作为一个器官具有造血和成骨功能,由于其特殊的流动性,可经皮注射移植〔16,17〕。骨髓移植加速骨愈合的机制是:①带入了大量的成骨细胞;②提早启动骨愈合进程;③引起骨折愈合过程中2次损伤,刺激机体释放更多的成骨活性物质。 (2)同种异体骨存在免疫排斥反应,通常采用煮沸、脱钙、深低温冷冻、冻干、辐照等方法处理保存,与BMP、生长因子及自体骨髓组成复合物移植,已有实验及临床报道。胎儿骨无明显排斥反应,且具有较强的诱导成骨能力。异种骨来源广泛,关键是解决免疫排斥反应,保留诱导成骨能力,实验室研究已有尝试〔18〕。 2.骨折部加压治疗 加压方法包括外固定架、加压钢板及加压钉等。Wolf学说认为加压可以改善细胞功能,增加局部血供,促进骨折愈合。近年发现钢板弹性模量远高于皮质骨,产生应力遮挡,导致局部骨质疏松,引起学者们广泛关注,开始寻求与皮质骨刚度近似的接骨板及新的降解材料。80年代国外学者观察到对骨折断端施以低频周期性载荷,可以防止骨质疏松,促进新骨形成,有利于骨折愈合〔19,20〕。 3.电刺激成骨 50年代Yasuda研究了骨的电特性,阐述了骨的压电现象,证明在阴极周围有新骨形成。随后有许多实验及临床应用相继报告〔21~23〕。应用方式有全置入式、半置入式和非置入式,采用的电流有恒定直流电、脉冲电流、电磁场及驻极体等。 4.微量元素与骨折愈合 骨折后体内锌重新分布,血清锌显著下降,骨痂中锌含量增高。实验表明补锌的家兔其骨痂量、钙化时间及生物学性能均优于对照组。锌与骨折愈合过程中分化增殖的多种细胞所需酶的活性有关,并参与骨盐形成。铁是细胞色素系统过氧化氢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要的输氧功能,在供氧充足情况下骨样组织可直接成骨。锰参与胶原及粘多糖合成。铜在骨折愈合全过程均有高水平值出现。镁在骨折愈合早、中期活跃。镍在中、末期较活跃。而锶则始终呈现一峡谷状变化曲线〔24〕。 5.药物治疗左旋多巴能够间接促进内源性生长激素分泌,利于骨盐形成与沉积〔25〕。骨折愈合刺激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骨折处局部注射,刺激毛细血管增生,复活骨折处细胞代谢,促进骨折愈合。祖国医学认为气滞血瘀是骨折的病理核心,活血化瘀药如红花、丹参等均有利于骨折愈合。

浅析老年人骨折的原因与促进骨折愈合的措施

浅析老年人骨折的原因与促进骨折愈合的措施 发表时间:2015-09-09T10:51:17.1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黄日成1 张立柱1 李海军2 [导读] 1. 吉林省长白县八道沟镇中心卫生院;2. 吉林省通化县人民医院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问题将成为一个更为严肃的社会问题。 黄日成1 张立柱1 李海军2 (1. 吉林省长白县八道沟镇中心卫生院 134407;2. 吉林省通化县人民医院 134100)【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175-0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问题将成为一个更为严肃的社会问题。而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骨折已经成为老年人健康的巨大威胁,临床上就诊的老年骨折病人有所增加,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而且骨折并发症更加重老年患者的病情,影响预后。分析骨折原因可以明确看到老年人的骨折特点等,通过针对骨折病因进行有效预防措施,对减少该病的发生以及预防骨 折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1 老年骨骼生理特点: 成年人骨骸定型以后,组成骨骸的各种成分仍然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各种钙盐的比例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老年人骨头中的无机物相对增多,并且碳酸钙大大增加,而磷酸钙却相应减少,具有弹性的有机物所占的成分逐渐降低,所以,他们的骨头变硬变脆,容易骨折。老年人由于代谢改变,多数都有骨质疏松迹象,一旦受外伤,脊柱、股骨近端、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很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后,由于自身体质原因使得手术治疗手段受到制约,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笔者将临床工作老年人骨折常见原因以及骨折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对预防老年人骨折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作用。 2 老年人骨折的原因: 2.1. 骨质疏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钙质的不断流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其是中老年人突发骨折首位原因。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分享加大的全身性疾病;与衰老有关(骨质疏松系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但其成分、比例无明显改变,即骨的有机和无机成分均等减少。有机质生成正常,但无机矿物盐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与各种骨代谢有关的激素分泌、无机元素储备、分布,乃至各组织、器官的反应能力出现重大变化,骨代谢特点发生改变,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引发老年骨损伤、影响治疗、愈合、预防的最主要因素。骨质疏松由人体骨含钙量直接反映。骨中钙质含量历经增长、稳定、减少有3 个阶段: ①出生至30 岁左右,是骨质的快速生长期,其中15 岁之前增长尤为迅速;② 30 ~ 45岁骨量达到峰值并保持稳定;③ 45 岁以后骨量开始减少;④绝经后骨量快速丢失;⑤ 70 岁以上妇女骨丢失可达40% ~ 50%,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脊柱、髋部骨折发生。 2.2. 精神心理卫生问题: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年人生活质量差,功能要求低。在自身生理、心理、社会中担当的角色,都有其固有的特点。显著特征是心理“衰老”,生理功能减退,合并的疾病较多,对外界反应能力低下,保护性反射减慢,发生外伤的机会明显增多,所以老年人骨折十分常见。老年骨折内科伴发病和手术并发症会造成心理恐惧。 2.3 外伤:随着中老年的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会使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大幅下降,导致身体平衡性、协调性不稳,在运动、活动、行走、坐立时,对外界反应迟钝稍有不慎便重心不稳,造成外伤导致骨折的发生。常见因跌倒、昏厥、视力问题、外周血管问题、力弱、平衡、关节问题、装鞋不当、使用助行器不当、服用镇痛和安眠药、环境变化、发生意外导致骨折。 2.4 肿瘤病理性骨折患肿瘤的老年人或者骨转移的患者可以发生自发性病理骨折。 3、促进老年人骨折愈合的措施: 3.1、加强护理措施,中老年骨折后长期卧床,若护理不精心,还要造成其他疾病的发生。如:肌肉萎缩、皮肤弹性差、褥疮、肺部呼吸不畅对骨折愈合很不利,因此要勤翻身,观察受压皮肤情况;受压部位垫防压气垫,并合理用50% 红花酒精按摩帮助患者适当活动。 3.2、掌握老年人骨折治疗原则,老年人一旦发生多发伤,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抢救。早期是抢救生命,中期是防治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期是矫正和治疗各种后遗症和畸形。急救、复位、固定、功能训练是骨折治疗的四项基本原则。倡导用各种支架或轻便的石膏固定,移位的骨折复位越好、固定越稳定,才可保证无痛的进行功能锻炼。 3.3. 合理的营养: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易消化、清淡、粗纤维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③沿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④持续3 天无大便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用缓泻剂或人工排便。合理营养可保障人体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即经济条件、偏食、牙齿问题、吞咽不畅、胃肠道功能障碍。 3.4. 适当的心理辅导,积极参加康复训练:确定没有内、外科疾病、没有抑郁、没有营养不良都要鼓励他们参与康复训练。强调骨折邻近关节早期的功能活动,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早恢复体力,促进骨折愈合。 3.5. 骨质疏松的调理:增加钙质的摄入,主动或者被动运动可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肌肉有刺激作用,可减慢或阻止骨质疏松的进展。 3.6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病人正确对待患病的现实, 协调失衡的心理. 正确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针对骨折的康复进行积极有效沟通,鼓励患者建立信心对早期愈合有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人发生骨折严重影响今后的生命质量,不良的并发症给老年患者加重病情,临床上我们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预防骨质疏松,避免骨折发生,对发生骨折的老年患者,积极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康复训练对预后起着积极的作用。老年人骨折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医患共同参与,尽早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外敷中药复方对促进骨折愈合的体外研究

外敷中药复方对促进骨折愈合的体外实验研究 彭丽华,高俊熙,萧永沁,梁秉中*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 摘要:骨折损伤至愈合是一个包括多种细胞和组织代谢的复杂过程,可被多种因素干扰。各种原因导致的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约占骨折病人的5-7%。寻找有效的方法加速损伤愈合一直是骨科研究的热点。传统医学运用中药治疗骨折损伤,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但是在有关方剂的药效和机理方面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课题旨在利用现代生物模型,验证中药方剂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为中医接骨理论提供科学依据和筛选新型方剂。根据中医骨伤的组方原则,本研究从抗炎镇痛,活血化瘀和接骨续筋三类中药中各选出两味最常用的中药,采用均匀设计法将六位中药按照不同剂量配比,组成五条方剂。选择炎症因子(NO)释放、人体静脉上皮细胞(HUVEC-12)和成骨细胞(UMR-106)增殖试验分别反映抗炎镇痛,活血化瘀和接骨续筋的功效,测试各方剂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组复方体外试验均表现出单重或多重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中五号复方(大黄30克,栀子,三七,红花各9克,接骨木30克,续断15克)显示出全面的抑制NO 释放,促进HUVEC-12和UMR-106增殖的活性。研究结果证明了中药复方能从多个方面加速骨折愈合,其主效应包括抗炎镇痛,促进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骨再生。研究提供了以大黄、栀子为解毒君药,以三七、红花活血化瘀作臣药,续断、接骨木为佐使的基本外敷复方,实际应用时可根据辩证观察作适当增减,达到最佳疗效。 关键词:骨折愈合,中药复方,均匀设计,细胞试验 Creating a Herbal Formula for Topical Treatment of Bone Fractures Abstract:Fracture healing is a process that involv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ells and tissues and can be stimulated by drugs. Traditional medicine has a reputation in the therapy on bone frac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herbal formulae promotes bone repair through multiple f unctions of “anti-inflammatio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stimulating bone form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从组织学及生理学的变化来分,可分三期: 1.血肿机化期: 也称为炎症期.骨折后,因骨折本身及邻近软组织的血管破裂出 血,在骨折部形成血肿,血肿于伤后6-8小时开始凝结成血块.坏死物的刺激可引起局部创伤性炎症反应,局部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能吞噬坏死细胞和残渣,还出现破骨细胞,对段端坏死部分进行吸收,为骨折修复创造条件,来自骨膜外、骨髓和周围软组织的新生血管周围有大量间充质干细胞进入血肿内,以松散的纤维蛋白和破碎的胶原纤维为支架,并分化为成纤维细胞.随血肿内红细胞被破坏,纤维蛋白渗出,血肿被逐渐被机化,演变为血管纤维性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成熟的Ⅰ型胶原纤丝,少数为Ⅱ型.胶原纤维包围骨折断端形成纤维性骨痂,初步将骨折断端连在一起.此过程在骨折后约2-3周完成.胶原纤丝还可发生钙盐沉积,最终形成骨组织. 在炎症阶段,前列腺素释放明显增加.前列腺素是重要炎症介质,也是强有力骨吸收刺激剂.前列腺素还能刺激血管及成骨细胞增殖.前列腺素的合成通过两种方法可进行抑制,其一是皮质类固醇,可从磷脂的储存中抑制脂肪酸前体的释放;另一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可抑制脂肪酸前体酶转变为活性酶. 2. 原始骨痂形成期也称为软骨痂期。在临床上相当于出现纤维或软骨组织 愈合的时间,组织学上以毛细血管长入骨痂和出现软骨母细胞为特征.骨折间隙细胞和血管均增多.在骨折后早期,邻近骨折端的骨外膜开始增厚,生发层的成骨细胞增殖,随新生血管伸入,在骨膜下出现膜内化骨.在骨膜掀起部分,由于生发层离开骨表面,虽然间质细胞增殖较快,但新生血管生长较慢,分化为成软骨细胞.在髓腔内膜侧也产生新骨.在骨折断端之间,由血肿机化形成的纤维组织大部分转变成软骨.软骨细胞经过增殖、肥大、变性坏死和钙化机制蜕变,以后由骨膜及髓腔内的大量毛细血管和成骨细胞侵入,在钙化软骨的的残基上沉积新骨,即软骨内骨化.在骨折修复早期,还可出现纤维软骨性骨痂,含大量成纤维细胞和一部分软骨细胞,这种骨痂一旦获得较好的血供,也可逐渐转化为骨性骨痂. 成纤维细胞为钙化机制所包围,其命运可通过两种方式演变:(1)成纤维细胞蜕变、死亡、破裂、消失,其遗留空隙为钙化机制充填,形成骨组织.(2)钙球及钙化胶原纤维形成骨陷窝,其内成纤维细胞不退变,演变为骨细胞.它与由成骨细胞转化的骨细胞有所不同,其胞核呈不规则椭圆形和长方形,少有溶酶体;多单独存在,以纤丝分隔,可两个或多个位于一个陷窝内. 通过上述不同骨化过程,包绕于骨折外侧的来自骨膜的的膜内骨化和部分软骨内骨化的新生骨形成外骨痂,它可分为三层:贴近骨干的是由成骨细胞产生的骨性骨痂,远离表面的是由成软骨细胞产生的软骨性骨痂,最外层则是由骨膜生发层增殖的骨祖细胞.在髓腔内来自骨内膜的膜内骨化和软骨内骨化的新生骨形成内骨痂.随着血肿的机化,原来沿血肿外围的纤维组织经软骨而骨化,从骨折断端近、远侧相互接近而会合,并与内、外骨痂相连,形成桥梁骨痂,说明原始骨痂已完全形成.断端重复微动对软骨痂形成是重要力学刺激,软骨痂期历时6-10周,临床上肿胀及疼痛明显减轻,断端活动消失.软骨痂将为硬骨痂提供力学支架,此期为活跃细胞分裂和代谢过程.多细胞性组织超过新生血管供应的氧. 骨痂改造塑形期也称硬骨痂期. 软骨痂进一步骨化转变为初级松质骨和

最新 中药汤剂在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精品

中药汤剂在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而寻求如何加促骨折愈合,则是骨伤科医学界重点的研究问题之一;作者通过多年来应用中医药汤剂治疗骨折,以减少骨折愈合时间的临床实践讨论如下。 1关于中医药在加强骨折愈合的原理 1.1BMP合成、TGF-B分泌、IGFs产生的激发在补骨接骨中药的机体环境下,可以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和骨细胞,并且增强骨折修复细胞增殖与成骨细胞活性,加快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早期释放聚集及提高骨界面BMP的分泌浓度;从而加速骨折愈合。通过各种疗伤接骨类中药对骨折机体的影响过程中调节骨折愈合不同阶段的细胞合成与分泌转化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TGF-B)来帮助新骨生长;从而促进骨折愈合。采用补骨活血方药的汤剂可明显刺激、提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s,IGFs)对软骨、骨骼、肌肉、肌腱细胞的分裂及基质合成;并且对人体骨细胞的加快增殖功能,以达到骨折愈合迅速的作用。 1.2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中药里各种微量元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可导致骨骼发育不良、骨质疏松和畸形。比如实验表明采用补肾壮骨健骨的中药煎水作用机体可提高骨折端微量元素含量,促使酶与断端分泌物结合,从而加促骨折愈合;国内研究者将接骨治伤的中药煎汤进行骨折动物实验发现有明显增强金属元素吸收、调节金属元素在骨痂里的分布作用及骨生物力学强度。 1.3胶原基因表达及胶原蛋白合成能力被认为在骨修复里具有直接功能的胶原可分为I、II、III、IV、V、VI六种型。常规认识,成骨阶段的I型胶原是骨折愈合的主要物质,II型则为软骨形成期的主要胶原,III型胶原是造成大量骨纤维间的横向链接并广泛分布在组织中。而胶原在骨基质的有机成分里占百分之九十,并对骨修复表达非常重要。国内实验证实用疗伤接骨类中药汤剂作用骨折机体能够调控I、II型骨胶原表达在骨化塑形期和软骨修复期最明显。从而说明中药汤剂能迅速结速软骨修复期、提前完成骨化塑形期,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确保骨折愈合质量的增加。 1.4VEGF活性与FGF、GH分泌的强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糖蛋白,机体内外为特异性加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并诱导血管生成功能,同时严重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研究发现,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煎水能够增加骨折早期VEGF的表达活性,比如桃红四物汤可以提高VEGF在骨折端骨痂组织内的活性,同时在峰值后减缓下降趋势,促使VEGF在骨折断端局部持续维持强活性态势。并加速骨折早期骨痂新生微血管的增生、完成骨折后期骨痂微血管生长分布来促进骨折愈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是一种肝素粘合多肽,有增强成纤维细胞分裂作用;其中碱性

骨折分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30185.html, 骨折分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 作者:周建华等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5年第01期 【摘要】中医治疗骨折的三期理论不仅推动了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而且成为基本的指导原则。文章综述了骨折分期治疗对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的作用,以初步阐释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骨折;分期治疗;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24-02 中医骨折分期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及骨折后证候学特点的指导下,将骨折治疗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活血化瘀,中期接骨续筋,后期培元补肾。中医骨科的三期用药就是根据三个不同时期骨组织愈合的组织学特点组方从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三期理论的提出极大的推动了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成为中医骨折治疗的指导原则。目前,有研究者已证实了骨折分期治疗能够明显促进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转录因子等的表达,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现综述如下。 1三期治疗对BMP表达的影响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一种高效骨诱导因子,在骨的形成及生长发育中占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因子能有效地促进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等成骨标志性蛋白的表达,诱导骨、软骨及骨相关结缔组织的形成,是能够诱导异位成骨的细胞因子[1]。潘贵超[2]等证实了骨折三期治疗可以促进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BMPs的表达,并显著提高BMPs表达峰值。在其家族中,BMP-2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可单独在体内异位诱导成骨。Luca[3]等发现,在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是通过刺激生长板中软骨细胞增殖、肥大,然后促进长骨折愈合。毕锴[4]等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骨折愈合不同时间点的BMP-2 表达时,发现在骨折愈合早期时骨外膜呈高表达,三期组在骨内膜和骨髓腔增高;在中期,无论是骨内、外膜还是骨髓腔,中药治疗组的表达均强于模型组。在后期,三期治疗组的表达在骨外膜、骨内膜及骨髓腔都出现峰值。温建民[5]等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BMP-2mRNA在参与骨折愈合过程的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证实了三期治疗能有效促进BMPs的表达,促使其发挥着重要的诱导成骨作用,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2分期治疗对TGF-β表达的影响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组具有多功能的蛋白多肽,由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参与骨折愈合的全过程。研究发现[6]TGF-β能使BMP的骨诱导能力加强。贯穿骨折愈合的全过程。能够诱导间充质细胞合成软骨特异性蛋白聚糖[7]。其中,TGF-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标准及愈合过程 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的骨科疾病,骨折的愈合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炎症反应期、修复期和缩型期三个阶段。骨折的分期只是将整个愈合过程的组织学特征做了几种的反映,但在疾病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三个分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骨折的愈合标准也是比较严格的,包括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掌握这些标准有利于确定外固定的时间、练功计划和辨证用药。 (一)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 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只能平局1公斤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 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提示:如果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没有变形,那么观察的第一天就是临床愈合日期。以上是临床的骨折愈合标准,但要确认骨折是否愈合,尽量不要自测,以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 附: 成人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考表 骨折愈合

骨折(fracture of bone)通常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两大类。 骨的再生能力很强,经过良好复位后的外伤性骨折,一般在3~4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可完全愈合。骨外、内膜中骨母细胞的增生和产生新生骨质是骨折愈合的基础。骨折后经血肿形成、纤维性和骨性骨痂形成以及骨痂改建的过程而完全愈合,使骨在结构和功能上恢复正常。 一、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血肿形成 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和其他组织的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骨折时由于骨折处营养骨髓、骨皮质及骨膜的血管随之发生断裂,因此在骨折发生的1~2天内,可见到骨髓造血细胞的坏死,骨髓内脂肪的析出,以后被异物巨细胞包绕形成脂肪“囊”(fat “cyst”)。骨皮质亦可发生广泛性缺血性坏死,骨坏死在镜下表现

骨折愈合过程及愈合时间表)

骨折愈合过程及愈合时间表 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考表 骨折愈合 骨折(fracture of bone)通常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两大类。 骨的再生能力很强,经过良好复位后的外伤性骨折,一般在3~4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可完全愈合。骨外、内膜中骨母细胞的增生和产生新生骨质是骨折愈合的基础。骨折后经血肿形成、纤维性和骨性骨痂形成以及骨痂改建的过程而完全愈合,使骨在结构和功能上恢复正常。 一、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血肿形成 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和其他组织的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骨折时由于骨折处营养骨髓、骨皮质及骨膜的血管随之发生断裂,因此在骨折发生的1~2天内,可见到骨髓造血细胞的坏死,骨髓内脂肪的析出,以后被异物巨细胞包绕形成脂肪“囊”(fat “cyst”)。骨皮质亦可发生广泛性缺血性坏死,骨坏死在镜下表现为骨陷窝内的骨细胞消失而变为空穴。如果骨坏死范围不大,可被破骨细胞吸收,有时死骨可脱落、游离而形成死骨片。 (二)纤维性骨痂形成 大约在骨折后的2~3天,从骨内膜及骨外膜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侵入血肿,血肿开始机化。这些纤维母细胞实质上多数是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的前身。上述增生的组织逐渐弥合,填充并桥接了骨折的断端,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provisional callus)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约经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部分可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透明软骨的形成一般多见于骨外膜的骨痂区,而少见于骨髓内骨痂区,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在骨折部位,皮质骨,骨膜,骨髓和周围软组织均不同程度的参与骨折愈合过程,各种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等处于一个动态的微环境中,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诸如复位后的力学稳定性,电环境,ph,氧张力以及生长因子,激素和营养素等。具体而言,影响骨折愈合的原因可从全身情况和骨折局部情况两方面进行分析。 1、全身情况 骨折愈合随着年龄增长而缓慢。已知随着年龄增长,骨膜细胞层会发生变化。骨外膜由富含血管和细胞型结构变为纤维结缔组织,骨损伤后有丝分裂增加幅度不大,可用于骨修复的成骨性干细胞减少,因此愈合时间延长。性别也会影响骨折愈合,有报道称男性骨不连的几率是女性的4倍,但在肥胖和绝经后女性中,肱骨骨不连的几率比男性高。 营养不良影响骨折愈合。骨折后机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在复合伤和感染时尤甚。缺乏钙和磷将延迟骨痂形成而影响骨愈合。适当补锌也可促进骨愈合。蛋白质缺乏会影响骨痂强度,营养不良者较易发生骨不连。贫血对骨愈合影响较大,在小鼠贫血模型,骨不愈合率高达33%,软骨基质矿化较差。这一方面是因为体内氧张力下降,另一方面贫血时铁缺乏可直接影响能量代谢。糖尿病患者由于营养和神经血管障碍,骨折愈合常会延迟,而注射胰岛素可促进愈合。生长激

素缺乏会导致骨延迟连接,用替代疗法保持体内正常激素水平可促进骨愈合。卵巢切除的小鼠模型骨愈合延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雌激素缺乏所致。 糖皮质激素类,抗凝血类,非甾体抗炎药及化疗药物均会影响骨折愈合。骨折后环丙沙星之类的抗菌药也会阻碍骨折愈合。香烟中的尼古丁直接抑制骨细胞增殖及其功能,使血管收缩,从而延迟骨折愈合。 2、骨折局部情况 伤情严重程度,内固定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治疗方法不正确(如手术中过多剥离骨膜,过度牵引,固定不完善)等因素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此外在骨折局部尚有力学因素,血供和神经因素可对骨折愈合起重要重要影响。 (1)力学因素:骨折类型和间隙大小对骨折愈合影响很大。粉碎性骨折和有蝶形骨折块儿的骨折,断端成角和移位可造成延迟骨折。骨折复位的质量(间隙的大小)是重要的力学因素,骨折面之间的距离越大越不利于骨折的恢复,间隙过大时会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骨折部位因活动和负重而产生应力的大小和类型也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早期对断端间轴向加压(微动)可促进骨折愈合,但恒定加压并无作用,坚强固定将断端运动减至极低,骨痂形成有限。柔性固定可增加骨痂形成,但固定不牢固有时反而导致骨不连。断端活动的方向也可影响骨愈合,适当的轴

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研究

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05T11:53:15.0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靳长江[导读] 探究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 靳长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民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21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骨折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后,均愈合良好,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骨折;愈合机制中药治疗骨折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们根据中医药理论体系和现代科技成果,采用各种不同实验手段和方法,从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力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不但优选出了很多有效能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剂型上也突破了内服外敷等传统疗法,显示出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优势[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8.4±2.3)岁。 2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 2.1改善血液循环 骨折愈合完全依靠于正常及变化的血循环,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血液循环。 2.1.1能使早期软组织血容量增加。 2.1.2能促进骨折断端毛细血管的开放量。 2.1.3有明显的促进髓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作用。 2.1.4有促进断端新生微血管形成的作用。 2.1.5改善创伤造成的血液流变学向高凝状态转化。总之,活血化瘀中药能通过以上机制,使断端产生良好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营养及消除代谢产物。 2.2促进血肿的吸收、机化 中医认为,骨折后“瘀不去则血不活,血不活则骨不能接”。骨折后应防止产生较大血肿,使已出现的血肿应早期吸收,减少“软骨内化骨”,促进“膜内化骨”,使骨折比较快愈合。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减少血肿坏死组织残留,促进血肿加快吸收、机化的作用,其机制与中药使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有关,促使断端吸收机化提前,加速了骨折愈合[2]。 2.3增加胶原的合成 胶原是构建骨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结晶聚合、沉积的主要场所。理气活血、接骨续筋中药能促进骨折断端胶原蛋白的合成。 2.3.1提高局部血容量,保证合成胶原所必需的氨基酸供给。 2.3.2激活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成软软骨细胞的活性,促进对胶原的合成分泌。 2.3.3抑制创伤后肝糖原减少,提高肝糖原含量,使胶原合成的功能提高。胶原合成提高,有利于钙盐沉积从而加速骨折愈合。 2.4促进骨痂钙盐沉积骨无机质约占骨基质成分的2/3,其中钙盐是其主要成分,益气活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等中药能促进钙、磷等无机离子在骨折断端沉积,钙盐在有机质内的沉积即骨组织的钙化过程,其钙化程度决定着骨痂的坚固性[3]。 2.4.1促进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合成与释放,增加骨折端钙、磷的沉积。 2.4.2通过促进再吸收作用,把骨折邻近部位的钙更多地动员出来,使钙离子更多的沉积在骨折部位。 2.4.3通过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离子交换与小梁骨的改建和再吸收,把更多的钙动员出来。钙盐的加速沉积,增进了断端骨痂的强度,加快了骨折愈合周期。 2.5增加骨痂的细胞数量及活性骨生成细胞是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组织形成、塑形的重要组织结构,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各类骨痂修复细胞数量及活性[4]。 2.5.1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纤维。 2.5.2使成骨细胞内 DNA合成加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活跃成骨细胞的功能。 2.5.3促使保留在血管壁周围的一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 2.5.4增加断端骨痂内的破骨细胞数量。 2.6提高骨痂质量 中药通过提高外骨痂、矿化骨痂、桥梁骨痂、连接骨痂的体积密度,从而增加骨痂强度,使骨痂抗弯曲强度、抗拉伸强度、载荷量、抗折力等力学性能明显增强。 2.7提高骨折处微量元素的含量骨基质胶原蛋白合成需要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中药有提高断端局部微量元素含量的作用。 2.7.1通过促进微量元素在骨折部位的募集,使微量元素结合到急需补充的酶系统而起作用。 2.7.2通过加强骨折断端邻近骨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动员,以提高断端微量元素含量,加速骨痂组织生长和钙化过程。 2.8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