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授权管理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

广汉市高坪镇中心卫生院

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

为了加强我院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一、手术分级授权管理

(一)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1、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注册地点在本院。

2、每年由手术医师所在科室和医院按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二)医务科负责日常监管工作。

〔三)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每年对本科手术医师进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二、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秘书: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市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对全院手分级管理;组织相关专业组对医院申报的手术进行现场项目评估,并根据专家意见提出初步审批意见,报医院医疗技术授权管理委员会

审批;对违反《规范》规定的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对需要上报审批的医疗技术,形成请示上报市卫生局。

三、临床手术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人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分为四级:(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四、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术资格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至少每年一次由科室和医院按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1、低年资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医师3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五、手术医师手术分级原则及管理

(一)分级原则: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批准,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批准,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由所在利一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承担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承担三级手术。

(二)管理办法

根据手术医师从事专业、手术资格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等,应明确手术医师可承担的手术项目,并实行动态管理,至少每年一次由科室和医院按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1、资格准入:各级医师在规定的具有申报资格的相应手术分类中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获得相应手术资格准人:做为一助完成例数>15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者;该类手术操作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经病区、科室两级评议通过者。

2、资格取消及降低手术分级授权,对于同一项手术操作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及以上严重并发症或医疗纠纷者,取消其该项手术资格或降低手术分级授权。

3、对取消资格者,当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该类手术操作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时,再次经评定获得资格准入。

4、对资格准人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人资格。

5、任何级别的手术医师的手术范围均不可超出所受聘医院的手术范围。

六、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各类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和手术质量

关键。

我院开展手术项目表

一级手术

1、阑尾切除术

2、疝修补术

3、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

4、痔核切除、肛旁脓肿切开引流

5、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6、清创缝合术

二级手术

1、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2、小肠切除术

3、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4、胃肠穿孔修补术

6、单纯胆囊切除术

7、单纯乳房肿块切除术

8、腹腔镜妇科手术(附件包块、宫外孕、子宫切除等)三级手术

1、甲类手术以外的肝、胆、脾的各种手术

2、肝、脾损伤的处理

3、简单的腹腔镜诊疗手术(胆囊、阑尾切除)、胆囊造瘘

我院手术授权医师列表

申报授权手术名称:按ICD-10标准填写,如标准中没有的手术,则

需注明手术名称出处)

手术等级 手术名称

授权医师

一级手术

阑尾切除术 刘书俊、唐安旭、年兴志

疝修补术

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 清创缝合术 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痔核切除、肛旁脓肿切开引流

唐安旭

二级手术

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刘书俊 小肠切除术 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胃肠穿孔修补术 单纯胆囊切除术 单纯乳房肿块切除术 腹腔镜妇科手术(附件包块、宫外孕、子宫切除等)

三级手术

甲类手术以外的肝、胆、脾的各种手术 刘书俊 肝、脾损伤的处理

简单的腹腔镜诊疗手术(胆囊、阑尾切除)、胆囊造瘘

2013年最新手术分级管理目录1

普通外科 序号手术名称备注 4级-3 甲状腺癌根治术 4级-4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 4级-24 颅内畸形血管切除术(神经外科) 4级-44 颈淋巴结清扫术,单侧 4级-45 颈淋巴结清扫术,双侧 4级-47 腹腔淋巴结清扫术 4级-50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4级-51 胃部分切除伴食道-胃隧道式吻合术 4级-53 胃切除伴食管空肠吻合术 4级-54 胸腹联合切口贲门癌切除术(胸外科) 4级-55 迷走神经切断术 4级-56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4级-57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 4级-58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4级-59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4级-60 小肠全部切除术 4级-61 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 4级-62 结肠全部切除术 4级-63 直肠癌根冶术Paiks 4级-64迈尔斯氏术Miles(腹,会阴直肠联合切除) 4级-65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Dixon) 4级-67 肝部分切除+肝肿瘤切除 4级-68 肝血管瘤切除术 4级-69 肝癌根治术 4级-70 肝叶切除术 4级-71 半肝切除术 4级-73 胆囊癌根治术 4级-74 复杂性内引流术 4级-75 总胆管切除术 4级-76 肝管病损切除术 4级-77 肝胆管切除术 4级-78 肝总管切除术 4级-80 胰腺病损切除术4级-81 胰腺肿瘤切除术 4级-82 胰头切除术 4级-83 胰腺次根治术 4级-84 胰腺部分切除术 4级-8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4级-88 胰腺-空肠吻合术 4级-89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4级-90 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 4级-91 腹腔内肿瘤联合三种以上脏器切除术 4级-92 经腹腔镜腹腔囊肿切除术 4级-93 复杂的男性盆腔肿瘤切除术(泌尿外科) 4级-96 肝胆管造影术伴引流,经皮肝穿 4级-98 食管支架管植入 4级-100肿瘤射频治疗(介入) 3级-2 甲状腺探查术 3级-4 甲状腺叶切除单侧 3级-5 甲状腺病损切除术 3级-6 甲状腺结节切除术 3级-7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3级-8 甲状腺囊肿切除术 3级-9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3级-10 峡部甲状腺瘤切除术 3级-11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3级-12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3级-13 峡部切除术 3级-14 甲状腺改良根治术 3级-15 峡部部分切除术 3级-16 胸骨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3级-17 舌部甲状腺激光治疗 3级-18 甲状舌管肿瘤切除 3级-19 颈外动脉结扎术(耳鼻喉科) 3级-20 动脉血栓切除术 3级-21 颈内静脉血栓切除术(血管外科) 3级-22 上肢动脉取栓术(血管外科) 3级-23 脾静脉切开取栓术 3级-24 下肢动脉取栓术 3级-25 下肢静脉切开术 3级-26 下肢静脉取栓术 3级-27 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外科) 3级-28 动脉内膜伴血栓切除术 3级-29 上肢血管吻术 3级-30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3级-31 颈前静脉结扎术 3级-32 颈外动脉栓塞术 3级-33 动脉导管结扎术 3级-34 肾动脉栓塞术(泌尿外科) 3级-35 肝动脉结扎术 3级-36 肠系膜动脉结扎术 3级-37 脾动脉结扎术 3级-38 胃底静脉结扎术 3级-39 子宫动脉栓塞术(妇产科) 3级-40 脾动脉栓塞术 3级-41 动静脉栓塞术 3级-42 卵巢动脉高位结扎术(妇产科) 3级-43 选择性血管栓塞术(血管外科) 3级-44 骼内动脉结扎术 3级-45 股动静脉人工血管吻合术 3级-46 下腔静脉导管插入术 3级-47 股动脉栓塞术(血管外科) 3级-48 颈总动脉-腋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血管外 科) 3级-49 颈外-颈内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血管外 科) 3级-50 锁骨下动脉-肱动脉吻合,大隐静脉架桥 (血管外科) 3级-51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血管外 科)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培训讲学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卫生部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资料,经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指普通常见的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小面积清创缝合,如:单纯性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及阑尾摘除术等。许多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指需3-4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及子宫切除术等。二类手术应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是住院治疗较多的一种类型。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

大的各种手术。指疑难、重症手术和需 6-7人以上人员共同完成的大手术。 各种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肝叶切除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颅类肿瘤切除术及巨大肿瘤切除术等属此类。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年以3内,或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上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酒泉市中医院 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操作权限,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临床技术应用管理办法》、《甘肃省医院手术分级及审批权限》、《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手术类别(2002年版)》等法律法规及卫生部、甘肃省卫生厅有关规章制度,并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和定期更新本单位的《手术权限目录》及《高风险性有创操作诊疗目录》,各级医师的授权、定期技能评价及资格变更,审定新技术的疗效、安全性、可行性等。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二、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微创(腔内)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对手术技术的要求及手术风险性,把手术分为: 1、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风险较小的普通常见小手术及一般中等手术。 2、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风险中等的各种中等手术。 3、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风险较大的各种疑难重大手术。 4、Ⅳ类或特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风险大的各种手术,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术项目、新开展的三类及以上手术。 三、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准入管理

(一)、本院对手术及高风险性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实施准入管理。手术权限的获得本院采取分级授权方式。 1、对手术医师开展Ⅲ类及以下等级的手术资质的考评与授权,由科主任负责,科主任应依托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做好手术分级管理工作,根据每位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其受聘卫生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考评合格予以授权。 2、对开展Ⅳ类及以上手术等级的手术资质的考评与授权,由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予以授权。 3、第二类、第三类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要求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或相关行业要求执行。 4、各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对本科室人员开展高风险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授权。 5、护理部负责对护理人员开展高风险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授权。 6、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至少每三年应组织科室与专家对医师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是依实际能力提升而变,职称晋升变动不作为主要依据。 (二)、手术及有创操作人员资质权限考评依据 1、医师定期考核合格,符合医院《手术分级管理人员资质一览表》及《高风险有创操作人员资质一览表》作为人员准入的基本要求。 2、近三年内开展手术权限范围内最高级别的手术量超过科室同级医师的平均值,且无严重医疗缺陷发生,方可申请开展高一级别手术。 3、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获得专项手术(操作)技能,或取得相关专业上岗证,可获得专项资质授权。 4、经医院或科室培训考核的应有培训、考核记录。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徐家店中心卫生院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1.为加强手术技术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各手术科室和医师的手术管理,制定本制度。 2.本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理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 3.本规定使用范围,全院手术科室。 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小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中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高风险手术:上述三类手术中术前有严重合并症的,术后容易出现就纠纷的,24小时内需要再次手术的。 (大中小手术分类详见附页)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小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小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中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中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在副主任医师(无副主任医师由科主任负责)的指导下主持大手术。 (五)副主任医师或科室科主任负责主持大手术, 四、手术审批程序

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级 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注:微创(腔镜)、介人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认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执业地点在我院。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1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怔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开展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级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四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

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一)手术规则 1、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要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并作出术前小结。 2、凡中等以上、疑难及新开展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讨论由本病区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由本病区医务人员和担任麻醉的医师共同参加,对患者的思想、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麻醉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进行认真研究,制定手术方案。 3、对重大、疑难、致残、新开展手术及特殊病例手术,必须进行认真、详细的术前讨论,可邀请院长或医务科负责人参加,决定有关事宜。 4、实习或进修医师担任手术者必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带领和指导下进行。 5、应有专门的记录本记录术前讨论的内容,然后将术前讨论主要内容概括地记录在病历的术前讨论记录中。 6、各种手术都应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进行术前谈话,谈明手术目的,讲明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及预后情况,并做好记录,家属或单位负责人在记录单上(手术同意书)上写明是否同意手术,并签名。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可由主治医师签字,经科主任或主管院长批准执行。 7、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如有脱水、休克、贫血等不利于手术的现象应先行治疗,同时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8、手术通知单须于手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症手术通知单由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9、手术医师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并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必要时协助手术室准备特殊器械。 10、一般情况下手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病员负完全责任,助手应按照手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不利病人情况时,助手有责任提醒术者注意,但必须互相配合,紧密合作。当手术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低年医师或实习医师任手术者时,仍由上级医师对病员负完成责任,术者必须服从指导。 11、若手术者在术中遇到困难,不可勉强施行,应请示上级医师指导和帮助手术。 12、术后24小时内,要作好手术记录及术后的病情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13、病员去手术室前应摘下假牙,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代管。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病员,核对病员姓名、床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等,然后再施行手术。 (二)手术审批制度及分级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手术工作的管理,完善手术工作制度,使各级医师明确自己的手术权限,更好的为病员服务,特制定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1、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原则上是逐级审批。 (1)低年资(1-3)年住院医师主持手术,由总住院医师审批。 (2)高年资(3年以上)住院医师主持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3)主治医师主持手术,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审批。 (4)重大、疑难、致残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由病房主治医师提出报告,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审定,报医务科请示分管院长审批。由经管医师填写手术报批单,科主任和院长签定后才能手术。 (5)一般急诊手术由当班主治医师或总住院医师批准,急重症需报科主任(正、副主任医

手术分级管理规章制度94959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与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与审批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我院和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医院分级管理和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一)甲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三)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四)丁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悉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甲类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熟悉完成甲类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各类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根据《医疗机构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准入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甲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各级科研项目。 (二)乙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丙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丁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丁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

三年以内):在熟练掌握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乙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在开展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部分甲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副主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熟练掌握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甲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可开展甲级手术,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有高一级的医师带教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核定权限。 (八)进修医师由科室根据其职称和实际能力经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确定手术权限并报医务科批准执行。 (九)邀请外院专家会诊手术,或本院医师应邀到外院会诊手术根据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暂行规定》执行。 资格准入手术:除符合上述要求外,手术主持者还必须是已获得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丁级手术由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2、丙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3、乙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4、甲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由高年

【AAA】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目录.doc

附件一: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级 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执业地点在我院。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016修订版

XX市中心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010年12月制定,2016年4月第二次修订)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三十九条规定,结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河南省卫生厅医疗核心制度》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利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手术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为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遍常见小手术; 二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三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类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类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类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一、二、三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类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1.1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1.2三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1.3二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1.4一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腹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2.手术医师分级 手术医师指主刀人员(助手除外)。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 2.1住院医师 2.1.1 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1.2 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

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2.2主治医师 2.2.1 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工作2 年以内者。 2.2.2 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工作2年以上者。 2.3副主任医师 2.3.1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3.2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2.4主任医师 3.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3.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类手术。 3.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类手术。 3.3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二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类手术。 3.4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

关于手术分级授权的通知

关于对全院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分级授权的通知 各相关科室: 根据《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和《手术分级制度》的要求,为规范我院医疗技术的管理,我院对全院医师手术分级进行清理、重新授权,医生医院决定对全院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分级进行授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手术分级的标准。 1、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2、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3、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4、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的权限范围。 住院医师:可实施一级手术。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含3年),可实施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在上级医师亲临指导下逐步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二级手术。

主治医师:可实施一、二级手术。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含3年),可实施二级手术。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在上级医师亲临指导下逐步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三级手术。 副主任医师:可实施一、二、三级手术。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含3年),可实施三级手术。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在上级医师亲临指导下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四级手术、新技术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主任医师:可实施四级手术、新技术手术及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手术。 注: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三、科室初步授权:科室管理小组根据本科室新制定的“手术分级目录”,结合每位医师的考试考核的成绩、业务技术职称、工作年限、实际工作能力、医师定期考核、医疗安全事件和不良事件等综合情况对每位医师的手术权限进行初步授权。特别是各分院必须根据实际开展手术项目及医师实际能力严把授权关。

高风险诊疗操作及手术分级管理记录本

编号:Q/ZXYY-R-YWB-001 高风险诊疗操作及手术分级管理 记录本 科室: 日期:2018年 XXXX医院

目录 一、YL-013高风险诊疗操作审核授权管理规定 二、HX-0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三、YL-027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四、科室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及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五、科室重大手术列表(含审批表) 六、科室手术管理小组及职责 七、科室人员能力评价实施细则(含评定标准和评分表) 八、科室高风险诊疗操作及手术分级人员汇总表 九、手术(操作、麻醉等)授权表 十、个人档案(包括申请表、考核表等) 十一、季度手术质量与安全指标数据库(附2018年指标)

一、YL-013高风险诊疗操作审核授权管理规定 1.1本制度主要对我院高风险操作范围、授权管理程序、监管措施等内容做了规定。 1.2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各科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原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3 术语 3.1高风险诊疗操作:在医疗诊疗过程中,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创伤、风险较高、难度较大的临床技术操作。 4 内容 4.1本制度规定的具有高风险性项目如下: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三腔管气囊止血术、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人工体外膜肺、人工心室辅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技术等。 4.2医务部、护理部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4.2.1医务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 4.2.2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4.2.3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高风险技术项目操作人员进行资质能力的数据库的建立,考核,并提出初步考核意见 4.2.4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是书面的、详细的,并能随时可查。 4.3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实行动态管理,至少每两年复评一次,特殊情况下经考评组织考核同意,进行不定期授权。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4.3.1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标准者。 4.3.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4.3.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者。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020版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医师分级标准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级:本科毕业3年以内,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或本科毕业3-5年,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主治医师级:博士研究生毕业或硕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上,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 (四)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 二、手术分类 (一)一级手术:一般常规手术; (二)二级手术:中等手术; (三)三级手术:大手术; (四)四级手术:特大手术、重症、疑难、科研项目及新开展手术。 三、各级医师参加手术范围标准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可完成一级手术及做二级手术的助手,也可担当部分二级手术的术者。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应掌握二级手术,做三、四级手术的助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也可担任部分三级手术的术者。 (三)主治医师应熟练掌握三级手术,高年资主治医师可配合主任/副主任医师开展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的现场指导下,也可担任部分四级手术的术者。 (四)高干、外宾病人的手术,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担当手术者。 (五)实习医师只能在带习医师指导下当助手,进修医师手术范围同住院医师,但必须在本院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进行。 (六)主任/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除参加手术外,还应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好手术,并负责监督检查手术质量。

(七)医师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经科内讨论申请,报分管院长审批后可越级施行手术。 四、手术批准权限标准 手术批准权限是指:决定手术方式、参加手术人员及具体分工。 (一)二级手术由主治医师决定。 (二)三、四级手术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审批。 (三)科研项目或新开展的手术;特殊病人(如高干、外宾等)手术;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非计划再次手术;高风险手术;无任何直系亲属的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医疗纠纷的手术;致残或重要脏器切除手术,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报告医务科及分管院长审批。 申请人声明 我承诺以上提供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诊疗资质级别与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是真实一致的,如有虚假和不实信息,按相关规定接受处罚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我同意并接受科主任、医务科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本人的授权申请级别进行最后的调整。 申请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科室授权小组讨论意见: 科主任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证件审核情况: 医师执业证书审核:□已审核□未审核□无证书 医师资格证书审核:□已审核□未审核□无证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考核试题-带答案

嘉祥县人民医院 胃肠肝胆外科手术授权考核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 手术分级是指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对手术进行分级。 2. ________ 责制定和修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______________ 责执行手术分级 管理制度。 3. __________ 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执行。 4. __________ 责监督和检查全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执行。 5. __________ 责监督和检查医务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6?低年资住院医师指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_______ 年以内者。 7?高年资主治医师指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________ 年以上者。 8?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是指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______ 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 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_____ 年以上者。 9?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_____ 级手术。 10?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____ 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 可逐步开展_____ 手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2. ()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主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3. ()临床科室主任每2个月对本科室考核一次,并进行反馈,上报医务科。 4. ()医务科每半年对全院考核一次,并进行反馈,上报主管院长。 5. ()主管院长每半年对医务科考核一次,并进行反馈。 6. ()对于未完成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质控者,根据情节轻重,每次罚款20-50 丿元。

医院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汇编

平鲁区中医医院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根据《医疗机构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准入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甲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各级科研项目。 (二)乙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丙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丁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丁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

三年以上):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熟练掌握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乙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在开展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部分甲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副主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熟练掌握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甲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可开展甲级手术,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有高一级的医师带教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核定权限。 (八)进修医师由科室根据其职称和实际能力经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确定手术权限并报医务科批准执行。 (九)邀请外院专家会诊手术,或本院医师应邀到外院会诊手术根据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暂行规定》执行。资格准入手术:除符合上述

手术分级管理规章制度86148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级 本规定所指手术主要包括各种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有创操作。依据手术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医师手术权限 根据医师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在审核其专业能力后授予相应手术权限。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含3年),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含2年)者,可实施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二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含3年),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内(含2年)者,可实施二级手术。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三级手术。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含3年),可实施三级手术。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四级手术、新技术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四)主任医师 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可实施四级手术、新技术手术及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三、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审批制度 为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保障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有关资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 手术指各类手术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操作项目。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分为四级: 1.四级(甲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2.三级(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3.二级(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一级(丁类)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注:介入、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丙类)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