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07年硕士报考录取统计表(分专业)

同济大学-2007年硕士报考录取统计表(分专业)
同济大学-2007年硕士报考录取统计表(分专业)

同济大学-2007年硕士报考录取统计表(分专业)

武汉大学2007年硕士报考录取统计表(分专业)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155 010102中国哲学2512 010103外国哲学2614 010104逻辑学50 010105伦理学41 010106美学2310 010107宗教学216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21 020101政治经济学188 020102经济思想史64 020103经济史52 020104西方经济学8023 020105世界经济7026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55 020201国民经济学214 020202区域经济学314 020203财政学418 020204金融学612120 020205产业经济学6614 020206国际贸易学18823 020209数量经济学204 020220金融工程14938 030101法学理论409 030102法律史912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3037 030104刑法学17532 030105民商法学36675

030106诉讼法学18438 030107经济法学15028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2643 030109国际法学31577 030180法律硕士1060178 030201政治学理论5518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257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48 030204中共党史6122 030206国际政治4111 030207国际关系11916 030301社会学9129 030303人类学21 030304民俗学113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328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9837 040101教育学原理226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104 040106高等教育学447 040201基础心理学10612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0019 047003教育经济与管理479 050101文艺学10725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5520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7611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171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908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16539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5510

050122国学与汉学267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30645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157 050203法语语言文学2610 050204德语语言文学188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335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8428 050301新闻学528103 050302传播学692109 050401艺术学3210 050403美术学44 050404设计艺术学13421 050405戏剧戏曲学249 050406电影学358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22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11 060103历史地理学163 060104历史文献学32 060105专门史73 060106中国古代史5613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476 060108世界史4115 060120中国文化史247 060121中国经济史115 060122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227 060123地区国别史247 070101基础数学11041 070102计算数学6722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1220

070104应用数学11322 070201理论物理165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84 070205凝聚态物理6831 070207光学3820 070208无线电物理1716 070301无机化学217 070302分析化学10444 070303有机化学9135 070304物理化学5023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724 070320化学生物学101 070501自然地理学289 070502人文地理学6222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81143 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95 070802空间物理学1823 071001植物学5512 071002动物学71 071003生理学24 071005微生物学23460 071007遗传学8527 071008发育生物学6522 071009细胞生物学5012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1328 071011生物物理学143 071012生态学145 071200科学技术史61 0773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44

077501环境科学7322 077706放射医学219 077901药物化学8419 077902药剂学9815 077904药物分析学92 0779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205 080103流体力学11 080104工程力学185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115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3417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2512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43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4116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217 080502材料学216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2313 080702热能工程166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42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126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83 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6830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5724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33 080820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01 080901物理电子学3112 080902电路与系统11929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5230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21669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5813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714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514 081103系统工程139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411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35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7114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7881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33886 081220信息安全16749 081222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43 081224数字影视技术163 081280软件工程13690 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217 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3713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8433 081304建筑技术科学51 081401岩土工程176 081402结构工程16048 081403市政工程1911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43 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7934 0815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2410 081503水工结构工程11350 081504水利水电工程12854 0815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164 08152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2816 081521水信息学11 081522水务工程及管理52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216101

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12774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6221 081702化学工艺234 081704应用化学3713 082201制浆造纸工程10440 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166 083002环境工程9028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810 100102免疫学2112 100103病原生物学712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98 100201内科学45984 100202儿科学368 100203老年医学152 100204神经病学5710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54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385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72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279 100209护理学8513 100210外科学45075 100211妇产科学14815 100212眼科学5511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328 100214肿瘤学6214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12 100217麻醉学558 100218急诊医学183 100301口腔基础医学51

100302口腔临床医学17552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77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53 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33 100405卫生毒理学10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124 100706药理学97 100800中药学182 107200生物医学工程54 1073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23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7341 120120电子商务5716 120201会计学27434 120202企业管理37961 120203旅游管理498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336 120220市场营销管理8820 120280工商管理硕士793309 120401行政管理40960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3914 120404社会保障8324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2928 120420公共经济管理418 120501图书馆学5318 120502情报学13646 120503档案学4814 120520出版发行学13023 120521信息资源管理17823

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附件六 同济大学 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2006年11月23日同济大学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申请硕士学位者,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由学科专业委员会制订,经相应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并列入硕士生培养方案。 二、申请博士学位者,应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或国际学术期刊的通讯作者,且申请人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至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且满足以下要求: (一)申请理学、医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或SCIE收录期刊源上,或已被SCI或SCIE检索(或有2篇发表在EI收录期刊源上,或被EI检索)。 (二)申请工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SCIE、EI收录期刊源上,或已被SCI、SCIE、EI检索。 (三)申请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及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SCI、A&HCI、CSSCI期刊源上,或全国性学科专业指导机构认定的学术期刊上。 (四)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有申请者个人获奖证书,获奖单位署名同济大学),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排名前3名),相当于前述1篇论文。 三、理学、工学、医学学科门类的SCI、SCIE、EI收录期刊源由相关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研究生院认定。 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及建筑学一级学科的SSCI、A&HCI、CSSCI收录期刊源,或全国性学科专业指导机构认定的学术期刊由相关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研究生院认定。 四、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制订高于本规定的要求,研究生院认定。 五、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推荐的期刊目录、定期召开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名称报研究生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将研究生院认定的期刊目录和国际学术会议名称在校内公布。此项工作两年认定一次。 六、如果学位申请者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未能满足上述要求,但已完成培养计划,经学 1

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同研[2014]31号)

同济大学文件 同研〔2014〕31号 关于印发《同济大学研究生 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 修订后的《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经2014年5月26日第16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同济大学 2014年5月30日 —1 —

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2014年5月26日经第16次校长办公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激励我校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根据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研究生奖学金(包括社会捐资设立的校级研究生奖学金和学校出资设立的奖励性质的研究生奖学金)以及在学校相关部门备案并与校级研究生奖学金统一评审的院(系)级研究生奖学金。面向港澳台研究生、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奖学金管理办法,由学校另行制定。 第二章奖励标准 第三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由国家制定,目前标准为: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万元/人,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万元/人。 第四条学校出资设立的奖励性质的研究生奖学金奖励标准:优秀博士新生奖学金5000元/人,优秀博士生奖学金1万元/人,优秀硕士生奖学金5000元/人,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5000元/人。 第五条社会捐资设立的校级研究生奖学金奖励标准,根据捐赠协议确定。 —2 —

第三章奖励对象和基本申请条件 第六条本办法所指研究生奖学金的奖励对象,为在我校就读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入学时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全部转入同济大学的研究生)。除特别说明外,一般为以下各类研究生(分类标准详见附件):普通研究生中的非定向学术型硕士、非定向专业学位硕士、非定向学术型博士、非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转入同济大学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除特别注明年级或修读期限的,均为二年级以上且在最长学习年限内的研究生。 第七条研究生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为: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积极参加校内外科研和各种有益活动; 5.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绩明显,发展潜力突出。学术型研究生要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原则上要有体现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6.申请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者,要求积极参与组织各种有益活动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且表现突出。 7.申请面向新生的奖学金者,要求入学考试成绩或考核评价 —3 —

如何考上同济大学的研究生

2014考研,我的英语71,数学130,专业课机械设计128.总分396,政治略低,初试排名第二。最初选择同济的理由应该和大部分考研学子一样,想选择一个比自己本科好的学校,我本科时华东理工大学,虽然也不差,但是它的机械偏重化工机械,而自己本身不喜欢这个方向,所以毅然选择同济。另一个原因就是上面专业介绍的想去德国继续学习。这里特别想告诉大家,一旦确定目标后,切不可动摇,三心两意的人往往都失败。 4、初试复习情况 由于网上可以搜到各种公共课的高分经验贴,所以这里不再叙述公共课的复习。主要介绍专业课的情况。我专业课差不多7月份开始复习,主要还是看课本,总共看了5遍,并且每一遍都是仔仔细细每个字都认真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很多人跟我说自己看不懂课本或者是没心情看,但是我告诉大家课本其实讲得很详细并且很容易理解,毕竟是很多专家一起编写并审核的。 课本看的时候一定要每个地方都理解透彻,最好能举一反三,做题时再回头来看看,这样效果很好的。我看了2遍课本开始做题,感觉刚开始挺吃力的,都是边做边看书,但是一遍下来感觉真的提高挺多,对课本又加深了理解。之前有个学妹问我一个题,就是滚动轴承内外圈应力变化特征的那个,她搞不懂为什么是脉动循环以及为什么固定圈是稳定的脉动循环而转动圈和滚动体是周期不稳定脉 动循环,她问我是不是记住就好了,还有好多类似的轴弯曲应力之类的。我就说这些东西你靠记得话是有可能记住,但是内容很多很杂,需要很大的力气。但是考试的时候这种直接问你是对称还是脉动的题目顶多一个选择题就1分而已,如果考到大题你就不会了!可见对课本理解的重要性。 而上面那个例子,课本上面很清楚的讲解了为什么是脉动循环以及为什么固定圈是稳定的脉动循环而转动圈和滚动体是周期不稳定脉动循环,并且很容易理解,看得时候稍微动下脑子思考一下就能够理解并记住,为什么就不愿意去动动脑呢?她还说自己懒得看,觉得课本这些地方字太多,记住主要的部分和公式就好。我想说这就大错特错了。就算你背得整本书的内容,公式也背得很熟,如果你考其他学校的机械设计我不敢说你考不好,但是如果你考同济的机械设计,我可以肯定你这样复习一定是考不上的。刚说了,同济机械设计考查你应用能力,除了选择填空题,剩下接近100分的综合题,而这种综合题里面除了计算题就是分析题,顶多10分的直接背的那种简答,还有两个设计题,所以光背是绝对考不好的。机械设计出题每年都中规中矩,认真研读真题,会发现很多规律,而且会发现重点就那么几个。所以,复习时,我也注重这几部分练习题的训练,我的两本习题一本华科的一本国防科大的,个人觉得国防科大那本比较好,因为重点出大题的那几个部分的习题比较全面,就是各种情况的都有一到两个习题,并且答案讲解也比较详细,我是把每个习题包括例题都做在本子上面然后再对答案。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更有效,很多同学都是看一下觉得很简单会了就不看了,我觉得还是要练习,多做就可以增进理解,最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前面说的做题速度问题。还有就是机械设计的那些图要多画,画熟练,对于改错题特别有帮助。很多人说那个改错题的图是不是要死记,同样我觉得不需要,还是要理解,自己看得时候多空间想象下,多用手画画,这些方法对提高做题速度非常有帮助。 真题我当时用的是弘毅论坛的资料,是朋友买送的,介绍比较详细,有真题也有答案。 我第一轮复习从2013年6月开始的,整个过程大概7个月左右(不包括复试)。第一轮复习就是看课本包括数学也是。第一轮复习大家一定要认真,切不可遗漏

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同济大学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申请硕士学位者,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由学科专业委员会制订,经相应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并列入硕士生培养方案。 二、申请博士学位者,应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或国际学术期刊的通讯作者,且申请人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至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且满足以下要求: (一)申请理学、医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或SCIE收录期刊源上,或已被SCI或SCIE检索(或有2篇发表在EI收录期刊源上,或被EI检索)。 (二)申请工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SCIE、EI收录期刊源上,或已被SCI、SCIE、EI检索。 (三)申请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及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SCI、A&HCI、CSSCI期刊源上,或全国性学科专业指导机构认定的学术期刊上。 (四)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有申请者个人获奖证书,获奖单位署名同济大学),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排名前3名),相当于前述1篇论文。 三、理学、工学、医学学科门类的SCI、SCIE、EI收录期刊源由相关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研究生院认定。 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及建筑学一级学科的SSCI、A&HCI、CSSCI 收录期刊源,或全国性学科专业指导机构认定的学术期刊由相关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研究生院认定。 四、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制订高于本规定的要求,研究生院认定。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及其管理办法(2014版)》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及其管理办法 (2014版)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统筹资源,加强研究生资助力度,规范奖助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奖助原则 (一)符合教育部研究生奖助的文件精神; (二)满足实施“卓越人才计划”的要求; (三)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吸引优秀生源,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 二、奖助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以下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 (一)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除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翻译硕士、金融硕士和会计硕士等,以上类别研究生按照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在职教育管理处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少高计划)非在职硕士研究生。 三、奖助基本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1 / 14

(三)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各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四)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五)除特别说明外,所有奖助都在规定的学制内有效; (六)按学校规定报到和注册。 四、硕士研究生奖助方案 硕士研究生奖助方案简况见附件1。详细情况如下: (一)学业奖学金 设置学业奖学金,用于资助学制内研究生的学费。学业奖学金标准为0.8万元/学年。纳入本奖助体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时,可获得学业奖学金。在学制内,学业奖学金将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其它综合表现调整。 (二)助学金 纳入本奖助方案硕士研究生学制内可享受助学金。助学金标准如下: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内第一年800元/月,第二、第三年1000元/月(其中导师配套200元/月)。每年发放10个月。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内助学金为600元/月。每年发放10个月。 3.少高计划硕士研究生按国家标准发放助学金。 (三)助研酬金 2 / 14

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研究生培养的新形势,根据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结合我校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评审办法: 一、研究生各类校外捐赠奖学金 (一)评审对象 凡在校就读的国家计划内招收的非定向研究生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均可参加评奖。 (二)评审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3. 积极参加校内外科研和各种有益活动。 4.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成绩显著: (1)一年级硕士生,学年内所修课程成绩合格,专业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分在教学班内排名为前10%,公共课成绩达到本学年内全校排名前10%。 (2)二年级硕士生,学年内所修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论文按期开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期考核通过,学年内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 (3)一年级博士生,学年内所修学位课程成绩合格,并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

(4)二年级博士生,学年内所修学位课程成绩合格,并至少有两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论文发表期刊参见《同济大学各学科核心期刊目录》,论文篇数计算方法参见《同济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规定》)。 (三)申报、评审程序 1.各类奖学金均须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填写“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申请表”。 2.申请者所在单位评议、推荐和初审后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3.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审核后报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 4.颁发证书及奖学金。 二、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一)评审对象与条件 与“研究生各类校外捐赠奖学金”的评审对象与条件相同。 (二)申报、评审程序 1.各类奖学金均须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填写“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申请表”。 2.申请者所在单位评议、推荐和初审后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3.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审核后会同研究生院奖学金评审小组评审。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1996年4月3日经校务委员会审议通过,2004年8月重新修订)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遵守宪法、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二、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本校录取的研究生,必须持《同济大学研究生入学通知书》,按规定日期来校报到及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须事先凭有关证明向所属学院(系、所)请假,假期一般不超过两周。若特殊原因需超过两周者,须事先经研究生院批准。 第四条新生入学时应按要求缴纳培养费。缴纳培养费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体检标准等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方予以注册并取得学籍。 第五条新生在复查中,发现患有不宜继续学习的疾病,但经校医院证明,短期内经过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者(包括因怀孕不宜继续学习者),暂不予注册,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回家或回原单位医疗。保留

入学资格的新生,不享受在校研究生待遇。欲提出入学者,必须在下学年开学前一周,向所在学院(系、所)以书面报告形式申请入学,经县以上医院证明,学校复查合格,方可重新办理人学手续。 第六条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该生入学资格: 1.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 2.在健康复查中发现患有无法坚持学习的严重疾病,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者; 3.徇私舞弊考取研究生者,或其他原因入学复查不合格者; 4.保留入学资格期满的新生未按规定申请入学者,或虽申请入学但经复查仍不合格者。 第七条在学研究生,只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缴纳学费后,方能注册并取得学籍。 第八条在学研究生每学期开学前应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注册。未经注册者,不能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因故不能按期到校注册者,须履行请假手续(病假须凭医院证明),否则以旷课处理。 三、纪律与考勤 第九条研究生要遵守国家的法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按时参加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学校、学院(系、所)统一组织的活动。因故不能参加者须请假。未经批准擅自缺席者,按旷课处理,除批评教育外,按《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条研究生要按规定参加所修课程的考试(考查),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对违反考试纪律者,按《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处理。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安排及考试规定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安排及考试规定 2010年5月修订 下述教学安排与考试规定是为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同济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定。 一、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总述 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以下简称“硕士生英语”)学习时间为两学期,教学组织安排采用课程选修与英语综合水平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为提高促进硕士研究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以英语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硕士生英语开设具有较高要求的各类应用型和研究型课程。总课程分4个模块,共7门子课程,详见二、教学组织与安排。每学期期末,各选修课程根据教学要求组织考试;为促进硕士生英语基础能力的提高,第二学期期末,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组织统一英语综合水平考试。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成绩由课程考试成绩和英语综合水平考试成绩组成。选修课程考试与综合水平考试均通过者,获3学分。综合水平考试不通过者须重考。重考不通过按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办理;课程考试不通过者须补考,补考不通过须重修。 二、教学组织与安排 硕士生英语采用课堂教学与网上辅导、课堂面授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学业能力考核与综合水平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三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三门课程分两个学期修完,每学期可选读一门或二门课程,每门课程每周两学时。学生在第二学期期末通过硕士生英语综合水平考试,并且通过三门选修课程考试,方可取得学分。为达到教学所规定的目标,硕士生英语课程还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网络教学和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硕士生英语课程设置如下:

三、免修免考规定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免考硕士生英语课程: 1、同济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排名前5%内; 2、获全日制英语专业本科学位; 3、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80分或新评分标准568分(5年内有效)。 4、 TOEFL 纸考成绩620分或网考105分、机考260分(3年内有效); 5、 IELTS 成绩7.0分(3年内有效); 6、 PETS 5级考试笔试80分,口试3分(3年内有效); 除条件1、者外,免修免考由本人提出申请,外语学院英语系审核同意,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符合条件者,可免修免考硕士生全部英语课程和英语综合水平考试,英语成绩登录为“免修”。 四、课程选修规定 硕士生英语三门课程的学习必须分别从四个不同模块(跨模块)中选择。原则上一个模块内只允许选修一门课程;在同一模块内选择两门课程者,其中有效 1.写作模块 2.视听说模块 3.阅读模块 4.综合模块

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励办法

同研[2008]01号 同济大学关于2008级研究生资助办法的通知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通知要求,结合学校2007年《同济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暂行办法》实施情况,针对2008级研究生,提出本资助办法,并经主管校长批准。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更多贡献两项战略任务,其结合点在研究生培养。在研究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出更多的创新成果。我校以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为切入点,设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逐步展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全面改革。 二、改革目标 1、把研究生对学习和科研的投入与对其资助结合起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2、把导师的科研活动和研究生培养过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导师科研经费对研究生培养资助的机制改革,强化导师责任,并逐步加强导师科研经费资助研究生的力度。 3、统筹资源,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通过相对充足的经费资助,吸引优秀生源,帮助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有效激励学有所成的研究生。 4、促进研究生培养和学校其他相关方面的改革,例如研究生招生

制度改革、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改革,进一步引发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等。 三、实施原则 1、分类实施原则:对工科、理科、文科、医科等区别对待,考虑优势学科、成长学科和扶持学科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与实施,从各专业与学科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 2、两级管理原则:由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管理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 3、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原则:强化导师的责任,考虑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共性和特点。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充分体现科研为导向、课题资助为依托的导师负责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注意课程教育和研究能力培养并举,进一步推进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为主导的科研活动。 4、动态管理原则:根据研究生的业绩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实行动态管理。按相关程序,考察研究生的学习表现和对“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工作的实际参与程度等,在考核基础上调整奖助金的资助对象与资助额度。学校对各院系的招生规模与资助额度配置也按年度调整。 四、资助体系与方案 1、总体思路 (1)设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 学校设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创新基金由国家下拨的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研究生学费、作为生活补助的研究生助学金、社会捐赠的奖学金、科研项目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费以及学校筹措的其它经费等组成。 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的规划与管理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委员会下设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创新基金办公室)具体负责创新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号编制暂行规定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号编制暂行规定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号编制暂行规定 同研(2001)116号 (2004年8月修订) 为了加强我校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计算机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适应我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需要,增强信息交流能力,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数据交换标准 JW-NEMIS005-95,对全校各类研究生的学号编制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研究生学号的构成 全校各类研究生的学号均用十位阿拉伯数字数表示,用于标识研究生的入学时间、研究生类别、所在培养部门等特性。其中第一、第二位表示入学年份;第三、四位表示研究生类别;第五、六、七位表示所在学院或所属单位;第八、九、十位表示该学生在本学院同年级学生中的序号(简称序号)。 入学年份采用公元年份的后两位数字表示,年级的划分以元旦为分界。如:2003年入学的为2003级,以03表示,2004年入学的为2004级,以04表示。 研究生类别由两位数字标识(参见附件一)。 学院(系、所等)由三位数字标识(参见附件二)。理学院和医学院采用学院及所属单位代码编制学号,其他单位暂时只采用学院代码。 序号从001开始按递增整数排列,不重复。同一部门同一专业的研究生序号应该连续编制。

举例:0310010001表示2003年入学的博士生,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序号为001的研究生。0320104002表示2003年入学的理学院化学系的硕士生,在理学院的序号为002。 第二条、研究生学号的编制程序 研究生学号由研究生院管理处编制。在研究生录取名单确定后,招生办公室向管理处提供录取的新生信息及相应代码,包括准考证号码、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省、市、县)、民族、婚姻、政治面貌、国别及代码、家庭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户口所在地及代码、录取类别及代码、学生类别及代码、考生来源、入学方式、入学日期、专业名称及代码、考试外语语种、学制、所在学院(系、所)及代码、导师姓名及编号、入学前学历、原毕业院校及毕业年月、入学前单位、各种类型研究生收费标准等信息。 编制学号,首先按照学科专业代码升序排列学院所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名单,第二是按照录取类别排序(计划内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计划外自筹经费),第三是按照学生顺序依次升序编号。 第三条、关于研究生学号的相关问题 研究生学号一旦生成,一般不再进行变动。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学号,须经过所在学院同意,研究生院管理处审批。 对于硕士生中期转为博士生的(即提前攻博的硕士研究生),应随同期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另行编制学号。原有学号停止使用。 第四条、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同济大学金融硕士

同济大学金融硕士 摘要: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创建于1907年,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型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一、概述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创建于1907年,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型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同济大学金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具有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权的优势学科。通过与同济大学的优势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的人才具备较突出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技能,能在国内外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胜任与金融实务相关的各种工作。 二、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四、培养方式 学习采用脱产形式。实行2-2.5年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优秀学生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可提前半年毕业。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本项目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专业实习6学分。 学位论文由学校导师与金融企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要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论文内容应着眼于实际问题,论文形式提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产品设计等。修满规定学分、完成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同济大学审核通过后,颁发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五、学费 学费按照2学年,2.5万元/学年,共计5万元收取。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提供奖学金。 六、其他相关事宜 报考时间:每年9-10月(具体时间以网上通知为准); 考试时间:每年1月(具体时间、地点详情见准考证); 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金融学综合 复试科目:专业综合面试 七、招生咨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办公地址:云通楼3楼研究生教务科 联系方式:上海四平路1239号邮编:200092 联系电话:021- 朱老师徐老师传真: E-mail:网站:.cn

2017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引领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行业精英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社会栋梁。 二、报考条件 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17年起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设置,我校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二者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代码第三位为“5”。 (一)学术型研究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7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后到2017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研究生,须具备:1)通过CET四级考试;2)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3)只可报考相近专业,选择范围按照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规定。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 1.报考法律(法学)(专业代码035102)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报考非定向就业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报考定向就业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同时,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并且须在现场确认时提交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②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方可报考)。 2.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代码035101)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并且须在现场确认时提交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后到2017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③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3)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同济大学硕士论文模板新

职业型硕士博士(打印时删除) 硕/博士学位论文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ongjiUniversit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Title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同济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在实际工程结构的服役过程中, 特别是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反应具有不可精确预测的性质。因此,从概率密度演化的角度考察工程结构的非线性性状是准确把握结构非线性性能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随机结构反应概率密度演化的思想对于随机结构分析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初步建立了随机结构反应概率密度演化的基本图景。 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是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对于具有双线型广义随机本构关系材料的结构,其塑性截面分布状态的演化过程即非线性损伤构形状态转移过程反映了结构内力演化的性质。无记忆特性结构的非线性损伤构形状态转移过程具有马尔可夫性,通过结构的力学分析可建立风险率函数与状态转移速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考虑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可得到概率转移速率矩阵。对于有记忆特性结构及力-状态联合演化过程,可通过引入相应的记忆变量构造向量马尔可夫过程, 并采用次序分析方法建立其确定性的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关于简单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解析求解,并据以探讨了结构非线性构形状态演化的若干特征,发现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稳定构形现象。讨论了力-状态的解耦问题。基于非线性构形状态本身的性质以及演化过程的规律, 初步研究了可能的简化与近似方法。 ……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一、答辩前的准备 1. 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项培养环节; 2.. 学位论文格式按《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执行 二、论文评阅 1.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先由指导教师审阅 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 并在答辩前一个月将论文送交至少2名校内外同行专家评阅; 2.聘请的评阅人应是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含副高级)的专家; 3.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可作为评阅人; 4.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在收到论文后 应在一个月内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 及时将论文评阅意见书返回学生所在院系 三、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组成 1.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的审批 2. 答辩委员会成员应由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指导教师一般不宜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3.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者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成员担任 4.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 应由我校具有中级及其中级以上职称的在职人员担任 秘书应在答辩前完成论文的送审评阅工作 答辩时协助主席办理有关事务 做好答辩会的详细记录 四、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 先由学院(系、所)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1. 同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审批表; 2. 课程成绩单; 3. 实践环节考核表; 4. 指导教师意见; 5. 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二份); 6. 单位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及工作表现意见; 7.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署同意答辩的意见后 方可组织答辩

五、关于提前答辩 提前答辩的有关要求按"同济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提前答辩的规定" 执行 研究生院培养处 2008年6月 ?? ?? ?? ?? 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