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习题归纳

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习题归纳
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习题归纳

知识点一:物态变化和吸放热

典例1.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变式练习1: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于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典例2.“固体清新剂”放在厕所、汽车、饭店,能有效的预防感冒、清新空气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霜的形成:樟脑球变小:雾凇的形成:冰花的形成:灯泡内壁变黑: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2请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⑴挂在室外的湿衣服晒干了熔化

⑵夏天冰镇的矿泉水瓶外壁“出汗”凝固

⑶寒冬堆砌的雪人“消瘦”了汽化

⑷点燃的蜡烛流下了“眼泪”液化

⑸初冬的早晨草地上出现的霜升华

⑹冬天到来河水结冰了凝华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过程的是( )

A.春天来临,江河中的冰面慢慢解冻

B.钢铁在炼钢炉里变成铁水

C.把白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炎热的夏天,马路上的沥青变软了

6.下列现象不属于凝固的是()

A.夏天吃冰棒解热

B.制作蜡像

C.冬天早晨起来装满水的玻璃瓶被胀破

D.用钢水浇铸钢轨

7.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D.白烟

8、夏天,小帆同学揭开棒冰的包装纸后发现棒冰会冒“白气”,这个现象属于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

9、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常看到鸡蛋先变湿后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后.

10、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镜面变得模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变模糊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液化; D.汽化。

11、液化是______的相反过程,通常是气态的物质要很低的温度才能液化,如果采用________的方法可使它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

12、把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时会看到水面出现“白气”,在这过程中,先是水发生_______,后是水蒸汽发生________.13.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碘加热成蒸汽B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C海面上的大雾D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

14.下列现象是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B.江面上形成雾C.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1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铸成工件

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

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16.寒冷的冬天,房间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往会结层冰花,这是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液化 B. 升华 C. 凝固 D. 凝华

1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冬天霜的形成

C.清晨大雾的形成D.以上都不是

18.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膜是怎样镀上去的( )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的

19.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减少地方病的发生,有许多地方盐业部门推行食用加碘盐.在炒菜时,不宜将碘盐和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

A.凝华

B.汽化

C.熔化

D.升华

20.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21.(多选)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树上的雾凇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22.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B.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C.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

D.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23.“铸剑为犁应有日,世界大同会有期” “铸剑为犁”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其中需要吸热的是________。

24.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被冻坏,这是因为水凝固时要________热,使窖内的温度不致太_________。

25.俗话说:下雪天冷,化雪天更冷,从物理学角度看化雪过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空气的温度要降低,所以化雪天更冷。

26、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27、夏天喝饮料常加些冰块,这种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

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在人体表面吸热

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6.烧水、做饭的时候,不小心被100℃的水蒸汽烫伤比被100℃的水更严重些.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时,要____________大量热的缘故。

29.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熔化;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______________液(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飞机要_____________放热.

30.我们听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低B.霜形成的气温一定比雪形成的低

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之前低

D.霜是在地面上形成的,气温必然在0℃以下,雪在高空形成,雪后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地面温度降低

31.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B.汽化、凝固、液化 C. 凝固、液化、凝华D.凝固、汽化、凝华

32.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A.凝华、凝固、汽化B.熔化、凝华、液化C.液化、凝固、凝华D.汽化、升华、熔化

33.把温度为-5℃的冰块放人盛有0℃的水的隔热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则( )

A.冰的质量增加B.冰的质量减小 C. 冰的质量不变 D. 都有可能

34为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 )

A. 二者效果相同B.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C.冰比水好,冰吸收热量多D.冰比水好,因使用方便

知识点二:实验(熔化、沸腾)

典例3.如图反应铅的凝固图像的是:

变式练习2.小明用图4—11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60.7 67.8 73.6 79.6 80.4 80.6 80.5 80.4 80.5 84.7 88.4 93.5

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典例3.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将会()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变式练习3 :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右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

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不会熔化

D.无法判断

1.两盆水里都有未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温度高

D.无法确定

2.请根据下表所列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

物质固态

固态酒

固态

水银

金钢钨

熔点

/℃

-259 -117 -39 1064 1083 3410

(1)考察团到南极考察时,测量气温应该使用_________温度计;

(2)处于-265℃的氢是_________ 态;

(3)如果纯金戒指不小心掉进钢水中, __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

(4)白炽灯发光时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因此白炽灯的灯丝应选用___________金属制成。

3.如图为海波熔化和凝固图像,试回答(1)海波从20 ℃开始加热,最高温度达到______。

(2)海波吸热过程经历时间_____。

(3)海波熔化过程经历时间______,熔点________,凝固点_________.

(4)从图像中看出海波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物质在第6min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第22min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

4.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时,可采取物理疗法。即将冰或水放在病人的额头上,利用这两种物质吸热来降低人体的温度,问:为什么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更好?

5.下表提供了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钨 3410℃ 锡 232℃ 金 1064℃ 铁 1535℃ 铝 660℃ 固态水

-39℃

(1) 一般火焰的温度可达800℃左右,因此炒菜的锅应选择表中材料__________制作; (2)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白炽灯的灯丝发光时温度高达2000℃,选择钨丝作为灯丝,是因为钨6.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熔点, ______ 7、一同学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当这种物质的温度达到36℃时,每隔1数据:36℃、39℃、42℃、45℃、48℃、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______体,这种物质是________ 8、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AB 段物体是 态,物体 热,温度 ; BC 段是 态,物体 ,温度 :CD 段是 态,物体 ,温度 ; B 点物体是 态,C 点是 态,E 点是 态; (2)物体从第 分钟开始熔化,到第 分钟熔化完,熔化过程历时 分钟; (3)该物质是 体,熔点是 。 9、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

A 、一定是固态

B 、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D 10、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

A 、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

B 、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

C 、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

D 、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 11、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

A 、酒精的熔点高

B 、酒精的沸点低

C 、酒精的凝固点低

D 、酒精可染成红色 12.如图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

13、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 ( )

A 、液态;

B 、固态;

C 、固液共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4图中甲、乙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__是沸腾时的情况。

温度(℃)5648

4032

042K 6B 81012C

14时间(分)D 16

15、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达标检测:

1、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将,如果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将。

2、端午节,小明的妈妈烧水煮鸡蛋,当锅中放有蛋的水烧开后,你建议小明的妈妈是用(选填“强火”或“温火”)来煮,理由是。

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用(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量液体。

物质凝固点/℃沸点/℃

酒精-117 78

水银-39 357

4.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5.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

在BC

段,锡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__

状态。

(3) 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

_______。

(4) 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_____状态。

6.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

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2)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7.小凡同学再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_______(填“不等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如图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试管和烧杯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他们底部没有接触,现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使烧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 )

A.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温度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D.温度能达到沸点,沸腾与否视火力而定

时间/min … 3 4 5 6 7 8 9 10

水温/℃…94 95 96 97 98 99 99 9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