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最新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最新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最新

220千伏上泗变电站工程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章)

2016年11月

(签字页)

批准:

年月

审核:

年月

编写:

年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

3.1、工程地质条件 (3)

3.2、水文地质条件 (3)

四、降水方案的选择 (3)

4.1、深井设置计算 (4)

4.2、深井井点现场平面布置 (4)

4.3、降水效果及影响范围 (6)

五、施工技术措施 (6)

5.1、深井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6)

5.2、降水管布置与深井井点系统设备 (6)

5.3、地上排水管施工 (6)

5.4、降水电路 (7)

5.5、深井施工 (7)

5.6、基坑排水沟施工 (7)

六、施工准备 (7)

七、操作工艺 (8)

八、质量标准 (9)

九、成品保护 (9)

十、管井拆除 (9)

十一、安全、环保措施 (9)

附图:管井平面布置图 (10)

220千伏上泗变电站工程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靠近长深高速袁富互通,紧邻周二路,交

通便利。本工程位于钱塘江北岸,地貌单元属于河口冲海相平原,场地地形相对平坦。总建筑面积为5778平方米,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基槽底设计标高为-4.35米,局

部为-5.6米(消防水池所在位置)。本工程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二、编制依据

本次基坑降水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技术法规和参考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4、设计单位完成的施工图纸

三、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场地野外钻探结果,拟建工程场地地基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淤积成因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细沙、圆砾组成,基坑开挖涉及的土层有(0)层杂填土、(1)层粘质粉土、(2)层砂质粉土,所址区浅部地基土的组成与性质从上而下分述如下:(0)层杂填土:杂色,粉土、粘性土、碎石、淤泥等为主,结构松散为主。主要分布在农庄、路面、田埂、民房基础、鱼塘底等地段。农庄、路面地段成分主要以碎砖、砼块碎石等组成,混有少量建筑生活垃圾。田埂等地段以粉土、种植土、碎石等为主,厚度0.3-1.5m。

(1)层粘质粉土:灰黄色,稍密-中密,局部稍密,很湿,中压缩性;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顶高程6.40-4.99m,层底埋深4.0-1.00m,层厚1.00-3.30m;

(2)层砂质粉土:黄灰色、灰色,中密,湿,中偏低压缩性;夹薄层状粘性土,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顶高程5.30-2.73m,层低埋深10.1-6.40m,层厚7.50-3.30m;

(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饱和,含少量植物腐殖质,高压缩性。局部夹粉土薄层,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层顶高程-0.21~-3.33m,,层底埋深24.00-20.50m,层厚14.60-11.90m。

3.2、水文地质条件

站址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水位随季节性变化,鱼塘部位地势低洼,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0.40-0.50m,据调查了解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一般为1.0m左右,预计雨季时节抬升至地表。

四、降水方案的选择:

由于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所以需要在基坑开挖之前首先进行降水。

考虑到以下因素:

1.需要降低的地下水位深度;

2.土层性质,土的种类和渗透系数;

3.基坑开挖施工的形式;

4.开挖面积;

5.周围环境的情况,在降水影响范围内有无建筑物或地下管线以及它们对基础沉降的敏感程度和重要性;

6. 根据降水是地下水位稳定在自然地坪下0.5m左右。

综合以上因素,基坑开挖可能涉及的土层透水性较好,开挖时容易产生流沙,坑壁坍塌等现象,开挖时本工程采用管井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是在基坑的周围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通过设置在井管内的潜水泵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低于基坑。该法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井距大,对平

面布置的干扰小;不受土层限制;井点制作、降水设备及操作工艺、维护均较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4.1、深井设置计算:

1)降水井深度计算

降水井深度采用《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2013年)中的计算公式:H≥H1+h+iL+I

式中:H-井点管埋置深度(m);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H1=4.6

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m);取h=1m

i-降水曲线坡度,环形降水取i =1/1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取L=30(平均值)

I-滤管长度(m)I=1

H≥4.6+1+30/10+1=9.6m

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取H=11m。

2)降水井数量计算

a、单井涌水量

单井出水量根据土壤渗水量决定。

单井涌水量按《建筑施工手册》(2013年)中的计算公式:

q=130π×r s×l×3√K

式中:q-设计单井出水量

rs-过滤器半径(m)取rs=0.1m

I-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取I=1m

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意见,综合考虑场地周边实际情况,以及综合勘察报告中场地下水类型,为安全起见渗透系数取K=0.5m/d。

q=130×π×0.1×1×0.7=28.5m3/d

b、基坑总涌水量:

总涌水量按《建筑施工手册》(2013年)中的计算:

Q=1.366K(2H-S)×S/ lg(1+R/r0)

式中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 d);

K-土壤的渗透系数;取K=0.5m / d

r0—基坑等效半径r0=√(A/π)=37.4m2

A为基坑降水面积。暂定A=4400m2;

H-潜水含水层厚度(m);取H=10 m

S-基坑水位降深(m)取S=4.6m

R-降水影响半径(m)取R=2S √(KH)=20.12m Q=1.366×0.5×(2*10-4.6)×5/ lg(1+20.12/37.4)=292.2M3/d

c、降水井数量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2003年)中的6-143计算:

n=1.1Q/q

式中Q 、q同上,1.1为井点备用系数,考虑现场均匀布置、堵塞、设备故障等因素

n=1.1×(292.2/28.5)=11.2个

考虑到基础部分施工工期较长,基坑宽度较大,为保证基础施工质量

安全起见,取整值为14个。

4.2、深井井点现场平面布置

深井井点沿工程基坑四周离边坡上缘1m呈条形布置,考虑到本工程基坑宽度比较大,周边布置14个降水井,均匀布置;管井深度为11m,管井布置详见附图。

4.3、降水效果及影响范围

由于本次工程降水深度大,抽水影响半径较大,故在降水施工的同时密切注意周围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五、施工技术措施:

5.1、深井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钻机进场→定位→开孔→下护口管→→下井管→返水填砾→洗井→下泵试抽→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电缆电路→试验→正式抽水→记录。

5.2、降水管布置与深井井点系统设备

1. 降水管布置

降水管平面布置见附图,主楼东西两套排水系统,一条在北侧汇集排至站区内与市政管网连通的窨井内,另一条在西侧汇集,排至原农庄外的排水沟内。

2.井点系统设备由深井井管和潜水泵等组成。

井管采用管径400mm的水泥滤管。降水水泵采用流量10M3、扬程21米,电压380V的潜水泵。水泵下井深度10米,水泵与地面排水管之间采用ф50PE管。

5.3、地上排水管施工

排水主管为DN110~160 U-PVC管,排水管坡度为1%,由排水管起点坡向出水口。排水管竖向距地高度500mm,排水管沿基坑护栏进行敷设,DN160排水管水平和竖直采用铁丝固定在基坑护栏立杆上,水平方向采用铁丝吊在基坑护栏平杆上,固定点间距1.8米。铁丝与排水管之间采用柔性材料隔开,以免损坏排水管。DN160排水管水平方向采用铁丝与基坑护栏进行固定,东侧水平方向采用下部砌砖墩的方法,固定点间距1.8米。降水管起点设DN110排气管。

水泵与排水管连接采用ф50塑料弹簧软管。

5.4、降水电路

排水用电线路分两路,一路由配电房外二级配电箱引出,二路由加工区内二级配电箱引出。降水配电箱采用一机一闸一保护,配电箱采用专用水位控制箱,降水线路采用10mm铜芯线。

5.5、深井施工

成孔方法采用回转钻孔钻孔直径应比井管直径大200mm,成孔后立即安装井管。井管安放前应清孔,井管应垂直。井壁与土壁间填充粒径大于滤网孔径的砂滤料。井口下1m用粘土封口。

在管井内安放水泵前应清洗滤井,冲洗沉渣。

5.6、排水沟施工

为防止雨水冲洗,导致边坡坍塌,在基坑上、下口各设置一条排水沟,每隔30m设置一个集水坑,排水汇集后采用水泵排至北侧道路市政排水管网及西侧村道路旁的排水沟内。排水沟净宽400mm,沟深500mm,排水坡度5‰,沟底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坡,积水坑尺寸为1m×1m×1m。排水沟及积水坑均采用混凝土实心砖砌筑。具体位置见附图。

六、施工准备

1、材料:粘土

(1)、滤料:粗砂

(2)、直径为400㎜的水泥管及滤管

2、机械设备及工具

(1)、打井机、潜水泵

(2)、铁锹、镐

3、作业条件:

(1)、管井距离基槽边1米,供电到位。

(2)、将材料运到槽边

七、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打集水井——安装排水系统——安放水泵抽水

2、操作方法:确定管井埋设方式和管井位置,安排施工人员就位。先用打井设备打直径为600㎜,深度为11米的井孔,在井孔中间放置外径为400㎜的混凝土管,下部为4米的过滤管,过滤管采用空隙率为20%~25%井管。在管底及混凝土管和土壁之间用粗沙填灌作为过滤层,在管口处1米深范围内、管子四周用粘土封口。

每个管井内配备一台1.5千瓦的电动潜水泵,在基础开挖期间和基础施工期间不停地抽水以降低地下水位。一直到基础回填土施工完毕。(抽出的水用管子排向市政下水管网)给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以确保基础施工质量。

3、计算技术参数

基槽底按5.6米计算,必须将基槽中心地下水位降至:

H1=-5.6-1=-6.6(米)

基槽底长:L=77.5+3=80.5(米),

基槽底宽:B=45.5+3=48.5(米)

放坡宽度:b=5.0米

井管布置距离基槽边1米,

管井距基槽中心距离:L=5.25+1+48.5/2=30(米)

4、季节性施工

由于本工程处于雨季季节施工,应经常测量水位情况,作好记录。

派出专人看管水泵,随时随地抽水。并检查清理潜水泵,必须保证管路随时通畅。

八、质量标准

1、管井挖好后应及时施工管井排水系统,防止塌方。

2、水泵电缆、排水方向按图形布置。

3、管井井口宜加盖。

十、管井拆除

降水结束后首先将电源电线拆除,再依次拆除外排水管、潜水泵,井管可用人字桅杆借助钢丝绳、倒链、绞磨将井管徐徐拔出,将滤水井管洗去泥砂后储存备用,井孔用级配良好河砂分层填密实,填至室外地面下50㎝米处用C15素砼浇筑。

十一、安全、环保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2、抽水设备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的规定进行操作,潜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时应先切断电源。

3、施工中对噪声大的工序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降水工程从开挖降水至回填土完成后停止降水,在需要降水期间采用昼夜不停降水。并且每天2名观测员对所有管井进行降水情况观测及维修。

安全生产措施

(1)全体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严禁蛮干。

(2)定期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工长、班组长及技术人员同时担当安全员,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所有用电设备的安装、拆卸和维修符合现行规程规范和要求,且必须由电工完成,其它人员不得随意动手,严防触电;

(4)开挖现场机械、车辆较多,当班人员严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歇班人员不得进出施工现场,以防发生安全事故或影响生产;

(5)夜班光线较差,各岗位人员更要注意安全;工人应相互提醒和监督,技术人员和施工员务必担当起安全员的职责;

(6)严禁场内使用明火,个人和集体均应注意防火;

(7)大家共同遵守安全条例,相互监督,共同遵守。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教育全体施工人员树立文明施工新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禁蛮干;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和进入后及时进行文明生产教育,所有人员不得乱扔杂物,乱倒饭菜,不得随地大小便。

(3)施工人员工作期间不得酗酒和赌博,不得打架斗殴,同事间、工友间及领导与下属间互敬互爱,形成和平相处的友好环境;

(4)教育全体施工人员加强成品保护意识。

附图:管井平面布置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