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风险等级评估表

ROHS风险等级评估表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589016939.html, 好好学习社区 ROHS 风险等级评估表

风险评估程序的运用

风险评估程序的运用 新的审计准则强调“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所以07年考试的综合题就考了一个20分的综合题。从07年开始,考试的出题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审计的基础理论、方法(6-12章)占30%的分值、风险导向的审计理论(9-11章)占30%的分值,审计实务(13-17章)占30%的分值。其他的占10%左右的分值。当然审计报告是必考的,会结合审计实务一起考。 学习审计,要先有一个正确的思路。这非常关键,就是假设你是一个CPA,让你去审计,要知道先干啥,再干啥。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可能不知道审计在讲啥。像盖楼,你要先有一个图纸,比如要盖30层,然后再计算一下每一层要用多少砖、多少水泥,最后算一下整栋楼要用多少砖、水泥等,工程造价是多少钱,也就是要有一个计划。 审计的过程大体上是: 1、先了解一下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看看能不能审,对方是否诚信,自己是不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知彼知已) 2、签订业务约定书(正式接手审计业务) 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也就是运用风险评估程序,看看哪里可能出错) 4、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施性程序。 也就是针对第3步评估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最恰当的审计程序,找出具体的错报。这实际上也就是风险应对

5、汇总错报,判断意见类型,出具报告。 大体上的过程是这样的,写得不够细。 第九章内容挺多,考试估计太多不会考死记硬背的东西,看一下07年的考题就知道了,会结合第13-17章的内控等考实务方面的题,这种机率比较高。 风险评估的思路也就是:先从总体上估计一下哪里可能出错(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程序(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理念的好处是避免了审计的盲目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一、必须记记的内容(书上都有,指出来的是第9章的重点) (一)风险评估需运用的三大程序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2、实施分析程序(考实务可能要大量地用到分析) 3、观察和检查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6个方面(注意简答题) ⅰ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外部环境)ⅱ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内部环境) ⅲ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内部环境) ⅳ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内部环境) ⅴ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内、外部环境) ⅵ被审计单位的的内部控制(内部环境) 识别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上述各方面与以前各期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于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通用资料整理

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一、定性评估法 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家评估法 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家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

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 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一个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组,研究组的人员应包括设计、管理、使用和监察等各方面人员。二是明确研究组的任务,如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还是产品问题、环境问题,或者是综合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对象,准备有关资料。 2. 划分单元,明确功能。将分析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明确各单元的功能,说明其运行状态和过程。在连续过程中单元应以管道为主,在间歇过程中单元应以设备为主。 3. 定义关键词表,按关键词,逐一分析每个单元可能产生的偏差。 4. 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及后果。 5. 制定对策。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生产及工艺作业线、化工工艺装置等评估。 四、预先危险分析(PHA)法

产品风险评估程序

广州汉诺斯箱包有限公司 产品风险评估程序 一、目的:对本厂产品由设计开发到生产使用过程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事前评估,能识别化学品、原材料(面料、五金、辅料等)、工艺设备和工具中带来的危害,确保生产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二、范围:适合本公司内所有加工产品。 三、风险评估小组架构与职责。 3.1风险评估小组主要由以下部门组成: 业务部、开发部、生产部、跟单部、采购部、仓库 3.2风险评估小组职责: 3.2.1维护及不断完善公司的整个风险评估系统; 3.2.2对产品的质量及生产过程安全性进行评估; 3.2.3对化学品等溶剂进行风险评估; 3.2.4对原材料及供货商生产制程进行风险评估; 3.2.5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风险评估; 3.2.6对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进行培训; 四、产品的风险评估。 主要针对产品从试产前阶段,进行可靠性、安全性(包括:结构功能、行业法律法规的合规性)的风险评估。 4.1产品试生产风险评估; 4.1.1职责部门: 4.1.2公司在接到新的产品款式后,由工厂副总经理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新产品评审会议及确认样品生产; 4.1.3以样品包的安全为基准,对产品的结构作出安全风险评估,确保大货符合标准要求; 4.1.4风险评估要充分考虑产品测试前后存在的潜在危险,以此达到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4.1.5为确保生产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须对生产原材料及生产工艺作出风险评估,以确保符合客户品质要求的产品正常生产; 4.1.6风险评估通过收集以往的同类产品或相似结构的生产经验,并通过相关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来进行风险评估; 4.1.7通过内部的测试及第三方实验室的测试,对上述风险评估作出验证,包括:物理可靠与安全性、化学方面安全性等; 4.1.8验证合格后依此进入产品的量产阶段。 五、体系的评估。 产品在经过相关风险评估、开发验证正式投产后,相关部门还需对整个生产过

风险评估审计

风险评估: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一、了解主要业务活动→评价控制程序的缺陷→识别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程序,教材P207-209) (1)编制请购单(仓库或其他部门) 根据请购物资进行授权审批,每张请购单必须经过负预算责任的主管人员签字批准。(请购与审批岗位分离) (2)编制订购单 采购部门对经过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询价后确定最佳供应商,但询价与确定供应商的职能要分离(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岗位分离) (3)验收商品,编制验收单 验收部门先比较所收商品与订购单上的要求是否相符,然后再盘点商品并检查商品有无损坏,验收部门验收后编制一式多联,预先编号的验收单,是支持资产或费用以及与采购有关的负债的“存在或发生” 认定的重要凭证(采购与验收岗位分离) (4)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储存岗位与验收岗位分离) (5)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审批) ①购货发票内容与验收单、订购单一致 ②购货发票计算是否正确进行复核 ③编制有预先编号的付款凭单,并附上订购单、验收单、购货发票。 ④独立检查付款凭单计算的最好的充气娃娃https://www.360docs.net/doc/589016939.html,正确性 ⑤在付款凭单上填入应借记的资产或费用账户名称。 ⑥在凭单上签字批准照此凭单要求付款 (6)确认与记录负债 (7)付款 (8)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 二、审查购货的真实性(教材P210表11-1第四栏,重点掌握) 审查购货的真实性即证明“所记录的购货都确已收到物品或已接受劳务,并符合购货方的最大利益”,其常用实质性测试程序有: 1、复核采购明细账、总账及应付账款明细账,注意是否有大额或不正常的金额。 2、检查购货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购单等原始凭证的是否合理与真实。 3、从原始凭证追查存货的采购至存货永续盘存记录。 4、检查取得的固定资产(实物)(从明细账追查到原始凭证追查到实物,逆查,查购货交易的高估) 三、审查购货的完整性(教材P210表11-1第四栏,重点掌握) 审查购货的完整性即证明“已发出的购货业务已记录”,其常用的实质性测试有: (1)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账(顺查,查低估) (2)从购货发票追查至采购明细账(顺查,查低估) 四、采购与付款不相容岗位(教材P212+P213,重点掌握) 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的以下六项职务必须分离,否则出现舞弊或舞弊之后不能被及时发现: 1、采购业务的请购与请购审批; 2、询价业务与确定供应商; 3、确定供应商与验收; 4、采购合同的订立与执行;

某厂设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doc 20页)

建材公司预制厂设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编制:王斌 审核:王乃富

建材公司预制厂资产设备管理组 2012年3月1日 设备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作业活动、设备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但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GB/T3816-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86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给出以下术语的定义。 3.1 危险源(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 根源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3.3 状态危险源 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运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造成人的失误、物的故障,进而造成能量意外释放。 3.5 危害辨识 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6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7 风险评估 辨识危害、风险分析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8 基准风险评估

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危害和风险进行基本的、全面的识别和评价。 3.9 持续风险评估 不间断地、不考虑位置地识别作业活动、设备和设施所面临的风险。 1.1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 对所确定的高风险对象或事故暴露的高风险问题,进行专项的或针对性的及详细的风险评价。1.2 风险控制 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度。 2 危害(危险源)辨识 2.1 危害辨识主要内容有: a)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 持条件等; b)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 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c)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 线等; d)工序: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 力、速度; e)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 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f)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g)特殊装置、设备:危险品库房等; h)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i)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务室等)、辅助生产、生活设 施等; j)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2.2 危害类别 按GB/T3816-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及导致事故、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危险/危害因素综合分为8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生理、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详见附件A:表危险/危害因素分类)。 2.3 危险源(危害)识别要点与过程 2.3.1 危险源有两种:“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状态危险源是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识别危险源存在,首要任务是识别根源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状态危险源(状态危险源包括了人、物和环境三方面,是人的失误、物的故障及其产生的环境因素)。 2.3.2 识别危险源(危害)是二个过程:一是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二是确定危险源(危害)特性。 2.4 危害辨识方法 工作安全分析(JSA)、计划任务观察(PJO)、安全技术交底、安健环代表检查、日常巡查、使用前检查、专项监测等。 3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基准风险评估; b)持续风险评估; c)基于问题风险评估。 3.1 基准风险评估 3.1.1 基准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图见附录B.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

精品文档 文件编号:AQFJFXGK002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03月

目录 目录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2) 2.作业活动清单 (4) 3.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7)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50) 6.风险点登记台账 (91) 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2) 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8) 9.风险点统计表(设备设施) (158) 10.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 (162) 11.危险源统计表(设备设施) (166) 12.危险源统计表(作业活动类) (170) 13.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2) 14.设备设施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5) 15.公司各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一览表 (179) 16、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80) 17、x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8) 18、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95) 19.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03) 20、xxxxxx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212) 21、2017年隐患排查计划 (240) 22、2018年隐患排查计划 (241) 23、现场(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表 (242) 24、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表 (254) 25、隐患排查治理通报 (264) 26、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65) 27、隐患整改台账 (267) 2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69) 29、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4) 30、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279) 3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80) 32、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282) 32、安全生产隐患点登记表 (289) 32、职业危害风险点登记表 (294) 32、职业危害隐患点登记表 (298)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 (300)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编制说明 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K174+800~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 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桥一座(16m+20m+16m)上跨209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4m,接入既有下行线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3405.42m,比既有上行线长5.42m。 本标段总投资约47429006元人民币。 二、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 组长职责: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2. 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物料及供应商风险评估程序

有限公司
物料及供应商风险评估程 序
版次 A0 修订章节 修订内容/原因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QP-12 品管部 文件版本: 制订日期: A0 1
修订
审核
批准
修订日期
诚信
务实
团结
奉献
页码
第 1 页 共 3 页

有限公司
物料及供应商风险评估程 序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QP-12 品管部 文件版本: 制订日期: A0 1
1.目的: 明确公司物料及供应商风险,确保公司对供应商及其提供的物料进行分级管理。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 HSF 物料及供应商均适用之。 3.权责权限: 3.1 品管部:负责对 HSF 产品中有关危害物质含量的验证,负责对危害物质允许标准的修订和 更新。 3.2 业务部:负责获取最新的国际上国家法律法规和客户有关危害物质允许标准的最新信息。 3.3 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厂商沟通公司内有关危害物质政策。确保供应厂商所提供的原材料、 辅料、包材等符合公司相关的 HSF 产品中危害物质含量的标准。 4.内容: 4.1 材料因子评估: 根据有害物质调查表分析,针对原料、辅料及包材中有害物质含量的多少,测试数据的统 计数据的分析,公司把所有原料、辅料及包材进行评价后评定为以下三个级别: 风险级别 高风险 材料类别 包装材料 胶料类 化工类 塑胶配件 中风险 五金配件 外购件 辅料类 低风险 / 材料名称 包装袋(PVC、PE)、包装箱、工字 针、纸盒等 PS、尼龙等 油漆 子母扣、塑胶夹等 铁夹等 客户提供的混包配件等 热熔胶类 暂无 备注
4.2 供应商风险因子评估: 4.2.1 对提供 HSF 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1) 公司规模; 2) 公司注册资本; 3) 公司产能水平; 4) 供应商有害物质管控体系情况; 5) 过去一年交货品质及有害物质管控情况。
诚信
务实
团结
奉献
页码
第 2 页 共 3 页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说课讲解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1.1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公司所属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我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落实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要求,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筑牢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我矿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工作的开展,矿成立以矿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分管负责的安全风险管控管理,成员负责开展落实此项工作,各部门或队组协调、配合完成。 组长:矿长 副组长:安监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风区长。 成员:安通部、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主要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队,要专人组成工作组,负责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完善,明确任务、时间、步骤,认真组织开展风险排查、评估、分级工作,负责考核奖惩工作。 二、安全风险辨识范围 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范围涉及采、掘专业系统、辅助

运输系统、机电管理系统、“一通三防”系统和“地测防治水”系统、地面及井下各岗位和施工作业场所,重点辨识评估瓦斯、水、火、粉尘、顶板、提升运输系统、民爆物品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安全风险。 三、安全风险管控职责分工 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各副矿级领导负责实施本人分管业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生产副总牵头,生产技术部负责采煤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采煤系统出现事故的安全危险; 生产技术部负责掘开、辅助运输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掘开工作面及运输系统出现事故的安全危险; 机电副矿长牵头,机电、运输副部长负责机电管理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电气事故和提升运输事故的安全风险; 总工程师牵头,通风队负责“一通三防”系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辨识评估容易导致瓦斯爆炸和火灾事故和煤尘方面的安全风险; 总工程师牵头,生产技术部地测组负责“地测防治水”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审批稿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 程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CCEHS—WP—011 版次: 编制: 审核: 签发: 分发: 总经办1份、酿造部2份、包装部2份、计划物流部2份、质量部1份 修订日期:2017年月日生效日期:2017年月日 1、目的 为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本公司在活动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2、范围 适用于乌鲁木齐工厂范围内危险源的识别及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 3、职责 EHS负责组织进行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

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危险源; 4、控制要求 程序描述 首先应辨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设备(装置)、生产/维修过程存在的危害,并对确认的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判定其危险源风险的级别,依此建立危险源风险控制的措施和降低/消除风险的优先顺序,才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意外事故(事件)的发生,公司及各部门、全体员工应确保危险源辨识的主动性、经常性的态度对待危险源。 危险源的辨识 各部门对危险源进行积极、主动、经常性的辨识,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和措施,是防止和减少意外事故(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当工厂的地理、工作环境、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时,亦应进行针对性对危险源的辨识,正常工作情况下,要求每一个年度至少应进行一次;对辨识、评价、确认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列表登记建档。 在辨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单元因素活动,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a)工作活动场所的地理位置、环境; b)生产作业过程或所提供的服务、支援过程; c)事先计划的和无计划/突然需要进行的工作; d)计划确定的、经常/正常的工作; e)不经常、偶然发生的工作; f)常态、非常态及失效模式; 危险源主要分为:

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文件编号: CAFP019-007 第1 页,共14页发布/修订日期: 13-Jan-2016 技术评审委员会 1.0 目的 1.1本标准建立了通过辨识和评估安全、人机工程和工业卫生危害,防止伤害和疾病发生,并贯彻执行控制措施以保护员工免受伤害的程序。 1.2安全风险评估是为了了解作业(操作或维修)、识别其危害及评估与评价风险程度的程序。执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 1.2.1对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危害,可提供给相关人员(包括员工、安全卫生人员、 制造经理、及工程师等)有效的风险咨询和讨论的信息。 1.2.2统一识别危害的方式,以减少或漏失掉重大危害的可能性。 1.2.3将评估现有/模拟的操作及维修作业风险程度的方法标准化。 1.2.4将表示各种职业安全危害的风险等级的程度标准化。 1.2.5使公司能有相同的、客观的风险分数,将安全接受程度予以标准化。 1.2.6必要时,使安全工程师能将风险评估转换为职业安全卫生成本效益分析。 1.2.7整理好所有评估结果,输入在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中或录入标准格式电子档中 ,安全风险评估总结报告书中对于危害有其改善的优先顺序,并追踪这些危害 或风险的改善进度。 1.2.8提供工作前任务分(PTA)工具作为更为详细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工具解 决非标作业的风险评估需求。 2. 适用范围 2.1适用范围:本标准使用于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所有工厂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供应商。

文件编号: CAFP019-007 第2 页,共14页发布/修订日期: 13-Jan-2016 3.0 参考资料 3.1FAS08-036设备设计、安装、改造和调试的风险评估要求 3.2PTA Process Flow PTA程序 3.3安全生产法 3.4职业病防治法 3.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 3.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3.7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 3.8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3.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3.1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3.11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3.12重大危险源辨识 3.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14机械安全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第2部... 3.15CFMAP19-006 - ESR(Engineering Safety Review)procedure 4.0 定义 4.1危险:任何有可能导致或引发伤害的隐患。可能是一个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 4.2危害辨识 4.2.1危害辨识应至少包含安全、工业卫生和人机工程危害。 4.2.2安全危害 4.2.2.1能源相关:包括电力,化工,热/冷,辐射,噪音,空气,气体 ,蒸汽,水力,重力,易燃物,爆炸物等。 4.2.2.2被撞:包括移动或飞行物体,下落的物料等。 4.2.2.3撞倒:包括静止或运动物体,突出物,锐边或锯齿边等。 4.2.2.4卷夹:包括卷夹点,突出物,运动或禁止物之间等 4.2.2.5滑倒、绊倒、跌落:包括在同一平面或有落差的平面等。 4.3工业卫生危害 4.3.1化学品危害:包括FAS08-231化学品风险评估标准和FAS08-254受限空间进

06新生妈妈风险评估程序

新生妈妈及怀孕女工风险评估 1.目的 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风险加以控制,使风险得到降低和消除。 2.范围 涉及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的所有工作场所 3.权责 3.1由安委主任会同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定期对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 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 3.2各部门相关人员给予协助、配合; 3.3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 3.4安委主任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 3.5社会责任委员会进行稽查,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 4.程序 4.1成立鉴别与评估小组 4.1.1对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风险的鉴别与评估由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 管理代理人负责。 4.1.2成立由安委会、该作业或活动的部门主管、和相关代表组成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安全 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小组。 4.2确定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4.2.1根据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4.2.2安全卫生风险不仅针对人员健康伤害,也包括造成生产、财产损失及环境冲击。 4.2.3在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的过程中,须考量下列各相关项: a.化学性危害,包括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或错误注射有毒害之烟雾、蒸气、液体、粘液等。 b.物理及机械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压力、雷射、微波、紫外线、坠落、撞 击、机具切割、夹、卷等。 c.生物性危害,包括病毒、细菌、原生虫、昆虫等。 d.人体工学性危害,包括疲劳、作息周期的影响、超工作的负荷、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在固 定的速率中工作、精神性和其他的压力。 4.2.4在执行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时,必须考虑下列事项所导致的不利情况: a.正常操作条件。

2机械加工厂风险评估报告

XXXX机械加工厂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XXXX机械加工厂 编制日期: 2018年05月

目录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编制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与风险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事故类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现有安全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程度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XXXX机械加工厂为查清目前存在的事故风险隐患,科学评估事故风险防控能力,客观界定事故风险等级,并为生产安全达标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特编制《XXXX机械加工厂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2.总则 2.1.编制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合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严格规范公司突发安全应急事件风险评估行为,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公司自身安全风险状况,明确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2.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企业应提供的资料清单

(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1)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 (2)组织架构图; (3)在用设备清单及点检表 (4)特种设备清单、年度检定报告书; (5)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6)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 (7)隐患排查表、安全检查表; (8)相关方资料; (9)原材、辅材清单; (10)过去已识别的危险源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11)危险源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法文件、制度或指南; (12)应急预案文本; (13)安全管理制度; (14)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 (15)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卫生设施设计专篇; (16)安全评价报告;

(17)职业危害评价与监测资料等。 注释:1、请优先提供1-7的资料, 2、8-17如有请尽量提供。 3、填写附件1、2、3的表格。 附件1 1、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 注册地址 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 企业总人数固定资产 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人数 厂区占地面积2016年销售额 主要产品 企业类型请在方框中√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危险化学品使用发证企业 □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包括仓储经营和自由储存设施的经营) □使用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存在重点监管危险工艺、装置的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除外)的企业

□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

附件2 XX企业设备清单 名称型号温度压力容积是否是特种设备

附件3 XXX企业建(构)筑物清单 名称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长×宽(m) 层数火险类别耐火等级备注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潍坊四季丰食品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职责分工 (1) 4.术语和定义 (1) 4.1危险源 (1) 4.2风险度 (2) 4.3风险辨识 (2) 4.4风险评估/评价 (3) 4.5风险分级 (3) 4.6风险管控 (3) 4.7风险信息 (3) 5.风险点识别方法 (2) 5.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2) 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3) 5.3风险等级划分 (6) 6.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9) 7.风险培训 (9) 8.风险分级管控总结及考核方法 (10) 附件: 附件1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件2 风险分级管控登记台账 附件3 风险点识别过程记录 3.1作业活动清单 3.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3.3设备设施清单 3.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附件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

潍坊四季丰食品有限公司文件 关于成立风险管控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通知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完善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价能够准确判断生产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及时提出相应控制手段和防护措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1、风险评价的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精准管理,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风险评价的组织: 组长:吴建峰 副组长:高平 成员:王翠萍、刘青山、吕计国、刘经岗、贾可玉、吴立军 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范围: 适用于潍坊四季丰食品有限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区域。 4、评价时机: (1)常规活动每年一次。 (2)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 1) 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 常规和异常活动;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第7章 风险评估 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风险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A、内部控制中人工成分和自动化成分的组合,因被审计单位使用信息技术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而异 B、人工系统的控制可能包括对交易的批准和复核,编制调节表并对调节项目进行跟进 C、被审计单位可能采用自动化程序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以电子文档取代纸质文件 D、信息系统中的控制全部是自动化控制 2、下列有关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A、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询问与其他风险评估程序结合使用 B、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得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否则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并不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获取某一人工控制在某一时点得到执行的审计证据,并不能证明该控制在所审计期间内的其他时点也有效运行 D、任何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均不能替代控制测试 3、注册会计师在了解的以下事项中,属于行业状况的是()。 A、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B、国家的特殊监管要求 C、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税务法规是否发生变化 D、是否存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4、下列有关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B、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已建立风险评估过程,如果被审计单位已建立风险评估过程,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风险评估过程及其结果 C、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控制环境、风险应对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 D、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控制活动时,注册会计师无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导致的风险 5、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 A、薄弱的控制环境 B、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C、对控制的监督无效 D、风险评估过程有缺陷 6、以下有关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等级保护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版范本

等级保护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版

附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评估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网络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业务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厂风险评估政策

产品风险评估政策程序 1.目的 通过风险评估,降低风险率发生,有效规避原材料及生产过程产品给本公司和顾客带来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顺利交付顾客。特制定此政策。 2.适用范围 从供应商的寻找、产品生产过程和顾客使用过程中存在之风险评估均适用之。 3.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实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价; 3.2 采购部、开发部和生产部参与和配合安全风险和识别和评价。 4.程序 4.1 供应商的评估 4.1.1 要对供应商进行环保要求、信誉度、环保控制等过程进行评估,特别是新开发供应商要加大力度评估; 4.1.2 凡客人要求使用环保料,则所有物料一定要有材质验证报告。 4.2 物控评估 4.2.1 所有物料的存放、发放、不良品进行监控和管理。 4.3 生产评估 4.3.1 物料使用过程和产品组装过程存在的问题点; 4.3.2 生产过程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4.4 品质评估 4.4.1 物料验收过程管理; 4.4.2 在生产过程中半成品、成品及不良品的监控; 4.4.3 已交付的成品、信息反馈或已交付的成品发生不良品进行追踪、管理。 4.5 风险严重度评价准则 后果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顾客的后果)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 生产后果严重 度数 很高原材料材质验证不合格,导致不符合顾客国家的法律法规产品100%报废。需把合格与不合格材料分拆返工 5 高物料开错纹路,导致产品容易断裂 100%产品需报废,并要重做。 4 中等性能OK,手工不美观产品需100%检验,不合格品返修 3 轻微对性能无影响,顾客可发现的外观不良分检,返修 2 很轻微对性能无影响,顾客不会注意的外观不良凡发现的需返修 1 4.6 采取的措施 a. 原料的控制: 原料无论通过国内或香港等渠道购入,在品质验收时要提供金属检验报告,若客人有特殊要求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