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型归纳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型归纳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型归纳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型归纳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实际问题都归结为解一种方程或方程组,所以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数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学好这部分知识。

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2)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

(3)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

二.分类知能点与题目

知能点1:市场经济、打折销售问题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

(2)商品利润率=

商品利润

商品成本价

×100%

(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5)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80%出售.

例1.某商店开张,为了吸引顾客,所有商品一律按八折优惠出售,已知某种皮鞋进价60元一双,八折出售后商家获利润率为40%,问这种皮鞋标价是多少元?优惠价是多少元?

[分析]通过列表分析已知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式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 【知识点归纳】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 ,未知数x 的指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 ,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 如果a=b ,那么ac=bc;如果a=b(c ≠0),那么a c =b c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依据分配律:a (b+c )=ab+ac 〕 1.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 ≠0)形式) 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或乘未知数的倒数),得到方程的解x=b a ). 六、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找: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 3. 列:根据题意列方程; 4. 解:解出所列方程, 求出未知数的值; 5. 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 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七、有关常用应用题类型及各量之间的关系 1. 和、差、倍、分问题(增长率问题): 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增长率,减少,缩小……”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大、小、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确定标准量与比校量,并注意每个词的细微差别. 2. 等积变形问题: (1)“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等积)为前提,是等量关系的所在.常用等量关系为: 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 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2)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 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S ·h =πr 2h ②长方体的体积 V =长×宽×高=abc 3. 劳力调配问题: 从调配后的数量关系中找等量关系,要注意调配对象流动的方向和数量.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4. 数字问题: 要正确区分“数”与“数字”两个概念, 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数值不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题型(推荐文档)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题型 1.以y 为未知数的方程c b ay 52=()0,0≠≠b a 的解是 ( ) A .a bc y 10= B .c bc y 52= C .a bc y 25= D .c bc y 10= 2.要使415+ m 与??? ??+415m 互为相反数,那么m 的值是 ( ) A .0 B .203 C .201 D .20 3- 3.已知05432=+-n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____________=n 4.若79b a x 与12437---y x b a 是同类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y x 5.若2-是关于x 的方程a x x -= +243的解,则._________1100100=-a a 6、若关于x 的方程230m m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 . 6、已知:()2135m --有最大值,则方程5432m x -=+的解是 . 7、方程456,x y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得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 。 3、解方程20.250.1x 0.10.030.02 x -+=时,把分母化为整数,得 。 2、方程23(1)0x -+=的解与关于x 的方程 3222k x k x +--=的解互为倒数,求k 的值 。 7. .222 .01.05.0=+-x x 6.3.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一、本课重点,请你理一理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找”:看清题意,分析题中及其关系,找出用来列方程的____________; (2)“设”:用字母(例如x )表示问题的_______; (3)“列”:用字母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根据__________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 (5)“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 (6)“答”:答出题目中所问的问题。 二、基础题,请你做一做 1. 已知矩形的周长为20厘米,设长为x 厘米,则宽为( ). A. 20-x B. 10-x C. 10-2x D. 20-2x 2.学生a 人,以每10人为一组,其中有两组各少1人,则学生共有( )组. A. 10a -2 B. 10-2a C. 10-(2-a) D.(10+2)/a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编辑人:鲁东大学08级经济系 李建鹏 第一章 分式 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如果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且除式 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式子B A 为分式。其中, A 叫分式的分子, B 叫分式的分母。 注意:①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不能将它变形,不能约分后去判断,即使它约分后是整式 也不能说它就是整式,约分之前是分式这个式子就是分式。如:x 2/x 是分式,虽然约 分之后等于x 是整式,但约分前是分式。 ②π是常数,所以a/π不是分式而是整式。 2.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 3.关于分式的几点说明: (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2)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对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为零; (3)分数线有除号和括号的作用,如:d c b a -+表示(a +b )÷(c - d ); (4)“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分式有意义(分母≠0),二是分子的值为零,不要误解为“只要分子的值为零,分式的值就是零”。 4.一般的,对分式A /B 都有:①分式有意义 B ≠0; ②分式无意义 B=0; ③分式的值为0A=0且B ≠0; ④分式的值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 ⑤分式的值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 5.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值不变。 二、分式的乘除法 1.分式的乘除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除。 2.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注意: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时,直接约分; ②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将分子和分母分解因式再约分。 3.最简分式: 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 一般要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三、分式的加减法 1.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把异分母的分式化为同分分母的过程。 通分原则:异分母通分时, 通常取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作为它们的共同分母。 通分步骤:先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 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各因式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移项的概念,并能利用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转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移项的概念 三、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等式的性质是什么? 2.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已经学习了解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ax=b(a≠0),今天学习把某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为最简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得其解.(教师板书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 (二)、师生共同研究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例1 解方程6x – 2 = 10 在分析本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怎样才能将此方程化为ax=b 的形式? 2.上述变形的根据是什么? (以上过程,如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应作适当引导) 解:6x – 2 = 10 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 6x-2+2=10+2,把原求解的书写格式改成 即 6x=12, x=3. 有什么规律可循? 6x – 2 + 2 = 10 + 2 能否写成: 6x = 10 + 2 (本题的解答过程应找多名学生分别口述,教师严格、规范板书,并请学生口算检验) 由方程①到方程② , 这个变形相当于把①中的“– 2”这一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 6x – 2 = 10 6x = 10 + 2 简缩格式: 6x – 2 = 10 6x = 10+ 2 ① ②

“– 2”这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的过程中,有些什么变化? 把原方程中的– 2 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我们可以将例1按以下步骤来书写. 解:6x-2=10 移项,得6x=10+2 合并同类项,得6x=12 未知数x 的系数化1,得x=2. 至此,应让学生总结出解诸如例1、例2这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并强调移项要变号. 解方程:11x – 2=9 例1解下列方程: (1) 5x+3=4x+7 (2) 移项得 5x – 4x=7 – 3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x =4 合并同类项 ,得 系数化为 1 ,得 x =4. 解方程:(这个练习,应找部分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32 141+-=x x 32141=+x x 34 3=x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和例题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题型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 ,未知数x 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 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x=b a ). 六.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2)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3)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写出答案 【基础与提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个数为( ) (1)﹣4﹣3=﹣7;(2)3x ﹣5=2x+1;(3)2x+6;(4)x ﹣y=v ;(4)a+b >3;(5)a 2+a ﹣6=0.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2.下列说确的是( ) A . 如果ac=bc ,那么a=b B . 如果,那么a=b C . 如果a=b ,那么 D . 如果,那么x=﹣2y m ﹣2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精心整理一、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方程和方程的解 1.方程:含有_____________的______叫方程 注意:a.必须是等式b.必须含有未知数。 易错点:(1).方程式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2).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3).方程中可以含多个未知数。 考法:判断是不是方程: 例:下列式子:(1).8-7=1+0(2). 1、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要点诠释: 一元一次方程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 (3)整式方程. 2、方程的解: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将其代入方程两边,看两边是否相等. 知识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方程的同解原理(也叫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那么;(c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要点诠释: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即:(其中m≠0) 特别须注意:分数的基本的性质主要是用于将方程中的小数系数(特别是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如方程:-=1.6,将其化为:-=1.6。方程的右边没有变化,这要与“去分母”区别开。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变 形 步 骤 具体方法变形根据注意事项 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 各个分母的最小 公倍数 等式性质 2 1.不能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分数线起到括号作用,去 掉分母后,如果分子是多项 式,则要加括号 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 去中括号,最后 去大括号 乘法分配 律、去括 号法则 1.分配律应满足分配到每一 项 2.注意符号,特别是去掉括 号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 项移到方程的一 边,不含有未知 数的项移到另一 边 等式性质 1 1.移项要变号; 2.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 到方程左边,其余项移到右 边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中的同类 项分别合并,化 成“b ax=”的形 式(0 ≠ a) 合并同类 项法则 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 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 数不变 未知数的系方程两边同除以 未知数的系数a, 得 a b x= 等式性质 2 分子、分母不能颠倒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展开与折叠 3 截一个几何体 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 2 数轴 3 绝对值 4 有理数的加法 5 有理数的减法 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 8 有理数的除法 9 有理数的乘方 10 科学计数法 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 近似数 13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1 用字母表示数 2 代数式 3 整式 4 合并同类项

5 去括号 6 整式的加减 7 探索与表达规律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容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 等式与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探寻神奇的幻方 总复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 1 线段、射线、直线 2 比较线段的长短 3 角 4 角的比较 5 多边形和圆的认识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4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5 整式的乘除 6 平方差公式 7 完全平方差公式 8 整式的乘除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 3 平行线的性质 4 用尺规作图 回顾与思考复习题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数据的收集 2 普查和抽样调查 3 数据的表示 4 统计图的选择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3 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总复习题

一元一次方程题型总结

12年11月17日 题型一、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及等式的概念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2 +2=5 B 2 13-x +4=2x C y 2 +3y=0 D 9x-y=2 2如果3x 3a-2 -4=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________. 3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 、532-=-- B 、532-=--x C 、532->--x D 、3+x 4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2=-y x B 、0432 =-+x x C 、102 =+x x D 、x x 23=- 5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2=-y x B 、0432=-+x x C 、102 =+x x D 、x x 23=- 6下列各式中,不是等式的式子是( ) (A )3+2=6; (B ) ; (C ) ; (D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方程是等式;(B ) 等式是方程;(C ) 含有字母的等式是方程;(D )不含字母的方程是等式。 8.代数式1 3 x x -- 的值等于1时,x 的值是( ). (A )3 (B )1 (C )-3 (D )-1 9.“代数式9-x 的值比代数式 x 3 2 -1的值小6”用方程表示为 . 10、(章节内知识点综合题)已知(k -1)x 2 +(k -1)x +3=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则k 值为 ( ) A.0 B.1 C.-1 D.±1 11、(易错题)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x=y,则xm -6=ym -6 B.若a=b,则12+t a =1 2 +t b C.若x=3,则x 2 =3x D.若mx=nx,则m=n 12、若(m -2)x 3 2-m =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 。 题型二、解与一元一次方程中字母的关系 1、–2是关于x 的方程mx+5=x-3的解,则m 的值为( ) A 3 B 2 C 5 D -5 2若y=2是-2y+b=0的解,则b=_________. 3、当 时,代数式 的值是4,那么,当 时,这代数式的值是( ) (A )-4; (B )-8; (C )8; (D )2。 4、如果是方程 的解,那么的值( ) (A ) ; (B )5; (C ) 1; (D )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经典题型(可编辑修改word版)

4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题型 1.以y 为未知数的方程2ay = 5c (a ≠ 0, b≠ 0)的解是() b A.y =10bc a B. y = 2bc 5c C. y = 5bc 2a D.y =10bc c 2.要使5m +1 与 ? + 1 ? 互为相反数,那么m 的值是() 5 m ? 4 ?? A.0 B.3 20 C.1 20 D.-3 20 3.已知4x 2n-3+ 5 = 0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 =. 4.若9a x b7与- 7a3x-4b 2y-1是同类项,则x =, y =. 5.若- 2 是关于x 的方程3x + 4 =x -a 的解,则a100- 2 1 =. a100 6、若关于x 的方程mx m-2-m + 3 = 0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 6、已知:1-(3m-5)2有最大值,则方程5m - 4 = 3x + 2 的解是. 7、方程4x - 5 y= 6,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得,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 2x 0.25 -0.1x 3、解方程+= 0.1时,把分母化为整数,得。 0.03 0.02 2、方程2 -3(x +1) = 0 的解与关于x 的方程 7.0.5x - 0.1 + 2x = 2. 0.2 k +x 2 -3k - 2 = 2x 的解互为倒数,求k 的值。 6.3.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一、本课重点,请你理一理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找”:看清题意,分析题中及其关系,找出用来列方程的;(2)“设”:用字母(例如x)表示问题的; (3)“列”:用字母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根据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 (5)“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 (6)“答”:答出题目中所问的问题。 二、基础题,请你做一做 1.已知矩形的周长为20 厘米,设长为x 厘米,则宽为(). A. 20-x B. 10-x C. 10-2x D. 20-2x 2.学生a 人,以每10 人为一组,其中有两组各少1 人,则学生共有()组. A. 10a-2 B. 10-2a C. 10-(2-a) D.(10+2)/a 三、综合题,请你试一试

鲁教版初中数学知识梳理几何

初中数学---(几何部分) 几何基础概念(8册上) 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语句叫做定义。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命题就是具有真假意义的一句话)命题通常由条件 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的事项,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公理: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并且被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定理:通过推理得到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知”,“求证”, “证明”的顺序和格式书写。 一、直线 直线的性质:直线没有粗细、向两方无限伸展。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2、平行(重合看做是平行的特例)。 1、两条相交直线 (1)斜交。直线AB 和直线CD 相交于点O 。如图∠1和∠2,叫做是对顶角。它们有公共顶点O ,且他们的两边是互为反向延长线。同样∠3和∠4是对顶角。 定理:对顶角相等。 ∠1和∠4,∠1和∠3, ∠2和∠4,∠2和∠3是互为补角。即∠1+∠4=180o (2)垂直。直线AB 和直线EF 相交于O 点,其中∠AOF=90o,则称直线AB 和直线EF 互相垂直。由此∠AOE 、∠EOB 、∠BOF 都是90o。 ∠1+∠2=∠BOF=90o,称∠1和∠2是互为余角。 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作图 ①已知线段AB ,O 是线段AB 上中点,过O 点作线段CD ,使得CD ⊥AB 。 ②已知直线AB ,P 是直线AB 外一点。过P 作直线AB 的垂线 ③作已知∠AOB 的平分线 ⑤已知∠AOB ,作∠A ′O ′B ′,使得∠A ′O ′B ′=∠AOB 。 作法:略(六册下,P53) 2、两条直线平行 (1)有关概念: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AB 和直线CD 被直线L 所截,同位角有:∠1和∠2,∠3和∠4,∠5和∠6, B

鲁教版(五四学制)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讲义-4.2解一元一次方程(附练习及答案)-

一、考点突破 理解解方程过程中移项的数学原理,能够熟练地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会解较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移项要变号。 考点精讲 1. 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 解方程时,将含有未知数的几个项合成一项叫合并同类项,它的依据是乘法的分配律,是分配律的逆用。 注意:(1)合并同类项的实质是系数的合并,字母及指数都不变。 (2)等号两边的同类项不能合并。 (3)系数合并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如-3x+2x=5变成(-3+2)x=5,即-x=5。 (4)系数合并的实质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 移项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移项的目的是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将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另一边。 注意:(1)移项时,所移的项一定要变号.如2x-4=1,把-4从方程左边移到右边,结果为2x=1+4。 (2)通常把未知项都移到“=”号的左边,常数项移到“=”号的右边,如-4x-7=6x+1,移项后为-4x-6x=1+7。 3. 系数化成1 系数化成1的目的,是将形如ax=b的方程化成x=的形式,也就是求出方程的解x=。

系数化成1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a(a≠0)的倒数,或者同除以系数a本身。 典例精讲 例题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1)从5+y=13得到y=13+5; (2)从6x=4x+5得到6x-4x=5。 思路分析:根据解方程时移项的方法进行判断。 答案:(1)不对,因为5从方程左边移到方程右边时,没有变号,应这样改正y=13-5; (2)正确。 技巧点拨:注意移项时要对所有移动的项进行变号. 例题2若式子m和3-2m互为相反数,试求m的值。 思路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列方程求解。 答案:根据题意,得-m=3-2m, 移项得2m-m=3, 合并得m=3, 所以m的值是3。 技巧点拨:本题综合考查相反数的意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定义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例题3已知方程x=10-4x的解与方程5x+2m=2的解相同,求m的值。 思路分析:先解方程x=10-4x,把x的值代入方程5x+2m=2,再解方程求m的值。 答案:解方程x=10-4x,得x=2, 因为方程x=10-4x的解与方程5x+2m=2的解相同, 所以把x=2代入方程5x+2m=2成立,即:5×2+2m=2, 解得m=-4。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经典题型计算题道

经 典 题 型 一、解方程(等式的性质)20分 1、x x 232-=- 2、463127.253.13?-?-=-+-x x x x 3、x x 21-=- 4、x 355-= 5、15=-x 6、1835+=-x x 7、x x 237+= 8、x x x 58.42.13-=-- 9、26473-=+-x x x 10、x x x 910026411-=-+ 11、x x x x 43987--=+- 12、x x x 25.132-=+- 13、x x 3.15.67.05.0-=- 14、3.05.064-=-+-x x x 15、15 2+-=-x x 16、35 36+-=-x x 17、3 223=x 18、168421x x x x x ++-+ = 19、4 32214+=-x x 20、x x x 3 212-=- 二、解方程(去括号)30分

1、4)1(2=-x 2、5)1(10=-x 3、95)3(+=--x x 4、)12(1)2(3--=+-x x x 5、)15(2)2(5-=+x x 6、)4(3)2()1(2x x x -=+-- 7、1)1(234+-=+x x 8、x x x 31)1(2)1(-=--+ 9、)1(3)14(6)2(2x x x -=--- 10、)1(9)15(3)2(4x x x -=--- 11、)12(3)32(21+-=+-x x 12、x x x 31)1(2)1(-=--+ 13、)9(76)20(34x x x x --=-- 14、)3()2(2+-=-x x 15、)1(72)4(2--=+-x x x 16、)43(23)165(2--=+-x x x 17、)12(41)2(3--=+--x x x 18、)4(12)2(24+-=-+x x x 19、)1(9)14(3)2(2x x x -=--- 20、)1(9)14(3)2(2y y y -=--+ 21、)9(76)20(34x x x x --=-- 22、17}20]8)15(4[3{2=----x 23、2)]}4(8[2{3]5)4(3[2----=-+--x x x x x x 24、)1(32 )1(2121-=??????--x x x 25、1122(1)(1)223 x x x x ??---=-????

鲁教版-数学-初一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解方程. 3、体会学习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必要性,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掌握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灵活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上节课用等式基本性质一解方程的过程,观察、分析、概括出移项法则.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以小组形式交流各种解法,要说明这样解的依据. (1)825=-x ; 解:方程两同时加上2,得28225+=+-x , 也就是5x =8+2, 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x =2, 此题学生可能会用差+减数=被减数的方法. (2)x x 825=-. 解:方程两都加上x 82-,得x x x x 8288225-+=-+-, 也就是5x -8x =2, 化简,得-3x =2, 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x =3 2-. 设问1:在变形过程中,比较画横线的方程与原方程,可以发现什么? 设问2:上述变形过程中,方程中哪些项改变了原来的位置?怎样变的? 设问3:为什么方程两边都要加上2呢?第2小题在解的过程中两边加上x 82-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像这样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______后,从_______一边移到________,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思考: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的目的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质;移项使含有未知数

的项集中于方程的一边,常数项集中于方程的另一边) 二、达标训练 1、把下列方程进行移项变形(未知数的项集中于方程的左边,常数项集中于方程的右边) (1)534=-x 移项,得______________; (2)8725+=-x x 移项,得____________; (3)254203-=+x x 移项,得_______________; (4)2 53231+=-x x 移项,得______________; 2、下列变形符合移项法则的是( ) A 、523235+--+x x ,得由 B 、5210,2510=-----x x x x 得=由 C 、9147,1497--=--=+x x x x 得由 D 、295,925+==+x x 得由 目的:通过及时的训练落实移项变形,并由学生总结出移项的注意事项并归纳出移项法则. 例1:解方程 (1)162=+x ; 解:移项,得612-=x , 化简,得52-=x ,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25- =x . (2)7233+=+x x . 解:移项,得3723-=-x x , 合并同类项,得4=x . 三、合作学习 例2:解方程32 141+-=x x 、 解:移项,得 32141=+x x , 合并同类项,得34 3=x ,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43(或同乘以34),得4=x . 学生独立完成例2,学生互评(有哪些方法) 四、小组探究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讲解一元一次方程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 六年级数学 个性化培优讲义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二讲:解一元一次方程 任课教师:

数学学科辅导讲义 授课对象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和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考点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第二讲解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回顾梳理 知识点1、等式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知识点2、等式的性质 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知识点3、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时间分配及备注知识点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5、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 知识点6、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探求新知 1、尝试探索 例1:解方程: 13 1 223=+--x x . 分析 只要把分母去掉,就可将方程化为整式形式,3 1 21和的分母为2和3, 最小公倍数是6,方程两边都乘以6,则可去分母. 解: 去分母,得 3(x -3)-2(2x +1)= 6 去括号,得 3x -9-4x -2 = 6 合并同类项,得 -x -11 = 6 移项,得 -x = 17 系数化为1,得 x =-17 在上述解方程的过程中,第一步是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6,使方程的系数不出现分数.这样的变形通常称为“去分母” . 注 1.去分母,就是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分母时,注意不要漏乘不带分母的项; 3.去分母时,带分数先化为假分数后再去分母. 由此可见,我们解方程的步骤一共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最后把方程化为x = a 的形式.当然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上述步骤. 2、实践应用 例2 解方程:x + 8 32434212x x --+=. 分析 在去分母前,先将带分数2 1 2化为假分数,而分母2、4、8的最小公倍 数为8,所以方程两边都乘以8就可以了. 解 x + 8 3243425x x --+= 去分母,得

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题型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一元一次方程》题型总结 【课标要求】 一、 知识总结 知识点一:1、含有______________的等式是方程,使方程的等式两边的相等的值教 方程的解,方程中含有___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_________________的方程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知识点二: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都______(或者减去)_________(或同一个式子)所得 结果仍是____.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都______(或者除以)_________(或同一个式子)(除数或者除式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____. 二、 题型归纳 # 题型一:判定是不是方程 1下列各式中:① 3+3=6 ② 123>+x ③ 39-x =7 ④ 122=-z z ⑤ 0=m (6) 239=-π (7)236=-πx 有______条是方程,其中__________(填写编号)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下列式子谁有资格进入住方程乐园 2973=+x ,62-=x x , y x 21- ,071<-x ,422 =-y x ,224-=+- 3、判断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 2(x +100)=600 , (x +200)+ x +(x -448)=30064 4x +(x +4)=8, x +5=8 , x -2y =6 , 32x -2 y =120 题型二:判定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如果单项式12 1- 2 n a b +与213n m a b -是同类项,则n=___,m=____ 2 如果代数式3x-5与1-2x 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____ 3 若方程3x-5=4x+1与3m-5=4(m+x)-2m 的解相同,求()2008 20m +的值 4.关于x 的方程2 30m mx m ++-=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

(完整word)一元一次方程典型应用题汇编(精选题型含答案),推荐文档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注意: (1)初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怎么列简单就怎么列(即所列的每一个方程都直接的表示题意),不用担心未知数过多,简化审题和列方程的步骤,把难度转移到解方程的步骤上. (2)解方程的步骤不用写出,直接写结果即可. (3)设未知数时,要标明单位,在列方程时,如果题中数据的单位不统一,必须把单位换算成统一单位,尤其是行程问题里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2、设未知数的方法: 设未知数的方法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 (1)“直接设元”:题目里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就把它设为未知数,多适用于要求的未知数只有一个的情况; (2)“间接设元”:有些应用题,若直接设未知数很难列出方程,或者所列的方程比较复杂,可以选择间接设未知数,而解得的间接未知数对确定所求的量起中介作用. (3)“辅助设元”:有些应用题不仅要直接设未知数,而且要增加辅助未知数,但这些辅助未知数本身并不需要求出,它们的作用只是为了帮助列方程,同时为了求出真正的未知量,可以在解题时消去.(4)“部分设元”与“整体设元”转换:当整体设元有困难时,可以考虑设其一部分为未知数,反之亦然,如:数字问题.

模块一:数字问题 (1)多位数字的表示方法: 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个位数字分别为a 、b ,(其中a 、b 均为整数,19a ≤≤,09b ≤≤)则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10a b +. 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为b ,个位数字为c ,(其中均为整数,且19a ≤≤,09b ≤≤,09c ≤≤)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10a b c ++. (2)奇数与偶数的表示方法:偶数可表示为2k ,奇数可表示为21k +(其中k 表示整数). (3)三个相邻的整数的表示方法:可设中间一个整数为a ,则这三个相邻的整数可表示为1,,1a a a -+. 【例1】 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明认为自己可以得满分,不料卷子发下来一看得了96分,原来是由于粗心把 一个题目的答案十位与个位数字写颠倒了,结果自己的答案比正确答案大了36,而正确答案的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析】此题中数据96与列方程无关.与列方程有关的量就是小明粗心后所涉及的量. 设正确答案的十位数字为x ,则个位数字为2x , 依题意,得(102)(102)36x x x x ?+-+=,解之得4x =. 于是28x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48. 【答案】48 【例2】 某年份的号码是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数字是2,如果把2移到个位上去,那么所得的新四位数比 原四位数的2倍少6,求这个年份. 【解析】设这个年份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为x ,则这个四位数字可以表示为 21000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022210006x x +=?+-,解得499x = 【答案】2499年 【例3】 有一个四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8,如果将个位数字8调到千位上,则这个数就增加117,求这个 四位数. 【解析】设由原数中的千位数字、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为x ,则这个四位数可以表示为108x +, 则调换后的新数可以表示为8000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088000117x x +=+-,解得875x =,所以这个四位数为8758 【答案】8758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章节检测题(含答案)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 若方程2152x kx x -+=-的解为,则的值为( ) A.10 B.-4 C.-6 D.-8 3. 某市举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今年共有人参加,比赛的人数比去年增加 20%还多3人,设去年参赛的有人,则为( ) A.3120% a ++ B.(120%)3a ++ C. 3120%a -+ D.(120%)3a +- 4. 方程532=+x ,则106+x 等于() A.15 B.16 C.17 D.34 5. 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答对一道题得5分,不答或答错一道题倒扣3分,要得到34分,必须答对的题数是( ) A.6 B.7 C.9 D.8 6. 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 m,乙每秒跑6.5 m,甲让乙先跑5m,设s后甲可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不正确的是( ) A.7=6.5+5 B.7+5=6.5 C.(7-6.5)=5 D.6.5=7-5 7. 三个正整数的比是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56 B.48 C.36 D.12 8. 某商人在一次买卖中均以120元卖出两件衣服,一件赚25%,一件赔25%,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 ) A.赚16元 B.赔16元 C.不赚不赔 D.无法确定 9. 已知:()2135m --有最大值,则方程5432m x -=+的解是( ) A. B. C. D. 10.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行,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还要租x 辆客车,可列方程为( )

鲁教版-数学-初中一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常见错误剖析

解一元一次方程常见错误剖析 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中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方程,今后我们解其它方程最后一般都要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化简,直至解到x=a的形式。但有些同学在学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时,往往由于忽略等式的性质或某些运算法则而导致错解方程。现针对常见的错例进行归类剖析如下: 一、移项不变号 例1.解方程:5x+2=4-2x. 【错解】移项,得5x-2x=4+2. 合并,得3x=6. 系数化为1,得x=2. 〖评析〗移项要变号,移项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例如x-4=5,要解出x,需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即x-4+4=5+4,得x=5+4和原方程x-4=5比较,就相当于将“-4”变为“+4”后,由左边移到了右边。而此题中将方程右边的项“-2x”移到左边没变号,“+2”从左边移到右边也没有变号。 正解:移项,得5x+2x=4-2. 合并,得7x=2. 系数化为1,得x=2 7. 二、去括号时,漏乘括号中的项 例2.解方程:3+5(x-2)=2x+5.【错解】去括号,得3+5x-2=2x+5,移项,合并,得3x=4. 系数化为1,得x=-4 3. 〖评析〗去括号时,是利用分配律,用5去乘括号里的各项,再把积相加,而在此题中,“5”只乘了括号里的第一项。 正解:去括号,得3+5x-10=2x+5, 移项,合并,得3x=12,

系数化为1,得x=4. 三、去括号时,符号搞错 例3.解方程:5(x-1)-3(2x-1)=8. 【错解】去括号,得5x-5-6x-3=8, 移项,合并,得-x=16, 系数化为1,得x=-16. 〖评析〗去括号时,应用“-3”去乘括号里的各项时,应得到:-6x+3,正解:去括号,得5x-5-6x+3=8, 移项,合并,得-x=10, 系数化为1,得x=-10. 四、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例4.解方程 151 6 23 x x ++ -= . 【错解】去分母,得3(x+1)-6=2(5x+1),去括号,得3x+3-6=10x+2, 移项,合并,得-7x=5, 系数化成1,得x= 5 7 - . 〖评析〗去分母时,根据等式的第二个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时,方程左边的“6”没有乘以6,出现了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正解:去分母,得3(x+1)-36=2(5x+1), 去括号,得3x+3-36=10x+2, 移项,合并,得-7x=35, 系数化成1,得x=-5. 五、去分母后,分子忘记加括号 例5.解方程 12 32 63 x x x -+ -=- 【错解】去分母,得18x-x-1=12-2x+2,移项,合并,得19x=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