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word学案

冀教版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word学案
冀教版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word学案

冀教版八上第8课《辛亥革命》word学案第8课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把握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通过看图,培养观看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摸索、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评判辛亥革命。

【学法指导】

关于辛亥革命的背景,要紧利用教材和学案所提供的内容来进行学习。关于武昌起义,需要大伙儿结合地图来进行学习,以树立良好的时空感。辛亥革命的成与败,事实上现在的史学界并未有定论,因此大伙儿在学习时不要迷信专家的观点。可按照查阅的资料,对辛亥革命进行客观的评判。

【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学习过程】

一、有效自学(自由阅读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

兴中会:年,孙中山在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

级革命团体。

创建革命党同盟会: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了中国

同盟会,这是第一个革命政党。政治纲领是、

、O

机关刊物: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三大主义。

武昌起义:年月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

义取得胜利

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时刻,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成立民国:年月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为首任临时大总统。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终止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使观念深入人心。

胜利果实被窃: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了。

【教师导入】辛亥革命100周年

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升。)

1?阅读教材第一部分“中国同盟会成立”,讲出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2?阅读教材第二部分“武昌起义”,讲一讲什么缘故武昌起义能够迅速在全国获得响应?

评判辛亥革命?

三、系统总结 1?辛亥革命的预备( )-爆发(

)-结果(

)-评判

2?值此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把你最想对孙中山先生讲的话写下 来吧。 国六年”是指(

A. 1915 年

B.1916 年

C.1917 年

D.1918 年

5?材料分析: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

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孙中

请回答:

(1) 孙中山所预言的这场“伟大的民族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 动?这场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在领导力量上有何不同?

四、 反思质疑

想想看还有什么没弄清晰的提出来让大伙儿帮帮忙吧。 五、 达标测评(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1?中山装的袖口有三个纽扣,这三个纽扣意味着三民主义。 三民主 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2?某校初二的历史爱好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次起义之地, 他

们应该去(

A.上海

B.南京

C.武昌

D. 广州

3?下列各项中,对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C.终止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记下自己学到的知识、方法和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 的反思)

3?有人讲“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如何样 4?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 (2) 这场伟大的民族运动终成“燎原之势”,即显现一个高潮 你认为

那个高潮是什么?其结局可谓失败,你认为失败在哪里?失败 的缘故是什么?

【学(教)后反思】

《春》导学案

单位:申庄中学学段:七年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

杰出的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从生活中感受美的能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杰出的语言。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知识链接】

作者档案: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我国现代闻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阻碍走上文学道路。他的著作有26种,约200多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评论、学术研究等。其中《春》《背影》《荷塘月色》差不多上脍炙人口的名篇。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解读背景:1927年后的朱自清,始终在查找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亮地表现出新奇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现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一辈子信念。

【自主学习】(读一读,查一查,做一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主完成以下练习:

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粗的黑体字注音。

黄晕()蓑衣()瞭亮(

()迷藏()抖擞()

朗润:赶趟儿: 酝酿:卖弄:悠扬:

姓名: 学科: 宋玉兰语文

【学习目标】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

酝酿()()

应和()鸟巢散在草丛

里()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2、辨清字形: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贬一

3、明白得词义:

感情

舒活:

花枝招展:

呼朋引伴:

【合作探究】(读一读,议一议,悟一悟)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议以下各题,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边读边悟:作者对春天进行认真地观看,用他细腻的笔触去描画春天的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春的画面。请细读第三到第七段,摸索: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几幅什么样的画面?分不以哪种景观为要紧描写对象?试为这些画起一个漂亮的名字。

②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儿,以及春草悄然而出带给作者的惊喜。如此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看起来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请大伙儿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并仿例作简要赏析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赏析:那个地点的“偷偷地” “钻”,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的情形,专门是“钻”字让我们体会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整体感悟: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的感受。

赏读与品味:(大自然的漂亮的,而朱自清笔下的春更美,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品味。)

仿例把自己喜爱的词语画出来,并写出喜爱的理由。

例如:春草图的描画喜爱的词语:①嫩嫩的,绿绿的,②偷偷地,钻等

【精读精练】基础积存。

1、“和”是多音字,有五种读音: A h e B h e C hu o Dhu o

E h u。请选择填空。

应和()和面()和平()和稀泥()

理由:①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和牌(

2、下列对文中的词语解讲有误的一项是()

A .从感情色彩看,“卖弄”是褒义词。

B.“悠扬”的意思是鸟声温顺而曲折。

C.“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瞭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瞭亮地响着。

B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笼着一层薄烟。

D .春天像小小姐,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4、按原文填空。

(1)在描画春草图时,()写出了春草的情态;()写出了春

草之多,分布之广。

(2)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

))

(3)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其新、美、力的特点,这三个比喻句分不是:

新:()。

美:()。

力:()。

课内精读。

读课文第6段,做以下练习:

5、这段文字描画的是()图。作者抓住()的特点,

从静景写到(),从()写到”人,由近写到()。

6、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体现这两个字的

句子分不是:(),()。

7、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点是都专门细,但也有不同点,请你讲讲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细雨“密密的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不行,什么缘故?

【能力提升】

朱自清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一一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你是否也跃跃欲试了?请仿照课文中“春天像……”的句式, 运用课文中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讲讲你对春天的感受。

【反思质疑】记下你的疑咨询:

【教(学)后

第8课 辛亥革命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1-2:导入新课 导入:第二单元的主题线索是“近代化的探索”,讲述的是中国不同阶级阶层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前面我们学习到了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最终因为制度的腐朽而破产,也学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日本为模板希望引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因封建顽固势力派的阻扰而最终喋血京城。 戊戌变法以血的教训证明: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要推翻腐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在中国领导了一场革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辛亥革命。 幻灯3:课题 师:辛亥革命有两个定义,我们来看看,我们常说的是哪个含义呢? 幻灯4:辛亥革命的狭义和广义 生:广义的辛亥革命。 幻灯5-6:孙中山简介 师:要说到辛亥革命,一定要说到孙中山,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孙中山。一个人的思想主张和他的成长环境、接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他出生在广东香山贫苦的农民家庭,目睹农民的贫苦和所受的压迫,要决心做“洪秀全第二”说明从小就埋下了反抗的种子。13岁时,随兄长到了檀香山,先后进了英、美人办的学校,后回到广州入医学校,后又转入香港继续学医,成为医学博士。他的青年生活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他与外国人接触较早,13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都是外国人设立的学校,他对西方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等人之上,这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幸事,因为我们要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就应该对近代文化有正确的深刻的认识。第二,他所受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革命的至宝,这就是孙中山先生所拟的救国方案能超越别人所提的方案。中山先生的一切方案都是具体的、精密的。 甲午中日战争给了他刺激很大,曾在1894年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遭到冷遇,此后他完全放弃行医,专门从事政治。 过渡:我们说要革命,革命的前提,要有什么? 生:革命的团体、组织等等 师:那我就先了解孙中山创建的革命团体。 幻灯7:兴中会 师:孙中山建立的革命团体名称、时间、地点?(指导学生看书本) 生: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 师:兴中会的成员是哪些人组成呢? 生:反清志士 师:你们觉得兴中会的斗争矛头指向谁?他们和康梁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有什么区别?他们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想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冀教版数学八下《正方形》word学案

八年级《数学》学教案 课题:22.6正方形 侯各庄中学执笔武志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及识别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完美的正方形的图形美和语言美,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识别条件 学习难点:正方形与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预习导航:(预习课本P76 -P77,完成下列问题。) 1.正方形的定义? 2.正方形的性质:具有、和的所有性质. 3.正方形的识别条件. 学习准备:矩形纸片

2.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对角线AC 上,那么BE 与DE 相等吗?为什么? 探究二 正方形的识别条件 (1) 矩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正方形? 有一组 边 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 的矩形是正方形 (2) 菱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正方形? 有一个内角是 角 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 的菱形是正方形 (3)平行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正方形? (4)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正方形? 归纳正方形的识别条件 (1)定义法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3)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展示交流 1.做一做: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打开,怎样才能剪出一个正方形? 2.延长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的两条直角边AO 和BO ,使OC=AO ,OD=BO ,连接BC ,CD ,DA ,所得到的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cm 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对角线长 和正方形的面积是 . 2. 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边平行且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 D 、四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邻角互补 B 、对角线平分内角 2中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正方形的识别条件有多种,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正方形的识别条件(1)定义法 (2)矩形法(3)菱形法 运用识别条件来剪正方形,体会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有一个熟练应用的过程 A B C D E

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位伟大人物和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知识链接:辛亥革命的概念: ⑴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⑵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爆发原因) 1、政治条件:《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经济和阶级基础: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课本62页 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 主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 著名的革命宣传家:邹容、陈天华和章炳麟。 章炳麟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邹容则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他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课本63页 (兴中会、同盟会等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性质) (1)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1894年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时间:1905年 B、地点:日本东京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学案】矩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矩形的性质及矩形的判定. 2.矩形的性质及矩形的判定的综合应用. 【重点】 矩形的性质及矩形的判定. 【难点】 矩形的性质及矩形的判定的综合应用. 【自学指导】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37-138,探索交流讨论得出矩形的另两个判定方法. 形判定方法2: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3: 四边形是矩形. 例1.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5)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6)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 (7)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例2.如图,在△ABC 中,点D 在AB 上,且AD=CD=BD,DE 、DF 分别是∠BDC 、∠ADC 的平分线. 四边形FDEC 是矩形吗?为什么? 例3.已知:如图, ABCD 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G ,H .求证:F E D C B A

四边形EFGH是矩形. 【课堂练习】 1.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是( ) A.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具备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不能断定四边形是矩形的是( ) A.三个角都是直角B.四个角都相等 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垂直且 相等 3.如图,矩形ABCD中,AB=20,AD=30,E、F三等分 AC, 则△ABE的面积是( ) A.60 B.100 C.150 D.200 4.在平行四边行ABCD 中,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就能断定它是矩形的是( ) A.∠A+∠C=180°B.AB=BC C.AC⊥BD D.AC=2AB 【拓展延伸】 5.如图,MN∥PQ,同旁内角的平分线AB、CB和AD、CD分别交于点B、D. (1)猜想AC和BD的位置关系是. (2)证明你的猜想.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 标人教版) 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革命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和武昌起义;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技能目标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法指导

表格归纳、材料分析、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 讲述: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这堂课就来看看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讲授新课]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列表归纳武装起义的史实 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结果或意义 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刘道一、蔡绍南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 徐锡麟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 黄花山岗起义1910年黄兴等人虽然失败,但极大地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有答案)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辛亥革命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

导学案 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 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 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 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 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 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 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 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 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五、课后反思 【答案】

生活与哲学 第八课 知识点整理(全)

政治-哲学与生活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解释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2、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理: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 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 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 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 折的过程。 方法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 接受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职务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Eg:再长的路,一步步走都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一步都不能走完。 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 坏苹果法则 蚂蚁效应 适度法则:物极必反/过有不及/适可而止/掌握火候 5、方法论 1)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Eg: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循序渐进(要有量的积累,不打无把握的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

冀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42课导学案

柳湖中学 初二 年级 英语(下)导学案 学生姓名: 班级:八年级( )班 等级 把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 课题: 2. 通过学习E-mail instructions,了解如何在Internet 上收发e-mail 。 【学习重点、难点】1. 单词和短语: receive ,message ,click ,somebody ,compose ,address , take a message , not …any more 2.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步骤和方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细读本课,回家按照本课说明给老师用英语发一封电子邮件。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在课文中找出并理解下列词组的意思。 1.around the world__________________ 2.connect to the Internet_____ 3.send and receive messages ___________________ 4.click on _______ 5.on the screen____________________ 6.lots of _______________ 7.send e-mail to sb.____________8.Type what you want to say______ 9.a list of _______________ 10.finish doing sth. ______________ 11.not ……any more______________12.hear from sb.___________ 13.make up a dialogue 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自测】整体感知课文.【阅读课文,口头列举发电子邮件的步骤】 ---------------------------------------------------------【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 探究点1: receive v . 收到,接收。 反义词为 send 发送 “receive a letter from sb.== get a letter from sb. == hear from sb. ” 收到某人的来信 I have just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y friend . I have just got a letter from my friend. I have just heard from my friend. send a letter to sb. 给某人发信 Y ou should send a letter to your mother every month. 探究点2:. message 消息,信息,口信。give a message to sb.给某人捎口信。 ==take a message for sb. 探究点3: Click on 点击 Click on “send ”. Y 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to the person you address.(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4: somebody 有人,某人 是不定代词 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变为anybody , 但如果somebody 在句子中做主语时不变,somebody 的完全否定形式为nobody . Somebody has sent you an e-mail. There isn ’t anybody in the room. =There is nobody in the room. 探究点5:address ① n. 地址 What ’s your e-mail address? =Where do you live. ② v.写信给某人 == write to sb.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I.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题) ( )1.Turn __ your computer and connect _____ the Internet . A off ; to B on ; with C off ; with D on ; to ( )2.He tried ,but he didn’t ____. A success B successes C succeed D successful ( )3.He failed _____ the exam . A to pass B passing C pass in D Pass ( )4.I ______ the door , I had to go now . A forgot locking B forgoted locking C forgot to lock D forgoted to locking ( )5. I want to watch TV ,please turn _______. A it on B on it C it off D off it 三、【拓展提升】: 整体感知课文,列举发电子邮件的步骤 1).If you want to send an E-mail how to start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f you want to send an E-mail how to send it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f you want to receive an E-mail how to receive it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案】-------------------------------------------- 一、【当堂检测】熟读发电子邮件的步骤并牢记,小组朗读竞赛 二、【课后练习】句型转换 1. I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y friend yesterday afternoon.(同义句) I _______ a letter ______ my friend yesterday afternoon. I _______ ________my friend yesterday afternoon(同义句). 2.Do you want to send an e-mail to somebody? Do you want to _______ _______ an e-mail? 三、【补充材料】: 【语法解析】 “Will be +p.p. (过去分词)”是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形式。 Y 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to your friend . The building will be built in three months . 【考点】finish doing 完成/ 结束做某事 I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is e-mail.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委曲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辛起步进程中的严重环节。它推翻了统泊中国几千年的开放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2、学情:学生对于辛亥革命了解比较少,但对孙中山通过影视剧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以此为切入点,以孙中山的早期活动为主线,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刻,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创意:①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 ②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归纳列表法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②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严重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③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④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开放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导入: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胜利,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讲授新课】:(25分钟) xx早期的革命活动: 1、同盟会创立背景——创立兴中会: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孙中山,宏伟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 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

第十三课《辛亥革命》导学案

第十三课《辛亥革命》导学案 编写人:审核人:高一历史备课组时间:2016-11-18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记住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2.能说出主要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会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教训和失败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用近代化史学观,正确评价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学习方法】 ①运用图表法,比较分析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②通过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形成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发展原因的一般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目的。 【问题导学】 1.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主要经过、结果。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目的、性质及其评价。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基础梳理】 一、酝酿——辛亥革命的背景 1.条件:(1)经济基础: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而被迫实行“”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队伍迅速壮大。 (3)思想基础: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创立——和。 (5)军事准备:①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②革命党人深入,宣传组织,使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2.时机:四川(导火线) 二、爆发——武昌起义 1.经过:①,武昌起义爆发,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历史上称之为“辛亥革命”。 ②成立:黎元洪为都督,改皇帝纪元,国号为“”。 ③各省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2.危机:①各省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②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 三、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________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①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巩固共和政体。 ②内容:主权属于________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采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_____________制。 ③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____________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①清廷任命头子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军政。

广东省梅峰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8课练习题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1966年邢台地震后,我国开展了地震研究和预报工作,其间既有辽宁海域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唐山地震挫折的痛苦;我国防震减灾工作40年来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艰难重重,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令人瞩目。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表明()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②地震的发生规律是客观的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④地震灾害是能够彻底消除的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我们当前虽然形势发展很好,国富民强,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仍应始终头脑清醒,保持忧患意识。这就要求我们:() ①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②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③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的哲学要求是() A.要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 B.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C.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 D.凡事过犹不及,要坚持适度原则 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对于经济来说,其哲学依据是:()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B、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6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现这一目标只是农村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巩固成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长的路。这一认识蕴含的哲理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由关键部分决定D.意识对物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8、“历史是川流不息的,或不能因时而进,顽固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治乱之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是不停的变化发展的,你永远不可能认识它 B、发展就是给事物以新姿态 C、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 饮茶对健康有益,但茶叶中含有相当量的氟元素,氟元素超过安全量,就会引起氟魔牙和氟骨病的产生。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注意量的积累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经典习题北师大版

《辛亥革命》经典习题一、选择题 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东京(日本) 2.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3.中国近代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维新变法运动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体西用 D.自强求富 5.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军已无力抵抗 B.同盟会的有力领导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各省的革命党人支持

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共同纲领》 7.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B.以资产阶级立宪派为主体的政府 C.以工农革命群众为主体的政府 D.资产阶级和清政府联合政府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9.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新军 B.四川保路运动日益扩大,清政府加强了对武汉的控制,形势对湖北革命党人不利C.起义由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发动 D.起义成功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并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10.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3 Lesson 20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Lesson 20 1.掌握新词汇:still, while, camel, shy, bear 2.识别新词汇:waddle, toss, seal, 3。掌握应用短语和句子:make friends with, stand still, run away 写出本课中出现的学过的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I want to ______ friends _____ducks. 2.Stand so_____ while they _____ my way. 3.______ a fish to the seal in his pool. 4._______ some grass ______ the camel. 5.You can stand very still and_____ _____give the animal some food. 6.I won't run away. I'm not _____ _____ bears. 1.still adj 静止的,不动的 eg: (1)Keep still while I comb your hai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lease stand still while I take your photo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ill adv 还,仍然,仍旧 eg: (1)He is still sleep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 fish is still aliv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ile (1) n. 一段时间。Eg:After a while,he came back。_______________ (2) conj 当…时,和…同时。同as ,when. Eg: (1)She fell asleep while she was ding her homework.____________________ (2)My father came back while I was watching TV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oss = throw eg: 1)他把书扔在桌子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正把球扔给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lm 指“镇静的,平静的” 指人沉着镇定,指自然无风浪。多强调心理活动。 Eg: He is very calm in face of the teach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ill 指不动的,静止的。是物理上的,与心理无关。 Eg: He stood quite still, as if he has heard nothing.____________________ silent 主要用于人指“沉默的,不出声的”但不一定没有活动。 Eg: When we talked about his father, he kept silent._____________________ quiet 指安静的,宁静的。没有干扰活动。 Eg: The classroom is very quiet, all the students are busy doing their homewor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 want an animal friend that likes to jump and run. That likes to jump and run 是一个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 an animal friend.

8.辛亥革命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8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2、造成什么后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新学案94页材料解析题所介绍的

情况,就记载了孙中山起初上书李鸿章请求维新变法的历史。当年孙中山的请求遭到拒绝,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就毅然转向革命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由于发生这件大事的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它叫做“辛亥革命”。(要求学生阅读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青少年时期的主张是什么?(学习洪秀全,当反清英雄;决心寻求救国道路) 2、请几位学生根据33页插图,表演当年兴中会会员宣誓的情景。(教师提示学生抓住“反清志士”的特点构思对白,即兴创作) 3、10多年后,中国同盟会怎样建立起来?(可按下列要点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选孙中山为总理;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机关刊物:《民报》) 4、“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 小结、过渡: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爆发情况怎样?(可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11年10月10日;重要人物:金兆龙等革命党人;重要地点:楚望台军械库→武昌→汉口→汉阳→全国十几个省) 2、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提示从政治、思想、组织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三 第二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二课辛亥革命导学案(有答案)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政治基础 ①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②清政府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组织基础:1894 年后,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建立。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3)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4)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的努力。 (5)有利条件:1911 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机会。 2.爆发: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误区警示]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上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3.重大举措 (1)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2)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思维点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以后,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逐渐取得了正统地位,这种进步意义是巨大的。当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1)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提高了人们参政议政的意识。 (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易混易错]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并非整个封建制度。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 (2)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这一迷信。 (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即可。第(2)问要注意紧扣材料中由“偶像”到“比寻常人还要可怜”的变化,结合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将皇帝拉下神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历史功绩来回答。第(3)问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 【当堂测试】 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 答案 D 解析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故答案为D项。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主要是因为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