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总结整理含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总结整理含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总结整理含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总结整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

2.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

3.将一小球以5m/s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1s小球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关于这段时间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着地速度是10m/s

B.小球竖直方向的位移是10m

C.小球着地速度是5m/s

D.小球水平方向位移是5m

4.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F sinθ

6.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

2

v

B.

2

v

g

C.

2

2

v

g

D.

()

22

2

v

g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8.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9.如图所示,木板B托着木块A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B保持相对静止.a、b、c、d四个位置分别是运动过程中的最右边、最高点、最左边和最低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a点A对B的压力最大

B.在b点A对B的压力最小

C.在c点A受B的摩擦力最大

D.在d点A受B的摩擦力向右

10.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1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1.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2

A

2m/s

a=,物体B的加速度

2

B

3m/s

a=-,两物体运动情况比较()

A.物体A加速度大B.物体B加速度大

C.物体A的速度大D.物体B的速度大

12.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有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空心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θ,风力仪根据偏角θ的大小指示出风力大小.若

m=1kg,θ=30°,g取10m/s2.则风力大小为()

A.5N B.53N C.10

3

3

N D.103N

13.在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张昊推张丹的时间大于张丹推张昊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的大小

14.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各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力的合力为F1+F2+F3,方向不确定

B.三力的合力为3F2,方向与F2同向

C.三力的合力为2F3,方向与F3同向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

15.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可知()

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不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B.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改变,说明物体不一定有惯性

C.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

D.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6.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

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21

21

F F l l --

B .

21

21

F F l l ++

C .

21

21

F F l l -+

D .

21

21

F F l

l +- 17.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 .伽利略让铜球从斜面滚下,测出了其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C .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 .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路程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规律,建立了匀加速运动的概念 18.个人混合泳是奥运会游泳项目之一,要求运动员在泳道用四种不同的姿势来回游完全程,完成比赛,如图。如要取得好的成绩,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最关键的( )

A .全程的平均速度

B .全程的平均速率

C .终点撞线时的速度

D .中间转身时的速度 19.下列计时数据,表示某一时刻的是( )

A .列车在杭州站停车3min

B .本场物理考试历时60min

C .小明总是19:00看新闻联播节目

D .某学校集一节课是8:00-8:40

20.如图所示,物块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 叠放在物体a 上。现对物体a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F ,a 、b 仍然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受b 向右的摩擦力

B .b 受a 向左的摩擦力

C .a 、b 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零

D .地面对a 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A 、B 、C 三球质量均为m ,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A 球相连,A 、B 间固定一个轻杆,B 、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C .A 、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1.5sin mg θ

D .A 、B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0.5sin g θ

22.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 的滑块轻轻放置于一足够长的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传送带以速度v 0顺时针运动,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当滑块速度达到v 0时电动机突然断电,传送带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减速至停止。关于滑块放上去后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块加速时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减速时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 .滑块刚放上去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

C .滑块始终没有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D .传送带减速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为ma

23.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 =0时,将质量m =1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 )

A .传送带的速率v 0=10m/s

B .传送带的倾角θ=30°

C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D .0~2.0s 内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为6m

24.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以速度1v 顺时针匀速运动,0t =时刻小物体从底端以速度2v 冲上传送带,t t =0时刻离开传送带。下列描述小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5.如图所示,质量为2m 的物体2放在车厢底板上,用竖直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1m 的物体1连接,不计滑轮摩擦,车厢正在水平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连接物体1的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物体2仍在车厢底板上,则( )

A .细线拉力为1cos m g θ

B .车厢的加速度为tan g θ

C .底板对物体2的摩擦力为零

D .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12cos m g

m g θ

-

26.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船只航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索越长承受的拉力就越大

B .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 .索塔两侧钢索对称分布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 .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三、实验题

27.某同学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利用图钉、平板、橡皮条、弹簧秤及铅笔刻度尺进行有关实验.

(1)图中B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2)在做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带绳套的细绳.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28.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运动情况,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

该同学测得:

17.05

x cm

=,

27.68

x cm

=,

38.31

x cm

=,

48.95

x cm =,

59.57

x cm =,

610.21

x cm

=,则打下点B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9.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了更直接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

1

a

m

-关系图象表

示出来。如果

1

a

m

-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_________。

(3)如图是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打点频率50Hz。O点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OA=17.65cm、

AB=11.81cm、BC=14.79cm、CD=17.80cm、DE=20.81cm、EF=23.80cm、FG=26.79cm,根据以上数据进行处理。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___m/s2,打F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m/s。(结果

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0.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

(1)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操作过程中应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C.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桶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D.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车总质量M远小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

(2)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测出s1=1.34cm,s2=2.00cm,s3=2.66cm,s4=3.32cm,则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实验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请用描点法在图丙中得出a-F的关系图像

________。

F(N)0.020.040.060.080.100.120.14

a(m/s2)0.140.230.320.420.500.590.66

(4)根据作出的a-F图像,分析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_____。

3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固定,左侧固定的力传感器可以测得绳子中张力大小。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B.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计数点A B C D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2。

(3)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

32.(1)在“研究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测量物体平抛的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球多次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切线水平和平板竖直,记下小球在斜槽末端O点时球心在

白纸上的投影点的位置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0=____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_____(只排列序号即可)

(2)在做“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中,以下那些操作可能引起实验误差_____

A.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

B.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C.不光滑,小球与斜槽之间存在摩擦

D.每次从轨道同一位置释放小球

四、解答题

v=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33.一个滑雪者,连同装备总质量m=70kg,以02m/s

坡的倾角θ=37°,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已知雪橇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假设斜面足够长。求:

(1)滑雪者的加速度大小?

(2)滑雪者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假定空气阻力恒定)。(已知sin37°=0.6,cos37°=0.8,

g=10m/s2)

34.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已知g=10m/2s,sin37°=0.6,cos37°=0.8,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车后壁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

(2)当汽车以1a=2m/2s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大小。

(3)当汽车以2a=10m2/s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大小。

35.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m的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m处位置,再经过1.5s到达地面。求:

(1)前1.5s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36.如图所示,一上表面光滑、质量M=1kg、长L=0.25m、高h=0.2m的木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木块A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其右端放置一个质量m=0.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B。用水平向右的外力F=8N作用在A右端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B落地时距A左端的水平距离。

37.冬天下雪后户外放置的汽车顶上会留下厚厚的积雪,有一司机清理积雪时在车顶O处留下一块质量m=2kg的积雪(可视为质点),已知车顶前后A、B间距离l=3m,积雪到A处距离s=1m,如图所示,g取10m/2s

(1)由于车顶温度较低,积雪与车顶间的动摩擦因数1μ=0.6,当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2s加速度运动时,求积雪受到的摩擦力f。

(2)若司机打开空调使车内温度升高,导致积雪与汽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2μ=0.25,汽车仍以3m/2s加速度启动,求积雪滑到A处所用的时间t

(3)若汽车缓慢启动,积雪与汽车无相对滑动,积雪与车顶间的动摩擦因数2μ=0.25,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运动。由于前方突发事故,司机以5m/2s的加速度开始刹车,试通过计算判断在汽车速度降为36km/h的过程中,积雪会不会滑到B处落到前挡风玻璃上而发生视线阻挡?

38.如图所示,某同学为赶上公交车在水平地面上拉着一个质量为m=16kg的箱子正以

4m/s的速度匀速跑动,已知她所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50N,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1=53°斜向右上方。某时刻突然发现前方s=2.4m(离箱子的距离)处有一个倾斜角为θ2=37°的斜坡,同学马上松手立刻向旁边闪开,已知地面和斜坡与箱子底部间的摩擦力均为接触面挤

压力的k 倍,取g=10m/s 2。不计箱子在斜坡与水平面连接处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求:(sin37°=0.6,cos37°=0.8)

(1)k 为多少?

(2)箱子从松手到坡底运动了多少时间? (3)箱子还能在斜坡上滑行多远?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木棒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接触面为水平面,所以弹力的方向应该与地面垂直,木棒的上端与台阶的一点接触,接触面为木棒一个面,所以弹力的方向和木棒垂直,故D 正确,ABC 错误.

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位移、速度和静摩擦力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CD 错误,A 正确。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上:0s v t = 竖直方向上:2

12

h gt =

y gt =v 小球最后的速度为22

y v v v =

+

解得: 5h m = ; 5s m = ; 55/v m s =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点睛】

根据小球运动的时间求出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结合初速度和时间求出水平位移.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竖直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从图可知火箭的速度一直为正,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即一直上升,在120s 上升到最大高度,而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

800120480002

h m m =??=,AC 错误B 正确;0~40s 加速上升,40~120s 减速上升,而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为228000

/20/40

a m s m s -==,D 正确.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拉力F 作用下加速运动,对此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分别列出竖直方向平衡方程;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详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 、

B 、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μN =μ(mg -F sin θ),故A 、B 错误;

C 、

D 、支持力由竖直方向的平衡有:sin N

F mg θ+=,可得sin N mg F θ=-,而物

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压力为

sin N N mg F θ-'==,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会对物体受力分析,并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处理不在同一直线上但在同一平面上的力.对于滑动摩擦力,关键抓住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而不是与重力成正比.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楼的高度为:

22v h g

=

根据题意则有:

2122

h gt = 解得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2t g

=

A. 2

v

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 B.

2v

g

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

C.

2g

与分析相符,故C 正确;

D.

(22v g

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空心状物体,例如圆环,它的重心在圆心,但是不在圆环上,故A 错误;

B .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与在地面上相等,故B 错误;

C .只有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 错误;

D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故D 正确。 故选择D 选项。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应该下落得同样快,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得到的,故B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9.B

解析:B 【解析】

在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三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A 所受的摩擦力,合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等于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因为整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合力大小不变,根据力的分解可知,从a 到b 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减小,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增大,竖直方向上的分力方向向下,即A 受到的重力大于支

持力,在b 点,22

Nb Nb v v mg F m F mg m R R

-=?=-,在a 点,合力水平向左,竖直方

向合力为零,即Na F mg =,所以B 对A 的支持力在减小,从b 到d 过程中,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先减小,后增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故B 对A 的支持力在一直增大,所以d 点的A 受到的支持力最大,b 点A 受到的支持力最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点A 对B 的压力最小,d 点A 对B 的压力最大,故A 错误B 正确;在a 、c 两点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两个点的向心力大小相等,所以两个点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即a 和c 点的静摩擦力相等,且达到最大,故C 错误;在d 点合力竖直向上,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摩擦力为零,D 错误.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v-t 图像的面积可求得0—1s 的位移s=1m ,时间t=1s ,由平均速度定义得:

1m/s s

v t

=

=,故A 选项错误; B 、由v-t 图像的面积可求得0—2s 的位移s=3m ,故B 选项正确;

C 、利用图像斜率求出 0-1s 的加速度:1a =2m/s 2、2-4s 的加速度2a =1m/s 2、因而:

12a a >,故C 选项正确;

D 、由图像可见0-1s 、2-4s 两个时间段内速度均为正,表明速度都为正向,运动方向相同,故D 选项错误.

11.B

解析:B

【分析】

【详解】

AB.加速度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大小等于其绝对值,由于B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A 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即物体B加速度大,故A错误,B正确;

CD.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与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又不知道它们的初速度大小,故无法判断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故CD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由水平方向上的合力F x合和竖直方向上的合力F y合分别等于零,即:F x合=Tsinθ-F=0

F y合=Tcosθ-mg=0

有:Tsinθ=F,Tcosθ=mg

两式相比,得:F=mgtanθ

带入数据解得:

103

F N

,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A、在比赛中张丹和张昊两人的推力为相互作用,故两人之间的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AB错误;

C、因张丹滑行的距离远,而他们分开后的加速度均为,则由运动学公式可得,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故C正确,故D错误。

点睛:作用力与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再根据两人的受力情况确定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14.B

解析:B

【详解】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出F1、F3的合力如图所示:

大小等于2F2,方向与F2相同,再跟F2合成,两个力同向,则三个力的合力为3F2,故B

正确,ACD错误。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惯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力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受到阻力作用,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胡克定律得F=kx,式中x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

F1=k(l0-l1)

F2=k(l2-l0)

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

()

2112

2121

F F F F

F

k

x l l l l

--+

?

===

?--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伽利略认为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下落是相同的,故A错误;

B.伽利略让铜球从斜面滚下,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B错误;

C.伽利略根据光滑斜面上铜球下滑的运动规律,外推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不是用实验直接证实得到这个结论的,故C错误;

D.伽利略从对落体运动和斜面运动的一般观察开始,通过实验发现了路程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规律,从而建立了匀加速运动的概念,故D正确。

故选D。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比赛过程中往返两次则路程相等,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成绩越好,而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所以如要取得好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全程的平均速率,故B正确。

故选B。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列车在杭州站停车3min,是一段时间,故A错误;

B.本场物理考试历时60min,表示时间,故B错误;

C.19:00是指某一瞬间,即指时刻,故C正确;

D.8:00-8:40是8:00这时刻到8:40这时刻即为一段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a、b相对静止且相对地面也静止,以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a对b的摩擦力为0,则a与b之间摩擦力为0,因ab间无相对运动趋势,则ab接触面间可能光滑或粗糙,故ABC错误;

D.对a受力分析:

由平衡条件知

F =f ,

即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故D 正确。 故选D 。

二、多选题 21.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细线被烧断的瞬间,A 、B 整体不再受细线的拉力作用,A 、B 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则说明A 、B 的加速度也不为零, AB 错误; CD .设A

解析: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细线被烧断的瞬间,A 、B 整体不再受细线的拉力作用,A 、B 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则说明A 、B 的加速度也不为零, AB 错误;

CD .设A 、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T ,加速度为a ,以A .、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烧断细线前,A 、B 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弹簧的弹力为

3sin T F mg θ=

烧断细线的瞬间,绳上的力立刻消失,而弹簧上的弹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sin 2sin 2mg θmg θma -=

再以B 单独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sin T mg ma θ-=

联立上式解得

0.5sin a g θ=, 1.5sin T mg =θ

CD 正确。 故选CD 。

22.ABD

【分析】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传送带模型。 【详解】

A .滑块向右运动,加速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即向右,减速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向左,A 正确;

B .滑块刚放上去时,与

解析:ABD 【解析】 【分析】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传送带模型。 【详解】

A .滑块向右运动,加速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即向右,减速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向左,A 正确;

B .滑块刚放上去时,与皮带之间有相对运动,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 ,B 正确;

C .滑块速度达到v 0时电动机突然断电,传送带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减速至停止,若加速度a g μ≤,则滑块以加速度a 和皮带一起减速,即滑块与皮带保持相对静止,滑块受静摩擦力作用,C 错误;

D .若加速度a g μ≤,则滑块以加速度a 和皮带一起减速,此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摩擦力大小为f =ma ,D 正确。 故选ABD 。

23.AC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在t =1.0s 时刻),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物块继续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图像可知传送

解析:AC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在t =1.0s 时刻),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物块继续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图像可知传送带的速度为v 0=10m/s ,故A 正确;

BC .在0~1.0s 内,物体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1sin cos sin cos mg mg a g g m

θμθ

θμθ+=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