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代码:381]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

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代码:381]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
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代码:381]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

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代码:381]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单项选择题]1、

最高达哪个水平以下的脊髓完全性运动感觉损伤的患者能基本独立生活

A.C

B.C

C.C

D.C

E.C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2、

电容电极治疗时注意事项不包括

A.提倡采用单极法

B.两个电极间距离亦不应小于3cm

C.两个电极应等大,否则电力线将集中于小电极下

D.表面凹凸不平的部位治疗时应加大电极与皮肤的间隙

E.并置的两个电极间距离应大于两个电极与皮肤间隙之和,但不应大于电极的直径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第九章物理治疗第一节电疗法短波、超短波疗法中电容电极治疗时注意事项

【题眼解析】电容电极治疗时注意事项:

①对置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一个电极的直径。斜对置的两个电极靠近电力线集中,易于形成短路,影响作用的深度和均匀度

②电极应与皮肤表面平行,并保持一定的间隙,作用较均匀,较深;电极贴紧皮肤时,电力线密集于表浅部位,作用表浅

③两个电极与皮肤之间间隙相等时作用较均匀,否则电力线将集中于间隙小的部位

④表而凹凸不平的部位治疗时应加大电极与皮肤的间隙(D对),否则电力线将集中于隆突处,容易引起烫伤

⑤两个电极应等大否则电力线将集中于小电极下(C对),如病变在一侧,需要集中治疗,可在病变侧用小电极

⑥两条肢体同时治疗时,应在两条肢体骨突(如:膝踝内侧)接近处垫以毡垫,以免电力线集中于骨突处而致作用不均匀或造成烫伤

⑦两个电极并置时电极皮肤间隙不宜过大,以免电力线散向四周空间而不能通过人体

⑧并置的两个电极间距离应大于两个电极与皮肤间隙之和,但不应大于电极的直径(E对),以电力线分散,影响作用的强度与深度,两个电极间距离亦不应小于3cm(B对),以免电力线集中于两极间最近距离处形成短路而使病患部位处接受到的电力线减少

⑨一般不提倡采用单极法(答案选A)。只使用一个电极治疗时作用范围小而表浅,而且电力线将大量散向四周空间而造成环境的电磁波污染。必须用单极法时,只限用于小功率治疗仪,而且应将不用于治疗的另一个电极置于远离治疗部位处,并使两极相背而置,否则电力线将集申于两极间,电极下的作用将减弱、变浅。

【知识拓展】短波、超短波疗法的电容电极法:这是国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电容场法治疗时作用不够均匀,脂肪层产热多,加大电极与皮肤的间隙则可减轻脂

肪过热的现象。电极放置分为:

①对置法:将两个电容电极相对放置于治疗部位的两侧或上下,人体作为介质处于高频电容场中,作用较深而集中。

②并置法:将两个电容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较表浅。

[单项选择题]3、

角膜反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嘱患者向上注视

B.深昏迷患者角膜反射消失

C.医生以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患者角膜

D.若刺激一侧引起对侧眼睑闭合,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E.若刺激一侧引起对侧眼睑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四篇专业实践技能第二节神经反射浅反射中的角膜反射

[题眼解析]角膜反射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嘱患者向内上注视,以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患者角膜(故A错,C对),若刺激该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E错),若刺激一侧引起对侧眼睑闭合,则称为间接角膜反射,深昏迷的患者角膜反射消失(B 、D对,但不符合题意)。

[知识拓展]角膜反射检查结果

1)正常时:反射弧为三叉神经眼支至脑桥,再由面神经支配眼轮匝肌,引起眼睑闭合。

2)直接与间接反射均消失;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

3)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为病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单项选择题]4、

PQRST法,属于记忆技巧法的一种,其中S是指

A.仔细阅读材料

B.向自己提问该段的目的或意义

C.预习或浏览要记住的段落内容

D.用自己的话陈述从段落中得到的信息

E.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检验自己的记忆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5、

肌张力被动运动检查的目的不包括

A.找出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

康复医学技术中级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

康复医学技术中级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与解析在末页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A1/A2型题 1. 痛觉的初级中枢是 A. 脊髓背角 B. 脊髓前角 C. 脊髓第1~5胸段 D. 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 E. 下丘脑 2. 水疗法按温度分类温水浴温度为 A. 26°C 以下 B.26~33°C C. 34~36°C D.37~38°C E. 39°C以上 3. 脊柱周围抗张力作用最强的韧带是 A.黄韧带 B.前纵韧带 C.棘上韧带 D.棘间初带 E.后纵韧带 4. T淋巴细胞的功能不包括 A. 免疫辅助功能 B. 免疫抑制功能 C. 细胞因子分泌功能 D. 免疫记忆功能 E. 吞噬功能 5. 为防止输血后发生乙型肝炎,选择供血员时,应检测哪组抗原和抗体 A. HBcAg B. HBsAg C. HBsAg 和抗-HBc D. HBeAg E. HBsAg、HBeAg 和抗-HBc 6. 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错误的是 A. 医务人员带菌率高,是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B. 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

C. 表皮溶解毒素可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D. 血浆凝固酶与葡萄球菌感染易于局 限化 E.产生的杀白细胞素可引起食物中毒 7. 人体直立时最不易引流的鼻旁窦是 A.筛窦 B.上颌窦 C.额窦 D. 蝶窦 E.乙状静脉窦 8. 进行直流电或直流电离子导人时电极衬垫的厚度要求 A. >lcm B. 0. 3~0. 4cm C. 0. 5~0. 6cm D. 0. 7~0. 8cm E. 0. 8~1. 0cm 9. 关于免疫球蛋白的功能,错误的是 A. 能与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B.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C. 不能穿每胎盘参与局部免疫 D. 抗体对免疫应答有正、负调节作用 E. 调理吞噬作用 10. 臂丛的组成是 A.颈5~胸2 B.颈5~胸3 C.颈4~胸1 D.颈4~胸2 E.颈5~胸1 11. 关于矢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矢量可以表述成一个箭头 B. 箭头的方向代表矢量的方向 C. 箭头的长度代表矢量的大小 D. 两个矢量的相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E. 两个矢量作为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边 12. 关于运动单位募集描述正确的是 A. 运动单位募集越少,肌力就越大 B. 运动神经冲动的频率越高,激活的运动单位越少 C. 运动神经冲动的频率越低,激活的运动单位越多 D. 运动神经发出的冲动强度越大,动员的运动单位越多 E. 运动神经发出的冲动强度越大,动员的运动单位越少 13. 关于细胞免疫,下列错误的是 A. T细胞介导,巨噬细胞参与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康复医学的团队成员不包括() A康复医师B物理治疗师C骨科医生D作业治疗师2、残疾不包括() A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B日常生活大部分依赖 C胆囊摘除 D智力低下伴有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康复生物工程() A假肢B轮椅 C助行器具D药物治疗 4、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不包括() A传染病患者B功能障碍者C残疾者D生活不能自理者 5、不属于运动功能评定的是() A肌力、肌张力B步态分析 C平衡及协调功能D计算能力 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A颅神经B大脑半球C内囊D脊髓 7、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哪一个不正确? ( ) A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 B综合医院必须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 C康复医学尚未纳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D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强调“六位一体”,其中康复是一个重要内容 8、肘关节伸展主要的主动肌是() A三角肌B肱三头肌C肱二头肌D喙肱肌 9、康复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A回归家庭和社会B功能恢复 C重新就业D提高生活质量 10、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两者并列而互相渗透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D两者独立而互不相干 11、下列关于疾病与残疾的关系错误的是: A残疾与疾病相同,没有区别 B疾病可导致残疾,但残疾不一定就是疾病或伴有疾病 C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D残疾可以与疾病同时存在 12、下列哪一种不是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A核心理念不同B治疗目不同 C治疗手段不同D工作模式不同 13、不是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 A循环渐进 B全面康复 C持之以恒 D没有疾病 14、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康复就是社区康复 B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C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 D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是康复小组 15、不属于康复治疗技术的是()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言语治疗 D心肺复苏术 二、判断题。 1、康复医学的宗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的程度。() 2、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患者主动参与的功能训练,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和手术。() 3、现代医学体系主要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 4、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整个过程。() 5、骨折后功能训练的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促进骨折的愈合。() 三、简单题。 1.名词解释:①康复;②康复医学(备注:选择其中一个即可)

康复医学概论教案1

康复定义 一、早期:Howard A.Rusk(1949) 康复是医疗护理的第三阶段,是继第一阶段预防和第二阶段内科、外科治疗后应采取的医护措施。 二、WHO(1969) 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三、WHO(80年代)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在拟定有关康复服务的实施计划时,应由残疾人本人、家属及他们所在社区的参与。 rehabilitation、康复、复健、复康 ?Rehabilitation的中文译词,在我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三个不同地区其意相近,而用词不同,含义也有差别。 ?唐书中有:“康复”一词 ?Rehabilitation: ①restoration of form and function,capability to achieve the fullest possible life compatible… ②the development to the fullest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voc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otential consistent with … 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 1、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 2、各类残疾者 3、各种慢性病患者 4、年老体弱者 ?“疼痛处理”也是康复医学的主要任务,不过疼痛不是训练所能解决的问题。 康复医学概念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 ?1981年WHO医学康复专家委员会认为:“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 ?康复是指伤病后的功能恢复,是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康复与康复医学 ?康复的手段有: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康复工程 ?康复医学:采用医学的手段,促进伤病员功能恢复的医学分支。 康复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RM)、物理医学与康复(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PM&R)是同义词。按最近趋势有使用physiatry代替上述专业名称的可能。 ?学习是掌握现代知识与信息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 二、康复医学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实践能力(课件)

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实践能 力(课件) 一、A1/A2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推拿疗法的适应证是 A.新生儿肌性斜颈 B。开放性伤口 C. 下肢深静脉血栓 D. 恶性肿瘤 E.正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正确答案:A 2. 针灸处方中常用的配穴原则不包括 A. 远近配穴 B。前后配穴 C. 左右配穴 D.上下配穴 E. 随症取穴 正确答案:E 3。脑血管意外患者常取的针灸穴位不包括

A. 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B. 足三里、血海、阳陵泉、三阴交 C. 头部的运动区、感觉区、言语区 D。四神聪、肾俞、伏兔 E.解溪、太冲、伏兔 正确答案:D 4。肩周炎针灸治疗中常取的穴位包括 A。肩三针、天宗、阿是穴 B. 肾俞、大肠俞 C. 颈夹脊、大椎 D. 环跳、委中 E. 阳白、翳风 正确答案:A 5. 下列关于针灸疗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刺灸 B。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者可以刺灸小腹部的腧穴 C。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刺灸 D。眼区穴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 E。皮肤有感染、溃疡的部位不宜刺灸 正确答案:B 6.踝足矫形器适用于下列哪种患者

A. 马蹄内翻足 B.扁平足 C. 膝关节反屈 D。小儿麻痹后遗症 E. C[7.]脊髓损伤患者 正确答案:A 7. 下列确定手杖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A.身体直立,肘关节屈曲30°,腕关节背屈30°握住手杖,可使手杖支脚垫位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20cm的位置 B.身体直立,肘关节屈曲20°,腕关节背屈20°握住手杖,可使手杖支脚垫位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20cm的位置 C.身体直立,肘关节屈曲20°,腕关节背屈30°握住手杖,可使手杖支脚垫位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20cm的位置 D. 身体直立,肘关节屈曲20°,腕关节背屈30°握住手杖,可使手杖支脚垫位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的位置 E.身体直立,手杖高度与大转子处于等高的位置 正确答案:E 8. 确定腋拐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A。站立位将腋拐放在腋下,与腋窝保持3~4cm的距离,两侧腋拐支脚垫分别置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处,肘关节屈曲30°,把手部位与大转子高度相同 B. 站立位将腋拐放在腋下,与腋窝保持3~4cm的距离,两侧腋拐支脚垫分别置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20cm处,肘关节屈曲30°,把手部位与大转子高度相同

广东省2018年康复医学技士中级技师职称考试试题

广东省2018年康复医学技士中级技师职称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腰椎间盘承受压力最大的体位是 A.侧卧 B.仰卧 C.坐位 D.站立 E.行走 2、癌与肉瘤最本质的区别是 A.肿瘤细胞分布方式不同 B.组织来源不同 C.肿瘤内血管数量不同 D.转移途径不同 E.发生年龄不同 3、调制波频率100~150Hz的主要作用是 A.止痛 B.促进血液循环 C.抑制交感神经 D.兴奋迷走神经 E.使正常肌肉发生单收缩 4、组成肝门静脉的静脉有 A.肝静脉 B.胃左静脉 C.胃右静脉 D.直肠上静脉 E.脾静脉 5、低钙血症的典型症状为 A.呕吐 B.昏迷 C.手足抽搐 D.脱水 E.震颤 6、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特征症状之一是 A.Horner征交叉瘫 B.失语、构音障碍 C.跌倒发作 D.认知障碍 E.昏迷不醒 7、我国脑性瘫痪的发病率 A.0.18%~0.4% B.1.0%~2.5%

C.0.5%~1.0% D.1.0%~1.4% E.0.05%~0.1% 8、组成护理程序框架的理论是 A.人的基本需要论 B.系统论 C.方法论 D.信息交流论 E.解决问题论 9、通常用于诊断的超声频率是 A.5~10MHz B.2.5~10MHz C.20000~75000Hz D.7.5~10MHz E.16~20000Hz 10、脊髓损伤后为防治压疮形成,一般翻身间隔时间为A.半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6小时 E.8小时 11、突触后电位发生空间总和的结构基础为神经元间所构成的A.辐射式联系 B.聚合式联系 C.连锁式联系 D.环状联系 E.单线式联系 12、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方法有 A.衬垫法 B.电水浴法 C.眼枕法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13、下列关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时机选择不正确的是A.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 B.GCS>8分 C.身体条件可耐受康复治疗 D.神经病学症状正在进行发展中 E.不合并其他脏器(肝、肾等)严重的损害 14、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大便障碍是 A.腹泻 B.便秘 C.肠蠕动加快 D.大便时疼痛

康复医学概论考试

一、单选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4 0 分) 1. 康复的英文单词为(A ) A. Rehabilitation B. Rehbailitation C. Rehabilte D.Rehabilititaon E. habilitation 2. 康复的对象为(C ) A. 急性期病人 B. 恢复期病人 C. 残疾人 D. 正常人 E. 老年人 3. 康复医学的服务形式为(D ) A. 临床医疗服务 B. 护理服务 C. 单学科服务 D. 多学科和多专业联 合 E. 康复专业 4. 康复治疗团队的核心为(C ) A. 临床医师 B. 康复护士 C. 康复医师 D. 物理治疗师 E. 作业治疗师 5. 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专业学术团体为(C ) A. 中国康复医学会 B. 中华理疗学会 C. 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 D. 全国民政系统康复医学研究会 E.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会 6. 以下属于作业疗法的有(C ) A. 生物反馈疗法 B. 水疗法 C.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D. 麦肯基力学疗法 E.医疗体操 7. 现代医学模式是(D ) A.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B. 生物医学模式 C.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D. 生物一心理一

社会医学模式 E. 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8. 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关系(A ) A. 互相渗透,紧密结合 B. 截然分开 C. 相互区别 D. 是治疗医学的延续 E. 是治疗医学的结束 9. 康复医学的功能分类为(B ) A.ICD-10 B.ICF C.ICD-II D.ICE E.ICD 10.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区别为(A ) A. 以基础护理技术为主 B. 被动护理 C. 替代护理 D. 辅助护理 E.主动护理 11.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肢体残疾:( A ) A. 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 B. —侧保留足跟而失去足的前半部者 C. 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小于5厘米者 D. 小于70度的驼背或小于45度的脊椎侧凸 12. 下列关于疾病与残疾的关系错误的是:( A ) A. 残疾与疾病相同,没有区别 B. 疾病可导致残疾,但残疾不一定就是疾病或伴有疾病 C. 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D. 残疾可以与疾病同时存在 13. 一级残疾预防的目的是:( B ) A. 防止疾病导致残疾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14. 我国残疾是按照(C )分类 A. 结构 B. 组织 C. 发生部位 D. 功能 15. 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结构、器官或系统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异常或缺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1)

康复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贵德县人民医

运动疗法 适应症脑血管意外后、脑瘫、颅脑损伤等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 禁忌症无特别的禁忌证。如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或严重身体衰弱,要予以监控,循序渐进。 仪器设备无专门的特殊设备要求。 操作规程 1?上肢功能训练 (1 )诱发肌肉活动及训练伸向物体的控制能力。 ①仰卧位,支撑患者上肢于前屈90 ° ,让患者上抬肩带使手向上伸向天花板方向或让患者的手随治疗师的手在一定范围内向上活动;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枕头等,并逐渐增加难度;让患者用手越过自己的头部,再伸直肘关节。此时注意不能让患者的前臂旋前,不允许肩关节外展,检查肩胛骨是否产生运动。 ②一旦患者能控制部分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活动,则可取坐位练习,用手向前、向上指物体并逐渐增大范围,直至上臂从侧位屈曲前伸和外展前伸。此时不能提高肩带以代偿肩外展或前屈;不允许肘关节屈曲。 (2)维持肌肉长度,防止挛缩。 ①床边坐位,帮助患者将上臂后伸,肘伸直,肩外旋,手平放于床上以承受身体上部的重量。此动作帮助防止肩关节屈曲肌群、内收肌群和屈指长肌群的挛缩。注意,完成此动作时,要确保患者身体的重量真正后移并确实通过患手负重,而不允许患侧肘关节屈曲。 ②坐位或站立,帮助患者上肢外展90 ° ,肘伸直,将手平置于墙上,通过其臂施以一些水平压力,防止手从墙上滑落。开始时,需要患者肘关节伸直,在这个姿势下,患者练习弯曲和伸直肘关节以 改善对肘伸肌群的控制;当患者重新获得肩关节和肘关节控制后,让患者练习转动躯干和头部。 (3)诱发手操作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 ①为练习伸腕,治疗师可用腕桡偏移诱发腕伸肌的活动。 ②前臂在中立位时,患者练习抬起物体,伸腕、放下、屈腕、再放下物体。 ③可用手背移动物体、用手背第三掌骨压橡皮泥形成压迹,以训练前臂旋后等。 ④为训练拇外展和旋转,可让患者外展拇指以推移物体。 ⑤训练对指活动,患者前臂旋后,练习拇指尖和其他手指尖相碰。 2.口面部功能训练 (1)训练吞咽:包括训练闭颌(让患者含空气在口腔内,治疗人员可帮助患者闭颌,先牙轻轻合上,再对称张开嘴,再合上,确保不要向后推患者的头部,牙齿咬合。)、闭唇(治疗人员用手指指出患者没有功能的唇的区域,训练患者闭唇。不鼓励患者撅嘴及吮下唇,这样会妨碍吞咽时的舌部动作。)、舌部运动(治疗人员用食指用力下压舌前1/3并做水平指颤,震颤幅度要小,时间 不超过5s,然后帮助闭颌;之后用力下压舌引出抬高舌后1/3以关闭口腔后部,以完成吞咽动作。) 等。也可用冰刺激口部功能。坐位是吞咽和进食最有效的姿势。 (2 )训练面部运动:如让患者张口,放松健侧脸部,再闭口。 (3)改善呼吸控制,患者坐于治疗桌前,躯干前倾,双上肢放在治疗桌面上,让患者深吸气后立即呼出,同时加压和震颤其下1/3胸廊,呼气尽量长些,并与发声相结合。也可让患者试验用变化的声音,以提供有用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康复医学是一门 ( ) A.研究残疾人和病人的行为学 B语言矫治学 C.研究残疾人和病 人的社会心理学 D.有关促进病、伤、残者恢复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 功能为目标的学科 E.有关促进残疾人恢复的特殊教育学 2.以下几种常见的病理步态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 A.减痛步常见于足下垂 B.回旋步常见于偏瘫病人足内翻 c.剪刀 步常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 D.斜肩步常见于股四头肌瘫痪 E.前冲步 常见于小脑性共济失调 3.矫形器的使用目的是 ( ) A.防止再骨折和扭伤 R.主要是预防或矫正畸形,减轻疼痛,补偿功 能活动,支撑体重 C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增强肌力训练、锻炼肌肉 D.主要用于各种手术的保护和支持 E.主要用于纠正足下垂 4.下述哪项不是脑瘫发生的危险因素 ( ) A.孕龄34~36周 B.低体重(<2500 g) C.胎盘早剥 D.胎 儿畸形 E.胎儿窒息 5.下述哪项不是脑瘫常见的临床表现 ( ) A.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 B.姿势异常 c.语言障碍 D.行为 异常E.感觉异常 6.下述哪项不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中强调功能训练作用的原因( ) A.提高过去相对无效的通路 B提高新形成的突触效率 C.要求对 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 D.通过反复学 习、接收和利用外周刺激的感觉反馈 E.通过巨细胞释放细胞素 7.臀大肌可使髋关节( ) A.前屈 B.旋外 C.旋内 D.外展 E.内收 8. Vojta认为:发育落后正常儿童多长时间为异常 (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2个月 9. ADL运动方面不包括 A、轮椅上运动和转移 B、室内或室外行走 C、床上运动 D、以慢速跑45米 E、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 10.肌张力增高是由于( ) A、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B、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C、感觉神经损伤引起 D、交感神经损伤引起 E、肌纤维损伤引起 11.异位骨化最常见于哪个关节周围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E、踝关节 12.正中神经支配 A、旋前圆肌 B、尺侧腕屈肌 C、尺侧腕伸肌 D、桡侧腕伸肌 E、指伸肌 13.用于增强运动控制能力的作业是 A、木钉板训练 B、下棋 C、打牌 D、套圈 E、揉面团 14.有关等张收缩,下列哪项表述是错的( ) A.是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 B.运动时肌张力基本恒定 C.肌肉本身发生缩短和伸长,而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 D.也称之为动力收缩 E.人体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时常采用这一收缩形式

2013年-卫生职称考试-中级-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基础知识-真题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康复的最终目标是 A.完全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 B.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C.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以提高病、伤、残者的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 D.帮助病、伤、残者重新获得功能 E.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 2.脊髓位于 A.椎管 B.椎管外 C.小脑下 D.大脑下 E.中脑下 3.影响心肌耗氧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心率 B.心肌收缩力 C.外周血管阻力 D.回心血量 E.性别 4.有关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紧密关联,目前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学科 B.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无关 C.康复医学是物理医学的前身 D.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都是理疗 E.物理治疗与物理医学是同义词 5.供应大脑的动脉是 A.颈动脉 B.股动脉 C.冠状动脉 D.锁骨下动脉 E.胫动脉 6.电压的计量单位的符号为 A.V B.Ω C.A D.W E.Hz 7.康复治疗的五大支柱是 A.理疗、体疗、年龄、推拿、作业疗法 B.物理/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矫治、心理疗法、康复工程 C.理疗、体疗、矫形、外科、假肢与矫形器 D.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 E.理疗、体疗、心理、言语、社会服务

8.不属于中国残疾分类的是 A.视力残疾 B.脏残疾 C.听力残疾 D.智力残疾 E.精神病残疾 9.不利于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是 A.使用开放式谈话方式 B.善于使用恰当的语言 C.在交往的过程中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 D.谈及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时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E.夸大患者病情 10.腰椎的椎体数目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E.7个 11.女性生殖器不包括 A.卵巢 B.子宫 C.阴道 D.输卵管 E.输尿管 12.电的导体的确切定义是 A.电容体 B.电解质 C.电介质 D.能传导热的物体 E.能传导电流的物体 13.膝关节伸展的主要肌肉是 A.股二头肌 B.股四头肌 C.半胰肌 D.半膜肌 B.腓肠肌 14.胰岛素分泌最要的调节因素是 A.副交感神经功能 B.交感神经功能 C.血糖浓度 D.血压 E.食欲 15.影响传染发展与结局的因素不包括 A.环境因素

康复医学概论考试

A. Rehabilitation B. Rehbailitation C. Rehabilte E. habilitation 2.康复的对象为( C ) A.急性期病人 B.恢复期病人 C.残疾人 D.正常人 E.老年人 3. 康复医学的服务形式为( D ) A.临床医疗服务 B.护理服务 C.单学科服务 D.多学科和多专业联合 E.康复专业 4. 康复治疗团队的核心为( C ) A.临床医师 B.康复护士 C.康复医师 D.物理治疗师 E.作业治疗师 5. 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专业学术团体为( C ) A.中国康复医学会 B.中华理疗学会 C.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 D.全国民政系统康复医学研究会 E.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会 6.以下属于作业疗法的有( C ) A.生物反馈疗法 B.水疗法 C.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D.麦肯基力学疗法 E.医疗体操 7. 现代医学模式是( D )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E.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8. 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关系( A ) A.互相渗透,紧密结合 B.截然分开 C.相互区别 D.是治疗医学的延续 E.是治疗医学的结束 9. 康复医学的功能分类为( B ) II 10.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区别为( A ) A.以基础护理技术为主 B.被动护理 C.替代护理 D.辅助护理 E.主动护理 11.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肢体残疾:( A ) A.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 B.一侧保留足跟而失去足的前半部者 C.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小于5厘米者 D.小于70度的驼背或小于45度的脊椎侧凸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

1.下列关于残疾的描述错误的是: A.残疾是指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的身心 功能障碍的状态 B.疾病可导致残疾 C.残疾一定是疾病或者伴有疾病 D.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E.残疾是康复医学产生的基石和发展的推 动力 2.按照ICIDH分类,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成为: A.残损 B.残疾 C.活动受限 D.残障 E.参与局限 3.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 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D.两者独立而不相干 E.两者并列而相互渗透 4.现代医学模式是: A.自然哲学模式 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神灵主义模式 E.心理-社会模式 5.中国五类残疾标准不包括: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智力残疾 D.精神残疾 E.内脏残疾 6.康复是指: A.使用各种手段减轻残疾的影响 B.病愈出院 C.恢复 D.理疗 E.疗养就是康复 7.与机构康复相比较,社区康复存在的优势是: A.康复对象主动参与 B.康复设备先进 C.康复技术专业 D.康复医生资质高 E.康复投资高 8.有关分级康复描述错误的是: 9. A.“一级康复”是指患者早期在家的康复治 疗,是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10.B.“一级康复”多在发病后2周内开始 11.C.“二级康复”一般在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 科进行 12.D.社区的继续康复治疗属于“三级康复” 13.E.“三级康复”多建立在“二级康复”的基 础上,由社区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物理治疗师的训练重点: A.关节活动度 B.肌力 C.平衡能力 D.步态训练 E.衣、食、住、行的能力 15.要取得康复医疗最佳效果的时机应该是: A.出现功能障碍后 B.疾病慢性阶段 C.伤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早期 D.病前早期预防 E.抢救生命时 16.康复病房工作流程一般顺序是: A.建立病案—信息采集—功能评定—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B.建立病案—信息采集—设定目标—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C.建立病案—信息采集—设定目标—功能 评定—实施计划 D.信息采集—功能评定—制定计划—实施 计划—建立病案 E.信息采集—建立病案—功能评定—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17.康复医学的核心是: A.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B.回归家庭、社会 C.生活自理 D.残疾、功能恢复和预防 E.最大限度减轻残疾 18.关于作业治疗,错误的是: A.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 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B.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 C.以人体工效学和职业功能测试为基础 D.不包括环境改造 E.包括心理辅导 19.14.“四位一体”的现代医学的基本内容不 包括: A.预防 B.诊断

(完整)018年度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点汇总,推荐文档

2018年度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点汇总 专业知识 1.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前外侧肌群及小腿前外侧面及足背的皮肤。 2.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通常采用6级制: 0级:有不同程度肺气肿,但日常生活无影响,无气短; 1级:较剧烈劳动或运动时出现气短; 2级: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出现气短; 3级:慢走即有气短; 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气短; 5级:安静时气短,无法平卧。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原理:改善骨骼肌失健,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运动能力。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教育和宣教是C0PD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内容除了一般知识如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剂量及正确使用,症状的正确评估等,还应包括正确及安全使用氧气、预防感冒和戒烟。 5.运动性失用(MA)指丧失了运动觉记忆形式,因而不能按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运动。运动性失用是最简单的失用症,常见于上肢和舌。发生于上肢时可累及各种动作,表现为不能洗脸、刷牙、梳头、划火柴、倒茶、用钥匙开门及与人打招呼等,有时并非完全不能,而是动作的笨拙。病灶位于非优势侧顶、枕叶交界处。支配血管为大脑中动脉。 6.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四肢小关节,肩关节等大关节一般很少累及。 7.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四种危验体位,屈髋过90度,下肢内收过,伸髋外旋,屈髋内旋。 https://www.360docs.net/doc/5918459421.html,损伤分级: A级,完全损伤,骶段无感觉运动功能,无骶残留; B级,不完全性损伤,损伤水平以下包括骶段保留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级,不完全性损伤,损伤水平以下至少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D级,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运动功能,至少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级,运动与感觉功能正常。 9.人体表面积评分法由于它是由人体正、反两面直观图组成,因而可以应用于有

《康复医学概论》期末试题(上)

《康复医学概论》期末试题(上)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康复的对象为() A.急性期病人 B.恢复期病人 C.残疾人 D.正常人 E.老年人 2. 康复医学的服务形式为() A.临床医疗服务 B.护理服务 C.单学科服务 D.多学科和多专业联合 E.康复专业 3. 康复治疗团队的核心为() A.临床医师 B.康复护士 C.康复医师 D.物理治疗师 E.作业治疗师 4.以下属于作业疗法的有() A.生物反馈疗法 B.水疗法 C.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D.麦肯基力学疗法 E.医疗体操 5.康复医学的功能分类为() A.ICD-10 B.ICF C.ICD-II D.ICE E.ICD 6.康复治疗技术不包括()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手术治疗 D.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E.康复医学工程 7.包括() A.功能训练 B.全面康复 C.融入社会 D. 主动参与 E. 早期同步 8. 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A.运动功能评定 B.生物力学评定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D.脑高级功能评定 E.神经生理功能评定 9.健康包括() A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 C社会适应健康 D道德健康 E没有疾病 10.全面康复包括() A医学康复 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 E康复工程 11.功能障碍包括() A偏瘫 B言语障碍 C发热 D心理障碍 E肺心病 12.下列哪种情况一定属于残疾: A.独眼 B.单耳失聪 C.两岁幼儿不会说话 D.单小腿缺失 13.下列关于残疾的描述,正确的为: A.只是医学问题 B.只是社会问题 C.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D.残疾不可预防 14.ICIDH的应用不包括: A.残疾人 B.健康人 C.老年人 D.临床期病人 15.ICF更重视什么对残疾的影响: A.环境因素 B.心理因素 C.临床疾病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 一、是非题 1、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基础理论、功能评测方法、治疗技能的独特医学学科(√) 2、康复医学的宗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的程度。(√) 3、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患者主动参与的功能训练,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和手术。(×) 4、现代医学体系主要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 5、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除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 6、康复生物工程、针灸推拿等以外,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7、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包括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急性期和恢复期早期(√) 8、康复医学的主要容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保健医学(×) 9、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整个过程(√) 10、康复治疗主要以合理的使用药物,正确的掌握手术适应症为主 11、物理治疗包括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12将残疾分为残损、残疾、残障三个层次是WHO在1980年公布的。(√)

13、残损属于器官或系统水平的功能障碍(√) 14、残障属于社会水平的障碍(√) 15、我国将残疾分为六类(×) 16、肢体残疾分为五级(×) 17、长期制动会产生多系统的病理变化,影响最大的是肌肉系统、骨关节系统和皮肤的改变(√) 18力量训练包括等长运动、等运动和等速运动;(√) 19运动治疗原则是根据疾病的种类制定治疗计划。(√) 20、超声波治疗的机理是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和牵作用。(√) 21、中频电疗的频率是0-1000Hz;(×) 22、把一只眼睛失明归类到视力残疾畴;(×) 23、耳鸣,听力下降八个月,可以办理听力残疾证明;(×) 24、一侧肢体严重感觉减退属于肢体残疾;(×) 25、脑卒中导致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属于肢体残疾(√) 26、先天性肛门闭锁不属于残疾畴(√) 27、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始末(√) 28、肌力评定常用方法是徒手肌力五级分级法(√) 29、关节活动围测量的目的是了解关节活动围(√) 30、平衡功能评定主要为主观评定(×) 31、指鼻试验主要测定感觉功能(×) 32、有完整组织管理结构的社会最小单元成为社区(√) 33、社区康复对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均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A1-A2型题 3)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A1/A2型题 3) 1、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 A.药物不良反应 B.药源性疾病 C.毒性反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2、合理用药原则包括 A.明确诊断;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祛邪扶正并举;对患者始终负责 B.明确诊断;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 C.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祛邪扶正并举;对患者始终负责 D.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祛邪扶正并举;对患者始终负责 E.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祛邪扶正并举 3、关于解热镇痛抗炎药,以下哪项不正确 A.为一类化学结构相同的镇痛抗炎药 B.都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合成

C.是一种与糖皮质激素(甾体)不同的抗炎药 D.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 E.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抗风湿作用 4、临床上常用的甘露醇为 A.20%的高渗溶液 B.25%的高渗溶液 C.30%的高渗溶液 D.35%的高渗溶液 E.40%的高渗溶液 5、抗菌活性是指 A.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B.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C.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D.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 E.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6、关于胰岛素,哪项不正确 A.皮下注射吸收快 B.口服有效 C.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mRNA的转录及翻译),同

时又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D.增加脂肪酸的转运: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 E.增加葡萄糖的转运,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而降低血糖 7、以下关于透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方便,费用低 B.可多位置观察 C.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情况 D.图像的对比度及清晰度高 E.马上有结果 8、肾移植手术后出现排斥反应,尿中出现大量的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组织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9、与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最相关的是 A.胃肠道肿瘤

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专业知识真题精选

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专业知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1、 一个完整的作业治疗处方,其内容应包括 A.作业治疗项目 B.目的、方法 C.强度、时间、频度 D.注意事项 E.以上均对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作业治疗处方内容应包括作业治疗的项目、目的、方法、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及注意事项等。 [单项选择题]2、 步行周期中承重反应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参与的肌肉包括 A.胫前肌、臀中肌、腓肠肌 B.股四头肌、腓肠肌、腘绳肌 C.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 D.股四头肌、臀大肌、腓肠肌 E.股四头肌、臀中肌、腓肠肌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三篇专业知识第一章康复评定基础第八节步态分析正常步行周期中下肢肌群活动

[题眼解析]步行周期中承重反应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作用于髋关节的肌群是臀中肌,作用于膝关节的肌群是股四头肌,作用于踝关节的肌群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故答案选E) [知识拓展]步行周期中承重反应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正常运动踝关节:中立位。 [单项选择题]3、 不属于手外伤后的感觉测试的是 A.实体觉测定 B.两点辨别试验 C.Purdue钉板测试 D.Moberg拾物试验 E.手指触觉、痛觉、温度觉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三篇专业知识第五章骨科疾病第七节手外伤后的感觉测试 【题眼解析】感觉功能评定触觉、痛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测定(Moberg 拾物试验),故答案选C。 【知识拓展】感觉过敏①脱敏治疗技术②避免过度被动运动,以主动运动为主:③局部低频或中频电疗④星状结节阻滞术⑤颈肩部热疗(超短波疗法)⑥心理治疗。 [单项选择题]4、 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限制的被动运动是 A.屈曲15° B.屈曲30° C.屈曲60° D.屈曲90°

2019年康复医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48]

2019年康复医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48] [材料题]1、 A.臀大肌 B.梨状肌 C.闭孔内肌 D.闭孔外肌 E.臀中肌和臀小肌 [配伍选择题]1. 可使髂关节外展的肌是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2节运动系统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根据题意,本题考察的是使髋关节运动的肌群功能及解剖位置。 髋关节:①外展肌:臀中肌、臀小肌及梨状肌,其中梨状肌为辅助肌。臀中肌位于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为羽状肌。起点:起 于髂骨翼外面,止点于股骨大转子。故选择题1和8,都选择E选项。 ②后伸并外旋肌:臀大肌,臀中肌后支及股二头肌长头,其中臀大肌为主 要肌,臀大肌起自髋骨外面和骶骨、尾骨及骶结节韧带的背面,纤维斜向外下,覆盖大转子,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胫束。故选择题2和7,都选择A选项。 梨状肌借三个肌齿起于骶骨前面,肌齿附于骶前孔之间的骨面及骶前孔延伸的沟上,也起于髂骨臀面近髂后下棘处,及邻近的骶髂关节囊,有时还起于骶结节韧带的盆面。肌肉从坐骨大孔穿出骨盆,并大体填满该孔,此处成了其上、下方穿出结构的重要提及点。梨状肌借圆腱止于大转子上缘内侧边。故选择题3和6,都选择B选项。 闭孔外肌起自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的后方,止于转子间窝。 闭孔内肌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肌束向后集中成为肌腱,由坐骨小孔出骨盆转折向外,止于转子窝。故选择题4和5,分别选择C、D选 项。 【知识拓展】髋部肌肉起止点及功能如下图:

[配伍选择题]2. 可后伸并外旋大腿的肌是 参考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2节运动系统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根据题意,本题考察的是使髋关节运动的肌群功能及解剖位置。 髋关节:①外展肌:臀中肌、臀小肌及梨状肌,其中梨状肌为辅助肌。臀中肌位于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为羽状肌。起点:起 于髂骨翼外面,止点于股骨大转子。故选择题1和8,都选择E选项。 ②后伸并外旋肌:臀大肌,臀中肌后支及股二头肌长头,其中臀大肌为主 要肌,臀大肌起自髋骨外面和骶骨、尾骨及骶结节韧带的背面,纤维斜向外下,覆盖大转子,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胫束。故选择题2和7,都选择A选项。 梨状肌借三个肌齿起于骶骨前面,肌齿附于骶前孔之间的骨面及骶前孔延伸的沟上,也起于髂骨臀面近髂后下棘处,及邻近的骶髂关节囊,有时还起于骶结节韧带的盆面。肌肉从坐骨大孔穿出骨盆,并大体填满该孔,此处成了其上、下方穿出结构的重要提及点。梨状肌借圆腱止于大转子上缘内侧边。故选择题3和6,都选择B选项。 闭孔外肌起自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的后方,止于转子间窝。 闭孔内肌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肌束向后集中成为肌腱,由坐骨小孔出骨盆转折向外,止于转子窝。故选择题4和5,分别选择C、D选 项。

康复医学概论及答案

佳木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临床专科考试卷 专业班级康复治疗学专升本科目康复医学概论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 1. 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不利于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发挥正常作用的人。 2.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正常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3. 联合反应当偏瘫患者健侧肢体做随意抗阻收缩时,会引起患侧肢体不随意的紧张性活动,且其各关节多为整体运动形式。联合反应是指脊髓水平控制下的不随意运动,是正常情况下会出现的运动模式,有对侧性、同侧性、对称性、相反性的运动形式。 4. 共同运动是指肢体在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个关节的同时运动。 5. 运动链是指几个部位通过关节连接而组成的复合链。远端游离为开放链;远端闭合为闭合链,如:接触地面、墙面或桌面,或两手相握。 6. 肌力:肌肉运动时能最大收缩的力量。 7. 幻肢痛指患者在失去了肢体后,能够感觉到失去肢体的强烈疼痛。 8. 浅反射为刺激皮肤、角膜和黏膜引起的肌肉迅速收缩反应。 9. 深反射是肌肉受到突然牵张后所产生的迅速收缩反应,是刺激肌腱和骨膜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又称腱反射。 10. 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11. 病理反射是中枢神经受损后出现的异常反射。 12. 可塑性神经系统对机体内、外环境适应或应变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变动,表现为对特殊环境的适应、生理活动的训练与调制,乃至组织损伤后的代偿、修复和重建。 已经形成的思想和行为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或主观地加以改变,这些现象都反应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 二:简答 1.骨与关节损伤后引起功能障碍的原因 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粘连 关节不稳定 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 发育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