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过程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过程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呢?自由说。其实,夜晚的北京城也很美。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同学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课文中出现的这些生字词带同学读一读?

夜幕降临银光闪闪光彩夺目五光十色络绎不绝华灯高照

长安街勾画喷泉王府井紫禁城一束束一幢幢繁华辉煌

3.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小窍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北京哪些地方的夜景?边读边思考“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哪儿亮起来了”?

2.讨论交流: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就亮起来了。

3.你觉得夜晚的北京城里什么地方最美?把描写美景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吧。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谁能美美地给大家读一段课文。(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的许多优美词语,看一看谁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3.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城市。北京白天美,夜晚更美。谁还知道北京哪里的夜色更美?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细细游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2-5段,看看我们今天将要游览哪几个地方?

2.生读,交流:

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紫禁城。(在黑板上贴出四个景点的名称)

3.现在,选择你喜欢的景点,开始今天的游览吧!别急,先看看导游的要求。出示自读提示:(1)从2-5段中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自由读。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细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词句描写了这个景点的美,画出来,读一读。

(4)同桌交流学习体会,并美美地读一读你选择的内容。

4.全班交流,师点拨突破难点。(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说到哪个景点介绍哪个景点)

(1)东西长安街

A.你看到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指导说话:来到长安街,我看到了-----引导读句子。)

B.哪些词语写出了长安街亮起来了?

借助图片感知: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及相关句子的意思。

C.如果现在正是华灯初上,你漫步在长安街街头,身处点点灯光之中,闪烁的灯光如银河从天而降,想象你就身处其中,你能美美地读出这一段吗?自己练一练吧!

(2)环形路

A.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把“犹如”换一个词读一读吗?

B.你能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吗?

C.读,评读,引读,男女分读,齐读

(3)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商业街、王府井、紫禁城。感知“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

华”等词语。

(4)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二、回顾全文,深化情感。

1.看插图,让学生再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京的赞美之情。(说一句赞美北京夜晚美的话)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呢?

三、拓展延伸。

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书籍等,组织学生自由参观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本节课中学到的词句介绍我们居住的城市美丽的夜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一、解决问题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 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 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三、图形与变换 1、角: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如:推拉窗。 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如:方向盘。 4、平移的方法:①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②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③把各个按 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④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 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 位是万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内容素材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 1.简单的统计表。 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收集和整理数据。 记录数据的方法主要有(1)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2)用画“√”的方法记录; (3)用画“”的方法记录。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 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个笔画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 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 2.统计数据时,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本单元重难点内容: 1.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重点)。 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难点)。 本单元知识重要考点: 1.简单的统计表。 2.收集、记录和整理数据。 第二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 1.平均分的含义。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想这个数可以被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 (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把一些物品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4.除法算式的读法。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读法不变。 温馨提示:不能把“除以”读成“除”。 5.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6.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温馨提示:(1)乘、除法互为逆运算,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的算式除外),其中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算式的乘数是除法算式的除数和商。 (2)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确定用哪句口诀。 8.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实际问题。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 1.解决平均分问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分成几份,二是要让每份都同样多。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时,要弄清每份的个数和分成的份数。 3.“÷”读作“除以”,不能读作“除”。 4.在解答平均分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谁是被分的数(被除数),谁是平均分成的份数或 者按什么样的数量分(除数)。 5.在整数范围内,商不能比被除数大。 6.当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相同时,根据这道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7.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题意首先判断是否属于平均分,然后在找清总数与份数(每份数) 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本单元重难点内容: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重点)。 2.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结果(难点)。 3.除法算式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重点)。 4.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难点)。 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重点)。 6.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难点)。 7.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重点)。 8.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难点)。 本单元知识重要考点: 1.平均分。 2.除法。 3.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 1.轴对称图形。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图形,如果对折后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

高中数学必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总结(完整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 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 难点:难点是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 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包括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教案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中学程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常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列举或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以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列举或辨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性状; (4)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体8种性状个体间的差异,识别生物的性状; (2)通过苹果、梨辨别相对性状; (3)通过对遗传性状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领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和辨别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设计思路】 按照“目标引导,反馈矫正”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引导→自主探究→质疑点拨→反馈矫正”等四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高度注意,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一节课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自学导引(每人一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且了解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 (二)自主探究 补偿教学:学生在拿到学习目标之后,不宜立即布置学生自学。而是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认知

初始状态和情感初始特征。它能为新课的达标起到铺垫和迁移的作用。 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和自学导引,认真而全面地通读整节教材或教师指定的部分教材,细致地进行筛选:哪些知识点能够按照要求掌握;哪些知识点似懂非懂;哪些知识点一无所知。 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自学,每个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可能不同,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教师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提出质疑、明辨是非、相互补充或纠正,使自己归纳的知识更完善。 (三)质疑点拨 教师质疑:通过自读教材和相互讨论,学生对各具体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往往不够深入,并且常常也缺乏对具体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认识。通过教师质疑就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的独立思考,深刻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精讲点拨:学生经过自学探究、讨论交流、教师质疑后,可能有些知识点在头脑中还比较零散,很容易遗忘,同时在前三个环节的学习中,已最大限度地暴露出了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期中提纲】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 一、解决问题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描写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 2、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习、尊重并成为善良诚实的劳动者。 单元重难点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 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 习作教学目标:通过一两件事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把事情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建议: 学习本单元课文可采取精读和品读的方法,或采取学生自读为主的学习方式来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自己不懂的词,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 3、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坚持做摘录笔记和写阅读笔记,在摘录中注意词 句的积累和运用。

4、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脉络,领会写作意图,学习表达技巧,并联系生活实际陶冶美好情操。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能在朗读中注意重音、语调和语速。 2、阅读时应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学会品味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词句,增强语言感受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长江之歌》《古诗二首》和《三峡之秋》的有关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长江、黄河的地理状况、历史演变,以及作为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通过拓展阅读课文的学习以及查阅资料,了解母亲河的现状,学习写《倡议书》,激发学生树立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体育颂》中的部分段落,理解什么是体育精神,了解中国女排积极奋进、刻苦训练、团结拼搏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2、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23个,写字30个。理解“匀称、协调、刚毅、关键、搏击、深思熟虑、荣誉、清晰、启迪、较量、机敏、聪慧、幽默、化险为夷、弱不禁风、不解之缘、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忍辱负重、默契、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过关斩将、梦寐以求”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体会反复、比喻等手法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 4、学习记史类的说明文的写法。 5、开展综合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作班歌班词、班徽说明书、运动员誓词、广播稿、解说词、挑战书等实用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 重难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认写100以内的数,掌握组成,顺序,会比较大小,会用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 中的事物,会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和一位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初步感 知所学图形的关系。 5、知道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的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欣赏数学美的 意识。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 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和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4、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三】德育目标: 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知道爱护人民币,珍惜时间。 3、形成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良好信心。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元、角、分的认识及换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重难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 是:米、分米、厘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 ”来表示;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米、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重点) 4.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4)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重点) 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整数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 21÷5=4……1 读作21除以5商4余1。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4.利用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根据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求商。 5.有余数除法应用题一定要在商和余数的后边都带上单位名称。 6.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7.(1)17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4人,至少要租(5)条船。 (进一法) (2) 20米布,每6米做一套衣服,可以做(3)套衣服。(去尾法) 第三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 1.数数的方法:数比较大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十个十个地数,零散的再一个一个地数,要根据具体的数目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2.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4. 1000以内数的组成:百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 5.读数的方法: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读几百,十位上是几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0读作零,末尾的0不读 6.写数的方法:哪一位上有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0起占位的作用)。 7.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物理教学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上好一节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教师必须事先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学习哪些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达到什么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等。这就同作战之前要制定作战计划一样重要。 长期以来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是教学大纲,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笼统抽象的。它不可能对每一教学内容(知识点)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及其特点 (一)作用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可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对教与学的双方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 (二)特点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原来常用的教学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存在很大差异。 教学目的是指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达成某一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它指明了学生应在物理知识、能力和物理素质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教学目的的确定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其着眼点是教师的教。因此它是一个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物理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制定物理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教案设计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师教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它更具体,深广度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可见,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比较起来具有:整体性——概括整个教材,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性——根据当地或班级学生的实际水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

【教学目标】 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及中性面的概念 4.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分析 2.难点是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静摩擦力》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应用摩擦力的实例,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2.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 7.5 宇宙航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单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理解单摆振动的特点及它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2)掌握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 2.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周期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3.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可先提出疑问,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先猜想实验结果,由教师实验验证,使学生能更好的有目的去观察实验。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在于掌握好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成立条件。 2.本课难点在于单摆回复力的分析。 解决方案: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印象。本课难点在于力的分析上,由教师画好受力分析图,用彩粉笔标示,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这部分内容属于A类要求及了解内容,只要使大部分学生能明白基本过程即可,重在强调最后结论。 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学习利用物理图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相关量变化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理念。 【教学重点】 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物理方法――倍增法,并会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像法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最新新课标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与重难点

新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 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 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难点练习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难点练习题 1·5个面包要10元,3个面包要()元。 2·一根木头锯6段要30分钟,锯4段要()分钟。 3·左边图形向右平移了()格。 4·60与24的差是6的( )倍。 5·把12+13=25和49—25=24合拼成一个算式是:()。 6·美术组有8人,音乐组是美术组的3倍,音乐组是舞蹈组的4倍,舞蹈组有多少人? 7·计算时,有括号的先算()再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再算(),()或()的,就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8·老师有20个本子,最少还要买()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了。 9·判断错误:把24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是8个。() 10·5+4×7=,把4+6=10 和 46+10=56合拼成一个算式是: 11·小明拿50元买一本作文选用了12元,买一支钢笔用了20元,他还剩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12·小红今年4岁,爸爸是她6倍,明年爸爸是小红的几倍?13·村长今年31岁,小羊7岁。村长60岁时小羊()岁。 13. 自行车行驶中的车子和车轮运动都是()现象。 14·56里面有()个8。算式是:。 15·9筐苹果每筐三个,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个。 16·使的2倍。 。 17·涂一涂:使白色是涂色的2倍。 18·二(10)班原来有68人,这学期转走3人又转来了10人,现在比原来多了()人。19·根据算式提问题或条件。 小鸡有6只,小鸭是小鸡的5倍,?算式是:6+6×5 小鸡有8只,,小鸭有多少只?算式是:8÷2 20·单人椅有36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做多少人? 21·81减去64与45的差,结果是多少? 22·56÷8=7,表示()是()的()倍,还可以表示()里面有()个()。 23.在8×﹙﹚<43的括号里最大能填﹙﹚ 24·4个篮球和5个排球一共62元,一个篮球8元,一个排球()元。 25·一包糖如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得3颗。平均分给9人,每人得()颗糖。 26·小猴摘了37个苹果,大猴摘了29个苹果。它们还摘()个苹果才到80个。 27·小红看一本故事书,前三天每天看8页,第四天从第()页开始看。 28·星期天明明家一家三口来请客人吃饭,明明准备了10根筷子,来了()名客人。29·判断:如果7月份有五个星期天,那么7月1日是星期五。() 30·判断:自行车行驶中的车子和车轮运动都是旋转现象。() 31·判断:47-17+23与47-(17+23)的得数相同。() 32·六杯牛奶54元,八杯奶茶56元,()饮料最便宜。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认识图形(二)例 1 教学内容:第2-3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感受平 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并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认识图形例2 教学内容: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学生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增强想象力,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在完成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探究之后,就来到说课第一部分非常关键的环节——说教学目标和说教学重难点。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详实教学重难点的确立,能够帮助我们授课理清思路确立正确方向,使得整堂课一气呵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究竟该如何设置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谈一下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目标的是建立在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标为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所教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最终导向来制定。以物理学科为例,在不同的年级阶段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就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主要要求是对于知识概念定义的了解和初步掌握,能够体会简单的物理学思想比如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物理探究过程中的应用等等。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并且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里学生更多的要求就是要以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为依据,对于新的知识能够理解推导和应用,并且能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设置物理探究性实验方案,并且对于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特点对于教学目标设置的重要性。接着,从教学目标撰写的角度,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以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而知识和讲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又是在教学过程和讲解方法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学目标的构成应该设置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三维目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三维目标也不是逐级递进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来解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法和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教学媒体等因素,那么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这些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 1.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的教学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 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 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2.教学重点和难点、关键点的确定及突破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 学生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的发展规律确定难点,进行教学。也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设立关键点,所谓关键就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把一个单元、一节课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与知识学好, 就可顺利掌握、运用教材,这就是知识的关键。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3.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1 / 1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5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 \

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课标”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细化 ^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 课时安排:8课时(新授)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P2-3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

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根据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 第二课时: 课题: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P5例3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第三课时: 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p6例4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的,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通过规律探索,发现积和因数间的关系。即,当因数比l小时,积比另一因数小;当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因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