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演讲稿

扶贫先扶志演讲稿

篇目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扶贫先扶精气神”,把贫困群众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频共振,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有身体勤,思路清,才能真正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物质上的贫穷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族兴衰,德行为要。只为物质上的富有失去精神上的依托而造成“富不过三代”的困惑。现如今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但因懒致贫依然是困局。

“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部分困难户习惯于依赖国家政策支持,这让一些贫困群众有了“输血期待”,搞生产不积极,争当贫困户最积极。政策变了味,扶贫成了养懒汉。人不怕有难处,就怕没自知。当“等靠要”成生活依赖,“没搞头”成了口头禅,久而久之思想就会被灰尘蒙蔽进入了死循环,张嘴谈条件,伸手要政策。有利益大家上,有困难你来抗。不少干部虽然也常深入贫困地区,扎根贫困群众,想了不少办法,但往往事倍功半,扶贫看不到实效,群众得不到实惠。给再多的资金,再好的政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难以起色。原因就在于因懒致贫群众的心已成局外人、旁观者。

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在于“思想死角”。

死角不是死路而是拐角,视角变则柳暗花明。要死角转换视角,既是思维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扶贫先扶志”,精准扶贫不能忽视思想的作用,深挖其思想根源,主动唤起“自立自强”意识,督促其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引导其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比如,可以用比差距,互帮扶,互监督模式。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坐下来谈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难题,即提高了技术能力,也加深邻里感情,激发了群众活力。“团结”是制胜的核心要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中国传统精神中,积淀着集体主义的传统;在扶贫工作中,也有必要杜绝单枪匹马,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对扶贫对象最好形成真干真支持、多干多支持、大干大支持等激励效果,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和稳定性。彻底打消贫困群体的“等靠要”思想。

“扶贫先立勤”农村的带头人,不是指出路子的人,而是闯出路子的人,党的干部就是这带头人。各级干部的引导和助推作用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扶贫攻坚战中不言而喻。正如《党章》规定,党的干部要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不敢担当,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逃避、推诿、拖延,如何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所以必须坚持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不动摇,着眼于提高协商能力,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特别是班子建设。贯彻能上能下制度,坚持先换思想后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态度。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困难与坎坷,畏难不行,抱怨也不解决问题。

善于打开思路、敢于突破禁区、勇于挑战盲区,才能让偶然变为必然、让死海变成蓝海。思路创新,黄土成金,思路一通路路通,思维一变处处变。敞开思路想办法,往往就会让危机成契机,变挑战为机遇,甚至能够实现“无”中生“有”,在看似“不可能”中找到“可能”。扶贫不仅仅是解决群众的富裕问题,更是解决群众的志向问题。只要“扶起精气神,立起勤勇谋”,就没有跨不过的火焰山、蹚不过的通天河。众志成城打赢扶贫攻坚战,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奋斗。

篇目二:

扶贫应先扶志。脱贫攻坚完全不可怕,怕就怕干部群众精神上“贫困”。

我觉得扶贫需要先扶志气,再立志向;扶贫需要先强信心,再鼓干劲;扶贫需要先富思想,再富生活。只有首先“摆脱”了头脑“贫困”,才能摆脱整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贫困”。

“打破才能赢得生机活力,取值才会走好发展新路。”破除贫困坚冰,最根本的办法在改革;攻克贫困硬骨,最重要的精神在创新。

带领7000万群众脱贫致富,可以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这不光是各级党政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各界的责任,更是13亿中华儿女大家共同的责任。如今,抓好扶贫攻坚全社会都在关注,全民族都积极响应,全方位已积极行动,全盘态势良好,上下齐心攻其一役,扶贫工作完全可以必胜。应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抓扶贫。“弱鸟完全可以

先飞,治贫完全可能先富。”无数的事实已经有力佐证。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紧紧抓住发展关键时期,趁势赢取战略机遇,才打得赢攻坚之战。如果思想不通,则万事不通,那就干事无基,会成事无望。所以,大家都要坚持把责任举过头顶、将百姓装在心中、拿名利踩在脚下,学早一步、深学一层、看长一些、远思一点、干先一步,在解放思想中找出问题差距,在解放思想中深化优势认识,在解放思想中破冰创新,工作思路不能不清,心中不能无数,手上不能无招,落实不能无数。一定要做到谋划发展“子”、责任履行“担担子”、工作落实“钉钉子”,千方百计谋好一域、做实一切、带动一片、惠及一群、引领一方。

应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抓扶贫。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有人人参与、众人出力,坚持在政治责任面前认识清醒,在重大任务面前勇于担当,在攻坚克难面前大胆破题,在贫困群众面前主动作为,以贫穷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干部带头干苦事,领导率先做苦人,千方百计使大众动起来、让干部干起来、将工作紧起来、把措施硬起来,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拨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尽非常之责,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才会创非常之绩,发展就会很快。

应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抓扶贫。拿出“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精神,让落实快起来,使效果好起来。具体工作要做到项目安排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考核评价精准、督促检查精准,把优势掘出来、把技术嫁起来、把帮扶实起来、把产业做

起来、把产品售出去,因地制宜发展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特色集镇,结合实际走产业带村、项目兴村、资金扶村发展路子,做到高端定位、优先突破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广泛培养、加速升级服务产业,实施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扶持一批“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培养一批“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发展一批“勇闯天地”的创新企业,把实惠送上来、把满意升起来、把关系紧起来,把贫困乡村不断建设成美丽宜居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寄托乡愁的故园、观光休闲的公园、投资兴业的乐园。

应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抓扶贫。树立抓好扶贫是本职、不抓扶贫是失职的奖惩导向,营造该为必为、敢作敢为,做到善作善为、善做善成。着力引导所有关注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都向脱贫攻坚聚合,紧扣“扶持谁”,将贫困人口精准化管理;紧扣“谁来扶”,将扶贫责任精准化落到;紧扣“怎么扶”,将贫苦农户精准化扶持;紧扣“如何退”,将脱贫目标精准化定位。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让底线守得更牢更实,新路走得更好更快,小康要奔得更稳更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