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林中小溪》教案 苏教版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林中小溪》教案 苏教版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林中小溪》教案 苏教版

林中小溪

2、概括本文主题

描写小溪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理解“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灵,那就去找一条林中小溪,顺着岸边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

(1)在作者眼中,小溪是森林的心灵,读懂了小溪,也就破解了森林。(2)运用拟人,揭示出小溪在森林中的地位。

4、小溪的象征意义?

敢于搏斗,顽强前行,充满自信的奋斗者。

5、小溪的精神?

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

6、理解文章中反复五次出现的“早晚”一词的作用?

(1)溪水流动的声音。(2)小溪的坚定信念。(3)作者的信念和理想。(4)点明中心,人和小溪一样,有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就能获得成功。

7、小溪水声的特点?

兴奋、自信、充满力量。

8、水塘、大灌木、小狗鱼、种子、灰雀等的象征意义?

凝滞、平庸,安于平淡,丧失激情的生活者。

9、理解“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

(1)运用拟人,把小溪聚集水流当作收紧肌肉。(2)形象描绘水流翻滚涌动的情态。(3)表现小溪面对障碍勇敢顽强的精神。

(4)不贪享受——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

20、“一股股水流在两岸紧夹中奋力前进,彼此呼唤,说着“早晚”二字。这“早晚”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入大洋。”怎样理解这句话?

(1)团结奋进(2)执着追求(3)坚定信念

21、作者写“被困在水湾中的小狗鱼”的作用?

(1)平庸、丧失激情的生活(2)对比、反衬(3)突出小溪顽强奋斗的生活。

29、理解“此情此景我觉得再好也没有了,我再不必匆匆赶到哪儿去了。我在树根之间坐了下去,紧靠在树干上,举目望那和煦的太阳,于是,我的梦魂萦绕的时刻翩然而至,停了下来,原是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

(1)对这一方土地的深情留恋。(2)解释如此留恋的原因——自我摆脱了孤独感、失望情绪,融入了社会,感到温暖和幸福。(3)“最后一名的我”是指被生活所抛弃。(4)“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我在愉悦中领悟到幸福的所在和人生的真谛。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