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 日期

1、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包括几部分?内容有哪些?

明确:三大部分。

(—)汉语知识

1.语音:汉语拼音规则。

2.标点符号:复习巩固标点符号知识。

3.汉字:在小学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达三千五百个汉字。构字常识。

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4.词:词的分类

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词义的褒贬。

5短语:短语的结构(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

6.句子: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常用关联词语(复句不超过二重)。 7.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简明、连贯、得体。

(二)文体知识

1.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

2.说明文(对象特征、条理、方法)

3.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

4.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三)文学知识

1.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

2.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明确:

1.y、W的使用规则,了解y、W的使用规则

应懂得一个道理:一个音节里至少有一个元音。那么,“衣、乌、因、英”的正确拼法就是:yi、wu、yin、ying。

当一个开头有y、w的音节里有其他元音时,i、u就可以不用了。

如yā(鸭)就不能拼为yiā。

2.标调的位置

汉语有四声,加上轻声就有五声了。轻声不标声调,其他四声的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如果音节中只有一个元音,可以标在元音上。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就要看哪个元音在声调方面起主要作用。哪个元音在读音时最响亮,哪个元音就起重要作用,声调符号就标在哪个元音上。一共有六个元音(ɑ、o、e、i、u、ü)。ɑ最响亮。所以,凡有ɑ就标在ɑ上,没有ɑ就标在o或e上,o和e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音节里。如果音节里没有ɑ、o、e,那么就会有i、u、ü,如仅有其中一个,标在那一个上就行了,如果i、u、并列,谁在后面就标在谁上面。

3.大写

人名、地名开头的字母和一句话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3、问怎样区别顿号、逗号和分号?

明确:逗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在一个句子的意义上,结构上可以断开的地方,可用逗号。如主谓之间,主语是主谓短语且较长;复指成分之间;主谓短语做谓语和宾语等,都可用逗号隔开。

顿号是表示句中词或短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停顿时间短于逗号。

分号主要是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分句中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一般用分号,其停顿时间长于逗号。

例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昇、祖冲之之所以永远被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

(1)孔子、司马迁、鲁迅等是并列词。所以中间用了顿号。

(2)除复句的分句之间用了逗号外,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也用了逗号。

(3)四个复句之间因是并列关系,所以用了分号,构成一个大的排比句。

4、问在使用冒号和破折号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明确: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解释的用法相混淆。如,给下列各句方框处加上标点。

①用表格整理材料的优点是口容量大,直观性强,眉目清楚,便于对材料作进——步分析。

③我国的四大发明口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④这四种权力口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①②句使用冒号,③④句使用破折号。其用法的主要区别是:

(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①②,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注释,则用破折号,如③④。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如③④,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如①②。

5、问怎样区别省略号前后点号的用法?

明确:

(1)省略号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就用句末点号。如:“我去钓鱼的时候,不就干脆放你们一天假吗?……”

(2)省略号前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点号,例如:“同志,你真是……”

(3)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如:“他把小刀塞在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但省略号后,后边还有话,省略号后要加标点,如:“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6、问对话时标点怎样使用?

明确:对话时标点的用法要注意两种标点:一是引号,一是冒号。

请看下面例子:

①梁赞叹似地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说。”

②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头。他日里亲自数过的。

③“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④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

(1)在语段中对话的前后要加引号,如①;如是转述的话,可以不加引号,如②。

(2)如先引用某某的话,再指明“某某说”,不再用冒号,如③;如果是在叙述中的引用,引文前可以用逗号,而不用冒号。如④。

7.、问句号与逗号怎样辨别?

明确: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之后的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既指单句

A.他,是语言的巨人。

B.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A句中逗号,是单句中间的停顿;B句中逗号,是复句中分句间的停顿。有个顺口溜,谈到逗号,除了“表示一句话中间停顿’’以外,还有表示强调的作用:单句中间用逗号,哪里强调哪里逗。强调主语,就在主语后面用逗号;强调宾语,就在宾语前也用逗号。

8、问问号与叹号怎样辨别?

明确:

例l.你不党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例2.我的身体已经残破了,大脑再坏了,拿什么为人民做事情呢!

显而易见,用问号侧重于表达反问的语气;用感叹号,侧重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也有人在反问句结尾既用问号又用叹号。这是既表达反问的语气又表达强烈的感情。

9、问破折号与括号如何辨别?

明确:句中的插入成分常用破折号标明。例: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碴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破折号的这种用法和括号很相似,但是有区别:破折号引出的话较为重要,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而且是正文的一部分,可以和正文

一起连着读;而括号中的话较为次要,只是对正文的注释,不能和

正文——起连着读。例:

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

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这里的括号不能改为破折号,上一句的破折号不能改为括号。因

为括号引出的话,不是插入语,不能上下文连着读,破折号引出的

话,是插入语,能和上下文连着读。

10、问如何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明确:在辨析同义词时,首先要把握几个词是否为同义词,其次要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以从词义的轻重、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的使用对象、搭配习惯,词性和语法功能上把握,还可以从语素分析上找出其细微差别。但要注意不能脱离具体语境。

看作是反义词。在一般情况下,形容词中反义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名词和一部分意义较实在的副词中也有一些反义词。

11、问如何辨析褒义词、贬义词?

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跟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密切关系,往往随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如“清高”一词,旧时指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是褒义词; 现在往往指为人自傲,不通时务,难以相处,而带有贬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词语的感情色彩常常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的现象,有时还能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因此,在解有关褒义词、贬义词的题时,首先耍弄清词的本义,带什么感情色彩;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考虑,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

12、问如何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明确:解这种题,首先要明了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然后要分析具体语境,所谓语境,就是上下文,看上下文说的是什么,以此来推定词语使用的范围、对象、程度、褒贬义等;再选定某一含义,并把这一含义放回语境加以检查,看前后是否一致。

基础知识复习(二)

1、问怎样区别词、短语和句子?

明确: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的语言单位,作为词,必须兼顾“最小的”和“自由运用”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而且大多数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就成为一个句子;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它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一个句子可由一个短语充当,也可由一个词充当。

一、词与短语的区别

1.根据语音来区分。词的内部各语素之间语音上一般是连续的,也就是说语素之间没有停顿,如“艰苦卓绝的斗争”就是由四个词构成,“艰”与“苦”、“卓”与“绝”、“斗”与“争”之间不能停顿;短语的内部成分之间在语音上大多是停顿的,如“雄伟壮丽”、“聪明漂亮”等,中间都可以停顿,所以是短语。

2.根据意义来区分。一般来说,词的意义有整体性,即它的意义不是它的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如“苦瓜”是指一种蔬菜,而不是“苦”和“瓜”的意义相加;可短语的意义就不同了,它一般是由组成短语的几个词的意义相加,如“思想感情”是“思想”和“感情”的意思相加。

3.用扩展法来区分。即在两个音节之间插入成分,插入后意义不变的是短语,意义交了或不能插入的是词。如联合式的组合可插入连词来检验,“聪明伶俐”可扩展为“聪明”和“伶俐”,所以“聪明伶俐”是短语,而“壮观”等组合不能插入连词,所以是词。

二、短语和句子的区别

1.句子有语调,句终加标点。如“看书!”因为有了“!”号,所以标志着这是个句子,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动宾短语了。

2.句子具有表达性,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完成一项简单的交际任务。如“他哭了!”短语不具备这个特点。

2、问怎样区分单句和复句?

构成复句的各个分句互不包含,互不充当成分;这些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其中包括省略句、无主句或独词句。在意义上,几个分句必须有逻辑联系,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看着这情景,将军觉得十分快意。”这个句子,从结构和意义的结合上来分析,分句互不充当成分,且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复句。“他们思考着,判断着,探索着,寻找着(自己)的路。”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一个联合词组“思考着,判断着,探索着,寻找着”,其后同带一个宾语“路”,属于单句。又如:“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这是称代复指做主语的句子,也属于单句。复句往往以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各种关系,但关联词语不一定都用于连接分句,也可以连接词、短语;因此,辨认单句和复句,需要在弄清结构和意义的前提下,抓住关联词语来考察。如:“由于得到了新鲜的血液,伤员饮食增加了。”“得到了新鲜的血液”虽是动宾短语,但可以视为蒙后省主语“伤员”的省略句,“由于”是连词,连接的是一个分句,全句视为复句。而下面的句子则是单句:“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看见他那忧郁的目光。”“只有”这个关联词在于强调介宾短语“在这个时候”所充当的状语。至于语音停顿,也有辨认单句与复句的作用。几个动词做谓语,倘若中间没有隔断,就是单句;中间隔断了,则是复句。如:“他每天都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这是单句;“他努着小嘴巴,指着对面的工地。”这是复句。

3、问怎样找句子的主干?

明确:所谓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压缩掉摊以后剩下的成分,�般是指主语、谓语和宾语。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子中主语、谓语和宾语补充成分的修饰、限

制、几补充成分即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只保留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中心词,这就叫紧缩的方法。如: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多厚。

这句话句中,主语是“雪”,谓语是“下”,宾语是“半尺”、“纷纷扬扬”

“大”是句中定语,“多厚”把定语、补语压缩后,这个句子的主干就是:雪下了半尺。

①句子的主干是从结构的角度来说的,是与修饰、补充成分相对而言的。结构上的主干并不等于表达上的重点,从表达的角度看,重点往往是在那些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上。

②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全句。被紧缔掉的成分虽然不是句子的主干,但是,在表达意思上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是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更丰富、更明确、更生动、更形象。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有时甚至跟原来句子的意思相去很远。

③否定句在摘出主干的时候,一定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否则主干的意思正好和原句的意思相反,所以,否定词不能压缩掉。

4、问怎样判断多重复句?怎样进行分析?

明确:判断一个复句到底是一般复句还是多重复句,关键是看它在结构上形成了多少个层次。

分析多重复句,首先要统观全局,找准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多重复句不管有多少层次,总有一个影响全局的层次,我们如果抓住这个层次,对多重复句的大的结构关系便掌握了。

第二,逐层分析。我们抓住第一个层次之后,把多重复句分为前

后两个部分,然后对这两部分进行分析,找出第二层次。

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

明确:常见病句的病因有:

1.用词不当;

2.词语搭配不当;

3.句子成分残缺;

4.词序不当;

5.句式杂揉

6.自相矛盾;

7.关联词运用不当(也算用词不当或词语搭配不当的特例);

8.重复累赘;

9.指代不明;

10.句子前后不一致……

要注意,有些句子从语法或逻辑上说不通,但在修辞上说得通,或人们早已习惯于此,这不算病句。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改写题。

分析句子主干是检查句子有无毛病的最佳途径之一。修改病句要尽量保持原貌和句子本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还有的题目要求在原句上用符号法修改,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忽视。

6、问同是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有何区别?

明确: 1.明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像、如、仿佛、宛如、如同等),一般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

例: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本体:头发,喻体:小姑娘的发髻。

比喻词:宛如。

2.暗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是、成为等)。一般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

例:有几个园里的古老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本体:盘曲嶙峋的枝干,喻体:一幅好画。

比喻词:是。

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一般形式是: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厚障壁”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形成的隔阂。被比喻的事物没有出现,也不用比喻词,全是直接用比喻的事物代替的,所以叫借喻。

7、问为什么带“像”的句子不都是比喻句?

明确:判断带“像”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表示两种事物的比较不是比喻

例:①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

②小开朗长得像他的妈妈。

例:⑦中的恒星与太阳是同一本质的事物。例②中的“小开朗”和“他妈妈”也是同本质的事物,这只是同质事物的相似点的比较,不是比喻

2.表示对一种情况的推测、揣度,不是比喻

例:①这座楼很新,像是刚盖的。

②那幢建筑,好像是游泳馆。

例①②中的“像”、“好像”用来表示对情况的揣度。是对各自的句子中的主语进行推测性的判断。

3.表示想像的不是比喻

例:①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②他真像失败了似的那样伤心。

例①②都是表示想像的,构不成比喻。

4.表示举例子的引词不是比喻

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词,像网吧、网虫等。“像”后面是列举的例子,而不是喻体。

8、问怎样区别比拟与比喻?

明确:比喻,在于“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比拟,在于”拟”,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通点。所谓相通点,以拟人来说,就是让物也具有人的特性,或者让此物具有彼物的特性。

特别要注意,有比喻词出现的,就不是拟人,而是比喻。换而言之,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小鸟像个歌唱家在放声高歌。

这只是个比喻句,它只是把“小鸟”比喻为“歌唱家”罢了。如果要造拟人句,就应改成“小乌在放声高歌”。

造比喻句、拟人句时要注意。造拟人句不能忽略被拟对象的特点。例如:“我高兴极了,连课桌也对我微笑。”“课桌”一笑就会“破裂”,造比喻句要考虑环境。

9、问借代和借喻有何区别?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联系的东西来代替。如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它的作用在于“代”。借喻则是不说出本体、喻体的比喻,它的作用在于“喻”。例如:

①“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会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②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例①中的“花白胡子”指的是长着花白胡子的人。这是用特征代替事物的本身。例②中的“翡翠”指的是像翡翠一样的海浪,是借喻。

(2)借代与借喻的关系不同。

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是相关的关系;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例如:

①“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②如果说翟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①中的“袁世凯”指的是银元上的袁世凯头像,因而借体和本体相关,是借代。例②中的“风景画”是比喻巫峡山光水色的,二者之间取其相似,是借喻。

(3)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例如前面的两个例子,例②可把“风景画”改为明喻:巫峡的山光水色像一幅风景画。而例①则不能改为:银元像袁世凯一样。

10、问如何选择和变换句式?

明确:句式的选择和变换其实也属于修辞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往往需要选择运用恰当的句式。

这类题主要考查陈述句、疑问句、析使句、感叹句之间,肯定句和否定句之间,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句式变换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句式的选择。

从题型看,这类题以选择题和句式变换题为主。无论哪种题目,解题时均要注意:一是把握题目要求,二是要熟悉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三是要确保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讲评课教案 大隐镇中心学校小学部茅彤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五、选词填空。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 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 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 (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 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 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 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补充课外练习: 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 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 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体会划线部分的写法,仿写句子) 燕子看见啄木鸟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注:(1)、本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弹琴可以看出,这句是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2)说几句拟人句。

最新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精品文档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期中期末和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5个,非选择题3个。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 2、文学常识的巩固 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标1、2、3、4 难点: 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23分)、文言诗文阅读(14分)、现代文阅读(23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材料归纳、概括一句话新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 三、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B、小组讨论找规律。 主要原因,学生归结为: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查题、文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法虽然多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四、师生互动: 1、针对“积累与运用部分”存在问题,举例探讨,归纳方法: (1)师生探讨仿写句子的方法: 一是要按照格式去仿写句子,二是仿写的句子还要考虑内容方面与所给的句子相吻合。 反馈练习: (2)、师生探讨材料归纳题的规律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

重庆中考数学材料阅读24题练习题

2017年重庆中考材料阅读练习题 1、2017届南开(融侨)中学九上入学 24.能被3整除的整数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定义一种能够被3整除的三位数abc 的“F ”运算:把abc 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例如abc =213时,则:213 F u r 36(333213++=36) F u r 243(3336243+=)。数字111经过 三次“F ”运算得_________,经过四次“F ”运算得___________,经过五次“F ”运算得__________,经过2016次“F ”运算得___________。 (2)对于一个整数,如果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可以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一定能够被3整除,例如,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是a ,百位上的数字是b ,十位上的数字是c ,个位上的数字是d ,如果a+b+c+d 可以被3整除,那么这个四位数就可以被3整除。你会证明这个结论吗?写出你的论证过程(以这个四位数abcd 为例即可)。 2、2017届南开(融侨)中学九上阶段一 23.有这样一对数:一个数的数字排列完全颠倒过来就变成另一个数,简单地说就是顺序相反的两个数,我们把这样的一对数互称为反序数。比如:123的反序数是321,4056的反序数是6504。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个三位数,其数位上的数字为连续的三个自然数,求证:原三位数与其反序数之差的绝对值等于198; (2)若一个两位数与其反序数之和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求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两位数。

3、2017届南开(融侨)中学九上期末 25.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2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实数根是另一个实数根的3倍,则称该方程为“立根方程”. (1)方程2430x x -+=_____立根方程,方程2230x x --=______立根方程;(请填“是”或“不是”) (2)请证明:当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3y x =上时,一元二次方程240mx x n ++=是立根方程; (3)若方程20ax bx c ++=是立根方程,且两点2(1,)P p p q ++、2(5,)Q p q q -++均在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上,请求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根。 4、2017届一中九上月考三 24.若整数a 能被整数b 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 a n b =,即a bn =.例如:若整数a 能被7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7 a n =,即7a n =. (1)将一个多位自然数分解为个位与个位之前的数,让个位之前的数减去个位数的两倍,若所得之差能被 7整除,则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7整除.例如:将数字2135分解为5和213,21352203-?=, 因为203能被7整除,所以2135能被7整除.请你证明任意一个三位数都满足上述规律. (2)若将一个多位自然数分解为个位与个位之前的数,让个位之前的数加上个位数的K (K 为正整数,15K ≤≤)倍,所得之和能被13整除,求当K 为何值时使得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13整除.

二年级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第一单元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帮助学生分析试卷出出错问题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彻底明晰,自主纠错。 2、过程与方法: (1)讲解法、讨论法 (2)小组合作,想让学生讨论交流共性问题,然后再进行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分析试卷出出错问题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彻底明晰,自主纠错。 教学难点:阅读与写话 课型:试卷分析课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简介全班考的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的内容分为五项内容,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考查字到词,从词到句到篇,以及阅读与写话,始终紧扣本单元教材与生活的实际。 本次考试共46人,优秀人数:40人,及格人数46人,优秀率为86.9%,及格率:100%。 表扬进步最大和优秀的学生,鼓励退步较大的学生要“加油”。其实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成绩只属于过去,考得比较理想的可不能骄傲,可以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再学学另外的考题小窍门。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学生汇报出错问题 1、学生统揽试卷,仔细分析,看看哪些是自己马虎出错的,哪些是实在 没有方法或思路的,找出来。 2、小组内交流想法,解决一部分问题。 3、确定不会做的问题,小组长统计。 三、罗列共性问题。 1、指名小组回答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及时板书。 2、学生齐读这些问题。 四、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问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1、第一小题看拼音写词语 “勤田野、世界”等词语出错率相当高,说明学生对字音没有掌握准确,还有平时学习的也不够扎实,有些浮。 2、第二小题选字组词。 对于形近字学生比较迷瞪,区分不够清楚,区分“芽与牙”

2017年重庆中考数学24题特殊数字类——阅读理解专题

重庆中考数学——阅读理解专题 1.设a ,b 是整数,且0≠b ,如果存在整数c ,使得bc a =,则称b 整除a ,记作|b a . 例如:Θ818?=,∴1|8;Θ155?-=-,∴5|5--;Θ5210?=,∴2|10. (1)若|6n ,且n 为正整数,则n 的值为 ; (2)若7|21k +,且k 为整数,满足??? ??≤≥-53134k k ,求k 的值. 2.若整数a 能被整数b 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n b a =,即bn a =。例如若整数a 能被整数3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 ,使得 n a =3 ,即n a 3=。 (1)若一个多位自然数的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数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之差(大数减小数)能被13整除,那么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13整除。例如:将数字306371分解为306和371,因为371-306=65,65是13的倍数,,所以306371能被13整除。请你证明任意一个四位数都满足上述规律。 (2)如果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仅有两个数交替排列组成,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摆动数”,例如:自然数12121212从最高位到个位是由1和2交替出现组成,所以12121212是“摆动数”,再如:656,9898,37373,171717,……,都是“摆动数”,请你证明任意一个6位摆动数都能被13整除。

3.把一个自然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一次运算,再把所得新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又将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二次运算,……如此重复下去,若最终结果为1,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自然数称为“快乐数”.例如: 1011031132332222222=+→=+→=+→, 1011003113079979449077022222222222=+→=++→=+→=+→=+→, 所以32和70都是“快乐数”. (1)写出最小的两位“快乐数”;判断19是不是“快乐数”;请证明任意一个“快乐数”经过若干次运算后都不可能得到4; (2)若一个三位“快乐数”经过两次运算后结果为1,把这个三位“快乐数”与它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所得的和被8除余数是2,求出这个“快乐数” . . 5.若一个整数能表示成22b a +(a ,b 是整数)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完美数”.例如,5是“完美数”,因为22125+=.再如,2222)(22y y x y xy x M ++=++=(x ,y 是整数),所以M 也是“完美数”. (1)请你再写一个小于10的“完美数”,并判断29是否为“完美数”; (2)已知k y x y x S +-++=124422(x ,y 是整数,k 是常数),要使S 为“完美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 值,并说明理由. (3)如果数m ,n 都是“完美数”,试说明mn 也是“完美数”.

2017重庆中考数学试题(A卷)Word版

重庆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数学试题(A 卷)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抛物线)0(2≠++=a c bx ax y 的顶点坐标为)44,2(2a b ac a b --,对称轴为a b x 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1.在实数-3,2,0,-4,最大的数是( ) A.-3 B.2 C.0 D.-4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计算26x x ÷正确的结果是( ) A.3 B.3x C.4x D.8x 4.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对重庆市初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某批次手机的防水功能的调查 D.对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肺活量情况的调查 5.估计110+的值应在( ) A.3和4之间 B.4和5之间 C.5和6之间 D.6和7之间 6.若4,3 1=-=y x ,则代数式33-+y x 的值为( ) A.-6 B.0 C.2 D.6 7.要使分式 3 4-x 有意义,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3>x B.3=x C.3

语文讲评课教案

语文讲评课教案 【篇一: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字词正音;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④在写 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 何审题如何扣题。教学时数:3课时三、课前准备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2、试卷结构 ①积累与运用,共22分。②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共10分③阅 读与欣赏,共38分,④写作与表达,共50分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1)粗心大意,审题不清(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 握题中的关键词语。 4、明确目的: 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②分 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 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基础讲评 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2分)文言文阅读(10分)一、学生自己 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二、师生讲评试卷。 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 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 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篇一:语文试卷讲评教案教学设计】 黔西六中试卷讲评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土门子镇中王玉文 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学生紧张复习备战中考的一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系统性复 习,查漏补缺,扫除知识点上的障碍,突破重点难点。巩固知识、 反馈发现不足,考试是常用的手段,他们的试卷在书桌上堆积如山。实践证明试题训练显然不是多多益善,学生有五门中考必考科目, 实际上是七科,每门学科有各自学科的特性和学习方法,理科在于 多训练,文科关键在阅读积累,但也需要适度训练。如何充分利用 这些试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关注学情、考情,尝 试着一些变革,争取多一些实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字词正音、形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③、古典文学名著的理解与把握 能力目标: ①、学习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②、掌握信息材料提取的方法。 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把握写作过程中拟题、组材和语言的表达。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信息材料提取的方法。 2、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 何拟题、

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回顾,确认目标: 1、自主反馈: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2、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 (23分)、古诗及文言文阅读(17分)、现代文阅读(30分)、 作文(5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综合实践题中的材料归纳、概括、现代文阅读和 作文。 3、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 查题、文 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 法虽然多 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 停留在表 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 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 很多。 4、明确目的: 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 实际与学 习能力的差距。 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 高度认识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字词正音;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教学时数:3课时 三、课前准备 1. 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基础讲评 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 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讲评试卷。 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 (3)仿句要讲明仿句的具体的标准“三合标准”,即合“式”,合“格”,合“意”。具体的标准是:仿句要基本或完全符合被仿句的结构及句式,这就是第一个标准要合“式”;仿句要符合被仿用句的修辞格,这就是第二个标准要合“格”;仿句的内容必须符合所供语段的内容要求,这就是第三个标准要合“意”(“意”可理解为语境或意境或情境或中心意思)。 (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老师要讲明答题要求,即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最好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他同学好的理由。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 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方法不当。 2.改进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方法,专项训练,逐步提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两道仿句题。 2.一道语境题。 第二课时阅读讲评

【9A文】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讲评教案 【教案背景】: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试卷讲评课,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特拟定此教案。 【教学课题】:试卷讲评课 【教材分析】:试题难易程度较难,学生字音字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正答率较低。根据此情况拟定本教案,集中讲解练习字音字 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讨,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分析考情(多媒体展示)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粗心。 2.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主要存在审题不明,缺乏答题技巧的问题。 3、语言品析类试题:主要存在品析角度没找对、脱离文本、空话套话等问题。 4、书写潦草,卷面较乱。 二、针对问题,合作探讨,归纳方法。 基础部分 (一)、小组合作,交流试卷第1、第2两题,将错音、错字改正。完成拓展练习一. 拓展练习一(导学案出示题目) 1、注音 方兴未艾.(ài)辟.谣(pì)古刹.(chà)乳臭.未干(Riù)隽.永(juàn)押解.(jiè)肖.像(Riào)气氛.(fēn)憎.恶(zēng)木讷.(nè)绦.虫(tāo)逮.捕(dài)档.案(dàng)飞来横.祸(hèng)同仇敌忾.(kài)绿.林好汉(lù) 2、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一幅对联(副)渡假村(度)悬梁刺骨(股)挖墙角(脚) 水笼头(龙)谈笑风声(生)人情事故(世)走头无路(投)

(二)、小组展示。 诗歌鉴赏——诗歌的景象鉴赏 (一)、什么是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 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所写出来的景色。一般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 (二)、诗人为什么要描绘景象?(多媒体展示)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若只写实在的情思,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也就失去了诗味。所以诗人化情思为景象,通过景象来寄托情感。 (三)、怎样把握和鉴赏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 1、把握画面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①.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切忌直接引用。 ②.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鉴赏诗歌的画面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景物的组合方式(远近、高低、俯仰、上下等); ②.画面色彩(明暗、冷暖); ③.动态静态。 如:请分析杜甫《绝句》的画面美。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①画面有近景,有远景。近处,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啭鸣唱;远处, 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远处高高的山巅,积着一片皑皑的白 雪;近处门前的江边停泊着一只只从远方来的帆船。 ②画面色彩鲜明,前两句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这样,就景物 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 的广阔。 ③画面动静结合,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 2、概括景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能够根据情景氛围的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具体分析,切忌空 洞。充分阅读理解给出的注解。 (四)、小组合作,分别赏析《江天暮雪》、《江雪》的景象,并订正第9题。做好记录,准备展示。(导学案展示) 1、描绘画面 《江天暮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讲评课教案及PPT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客观准确分析试卷的得失情况。 2.对共性的难点问题有突破性收获。 3.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4.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诊断试卷的得失。 2.同类文的比较与拓展。 3.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1.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精准地组织答题的语言。 ●教学策略 1.采用自我分析的方式查找病因。 2.采用专题讲解的方式突破难点。 3.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规律。 4.采用知识链接的方式拓展知识。 5.利用诗歌朗读的方式提高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活课堂(5分) 1.出示古诗,学生朗读。 2.教师解读,引入课堂。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要经过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高瞻远瞩,确定目标;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即执着追求,坚持奋斗;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豁然领悟,功到事成。 而我们的考试也经过了这样三个过程: 1.考前准备,确定目标。 2.考中答题,冥思苦想。 3.考后评析,豁然领悟。 希望今天通过对试卷的评析和诊断能带给大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大悟。 附:课件出示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考前准备,确定目标)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考中答题,冥思苦想)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考后评析,恍然大悟) 二、望闻问切,分析诊断。(37分) 教师过渡语 《黄帝内经》第三十三章说道:“中医四诊为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问症状;切,指摸脉象。"今天我们就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法诊断一下我们手中的这份试卷。 1、环节之一:望。(6分) 课件出示※看题目。(试卷的布局及相关考点) ※看卷面。(卷面书写及得分情况) ※看得失。(评断答题的优势及劣势) 课堂活动 (1)学生观察分析自己的试卷。 (2)请学生说说自己观察思考的结果。 教师赠言一:看的不是分数,是得失。 2、环节之二:闻。(6分) 课件出示 ※听数据。(关于本次考试的数据分析) ※听分析。(学生分析考前准备、思维过程、答题困惑、考后反思) ※听重点。(确定本课时重点:1、句子理解。2、同类文的比较)课堂活动 (1)数据呈现。考试数据分析: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闪光点、失误点。 (2)自我分析。不同层次的3名学生谈试卷反思。 (3)确定重点。根据学生的自我反馈信息,确定本课时突破的两大重点。(句子理解及同类文比较) 教师赠言二:听的不是数据,是反思。 3、环节之三:问。(5分) 课件出示 ※问课本。(拼音题、古诗题、文言题参照课本解决)

2018重庆中考数学材料阅读题分类讲练(含答案)

重庆中考材料阅读题分类讲练(含答案) 类型1 代数型新定义问题 例1【2017·重庆A 】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 ,如果n 满足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 =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 (1)计算:F(243),F(617); (2)若s ,t 都是“相异数”,其中s =100x +32,t =150+y(1≤x≤9,1≤y≤9,x ,y 都是正整 数),规定:k =F ()s F ()t .当F(s)+F(t)=18时,求k 的最大值. 针对训练 1.对于一个两位正整数xy(0≤y≤x≤9,且x 、y 为正整数),我们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平方和叫做t 的“平方和数”,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平方差叫做t 的“平方差数”.例如:对数62来说,62+22=40,62-22=32,所以40和32就分别是62的“平方和数”与“平方差数”. (1)75的“平方和数”是________,5可以是________的“平方差数”;若一个数的“平方和数”为10,它的“平方差数”为8,则这个数是________. (2)求证:当x≤9,y≤8时,t 的2倍减去t 的“平方差数”再减去99所得结果也是另一个数的“平方差数”. (3)将数t 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交换得到数t′,若t 与t 的“平方和数”之和等于t′与t′的“平方差数”之和,求t. 2.将一个三位正整数n 各数位上的数字重新排列后(含n 本身).得到新三位数abc(a <c),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初中语文试卷评讲课 设计原则:分析到位、点播到位、总结到位、迁移到位、激励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自主订正试卷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好本次试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好本次试题涉及到的解题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卷面失分原因,回顾类似题型,归纳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通过评讲试卷,使学生能找出试卷上自己的错误,并知道错误的原因,做到查漏补缺。 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能分析考试失分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此类失分情况。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讲练结合 教前准备: 统计学生成绩、错题人数、考查层次及分数、分析典型错误。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分析: 1.考试成绩分析: 成绩统计: 2.班级“十强”表彰 3.进步显著表彰 4.分析存在的问题 ①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③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握题中的关键词语。 出示学习任务目标 任务:评讲积累与运用和文言文阅读部分 ①订正答案,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②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③知识迁移,延伸训练。 7.小组合作订正 二、师生讲评试卷 1.学生一起回顾常见病句类型。 2.根据提示完成多层定语排序问题训练。

3.学生判断短语类型。 三、讲评作文: (一)审题立意 1.拓宽全面拓展话题 2.挖深深刻挖掘内涵 3.立准寻找最佳立意 (二)布局谋篇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四、小结: 五、作业: 1.试卷改错。 2.自己复习五分钟,主要看错题。 3.错题重做。讲评的讲学稿是提前编好的,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学情估计还比较准确,因为错题重做的题目都是很典型的,个别题目也有一些偏差,我也临时做了调整。错题重做时的要求同考试。 4.检查批改。先检查了试卷纠错情况,又全批全改了错题重做部分,感觉效果不错。

八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2)、文学常识的巩固 2、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力目标(1)(2)(3)(4) 教学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35分)、现代文阅读(24分)、文言诗文阅读(21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材料归纳、仿写句子、文言文阅读和作文。(三)、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B、小组讨论找规律。 主要原因,学生归结为: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查题、文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法虽然多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四)、师生互动: 1、针对“积累与运用部分”存在问题,举例探讨,归纳方法: (1)师生探讨仿写句子的方法: 一是要按照格式去仿写句子,二是仿写的句子还要考虑内容方面与所给的句子相吻合。反馈练习: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座连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是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生探讨材料归纳题的规律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 反馈练习: (1)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2)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至80%。 (3)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

2019年重庆中考数学材料阅读题专题

2019年重庆中考数学材料阅读题专题 一.方程类 1.阅读下面的内容 用换元法求解方程组的解 题目:已知方程组①的解是, 求方程组②的解. 解:方程组②可以变形为:方程组③ 设2x=m,3y=n,则方程组③可化为④ 比较方程组④与方程组①可得,即 所以方程组②的解为 参考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的解为; (2)若方程组①的解是,求方程组②的解.

2.阅读理解题:小聪是个非常热爱学习的学生,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题:若方程x2﹣6x﹣k ﹣1=0与x2﹣kx﹣7=0有相同根,试求k的值及相同根.思考片刻后,小聪解答如下:解:设相同根为m,根据题意,得 ①﹣②,得(k﹣6)m=k﹣6 ③ 显然,当k=6时,两个方程相同,即两个方程有两个相同根﹣1和7;当k≠6时,由③得m=1,代入②式,得k=﹣6,此时两个方程有一相同根x=1. ∴当k=﹣6时,有一相同根x=1;当k=6时,有两个相同根是﹣1和7 聪明的同学,请你仔细阅读上面的解题过程,解答问题:已知k为非负实数,当k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方程x2+kx﹣1=0与x2+x+k﹣2=0有相同的实根.

3.阅读材料: 材料1、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则x1+x2=,x1x2=.材料2、已知实数m、n满足m2﹣m﹣1=0,n2﹣n﹣1=0,且m≠n,求的值.解:由题知m、n是方程x2﹣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据材料1得 m+n=1,mn=﹣1 ∴= 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面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的两根为x1、x2,则x1+x2=,x1x2=.(2)已知实数m、n满足2m2﹣2m﹣1=0,2n2﹣2n﹣1=0,且m≠n,求m2n+mn2的值.(3)已知实数p、q满足p2=3p+2,2q2=3q+1,且p≠2q,求p2+4q2的值.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3、情感与态度: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4课时 教材分析: 1、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

重庆中考数学阅读专题.

重庆中考数学阅读专题 1. 对任意一个四位数n,如果千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为9,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也为9,则称n为“极数”. (1)请任意写出三个“极数”;并猜想任意一个“极数”是否是99的倍数,请说明理由; (2)如果一个正整数a是另一个正整数b的平方,则称正整数a是完全平方数.若四位数m为“极数”,记D(m)=,求满足D(m)是完全平方数的所有m. 2. (2017?重庆)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如果n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

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 (n).例如n=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 (1)计算:F(243),F(617); (2)若s,t都是“相异数”,其中s=100x+32,t=150+y(1≤x≤9,1≤y≤9,x,y都是正整数),规定:k=,当F(s)+F(t)=18时,求k的最大值. 3. (2016?重庆)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 ×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有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 (1)如果一个正整数a是另外一个正整数b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a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 (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18,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