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传送带模型分析带答案

滑块传送带模型分析带答案
滑块传送带模型分析带答案

1.如图3-3-1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

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如图3-3-7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

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3.如图3-3-8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3-3-21乙所示.已知v2>v1,则( ).

图3-3-8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4.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 )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小于t

5. 如图是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在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A、B两端点相距x=4 m,传送带以v0=2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 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在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所用时间是 2 s B.所用时间是2.25 s

C.划痕长度是4 m D.划痕长度是0.5 m

7.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 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

B. 若v 2<v 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C. 若v 2<v 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则物体可能到达左端

D. 若v 2<v 1,物体可能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回到右端,在此过程中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8.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运动速率恒为v ,在其左端放上一无初速的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不可能为( )

A .L v

B .2L v

C

D .2L v v g

μ+ 9.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 (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静止放着小物块A .某时刻,A 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 =kt ,其中k 为已知常数.设物体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 ,且A 、B 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可以定性描述长木板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

10.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木板m ,向左匀速运动.t =0时刻,木块从木板的左端向右以与木板相同大小的速度滑上木板,t 1时刻,木块和木板相对静止,共同向左匀速运动.以v 1和a 1表示木板的速度和加速度,以v 2和a 2表示木块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向左为正方向,

则图乙中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为上、下两端相距 L=5 m 、倾角α=30°、始终以v=3 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带始终绷紧).将一物体放在传送带的上端由静止释放滑下,经过t=2 s 到达下端,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

(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多大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12.地面高为h=1.25m ,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A 、B 是其左右两个端点.某时刻小车速度为v0=7.2m/s ,在此时刻对平板车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50N ,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1kg 的小球轻放在平板车上的P 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 点时相对于地

面的速度为零),

3L

PB ,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平板车落到地面.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其他摩擦均不计.取g=10m/s2.求:

(1)小球从离开平板车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小球从轻放到平板车开始至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

(3)从小球轻放上平板车到落地瞬间,平板车的位移大小.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

擦因数

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 +M )g

C .当F >μ2(m +M )g 时,长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解析: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mg ,由牛顿第三定律,长木板受到m 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也是μ1mg ,对长木板使用平衡条件得地面对长木板的静摩擦力为μ2mg ,A 正确.改变F 的大小,木块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会发生变化,长木板受力不变,D 正确.

答案:AD

2、如图18所示,某工厂用水平传送带传送零件,设两轮子圆心的距离为S ,传送带与零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的速度恒为V ,在P 点轻

放一质量为m 的零件,并使被传送到右边的Q 处。设零件运F

P A

B v0

图P

Q V

动的后一段与传送带之间无滑动,则传送所需时间为 ,摩擦力对零件做功为 .

分析与解:刚放在传送带上的零件,起初有个靠滑动摩擦力加速的过程,当速度增加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物体与传送带间无相对运动,摩擦力大小由f=μmg 突变为零,此后以速度V 走完余下距离。

由于f=μmg=ma,所以a=μg. 加速时间 g

V

a V t μ==1

加速位移 g V at S μ2

2112121== 通过余下距离所用时间 g V V S V S S t μ212-=-=

共用时间 g V V S t t t μ221+=+=摩擦力对零件做功 22

1mV W =

3.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m =2 kg 的滑块从半径为R =0.2 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

端A 处由静止滑下,A 点和圆弧对应的圆心O 点等高,圆弧的底端B 与水平传送带平滑相接.已知传送带匀速运行的速度为v 0=4 m/s ,B 点到传送带右端C 点的距离为L =2 m .当滑块滑到传送带的右端C 时,其速度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g =

10 m/s 2),求:

(1)滑块到达底端B 时对轨道的压力;(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此过程中,由于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

答案 (1)60 N ,方向竖直向下 (2)0.3 (3)4 J

解析 (1)滑块由A 到B 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2mv 2B ①

物体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B-mg=m v2B

R②由①②两式得:F B=6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到达底端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 N,方向竖直向下.(2)解法一:滑块在从B到C运动过程中,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③由运动学公式得:v20-v2B=2aL ④由①③④三式得:μ=0.3 ⑤

解法二:滑块在从A到C整个运动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mgR+μmgL=1

2

mv2

-0 解得:μ=0.3

(3)滑块在从B到C运动过程中,设运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v0=v B+at ⑥产生的热量:Q=μmg(v0t-L) ⑦

由①③⑤⑥⑦得:Q=4 J.

4.如图9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

v

=2 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 kg的工件(可看做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过时间t=1.9 s,工件被传送到h=1.5 m的高处,取g=10 m/s2,求:

(1)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

解析(1)由题图可知,皮带长x=

h

sin θ=3 m.工件速度达到

v

前,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x 1=v t 1=v 02

t 1 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 -x 1=v 0(t -t 1) 解得加速运动的时间t 1=0.8 s 加速运动的位移x 1=0.8 m ,所以加速度a =v 0t 1

=2.5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cos θ-mg sin θ=ma ,解得μ=32

. (2)根据能量守恒的观点,显然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用于增加工件的动能、势能以及克服传送带与工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量.

在时间t 1内,皮带运动的位移x 皮=v 0t 1=1.6 m ,工件相对皮带的位移x 相=x 皮-x 1=0.8 m

摩擦产生的热量Q =μmg cos θx 相=60 J,工件获得的动能E k =12

mv 20=20 J 工件增加的势能E p =mgh =150 J,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W =Q +E k +E p =230 J.

答案 (1)32

(2)230 J 5.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

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在滑下传送带之前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图10 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

2

mv21B.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

v2

μg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

2

mv2D.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

答案D

解析小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之前,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知x物=v

2

t,传

送带做匀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知x传=vt,对物块根据动能定理μmgx物=1

2

mv2,摩擦

产生的热量Q=μmgx相=μmg(x传-x物),四式联立得摩擦产生的热量Q=1

2

mv2,根据能

量守恒定律,电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为物块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故电动机

多做的功等于mv2,A项错误;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等于x传-x物=x物=

v2

2μg,B项

错误;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x传=2μmgx物=mv2,C项错误;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也就是电动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μmgv,D项正确.

6.如图14所示,倾斜的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2运动.一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v1>v2.小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则( )

A.小物块到达B端的速度可能等于v2 B.小物块到达B端的速度不可能等于零

C.小物块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少D.小物块所受合力一直在做负功

答案AD

解析 小物块一直做减速运动,到B 点时速度为小于v 1的任何值,故A 正确,B 错误.当小物块与传送带共速后,如果继续向上运动,摩擦力将对小物块做正功,机械能将增加,故C 错误.W 合=ΔE k <0,D 正确.

7.一个平板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恰好和一个14

光滑圆弧轨道AB 的底端等高对接,如图9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 =2 kg , 小车足够长,圆弧轨道半径R =0.8 m .现将一质量m =0.5 kg 的小滑块,由轨道顶端A 点无初速度释放,滑块滑到B 端后冲上小车.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 =10 m/s 2)试求:

(1)滑块到达B 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小车运动2 s 时,小车右端距轨道B 端的距离;

(3)滑块与车面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答案 (1)15 N (2)0.96 m (3)3.2 J

解析 (1)滑块从A 端下滑到B 端时速度大小为v 0,由动能定理得mgR =12mv 20 v 0

=4 m/s 在B 点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mg =m v 20R

解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F N =3mg =15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N ′=15 N

(2)滑块滑上小车后,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滑块:-μmg =ma 1,得a 1=-2 m/s 2 对小车:μmg =Ma 2,得a 2=0.5 m/s 2

设经时间t后两者达到共同速度,则有v0+a1t=a2t解得t=1.6 s

由于t=1.6 s<2 s.故1.6 s后小车和滑块一起匀速运动,速度v=a2t=0.8 m/s

因此,2 s时小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为x=1

2

a

2

t2+v(2-t)=0.96 m

(3)滑块相对小车滑动的距离为Δx=v

+v

2

t-

v

2

t=3.2 m 所以产生的内能Q=μmgΔx=

3.2 J

(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2)电动机做的功。

15.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

(1)小木块的位移;(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4)摩擦过程产生的摩擦热;

(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解析木块刚放上,速度为零,必然受到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后不再相对滑动,整个过程中木块获得一定的动能,系统要产生摩擦热.

对小木块,相对滑动时,由ma=μmg得加速度a=μg,由v=at得,

达到相对静止所用时间t =v μg . (1)小木块的位移s 1=12at 2=v 22μg

. (2)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 路程s 2=vt =v 2

μg

.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 E k =12

mv 2. 这一问也可用动能定理解:μmgs 1=E k,故E k =12

mv 2. (4)产生的摩擦热Q =μmg (s 2-s 1)=12

mv 2. 注意,这里凑巧Q =E k ,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这样.

(5)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得,电机输出的总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与摩擦热,所以E 总

=E k +Q =mv 2. 答案 (1)v 22μg (2)v 2μg (3)12mv 2 (4)12

mv 2 (5)mv 2 总结:利用Q =fs 相对进行热量Q 的计算时,关键是对相对路程s 相对的理解.例如:如果两物体同向运动,s 相对为两物体对地位移大小之差;如果两物体反向运动,s 相对为两物体对地位移大小之和;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往复运动,则s

相对为两物体相对滑行路径的

总长度. 如图5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

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

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C.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D.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答案C解析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仍做正功,选项A错误;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选项B错误;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

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选项C正确;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

能的增加量大于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选项D错误.

例3 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在滑下传送带之前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

2

mv2B.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

v2

μg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

2

mv2D.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

解析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之前,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知x物=v

2

t,传

送带做匀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知x传=vt,对物体根据动能定理μmgx物=1

2

mv2,摩擦

产生的热量Q=μmgx相对=μmg(x传-x物),四式联立得摩擦产生的热量Q=1

2

mv2,根据

能量守恒定律,电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故电

动机多做的功等于mv2,A项错误;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等于x传-x物=x物=

v2

2μg,

B项错误;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x传=2μmgx物=mv2,C项错误;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也就是电动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μmgv,D项正确.答案D

25.如图10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某物块由静止释放在传送带上的左端,过一会儿物块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0.5mv2B.物块对传送带做功为0.5mv2

C.系统摩擦生热为0.5mv2D.电动机多做的功为mv2

解析:对物块运用动能定理,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增加,即0.5mv2,故A正确;传送带的位移是物块位移的两倍,所以物块对传送带做功是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两倍,物块对传送带做负功,即-mv2,故B错;电动机多做的功就是克服传送带的摩擦力做的功,也为mv2,故D正确;系统摩擦生热等于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故C正确。

答案:B

例1、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 0从长

木板的一端开始在木板上滑动,直到离开木板.滑块刚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v 0/3.若把该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它条件相同,求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 .

例2、一块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以

水平速度v 0从长木板的一端开始在木板上滑动,直到离开木板,滑块刚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v 05

.若把此木板固

定在水平桌面上,其他条件相同.求: (1)求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 ;

(2)若已知滑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板的长度.

例3、如图所示,光滑的曲面轨道的水平出口跟停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的上表面相

平,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从光滑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并滑下平板小车,使得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动.已知小滑块从光滑轨道上高度为H 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最终停到板面上的Q 点.若平板小车的质量为3m .用g 表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小滑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0;

(2)小滑块滑上小车后,平板小车可达到的最大

速度V ; (3)该过程系统产生的总热量Q .

例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方形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

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A ,m

v 0 M m

反的初速度(如图),使A 开始向左运动、B 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 刚好没有滑离木板.以地面为参考系.

(1)若已知A 和B 的初速度大小为v 0,求它

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 向左

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例5、如图所示,长木板ab 的b 端固定一挡板,木板连同档板的质量为M=4.0kg ,a 、b 间

距离s=2.0m .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

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 =1.0kg ,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v 0=4.0m/s 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挡板相碰.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a 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例1:【答案】0413v m M + 例2.【答案】(1)01615v m M +;(2)208(12)25v m g M

μ- 例3:【答案】(1)2gH ;(2)124gH ;(3)34

mgH 例4.【答案】(1)0M m v M m -+,方向向右;(2)4M m l M

+ 例5.【答案】2.4J

解析:设木块和物块最后共同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v v

v M m mv )(0+= ①

设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E ,则

220)(2121v M m mv E +-= ②

用s 1表示从物块开始运动到碰撞前瞬间木板的位移,W 1表示在这段时间内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用W 2表示同样时间内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用s 2表示从碰撞后瞬间到物块回到a 端时木板的位移,W 3表示在这段时间内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用W 4表示同样时间内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用W 表示在全过程中摩擦力做的总功,则 W 1=1mgs μ ③

W 2=)(1s s mg +-μ

④ W 3=2mgs μ- ⑤

W 4=)(2s s mg -μ

⑥ W =W 1+W 2+W 3+W 4 ⑦

用E 1表示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则

E 1=E -W

由①~⑧式解得 mgs v M m mM E μ221201-+= ⑨

代入数据得E1=2.4J ⑩

滑块—滑板模型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放一长L质量为1的木板B , 一质量为1的物块A以速度s m v /0.20=滑上长木板B 的左端,物 块与木板的摩擦因素μ1=0.1、木板与地面的摩擦因素为μ2=0.1,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10m 2,求:(假设板的 长度足够长) (1)物块A 、木板B 的加速度; (2)物块A 相对木板B 静止时A 运动的 位移; (3)物块A 不滑离木板B,木板B 至少多长? 考点: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 考查:木板运动情况分析,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木板的加速 度计算,相对位移计算。 解析:(1)物块A 的摩擦力:N mg f A 11==μ A 的加速度:21/1s m m f a A -=-= 方向向左 木板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A g m M f f N 2)(2>=+=μ地 故木板B 静止,它的加速度02=a (2)物块A 的位移:m a v S 222 0=-= (3)木板长度:m S L 2=≥ 拓展1. 在例题1中,在木板的上表面贴上一层布,使得物块与木板的 摩擦因素 μ3=0.4,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假设木板足够长)求: (1)物块A 与木块B 速度相同时,物块A 的速度多大? (2)通过计算,判断速度相同以后的

运动情况; (3)整个运动过程,物块A与木板B相互摩擦产生的摩擦热 多大?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功能关系 考查:木板与地的摩擦力计算、是否共速运动的判断方法、相对 位移和摩擦热的计算。 解析:对于物块A:N mg f A 44==μ 1分 加速度:,方向向左。24/0.4s m g m f a A A -=-=-=μ 1分 对 于木板:N g m f 2)M 2=+=(地μ 1分 加 速度:,方向向右。地2A /0.2s m M f f a C =-= 1分 物块A 相对木板B 静止时,有:121-t a v t a C B = 解得运动时间: ,s t .3/11= s m t a v v B B A /3/21=== 1分 (2)假设共速后一起做运动,22/1)()(s m m M g m M a -=++-= μ 物 块A的静摩擦力:A A f N ma f <==1' 1分 所以假设成立,共速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分 (3)共速前A的位移: m a v v S A A A 942202=-= 木板B的位 移:m a v S B B B 9 122==

滑块滑板模型专题

滑块与滑板相互作用模型 【模型分析】 1、相互作用:滑块之间的摩擦力分析 2、相对运动:具有相同的速度时相对静止。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在速度相同,但加速度不相同时,两者之间同样有位置的变化,发生相对运动。 3、通常所说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对地而言的。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一定存在关联。它就是我们解决力和运动突破口。 4、求时间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量定理:应用动量定理时特别要注意条件和方向,最好是对单个物体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5、求位移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个物体的整体。另外求相对位移时:通常会用到系统能量守恒定律。 6、求速度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条件和方向。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A,其质量为0.2 m,小 A

车上放一个物体B ,其质量为0.1=B m ,如图(1)所示。给B 一个水平推力F ,当F增大到稍大于3.0N 时,A、B开始相对滑动。如果撤去F ,对A 施加一水平推力F ′,如图(2)所示,要使A 、B不相对滑动,求F ′的最大值m F 2.如图所示,质量8 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2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取0 2)。求: (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各为 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1.5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M m

专题5_传送带模型的结论总结

关于传送带传送物体的结论总结 1. 基本道具:传送带(分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形)、物件(分有无初速度两种情形) 2. 问题基本特点:判断能否送达、离开速度大小、历时、留下痕迹长度等等。 3. 基本思路:分析各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确定物件的运动性质(由合外力和初速度共同决定,即动力学观点) 4. 典型事例: 一、水平传送带 例1:如图所示,设两半径均为R 的皮带轮轴心间距离为L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 ,从水平以初速度v 0滑上传送带左端。试讨论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假设物块为深色,传送带为浅色) (一) 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则可能出现: 1、v 0=gL μ2,恰好到达右端,v t =0,历时t = g v μ0, 留下痕迹△S=L 2、v 0﹥gL μ2,从右端滑离,v t =L v g 22 0μ-,历时t =g gL μμ2v v 200--,留下痕迹 △S=L 3、v 0<gL μ2,只能滑至离左端S =g v μ220处停下,v t =0,历时t =g v μ0,留下痕迹△S=S =g v μ220 (二) 若传送带逆时针以速度匀速运动,可能出现: 1、v 0=gL μ2恰好能(或恰好不能)到达右端,v t =0,历时t =g v μ0,留下痕迹长△S 有两种情形:(1)当v <0)2(v g R L μπ+时,△S=vt+L =g v v μ0?+L ;(2)当v ≥0)2(v g R L μπ+时, △S =2(L +πR _){注意:痕迹长至多等于周长,不能重复计算}。 2、v 0﹥gL μ2,从右端滑出,v t =L v g 220μ-,历时t =g gL μμ2v v 200--,留下的痕迹长△S 也有两种情形:(1)当v < t R L π2+时,△S =vt +L ;(2)当 v ≥t R L π2+时,△S =2(L +πR ) 3、v 0<gL μ2,物块先向右匀减速至离左端S =g v μ220处,速度减为零,历时t 1=g v μ0,之后, (1)如果v 0≤v ,物块将一直向左匀加速运动,最终从左端滑落,v t =v 0,又历时t 2=t 1,留下的痕迹长△S =2vt 1(但至多不超过2L +2πR )。

滑块传送带模型分析带答案

1.如图3-3-1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 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 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 确的是( ). 2.如图3-3-7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3.如图3-3-8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 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3 -3-21乙所示.已知v2>v1,则( ). 图3-3-8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4.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 ( )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小于t 5. 如图是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在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A、B两端点相距x=4 m,传送带以v0=2 m/s 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

滑块—滑板模型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滑块一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放一长L质量为M=1kg的木板B, —质量为 m=1Kg的物块A以速度v0=2.0m/s滑上长木板B的左端,物块与木板的摩擦因素卩 1=0.1、木板与地面的摩擦因素为卩2=0.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 , 求:(假设板的长度足够长) (1)物块A、木板B的加速度; (2)物块A相对木板B静止时A运动的位移;人 ---------- _B (3)物块A不滑离木板B,木板B至少多长? "TT/TTTTTTTTT/TTTTTTTT1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 考查:木板运动情况分析,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木板的加速度计算,相对位移计算。 解析:(1)物块A的摩擦力:f A二fmg =1N A的加速度:aj - - -1m/ s 方向向左 m 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地二」2(M - m)g =2N - f A 故木板B静止,它的加速度a2=0 2 (2)物块A的位移:s二二^=2m 2a (3)木板长度:L亠S = 2m 拓展1. 在例题1中,在木板的上表面贴上一层布,使得物块与木板的摩擦因素卩 3=0.4,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假设木板足够长)求: (1)物块A与木块B速度相同时,物块A的速度多大? (2)通过计算,判断AB速度相同以后的运动 情况; A _____________________ B (3)整个运动过程,物块A与木板B相互摩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滑块一滑板模型 擦产生的摩擦热多大?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功能关系

解析:对于物块 A : f A = %mg =4N 1分 -0 解析:(1)A 、B 动量守恒,有: mv 0 = (M - m )v mv 0 解得:"Lf" (2)由动能定理得: 1 2 1 2 对 A: -叫 mgS A mv mv 0 加速度: aA - - - J 4g -4.0m/ s ,方向向左。 1 分 m 对于木板:1 『地二 ”2( m M )^ = 2N 1 分 加速度:a C =2.0m / si 方向向右。 物块A 相对木板B 静止时,有:a B h = v 2 - a C l 解得运动时间:鮎=1/3.s , V A = VB = aBb = 2 / 3m / s (2)假设AB 共速后一起做运动, a 二」2 (M ― - -1m/s 2 (M m) 物块A 的静摩擦力: 二 ma = 1N :: f A 所以假设成立,AB 共速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 2 (3)共速前A 的位移:S A =V A V ° 木板B 的位移:S B V B 1 m 2a B 9 4 所以: J 3 mg(S A - S B ) J 3 拓展2: 在例题1中,若地面光滑,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求: (1) 物块A 与木板B 相对静止时,A 的速度和位移多大? (2) 若物块A 不能滑离木板 B,木板的长度至少多大? 物块A 与木板B 摩擦产生的热量多大? 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 相对位移与物块、木板位移的关系,优 (3) 考点: 考查: 物块、木板的位移计算,木板长度的计算, 选公式列式计算。 对B: 1 2 -叫mgS B Mv A …f 地 M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总结

“传送带模型” 1.模型特征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a)、(b)、(c)所示. 2.建模指导 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水平传送带模型: 1.传送带是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码头、货场、车站、机场等.如图所示为火车站使用的传送带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L=5 m,并以v0=2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旅行包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 .(1)求旅行包经过多长时间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2)若要旅行包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最短,则传送带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最短时间是多少?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kg的小物体从足够高的光滑曲面上自由滑下,然后滑上一水平传送带。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水平部分的长度L=5m,两端的传动轮半径为R=0.2m,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ω=15/rads的角速度沿顺时针匀速转运, 传送带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h不变。如果物体开始沿曲面下滑时距传送带表面 的高度为H,初速度为零,g取10m/s2.求: (1)当H=0.2m时,物体通过传送带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2)当H=1.25m时,物体通过传送带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3) H在什么范围内时,物体离开传送带后的落地点在同一位置。

专题:传送带模型

专题:传送带模型 方法小结: ①物体先匀加速直线运动:设a=μg ,v 0=0,v t =v ,则S 0= v 2/2μg ②当S 0<S 时先匀加速到v 后匀速;当S 0>S 时一直匀加速。 ③物体匀加速到v 的过程:皮带S 1= vt = v 2/μg ,物体S 0= v 2/2μg ,物体 与皮带的相对位移△S=S 1-S 0= v 2/2μg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减速到v 再匀速; (到右端时速度大于或等于v ) ②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加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加速到v 再匀速; (到右端时速度小于或等于v )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向左匀减速到0 再向右匀加速到v 再以v 匀速到右端,到右端时速度等于v ; ②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向左匀减速到0 再向右匀加速到v 0,到右端时速度等于v 0(匀减速与匀加速对称)。 【例题1】如图,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轴心相距20m ,正在以v =4.0m/s 的速度匀速传动, 某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物块从传 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 的右端(g =10m/s 2)? 【解析】:物块匀加速间s g v a v t 41===μ,物块匀加速位移2212121gt at s μ===8m ∵20m>8m ∴以后小物块匀速运动,物块匀速运动的时间s v s s t 34 82012=-=-= ∴物块到达传送带又端的时间为:s t t 721=+ 【讨论1】:题中若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心相距为2.0m ,其它条件不变,则将该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 =10m/s 2)? 解析:若平传送带轴心相距2.0m ,则根据上题中计算的结果则2m<8m ,所以物块在2s 的位移内将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因此s g s t 210 1.0222=??==μ 【讨论2】:题中若提高传送带的速度,可以使物体从传送带的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缩短。为使物体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最短,传送带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解析:当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到达传送带另一端所用时间最短,所以传送带最小速度为:s m gs as v /3.620101.0222=???=== μ

高中物理必修一传送带和滑块模型

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0~t1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2.将木块A、B叠放在一起后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A和B一起沿斜面自由滑下。下滑过程中,A和B无相对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质量为m,求下滑过程中A受到的支持力及摩擦力各多大?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4N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线拴在斜面上端的小柱上,整个装置被固定在测力计上并保持静止,斜面的倾角为30°。如果物块与斜面间无摩擦,装置稳定以后,当细线被烧断物块正下滑时,与稳定时比较,测力计的读数为( ) A.增大4N B.增大3N C.减小1N D.不变

4.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长l=8m,现有一个质量为m=10kg的旅行包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g取10m/s2,且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试讨论下列问题: (1)若传送带静止,则旅行包从传送带的A端滑到另一端B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传送带一速度v=4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旅行包从传动带的A端滑到B端历时多少? (3)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沿逆时针向匀速转动,则旅行包是否能够从传动带的A端滑到B端?如不能,试说明理由;如能,试计算历时多少? 5.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3-7-6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 (1)从A运动到B的时间以及物体在皮带上留下的滑痕长度; (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A B v 图3-7-6

传送带和滑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专题 传送带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力学模型,也是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机械装置,以其为背景的问题都具有过程复杂、条件隐蔽性强的特点,传送带问题也是高考中的常青树,从动力学角度、功能角度进行过多次考查,它自然成为师生关注的热点。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 2、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 3、对于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考虑不全面,出现能量转化不守恒的错误过程。 二、难点突破策略: 在以上三个难点中,第1个难点应属于易错点,突破方法是先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方法、大小的决定因素等等。通过对不同类型题目的分析练习,做到准确灵活地分析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 第2个难点是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该难点应属于思维上有难度的知识点,突破方法是灵活运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理论依据,对物体的运动性质做出正确分析,判断好物体和传送带的加速度、速度关系,画好草图分析,找准物体和传送带的位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传送带上和物体上的一点,刚放上物体时,两点重合。设皮带的速度为V0,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为V0,其平均速度为V0/2,所以 物体的对地位移x 物=20t V ,传送带对地位移x 传送带=V0t ,所以A 、B 两点分别运动到如图 乙所示的A '、B '位置,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也就显而易见了,x 物=2传送带 x ,就是图乙中的A '、B '间的距离,即传送带比物体多运动的距离,也就是物体在传送带上所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第3个难点也应属于思维上有难度的知识点。对于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传送初速为零的物体,传送带应提供两方面的能量,一是物体动能的增加,二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所生成的热(即内能),有不少同学容易漏掉内能的转化,因为该知识点具有隐蔽性,往往是漏掉了,也不能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地显示出来,尤其是在综合性题目中更容易疏忽。突破方法是分析有滑动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的物理过程,使“只要有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必有内能转化”的知识点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 三.传送带模型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成熟的模型,典型的有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一般设问的角度有两个: (1)动力学角度:首先要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做好受力情况分析,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及传送带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找出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位移关系.

滑块滑板模型教案

第4讲专题:牛顿运动定律在综合应用中的常见模型(1)教案 ——滑板—滑块模型 甘肃省张掖中学周正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的隔离法、整体法受力分析; (2)能正确运用牛顿运动学知识求解共速问题; (3)能根据运动学知识解决滑块在滑板上的相对位移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建立由系统牛顿运动定律的概念,并且能够熟练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其实高考的难点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合而成的,只要各个击破,高考并不难。树立学生水滴石穿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自主复习 例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初速度为6m/s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向右滑上一质量为M=4kg的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足够长的滑板,m、M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 (1)滑块滑上滑板时,滑块和滑板分别如何运动? 加速度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1秒后滑块和滑板的速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1秒后滑块和滑板的位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3秒后滑块和滑板的速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3秒后滑块和滑板的位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疑难问题大家谈 接例题1,讨论下列问题: (6)滑块滑上滑板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后会与滑板保持相对静止? (7)滑块和滑板相对静止时,各自的位移是多少? (8)滑块和滑板相对静止时,滑块距离滑板的左端有多远? (9)4秒钟后,滑块和滑板的位移各是多少? (三)反思提高 1.例题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4kg的滑板以1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板足够长),某一时刻,将质量为m=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轻轻放在滑板的最右端,已知滑块和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a)滑块放到滑板上时,滑块和滑板分别怎么运动? 加速度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b)1秒后滑块和滑板的速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c)1秒后滑块和滑板的位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d)5秒后滑块和滑板的速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传送带模型

精心整理 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传送带模型 方法小结: ①物体先匀加速直线运动:设a=μg ,v 0=0,v t =v ,则S 0=v 2/2μg ②当S 0<S 时先匀加速到v 后匀速;当S 0>S 时一直匀加速。 ③物体匀加速到v 的过程:皮带S 1=vt =v 2/μg ,物体S 0=v 2/2μg ,物体 与皮带的相对位移△S=S 1-S 0=v 2/2μg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减速到v 再匀速; ②当v 0< 【例题1的0.1,将【解析】 ∵【讨论1的位移【讨论2为使物体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最短,传送带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解析:当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到达传送带另一端所用时间最短,所以传送带最小速度为:s m gs as v /3.620101.0222=???===μ 【例题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的倾角为θ=37°,从A 端到B 端长度为s=16m ,传送带在电机带动下始终以v =10m/s 的速度逆时针运动,在传送带上A 端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0.5kg 的可视 为制质点的

小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g 取10m/s 2,sin37°=0.6,求小物体从A 到B 所用的时间。 【解析】:(1)物体刚放上传送带时设物体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 θ=ma 1 N=μmgcos θf=μN 联立解得,物体的加速度a 1=10m/s 2 物体与传送带在到共同速度v 所用时间s a v t 111==,m t a S 52 1 2111==, 因小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mg mg mg mg f f 6.0sin 4.0cos max =<===θθμ静,故小物体继续 向下加速,则2sin ma f mg ='-θθμcos mg f ='解得a 2=2m/s 2 【例题30.2,取 g =10m/s 2,(1(2(3【解析】(2)v A 、加 (3 ②若7/v m s ≥=,则工件一直加速,到B 端速度7/B v m s ==. ③若A v v <<5m/s

2010年经典物理模型--滑块与传送带相互作用模型研究

滑块与传送带相互作用模型研究 滑块与传送带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是参与改变滑块运动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大小遵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与滑块相对传送带的速度无关,其方向取决于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改变,将引起滑块运动状态的转折,这样同一物理环境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物理过程。因此这类命题,往往具有相当难度。滑块与传送带等速的时刻,是相对运动方向及滑动摩擦力方向改变的时刻,也是滑块运动状态转折的临界点。按滑块与传送带的初始状态,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一、滑块初速为0,传送带匀速运动 [例1]如图所示,长为L 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速度为v 0 的水平向右的速度运动。今将一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块C ,轻放到A 端,求C 由A 运动到B 的时间t AB 解析:“轻放”的含意指初速为零,滑块C 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在此力作用下C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果传送带够长,当C 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消失,之后一起匀速运动,如果传送带较短,C 可能由A 一直加速到B 。 滑 块C 的加速度为 ,设 它能加速到为 时向前运动的距离为 。 若 ,C 由A 一直加速到B ,由 。 若 ,C 由A 加 速到 用时 ,前进 的距离 距离内以 速度匀速运动 C 由A 运动到B 的时间 。 [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 的恒定速度按图示 方向匀速运动。已知传送带上下两端相距L 今将一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块A 轻放于传送带上端,求A 从上端运动到下 端的时间t 。 解析:当A 的速度达到 时是运动过程的转折点。 A 初始下 滑的加速度 若能加速到 ,下滑位移(对地)为 。

滑块-滑板模型

滑块、滑板模型专题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隔离法、整体法受力分析 2、能正确运用牛顿运动学知识求解此类问题 3、能正确运用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求解此类问题。 【自主学习】 1处理滑块与滑板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是什么 2、滑块与滑板存在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 3、滑块滑离滑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 问题(4): B 运动的位移S B 及B 向右运动的时间t B2 问题(5): A 对B 的位移大小△ S 、A 在B 上的划痕厶L 、A 在B 上相对B 运动的路程 X A 问题(6): B 在地面的划痕L B 、B 在地面上的路程 X B 问题(7):摩擦力对A 做的功W fA 、摩擦力对A 做的功W fB 、系统所有摩擦力对 A 和B 的总功W f 问题(8): A 、B 间产生热量Q AB 、B 与地面产生热量 Q B 、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例题:如图所示,滑块 A 的质量m = 1kg ,初始速度向右V i = 8.5m/s ;滑板B 足够长,其 质量M = 2kg ,初始速度向左V 2= 3.5m/s 。已知滑块A 与滑板B 之间动摩擦因数 口= 0.4, 滑板B 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 曲=0.1。取重力加速度 g = 10m/s 2。且两者相对静止时, A] ? v i = 8.5m/s 速度大小:,V=5m/s ,在两者相对运动 的过程中: 问题(1): 刚 开始玄人、a BI V 2= 3.5m/s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问题(2): B 向左运动的时间t Bi 及 B 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 S B 2 问题(3): A 向右运动的时间 t 及A 运动的位移S A

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传送带模型

精心整理 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传送带模型 方法小结: ①物体先匀加速直线运动:设a=μg ,v 0=0,v t =v ,则S 0=v 2/2μg ②当S 0<S 时先匀加速到v 后匀速;当S 0>S 时一直匀加速。 ③物体匀加速到v 的过程:皮带S 1=vt =v 2/μg ,物体S 0=v 2/2μg ,物体 与皮带的相对位移△S=S 1-S 0=v 2/2μg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减速到v 再匀速; (到右端时速度大于或等于v ) ②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加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加速到v 再匀速; (到右端时速度小于或等于v )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向左匀减速到0 再向右匀加速到v 再以v 匀速到右端,到右端时速度等于v ; ②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向左匀减速到 再向右匀加速到v 0,到右端时速度等于v 0(匀减速与匀加速对称)。 【例题1】如图,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轴心相距20m ,正在以v = 4.0m/s 的速度匀速传动,某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 =10m/s 2)? 【解析】:物块匀加速间s g v a v t 41== =μ,物块匀加速位移22121 21gt at s μ===8m ∵20m>8m ∴以后小物块匀速运动,物块匀速运动的时间s v s s t 34 8 2012=-=-= ∴物块到达传送带又端的时间为:s t t 721=+ 【讨论1】:题中若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心相距为2.0m ,其它条件不变,则将该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 =10m/s 2)? 解析:若平传送带轴心相距2.0m ,则根据上题中计算的结果则2m<8m ,所以物 块在2s 的位移内将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因此s g s t 210 1.0222=??==μ 【讨论2】:题中若提高传送带的速度,可以使物体从传送带的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缩短。为使物体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最短,传送带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解析:当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到达传送带另一端所用时间最短,所以传送带最小速度为:s m gs as v /3.620101.0222=???===μ 【例题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的倾角 为 θ

人教版高中物理-滑块--滑板模型专题

《滑块—滑板模型专题练习》 1.如图所示,一质量M =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8m。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7.5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 =10m/s2。 (1)分别求出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 (2)计算说明滑块能否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2.如图,A为一石墨块,B为静止于水平面的足够长的木板,已知A的质量m A和B的质量m B均为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05,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 。t=0时,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绳拉木板B,使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 B=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当t1=1.0s时,将石墨块A轻放在木板B上,此时A的加速度a A大小; (2)当A放到木板上后,保持B的加速度仍为a B=1m/s2,此时木板B所受拉力F的大小;(3)当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 B=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1=1.0s时,将石墨块A轻放在木板B上,则t2=2.0s时,石墨块A在木板B上留下了多长的划痕? 3.如图,一块质量为M = 2kg、长L = 1m的匀质木板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初始时速度为零.板的最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 = 1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0.2,小物块上连接一根足够长的水平轻质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木板与滑轮之间距离足够长,g = 10m/s2)。 ⑴若木板被固定,某人以恒力F= 4N向下拉绳,则小木块滑离木板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⑵若木板不固定,某人仍以恒力F= 4N向下拉绳,则小木块滑离木板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4、一个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桌布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如图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 ,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 。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沿桌面抽离 桌面,加速度方向水平且与AB边垂直。若圆盘 恰好未从桌面掉下,求加速度a的大小 (重力加速度为g)。 F M m A B a

传送带模型专题

传送带模型 1.模型特征 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a)、(b)、(c)所示。 2.建模指导 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1)水平传送带问题 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2)倾斜传送带问题 求解的关键在于分析清楚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初速度v0=6 m/s顺时针转动.现在传送带左侧轻轻放上m=1 kg的小滑块,与此同时,启动传送带制动装置,使得传送带以恒定加速度a=4 m/s2减速直至停止;已知滑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可以看成质点,且不会影响传送带的运动,g=10 m/s2.试求: (1)滑块与传送带共速时,滑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2)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 2.(2016·河北正定中学月考)一水平传送带以2.0 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 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 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 间动摩擦因数μ=0.2, 试问: (1)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2)物块从出发到4.5 s末通过的路程。(sin 37°=0.6,g取10 m/s2) 3.(多选)(2016·海口联考)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 m,工件与传送带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 A=4 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则() A.若传送带不动,则v B=3 m/s B.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逆时针匀速转动,v B=3 m/s C.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顺时针匀速转动,v B=3 m/s D.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顺时针匀速转动,v B=2 m/s 4.(2016·开封二模)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皮带输送机以v=5 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有一物块以v0=10 m/s的初速度从皮带输送机的右端沿皮带水平向左滑动。若物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并取g=10 m/s2,求物块从滑上皮带到离开皮带所用的时间。 5.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A、B为传送带的左、右端点,AB长L=2 m,初始时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当质量m=2 kg 的煤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A点时,传送带立即启动,启动过程可视为加速度a=2 m/s2的匀加速运动,加速结束后传送带立即

高中物理 力学提升 专题1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之传送带模型

专题1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之传送带模型【专题概述】 1. 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a)、(b)、(c)所示. 2.特点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往往会牵涉到摩擦力的突变和相对运动问题.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体与传送带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也可能不存在摩擦力.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滑动时,物体与传送带间有滑动摩擦力,这时物体与传送带间会有相对滑动的位移.摩擦生热问题 【典例精讲】 1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常见的三个情景 [典例1]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答案】BC [典例2] 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B 【解析】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将做匀减速运动,t1时刻速度为零,此时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选项A错误;然后在传送带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t2时刻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此时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选项B正确;0~t2时间内,

传送带和滑块模型(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传送带模型专题 传送带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力学模型,也是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机械装置,以其为背景的问题都具有过程复杂、条件隐蔽性强的特点,传送带问题也是高考中的常青树,从动力学角度、功能角度进行过多次考查,它自然成为师生关注的热点。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 2、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 3、对于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考虑不全面,出现能量转化不守恒的错误过程。 二、难点突破策略: 在以上三个难点中,第1个难点应属于易错点,突破方法是先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方法、大小的决定因素等等。通过对不同类型题目的分析练习,做到准确灵活地分析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 第2个难点是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该难点应属于思维上有难度的知识点,突破方法是灵活运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理论依据,对物体的运动性质做出正确分析,判断好物体和传送带的加速度、速度关系,画好草图分析,找准物体和传送带的位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传送带上和物体上的一点,刚放上物体时,两点重合。设皮带的速度为V0,物体做初速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为V0,其平均速度为V0/2,所以物体的对地位移x物=20 t V ,传送带对地位移x传送带=V0t,所以A、B 两点分别运动到如图乙所示的A'、B'位置,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也就显而易见了,x物=2传送带 x ,就是图乙中的A'、B'间的距离,即传送带比物体多运动的距离,也就是物体在传送带上所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第3个难点也应属于思维上有难度的知识点。对于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传送初速为零的物体,传送带应提供两方面的能量,一是物体动能的增加,二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所生成的热(即内能),有不少同学容易漏掉内能的转化,因为该知识点具有隐蔽性,往往是漏掉了,也不能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地显示出来,尤其是在综合性题目中更容易疏忽。突破方法是分析有滑动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的物理过程,使“只要有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必有内能转化”的知识点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 三.传送带模型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成熟的模型,典型的有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一般设问的角度有两个: (1)动力学角度:首先要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做好受力情况分析,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及传送带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找出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位移关系. (2)能量角度:求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物体和传送带由于

2018高三备考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之传送带模型

【高三一轮教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传送带模型 2017.10.1 一、模型特征 一个物体以速度v 0(v 0≥0) 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 如图 (a)、(b)、(c) 所示。 二、传送带模型的一般解法 ① 确定研究对象; ② 分析其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注意摩擦力突变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③ 分清楚研究过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未知量。 三、注意事项 1. 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 ① 滑动摩擦力消失 ② 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③ 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 2.传送带与物体运动的牵制。 牛顿第二定律中a 是物体对地加速度,运动学公式中S 是物体对地的位移,这一点必须明确。 3. 分析问题的思路: 初始条件→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出物体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速度变化再分析相对运动来判断以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名师点睛】 1. 在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之后,首先判定摩擦力突变(含大小和方向)点,给运动分段。传送带传送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论是其大小的突变,还是其方向的突变,都发生在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的极值问题,不论是极大值,还是极小值,也都发生在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v 物与v 传相同的时刻是运动分段的关键点,也是解题的突破口。 2. 判定运动中的速度变化(即相对运动方向和对地速度变化)的关键是v 物与v 传的大小与方向,对二者的比较是决定解题方向的关键。 3.在倾斜传送带上需比较mg sin θ与F f 的大小与方向,判断F f 的突变情况。 4. 考虑传送带长度——判定临界之前是否滑出;物体与传送带共速以后物体是否一定与传送带保持 相对静止。 四、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1. 水平传送带问题 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 (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典例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x =8 m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工件滑上A 端时速度v A =10 m/s ,设工件到达B 端时的速度为v B 。(取g =10 m/s 2 ) (1) 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v B ; (2) 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到达B 端吗?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求到达B 点的速度v B ; (3) 若传送带以v =13 m/s 逆时针匀速转动,求v B 及工件由A 到B 所用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