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中的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类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对话的质量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对子女的学业成就有明显影响,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学业成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父母对子女多鼓励、亲子沟通顺畅,有利于子女学业成就的提高,而溺爱、粗暴、冷漠的教养方法或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不一致,都会导致子女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不适应。此外,家庭中父母离异、家庭纠纷、生活事件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都会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姚慧、杨斌、霍金芝 1999)。

王东宇(2003)的研究指出,家庭气氛融洽,家庭生活丰富,矛盾冲突少,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高的学业成就。谭承红(2007)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马红彪、王芳芳(2002)的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以感情温暖和理解为主,其子女的学习成绩较好。相反,父母亲过度严厉、经常惩罚、拒绝和否认态度较多,其子女的学习成绩较差。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这可能与母亲自身的素质及榜样作用的影响有关。且当子女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文化程度高的母亲有能力辅导他们的学习。

杨安博、王登峰、滕飞、俞宗火(2008)研究亲子关系时发现,我国高中生父亲依恋关系对子女的学业成就影响更大,而与母亲依恋无关。他们认为这可能与中国文化有关,中国文化背景下子女社会性成就如学业成就的获得更多的来源于与父亲的互动。

在张明亮、朱晓文(2009)对大学生经济状况的调查中,他们发现平时生活费用高的大学生,学业成就反而比较差。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的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和生存比较乐观,因而花在学业上的时间比较少,学业成就并不是很高。

张新劳(2008)的硕士论文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家庭结构、父母素质、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和亲子关系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及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企业生产、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本企业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调查、评价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3.2 质安部负责对调查公司的活动/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并编制成清单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地理环境、活动/服务范围、能源/资源种类等,再调查各部门的环境因素,经确认汇总、登记后再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企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4 质安部负责发放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环境因素识别 4.1 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 各部门按下列要求进行部门工作范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为凡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等产生污染的因素 4.1.1 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4.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个方面,既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排水、粉尘排放、废物管理、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对社区的影响(噪音、火灾、爆炸等)、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土地污染等。 4.1.3 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①调查法 ②现场观察法 ③排查法 ④过程分析法 ⑤物料测算法; ⑥专家咨询法;

⑦测量法; ⑧查阅文件记录法; 4.1.4 实施识别环境因素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各方面环境问题尽量全面的识别出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车辆噪声等; 2)废水:包括建筑生产废水、生活废水; 3)废气:汽车、机械、化学物品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4)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包括有毒有害、无毒无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5)扬尘:施工扬尘、施工场地自然扬尘; 6)资源能源浪费:包括水、电、油、原材料等; 7)潜在泄漏:化学品泄漏、油泄漏、气体泄漏; 8)潜在火灾、爆炸:乙炔、炸药、油漆、木材等的; 4.1.5 各部门将环境因素调查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质安部,质安部对各部门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和汇总,为环境因素评价提供依据。 4.2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1 重要环境因素是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预防和控制等方面加以考虑,以将重要环境因素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并指出管理要求。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明确管理重点和改进要求的过程。 4.2.2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考虑以下方面; ①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②发生的频率; ③环境影响的规模; ④环境影响的时间; ⑤相关方关注的程度,包括对企业及产品形象的影响程度; ⑥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⑦环境因素所产生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4.2.3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管理者代表和质安部一起研究,拟出相关人员组成的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小组,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①跟踪环境影响:从发现的重大环境影响跟踪出重大环境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清单.doc

编号: JL-40 序环境影时态状态环境影响评价 活动 /产品 /服务环境因素过现将正异紧是否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号响 a b c X 去在来常常急 施工阶段 ( 一 ) 土方工程 1 爆破爆破噪音污染√√ 4 2 4 10 是BC 2 大气污染√√ 4 2 4 10 是BCD 3 施工机械投入使用资源消耗√√ 5 2 2 9 否 C 4 施工机械噪声排放噪声污染√√ 5 2 2 9 否 C 5 施工粉尘飞扬污染大气√√ 5 2 2 9 否 C 6 施工机械尾气排放污染大气√√ 4 2 2 8 否 C 7 油库油品的泄漏污染土地√√ 1 2 2 5 否 C 8 油库火灾大气污染√√ 1 2 4 7 否 C 9 废草垫废草垫的废弃污染土地√√ 3 2 1 6 否 C 10 水水的消耗资源消耗√√ 5 1 2 8 否 C 11 电电的消耗能源消耗√√ 5 1 2 8 否 C 12 石灰等回填料的消耗石灰等回填料的消耗资源消耗√√ 4 1 2 7 否 C 13 石灰堆放粉尘的排放石灰堆放粉尘的排放污染大气√√ 4 1 2 7 否 C ( 二 ) 砌筑工程 14 水泥、砂子、砌筑材料使用资源消耗√√ 4 2 2 8 否 C 15 水的消耗资源消耗√√ 4 2 2 8 否 C 16 砌筑工程电的消耗能源消耗√√ 4 2 2 8 否 C 17 原料运输中的遗撒污染土地√√ 3 2 2 7 否 C 18 施工垃圾的排放污染土地√√ 3 2 2 7 否 C ( 三 ) 病险库加固 19 土料填筑坝体植被破坏资源减少√√ 1 2 4 7 否 C 20 震动噪音污染√√ 4 2 2 8 否 C 编制:审核:曹俊林批准:张彦清批准时间:控制措施:A-检查 / 检测; B-运行控制相关程序; C-加强相关方管理;D-应急预案 ;E- 目标指标与方案。

水环境问题

进入“九五”以来,我国大规模水污染防治在“三河三湖”"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全面展开。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河段水质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水环境问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仍将十分严重。 1. 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1998年全国平均万元GDP用水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但是,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大多在1000m3以上。宁夏、新疆为4000m3左右。北京1m3灌溉用水可以生产2kg粮食,而宁夏才生产不到1kg。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日趋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淮河流域四省自80.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

最新整理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1998年全国平均万元G D P用水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但是,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大多在1000m3以上。宁夏、新疆为4000m3左右。北京

1m3灌溉用水可以生产2k g粮食,而宁夏才生产不到1k g.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日趋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o n c l i c k=“g(‘收入’);”>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最新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制度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制度 1 (WHNYLM/ZD-056-2015) 2 (试行) 3 4 第一章总则 5 6 7 第一条为识别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 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依据神华集团《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8 9 理体系要求》及乌海能源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0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方法、要求 和步骤、评价方法、更新及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11 12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 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13 14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及各生产厂(以下简称 15 各单位)。 16 17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18 第四条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的具体实施,以及削减控制 19 20 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1 第五条安健环部是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 22 23 第六条各单位负责业务活动范围内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以及削减、控制

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4 25 26 第三章控制要求 27 28 第七条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29 (一)各单位的生产、办公、后勤、服务中及所使用产品、服务中可控制的环境因30 素。 31 (二)各单位厂能够施加影响的的环境因素(如承包方、供应方)。 32 (三)新改扩建设项目的环境因素。 33 (四)为全面识别环境因素,避免发生遗漏,识别时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34 态”、“八个方面”。 1.三种时态: 35 36 过去:是指过去存在的环境因素,其遗留的环境影响现在依然存在; 37 现在:是指现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对 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38 39 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服务或产品中存在的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40 2.三种状态: 41 正常状态:指服务或设备无故障运行状态; 42 异常状态:是指设备开、停、检修等非正常运行时的状态; 43 紧急状态:是指不可预见的、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环境影

环境因素识别调查表

部门:水处理药剂厂(车间)编号:SLCC/JL-014 当A=5或B=5或D=5或E=5或F=5或G=5;或∑=A+B+C+D+E≥14;或∑=F+G≥7时,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当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发生,以及危险固废的产生也应确定为重大环境因

素。 部门:水处理药剂厂(车间)编号:SLCC/JL-014

当A=5或B=5或D=5或E=5或F=5或G=5;或∑=A+B+C+D+E≥14;或∑=F+G≥7时,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当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发生,以及危险固废的产生也应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部门:水处理药剂厂(车间)编号:SLCC/JL-014

当A=5或B=5或D=5或E=5或F=5或G=5;或∑=A+B+C+D+E≥14;或∑=F+G≥7时,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当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发生,以及危险固废的产生也应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部门:水处理药剂厂(车间)编号:SLCC/JL-014

当A=5或B=5或D=5或E=5或F=5或G=5;或∑=A+B+C+D+E≥14;或∑=F+G≥7时,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当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发生,以及危险固废的产生也应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部门:水处理药剂厂(车间)编号:SLCC/JL-014

当A=5或B=5或D=5或E=5或F=5或G=5;或∑=A+B+C+D+E≥14;或∑=F+G≥7时,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当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发生,以及危险固废的产生也应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部门:水处理药剂厂(化验室)编号:SLCC/JL-014

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R4-1 单位(区域):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区域 序号发生 场所 活动/产 品/服务 环境因素 时态状态环境影响影响 范围 (a) 影响 程度 (b) 发生 频率 (c) 关注 程度 (d) 排放 量 (e) 评价 分值 (m) 评价 结果相关法规及要求过 去 现 在 将 来 正 常 异 常 紧 急 水 大 气 噪 声 固 废 土 地 资 源 能 源 其 他 1 生活/办 公 排污废水排放√√√√ 1 3 5 1 1 11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国家水污染防治法 2 办公室使用计算 机 电脑辐射√√√ 1 1 5 1 1 9 非国家职业病防治法 3 办公室使用打印机废墨盒/色带√√√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 办公室废磁盘、光 盘 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5 办公室照明废灯管√√√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 办公室废电池有害固体废弃 物 √√√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7 现场/办公 区域 废弃塑料 包装 有害固体废弃 物 √√√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8 现场/办公 区域 废弃报纸/ 纸张 固体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9 现场/办公 区域 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10 办公区域清除落叶杂 草 落叶杂草√√√ 3 1 3 1 1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11 现场/道 路 办公车辆尾气排放√√√ 3 1 3 1 1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12 办公楼道清扫扬尘√√√ 1 1 1 3 3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编制人/日期:刘转富2011年12月10 批准人/日期:孙宽用 2011年12月10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复习课程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本程序依据GB/T19001-2000、GB/T28001-2001、GB/T24001-2004的要求,结合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实际制定。本程序为 Q/GDLR.SC—2007质量安健环一体化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企业标准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 本程序由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程序由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归口管理并负责宣贯解释。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职责 (4) 5工作程序与要求 (4) 6报告和记录 (9) 7相关/支持性文件 (9) 8附录 (9)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生产活动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的管理(包括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实施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修改版)

安庆石化内部管理体系文件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AQSH-2-02.005--2007版本/修改A/1共16页第1页 1目的 对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建立环境目标、指标,实施运行控制和改善环境行为提供依据。 2适应范围 本程序适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的确认和审批。 3.2安全环保部是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监督本程序执行情况。 3.3生产部负责日常生产协调及生产技术方案制定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4科技发展部负责新建项目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发、应用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进行控制。负责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可研阶段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制定方案并进行控制。 3.5工程管理部负责新建项目和所管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6机动部负责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及所管技术改造项目施工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7物资供应中心负责采购和保管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8保卫部负责剧毒化学品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进行控制。 3.9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负责本单位全体员工的有关知识培训,编制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清单,确定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案措施进行控制,并配合做好公司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和治理工作等。 4 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的识别 4.1.1成立环境因素识别小组 4.1.1.1安全环保部牵头成立由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公司级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小组,领导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制定控制方案。 4.1.1.2各单位成立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识别小组。其成员由单位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需要的相关人员组成。 4.1.2环境因素识别应包括:公司生产、活动和经营中运行正常、异常以及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三种

-浅谈深圳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专业:行政管理(自考本科学段) 学生姓名:杨清玲 准考证号:040414100685 指导教师:岳经纶 完成时间 2016年 09 月 07 日

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从古至今,城市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象征,它不仅是人口聚居地,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城市环境污染却越来越困扰着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计划,良好的环境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力求得出能够有效防治水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水质污染;原因分析;城市化;

目录 前言……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 (二)深圳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严重匮乏 2.水源水质状况 二、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小河径流小,自然净化能力低。 (二)规划建设局部与河流协调不足 (三)跨界河治理不同步 (四)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 (五)长期排污致底泥污染引发内源污染 (六)环保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薄弱。 (七)城市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 三、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提高人们防治城市污染的环保意识。 (二)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废水排放监控 (三)综合整治河流水环境 (四)强化污染源整治,降低流域污染负荷。 (五)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前言 对人们来说,水是一切生命的来源,是人们生存下去必备的基本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然环境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因为工业化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出现十分严重的水污染。所以,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水资源,培养居民的净水观念。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环境因素安全管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因素安全管理(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726-100 环境因素安全管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有害作业分级管理 (1)分级管理的基本思想对有害作业实行分级管理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的理论来源最早产生于1879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的ABC分析法,后在国外演变成ABC分类管理法。这种管理方法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考虑了全面,照顾了一般,使管理工作主次分明。 (2)分级管理的作用我国的劳动条件分级标准将作业岗位的危害分为5个等级。即0级危害岗位(安全作业);1级危害岗位(轻度危害);2级危害岗位(中度危害);3级危害岗位(重度危害);4级危害岗位(极重度危害)。根据不同的危害级别,劳动监察部门实行不

同的管理办法。 根据我国当前国民经济状况,暂时没有能力对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进行全部治理,为了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又要使企业有能力治理,劳动部1996年做出规定,要消灭4级危害岗位。对职业危害进行分级管理,对当前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非常适用的。 (3)劳动条件分级标准与卫生标准的区别分级标准是为劳动监察提供对劳动条件进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价的一种宏观的管理标准。是劳动工作深化改革的需要,为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就业、劳动工资制定政策提供科学数据。 2.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管理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

塑胶制品生产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修改)

常州瑞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二合一管理体系) 环境因素调查登记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2015年度

环境因素调查登记表 记录编号:QEOR(14)号 NO.03单位(部门):综合部、生产技术部办公场所 序号活动/产品/服务/地点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时态/状态消耗量/排放量/ 浓度/其它 改进潜力 污染因子/ 物质组分 现有控制措施 01 清洁清洁用水资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污水张贴节水标识环保教育 02 垃圾清理废弃物的丢弃土壤污染现在/正常少量不大固废分类收集 03 书面资料整理纸张的使用资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资源执行领用制度 建议建立电子文档 04 使用电脑电脑运行能源消耗现在/正常不大能源张贴节电标识 05 打印、复印、传真纸张使用资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资源执行领用制度 06 打印、复印、传真用电能源消耗将来/不正常少量不大能源环保教育 07 打印、复印、传真硒鼓、墨盒、色带使 用 资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资源环保教育 08 打印、复印、传真废旧硒鼓、墨盒、色 带的丢弃 土壤污染现在/正常少量不大固废分类收集 09 宣传、印刷纸张使用资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资源执行领用制度 10 宣传记号笔使用资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资源执行领用制度 11 电扇使用运转耗电能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能源环保教育、张贴节电标识 12 电扇使用配件的使用资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资源环保教育 编制/日期:陈燕婷/2015.09.03

环境因素调查登记表 记录编号:QEOR(14)号 NO.02单位(部门):综合部、生产技术部办公场所 序号 活动/产品 /服务/地点 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时态/状态 消耗量/排放量/ 浓度/其它 改进 潜力 污染因子/物 质组分 现有控制措施 13 热水器使用耗电能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能源环保教育 14 办公用品使用废旧电池的丢弃土壤污染现在/正常少量不大固废分类收集 15 办公设施维修配件、材料的使用资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资源环保教育 16 办公设施维修废旧配件、材料的丢弃土壤污染现在/正常少量不大固废分类收集 17 办公设施维修废旧日光灯管的丢弃土壤污染现在/正常少量不大固废分类收集 18 照明灯具用电能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能源 张贴节电标识 楼道安装声控、节能灯 19 采购采购违禁物品资源浪费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资源杜绝 20 空调运行空调运行耗电能源消耗现在/正常少量不大能源环保教育 21 空调维修氟利昂泄漏空气污染现在/正常少量不大废气委托专业公司维修 22 消防灭火器的使用大气的污染现在/正常少量不大废气有计划地淘汰 23 使用明火或电火潜在火灾大气的污染将来/可能少量不大火灾火灾应急预案;灭火器 材 编制/日期: 陈燕婷/2015.09.03

监理项目部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预控措施

监理项目部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预控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工程开工前监理项目部应督促施工企业按《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作业危害、重大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项目(施工)风险库,并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项目风险库,报业主审批。 (二)监理项目部对项目风险库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制定监理控制措施,其中高风险、特高风险按要求进行旁站监理,形成《监理项

目部风险库》(见附件)中的施工安全控制焦点。 (二)针对监理工作责任、监理自身安全、办公活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等风险,在土建、电气、线路、配网工程开工前,开展风险评估,最终形成《监理项目部风险库》。 (三)各监理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需对公司级基准风险库进行调整和增补时,按照《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工作标准》重新评估,填写《调整/新增风险评估填报表》,并及时将调整、增补后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结果自行存档并执行。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项目部)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调查评价人员:日期: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调查评价人员:日期: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调查评价人员:日期: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Word文档可进行编辑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组织不可能作为封闭系统来运作,任何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特定环境中从事活动。环境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土壤,既为组织活动提供发展的条件,又起限制作用。外部环境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必然会限制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利用机会要避开和化解威胁,企业就必须认识外部环境,对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绝对的看一切外部环境都会给组织活动带来影响,但影响所及有直接间接及程度不同的差别。按照环境因素是对所有相关组织都产生影响还是仅对特定组织具有影响区分为一般环境因素和特殊环境因素。 一般环境是组织的宏观环境(大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对任何一个不同使命的组织都会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通常不会因组织使命不同而有多大差异。 (1)政治法律环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制度也会发生变化。 (2)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数量及其发展趋势、国民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观等 (3)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微观经济环境、中观经济环境。其中宏观经济环境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加上外国人在本国的投资和劳务收入减去本国人在外国的投资和劳务收入);中观经济环境指部门经济,如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农业经济、林业经济等等;微观经济环境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水平、就业等。 (4)技术环境:特指物质设施基础。 (5)自然环境: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地利,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 特殊环境也被称作组织的任务环境,通常由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政府机构及特殊利益团体及各要素构成。 所谓供应商是泛指组织活动所需各类资源和服务的供应者。 所谓顾客是指组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 所谓竞争对手是指与本组织存在资源和市场争夺关系的其他同类组织。 政府机构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从全社会利益角度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特殊利益团体也会对企业经营行为产生某种影响和制约。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1.0目的 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 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 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 c 了解ISO14000体系 4.0职责 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 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 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 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 烧锅炉 SO 2排放到大气中 SO 2 排放 6.0环境因素的类别

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 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 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 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 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 六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如SO 2、NH 3 、氮氧化物、烟尘、H 2 S、甲胺、DMF、醋酸、尿 素粉尘、飘尘等 向水体的排放:NH 3-N、COD、BOD 5 、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 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 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 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 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 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 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 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 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7.0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识别出直接环境因素和潜在的环境因素,采用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查阅文件信息法等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方法: a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分析重点产品或物料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运输过程、工艺过程的投入及产出,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 序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 目的 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以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有效地控制。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覆盖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责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排查,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综合办公室负责环境因素的汇总审核,并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a)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核批准。 4程序 4.1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调查 4.1.1综合办公室负责将《环境因素调查表》发放到公司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各 部门。 4.1.2各部门依据部门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情况,尽可能全面地识别能 够控制和 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填写好《环境因素调查表》,并将结果报送到XX部。各部门根据如下文件和资料识别环境因素: a)厂区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 b)物料使用及废弃情况; c)能源、资源使用统计;化学品使用情况及化学品材料安全参数(MSDS)表; d)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物及排放频率;

e)设备运行中的环境影响; f)产品和服务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环节; g)公司机构和职责划分,现行环境管理措施、设备及控制文件; h)环评报告及批文、“三同时”验收报告、“一控双达标”验收报告、近一年来环境监测报告等;排污管网图、排放口和排气筒位置;排污许可证等; I)相关方(供方、工程承包方、运输方、固废处置方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可能 产生的重大环境影响的环节; J)相关方投诉及处理结果;近五年来的重大环境、安全事故,全厂主要事故隐患; 生产部门采用过程分析法逐一对每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输入、输出进行分析,从中识别出环境因素; 非生产性部门根据职能所及的活动和现场,用现场调查法等识别出环境因素;相关方的识别由职能归口部门进行; 为全面识别环境因素各部门应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三种时态为现在、过去和将来;三种状态为正常、异常和紧急;七种类型为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资源能源(或原材料)消耗、土地污染、其他环境问题(如振动、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相关方影响等)。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时依据以下几方面: a、相关法律法规; b、环境影响的规摸及程度; c、发生的频率及持续时间; d、监控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