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

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

1.取穴

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

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

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

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

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

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

1.器具

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术

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

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

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3 .疗程

每次操作总时间约8分钟,每隔2天治疗1次,每2次间隔2?3 天。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需要两个疗程。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粘连前期和粘连期。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

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二、技术特色

本疗法无创伤,可避免感染或疾病的传播,易操作,且较经济。

三、治疗方法

1.器具

LH202H型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

2.取穴

肩周炎患侧穴位一一肩前与肩醪或肩髃与臑俞(隔次交替使用),外关与合谷。

3.操作方法

刺激仪两对电极(带有直径为3cm的不干胶电极板)分别粘贴连接肩部二穴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高频(100Hz)朿y

10分钟后转为低频(2Hz)刺激30分钟,强度10 ± 2mA。隔日治疗一次。

头皮针抽气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1.符合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CT或MRI

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的偏瘫病人。

2.中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的实证或本虚标实证者。

3.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偏瘫侧肢体

中上肢瘫、指瘫、下肢瘫、趾瘫肢体功能评分或综合功能评分有一项> 3分者。

4.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在2至3个月以内(即发病后第31天至第90天)者。

5.无神志昏迷,血压基本稳定者。

二、技术特色

本疗法有较大的刺激量,同时有利于配合肢体运动,通过边行针、边运动、长留针、常运动,从而产生较强的改善肌力的效应,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治疗方法

1 .器具

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型号为30?34号(直径0.23?0.30mm)、1 寸?

1.5寸(25?40mm)。

2.取穴

病灶侧(即偏瘫肢体的对侧)头部。采用《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

化方案》: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中线在头顶部前后正中线,自百会向前至前顶。顶颞前斜线在头部侧面,即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2 ?操作方法

3.操作方法

取坐位,确不能坐者可采用仰卧位。采用2%的碘酒拭擦施术部位,再用7 5%的酒精棉球将碘酒拭净,或单用75%酒精棉球拭擦针刺部位的皮肤。用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切按在治疗线旁边,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快速将针刺入,针尖至帽状腱膜下层。

在针尖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使毫针与头皮呈15度?30度角,在腱膜下层进入皮肤1寸(25mm)左右,指下有不紧不松的感觉和一种吸针感。然后进行行针操作,即用爆发力向外速提3次(约5秒钟),每次至多提出1分(2.5mm)许,又缓插至1寸,如此反复运针10遍,共计约5分钟。间歇动留针2个小时,每隔30分钟运针5遍(约2分30 秒)。行针和留针期间,可结合患肢的运动。出针时,应先以左手拇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慢慢提至皮下。然而,将针迅速拔出。出针后若有出血,。应迅速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

4.疗程

每日针1次,每周针刺3次,共12次为1个观察疗程。

特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

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1.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50岁以

上的老年男性,有排尿踌躇、夜尿增加等现象;直肠指检可摸到两侧叶

或中叶有增大,表面光滑,可向直肠内膨出,质地中等,韧度有弹性感,两侧叶之间的中央沟变浅或消失;残余尿量在60ml以内,否则为手术摘除前列腺指征;膀胱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膀胱颈部前列腺增生的部位和程度,最多是两侧叶增生;超声波断层显像可见前列腺腺体明显增大;尿流率每秒在10ml以下者。

2.中医诊断标准:癃证、闭证。(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颁布实施《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二、技术特色

本疗法取穴精练,能减少针刺之痛苦,且疗效较好,具有很好的依从性。

三、治疗方法

1.器具

28号5寸毫针和28号2.5寸毫针;艾条。

2.取穴

秩边穴,中极穴。

3.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对进行针刺点作局部常规消毒皮肤,取用28号5寸毫针,作60度刺入秩边穴,针尖向内侧会阴部进针,针进深度3?3.5寸,以针感向会阴部生殖器放射为佳,小幅度提插捻转1分钟,留针2

O分钟,期间每隔4分钟,作小幅度提插捻转1分钟,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起针。然后改为仰卧,常规消毒进针点,取28号2.5寸毫

针直刺中极穴,以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为佳。取艾条2cm长一个,点燃

插入针柄上,灸2壮。

4 .疗程

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18?70岁,男女不限,早中期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轻度)颈椎病。

颈型:主诉颈项、头、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X线平片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失稳。

神经根型: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伴有颈椎活动受限、肌力减弱或肌萎缩;头部叩击试验、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至少有一项阳性;影像学显示相应颈椎关节退行性变。

椎动脉型与交感型:表现头痛、眩晕、耳鸣、眼花等交感神经症状,

且与颈椎活动有关,曾有体位性猝倒;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显示颈椎

节段性失稳、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

脊髓型:临床表现下肢发紧、行走不稳、甚或肢体瘫痪、二便失禁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