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简史复习

中国古代简史复习
中国古代简史复习

中国古代简史复习

1.三通: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2.《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3.《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4.《史通》:《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汉族史学[1]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

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

5.《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

世大典,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类书:我国古代的一种大型的资料型书籍,辑录了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子韵等编排以备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6.《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

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的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丛书:是指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

7.史书体裁: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通鉴纪事本末》。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8.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见之于《史

记》。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

9.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

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10.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战乱

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

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因此史称“八王之乱”。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惠帝妻贾后想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发生一连串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进行了大规模的混战,历时十六年之久。这次战乱,严重地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

11.王莽改制: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

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到了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12.后周世宗改革(五代时期):周世宗柴荣(921—959)后周第二代皇帝。邢州龙冈(今

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后周开国皇帝太祖郭威在位期间,曾就恢复农业生产、革除累朝弊政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显德元年(954),柴荣即位,广泛收罗人才,继续推行改革。政治上,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倡导节俭,力戒奢华。经济上,鼓励逃户回乡定居,减免各种无名科敛,安抚流民,招民垦殖逃户田,编制《均田图》,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动员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漕运;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3 万余所,敕额外僧尼一律还为编户,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佛像铜器铸钱,缓解了唐末以来长期缺钱的局面。军事上,整肃军纪。显德元年,处决了与北汉作战时临阵溃逃并劫掠辎重,扬言周军已败的禁军大将樊爱能、何徽以及中级将校70余人。班师后,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募壮勇,组成了精锐的中央禁军。周世宗还修订刑律,修订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显德二年,世宗采用王朴提出的“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致力于统一全国的大业,先出兵后蜀,收回4州。次年伐南唐,经三年苦战,收回淮南、江北14州60余县。六年征辽,收回燕云十六州中的3州,五月间,乘胜进取幽州,突患重病,被迫班师,六月卒,年39岁。世宗柴荣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及成就,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3.澶渊之盟: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1004

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

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14.绍兴和议:绍兴和议是中国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

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

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

15.靖康之变: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

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6.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明太

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榑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无大将可用,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北平(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时期改为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

17.行省制度: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

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行省一词,源于金朝。金国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非定制。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中统、至元年间,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

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以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之势。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以行省为重要对象的地方监察,构成了监察行省、防范其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上的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格局。

元代的行省制度虽然与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观念确实有很大的抵触,但它作为元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还是起到了它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

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19.卫所制度:卫所制度又称卫所制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

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最早提出卫所。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国的各军事要长城沿线的卫所制地,设立军卫。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此法的实行,须有一套能保障军队数目的户籍制度配合,来维持卫所制的运行。

20.“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是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

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到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由于贵族内部的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也在城中与一般平民杂处,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另外,在“国人”中还有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以及社会的下层群众。周夷王死后,其子周厉王姬胡继位。为了改变朝廷的经济状况,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

政策,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地走开,这就是“道路以目”。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

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纷离去。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

或“共和行政”。“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21.李悝变法:战国七雄中最早实行变法的国家。魏国变法主要主持者魏国相李悝。

内容:1政治上: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制,建立封建官僚制,以才能、功劳任命官员。

2经济上:正式废除了中国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实行“平籴法”,兴修水利。3法制上:著《法经》六篇,维护封建统治。

4军事上: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意义:李悝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变法同时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各国纷纷变法强国,最终汇成了一股时代潮流,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

22.商鞅变法:1背景:秦国国势较弱,急需变法图强

2内容:A政治上:什伍连坐,奖励军功,推行县制,迁都咸阳。

B经济上:重农抑商,强制拆散家长制大家庭,废井田,开阡陌。

C社会:焚烧儒家经典,禁止私门请托。

3意义:为今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助长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

23.黄巾起义:背景:1东汉后期统治的腐朽。2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速了起义的爆发。

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宗教作掩护,有组织、有准备、有纲领的农民战争。

意义:瓦解了东汉政权,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残杀。进而结束了极端黑暗腐败的外戚宦官政权。

24.大地主田庄的特点:1占有大量土地,规模宏大。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田庄生产

主要依附农民4田庄拥有私人武装5聚族而居,宾客相附。

25.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政治优势;广招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还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军事上,200年,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26.隋朝:历史统一的标志:大定元年,杨坚逼静帝禅位,自立为隋文帝,定国号隋,

改元开皇。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打击了魏晋以来南方的士族势力,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并为隋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隋的繁荣正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也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历史条件:1,北方农业的恢复,是物质基础.2,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是社会基础3,杨坚的雄才大略4,南方经济的发展.5,长年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27.唐朝前后期分界线安史之乱的经过: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趁唐朝廷内部空虚

腐败,以讨杨国忠为名,正式起兵。当时全国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守令或逃或降。唐军抵抗,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叛军势如破竹,起兵27日即占陈留,34日而克洛阳。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唐一哥舒翰守潼关,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出河北袭扰安禄山后方,暂时形成相持局面。但玄宗与杨国忠急于求成,不用哥舒翰据险坚守之策,严令其出关进攻叛军,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兵,一战溃败,潼关失陷,长安震动,玄宗仓皇逃往成都,途径马嵬驿,随从军士哗变,杀杨国忠,玄宗被迫令杨贵妃自尽,安禄山叛军随即进占长安。与此同时,皇太子李亨率自行称帝改元,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是为肃宗。肃宗即位虽有专擅之嫌,但起到了协调统一指挥平叛军事行动的作用。挽回局面。至德二载,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退保邺郡,留镇范阳大将史思明降唐。后复叛,唐军一片混乱,史思明杀安庆绪,仍称大燕皇帝,叛军再次逆转形势。后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借回纥之力再度收复洛阳,叛军将领纷纷降唐。代宗宝应二年正月,史朝义自杀,历时7年有余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

背景:唐朝中后期均田制和租庸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唐朝后期腐朽的统治。

意义:1社会经济的急剧下滑2唐王朝王权统治被削弱,助长了节度使权利,形成藩镇割据局面。3安史之乱使其边防空虚4经济重心南移

28.唐代诗歌兴盛的原因:1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社会相对安定。(基本

原因)

2唐代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给诗坛增添了大量诗人,他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风格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门阀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之风,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隋统一全国后,使南朝的绮丽北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使诗歌更富

有表现力,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唐代科举制以诗取士,刺激了当时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

5民族关系的融洽,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29.五代十国:五代: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建立后梁,占北方大部分土地。后

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统治黄河流域五十多年。合称五代。

历史特点:政局动荡,政治黑暗,法制败坏,经济凋敝。

十国:五代同时,中国南方和北方河东地区相继出现吴,南唐,吴越,楚,闽,荆南(南平),南汉,后蜀,北汉。加上五代后期立国于山西的北汉。为十国。

历史特点:乱而后治,治中有乱。

30.宋代: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中后期社会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加深,三

冗,二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发展

内容:1机构改革:制置三司条例司,市易法

2改革税赋:推行方田均税,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

3新修水利

4军队改革:推行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

5改革科举:三舍法,贡举法。

意义:(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三积”局面(4)使得豪强地主得以收敛

失败原因:(1)反对派势力过于强大(2)变法用人不当(3)统治者变法决心动摇(4)执行过程中扰民,缺乏群众基础——根本原因。

31.元朝:1民族等级制度:元朝统治者将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

南人。其民族等级制度的具体表现:四等人政治经济,刑罚等方面的待遇各不相同。

2 三大发明及西传意义:A: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元代又发明了木活字

和活字B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指南针C南宋时期发明了突火管

意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产生;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形态,摧毁了骑士阶层,也为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2.明代:张居正改革:背景:明中期以来面临最严重的政治危机,统治腐朽,土地高

度集中,不断发生农民起义,边防出现严重危机,东南有倭寇入侵,北方有鞭挞侵扰,力挽救统治,出现了张居正改革。

改革内容:1整顿吏治:提出了”考成法“,提高行政效率。

2整饬边防,改善同蒙古的关系进行茶马互市,任戚继光领守蓟门,李成梁镇守江东加强了北方边防。

3兴修水利,潘季驯治理黄河,减少水患

4清丈田地

5一条鞭法: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意义:改善财政状况,加强北方边防,军事力量增强。“一条鞭法”解决了逃役问题,为赋税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促进了货币化纳税,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郑和下西洋:经过:从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前后七次率领船队出使西洋,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经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印度半岛,到波斯湾,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沿途到过三十个国家。

定义: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

家,它的远航同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航相比,不仅规模大,而且时间上要早半个多世纪。2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了解与友谊。它与穷兵黩武和殖民掠夺有着根本区别。3推动了华侨向南洋移动,促进了南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33. 简答赋役制度: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

度。赋,原指军事上车马军需的征调,后指对土地的课税,即田赋,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统治者强迫下,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

34. 诗歌题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