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的罪行》测练1

《侵华日军的罪行》测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1.下图为《20 世纪编年史图鉴》中某一时期的东亚地图,图中分别以黑、白、灰色标示了三个不同政权。这幅地图最有可能编印于()

A.日俄战争后辛亥革命前(1905-1911年)

B.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

C.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D.内战爆发后新中国成立前(1946-1949年)

2. 2012年贺岁片《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它讲述的是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6个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北平、上海已被日军侵占

B.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艰苦抗战

3.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A.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4. 最早走上反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中国

B.朝鲜

C.埃塞俄比亚

D.西班牙

5.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14年斗争的开端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

6.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材料指出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填充下面的表格(8分)

材料二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品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甲午海战中)李鸿章……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

——《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四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2)依据材料二——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屡次失败的原因。(3分)

材料五日军侵华大事记: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军队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军侵占整个东北;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1月,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1935年,为分离和蚕食华北,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争和毒气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以上均节选自历史教科书(人民版)

(3)依据材料五概括日军侵华过程中犯下的罪行。(4分)

材料六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抗日战争则是全民族的总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八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

(4)依材料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5分)

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文唐发表了诱降蒋介石、企图灭亡中国的三次声明。实为公开的侵华政策,史称“近卫声明”。1938年1月16日,日本总理大臣近卫文詹声明称国民政府如不接受日本的和平务件,日本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另建“与日本提携之新政府”。1月18日,近卫文唐再度发表《补充声明》:强调所谓“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较之否认谊政府更为强硬。

1月18日当天,国民政府立即回应,“全力维持主权与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复和平方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决非中国所能忍受。”日本在中国发表声明后即日撤回驻华

大使,中国也于1月20日撤回驻日大使,自此,两国正式断绝外交关系。

贼心不死的近卫内阁,于当年11月3日又一次发表声明:如国民政府“坚持抗日客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12月22日,在发表的第三次声明中,又提出所谓“中日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妄图继续诱胁国民政府接受条件。但在全国风起云涌的抗战浪潮下.守土御侮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呼声.国民政府自然不敢逆势而为。12月26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总理纪念周套上发表演说,题为“揭发敌国阴谋与阐明抗战国策”,痛斥近卫第三次对华声明。同日发表“驳斥近卫声明宣言”,日本对中国国民政府的诱降没有成功。

——1938年1月18日《国民政府发布雏护主权声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H本三次“近卫声明”的目的,并谈谈你对“近卫声明”的看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国民政府发布维护主权声明》。

9.近年来,中日关系恶化与日本政坛的右倾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

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2014年12月13日所立“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列举日寇自全面侵华以来“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的具体史实。(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的标志是什么?对于抗战胜利有何重要意义?(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请谈谈为什么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中,中日双方认为彼此“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6分)

10.(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后,便有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计划和愿望。1904年自喻为“盆中之竹”的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占领中国东北多地后,竭力倡导向富饶辽阔的中国东北移民。1910年,日本提出20年向东北移民百万的计划,企图以此将中国东北变成日本强大的后盾,防范列强在中国东北的插足,解决日本不断膨胀的人口和粮食危机,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全境。1932年2月,日本制定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计划案。1936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制定国策《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于1942年为完成战时开拓政策,又制定了《开拓实践训》和《康德十年度开拓政策实行方案》,以期为太平洋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基地。材料二

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先后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拓团”分布地区主要是抗日力量存在的游击区,特别是军用铁路沿线为重点。日本通过开拓团的组织形式,在中国东北原住民村庄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成村”,不断地将东北由其占领的领土变为其“国土”。“开拓团”还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期间,中国东北大量农民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者。同时,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现状而纷纷退团。后期,由于开拓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在移民地内部的骚乱、暴行、纠纷、逃跑、罢工等事件不断发生,移民者的生活混乱不堪。特别是青少年移民还要接受3年严格的军事训练,更使他们难以忍受,绝望与动摇情绪日浓,自杀、逃跑事件司空见惯。随着战事的发展,至1944年,日本不得不放弃大量输送移民的政策,“开拓团”处于崩溃的边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我国东北的移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日本的移民政策也随之破灭。

——以上材料摘编自姜廷玉、李戈瑞《揭秘:历史上的日本“开拓团”》等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竭力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华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移民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9分)

《侵华日军的罪行》测练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C

3.A

4.A

5.A

6.D

7.(1)(8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商品输出④资本输

出⑤占有殖民地⑥协定关税⑦允许设厂⑧严禁中国人民反帝(2)(3分)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海防废弛;领导者的战略失误;清政府

的腐败。

(3)(4分)发动侵略战争、细菌战毒气战、大屠杀、扶植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答出任意4点即可)

(4)(5分)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8.(1)目的:诱使国民政府投降,排斥英美在华势力,集中主要力量进攻八路军和新四军。看法:它的提出说明日本的侵华战略方针发生了重大转变;也表明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作战计划的破产。(9分)

(2)评价:着眼于国家民族利益表达了维护民族独立的坚强决心,有利于凝聚抗日力量,促进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6分)

9.(1)条约:《马关条约》。(1分)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1分)

(2)史实:南京大屠杀、毒气战、细菌战、大扫荡等。(必答南京大屠杀,其余任答一点,共得3分)

(3)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分)意义: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这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

(4)当时的日本政府能够正视历史(或过去侵略战争的罪行),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两国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有影响力的国家,双方恢复邦交,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稳定。(6分)

10.(1)背景:①明治维新后,对外殖民扩张是日本既定方针;②岛国日本发展遭遇瓶颈,国内矛盾日益激化;③日本逐渐占领中国东北,借助该地区优越的资源条件以战养战;④镇压中国抗日力量,同化当地居民,实现永久占领和独霸中国东北。(每点2分,共6分,答到三点,即可)

(2)特点:①蓄谋已久;②计划、组织周密;③伴随侵华战争日益推进;④殖民统治、军事占领与经济掠夺相结合。(每点2分,共6分,答到三点即可)

原因:①中国人民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坚决抗击和抵制;②在华日本移民生活的日益不适与管理失控;③日本侵华战争逐渐走向失败,使日本移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每点1分,共3分)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日俄战争后辛亥革命前和北洋政府时期,东北没有出现特殊政权,排除AB;土地革命时期东北出现伪满洲国,朝鲜半岛成为日本殖民地,所以图中是三个不同性质的政权,C符合题意;内战爆发后新中国成立前,东北不存在特殊政权,排除D。故选C。

2.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而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是在1938年秋天广州武汉沦陷后,因此C项错误;A项正确,南京沦陷前北平、上海已经沦陷;B项正确,全民族抗战局面到来是在1937年9月;D项正确,在战略防御阶段,蒋介石国民党的军队英勇作战。故选C。

3. 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局部侵华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原因是“国家又濒于危亡”。联系所学知识判断选项:BC两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直接导致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D项国民党

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可乘之机,都反映的是国内矛盾,与“国家危亡”没有直接关系,据此排除BCD;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符合题干“国家又濒于危亡”信息,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选A。

4. 本题主要考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走上反法西斯道路的国家,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同时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结束最晚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正确。故选A。

5.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根据所学,日本侵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共14年,故A正确;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故排除B;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故排除C;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胜利,故排除D。故选A。

6.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史料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方法的探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ABC三项都带有主观色彩,因此不能说是最有力的证据,排除;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属于原始的一手史料,因此是最有力的证据,D正确。故选D。

7.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①第一次工业革命、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商品输出、④资本输出、⑤占有殖民地、⑥协定关税、⑦允许设厂、⑧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失败原因的认识和理解。据材料“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品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李鸿章……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理解。据第一段材料可以得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据材料“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争和毒气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可以得出细菌战毒气战、大屠杀;据材料“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可以得出扶植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4)本题主要考查对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第一问原因,据材料“抗日战争则是全民族的总动员”、“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8. (1)本题主要考查对日本“近卫声明”的认识和理解。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诱降蒋介石、企图灭亡中国的三次声明”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声明发表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其发表体现了日本侵华战略方针发生了重大转变;也表明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作战计划的破产。

(2)本题主要考查对《国民政府发布维护主权声明》的认识和理解。据材料可知,该声明的发表,揭露了日本的侵华野心,体现了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不断向前发展。

9. (1)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再现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马关条约》;第二小问:结合史实可知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2)本题考查日军的罪行,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本题不难,依据材料“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史实主要有:南京大屠杀、毒气战、细菌战、大扫荡等。

(3)本题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情况,旨在考查学生知识再现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第

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后,中国开始全民族的抗战,这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学生据此得出结论。

(4)本题考查二战以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建议从内因和外因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依据材料“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可知内因是当时时的日本政府能够正视历史(或过去侵略战争的罪行),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外因;“中日两国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有影响力的国家,双方恢复邦交,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稳定”是综合因素。学生据此得出结论。

10. (1)本题考查日本竭力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原因,旨在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日本明治维新后,便有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计划和愿望……竭力倡导向富饶辽阔的中国东北移民……企图以此将中国东北变成日本强大的后盾,解决日本不断膨胀的人口和粮食危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全境……日本于1942年为完成战时开拓政策……以期为太平洋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基地”和材料二“日本‘开拓团’分布地区主要是抗日力量存在的游击区,特别是军用铁路沿线为重点”“不断地将东北由其占领的领土变为其‘国土’”概括为明治维新、国内矛盾日益激、以战养战以及实现永久占领和独霸中国东北等。

(2)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移民特点及其失败原因,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后,便有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计划和愿望”和材料二中“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先后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的信息并结合日本侵略中国后相关措施从“有计划、组织周密、随侵华战争日益推进以及殖民统治、军事占领与经济掠夺相结合”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现状而纷纷退团。后期,由于开拓团的经营、管理不善,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我国东北的移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的信息来归纳失败的原因有在华日本移民生活的日益不适与管理失控,日本侵华战争逐渐走向失败、使日本移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结合所学,还能得出中国人民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坚决抗击和抵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