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基础知识

数学运算基础知识

1.【选择题】有一食品店某天购进了6箱食品,分别装着饼干和面包,重量分别为8、9、16、20、22、27公斤。该店当天只卖出一箱面包,在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则当天食品店购进了( )公斤面包。

A.44

B.45

C.50

D.52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由“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说明剩下的饼干和面包的重量和应该是3的倍数,而6箱食品的总重量8+9+16+20+22+27=102为3的倍数,故卖出的一箱面包重量也为3的倍数,则重量只能是9或27公斤。

如果卖出的面包重量为9公斤,则剩下的面包重量为(102-9)÷3=31公斤,没有合适的几箱食品满足条件,排除。

如果卖出的面包重量为27公斤,则剩下的面包重量为(102-27)÷3=25公斤,正好有25=9+16满足条件,则面包总重量为27+25=52公斤。

【结束】

2.【选择题】由1、3、4、5、7、8这六个数字所组成的六位数中,能被11整除的最大的数是多少?

A.857314

B.875413

C.813475

D.871354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B

【解题关键点】这个六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1+3+4+5+7+8=28。

能被11整除的数满足奇数位置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置上的数字和之差能被11整除

分析可知,只有差为0-种情况,即偶数位和奇数位上的数字和均为14,为了使得该数最大,首位应为8,第二位是7,由14-8=6知第三位最大是5,那么第五位为1,所以该数最大为875413。

【结束】

3.【选择题】一个三位自然数正好等于它各位数字之和的18倍,则这个三位自然数是( )。 A.999 B.476 C.387 D.162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这个三位数是18的倍数,则它一定能被9和2整除,选项中只有D符合。【结束】

4.【选择题】修剪果树枝干,第1天由第1位园丁先修剪1棵,再修剪剩下的1/10,第2天由第2位园丁先修剪2棵,再修剪剩下的1/10,……,第凡天由第n位园丁先修剪n棵,结果n天就完成,问如果每个园丁修剪的棵数相等,共修剪了( )果树。

A.46棵

B.51棵

C.75棵

D.81棵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第n天由第n位园丁先修剪n棵,结果n天就完成”,说明第n位园丁修剪了n棵,而每个园丁修剪的棵数相等,故果树一共有n×n=n2棵,即棵数为完全平方数。选项中只有D项是完全平方数。

【结束】

3.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可采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下面以两个数为例进行讲解,多个整数的情况可以类推。

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

4.例:求42和90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42=2×3×7 90=2×3×3×5

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的所有公有最低次幂质因数的乘积。42、90的公有质因数是2、3,所以42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最小公倍数是所有最高次幂质因数的乘积,也等于两个数之积与最大公约数之商。42、90的最小公倍数是2×32×5×7=630或者42×90÷6=630。

5.【选择题】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的人数是乙队的70%。根据工程需要,现从乙队抽出40人到甲队,此时乙队比甲队多136人,则甲队原有人数是( )。

A.504人 B.620人 C.630人 D.720人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A

【解题关键点】甲队人数是乙队的70%,则甲队人数一定是7的倍数,这样可以排除B、D;

代入C项,甲队人数是10的倍数,甲队是乙队人数的700/0,则乙队人数也是10的倍数、从乙队抽出40人之后,甲乙两队相差的人数必然是10的倍数,这与题中条件不符,排除C。

所以正确答案为A。

【结束】

6.【选择题】已知甲、乙两人共有260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非专业书?

A.75 B.87 C.174 D.67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B

【解题关键点】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则甲的书总数应该是100的倍数;乙的书有12.50/0是专业书,则乙的书总数应该是8的倍数。

结合以上两个条件,只能是甲有100本书,乙有160本书。此时,甲的非专业书有1OO ×(1-13%)=87本。

【结束】

7.【选择题】右图是由5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是88厘米,问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472平方厘米

B.476平方厘米

C.480平方厘米

D.484平方厘米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C

【解题关键点】由于大长方形由5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所以其面积应是5的倍数,选项中只有C符合。

【结束】

8.【选择题】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33

B.39

C.17

D.16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答对的题目十答错的题目=50。

两个整数的和为偶数,则这两个数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

所以答对的题目与答错的题目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二者之差也应是偶数,选项中只有D是偶数。

【结束】

9.【选择题】同时扔出A、B两颗骰子(其六个面上的数字都为1、2、3、4、5、6),问两

颗骰子出现的数字的积为

偶数的情形有几种?

A.27种

B.24种

C.32种

D.54种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A

【解题关键点】两个数字的积为偶数,则两个数字中至少有一个偶数。当两个数都为奇数时,其乘积为奇数。

此题中,乘积为奇数的情况有3×3=9种,则乘积为偶数的情况有6×6-9=27种。

【结束】

10.【选择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甲教室可坐50人,乙教室可坐45人,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设甲教室举办了x次培训,乙教室举办了y次,则可列方程组如下:

x+y=27 ①

50x+45y=1290 ②

在②式中,50x和1290都是偶数,则45y是偶数,由此可知y是偶数。

在①式中,已得y是偶数,则可知x是奇数,选项中只有D为奇数。

【结束】

有关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在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中已经给出。

11.【选择题】自然数N是一个两位数,它是一个质数,而且N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都是质数,这样的自然数

有多少个?

A.4

B.6

C.8

D.12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A

【解题关键点】这样的数共有4个,23、37、53、73。

【结束】

12.【选择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它的边长分别是一个质数和合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A.36 B.75 C.99 D.100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C

【解题关键点】由长方形的周长为40,那么它的长和宽的和是40- 2=20。

将20分成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的和,有三种情况:2+18、5+15、11+9。

易知该长方形的最大面积是9×11=99。

【结束】

13.【选择题】a、b、c都是质数,c是一位数,且a×b+c=1993,那么a+b+c的值是多少?

A.171

B.183 C.184 D.194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a×b+c=1993,1993为奇数,则a×b为奇数、c为偶数或a×b为偶数、c 为奇数。

(1)a×b为奇数、c为偶数

由a、6、c都是质数,可知c=2,a×b=1991=11×181,a+b+c=2+11+181=194,选择D。

(2)a×b为偶数、c为奇数a×b为偶数,则a、6中至少有一个偶数,由a、6、c都是质数,可知a、6中有一个为2(不妨设b=2),c是一位数,则c的值是3、5或7,对应的,可求得a的值是995、994或993,都不是质数。

综上所述,a+b+c的值为194。

【结束】

14.【选择题】a除以5余1,6除以5余4,如果3a>b,那么3a-6除以5余几?

A.0 B.1

C.3

D.4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a除以5余1,则3a除以5余3 (两个数积的余数与余数的积同余)6除以5余4,则3a-b除以5余-1 (两个数差的余数与余数的差同余)

因为余数大于0而小于除数,-1+5 =4,故所求余数为4。

【结束】

15.【选择题】一个三位数除以9余7,除以5余2,除以4余3,这样的三位数共有(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A

【解题关键点】首先看后两个条件,很容易看出7是满足条件的最小的自然数,而7正好也满足第一个条件。4、5、9的最小公倍数为180,因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形式为7+180n,,凡为自然数,要使7+180n,为三位数,则n=1、2、3、4、5,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5个。【结束】

剩余定理中存在三种特殊的问题。

(1)“余同”

16.【选择题】一个两位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求最小数?

A.41

B.47

C.51

D.61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显然三个条件要求的余数相同,如果令最小数为S,那么S-1显然能被4、5、6整除,故这个最小数为60+1=61。

【结束】

(2)“和同”

17.【选择题】一个三位数除以5余3,除以6余2,除以7余1,求这个最小数?

A.128

B.163

C.218

D.428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C

【解题关键点】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个数除以5余3,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商减去1加到余数上,那么余数得加上5,就相当于“余数”为8,其他条件同样处理,就变成同余问题了,也就是如果令这个数为S.S-8能被5、6、7同时整除,即最小数为:210+8=218(这里210为5、6、7的最小公倍数)。

【结束】

(3)“差同”

18.【选择题】某班学生列队时,排3路纵队多一人,排4路纵队多2人,排5路纵队多3人,问这个班至少有多少入?

A.54

B.58

C.60

D.118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B

【解题关键点】典型“中国剩余定理”问题。即求“除3余1,除4余2,除5余3的最小数”,而本题三个条件由于3-1=4-2=5-3=2,即差相同,那么令最小数为x,则有x+2能被3、4、5同时整除,而3、4、5最小公倍数为60,故这个班至少有58人。

【结束】

1.【选择题】173×173×173-162×162×162=( ).

A.926183

B.936185

C.926187

D.926189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D

【解题关键点】选项四个数的尾数各不相同,直接计算各项尾数,3×3×3-2×2×2=27-8=19;可知结果的尾数应该是9,因此只能选D。

【结束】

2.【选择题】3!+4! +5!+…+999!的尾数是几?

A.0 B.4 C.6 D.2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A

【解题关键点】3! =6,尾数为6;4!=24,尾数为4;5!=120,尾数为0;当n>5时,n!尾数为0

3 1 +4! +5!+…+999 1的尾数和为6+4+0=10,尾数为0。

【结束】

3.【选择题】8,88,888,8888,……,如果把前88个数相加,那么它们的和的末三位数是多少?

A.574 B.484 C.464 D.454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C

【解题关键点】题目中问末三位数是多少,但是参考选项后发现各个选项的末两位都不同,只要运用尾数法对末两位进行运算即可。8+88×87=7664,末两位数为64,所以选C。

【结束】

4.【选择题】求72008+82009+92010+789×987的个位数字?

A.3 B.5 C.7 D.9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A

【解题关键点】

【结束】

此题考查的是尾数的计算,需要对自然数多次方的尾数变化规律熟练掌握。7n的尾数以“4”为周期循环变化,即7、9、3、1、7、…;8n的尾数以“4”为周期循环变化,即8、4、2、6、8、…;9n的尾数以“2”为周期循环变化,即9、1、9、1、…。

2008÷4=502,因此72008的尾数与74的尾数相同,为1;2009除以4余数是1,因此82009的尾数与81尾数相同,为8;2010是偶数,因此92010的尾数是1。

两个自然数乘积的尾数等于尾数的乘积的尾数,因此789×987的尾数是9×7=63的尾

数,为3。

综合上面分析,1+8+1+3=13,所以原式的个位数字是3。

5.【选择题】11338×25593的值为( )。

A.290133434

B.290173434

C.290163434

D.290153434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B

【解题关键点】此题选项的末四位均相同,不宜采用尾数法,此处选用弃九法。1+1+3+3+8 =16,1+6 =7,11338的弃九数为7;2+5+5+9+3 =24,2+4 =6,25593的弃九数为6;7×6=42,4+2=6,则答案的弃九数为6。经计算,只有选项B的弃九数是6。

【结束】

6.【选择题】

A.1979/15 B.2107/15 c.847/8 D.989/8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B

【解题关键点】若直接代入x、y的值计算所求式子的值会很繁琐,此时应该先对原式化简。考虑所求式第二项第二个括号,很容易想到分解因式,然后通过提取公因式,达到化简所求

式的目的,然后代入计算,减少计算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结束】

7.【选择题】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B

【解题关键点】

如果直接计算这道题,计算量会很大,而且很不现实。题中各项形式相同,可分析通项,寻求减少计算量、能快速计算的方法。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从通项入手:这个数字共有9项,第n项可表示为,对这个分式进行改写,运用裂项相消的思想,将分式拆成两项的差。

运用前面给出的第五个式子,可得

运用这个公式,原式可以很快求出结果

【结束】

8.【选择题】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A

【解题关键点】此题给出的是两个方程,可以联立解得x、y的值,然后代入求值,但题干方程中含有分数.

所求也可能是一些分数,这样计算量肯定很大,于是需要考虑能简化计算的方法。所求式有

、结合条件中的两项分析,可以从平方的角度考虑。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上面两式相加,合并同类项可得:

上式左边和所求式比较,相差观察发现,即为所给条件等式左边之和。

综合上面分析可知,所求式子的值是

【结束】

9.【选择题】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A

【解题关键点】此题要求的是两个式子的差,可单独计算两个式子的值,第一个式子提取公因式1/179,第二个式子提取公因式1/358,两个式子剩下的部分都是等差数列,可以计算得出最后结果。

此题如果注意到两部分的分母179和358是2倍关系,可对两部分进行适当组合,减少计算量。

【结束】

1.【选择题】一张考试卷共有10道题,后面的每一道题的分值都比其前面一道题多2分。如果这张考卷的满分为100分,那么第八道题的分值应为多少?

A.9

B.14

C.15

D.16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C

【解题关键点】每道题的分值组成了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显然

可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

然后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结束】

2.【选择题】1992是24个连续偶数的和,问这24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

A.84

B.106

C.108

D.130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考查点】

【答案】B

【解题关键点】设最大数为a.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列方程:

解得a=106。

【结束】

3.【选择题】某工厂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从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从总厂陆续派相同人数的工人到分厂工作,直到月底,总厂还剩工人240人。如果月底统计总厂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个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为1个工作日),且无人缺勤,那么,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

A.2

B.60 C.240 D.298

【类型】省公务员考试

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1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6.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7.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三角形高=面积×2÷底h=2s÷a 三角形底=面积×2÷高a=2s÷h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s=лrr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 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

常用数学公式汇总 一、基础代数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 2. 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 +b 2 完全立方公式:(a ±b )3=(a±b)(a 2μab+b 2) 3. 同底数幂相乘: 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同底数幂相除: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a 0=1(a≠0) a -p =p a 1(a≠0,p 为正整数) 4. 等差数列: (1)s n =2)(1n a a n ?+=na 1+2 1n(n-1)d ; (2)a n =a 1+(n -1)d ; (3)n =d a a n 1-+1; (4)若a,A, 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5. 等比数列: (1)a n =a 1q -1; (2)s n =q q a n -11 ·1)-((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 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 ac b b 242---(b 2-4ac ≥0) 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x 2=a c 二、基础几何公式 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5)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重心: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重心到每边中点的距离等于这边中线的三分之一。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单位:“1”是自然数的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整数:0和自然数都叫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数位:写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各个计数单位排列在一定的位置上,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位数: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后得的结果不变。(a+b)×c=a×c+b×c 或a×(b +c)=a×b+a×c 整除: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叫做b能整除a,这里被除数、除数及所得的商都是整数,除数不能为0。 除尽:数a除以数b(b≠0)商是一有限小数,没有余数时,叫做a能被b除尽。或者叫做b能除尽a。

整除与除尽的区别:在整除情况下,被除数、商都是整数,除数是自然数,而且没有余数。在除尽的情况下,被除数、除数(不等于0)和商,即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有限小数,只要没有余数就可以了。 约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b就叫做a的约数。倍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 质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再也没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又叫做素数。 合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合数。 奇数:整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做单数。偶数:在整数中,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都叫做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人数的个位数字能被2整除,这个数就一定有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数字能被5整除,这个数就一定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在几个自然数的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自然数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当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时,这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数就叫做互质数。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是互质数时,我们就说它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一、基础代数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 2. 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 +b 2 完全立方公式:(a ±b )3=(a±b)(a 2 ab+b 2) 3. 同底数幂相乘: 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同底数幂相除: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a 0=1(a≠0) a -p = p a 1 (a≠0,p 为正整数) 4. 等差数列: (1)s n = 2)(1n a a n ?+=na 1+21 n(n-1)d ; (2)a n =a 1+(n -1)d ; (3)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5. 等比数列: (1)a n =a 1q -1; (2)s 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 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 ac b b 242---(b 2-4a c ≥0) 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x 2=a c 二、基础几何公式 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5)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重心: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重心到每边中点的距离等于这边中线的三分之一。 垂线:高线的交点叫做垂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于对边。 外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与公式大全

必修 1 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 1.1.1 、集合 1、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或N,整数集合:Z,有理数集合:Q,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 §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 A 、 B ,如果集合 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 B的 子集。记作 A B . 2、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 x B ,且 x A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3、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如果集合 A 中含有 n 个元素,则集合 A 有2n个子集 . § 1.1.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 B的并集 .记作:A B . 2、一般地,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 B的交集.记作:A B . 3、全集、补集?C U A { x | x U , 且 x U } § 1.2.1 、函数的概念 1、设 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 ,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 有惟一确定的数 f 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 A B 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 x A . 2、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 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 § 1.2.2 、函数的表示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 x1 , x2a, b 且 x1x2,则: f x1 f x2=, §1.3.2 、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 f x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 f x f x ,那么就称函数 f x 为偶函数. 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 f x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 f x f x ,那么就称函数 f x 为奇函数. 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一般地,如果x n a ,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其中n 1, n N . 2、当n为奇数时,n a n a ; n n a n

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94页完美打印版)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⑴、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的基本公式及定理

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的基本公式及定理 一 基本运算定律及公式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 )+c=a+(b+c )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 (bc ) 乘法分配律:(a+b )c=ac+bc 乘方运算律:1p p a a -= ,0 1a =(0a ≠); ()()mn m n n m a a a ==;()n n n a a b b =(0a ≠,0b ≠) ;()m m m ab a b =; m n m n a a a +=?;n m n m a a = 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立方和(差)公式: 3322()()a b a b a ab b ±=±+ 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 完全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二 常见代数公式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设12,x x 是方程2 0ax bx c ++=(0a ≠) 的两个根,则12b x x a +=- ,12c x x a ?=。 2.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不等式的性质: (1)若a -b >0,则a >b ;若a -b =0,则a =b ;若a -b <0,则a b ,c >0,则ac >bc ,a b c c >;若a >b ,c <0,则ac b >0,c >d >0, 则ac >bd , c b d a >; (5)若a >b >0,则n n a b >(n >1);若a >b >0,则n n a b >(n >1)。 重要不等式: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可直接打印)

(一)加、减、乘、除口诀表一、加法口诀表 二、减法口诀表

三、乘法口诀表 四、除法口诀表

(二)小学单位换算表 一、时间 1时=60分1分=60秒1秒=1000毫秒(ms) 二、面积 1公顷=0.01平方千米约等于15亩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四、长度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五、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六、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七、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八、质量单位换算 1吨(t)=1000千克(kg) 1千克=1000克(g)

(三)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一、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二、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三、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五、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a a b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1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2、3、4、5、6、7……叫做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0:0也是一个自然数。0是一个偶数。 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 a+0= a ;a-0= a;a-a = 0;a×0= 0;0÷a(a≠0)= 0 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数位和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写都要从高位到低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不管读和写都要进行分级。如534007000602读作:五千三百四十亿零七百万零六百零二 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 712的分数单位是112 ,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几(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常用分数的分数值: 21= 0.5 5.2041= 5.7043= .2051= .4052= .6053= .805 4= 25.1081= 75.3083= 25.6085= 75.8087= 625.0016 1= 4.00251= 2.00501= 2121-1= 6131-21= 12141-31= 20 151-41=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完整版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高中数学必修1、3、4、5知识点归纳与公式大全

必修1数学知识点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 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 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 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21x f x f -=… §1.3.2、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偶函数. 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n n ,1. 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3、 我们规定: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1)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1 1、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 、 2、 3、 4、 5、 6、7……叫做自然数。自然数包括0 和正整数。 整数包括负整数、0和正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还表示分界线。 2、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表示为(列,行) 3、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4、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712的分数单位是112,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7、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 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8、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9、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0、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11、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12、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13、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14、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一、基础代数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 +b )3(a -b )=a 2-b 2 2. 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 +b 2 完全立方公式:(a ±b )3=(a±b)(a 2 ab+b 2) 3. 同底数幂相乘: a m 3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同底数幂相除: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a 0=1(a≠0) a -p = p a 1 (a≠0,p 为正整数) 4. 等差数列: (1)s n = 2 )(1n a a n ?+=na 1+21 n(n-1)d ; (2)a n =a 1+(n -1)d ; (3)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5. 等比数列: (1)a n =a 1q -1; (2)s 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 ,则:a m 2a n =a k 2a i ; (5)a m -a n =(m-n)d (6) 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 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 ac b b 242---(b 2-4a c ≥0) 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2x 2=a c 二、基础几何公式 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5)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重心: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重心到每边中点的距离等于这边中线的三分之一。 垂线:高线的交点叫做垂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于对边。 外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小学数学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第一部分:概念 (一)整数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 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9、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10、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11、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5、108、204都能被3整除。 12、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14、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5、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_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基础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34337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公务员考试逻辑数学真题汇总

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二、数学运算。 36、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18 小时,乙需要24 小时,丙需要30 小时。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多少小时? A.8 小时 B.7 小时44 分 C.7 小时 D.6 小时48 分 37、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 元。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 A.780 元 B. 890 元 C.1183 元 D.2083 元 38、甲从某地出发均速前进,一段时间后,乙从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前进,在K 时刻乙距起点3 0 米;他们继续前进,当乙走到甲在K 时刻的位置时,甲离起点108 米。问:此时乙离起点多少米? A.39 米B.69 米C.78 米D.138 米 39、有a , b , c, d 四条直线,依次在a 线上写1,在b 线上写2,在c 线上写3,在d 线上写4,然后在a 线上写5,在b 线,c 线和d 线上写数字6, 7, 8……按这样的周期循环下去问数2008 在哪条线上? A.a 线B。 b 线C。C 线D, d 线 40、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7 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9 朵,已知丁做了41 朵,问甲做了多少朵? A.35 朵B、36 朵C.37 朵D.38 朵 41、把一根钢管锯成5 段需要8 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20 段需要多少分钟? A、32 分钟 B、38 分钟 C、40 分钟 D 、152 分钟 42、一件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20%的利润,如果以原价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百分之际的利润? A. 20% B、30 % C、40% D、50% 43、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 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A.31:9 B.7:2 C.31:40 D.20:11 44、四年级一班选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52 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最少再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A.1 张 B.2 张 C.4 张 D.8 张 45、某班有6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32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27人得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17 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A.13 人 B.14 人 C.15 人 D.16 人 46、甲、乙两个厂生产同一种玩具,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保持不变,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增加一倍,已知第一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98 件,第二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106 件.那么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第一次超过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是在第几天? A.3 B.4 C.5 D.7 47、1992 是24 个连续偶数的和,问这24 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几? A. 84 B、106 C、108 D、130 48、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 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 小时和逆水航行5 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A, 1 千米B, 2 千米C, 3 千米D,6千米 49、三筐苹果共重120 斤,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5 斤放入第二筐,从第二中取出8 斤放入第三筐,从第三筐中取出 2 斤放入第一筐,这时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问原来第二筐中有苹果多少斤? A.33 斤 B.34 斤 C.40 斤 D.53 斤 50、某商品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问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率是多少? A. 50% B、40% C、30% D、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