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安全及风险防范资料

移动支付安全及风险防范资料
移动支付安全及风险防范资料

有调查显示,目前每5位中国人中即有4人担心手机网络犯罪。手机从事活动主要包括在线阅读、访问社交网站、在线购物以及移动支付。以前大家等公交的时候,更多是在一起聊天,现在几乎90%以上的人都是拿着手机做一些娱乐或是工作,有人炒股票,有人刷微博,还有人可能做移动支付的购买,甚至还有做手机银行转帐等等。目前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家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就像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样。

目前,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其便利性使得其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不久前,在中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金融IC卡行业应用与移动支付高峰沙龙会”上银行卡检测中心安全技术部总经理杜磊分享了目前移动支付存在

的风险,已经从技术上如何去防范。

移动支付的安全概述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这些安全隐患和风险未必就代表是安全问题。据安管云开放平台2013年2月的统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例如无提示私自发送短信,窃取用户隐私资料,还

有无提示大量流量消耗等问题。”杜磊指出说,“还有一些内置的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量吞噬着手机流量,这些都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各种媒体宣传都在提醒手机用户,手机不是保险箱,通讯录里不要暴露家庭信息,防止一旦手机丢了之后可能会遭到诈骗。实际上不需要手机丢,我们存储在手机上的信息可能早已被恶意软件窃取。一些问卷调查公司来电,能够直呼机主姓名和工作单位,他们是如何获得的?很可能就是手机里面的一些短信信息、文件信息以及通讯录信息被非法窃取了。例如通过短信信息了解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工作状况以及家庭状况,为某些利益链服务。所以说手机本身它没有太多的安全防护,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我们在移动支付里,在手机银行里,把手机作为交易工具的时候,应该默认手机是不安全的,再对整个交易流程进行安全设计和优化,才能保证移动支付以及手机银行交易的安全性。分析移动支付的交易环节,首先是通过手机的终端采集交易数据,例如借助个人支付终端做身份认证,,交易信息传输到移动运营商,再到移动支付后台,在交易的每个节点都要考虑到安全风险。做近场交易的时候会用到受理终端,终端安全和收单系统的安全性也同样要考虑,如果每一个节点的安全性都保证了,再保证整个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安全性,我们说这个过程就是可控的。

杜磊回顾和分析了交易中涉及到的一些工具和对应的安全风险,以及如何防范这些风险?“移动支付关注的要点,主要是防窃取、防篡改、防重放、防伪造。尤其交易的篡改、伪造、重放是经常出现的,移动支付中也经常出现,交易报文中没有更多随机成分的时候就会出现重放以及伪造交易

情况的存在。”

目前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性,金融行业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已经颁布,银行卡检测中心负责牵头撰写了技术保障部分的检测标准,其中结合了多年来对金融行业安全风险和经验的汇总。另外,在人民银行的组织下历时三年才完成的《网上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通用规范》中也对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的安全提出了安全要求。

移动支付模型与风险分析

杜磊梳理了十几年来出现的几种移动支付方式,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风险:从2000年到2013年,先后出现SMS短信支付, IVR(语音)的交互, STK支付方式,WAP/WEB,无智能卡的客户端远程支付,后来又出现了基于智能卡的客户端远程支付,还有像“迷你付”这种个人移动支付终端配合交易认证来完成交易和防止银行卡的犯罪,及智能卡的近场支付等等。

1.短信支付

短信支付会有转入、转出、卡号、收款人信息、金额、

密码等等信息,这就存在安全风险,这种交易不仅仅有可能被窃取,而且容易被篡改、伪造。这种支付安全风险较大,因为没有经过加密,是明文进行数据交互,所有转入转出的卡号、金额等等都暴露在明文上。

2.STK

这种方式虽然会采用加密算法,但是交易过程中有可能

需要转加密,在转加密的环节就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这是我们关注的要点。而且这种交易因为在手机上完成,没有任何的额外认证介质,那么这个手机本身是能够被远程控制的,它能够被远程控制来完成一笔交易。我们对一些手机银行的移动支付做安全攻击的实验,在手机上种植木马,手机的所有短信能够被获取。同时我们看到网上银行安全防护措施的一种是动态口令发到手机里,这种机制作为网上银行来讲是可以作为比较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作为手机银行或者是移动支付、远程支付来讲就大打折扣。因为这种短信是发

到手机上,通过木马程序可以直接分析出短信信息,这同使用静态密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木马完全可以做到。

3.IVR

通过提供交易身份验证信息,卡号、手机号、姓名等,上送信息,发起交易。曾经有一种诈骗,通过电话的免提来输入银行卡密码,说我跟你做一笔交易,做一笔交易的前提我要知道你这笔银行卡里面有100万的余额,不需要告知银行密码,但需要通过电话免提的方式查询账户余额让对方听到。当通过免提输入银行卡密码的时候,犯罪分子就使用远程录音方式,获取按键声音,再使用软件统计分析出密码,最后完成诈骗。

4.WEB

典型的WEB交易流程就是通过手机浏览器来完成交易,这种交易流程可能会遇到中间人攻击,对浏览器这一端会伪造一个服务器,服务器这端伪造一个浏览器来完成交易欺骗的流程,完成交易篡改和伪造。对于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这种安全风险非常大。在撰写网上银行安全标准的时候,我们几乎办了全部的网上银行账户,我们对这些银行做了安全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分析 2009.2.28 21:2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网站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移动支付是指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直接或间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从移动支付的实质上讲,移动支付就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结合,把移动网络作为实现移动支付的工具和手段,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服务的业务。 移动支付通常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1)短信(SMS)支付,终端用户通过发送短消息的形式请求服务内容,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费用,通常只适合于小额支付。(2)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终端用户通过访问WAP站点,进行简单的金融业务。(3)USSD(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Data,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新型交互式数据业务,如证券交易、移动银行业务。(4)N 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支付和票务业务是应用最早的NFC业务。 一、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 在整个移动支付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支付参与者包括:消费用户、商户用户、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银行。消费用户和商户用户是系统的服务对象,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支持,银行方提供银行相关服务,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支付平台服务,通过各方的结合以实现业务。移动支付需要考虑以下安全问题:(1)移动终端接入支付平台的安全,包括用户注册时,签约信息的安全传递,以及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系统,其间传递的数据如签约用户名、签约密码等的安全性。(2) 支付平台内部数据传输的安全,即支付平台内部各模块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支付平台数据存储的安全,涉及到签约用户的机密性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签约用户名、签约密码等的安全性。 二、移动支付的安全认证技术 当前,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为移动支付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移动支付的实施,如移动终端的计算环境和通信环境都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对相应的安全认证做一些特殊要求。 1.WPKI安全标准概况 WPKI (Wireless PKI)是有线PKI的一种扩展,它将互联网电子商务中PKI的安全机制引入到移动电子商务中。WPKI采用公钥基础设施、证书管理策略、软件和硬件等技术,有效地建立了安全和值得信赖的无线网络通信环境。WPKI以WAP的安全机制为基础,通过管理实体间关系、密钥和证书来增强电子商务安全。WAP安全机制包括WIM(WAP Identity Module,无线应用协议识别模块)、WMLSCrypt(WMLScript Crypto AP

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郑州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2017年9 月1 日 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现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便捷。移动手机支付也不再陌生,通过“二维码”来消费、刷公交足不出户订外卖、网购等。为了解手机支付使用情况与人们对于移动支付前景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 样本数据 样本容量:52人(男:21,女31) 年龄:20-30有46人,20以下3人,40-50有2人,30-40有1人

学历:本科:44人,本科以上:2人,大专以下:4人,专科:2人 职业:学生:42人,工人:2人,上班族:6人,高新阶层:1人,个体经营户:1人 收入:1000以下:31人,1000-2000:10人,2000-5000:8人,5000-10000:1人,10000以上:1人 调查数据 1、在消费时使用手机支付的有41人占总样本的78.85% 2、对手机支付这种新型方式很了解的有49人占总样本的94.23% 3、在经常使用的移动支付工具中使用支付宝的29人占总样本的55.77%,7人使用微信,2人使用网上银行,其余14人3种方式都用 4、每月使用移动支付10次以上的有40人占总样本的76.92% 5、有33人不担心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 6、在调查的52人中在网上购物,交通出行,日常消费,生活缴费与与他人进行现金往来 7、等方面几乎都有使用移动支付 7、调查的52人中全部都表示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 数据分析 现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常态,市场买菜,出租车等。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完成交易,省去找零的麻烦,可以说现代的中国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即可。在被调查的52人中,无论年龄与学历几乎全部都对手机支付这种新型方式表示很了解,说明移动支付对于中国的普及程度很高。同时被调查的52人全部都对十分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说明未来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普及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结合近期联合国旗下机构“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优于现金联盟)报告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推动下,2016年中国社交网络支付市场达到2.9

分析:四方面解析移动支付安全技术

分析:四方面解析移动支付安全技术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移动支付以其快捷便利的应用特点,迅速成为我国支付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移动支付面临的复杂支付环境,在客观上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梳理我国目前移动支付的几种技术路线,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分析相关的安全防护技术,并提出央行数字货币采用移动支付安全关注要点,从而为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提供参考。 移动支付的种类与技术路线 移动支付的种类可按支付场景、支付方式进行划分。按支付场景划分,主要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按支付方式划分,主要包括联机支付和脱机支付。从移动支付的技术路线上看,远程支付主要采用手机APP作为支付工具实现联机支付。近场支付采用的技术路线并不统一,但大致可分为三类——基于单独支付硬件技术方案、标准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方案和条码支付方案。从本质上讲,基于单独支付硬件技术方案是传统智能卡支付方案的延续,标准NFC技术方案是基于智能卡和手机的支付方案,而条码支付方案的工作模式则类似于远程支付方式(见图1)。 移动支付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难度较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移动支付场景和技术方案多样化。不同的场景和方案面临的安全需求和安全问题各不相同,导致移动支付的安全体系构建十分复杂,安全测评的难度也十分大。二是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性。由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及其APP存在各种漏洞、病毒和木马问题,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性受到严峻挑战。三是移动支付多方身份的可认证性。移动支付交易根据不同的场景往往涉及个人、商户、第三方支付、银行等多个参与方,因此,必须有效解决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问题。而交易过程中的身份认证问题又可分为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设备的身份认证。四是移动支付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商家和用户在公用网络上传送的敏感信息易被他人窃取、滥用和非法篡改,造成损失,所以必须实现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确保交易的不可否认性。 移动支付的安全防护技术 远程支付技术方案的安全防护技术 远程支付中,终端APP多通过TLS/SSL协议完成用户和远程服务器间的网络安全连接,通过数字证书实现双端身份认证,并使用协商的对称会话密钥对后续传输的交易信息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此类方案的核心安全问题在于私钥的存贮问题。目前大多数的方案中,私钥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手机本地的,然而面对操作系统漏洞、木马等威胁,此类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也出现了基于手机Key、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SE)以及可信执行环境的解决方案。未来,为移动终端提供更为便捷和安全可信的软硬件计算环境(或设备)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基于单独支付硬件技术方案的安全防护技术 单独支付硬件(如IC卡)提供了一种基于芯片技术的支付安全解决方案,它借助于IC卡所提供的安全计算和安全存储能力,可构建高安全性的支付体系。在此类方案中,移动支付完全由支付硬件独立完成,其安全性不依赖于手机环境,而等同于金融IC卡。 在身份认证方面,用户身份认证多通过口令+签名的方式来完成。设备身份认证又可分为发卡行认证和卡片认证两种。IC卡对发卡行的认证采用基于对称密码算法的挑战响应协议来实现;终端对卡片的认证则通过IC卡使用卡内私钥

移动支付盈利模式分析

【模式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移动支付类型和盈利模式分析】 2013-10-26畅享网互联网金融 前言:那么移动支付业务到底存在哪些形式?商业模式有哪些?未来到底该如何发展?新技术演进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支付企业到底有哪些建议成为众多移动支付企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自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下发以来,央行已累计发放250张支付机构牌照,支付主体多元化,业务范围多元化,具体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支付业务类型。从本质上来看,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相结合,将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实现手机支付的工具和手段,为用户提供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号管理等金融服务的业务。移动支付的实质是资金的转移,核心是支付账户,介质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那么移动支付业务到底存在哪些形式?商业模式有哪些?未来到底该如何发展?新技术演进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支付企业到底有哪些建议成为众多移动支付企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移动支付的形式与类型 从移动支付的演进来看,虽然衍生了多种支付形式,但是目前大家认可的主流移动支付类型主要如图1所示:

从支付的类型来看,移动支付分为远端和近端两种方式,目前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扎堆”远端支付,近端支付还存在许可制度壁垒及技术设备标准问题等障碍,见图2。 现场支付起初主要有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包括NFC、SIMpass以及RF-SIM,经过多轮博弈,NFC(13.56MHz)最终成为国内主流技术标准。 而远程支付是指客户通过手机,基于通信网络,通过SMS、WAP等方式完成支付。由于远程支付已经相对成熟,例如联动优势(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公司)等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2019届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素材为移动支付系好“安全带”

2019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为移动支付系好“安全带” 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人群改变,不仅体现在性别比例上,也体现在年龄结构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用手机下单、支付。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此次调查显示,“60后”是最易受骗的人群。报告指出,中老年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更易遭受网络欺诈。同时,由于往往未能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使这一群体追回损失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每一起移动支付安全事件,带给用户的不只是经济损失,往往还包括情感上的伤害。支付整体环境不安全,必然加大人际关系的交往成本。 给移动支付全方位的保护,亿万用户方有安全感。频发的移动支付安全事件,与一些用户缺乏警惕有关,比如有人习惯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和网络链接,随意下载不可靠的软件,以及在移动转账时未查证对方真实信息,等等。调查显示,近五成人群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因有优惠信息而去扫码。因扫描“李鬼”二维码遭到诈骗的比例,已从15%上升到30%。移动支付运营方在技术防范上缺乏更有力的制度设计,在事后补救上缺乏更有效的善后措施,也导致用户被骗而追不回损失。 统计表明,仅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就高达149.15万亿元,雄居全球首位。移动支付规模越大,越关乎千家万户,越需剔除安全风险。一定程度上,移动支付关涉国家金融安全,如此之大的移动交易规模,“倒逼”监管部门未雨绸缪,尽可能预料可能出现的风险。央行日前就发布相关通知,对条码支付作出细致规范,设置支付限额,规定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诸如此类的立柱架梁,被称为“为二维码支付系上‘安全带’”。针对移动支付的监管在加码,正是为了让支付更安全。 降低支付风险,运营商和服务商需要提高风控水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程度拆掉可能点燃风险的“引线”。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还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以期让个人的“信用画像”更全。完善征信体系,除了有利于遏制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乱象,也与移动支付密切相关。技术赋能,建设信用社会,让信用真正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相信将有助于消除涉及移动支付的骗局。 “中国已成全球移动支付”,去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如是称。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使用频次越来越多,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管控风险,兼顾便利与安全,让支付更值得托付,移动支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移动支付影响对生活方面

在移动支付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普遍使用选择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支付,来进行一系列的生活活动。分析表明,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要素,分别是: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支付流程方便快捷、支持的银行卡比较多、可支付的应用种类比较多、支付方式多种多样。 接下来主要通过以移动支付软件为手段,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来说明移动支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付款 朋友聚会,AA制付费是一种很常见的模式,通常都是服务员报出消费金额,然后大家一起掏包数零钱,整个场面极度混乱…… 在移动支付诞生之后,但是现在通过移动支付完全可以一个人付款,然后其他的人用移动支付转账给付款人的方式,既避免了数零钱的麻烦,也让整个支付过程变得像聊天一样简单轻松。 (衣食住行娱乐电子红包理财)(按照这样的顺序制作PPT) 衣 对于女生来说,逛街是一种天性,但是逛街却未必一定要买东西,因为对她们来说,更多的是在享受挑挑拣拣的过程。 而自从有了网络购物之后,女生纷纷将逛实体店改成了逛网店的方式,因为实体店再怎么好,受限于现实的条件,总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产品都展示出来,而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逛下去。但是网店就不同了,只需要点点鼠

标,刷刷网页,就有数万种同类型的商品可供选择,极大的满足了女人逛街的欲望。而由此互联网移动支付也就应运而生了。 太平鸟服饰双11销售额总计3.83亿元 优衣库连续第二年蝉联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服装类销售冠军,同时在全品类排名中,今年更由去年的第五名升至第四,整体销售额翻倍,突破6亿元。 2015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服饰商家涌现近20个“亿元户”。除了国际品牌耐克、NEWBALANCE、优衣库、Gap等榜上有名,本土的拉夏贝尔、杰克琼斯、太平鸟、森马、海澜之家、韩都衣舍等品牌的官方旗舰店销售额也均破亿元。 淘品牌在网购热下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如今线下品牌誓要把失去的消费者“抢”回来。据记者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在天猫服饰频道,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份额的店铺是原来线下开店服饰品牌。 分析人士指出,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让不少服饰类商家的销售额骤然下降。O2O无疑已成为传统类服饰业商家最后的救命稻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移动支付的快捷方便一方面促使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由线下渐渐转为线上,同时这一方式的改变又作用于这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变化。

移动设备安全隐患分析

移动设备安全隐患分析 移动性最强的设备就是手机,而手机往往存在安全问题。毋庸置疑,移动设备正在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目标。据报道,针对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的变种数已上升至约14,000至40,000,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增长比例达到了185%。 移动设备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利用这些设备中常见的漏洞,可能泄露个人的因素。私人公司和相关的机构已经采取步骤,提高了安全性的移动设备,包括一定的控制供消费者使用,并且相关机构试图颁布有关法规或者建议在移动安全实践上,但是,安全控制并不总是贯彻落实在移动设备上,目前还不清楚消费者是否知道在他们的设备上启用安全控制。 有报告总结了十大手机安全问题,如下: 1、移动设备往往不启用密码。 移动设备通常缺乏密码来验证用户和控制对存储在设备上的数据的访问。许多设备的技术能力,支持密码,个人识别码(PIN),或进行身份验证模式屏幕锁定。一些移动设备还包括一个扫描的指纹进行身份验证的生物识别读卡器。不过,调查显示,消费者很少使用这些机制。此外,如果用户不使用密码或PIN,他们往往会选择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或绕过密码或PIN,如1234或0000。如果没有密码或PIN锁定装置,有增加的风险,被盗或丢失的手机的信息,可以访问未经授权的用户可以查看敏感信息和误用移动设备。 2、双因素身份验证时,并非总是用于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敏感交易。 根据研究显示,消费者普遍使用的静态密码,而不是双因素身份验证,同时使用移动设备时进行敏感的交易。使用静态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有安全缺陷:可以猜到的密码,忘记了,写下来和被盗,或窃听。双因素身份验证通常比传统的密码和PIN码,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性和更高水平可能。双因素指的是身份验证系统中,用户需要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因素”:你知道的东西,你拥有的东西等。在被授予访问时进行身份验证。移动设备可用于在

移动支付的风险分析与安全策略

栏目编辑:梁春丽 E-mail:lianglizi505@https://www.360docs.net/doc/5b13358250.html, 实务 支付清算 722010年第10期 FINANCIAL COMPUTER OF HUANAN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支付业务、支付工具不断创新,电子支付发展迅猛。近年来,移动支付的发展在我国也逐渐加快。移动支付在带给客户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对银行业信息安全和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阐述了移动支付的概念,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支付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移动支付风险防范的措施和建议。 一、移动支付概述 移动支付是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资金转移,在移动中实现支付。更准确地说,我们可以将移动支付定义为:以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为工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受付方。一般来说,移动支付是以IC卡、数字签名技术为安全保障,以移动通信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系统为依托,实现货币的转移,终端通常为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由于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手机在移动支付中扮演重要角色。狭义地讲,移动支付也叫手机支付。 移动支付可以根据多个维度进行分类。首先,移动支付可以分为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这是根据支付者和受付者是否在同一地理位置来分类的。现场支付利用红外线、蓝牙、射频技术,完成手机面对面的交易。远程支付以银行账户、手机话费等作为支付账户,以短信、语音、WAP等方式发起业务请求,为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付款。 移动支付也可分为大额支付和小额支付。大额支付是指那些对支付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需要通过各种认证手段来确认支付者和受付者的身份,以确保资金安全的支付形式。这种支付形式涉及的金额一般比较高。小额支付是指对于支付的快捷性要求比较高,省略某些安全认证的支付。这种支付形式涉及的金额一般比较低。 移动支付的风险分析与安全策略 ■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郁 红 移动支付根据支付过程中是否事先指定资金去向还可以分为定向支付和非定向支付。 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2000年,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推出了基于STK方式的手机银行业务,这是国内最早的移动支付业务形式。虽然这一业务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成功,但它打开了移动通信和金融业务结合的大门,为移动支付铺垫了道路。 随着手机短信业务的不断发展,以短信为基础,基于银行卡支付的移动支付得到发展。2003年,移动支付业务应用逐步提速。2003年8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合资成立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移动用户提供手机钱包业务。2009年5月,上海联通推出了可以刷公交卡的手机,用户乘车时可以直接刷手机付费;中国电信推出了基于3G的移动支付业务,用户通过短信、WAP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利用电信账户、支付卡、 银行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为移动支付系好“安全带”.doc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为移动支付系好“安 全带” 时政热点是公职类考试的命题来源之一,不仅笔试会有相关的内容,而试中也会根据一些热门的新闻进行命题,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近期时政热点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让支付更值得托付,移动支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买买买”,已成了不少人网络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国银联日前发布的《2017 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男性网络消费力首超女性,外卖订单和游戏相关虚拟物品的使用比例上升,是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从线下实体消费, 到网上实物类消费,再到水电气等“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务”,移动支付覆盖的人群和支付场景越来越广,也让支付风险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 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人群改变,不仅体现在性别比例上,也体现在年龄结构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用手机下单、支付。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此次调查显示,“60后”是最易受骗的人群。报告指出,中老年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更易遭受网络欺诈。同时,由于往往未能采取及吋的补救措施,使这一群体追回损失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每一起移动支付安全事件,带给用户的不只是经济损失,往往还包括情感上的伤害。支付整体环境不安全,必然加大人际关系的交往成木。 给移动支付全方位的保护,亿万用户方有安全感。频发的移动支付安全事件,

与一些用户缺乏警惕有关,比如有人习惯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和网络链接,随意下载不可靠的软件,以及在移动转账时未查证对方真实信息,等等。调查显示, 近五成人群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因有优惠信息而去扫码。因扫描“李鬼” 二维码遭到诈骗的比例,已从15%上升到30%。移动支付运营方在技术防范上缺乏更有力的制度设计,在事后补救上缺乏更有效的善后措施,也导致用户被骗而追不回损失。 统计表明,仅2017年前三季度,屮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就高达149. 15万亿元,雄居全球首位。移动支付规模越大,越关乎千家万户,越需剔除安全风险。一定程度上,移动支付关涉国家金融安全,如此之大的移动交易规模,“倒逼” 监管部门未南绸缪,尽可能预料可能岀现的风险。央行日前就发布相关通知,对条码支付作出细致规范,设置支付限额,规定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诸如此类的立柱架梁,被称为“为二维码支付系上'安全带'”。针对移动支付的监管在加码,止是为了让支付更安全。 降低支付风险,运营商和服务商需要提高风控水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最大程度拆掉可能点燃风险的“引线”。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还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中请,以期让个人的“信用画像”更全。完善征信体系,除了有利于遏制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乱象,也与移动支付密切相关。技术赋能,建设信用社会,让信用真正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相信将有助于消除涉及移动支付的骗局。 “中国已成全球移动支付领导者”,去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如是称。 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使用频次越来越多,交易规模越来

移动支付各种数据深度分析对比

移动?支付各种数据深度分析对?比 2014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三?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2.92亿,较2013年底增加3558万?人,半年度增长率12.3%。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2.1%提升?至46.2%。与此同时,?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05亿,半年度增长率为63.4%,是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5.2倍,?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8.9%。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井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加?入战局,移动?支付进?入战国时代。聚焦移动?支付,何处才是主战场?根据益普索(Ipsos)近期针对互联?网?用户的调查显?示,移动?支付呈现出以下特点: 1. 移动?支付的?用户群呈现?女性化和?老龄化特征 2. 新形式的?支付?手段在市场中在逐渐慢热,虽然使?用率不?高,但已经逐渐培养了认知度 3. 安全性仍然是消费者的?首要顾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安全性愈加看重 4. 交易优惠与补贴等激励?手段对90、80后更加有效 5. 年轻的90后与年长的60后对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使?用相对集中,社会中坚80后和70后对第三?方?支付?工具则兴趣?广泛,70后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种类最多 6. ?网购、话费缴费或充值仍是移动?支付的主要应?用场景 ?一、移动?支付的?用户群呈现?女性化特征,?女性消费者争夺将成为?用户争夺的制?高点 根据益普索(Ipsos)2013年12?月和2014年6?月针对互联?网?用户的调查显?示,在使?用过移动?支付的?人群中,?女性消费者?比例超过半数,且?女性消费者?比例在增加,由2013年51.5%增加?至2014年的53.9%。移动?支付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 ?女性消费者在选择?支付平台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交易安全性(78%)、?支付平台稳定性(65%)和个?人隐私安全性(66%),是?女性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因素,

中国移动支付问题浅析

中国移动支付问题浅析 一、移动支付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移动支付主要指利用手机进行的支付。从广义上讲,移动支付除包括手机支付外,还包括利用其他移动通信设备所进行的支付方式。综上所述,移动支付就是通过移动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支付方式。 二、当今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 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欧美日韩等地区,移动支付业务得到用户的广泛接受和认可。随着3G时代的来临,我国移动支付也呈现出勃勃生机,蕴含着广大的发展空间。 3G为移动支付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空间,电信运营商和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在移动支付领域开疆扩土。移动支付已经成为“3G时代应时而生的宠儿”。 移动支付以手机支付为主要方式,其应用领域现在一般包括充值、缴费、小商品购买、银证业务和网上服务等。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手机支付具有不受地域时空限制、方便易行、兼容性好、支付成本低等特点,但移动支付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移动支付的交易费用主要以小额支付为主,用户单次购物金额普遍较低;市场上RIFD—SIM的2.4GHz技术还不稳定,接口等外围支持也有待完善。由于SIM卡牵涉到发卡权的问题,银行方面的种种顾虑与担心也将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等。 三、当今我国移动支付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影响移动支付的最普及的关键因素,安全包括很多环节,比如存储安全、传输安全、认证安全等。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三大因素对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1.加密问题和即时性问题。加密问题和即时性问题是手机支付普及的主要障碍,虽然WAP功能的手机支付时,能够采用移动网络的加密技术,相对而言,并不能很有效的保证安全。

浅析移动支付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浅析移动支付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摘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中移动支付的普遍性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移动支付来说,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也滋生了诸多安全问题,所以加强移动支付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维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将潜在性风险保持在萌芽状态内,从而确保移动支付网络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本文主要以移动支付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为论点,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 关键词移动支付;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业务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网上支付业务规模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根据第三方支付行业半年度研究报告可以看出,2016年上半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7.5万亿,其中,移动手机支付高达950亿元,而对于网络安全来说,对支付业务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必须要发挥出移动支付网络安全技术良好的应用效果,确保交易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避免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并构建完善的交易风险控制机制,将交易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1 移动支付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无线信息极容易丢失 在无线网络中,由于缺少通信电缆和地理环境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其开放程度比较高,通过开放性的通道,可以便于用户的移动支付。然而却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移动网络通过无线信息应用时,窃听信息内容的风险经常出现,通信信息极容易被篡改或盗取,并冒充通信双方的身份。 例如:以“短信恶魔”的木马篡改多款通讯手机软件为例,通过篡改通信信息和假冒通信身份等方式来获取信息内容,通过木马在后台扣除相应的收集费用,进而严重威胁着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1.2 交易过程受到了威胁 在移动支付过程中,用户在登陆和交易完成等环节中,必须要配备完善安全保护措施。然而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一旦交易双方的身份无法确认,比如消费者和商家,在交易过程中[1],极容易引发安全管理问题或恶意支付请求等,并滋生风险。 例如:以“钓鱼网站”为例,主要对金融机构的账号密码进行骗取,钓鱼网站以模仿方式来获得用户的银行信息内容。人们一旦输入自己的银行信息,将会出现资金恶意转移或提取等现象,从而严重威胁着交易过程的安全性。

移动支付中存在的风险

移动支付APP的网络交易风险 1 第三方支付的主要风险 1.1 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主要是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和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机构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二是由于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法规缺位,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被叫停或者面临更加严格监管而遭受的风险。前一种风险主要是强调第三方支付机构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后一种风险则强调因支付监管法律缺位使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被关闭或整顿的风险。合规风险的性质通常较为严重,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所面临的最基础性的风险。 随着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发展壮大,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相继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界定为非金融机构,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同时国家开始通过颁发牌照的方式来规范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为了更加规范每类业务的具体运作,中国人民银行针对预付卡、移动支付业务、客户备付金存管等又先后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主要有《支付机构预付卡管理办法》、《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随着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重视以及监管的逐步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运作时必须首先保证合规守法,否则会给机构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第三方支付面临的最大合规风险是由于监管法律法规缺位或不到位,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可能被叫停或者面临更加严格监管的风险。通常而言,国家是在第三方支付某项业务发展过于迅速并出现相应问题时推出相关管理办法加以规范。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新类业务可能随时受到监管的约束。例如,今年3月初,支付宝和财付通与中信银行合作拟推出虚拟信用卡,但是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这项通知的推出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限制了相关服务,其股价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又如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支付机构转入资金不得向银

移动终端应用安全设计方案

移动终端应用安全设计方案 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移动终端处理能力弱、网络带宽相对较小的局限性 移动应用的几种模式 原生应用、Web应用、混合应用 原生应用:简单的来说是特别为某种操作系统开发的,比如iOS、Android、黑莓等等,它们是在各自的移动设备上运行的 Web应用:本质上是为移动浏览器设计的基于Web的应用,它们是用普通Web开发语言开发的,可以在各种智能手机浏览器上运行。 混合应用:是原生应用和Web应用的结合体,采用了原生应用的一部分、Web应用的一部分,所以必须在部分在设备上运行、部分在Web 上运行,这是主流模式

移动应用模式的优缺点 移动应用的安全 一般用户都认为只要是手机安装客户端模式会比较安全,客户端模式相对于wap网页模式安全些,但是,打开手机就是应用,应用背后却还是一片黑,好像还不是很安全呢。 可以从移动终端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机制两个方面考虑:

无论是终端还是网络安全都可以从物理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 物理安全:设备丢失带来了物理安全隐患 数据安全,数据传输的加密处理 隐私保护,身份认证PIN密码的加密处理,明文还是暗文 内容安全,交互协议的加密处理(HTTPS\ jabber\ 3DES加密体系) 移动终端安全机制 Android组件的安全 Activity组件权限安全 Activity组件时用户唯一能够看见的组件,首先是访问权限控制,activity 组件在制定Intent-filter后,默认是可以被外部程序访问的,也就意味着 会被其他程序进行串谋攻击。 这里的其他程序指签名不同、用户id不同的程序,或者是签名相同且用 户id相同的程序在执行同一个进程空间,彼此之间是没有组件访问限制 的。 Android:exported熟悉设置为false,设置组件不能被外部程序调用。 如果希望被特定的程序访问,就不能用上面的熟悉设置,需要通过 andriod:permission熟悉来指定一个权限字符。 要想启动Activity必须在AndriodManfest.XML文件中加入声明权限的代 码 Activity组件劫持 当用户安装了带有Activity劫持功能的恶意程序后,恶意程序会遍历系 统中运行的程序,当检测到要劫持的Activity(通常有网银或是其他网络 程序登录页面)在前台运行时,会用钓鱼式的activity覆盖正常的activity,

移动支付的个人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的个人安全问题 如今移动支付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购物时只要手机扫一扫,即可完成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网络订餐与支付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同样缴纳水、电、煤气费,而这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办成;而火车票、动车票,汽车票、出租车,大路程小路程,通通也可以移动支付。 然而一旦支付平台与财产安全、系统漏洞等字眼联系在一起,总能触动用户最敏感的神经。移动支付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便捷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也开始频频出现,威胁到用户的资金、信息安全,甚至连一些大平台也无法避免安全漏洞问题: ●2015年5月,拥有将近3亿活跃用户的支付宝出现了大面积 瘫痪; ●2015年8月10日财付通被曝用户资金遭盗刷; ●2015年翼支付也曝遭盗刷; ●而Apple Pay入华后随即便有用户在尝试绑定Apple Pay失败 后,却被盗刷了约合人民币一万三千多元。 在消费者支付价款的过程中,网络故障、硬件故障、钓鱼软件、黑客攻击或是计算机病毒都有可能威胁到消费者的财产安全。网络的开放性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息泄露的潜在危险,消费者银行账号和密码一旦丢失就必然造成财产损失。包括伪基站、手机病毒、恶意无线信号等,均对个人支付账户的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提升移动支付的安

全性: 一、要加强本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例如下载手机APP,应该仔细谨慎的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下载;不要随意下载不明软件,不随意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二、不要轻信误信所谓的套取诸如银行卡信息,手机验证码等等有关金融账户安全的信息。 三、不打开任何邮件或者短信中附带的网站链接; 四、如需使用移动支付,就通过银行卡上注明的网站链接下载相关手机和网络银行软件,以及安全控件进行支付。 五、如有可能最好设置另一设备接收验证码; 六、经常更新手机系统和安全软件,将安全使用提升到第一位; 七、免费WIFI信号很美好,但做移动支付时最好选择自有网络或者自己熟悉的WIFI。 八、最后,不要觉得一些系统要求输入密码是个累赘的事情,一旦手机遗失的时候,那是一道很好的安全屏障。我们需要一个自己能够记得,同时相对复杂的密码,并且我们需要定期更改密码。免密支付最好将金额设低一点! 以上这些是我们自己能够把控的,其他的就只能交给金融系统、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软件公司等相关机构了,他们是安全支付的最后一道关卡。

移动支付的优势与劣势

移动支付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便捷性为移动支付的第一点,在过去支付需要携带钱包,还有货币,特 别是在纸币没开始之前,中国的货币种类多种多样,包括贝币,元宝,刀币等等,携带非常不方便。。移动支付改变了这种体验,使用移动支付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更加方便,快捷。 2.很多人都有过经验,钱包丢失,或者钱包被盗。比如《天下无贼》中傻 根辛苦攒下来的6万人民币被盗,如果傻根那个年代可以用移动支付,直接把这笔钱存到微信支付宝,就防止盗窃的发生。 3.在移动支付出现之前,纸币被广泛应用,但是纸币在流通的过程中,会 出现纸币损耗,纸币破损现象,过一段时间,银行就需要回收纸币,进行销毁,如果大量的销毁,无疑对会资源跟环境造成破坏,移动支付大大改变了这种现象,起到改革的作用。 4.移动支付让支付信息更加及时反馈给用户,让用户对自己的财产情况有 更好的认知。从而让用户得以合理理财,账目统计,消费统计,以及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资金。 5.移动支付的几大巨头:微信、支付宝都用自己的理财产品,可以让的账 户的资金钱生钱,以前要想钱生钱还需要到银行存定期,存取都麻烦,而且还有时间限制。 6.移动支付偏向年轻化,但是由于移动支付具有传播性,导致现在男女老 少都开始应运市场的潮流,开始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现在不管是什么行业,擦鞋的,小饭馆,卖包子的都开始使用移动支付来收款,移动支付已经发展成一种社会潮流。 7.移动支付优惠活动比较多,比如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满就减这类活 动就非常多而且还频繁,而传统的现金或刷卡这类优惠活动非常少。劣势: 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应运的普及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行业和市场都发生着巨大变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发生在支付领域和支付市场的一系列变革,也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这一系列变革,以及发展趋势和由此带来的影响,对未来支付市场发展,对更好地发挥支付服务经济金融和社会生活有着积极意义。

安全隐患辨识分析及防范

安全隐患辨识分析及防范 安全隐患产生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无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辨识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找出危险源和风险点来辨识和防范。下面从我项目从事的隧道工程中来逐步分析。 一、影响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员工多,高处作业多,作业环境差(震动、噪音、地下水、有害气体、照明不足)二、作业类型中的安全隐患辨识1、机械施工机械伤害(钻机、扒渣机、绞车、装载机等)2、土石方运输车辆伤害3、开挖支护岩爆、垮塌、冒顶片帮、突水、瓦斯爆炸、中毒4、隧道爆破爆炸5、施工用电触电伤害6、施工设备使 用火灾三、人的不良行为中的安全隐患辨识(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例:未经允许开动、关停、移动设备;忽视警示标志;酒后作业等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例:拆除了安全装置等(3)使用不安全设备; 例: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4)手代替工具操作; 例:用手代替手动工具(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例:未戴安全帽;未佩戴安全带等;(12)不安全装 束;

例:在工地穿肥大服装;穿拖鞋等;四、管理缺陷中的安全隐患辨识1、管理不到位2、管理制度不健全五、环境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辨识1、自然灾害2、极端天气六、主要原因分析1.心理因素 (1)侥幸心理 (2)冒险心理 (3)捷径心理(4)逆反心理 (5)麻痹心理 (6)从众心理2.生理因素1.感觉器官有缺陷如视力听力有缺陷,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危险,并作出相应处理,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2.患有职业禁忌症如恐高等3.过度疲劳4.带病作业如重感冒时头晕严重,不宜继续从事塔吊、外墙等作业3.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太差(高温、不良照明、噪声、空气污染等)4管理因素. 作业管理混乱,操作规程不完整,管理监督人员不足等5.社会因素(1)人际关系的影响与上级对立与同事关系紧张等(2)家庭关系家庭矛盾重重影响工作情绪等(3)生活事件个人生活中发生的引起一定情绪波动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工作的事件。 七、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角度分析 (1)建筑施工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在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工艺流程意识,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不强,冒险作业多,缺乏应变和自身防护能力,分不清哪些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2)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现在,施工企业普遍面临利润低下、工期紧张的问题,这些因素导致管理者为了保证利润难免消减安全投入,为了保证工期免除违约金处罚,重视施工生产进度而轻视安全生产。此

移动支付安全及风险防范

有调查显示,目前每5位中国人中即有4人担心手机网络犯罪。手机从事活动主要包括在线阅读、访问社交网站、在线购物以及移动支付。以前大家等公交的时候,更多是在一起聊天,现在几乎90%以上的人都是拿着手机做一些娱乐或是工作,有人炒股票,有人刷微博,还有人可能做移动支付的购买,甚至还有做手机银行转帐等等。目前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家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就像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样。 目前,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其便利性使得其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不久前,在中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金融IC卡行业应用与移动支付高峰沙龙会”上银行卡检测中心安全技术部总经理杜磊分享了目前移动支付存在 的风险,已经从技术上如何去防范。 移动支付的安全概述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这些安全隐患和风险未必就代表是安全问题。据安管云开放平台2013年2月的统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例如无提示私自发送短信,窃取用户隐私资料,还

有无提示大量流量消耗等问题。”杜磊指出说,“还有一些内置的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量吞噬着手机流量,这些都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各种媒体宣传都在提醒手机用户,手机不是保险箱,通讯录里不要暴露家庭信息,防止一旦手机丢了之后可能会遭到诈骗。实际上不需要手机丢,我们存储在手机上的信息可能早已被恶意软件窃取。一些问卷调查公司来电,能够直呼机主姓名和工作单位,他们是如何获得的?很可能就是手机里面的一些短信信息、文件信息以及通讯录信息被非法窃取了。例如通过短信信息了解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工作状况以及家庭状况,为某些利益链服务。所以说手机本身它没有太多的安全防护,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我们在移动支付里,在手机银行里,把手机作为交易工具的时候,应该默认手机是不安全的,再对整个交易流程进行安全设计和优化,才能保证移动支付以及手机银行交易的安全性。分析移动支付的交易环节,首先是通过手机的终端采集交易数据,例如借助个人支付终端做身份认证,,交易信息传输到移动运营商,再到移动支付后台,在交易的每个节点都要考虑到安全风险。做近场交易的时候会用到受理终端,终端安全和收单系统的安全性也同样要考虑,如果每一个节点的安全性都保证了,再保证整个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安全性,我们说这个过程就是可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