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社会历史的本质》教案、导学案、课后练习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科学精神: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事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什么?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总趋势,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点。

本节课我们学习社会历史的本质。

(二)讲授新课

社会历史的本质(板书)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板书)

阅读与思考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谈到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

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伴随有听觉器官的相应的完善化一样,脑的发育也总是伴随有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劳动在人类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劳动是人类产生的决定因素,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以制造工具为特征的劳动,是人类形成的标志。生产劳动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还在于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生产劳动不断创造人们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人类的延续和发展。生产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人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劳动,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

为什么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学生: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教师: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学生: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板书)

阅读与思考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关于自然界的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体上说来并没有贯

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去。即便像费尔巴哈这样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为什么人们可以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却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变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

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很落后,使当时的人们认识社会受到了限制.马克

思处在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那时的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为马克思揭示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创造了条件。马克思能够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识人的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运行规律。实践观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教师: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学生: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教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阅读与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假如牛、马和狮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塑出狮形的神像了。”

费尔巴哈曾对各国信仰的神进行认真的考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于是,他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神圣光环背后的真理:

“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

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恩格斯说:“宗教按它的本质来说就是抽掉人和大自然的整个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又反过来使人和大自然从它的丰富宝库中得到一点东西。”

宗教所描绘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与实际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宗教所描绘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宗教所描绘的事物的原型,宗教所描绘的事物是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的加工和再创造。

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对实际生活超脱、虚幻的反映。没有具体的实际生活就不会产生相关的不切实际的念头与思想。

教师: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学生:(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阅读与思考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贪污腐败、拜金主义、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仍然还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

展。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

(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②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③

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④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⑤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⑥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⑦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⑧,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①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②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③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④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们

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⑤

原因——社会存在。

⑥揭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动因,它指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⑦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不管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⑩作用。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谈到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伴随有听觉器官的相应的完善化一样,脑的发育也总是伴随有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探究任务]

1. 为什么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自主探究二:

材料一: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牛头变成了鱼头,牛尾巴变成了鱼尾巴,牛身上长满了鱼鳞和鱼鳍。

材料二:“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李明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探究任务]

1. 结合材料一,你能推测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吗?这一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一,请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产生的原因。

3. 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自我检测】

1.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作为2019年年度十大新词语,“夜经济”“止暴制乱”“极限施压”等词语记录了社会焦点的变迁,呈现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人民生活百态图。这说明()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亦步亦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B.都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都肯定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4.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这一论述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同步性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融合,没有确定的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

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6. 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前预习参考答案

一.①劳动②人类社会③社会实践活动④实践⑤经济⑥政治

⑦精神文化⑧全部领域

二.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历史观③物质生活④精神生活⑤物质⑥唯物史观⑦社会存在⑧相对独立性⑨阻得⑩推动

自主探究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一:

1.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

精神文化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自主探究二:

1. 小鱼脑海里的奶牛的形象是由它自己想象出来的,当然也听了青蛙的描述。这个故事说明人的意识的形成要受到主观认知和客观实际的制约。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小鱼的“社会意识”由社会环境决定,与它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与“社会交往”相关。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屈辱,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和奋斗目标。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人们前仆后继,赢得了民族独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日益走向繁荣富强。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 B

2. B

3. D

4. A

5. B

6. C

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后篇巩固提升

1.“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为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获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已经成为全球极具活力和受欢迎的公共合作平台。这体现了(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总是”说法太绝对,②不选;社会意识的变化要依赖于社会存在而不是“独立”于社会存在,③观点错误;“‘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

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为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符合题意;材料中“‘一带一路’建设为

沿线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表明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发展,④符合题意。

2.“照骗”“皮皮虾我们走”“厉害了我的哥”等各种网络流行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故事。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④正确意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故事”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①③符合题意。物质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于意识,②错误;正确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

3.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幸福感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说明社会意

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正确;正确的社会意识才会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③错

误;社会存在的变化独立于社会意识的变化,不是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

在的变化,④错误。

4.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说明( )

A.生产活动是先进的社会意识

B.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形态的更替决定着生产方式的变革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

誉和耻辱,表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生产活动

属于社会存在,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

的更替,D项错误。

5.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善于创新、追求进步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

康大同”社会理想以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等富民思想,充分反映了千百

年来中国人民追求更高、更好、更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材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社会发展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和富民思想,充分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

民追求更高、更好、更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④正确;正确的社会

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②错误;③中“决定”说法错误。

6.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落

后、错误的观念,如男尊女卑、多子多福、及时行乐等。这表明(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在社会主义文化占主流的今天,仍然存在一些落后的、错误的观念,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是实践

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认识源于实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②符合题意;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

8.“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现在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

在而变化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社会意识的变化

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①错误,④正确;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先于

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②正确,③错误。

9.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

资源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丰富社会

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滞

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表明(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D

解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性的表现,D项正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决定社会意识

的变化,A项错误;B、C两项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不符合题意。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有一种孝顺是带上老

人跟上信息时代,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让

他们跟上数字时代。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

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

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自主变化②对“孝顺”的判断和选

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③“孝顺”的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④“孝”文化在世代

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但社会意识不是随着社会存在

的变化而自主变化,①错误;材料不涉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②排

除;“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带上老人跟上

信息时代”表明“孝顺”的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

着基本特征,故③④正确。

11.中国人的名字往往寄托着美好祝愿,有时也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特定

的历史时期,国庆、援朝、建国、振华……这些极具特色的名字曾令人感到自豪,承载着老一辈的情怀,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一代人的名字里能够读懂一个时代的特征②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姓

名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③特定的时期决定了中国人的名字寄托共同的希望

④姓名不单纯是一种代号,甚至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国人的名字往往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这说明从一代人的名字里能

够读懂一个时代的特征,①符合题意;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②错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庆、援朝、建国、振华……这些极具特色的名字曾令人感到自豪,承载着老一辈的情怀,寄托着人们的希望”说明特定的时期决定了中国人的名字寄托共同的希望,③符合题意;材料仅仅体现了姓名反映了时代特征,未体现姓名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意义,④不符合题意。

12.“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这说明( )

A.理想信念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动力

B.物质财富决定着精神财富的内容和水平

C.人民的信仰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D.正确价值观是国家有力量的根本支撑和源泉

答案:C

解析:理想信念属于社会意识,“理想信念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动力”

夸大了理想信念的作用,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项不符

合题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

支撑”说明人民的信仰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有重大影响,C项符合题意;正确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不能成为国家有力量的根本支撑和源泉,D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目标、理念、情感和文明方面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是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丝

路建设理念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的生动体现。

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差别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海外媒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中国模式输出论、经济帝国主义论、朝贡体系复活论等带有偏见性的论调,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加以说明。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表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民心相通”,需要“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融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管辖海域、1.8万千米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 6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随着第一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深海勇士号”探索深海4 500米区域的神秘资源、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我国走向海洋的步伐越来越快。

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以及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枯竭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中国梦”才会越来越近。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今天我们要重视海洋强国建设的原因。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家战略利益和战略空间不

断向海洋拓展和延伸,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角度回答,亦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