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分数乘除法的知识点总结和归纳练习,推荐文档

(完整)分数乘除法的知识点总结和归纳练习,推荐文档
(完整)分数乘除法的知识点总结和归纳练习,推荐文档

分数乘除法的知识点归纳和总结练习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

3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练一、分数与整数相乘。

512 ×4= 26×613 = 11

15 ×5= 24×

1348 = 221 ×7= 3

10

×20= 425 ×15= 718 ×12= 16×9

20 = 练二、分数和分数相乘。(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25 ×34 = 67 ×78 = 59 ×815 = 911 ×715 = 1225 ×1516 = 45 ×910 = 1319 ×3839 = 910 ×5063 = 1234 ×1736 =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练三、比较大小

56 ×4○ 56 9×23 ○23 ×9 38 × 12 ○ 3

8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练四、分数乘、加、减混合。

716 ×(5063 -27 ) 45 ×1516 ×14 56 ×34 +1 23 +512 ×415

914 -59 ×2735 1 -1819 ×3845 615 ×(5-513 ) 1991 ×7+813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 c + b × c 练五、分数乘、加、减简便运算 99× 9798 911 ×97×119 (56 -4

9

)×36

913 -718 ×913 517 ×79 +79 ×417 914 ×17

18 ×14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练一、看图列式计算。

练二、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全程的5

7

,行驶了多少千米?

2、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2

5

种苹果树,

1

4

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3、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1

5

,第二周卖出总数的

3

8

⑴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⑶还剩多少双?4、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

4

5

,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

9

8

。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5、一件西服原价18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

1

5

,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6、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16人,四年级人数比三年级多

2

9

,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三、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用(除法)计算。

例如:

10

1

3

10

3

=

÷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

3

,其中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31÷2= 75÷15= 1211÷11= 31

÷3= 95÷5= 21÷4= 54÷4= 53

÷9= 练习二、整数除以分数

6÷72= 4÷158= 5÷21= 8÷2516=

3÷75= 7÷83= 36÷4027= 4÷52=

6÷65= 7÷57= 6÷43= 24÷98

=

练习三、分数除以分数 185÷185= 98÷2710= 49÷223= 107÷6

5=

51÷132= 74÷47= 87÷0.75= 2516÷98= 65÷85= 121÷113= 31÷32= 0.5÷83=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a ≠0 b ≠0)

练习五、分数乘除法计算

[

35-(52+43)]÷431 31×43÷(43-125) 119523121÷??

? ??+÷

+(10915731712÷- 9

20 ÷[12 ×(25 +45 )] 52×(43+51)÷10

19

166201÷41 2000÷20002001

2000 (972+792)÷(75+95)

四、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法 列方程解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 ; (2)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3)列出方程

例如:一个数的5

1

是30,这个数是多少?

算术法:(1)找出单位“1”;

(2)找出已知量和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3)列除法算式。即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 的量。 例如:妈妈给小林一些钱买衣服,小林买毛衣花了90元,买裤子花了60元,买这两样衣物花的

钱是妈妈给小林钱数的4

3

,妈妈给小林多少钱?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1)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特点:题中有3个数量,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①方程解法:设所求单位“1”的量为x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

程解答。即x ×a b ×c d

=已知量。②算术解法:用已知量连续除以它们所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

之几。即已知量÷c d ÷a

b

=另一个单位“1”的量。

(3)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求出中间量。

例如:商店有苹果84千克,苹果是香蕉重量的43

;香蕉又是水果总数的40

3。一共有水果多少千

克?

练习二、解决问题

1、美术班有男生20人,是女生的6

5

,女生有多少人?

2、赵老师的讲桌上有红粉笔16支,白粉笔的支数是红粉笔的45,又是蓝粉笔的11

10

。蓝粉笔有多少支?

3、六(2)班的人数是六(1)班的10

9

,六(2)班比六(1)班少5人,六(1)班有多少人?

4、王李两位师傅做一批零件,王师傅做了40个,占总数的52;李师傅做了总数的4

1

。李师傅做了多少个?

5、一块长方形草坪,长30米,宽是长的6

5

。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6、爸爸今年40岁,儿子的年龄比爸爸年龄的4

1

多4岁,儿子今年多少岁?

7、某工厂一月份用电4800度,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10

1

,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多少度?二月份实际用电多少度?

8、人体中的血液约占体重的131,血液里的3

2

是水。小冬的体重39千克,他的血液中约含有多少千克水?

7

9、东乡修了两条水渠,第一条长1200米,第二条比第一条的6

5

少50米。两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10、修一条3千米长的公路,第一次修了这条公路的65,第二次修了6

5千米,两次共修多少千米?

11、一本故事书有96页,小兰看了43页。小丽说:“剩下的页数比全书的4

3

少15页。”小莉说:“剩下的页数比全书的2

1

多5页”。小丽和小莉谁说得对?

12、一根电线长400米,已经用去了150米。再用去多少米就一共用去这根电线的8

5

《分数乘除法》知识点复习

《分数乘除法》知识点复习 知识提要: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单位“1”×几分之几,求出是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要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基础,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可以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 一、列式计算。 1、(1)60吨的是多少吨?(2)多少吨的是60吨? (3)60吨是多少吨的?(4)多少吨的一半是60吨的? 2、(1)50千克的是多少千克?(2)多少千克的是50千克? (3)50千克是多少千克的?(4)多少千克的是50千克的一样? 3、(1)的的多少?(2)是的多少?(3)多少的是? (4)多少的是(5)是多少的?(5)比千克多千克是多少千克? 4、(1)多少米的是米?(2)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3)平方米的是多少?(4)升是多少升的?(5)公顷是公顷的多少?

5、(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2)幼儿园把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多少千克? (3)一堆沙子吨,一个星期运完,平均每天运这堆沙子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4)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二、解决实际问题。 1、(1)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米,高是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米,高是底的,高是多少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米,高是底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高是米,底是多少米? (5)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米,是高的,高是多少米? (6)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米,是高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1)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桃树棵数是梨树的,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桃树棵数是梨树的,苹果树棵数是桃树的,苹果树有多少棵?

分数的知识点总结70712

《认识分数》知识点总结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群人都可以看作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 分数分类: 分子小于分母→真分数 分子大于分母→假分数 分子等于分母,如果是分数形式,那就是假分数。如果是分数值1,那是整数,不是分数。 整数和分数中间省略加号→带分数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分子/分母=分子÷分母=分母 余数商 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分母分子整数=(整数×分母+分子)/分母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值不变。

乘→扩分除以→约分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互质,不能继续约分的分数。 通分:利用扩分将多个分数的分母统一成一个数的过程。 补充知识点: 短除法:从最小的质数开始一一试除,直到不能除为止。 最大公因数: ?①短除法左边除过的所有数相乘的积。 ?②每个数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取共有质因数的最低次方相乘的积。 最小公倍数: ?①短除法左边除过的所有数和下面的所有商相乘的积(记得和求公约数有点不同喔,除到每个数不能除为止)。 ?②每个数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取每种质因数的最高次方相乘的积。 《分数加减法》知识点总结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带分数加减法:先把带分数拆成整数加分数,再整数加整数、分数加分数进行计算。?结果一定是最简形式,遇到分子不够减时,向整数借1。?

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小、中、大括号依次计算) 添、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加号,添、去括号,括号里不变号。 括号前是减号,添、去括号,括号里要变号。 分数加减简便运算:同分母的分数优先结合。 《分数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②带分数化假分数 ③小数化分数或直接约分 ④分子与分母约分 注意: ?①分数乘整数,把整数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②结果分母为1时,省略掉1。 ?③结果一定是最简分数。 过程约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总复习 一、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 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 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 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1)(a )2=a (a ≥0); (2) ==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 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 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 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 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 a (a >0) a -(a <0) 0 (a =0);

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归纳总结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 长为c ,那么c b a 222=+ 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 则 c = ,b = ,a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 满足c b a 222=+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 种重要方法。 (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 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 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3、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 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 5,12,13;7,24,25等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BC=2 1AB ∠C=90°

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类总结

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类总结

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类总结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598?表示求5个9 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4398?表示求98的4 3是多少? (二)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简便计算,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 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练习一、分数与整数相乘: =?412 5 =?13 626 =?51511

练习二、分数和分数相乘:(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4352 =?8776 =?15 895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 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练习三、比较大小。 465?Ο65 329?Ο932? 2183?Ο8 3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 序相同。 练习四、分数乘、加、减混合。 =??? ???72-6350167 =??1416 1554 =+?14365 =?+15 412532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 c + b ×c 练习五、分数乘、加、减简便运算。 =??52671513 =??? ? ??+24121185 =??141817149 =??? ? ??3694-65 =?989799 =??15257-152512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句中几分之几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几。 4、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是多少?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汇总

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 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7.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1.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

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1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4.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因数一定是1。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16.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17.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分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18.除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方便。如果计算结果可以约分的话,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19.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20.数A×数B=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1.两个数是互质数的几种特殊情况有:①1和任何数都是互质数;②两个

六年级 分数乘除法知识点

分数乘除法知识点 (填空)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 )。 2、分数与整数相乘:( )与( )相乘的( )做( ),( )不变。 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 )相乘的( )做分子,( )相乘的( )做分母。注意:能约分的要约成( )。 4、比较积与因数大小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 (1)、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 )这个数。 (2)、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0除外),积( )这个数。 (3)、一个数乘以1,积( )这个数。 5、比较商与被除数大小的规律(被除数0除外): (1)当除数大于1,商( )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 )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 )被除数。 6、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 )和( ),求( )的运算。 7、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 ( )。 8、分数乘除法中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分率前“的”相当于“×”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字: “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字: “1”的量×(1 ± 分率)=比较量 9、倒数的意义:( )的( )数互为倒数。 10、互为倒数就是要说清( )是( )的倒数。 11、先把带分数化为( ),再求倒数。 12、先把小数化为( ),再求倒数。 13、( )的倒数是1;( )没有倒数。 14、真分数的倒数()1;假分数的倒数()1;带分数的倒数()1。 15、真分数相乘的积( )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的积( )真分数( )假分数。 16、甲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 )乘以( )。 17、自然数a (a ≠0)的倒数是( )。 18、19、一个非零的自然数的倒数一定( )1。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区别与联系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单位“1”) (分率) (部分) 已知整体(即单位“1”),求部分,用乘法。 单位“1”的量 ×待求的部分对应的分率=待求的量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未知 已知 已知 (单位“1”) (分率) (部分) 解题方法: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算术方法用除法计算 算术方法 1、找出单位“1”。 2、找出已知部分量和部分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3、列出算式: 部分量÷部分量占单位“1”的分率=单位“1”的量 也可以用方程解法 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 。 2、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3、列出方程 单位“1”的量×部分量占单位“1”的分率=部分量 一、 练习过程 (一).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首先来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1.计算 已知 已知 未知

关于分数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分数的知识点总结 分数是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之一,那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分数的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分数的知识点总结: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比较分数的大小: ⑴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⑷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⑴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⑶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6、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⑴ 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⑵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⑶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7、约分和通分 ⑴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⑵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⑶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⑷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⑸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八下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知识点一:生命的起源 1. 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最被大家认可的是化学进化学说(见下图)。 (1)化学进化学说由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 (2)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没有氧气。 (3)图中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A 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米勒实验证实);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B 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我国科学家实验证实), C 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独立的体系阶段,D 独立的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暂时没有实验证实)所以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4)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出现了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2. 下图为美国科学家米勒首创的化学进化模拟实验。 (1)该实验中 A、 B、 C 分别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原始 大气、原始海洋,冷凝过程模拟的是降雨。 (2)在 C 内会检测到的主要物质有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从而验证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阶段。 1965 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 法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 年,我国科学 工作者又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 酸。该成果验证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 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3. 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是模拟实验法。 知识点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其中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证据。 1. 化石证据。越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晚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低等生物化石可能在晚期地层中,但高等生物化石不能在早期地层中。

(完整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docx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b≠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 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1 或等于 1。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 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

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①1 和任何大于1 的自然数互质。②2 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②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 1 ③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五、通分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 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 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②互质关系: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③ 一般关系: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 5、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分数乘法 一、知识要点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① 98×5表示求5个98的和是多少,也表示9 8的5倍是多少。 ② 5×98 表示求5的9 8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例:(1)15155222??== (2)22669?=29?3 22433?==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例:21212353515 ??==?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例:121234?=134?2111326 ?==?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与分母相约的数先约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例:1 2192352??=932?11153?=19?11333555 ?=?=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3、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除,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运算, 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分数的知识点总结汇编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知识点总结 一、定义及方法 1.分数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2.分数单位: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4.分数分类: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5.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如:1/2,3/5,8/9等等。 6.假分数: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假分数通常可以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如果分子和分母成倍数关系,就可化为整数,如不是倍数关系,则化为带分数。 7.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 1)和1/3合成的数,写作1?,读作一又三分之一。 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9.通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通分。 10.通分方法 (1)求出原来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原来分数化成以这个最小公倍数为分母的分数。 11.最简分数:就是分子和分母只有公约数1的分数。(此时分子与分母是互质 的),(a 1+b 1=(a+b )×b a 1 ,a, b ∈正整数。) 12.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分数单位不变,分子相加减,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即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改变其分数单位而大小不变,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去计算,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二、注意要点 ①一个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最大的分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㈠分数的再认识 知识点: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 ㈡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 知识点: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1123 像2、4、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3359 像 2、3、4、4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像 211,5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 5 4 带分数的读法: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㈢分数与除法 知识点: 被除数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㈣分数基本性质 知识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㈤找最大公因数 知识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

分数乘除法知识点

分数乘除法知识点(答案)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比较积与因数大小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 (1)、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3)、一个数(0除外)乘以1,积(等于)这个数。 5、比较商与被除数大小的规律(被除数0除外):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6、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7、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8、分数乘除法中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分率前“的”相当于“×”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字:“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字:“1”的量×(1 ± 分率)=比较量 9、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0、互为倒数就是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11、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12、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1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 1。 15、理解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分数的知识点总结

《认识分数》知识点总结 一个物体 、一个图形、一群人都可以看作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 分数分类: 分子小于分母→真分数 分子大于分母→假分数 分子等于分母,如果是分数形式,那就是假分数。如果是分数值1,那是整数,不是分数。 整数和分数中间省略加号→带分数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分子/分母=分子÷分母=分母 余数商 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分母分子整数=(整数×分母+分子)/分母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值不变。 乘→扩分 除以 →约分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互质,不能继续约分的分数。

通分:利用扩分将多个分数的分母统一成一个数的过程。 补充知识点: 短除法:从最小的质数开始一一试除,直到不能除为止。 最大公因数: ?①短除法左边除过的所有数相乘的积。 ?②每个数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取共有质因数的最低次方相乘的积。 最小公倍数: ?①短除法左边除过的所有数和下面的所有商相乘的积(记得和求公约数有点不同喔,除到每个数不能除为止)。 ?②每个数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取每种质因数的最高次方相乘的积。 《分数加减法》知识点总结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带分数加减法:先把带分数拆成整数加分数,再整数加整数、分数加分数进行计算。 ?结果一定是最简形式,遇到分子不够减时,向整数借1。? 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小、中、大括号依次计算) 添、去括号法则:

八下知识点整理.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 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P59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近年来,手机、彩电、空调、电脑等新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科技对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影响?P61—62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成长,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3.列举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①蓬勃兴趣的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正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②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技术已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对促进人口与健康、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③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空间技术落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实现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要靠空间技术的进步。空间技术的发展对于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气象预报、救援救灾、科学研究,发挥了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效益和作用。空间技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4.人类跨入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什么?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发展趋势是什么? 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中心。 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成像技术、显示技术等。 当前信息技术正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第15课走创新之路 1.为什么要创新?(如何理解科技发展靠创新? 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科学的本 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的智慧。②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面对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我们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处于领先的地位。 2.好奇心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①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他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 是创新的最初动力。不过,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

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1)乘法:因数* 因数 = 积;除法:积 /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2)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3/4 ÷ 4/5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4和其中一个因数是4/5,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先约分再计算。只有在乘号的两边或连乘时才能约分。注:0不能做除数。 例如:1 2 ÷2 3 =1 2 ×3 2 =3 4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一个数(零除外)除以比1小的数(0除外),商就大于这个数; 3 ÷5 > 3 (2)一个数(零除外)除以比1大的数,商就小于这个数; 3 ÷7 < 3 (3)任何数除以1都得任何数;0除以任何数都得0。 3 5 ÷ 1=3 5 0 ÷ 5/6 = 0 4、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此计算。 (2)运算定律: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的性质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或a(b-c)=ab-ac 除法:a÷b÷c=a×(b+c) (3)注意: 先观察,看清运算符号,思考能否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简便; 不能用运算定律,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计算时看清运算符号,按照相应的计算方法认真计算; 注意在约分之后不要漏掉分子或分母; 计算结束,认真验算。 5、分数除法应用题 1.观察题目中有没有分率,发现分率先找关键句。(关键句是指含有分率的句子)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只看第二个因数) 1、分数乘整数(第二个因数为整数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求一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就用这个分数乘”几“ 例如:23 ×3,表示:3个23 相加是多少,还表示23 的3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第二因数为真分数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 ,表示:6的512 是多少。 27 ×78 ,表示:27 的78 是多少。 3、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第二因数为大于1的分数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也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如:512 ×123 ,表示:512 的123 倍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按照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分母和整数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用字母表示为x=(a 不等于0,c 不等于0)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小数乘分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列如 =x = 分数乘分数,这里的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列如2 x = x =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乘整数,先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

科学八下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1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He 锰-Mn 金-Au 铝-AL 氯-CL 硅-Si 铁-Fe H -氢 C -碳 N -氮 O -氧 Na -钠 Mg -镁 P -磷 S -硫 K -钾 Ca -钙 Cu - 铜 Zn -锌 Hg -汞 I -碘 !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H 2O 二氧化碳-CO 2 氢氧化钠—NaOH 氧化铜-CuO 硫-S 一氧化氮-NO 氧化铝-A L 2O 3 五氧化二磷-P 2O 5 氯化氢-HC L 氯气-- C L 2 硫化氢-H 2S 氧化钠-Na 2O 氧化镁-MgO 氖气-Ne 金刚石-C / 过氧化氢-H 2O 2 二氧化硫-SO 2 氧化钙-CaO 碳酸钙-- CaCO 3 硝酸根离子Ca 2+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甲烷 Fe 2O 3-三氧化二铁 Na 2S -硫化钠 FeCl 3 -三氯化铁 (氧化亚铁) Fe 3O 4-四氧化三铁 ZnO -氧化锌 NaCl -氯化钠 MgCl 2-二氯化镁 & KCl -氯化钾 CaCl 2-二氯化钙 CuSO 4-硫酸铜 K 2MnO 4—锰酸钾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看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 ×100%=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100% 3.物质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100%=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100% }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一种.. 微粒;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带正电)= 中子数 (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 道尔顿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 汤姆森 4. H 2O 有那些意义(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 (3)、 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 (5)、 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单质 ,如 氧气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化合物 , 如 水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氧化物 ,如 氧化钙 。 ) 6. “2”的含义:2Ca 2+ 前2:表示 2个钙离子 ,后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 2H 2O 前2:表示 2个水分子 ,后2:表示 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 CaO 此上方的2表示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硅 > 铝 > 铁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周期 ,“列”称为 族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 渐 增大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 化学性质 都很相似。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示:a* b= (b M 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1 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 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