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图形与几何

第9单元总复习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学习难点】

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确定位置与方向

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圆的认识。圆心。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

2

(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4)、圆的面积

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S=πr2

d)2

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S=π(

2

cπ)2

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S=π(

2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πR2—πr2 =π(R2—r2)

【二、合作探究】

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书馆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2)成穗从家里出发去红玲家玩,要走()米,如果每分钟走80米,要走()分钟。

2、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3、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圆形铁板的半径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一个圆形的铁板的直径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一个圆形铁板的周长是28.2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三、拓展归纳】

【四、达标测评】

1、完成练习二十三的14、15、16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交流一下。

小学数学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1、图形知识大盘点 (1)点、线、角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长度无法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长度无法测量。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可以测量。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2)平面图形 ○1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两条边之差都小于第三条边。三条线段,如果两条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则一定能围城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

角形。 ○2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长方形是正方型。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3圆 圆是曲线图形 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3)立体图形 ○1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等。(特殊情况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都是长方形,且完全相等)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 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正方体中,6个面完全相等。 ○2圆柱和圆锥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地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清楚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4、巩固对面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的认识,进行简单面积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会画垂线,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会用三角板拼出相应的角。 【教学难点】 系统地复习空间与图形两部分的内容;复习角的度量,会用量角器量角,并且会用角可以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会画平行线和垂线,并会画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复习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两个面积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材分析】 总复习的重点是复习空间与图形两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多进行演示,多做练习题,并且教师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学习中有什么困难,要切实加以解决,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从而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多媒体课件2) 将所学知识点分类。(学生试着动手自己分类整理) 教师总结出示: 1.角的度量。 会用量角器,并且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会画平行线和垂线,并会画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 3.复习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 师:转眼间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们现在进入最后的复习阶段了。同学们还记得你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包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口述射线、直线、线段的概念,自己能够将三个概念和图形进行区别,小组独立完成。学生理解和掌握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并且关于三个概念和图形要连接起来,以便于学生复习本部分内容能够复习到重要的知识点,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学生动手操作: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并集体订正,教师讲授画图技巧。 判断。(多媒体课件3) ①只有一个端点的是直线。( ) ②只有射线是无限长的。()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与几何试题 一、填空。 1. 78cm = ( ) m 3.2dm 2= ( )m 2 0.78L= ( )mL 4.38m 3= ( )dm 3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盒酸奶的容积约有225( ) 一列火车每时行驶280( ) 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约是35( ) 一张课桌宽约5( ) 3.用3块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9.4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它的高是( )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6.用72cm 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口处不计),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 cm ,体积是( )cm 3,表面积是( )cm 2 。 7.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形四边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把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圆形花坛,半径是3米,如果半径增加1米,那么花坛的面积增加( )平方米。 10.将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右图是一个圆柱体表面的展开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圆柱体侧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2.(1)王老师家的位置是( , ),丁丁家的位置是( , ),红红家家的 位置是( , )。 (2)以王老师家为中心,丁丁家在( )偏( )( )°的方向上;红红家在( )偏( )( )°的方向上。 二、判断。 1.一条射线长560米。 ( ) 2.周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圆的面积最大。 ( ) 3.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4.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 5.用一个4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2o的角,看到的是48o的角。 ( ) 6.左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 三、选择。 1.用一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① 12.56 ② 3.14 ③ 6.28 ④无法确定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 )。 ①3倍 ②6倍 ③ 9倍 ④27倍 3.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①5厘米、6厘米、7厘米 ② 5厘米、5厘米、10厘米 ③3厘米、6厘米、4厘米 ④4厘米、6厘米、4厘米 4.一个用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贝贝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上面看到的是 ,那么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要( )个小立方块。 ①4 ②5 ③6 ④7 5.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请你估计一下,它的 100000 1 大约相当于( )的 面积。 A .教室地面 B.黑板面 C.课桌面 D.铅笔盒盒面 6.将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沿着它的直径剪开,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 A.4 B.4π C.8 D.8π 7. 如图,将这6个正方形折成一个正方体后,与“3”相对的面是 ( )。 A.1 B.2 C.5 D.6 四、操作题。 1.画图并计算。 (1)画一画。以同一点O 为圆心,先画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半径为2厘 米的圆。 (2)涂一涂。将你画的两个圆所组成的环形部分涂成阴影。 (3)填一填。这个组合图形有( )条对称轴。 (4)算一算。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归纳汇总 图形与几何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s=ab 2正方形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4a s=a2 3三角形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复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复习题

A B 在上图中,AB和AC互相();AB和BD互相(); AB和CD互相();BD和AC互相()。 C D

图形与几何复习题 姓名:班级:错几题: 1.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 2.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对边互相()。 3.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线。 4.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5.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最短。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最短。 6.把圆平均分成()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记作()。其中的30份就是()。 7.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就走了(°)。5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8. A B C D 在上图中,AB和AC互相();AB和BD互相(); AB和CD互相();BD和AC互相()。 9.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相较的两条直线互相()。 10.判断 (1)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2)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3)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可以组成一个钝角。()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5)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7)用一个放大镜看一个角,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8)两条线段平行,则它们的长度也相等。() (9)直线比射线长。() (10)过两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11)一条直线长3千米。() 11.操作 (1)小明家如何到大街最短?请你画出来。 (2)∠1=(),∠2=(),∠3=()大街 小明家 12.我们用的三角尺上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平角=()度,它等于()个直角。 周角=()度,它等于()个直角,还能等于()个平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 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 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4个季1个季度=3个月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资料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话题一 吴正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彦伟(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张杰(北京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2011 版课标终于要公布了,新课标修订后有哪些变化。这一讲主要讲“图形与几何”这个领域的变化。 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几个核心概念。主要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更直观的理解如下图: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的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探索思路预测结果。 案例:《打电话》 如果你是老师,有件紧急的事情要通知给同学,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 1 人,给你 3 分钟的时间,能使多少人收到通知?大胆的猜测一下。 下面是学生借助图形研究的例子。这些学生都能够利用线段、点以图形的形式,来描述打电话来通知这件事情,设计方案。

通过这个数图就把这个复杂的数量关系,很简明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而且从这个图本身,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就是一分钟通知一个人,第二次通知的新的人数,就是第一次的两倍,否则你算是算不出来,看图就看出来了。 通过线段、点,以及图形,把通知过程很简捷的表现出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得非常清楚,这就属于典型的几何直观,就是图形直观。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查阅资料,把老师们的困惑集中起来,归结为四个大话题。 讨论话题: 1.如何在观察、操作中“认识图形” 抽象出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如何以“图形的测量”为载体,渗透度量意识,体会测量的意义,认识度量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3.如何通过“图形的运动”探索发现,体会研究图形性质的不同方法,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研究图形性质的兴趣? 4.如何通过学习“确定图形位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话题一、图形的认识——抽象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一、新的课程标准在图形的认识方面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新的要求呢? 这次新课标修订后图形的认识部分都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新的变化?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分米。 10、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 二、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 2、把一个石块放进一只水桶里,桶里的水溢出31.4毫升,则石块的体积是31.4立方厘米。() 3 4 5、打开冰箱门,冰箱门的运动是旋转。() 6、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所画的三角形的每条边、每个角都是原来三角形的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 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3题,“练习二十一”第9~11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正确地测量角的度数,会画已知度数的角。 2.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含义,会画垂线。 3.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关于图形的知识。 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在本册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 (1)组织学生翻阅教材中第3、5单元的内容,在小组中相互交流(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3)各小组汇报各自整理的知识要点。 用投影仪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并选派代表汇报。 (4)评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1)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AB射线AB线段AB (2)角。 记作:∠1 (3)垂直与平行。 垂直平行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二、练习指导 1.把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5° 38° 91° 89° 178° 63° 115° 138° 19° 179° 128° 75° 锐角钝角 2.已知∠1=75,求∠2、∠3和∠4的度数。

3.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下面度数的角。你会画吗? 15° 75° 105° 150° 4.教材第110页第3题。 小组中议一议,在适当的空格内填上“√”,再说一说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指名汇报,集体订正,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二十一”第9题。 180°角的两边有什么特点? 360°角怎样画呢? 让学生独立完成画角练习,再交换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检查所画角是否正确。 2.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0题。 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相互交流方法。 3.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1题。 先说一说四种图形各自的特点,再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学习图形与几何,要善于观察、动手操作。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满分80)一填空(15分)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10分)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已校)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主要含:空间和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图形的位置,图形的位移(运动)及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等内容.直观与推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 点、线、面、体或者它们的集合都叫做几何图形。它具有一条重要的性质;几何图形可以在空间移动而不会改变它的形状和大小。点无大小之分;线无粗细之分;面无厚薄,但有长短、宽窄;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体有长短,宽窄和厚薄。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最重要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观念是指思维活动的结果,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空间观念就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所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是对空间形式研究。这里的空间形式主要指:点动成线;线(沿一定的方向,除本身方向和反向)动成面;面动成体等基础知识。图形与几何在小学范畴内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面图形,另一类是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如果一个图形上所有的点都在同一平面内,那么,这种图形叫做平面图形)。空间形式:直线,射线,从生活现实情景引入,形成图形重点研究它们的特性、数学表达方式,能准确地识别和判断,渗透无限和极限思想。线段,从生活现实情景引入,形成图形,重点研究它的特性。数学表达方式在与直线、射线的对比中准确地识别和判断;其最主要区别在于线段的有限性,可以用工具度量。教学中对1m、1dm、1cm、1mm的长度必须以空间形式的感悟到空间观念的达成;同时,把这些单位长度与长度单位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度量线段长度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并能用线段或数据表明距离;还能借助已形成的的空间观念估计物体之间的距离等。 平行与相交这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空间形式的核心是永不相交与相交的形式。从生活现实情景引入,形成图形,建立概念。平行线的空间形式表现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永不相交。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形象的地理解两直线间距离处处相等(一定)。相交的空间形式表现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斜交和互相垂直两种形式。关键在于利用斜交的两条直线围绕交点运动生成特殊而唯一的一种空间形式(两相交直线成直角)来建立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同时,学会用工具作图也是研究空间形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完全重合这一特殊关系也应让学生明白,这对后继学习图形的拼合、分解(边数的增、减)及公用边概念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角,从生活现实情景引入形成图形。认识各部分名称。研究其特征(顶点决定角的位置,从顶点引出一条边后就决定了角张口的方向,角的张口决定角度范围,张口的大小决定角的大小);以直角的空间形式为标准,在图形的运动过程中(即一条直角边围绕顶点旋转)构建锐、钝、平、周角……的空间形式,辅以角度值和角度范围值(度数)建立各类角的概念。同时学会用工具画、量、各种角(注意方法多样化)。长、正、平、三、梯、圆(含扇)各种基本平面图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测试卷(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图形与几何 一、认真读题,思考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教室黑板面的两组对边分别(),且长度(),邻边互相()。 2、平行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和是(),而且对角的度数()。 3、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之间可以画()条垂线段,它们是平行四边形的()。 4、从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5、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 6、一个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40°,那么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7、钟面上从2:00到3:00,分针转动了()度,时针转动了()度。 8、经过1点,可以画()直线,经过任意两点,一共可以画()条直线。 9、北京世界公园占地面积约是47(),合()平方米。 10、1平方千米= ()公顷, 1公顷=()平方米。 二、仔细推敲,做出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可以成4个直角。() 3、平角的度数一定小于两个钝角度数之和。() 4、两个高相等的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延长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它们会()。 ①相交②不相交③可能相交,可能不相交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玲玲画一条9cm长的射线。 ②一副三角板不可以拼出125°的角。 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梯形。 3、在同一平面内与一条直线平行且相距2cm的直线有()条。 ①1 ②2 ③无数 4、1平方千米=()平方米 ①100 ②10000 ③1000000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话题一 2011 版课标终于要公布了,新课标修订后有哪些变化。这一讲主要讲“图形与几何”这个领域的变化。 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几个核心概念。主要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更直观的理解如下图: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的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探索思路预测结果。 案例:《打电话》 如果你是老师,有件紧急的事情要通知给同学,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 1 人,给你 3 分钟的时间,能使多少人收到通知?大胆的猜测一下。 下面是学生借助图形研究的例子。这些学生都能够利用线段、点以图形的形式,来描述打电话来通知这件事情,设计方案。

通过这个数图就把这个复杂的数量关系,很简明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而且从这个图本身,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就是一分钟通知一个人,第二次通知的新的人数,就是第一次的两倍,否则你算是算不出来,看图就看出来了。 通过线段、点,以及图形,把通知过程很简捷的表现出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得非常清楚,这就属于典型的几何直观,就是图形直观。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查阅资料,把老师们的困惑集中起来,归结为四个大话题。 讨论话题: 1.如何在观察、操作中“认识图形”抽象出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如何以“图形的测量”为载体,渗透度量意识,体会测量的意义,认识度量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从而发展学生

小学数学——简单几何图形

简单几何图形 本专题共设计了七个课时(变动范围为两个课时),内容包括:直线、射线、线段和角;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和垂线、平行线;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圆。主要针对三年级级以上学生开设,也可适当选择一二课时的内容向一二年级的学生解说,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因对一二课时的内容了解较多,可视情况适当删减其中的内容,而对于简单几何图形,这几个课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探索能力及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希望大家可以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另外,中间贯穿了“转化”的重要数学思想,涉及一些课外的知识,希望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第一课时 一、直线、射线和线段和角: 1、直线、射线和线段概念及异同点(直线: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射线:直线上的一点,可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 三线表示: A a B 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 线段:(1)用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线段Array AB或线段BA;(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a; 注:线段AB 和线段BA表示同一条线段。 射线:一条射线可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射线OP 注:(1)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另一个字母的前面; (2)同一条射线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射线OP或射线OC 直线: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 (1)用直线上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直线MN或直线NM;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b; 注:直线MN或直线NM表示同一条直线。 初显身手: 2、找出图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用所标的字母表示。 A B C

。。。 解: 线段:线段AB,线段AC,线段BC 射线:射线AB(或射线AC),射线CB(射线CA),射线BA,射线BC 直线:直线AB(或直线AC,或直线BC) 小试牛刀: B 1.如图,从A地到B地有3条路,走哪条路相对近一些? 3 答:走第3条路相对近些。 2、从A地到B地能否修一条最短的路?如果能,你认为 2 应该怎么修,说说你的理由。 A 1 答:连接图中A,B两地的线段为最短的路。 3、由上述两小题的思考,你认为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什么样是最短的? 答: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2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2、认识角 (1)引:游戏:十秒钟内过一点可以画几条射线?试画,讨论 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这一点称为公共端点。 观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比一比 (2)概念: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 (3)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找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生用准备的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按住一个纸条不动,转动另一个纸条,可以出现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角 问题: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跟长度无关) (4)比较角的大小(三角板演示):先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这两个角相等。 (5)角的分类及基本含义:直角、钝角、锐角、平角、周角 2、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画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专项训练

图形与几何 一、认真读题,思考填空. 1、教室黑板面的两组对边分别(),且长度(),领边互相(). 2、平行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和是(),而且对角的度数(). 3、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之间可以画()条垂线段,它们是平行四边形的(). 4、从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5、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 6、一个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40°,那么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7、钟面上从2:00到3:00,分针转动了()度,时针转动了()度. 8、经过A点,可以画()直线,经过图中任意两点,一共可以画()条直线 . 9、北京世界公园占地面积约是47(),合()平方米. 10、1平方米大约能平铺20本数学书,1公顷大约能平铺()本同样的数学书,1平方千米大约能铺()本. 二、仔细推敲,做出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可以成4个直角.() 3、平角的度数一定小于两个钝角度数之和.() 4、两个高相等的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延长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它们会(). ①相交②不相交③可能相交,可能不相交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玲玲画一条9cm长的射线. ②一副三角板不可以拼出125°的角. 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梯形. 3、在同一平面内与一条直线平行且相距2cm的直线有()条. ①1 ②2 ③无数 5、下面图形中,高画错了的是(). ①②③ 四、根据每个图形的特点连一连.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五、严谨规范、动手操作. 1、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的角. 40° 115° 75° 2、过A点画直线的垂线,过B点画直线的平行线 . 3、画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 4、先量出下面这个角的度数,标在图中,然后以这个角的两条边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专题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 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 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4个季1个季度=3个月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1分=60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过直线上(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有三条高。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最少有两个锐角。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3小时20分=《》小时 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三、选择 A;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千克。 A;24 B;6 C; 12 D;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A;12 B; 16 C; 20 D;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厘米。 A;24 B;12 C;18 D; 36

全优卷 2020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图形与几何附答案

全优卷2020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 一、细心思考,智慧填空。 1.下图中,( )是线段,( )是射线,( )是直线,( )是角。 2.直角比110°小( )°,平角比160°大( )°。 3.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判断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时刻( )时刻( )时刻( ) ( )角( )角( )角 4.把一张长方形纸向同一个方向连续对折两次,所折出的折痕互相( )。 5.下图中有( )组互相平行的线段,有( )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6.在下图的平行四边形中,12厘米长的底边所对应的高是( )厘米,8厘米长的底边所对应的高是( )厘米。 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它们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8厘米,将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拼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8.某日,CCTV-1的《新闻联播》在19:00开始,19:30结束。开始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的度数是( )°;结束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的度数是( )°。二、仔细推敲,公正裁判。(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部分。( ) 2.用量角器量角,只要确保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行。( ) 3.平角其实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其实就是一个半圆。( ) 4.一个直角梯形的四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4厘米、5厘米和3厘米,那么这个梯形的高一定是3厘米。( ) 5.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一定互相平行。(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图中一共有( )条射线。

A.4 B.5 C.6 2.如下图,从王晓松家到超市有三条路可以走,其中最近的是第( )条路。 A.① B.② C.③ 3.下面各度数的角中,可以用一副三角尺画出的是( )。 A.140° B.120° C.80° 4.下面( )组中的四条线段不可以同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 B. C.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B.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C.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四、看清数据,细心计算。 1.已知∠3=40°,请你求出∠2、∠4、∠5的度数。 2.下图中,∠1+∠2 =110°,∠2+∠3=130°,你知道∠1、∠2、∠3各是多少度吗? 五、手脑并用,操作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