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9键盘显示

8279键盘显示
8279键盘显示

键盘输入显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键盘输入显示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 1.选用8086最小模式; 2. 内存芯片使用2片6116(2K×8),1片2716(2K×8)EPROM; 3. 8255、8259、74LS138、LCD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器; 4. 8255、8259的片选信号线分别接74LS138的Y1、Y2引脚; 5. 采用4×4键盘进行菜单功能选择; 6. 其他必须的配套元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 查阅参考资料,自学相关元件的内部结构、工作方式或初始化编程过程; 2. 完成微机基本系统及其扩展接口电路设计,绘制微机系统硬件原理图; 3. 绘制汇编源程序流程图,编制扩展接口电路工作的汇编源程序,包括初始化和监控工作程序; 4. 通过微机或DSG-88实验装置进行汇编源程序的调试; 5. 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5000字,具体要求见附录。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2008年11 月23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键盘输入显示系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系统,我们知道,从外观上看普通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构成。所以对键盘输入显示系统进行设计是非常必有和有用的。 当然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在设计好的键盘输入显示系统中,在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然后在显示器上相应显示出对应的字符。 我的设计思想是:1、要实现键盘输入显示系统,首先要连接好硬件,如硬件图所示,其中各芯片接CPU,键盘的行线、列线分别接8255C口上半部、下半部,而且四根行线通过一个与非门接8259的IR0,LCD字符型液晶显示器接8255的B口,然后是编写程序。2、编写主程序,先关中断,填写中断向量表,然后是对8259初始化,再开中断,执行其他程序。3、编写子程序,其中有中断向量子程序、按键识别子程序、LCD显示子程序。4、键盘输入显示:按键时,四根行线信号通过一个与非门产生一个高信号给8259IR0,8259查找中断向量表,产生中断子程序,并且在中断子程序中CALL子程按键识别序和LCD显示子程序。5、键盘输入显示系统设计得以实现。 关键词:8086系统,4×4键盘,LCD液晶显示器,可编程芯片

单片机键盘显示接口电路设计说明

中北大学 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单片机键盘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小林职称: 副教授 2012年6月17日

中北大学 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2 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单片机键盘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起迄日期:6月11日~6月17日 课程设计地点:中北大学 指导教师:小林 系主任:王忠庆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2年06月11日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绪论89C51是一种带4KB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 的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89C 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在本次课程设计中,便采用89C51单片机。 第二章、设计容 一、4×4键盘 原理:4 行 行 行 行

图1 电路原理图见附图一 本次设计为4×4的矩阵键盘,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键盘与单片机接口时所占用的I/O接口。在这种非编码键盘的单片机系统中,键盘处理程序首先执行有无按键按下的程序段,当确认有按键按下后,下一步就要识别哪一个按键被按下,对键的识别常采用逐行(逐列)扫描的方法。 首先判断有无按键按下。方法是:向行线输出全扫描字00H,把全部行线置为低电平,然后将列线的电平状态读入到累加器A中,如果有按键按下,会使列线电平被拉至低电平,是列输入不全为1。 判断键盘哪一个键被按下。方法是:一次给行线送低电平,然后查所有列线状态,称为行扫描,如果全为1,则所按下键不在此行,如果不全为1,则所按下键必在此行,而且是在与零电平列线相交的交点上的那个键。 在此,按键的位置码并不等于按键的实际定义键值,因此还必须进行转换,即键值译码,本次设计中采用软件实现键值的译码,译码方式如下: 第0行键值为:0行×4+列号(0~3)为0、1、2、3; 第1行键值为:1行×4+列号(0~3)为4、5、6、7; 第2行键值为:2行×4+列号(0~3)为8、9、A、B; 第3行键值为:3行×4+列号(0~3)为C、D、E、F; 译码程序如下:

郭天祥老师51单片机中矩阵键盘显示程序

3.键盘的应用,第一排。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void delay(uint); uchar code table[]= { //段选的数字决定显示的数字,这里的是数字0~15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uchar num,temp; void main() { dula=0; wela=1; P0=0xc0; //位选6数码管 wela=0; while(1) { P3=0xfe; temp=P3;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 delay(5); temp=P3; temp=temp&0xf0; while(temp!=0xf0) { temp=P3; switch(temp) { case 0xee:num=1; break; case 0xde:num=2; break; case 0xbe:num=3; break;

case 0x7e:num=4; break; } } while(temp!=0xf0) { temp=P3; temp=temp&0xf0; } } dula=1; P0=table[num-1]; dula=0; } } void delay(uint z) //延时函数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显示和键盘流程图及程序

3.2 部分软件设计 3.2.3显示子程序 动态显示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显示程序的要点有两个:一是代码转换。因为直接驱动LED 显示器的是字形码,而人们习惯的是0、1、2、…、F 等字符,因此,必须将待显示的字符转换成字形码。转换用查表的方法进行。二是通过软件实现逐位轮流点亮每个LED 。 为了实现代码转换,首先开辟一个显示缓冲区,将待显示的字符预先存放在缓冲区中。由于有4位LED 显示器,故不妨假设显示缓冲区长度为4个字节。显示缓冲区地址为DIS 0~DIS 3 ,DIS 0单元与最左边一位LED 相对应,DIS 3单元与最右边一位LED 相对应。 程序清单如下: DIS : ORG 0500H MOV A ,#00000011B MOV DPTR ,#7F00H MOVX @DPTR ,A MOV R0,#78H MOV R3,#7FH MOV A ,R3 LD : MOV DPTR ,#7F01H 开 始 结 束 8051初始化 指向下个显示缓冲单元 显示下一位 延时1mS 段选码送入 查段选表 送位选字 动态显示初始化 3位显示完?

有键闭合吗? 确有键闭合吗 闭合键释放吗 返 回 MOVX @DPTR ,A INC DPTR MOV A ,@R0 ADD A ,#0DH MOVC A ,@ DPTR ACALL DLY MOV A ,R3 JNB A ,R0 RR A ,LD1 MOV R3,A INC R0 AJMP LD0 LD1: SJMP LD1 DSEG :DB 3FH ,06H ,5BH ,4FH ,66H ,6DH 7DH ,07H ,7FH ,6FH DLY : MOV R7,#02H DL : MOV R6,#0FFH DL1: DJNZ R6,DL1 DJNZ R7,DL RET 3.2.4键盘子程序 键盘扫描子程序框图如图 图3-4 键盘扫描子程序框图 开 始 两次调用 延时子程序 判断闭合键号 键号 → A 调用延时子程序

根据C51单片机的键盘及LCD显示

基于C51单片机的键盘及LCD显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矩阵式键盘的数字键和功能键的编程方法。 2.掌握LCD的接口技术和编程方法。 3.掌握仪器监控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预习与参考 1. 结合ST7920 控制器系列中文图形液晶模块有关资料手册,详细了解ST7920接口设计技术。 2. 参考资料 1)实验板说明书 2)ST7920 控制器系列中文图形液晶模块资料手册 三、设计指标 利用实验板上提供的键盘电路,LCD显示电路,设计一人机界面,能实现以下功能: 1.LCD上显示“重庆科技学院” 2.按键至少包括0-9的数字键 3.LCD显示按键值 4.电子钟显示:时,分,秒(选作) 四、实验要求 1.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4*4非编码键盘及LCD的硬件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 2.设计4*4非编码键盘及LCD的控制软件,画出流程图,编写控制程序。

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单片机实验板、连接导线、ST7920图形液晶模块、PC机; Keil c51软件 六、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指导 1.实验课前布置实验任务,提出实验要求,预习相关资料,完成硬件草图设计和软件流程图备查。 2.经指导教师检查,预习达到要求者进入实验室实验。 3.按照设计的电路连线,构建键盘及显示系统,经检查无误方可进入下一步。 4.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调试LCD显示程序。 5.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调试按键程序。 6.综合调试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七、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成绩包括预习、实验完成质量、实验报告质量4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40%。 八、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格式: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四.设计思想 五.硬件设计 六.程序代码

单片机课程设计4X4矩阵键盘显示要点

长沙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液晶显示4*4矩阵键盘按键号 程序设计 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电气1班 姓名龙程 学号2011024109 指导教师刘辉、谢明华、王新辉、马凌 云 起止日期2014.5.19—2014.5.30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系(部):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专业:11级电子一班指导教师:谢明华、刘辉

目录 前言 (5) 一、课程设计目的 (6) 二、设计内容及原理 (6) 2.1 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 (6) 2.2阵键盘识别显示系统概述 (6) 2.3键盘电路 (7) 2.4 12864显示器 (8) 2.5整体电路图 (9) 2.6仿真结果 (9) 三、实验心得与体会 (10) 四、实验程序 (10) 参考文献 (18)

前言 单片机,全称单片微型计算机(英语: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又称微控制器 应(不用外接硬件)和节约成本。它的最大优点是体积小,可放在仪表内部,但存储量小,输入输出接口简单,功能较低。由于其发展非常迅速,旧的单片机的定义已不能满足,所以在很多应用场合被称为范围更广的微控制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2位300M的高速单片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有电子器件的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子产品中都含有单片机。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片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片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机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英国科学家在上世纪制造了第一块液晶显示器即LCD。而第一台可操作的LCD基于动态散射模式(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是RCA公司乔治·海尔曼带领的小组开发的。 LED点阵屏通过LED(发光二极管)组成,以灯珠亮灭来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是各部分组件都模块化的显示器件,通常由显示模块、控制系统及电源系统组成。LED点阵显示屏制作简单,安装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场合,如汽车报站器、广告屏以及公告牌等。 交叉处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这样,一个端口(如P1口)就可以构成4*4=16个按键, 键盘是合理的。

8279示例程序

8279键盘和显示程序 Z8279 EQU 08701H //8279状态/命令口地址 D8279 EQU 08700H //8279 数据口地址 LEDMOD EQU 10H //左端输入八位字符显示 //外部译码键扫描方式,双键互锁 LEDFEQ EQU 38H //扫描速率 LEDCLS EQU 0D1H //清除 LEDWR0 EQU 80H //设定的将要写入的显示RAM地 址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40H START: MOV SP,#60H LCALL INIT8279 //初始化8279 W AIT: MOV DPTR,#Z8279 MOVX A,@DPTR ANL A,#0FH JZ WAIT MOV A,#40H MOVX @DPTR,A MOV DPTR,#D8279 MOVX A,@DPTR ANL A,#3FH MOV R4,#00H MOV R5,A LCALL DISLED SJMP W AIT INIT8279: //8279初始化子程序 PUSH DPH //保存现场 PUSH DPL PUSH ACC LCALL DELAY //延时 MOV DPTR ,#Z8279 MOV A,#LEDMOD //置8279工作方式 MOVX @DPTR,A MOV A,#LEDFEQ //置键盘扫描速率 MOVX @DPTR,A MOV A,#LEDCLS //清除 LED 显示 MOVX @DPTR,A LCALL DELAY //延时 MOV DPTR,#Z8279 MOV A,#90H MOV DPTR,#D8279 MOV A, #40H MOVX @DPTR,A MOV A,#40H MOVX @DPTR,A MOV A,#0H MOVX @DPTR,A MOV A,#0H MOVX @DPTR,A MOV A, #0EFH MOVX @DPTR,A MOV A,#27H MOVX @DPTR,A MOV A,#5BH MOVX @DPTR,A MOV A, #7FH MOVX @DPTR,A POP ACC //恢复现场 POP DPL POP DPH RET 显示字符子程序 输入:R4,位置:R5 DISLED: PUSH DPH //保存现场 PUSH DPL PUSH ACC MOV A,#LEDWR0 //置显示起始地址 ADD A,R4 //加位置偏移量 MOV DPTR,#Z8279

单片机课程设计 模拟键盘输入及显示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单片机应用基础 设计题目:模拟键盘输入及显示系统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设计者: 学号: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1.2课程设计预备知识 (1) 1.3课题设计的任务 (2) 第二章总体设计 介绍对系统设计的总体认识及解决方案,并对采取的方案进行论证 第三章硬件设计 介绍本系统所选用的各种芯片的功能、引脚、相应的命令控制字格式等,画出系统工作原理图及实现方法 第四章软件设计 介绍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程序的框图,以及总体程序框图和设计思路 第五章系统调试 介绍系统调试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 第六章结束语 简述课程设计的收获、体会以及对本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1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单片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配合本课程的教学和平时实验,以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内容,进一步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及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启发创新思维,使之具有独立单片机产品和科研的基本技能,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能力转化为工程素质的重要阶段。 1.2课程设计预备知识 总的来说,设计者要具备Mcs-51单片机的有关硬件及软件知识,汇编语言编程或者C 语言编程的有关知识,I\O接口的有关知识,WAVE6000集成调试软件的应用,能利用PROTEUS 软件绘制系统工作原理,一定的设计经验等等。本次设计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下:(1)键盘工作原理 键盘是由若干按键组成的开关矩阵,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一种输入部件。键盘分两种:一种是独立式按键,另一种是矩阵式按键。如图所示。独立式按键用的比较少,可以直接与单片机的P1口某一位进行连接,通过判断这一位的状态知道是否有键输入。在应用中通常需要数量较多的按键,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如图所示。在矩阵式键盘中,每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交叉处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这样,一个端口(如P1口)就可以构成4*4=16个按键,比之直接将端口线用于键盘多出了一倍,而且线数越多,区别越明显,比如再多加一条线就可以构成20键的键盘,而直接用端口线则只能多出一键(9键)。由此可见,在需要的键数比较多时,采用矩阵法来做键盘是合理的。 独立式键盘和4*4矩阵式键盘

51单片机数码管显示矩阵键盘键入值

51单片机实现数码管显示矩阵键盘键入值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decod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1 ,0x86,0x8e}; void delay(uchar); uchar temp,b,c,d,num; void display(uchar); void main() { while(1) { P0=0xfe;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100); if(temp!=0xf0) { switch(temp)

case 0xe0:num=0;break; case 0xd0:num=1;break; case 0xb0:num=2;break; case 0x70:num=3;break; } } } P0=0xfd;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100); if(temp!=0xf0) { switch(temp) { case 0xe0:num=4;break; case 0xd0:num=5;break; case 0xb0:num=6;break; case 0x70:num=7;break;

} } P0=0xfb; temp=P0;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100); if(temp!=0xf0) { switch(temp) { case 0xe0:num=8;break; case 0xd0:num=9;break; case 0xb0:num=10;break; case 0x70:num=11;break; } } } P0=0xf7; temp=P0;

矩阵键盘显示系统

1 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系统概述 矩阵式键盘模式以N个端口连接控制N*N个按键,实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按键信息。显示按键信息,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精确度,省下了很多的I/O 端口为他用,相反,独立式按键虽编程简单,但占用I/O口资源较多,不适合在按键较多的场合应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要用到输入数字、字母、符号等操作功能,如电子密码锁、电话机键盘、计算器按键等,至少都需要12到16个按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独立式按键的话,显然太浪费I/O端口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矩阵式键盘。 矩阵式键盘又称行列键盘,它是用N条I/O线作为行线,N条I/O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N×N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口的利用率。 最常见的键盘布局如图1.1所示。一般由16个按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也是在单片机系统中最常用的形式,本设计就采用这个键盘模式。 图1.1 键盘布局

2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2.1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 图2.1 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2.2单片机主机系统电路 AT89C52单片机是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成员,是52单片机的简化版。内部自带2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OMS八位微处理器,与Intel MCS-52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八位CPU和闪速存储器结合在单个芯片中,因此,AT89C52构成的单片机系统是具有结构最简单、造价最低廉、效率最高的微控制系统,省去了外部的RAM、ROM和接口器件,减少了硬件开销,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 图2.2 单片机主机系统图

8279键盘扫描输入实验

实验二 8279键盘扫描输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INTEL8279键盘、显示器接口与8031的连接方法; 2.掌握8279键盘扫描输入程序的编写; 二、实验要求 编写一个键盘扫描输入程序,把读取到的键值依次存放在8031片内RAM的30H-43H 单元中,超过20个键值时,多余的健值存放在44单元中。 三、芯片应用特性 8279是专用键盘、显示控制芯片,能对显示器自动扫描;能识别键盘上按下的键号,可充分提高CPU工作效率,8279与8031的接口方便,由它构成的标准键盘、显示接口在工业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关于INTEL 8279 无编码器键盘常常采用软件方法,逐行逐列地检查键盘状态,当发现按下的键后,用计算或查表等方法来找到该键的键编码。而INTEL 8279公司的键盘、显示接口芯片是一种扫描式键盘编码器芯片 8279是一种通用可编程键盘显示接口芯片,它能完成键盘输入和显示控制两种功能。键盘部分提供一种扫描方式,可与64个按键的矩阵键盘连接,能对键盘不断扫描,自动消抖,自动识别按下的键并给出编码,能对双键或n 键同时按下实行保护。 显示部分分为发光二极管、荧光管及其它显示器提供了按扫描方式工作的显示接口,它为显示器提供多路复用信号,可显示多达16个字符或数字。 2. 实验板8279键盘、显示电路介绍: 8279采用外部译码操作方式,74LS138输出8位显示器的位控制信号和键盘的行扫描信号。8279的8位输出线A0-A3和B0-B3与数码管的8个段相对应,经74LS240缓冲后,去驱动各数码管的8个段。74LS138输出的8根线由74LS240反相后,再经大电流驱动器ULN2003A驱动,成为各数码管的位选择信号,当位选信号有效时(呈0电平),相应数码管被选通,而显示内容则取决于它的各个显示段的电平。 四、实验步骤 1.线路连接及注意事项 1)线路连接 8279键盘键值可采用查询方式读取,也可以采用中断方式读取。查询方式须设等待键输入指令。实验板上,8279的中断请求线(IRQ)经反相后与插座CN8相连。做实验时,只须短接CN8上的KBIRQ、INT0。 2)注意事项 因8279的RL0无法回扫键值。实验板上,首行键盘与回扫线RL4相连,与原理图不同。编程时请注意,首行键盘编码值为04H、0CH、14H、1CH、24H。 2.程序设计 1)关于8279的端口 实验板的硬件连接决定了8279的数据口为2FFEH,当对数据口执行读操作时,读取到的数据为键值编码,对数据口执行写操作时,数据写入显示RAM中,8279的命令、状态口

基于ZLG7290键盘显示系统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课题设计任务 (2) 2总体方案论证 (3) 2.1基于ZLG7290键盘显示系统设计 (3) 2.2信号发生器的方案设计 (3) 3硬件电路设计 (4) 3.1Z L G7290键盘显示系统设计 (5) 3.2 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 (7) 4软件部分设计 (8) 4.1 ZLG7290键盘显示软件设计 (9) 4.2信号发生器软件设计 (20)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5.1 实验步骤 (32) 5.2 实验结果 (33) 设计心得 (41) 参考文献 (42) 附录整体电路图 (43)

1 绪论 单片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从早期的4位、8位、16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2位、64位等具备更高处理能力的单片机。 ZLG7290键盘/LED驱动器是周立功公司针对仪器仪表行业的需要自行研制的一款芯片。该芯片能自动完成8位LED数码管的动态扫描和(最多)64按键检测扫描,大大减轻单片机的用于显示/键盘的工作时间和程序负担,可使集中资源用于信号的检测和控制。 信号发生器是指产生所需参数的电测试信号的仪器。按信号波形可分为正弦信号、函数(波形)信号、脉冲信号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的重要环节。本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也就是接近毕业的时候了,通过这次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们能够更多的学习到单片机的相关内容。从设计中,我们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实践能力,这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FANUC系统键盘定义

FANUC系统键盘定义 1 ALTER 修改程序及代码(输入一段地址,如X20.0然后按此键,光标所在位置的地址将被X20.0替代。) 2 INSRT 插入程序(把光标移到要插如地址的前面。如程序 “G01X30.0Y50.0F0.08;”要在“X30.0”前面插入“G99”先把光标移动到“G01”处,然后再输入“G99”,再按此键。) 3 DELET 删除程序(要删除一个地址。如“N1G01X30.0Y50.0F0.08;”中的“Y50.0”。把光标移动到“Y50.0”处。按此键。要删除一段程序,如 “N1G01X30.0Y50.0F0.08;”。输入N1,按此键。) 4 EOB 完成一句 (END OF BLOCK) (此键就是“;”的意思。表示这一段程序结束。每一段程序结束要要此键。) 5 CAN 取消(EDIT 或 MDI MODE 情况下使用) 6 INPUT 输入程序及代码在输入新的程序时用得较多。 7 OUTPUT START 输出程序及指令 8 OFFSET 储存刀具长度、半径补当值 9 AUX GRAPH 显示图形 10 PRGRM 显示程序内容 11 ALARM 显示发生警报内容或代码 12 POS 显示坐标(按此键之后,CRT会显示当前机床各轴的位置。有绝对和相对位置,可进行切换显示。十分方便。) 13 DGONS PARAM 显示自我诊断及参数功能 14 RESET 返回停止(此键为在修改了一段程序之后,要进行加工。必须要对程序进行复位。在PROG模式下,按此键,程序光标将返回程序TOP先头显示。否则。按启动按钮进行加工时,机床会发生报警。) 15 CURSOR 光标上下移动(就像我们计算机键盘的上下左右键一样。相信大家都会使用。) 16 PAGE 上下翻页(对超过1页的画面内容,使用该键有效。) 17 O 程序号码由 O0001~O9999 ( FANUC 21i-T 有特别的说明。O9000-O9999之间的程序不能被指定。因为这是系统内部的程序。) 18 N 顺序号码由N0001~N9999 (可有可无。为了方便,可分段来设定。如N1为粗加工。N2为精加工。ect。) 19 G 准备功能代码 20 X 坐标轴运动方向指令 21 Y 坐标轴运动方向指令 22 Z 坐标轴运动方向指令 23 H 长度补偿功能代码 24 F 进给(FEED)指令(FANUC 21i-T有特别说明。当使用G98时。指的是mm/min 每分钟进给。当使用G99时,指的是mm/r每转进给。) 25 R 圆弧半径指令 26 M 辅助功能指令 27 S 主轴指速指令 28 T 刀具号码(我知道的一般都是T后面加两为阿拉伯数字。)

单片机8279键盘显示实验

6.4 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Intel 8279 Intel 8279是一种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它含有键盘输入和显示器输出两种功能。键盘输入时,它提供自动扫描,能与按键或传感器组成的矩阵相连,接收输入信息,它能自动消除开关抖动并能对多键同时按下提供保护。显示输出时,它有一个16×8位显示RAM,其内容通过自动扫描,可由8位或16位LED数码管显示。 1.8279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8279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6.28所示。下面分别介绍电路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1) I/O控制及数据缓冲器 数据缓冲器是双向缓冲器,连接内外总线,用于传送CPU和8279之间的命令或数据,对应的引脚为数据总线D0~D7。 I/O控制线是CPU对8279进行控制的引线,对应的引脚为数据选择线A0、片选线、读/写信号线和。 2) 控制与定时寄存器及定时控制 控制与定时寄存器用来寄存键盘及显示工作方式控制字,同时还用来寄存其它操作方式控制字。这些寄存器接收并锁存各种命令,再通过译码电路产生相应的信号,从而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与其对应的引脚为时钟输入端CLK及复位端RESET。 定时控制电路由N个基本计数器组成,其中,第一个计数器是一个可编程的N级计数器,N为2~31之间的数。定时控制经软件编程,将外部时钟CLK分频,得到内部所需的100 kHz 时钟,为键盘提供适当的扫描频率和显示扫描时间。与其相关的引脚是显示熄灭控制端。 3) 扫描计数器 扫描计数器由键盘和显示器共用,为它们提供扫描信号。扫描计数器有两种工作方式:编码方式和译码方式。按编码方式工作时,计数器作二进制计数,4位计数状态从扫描线SL0~SL3输出,经外部译码器译码后,为键盘和显示器提供扫描信号。按译码方式工作时,扫描计数器的最低两位被译码后,从SL0~SL3输出,提供了4选1的扫描译码。与其相关的引脚是扫描线SL0~SL3。 4) 回复缓冲器、键盘去抖及控制 在键盘工作方式下,回复线作为行列式键盘的列输入线,相应的列输入信号称为回复信号,由回复缓冲器缓冲并锁存。在逐行列扫描时,回复线用来搜寻每一行列中闭合的键,当某一键闭合时,去抖电路被置位,延时等待10 ms后,再检查该键是否仍处在闭合状态。如不闭合,则当作干扰信号不予理睬;如闭合,则将该键的地址和附加的移位、控制状态等键

8279键盘和显示程序

8279键盘和显示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COM8279 XBYTE [0xF2FF] //定义8279控制口 #define DATA8279 XBYTE [0xF0FF] //定义8279数据口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keyval //定义键内码传递参数uint time //定义延时参数 void delay(uint time) void key(void) void main() { delay(1300) //开机延时 COM8279 = 0xD2 //清除RAM和FIFO delay(1) EA=1 EX1=1 //开总中断,开外部中断1;IT1=1 //外部中断1选用下降沿COM8279=0x03 //8279键盘N键巡回,编码扫描,左端入口COM8279=0x2a //时钟分频设置,分频数为10 COM8279=0x70 //设置读显示命令 COM8279=0x90; //设置写显示命令 while(1) } void delay (uint time) //传递参数为time { uchar j

while (time--) //用time-1来进行循环 { for (j=100;j>0;j--) //用j来进行125次循环,大约8us } } } void intsvr1(void) interrupt 2 using 1 { keyval=DATA8279 key() } //按键确认程序 void key(void) { switch(keyval) { case 0xC3: //0号键赋值 { P0=0x3F; DATA8279=P0; break; } case 0xC2: //1号键赋值; { P0=0x06; DATA8279=P0; break; } case 0xC1: //2号键赋值; {

PC键盘输入及显示过程

PC键盘输入及显示过程原理 摘要: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 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而显示器也可以将通过键盘输入的字符、数据等显示出来。在此报告中我们将讨论计算机识别键盘输入的信息并通过显示器来显示信息的过程。 关键词:键盘;输入;显示 从计算机识别键盘输入的原理来说,键盘分为全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两类。全编码键盘是由硬件完成键盘识别功能的,它通过识别键是否按下以及所按下键的位置,由全编码电路产生一个唯一对应的编码信息(如ASCII码)。由于其线路和编码的唯一性,这种键盘是不存在键位冲突的问题的,但是编码键盘结构复杂,成本非常之高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多用非编码键盘。 一、非编码键盘的输入原理 非编码键盘是由软件完成键盘识别功能的,它利用简单的硬件和一套专用键盘编码程序来识别按键的位置,然后由CPU将位置码通过查表程序转换成相应的编码信息。 PC键盘主要由单片机、译码器和键开关矩阵三大部分组成。由于键盘排列成矩阵格式,被按键的识别和行列位置扫描码的产生,是由键盘内部的单片机通过译码器来实现的。单片机在周期性扫描行、列的同时,读回扫描信号线结果,判断是否有键按下,并计算按键的位置以获得扫描码。当有键按下时,键盘分两次将位置扫描码发送到键盘接口;按下一次,叫接通扫描码;释放时再发一次,叫断开扫描码。因此可以用硬件或软件的方法对键盘的行、列分别进行扫视,去查找按下的键,输出扫描位置码,通过查表转换为ASCII码返回。

现在常用的薄膜接触式键盘就是非编码键盘,它任何一个按键都有上下两层薄膜的触点,在任何一层薄膜上的导线数都少于按键数,每一条导线都同时连通多个按键的触点,上层和下层的任何两条导线都最多只在一个按键上重合。也就 是说,上层的1号导线可能会同时经过1、2、3、4、5……等按键,而下层的1号导线可能同时经过1、Q、A、Z……等按键,且两条导线只在1键上重合。 根据上层薄膜和下层薄膜所经过的按键,就可以排出一个类似下面的表格:薄膜接触式键盘的接口控制电路中,就存储着这样一张表格,当按下某个按键,例如“Q”时,那么在这一点上,上下两个触点就会连通,反映到接口电路中,就会检测到上层导线1与下层导线2被连通了。相对应在表中一查,就会知道,被按下的是字母“Q”,然后通过接口输出其ASCII码。 二、键盘设备发送数据到主机的过程 数据和时钟线都是集电极开路的。在+5V 和每根线之间连接着一个电阻,所以总线的空闲状态是高电平。当键盘或者鼠标想发送数据时,它首先必须检查时钟线,确认它处于高电平。如果不是,主机禁止通信,设备必须缓冲任何要发送 的数据,直到主机释放时钟。在设备开始传输数据之前,时钟线必须持续为高电平的时间必须至50ms。当时钟为高电平时,键盘/鼠标写一个bit到数据线上;当时钟为低电平时,主机从数据线上读取这个bit 。当时钟位高时,数据线改变状态;当时钟位低时,数据线上的数据是有效的。时钟频率是10-16.7KHz。从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到数据跳变的时间必须至少5ms。从数据跳变到时钟脉冲的

实验四 8279键盘显示实验

(0F000H)CS1 A0 (B2)2M VCC OE1 1 A1 2 A2 4 A3 6 A4 8 Y4 12 Y3 14 Y2 16 Y1 18 Y8 3 Y7 5 GND 10 Y6 7 Y5 9 A5 11 VCC 20 OE2 19 A6 13 A8 17 A7 15 SN74LS240P U40 OUTA0 27 OUTB0 31 OUTA1 26 OUTB1 30 OUTA2 25 OUTB2 29 OUTA3 24 OUTB3 28 DB0 12 BD 23 DB1 13 DB2 14 SL0 32 DB3 15 SL1 33 DB4 16 SL2 34 DB5 17 SL3 35 DB6 18 DB7 19 RL0 38 RL1 39 IRQ 4 RL2 1 RL3 2 CS 22 RL4 5 RD 10 RL5 6 WR 11 RL6 7 A0 21 RL7 8 CLK 3 SHIFT 36 RESET 9 CNTL/S 37 8279 U37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RST WR RD 8279 1 2 3 4 5 6 7 8 JP62 A 1 B 2 C 3 OE2A 4 OE2B 5 OE1 6 Y7 7 GND 8 Y6 9 Y5 10 Y4 11 Y3 12 Y2 13 Y1 14 Y0 15 VCC 16 SN74LS138N U39 VCC VCC 12345678 JP93 a b c d f g dp e CLK A0 INT OE1 1 A1 2 A2 4 A3 6 A4 8 Y4 12 Y3 14 Y2 16 Y1 18 Y8 3 Y7 5 GND 10 Y6 7 Y5 9 A5 11 VCC 20 OE2 19 A6 13 A8 17 A7 15 SN74LS240P U40 1 2 3 4 5 6 7 8 JP78 a b c d f g dp e VCC 1 2 3 4 5 6 7 8 9 10K R123 VCC CS 1 2 3 4 5 6 7 8 JP77 C D B A

8279键盘显示C程序

8279键盘和显示程序#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COM8279XBYTE [0xF2FF定义8279 控制口#defineDATA8279XBYTE [OxFOFF定义8279 数据口#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keyval// 定义键内码传递参数 uint time// 定义延时参数 void delay(uint time) void key(void) void main(){delay (13OO)// 开机延时 COM8279 = 0xD2/4青除RAM 和FIFO delay (1) EA=1 EX1 = 1〃开总中断,开外部中断1; IT仁1〃外部中断1选用下降沿

COM8279=OxOO//8279键盘双键互锁,编码扫描,左端入口 COM8279=Ox12〃时钟分频设置,分频数为18 COM8279=0x70 COM8279=0x90; while (1)}void delay (uint time)// 传递参数为time{uchar j// 设置读显示命令 // 设置写显示命令 while (time--)// 用time-1 来进行循环{for (j=100;j>0;j--)//用j 来进行125次循环,大约8us}}} void intsvr1(void) interrupt 2 using 1{keyval=DATA8279 key()}〃按键确认程序 void key(void){switch(keyval){case 0xC3:{P0=0x3F; DATA8279=P0; break;}case 0xC2:{P0=0x06; DATA8279=P0; break;}case 0xC1: {//0 号键赋值 //1 号键赋值; //2 号键赋值; P0=0x5B; DATA8279=P0;

新代系统键盘式操作指导

新代系统键盘式操作指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机床的结构。它由两大主体组成(机床身,电控柜)。 其电控柜外部由以下几小部分组成;上侧: 报警器、左侧: 数据线,电源线,手轮、前侧: 紧急停止按扭,电源指示灯,关机按扭,开机按扭,进给倍率,主轴倍率,显示器,键盘、后侧由数个排风扇组成。 接下来我们来实机操作,打开机床电源总开关,机床前侧电源指示灯开启,按开机按扭启动控制器……等待数十秒进入控制系统,显示器出现警报,提示三个轴未归原点。 那么我们就先来做一下原点回归的动作。在键盘上按下Ctrl+7键,屏幕提示栏提示原点回归。首先我们做一下Z轴回原点,按Z+(按Q键),机床将自动回原点。同样,X轴回原点X+(按D键),Y轴回原点Y+(按W键)。等待机床自动回原点后,屏幕显示机械座标三个轴分别都为0。注意;在开机后最好先做回原点动作,而且要先回Z轴原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原点回归后我们就可以来操作机床了,如移动动作: 按Ctrl+4(手动模式),提示栏提示“手动进给”。按X轴,Y轴,Z轴来控制机床的移动。 首先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分中,首先按ESC键,将菜单退到初级,按F1键(机台设定)再按F1(座标切换)将座标切换到“相对座标”再用手轮或手动来摇动X轴当单边接触工件好以后按F4(相对座标全部清除)此时显示器上显示三个座标值都为0,再将X轴移到另一边接触工件,测好后按F2(座标)输入X(按X键)此时显示器上显示X轴的数据是原来数据的值,这时可利用X 轴向移动键或手轮移到零为此,这样得出X轴目前的位置就是中心点,再按F5(设定工件座标系统)再用键盘上的移动键将光标移到G54座标上的X座标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