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电子版

南师大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电子版
南师大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电子版

自然地理学专业课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理坐标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1.宇宙和天体

宇宙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

天体根据天体各自的特点可将其归纳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

2.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及其层次

天体始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

星系以上的四级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目前已经观测到,在银河系以外,和银河系同一级别的恒星系统约达10亿个。因为它们都处于银河系以外所以统称为河外星系或河外星云。

银河系:银河系是比太阳系更高层次的庞大的天体系统。其中恒星是最主要的成员,数目在1500亿颗以上。除了恒星之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星云以及星际气体与尘埃。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

用下,绕太阳公转。

地月系: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月球有规律地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

二、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系的范围和主要成员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从日地关系的角度看,太阳又是一颗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恒星。

太阳的大小、质量、温度等物理性质。

3.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1)九大行星的分类

以地球为界,分为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

以小行星带为界,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根据物理性质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2)九大行星的绕日公转运动

行星绕日公转的几个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开普勒三大运动定律。

4.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

彗星、小行星

三、地月系

月球概况月球的大小、质量,月地距离

月球外部没有大气层,这一特点造成了(1)月空永远黑暗;(2)月面温度变化幅度大;(3)缺乏大气层保护的情况下月面经常遭受陨石撞击。

月球表面没有水,没有生物,也不可能形成土壤。

月球运动(1)月球的同步自转;(2)月球的绕地公转

月相变化的周期及规律朔望月、月相变化及月球的出没规律

日食和月食日食和月食现象、日食和月食的种类、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条件、日食和月食过程。

四、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大地测量中的所谓地球形状,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三种(不同精度)描述:

正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与地球体积相同的正球体半径,6371km;

地球椭球体--地球的半长轴(赤道半径,6378.140km)、半短轴(极半径,6356.755km)、扁率(1/298.275);

不规则的扁球体--"梨形体"

2.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纬向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的大小

半径、体积、质量

2.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规律

1)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太阳日(视太阳日或真太阳日)、平太阳日

3)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除两极外,到处都是每日360?,每小时15?。

线速度:赤道处最大,南、北纬60?处减少一半,到两极则为零。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1)昼夜更替;

2)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

3)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二、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周期

1)地球公转的方向

2)公转的轨道

3)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回归年

4)公转的速度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

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地球上四季的更替。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3)五带的划分与黄赤交角。

第四节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地轴:地球南北极的连线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即地轴。

地心:地轴的中心称地心。

赤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赤道将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

纬线:所有和地轴垂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所有的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赤道是最大的纬圈,由此向两极纬圈半径有规律地减小。

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二、经线与经度

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条相差181度的经线。所有的经线都在两极交会。

本初经线或本初子午线的定义。

经度:某一地点的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的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过程密切相关。

原始地球的铁元素因为温度超过了它的熔点而以液态出现。液态铁由于密度大而流入地心,首先形成地核。重物质向地心集中的同时发生压缩,压缩功转变为能量又使地球局部增温和熔化。而物质的对流还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内部就分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

在上述分化过程中,地球内部的气体经过"脱气"形成了大气圈。

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从大气中分化出来的。

后来,原始生物出现了。他们逐渐扩展到海洋、陆地和低层大气中,形成了生物圈。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1.地壳

地壳crust由富含SI、AL、Mg的硅酸盐类岩石组成

厚度不一,大陆 33km,最厚70km;大洋6km,最薄5km

双层结构,康拉德面将地壳分为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

大陆型地壳古老、变形;大洋型地壳年轻、未变形。

2.地幔

地幔(mantle)以雷波第面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厚2900km,上地幔由Fe、Mg含量很高的橄榄岩组成,50-250km处有古登堡低速层,其上为一个刚性的固体圈层,称为岩石圈。下地幔为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层。

3.地核

地核(core)的外核S波不能通过,为液态的Fe、Ni 厚1742km,过渡层已测得速度不大的S波,液态向固态过渡,厚515km;内核是固态的Fe、Ni ,厚1216km。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

1.大气圈

大气圈的组成。地球大气圈组成和密度的优越性。

2.水圈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

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水分和能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地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3.生物圈

在地理环境中,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岩石圈表层。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二、海陆起伏曲线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2.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

3.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4.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5.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第五节地壳的演变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一)化学成分

108种已知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种,并有300余种同位素。

1924年克拉克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95个岩石样。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即元素丰度)所获数值后来被命名为克拉克值。

(二)矿物

1.概念: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气态:天燃气

液态:石油,汞

固态:大部分

2.矿物的形成方式:

(1).气体升华。

(2).液体或熔融体结晶。

(3).胶体凝固。

(4).固体再结晶。

3.矿物的形态

3.1矿物的单体形态

分为三种类型:一向延伸型、二向延展型、三向等长延伸型。

3.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

a) 粒状

b) 片状、鳞片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

c) 致密块状

d) 晶簇

e) 杏仁体和晶腺

f) 结核和鲕状体

g) 钟乳状、葡萄状、乳房状

i) 被膜

4.光学性质

4.1.颜色

矿物吸引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色光后(黄,绿,红)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对各种色光吸收均匀,即黑色或灰色;基本上都不吸收即白色。

矿物的颜色是由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决定的,固定不变的,是重要鉴定标志。但是,外来原因可使颜色不固定。

4.2条痕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它对于基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有赤红、铁黑或钢灰者,但其条痕则总为樱红色。比较稳定。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近白色,无鉴定意义。

4.3光泽

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能力强弱分:

(1) 金属光泽

(2) 半金属光泽

(3) 非金属光泽,又可分为:

金刚光泽、玻璃光泽、脂肪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土状光泽

4.4透明度

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指显微镜下,薄片(3微米厚)的透光性。

一般地,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金属矿物不透明矿物,有些金属矿物为半透明矿物。

5.矿物的力学性质:

5.1硬度(相对硬度)

5.2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

(1) 最完全解理

(2) 完全解理

(3) 中等解理

(4) 不完全解理

(5) 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5.3断口

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的断开面叫做断口。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善程度互为消长的。

根据断口的形状,可以分为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断口、参差状断口、平坦状断口等。

5.4弹性和挠性

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又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挠性。

5.5脆性和延展性

矿物受力极易破碎,不能弯曲,称为脆性。矿物受力发生塑性变形,这种性质称为延展性。

(三)主要造岩矿物与常见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包括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二、岩浆岩

岩石是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集合而成的地质体。其中由可供开采的有用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称为矿石。

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岩石的结构。

岩石中矿物的组合形状、大小和空间上相互关系和配合方式,称为岩石的构造。结构和构造是识别岩石的重要特征之一。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中时,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岩或喷出岩。岩浆的活动和冷凝的整个过程统称为岩浆作用。(一)岩浆岩的矿物组成

岩浆岩按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 超基性岩

2) 基性岩

3) 中性岩

4) 酸性岩

(二)岩浆岩的产状、结构与构造

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体在地壳中有一定的产状,即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和与围岩接触的关系,以及形成时的深度和构造等地质环境。根据岩体在地壳中形成的深度和方式,可分为喷出岩体和侵入岩体,后者又可再分为深成岩体和浅成岩体。按岩体的形状及其与上覆岩层的关系,可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

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有:1)玻璃质结构、2)隐晶质结构、3)显晶质结构,又可分为:粗粒、中粒、细粒和伟晶等结构。4)斑状结构,又称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有:1)块状构造、2)斑杂构造、3)流纹构造、4)气孔构造、5)杏仁状构造

(三)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可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等四类;根据其结构与构造和产状的特征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包括脉岩)、喷出岩等三种。将这两者组合起来便可得出岩浆岩的分类简表。

四、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固结而成的岩石。

其形成的大致过程:原来的沉积物不断被新的沉积物覆盖而加厚时,它便与上层的水体隔离,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使有机质腐烂分解,并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使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使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为低价的硫化物;同时使软泥中水的矿化度增加,介质亦由酸性的氧化环境变为碱性的还原环境。因此,沉积物发生重新组合及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亦经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物也经压缩、胶结等作用,固结成为岩石。在埋藏很深的条件下,由于温度和压力的提高以及受深层水分的影响,也可产生压溶、交代和重结晶等作用,使沉积岩体进一步压固和使晶粒变粗。

沉积物的来源是先成岩石在地表风化的产物、火山喷发的沉降物以及生物成因的各种有机物、少数来自宇宙的降落物。按沉积物的成因和性质可分以下各类:

1.机械(碎屑)沉积物

2.化学沉积物

3.有机沉积物

(一)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的物质组成与岩浆岩最不相同之处是富含次生矿物和有机物质以及存在化石。沉积岩的产状以呈层状产出为其最突出的特点。

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层理通常可分为:1)水平层理、2)波状层理、3)交错层理。

层面构造系指上、下层面中留下的与岩石成因有联系的各种印模和痕迹。

沉积岩主要的结构类型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

(二)沉积岩的主要类型

在三大岩类中,沉积岩在地表分布的面积最广(约占70%)。沉积岩按其成因、物质组成和结构等特征,可分为以下各类:

1.碎屑岩类

按成因可分为火山碎屑岩和正常碎屑岩两种。

2.粘土岩类

3.生物化学岩类

五、变质岩

(一)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控制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和溶媒。

(三)变质作用的类型和常见的变质岩

根据变质作用的性质、范围和主导因素,可分为以下变质作用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变质岩。

1.动力(碎裂)变质作用,常见的变质岩有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等。

2.接触(热力)变质作用,常见的变质岩有板岩、角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3.交代(热液)变质作用:矽卡岩。

4.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常见的岩石类型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5.混合岩化作用或超变质作用,混合花岗岩。

第二节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一)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

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它使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各种形迹的地质构造,并促使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1.地壳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2.地壳运动具有方向性

3.地壳运动具有非均速性

4.地壳运动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1.水平运动

2.垂直运动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构造运动痕迹大量地表现在地层的岩性、岩相、厚度和接触关系,以及各种构造形迹上。沉积岩的组分、结构、构造和所含化石等特点,最能综合地反映它们当时形成的条件和环境(即岩相、古地理情况),也能说明地壳运动的许多特点。沉积厚度通常也可反映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

(一)岩相

一般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三大类

(二)沉积建造

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岩石或岩相的自然组合,或者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组合。每个建造相当于大地构造旋回的一定阶段。基本的建造类型有:

1)地槽型建造

2)地台型建造

3)过渡型建造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常见的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类。

1)整合

2)假整合(平行不整合)

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三、地质构造

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结果,称为构造形迹或地质构造。

地应力作用的方式和结果有三类:1)压应力使岩石发生挤压作用,形成压性构造;2)张应力使岩石发生拉伸作用,形成张性构造;3)扭应力使岩石发生扭曲作用,形成扭性构造。

构造变动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显,基本的构造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一)水平构造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它在地壳垂直运动影响下未经褶皱变动而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二)倾斜构造

倾斜构造是指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三)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曲。褶曲仅指岩层的单个弯曲,而岩层的连续弯曲则称为褶皱。褶曲的形态可用褶曲要素来表示。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背斜和向斜。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可分为:直立褶曲、斜歪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翻卷褶曲)

(四)断裂构造

岩石受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一定强度时,岩石便发生破裂,甚至沿破裂面发生错动,使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破坏者,称为断裂构造。按断裂的规模和破裂程度,可分为劈理、节理、断层等基本类型。

节理是指岩石破裂后无显著位移的裂隙。山丘上常见的破裂石块、石缝、“一线天”等都与节理构造有关。断层是指岩层或岩体沿断裂面发生较大位移的构造。断层的要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等。按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关系,断层类型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直立断层和捩转断层等。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关于全球性地壳运动的原因、规律和表现形式的研究,是大地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说

本世纪初,德国的魏格纳(A.Wegener)根据被大洋隔开的两边陆地的轮廓、地层、构造、古生物、古气候和冰川等各种现象和特点的相似性、相关性和连续性,提出了轰动一时的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即泛大陆),海洋也只有一个泛大洋。后来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被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于水面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有的海陆分布轮廓。

迪茨(R.S.Dietz)和侯尔登(J.C.Holden)根据古地磁极的移动轨迹资料编绘出一套新的大陆漂移图。

布拉德(E.C.Bullard)等人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大西洋两侧陆块的拼接。后来也发现南半球各大陆也能很好地吻合。

(二)海底扩张说

在六十年代初,赫斯(H.Hess)和迪茨在大陆漂移说和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根据洋底的新资料提出了有名的海底扩张说。该学说认为,大洋中脊和裂谷体系正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涌出的岩浆冷凝成新的洋底,由于不断涌出和冷凝,结果便导致洋底向两侧不断扩张。

(三)板块构造说

六十年代后期,有一批学者在新资料新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简称板块构造说)。它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山脉的形成等许多地质现象,纳入一个比较符

合逻辑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来解释全球性的构造运动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它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板块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的,而是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和裂谷、海沟、转换断层等分割成相互独立的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或岩石圈的块体,称为板块。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区域,各板块之间的接合处则是相对活动的地带。目前认为,对全球构造的基本格局起控制作用的有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大洋洲(或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个划分方案是由勒皮松(X.Lepichon)等人提出的(1968)。当然,除六大板块外还可划分出许多较小的板块。板块构造的内容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其边界上。已知的板块构造边界有三种类型:

1.扩张(或增生)型边界

2.俯冲(或汇聚)型边界

又可分为两种:1)岛弧海沟型边界,2)地缝合线型边界。

3.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

另外,在三个板块相邻接的地点,称为板块的三联接合点。

二、地槽-地台说和地洼说

它的基本的论点是: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所谓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而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并认为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槽台学说具有一定局限性。陈国达(1956)认为,地壳构造除地槽与地台外,还存在一个新的构造单元--地洼区(原称活化区)。这观点现已发展为一个新的分支--地洼学说。

地洼说认为,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和稳定区可以相互转化,不仅地槽区可以转化为地台区,地台区也可以转化为地洼区,这种转化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的向前发展。地洼本身也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和阶段,更可能转化为别的更新的构造单元。当然,地壳发展是不均衡的,各地区、各阶段的情况是有差别的。地洼说的出现使传统的大地构造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

三、地质力学学说

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地质力学的观点研究了地壳运动和大地构造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新学派。他认为,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不是乱杂无章的,而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方位。这是在地壳运动的一定动力方式作用下,形成了相应形式的构造应力场的结果,从而产生出一定方向和方位的构造体系。构造体系是指"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次序,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构造体系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型式):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扭动构造体系。

地球自转及其角速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是推动地壳构造变化的主导因素。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中比较快速的一类地壳运动。

一、火山

(一)火山的类型与分布

岩浆喷出地表的地方叫火山。火山喷发的型式有两大类:

1.裂隙式喷发

2.中心式喷发。

又可分为:1)夏威夷型(宁静式)、2)培雷型(爆炸式)、3)中间型。中心式喷发的差异,主要与喷发物的性质和含量等有明显的关系。

火山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多数的火山活动位于各板块的边界上。

(二)火山地貌

火山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多种,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1.灰渣火山锥

2.富硅质熔岩穹丘

3.基性熔岩盾

4.次生火山锥

5.复合火山锥

6.破火山口

7.火山塞

8.火山口湖

二、地震

(一)地震的概念

地震是大地的快速震动,属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至700公里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按其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深约70公里以内)、中源地震(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300-700公里深)。

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通常采用美国里克特(C.F.Richter)提出的标准来划分。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即衡量地震波的破坏性)用地震烈度表示。烈度通常分为12级。

(二)地震的分布

世界地震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下列几个带:首先是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其次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此外,大洋中脊带地震活动性较弱,释放的能量很小,均为浅源地震。

第五节地壳的演变

一、地质年代

表示地壳演化的时间和顺序的概念称为地质年代。

计算地质年代的方法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种。

(一)相对年代法

相对年代法主要根据岩层的沉积顺序(按地层剖面中的上新下老及整合与不整合相互关系)和古生物化石(按生物进行的阶段性和不可逆性,找出标准化石和生物群体)进行对比和划分。这种方法又称古生物地层法。

宙、代、纪、世是国际统一定名的时代划分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

(二)绝对年代法

地质历史的相对年代只能确定地质事件的时间次序,不能确定其发生的具体时间。而绝对年代法是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并按放射性蜕变定律计算出其具体年龄,用数量时间单位来表示。同位素年龄测定法有多种,如U-Th-Pb法(铀-钍-铅法)、K-Ar法(钾氩法)、Rb-Sr法(铷锶法)、Sm-Nb法(钐-钕法)、C14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三)与地球演变有关的几种地质年龄概念

地球物质(尤其重化学元素)形成的年龄早于地球的年龄;

地球形成的年龄约为50×108-70×108年;

地壳形成的年龄约为46×108年;

现有最古老的岩石年龄为30×108-40×108年;

已知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年龄为30×108年左右。

二、地壳演化简史和古地理概貌(略)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第四节气候的形成

第五节气候变化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一、大气的成分(Atmospheric Composition)

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在近地表85km以下,其成分可分为两类,定常成分(氮、氧、氩和微量惰性气体氖、氪、氙、氦等)和可变成分(水汽、二氧化碳、臭氧、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等)。

1.干洁空气

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得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稀有气体。

干洁空气的平均分子量

1)氮和氧

是大气的主要成分。

均质大气、非均质大气、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来源、分布及作用。

只占大气容积的0.03%,多集中在20km高度以下,主要由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对地球有保温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改变了大气热平衡,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引起严重的气候问题。

3)臭氧

主要分布在10~40km的高度处,极大值在20~25km附近,称为臭氧层。臭氧虽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强烈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大量使用氮肥以及作冷冻剂和除臭剂使用的碳氟化合物(氟利昂)所造成的污染是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臭氧层的破坏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2.水汽

来源、分布及作用

3.固、液体杂质

大气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除由水汽变成的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

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气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气溶胶粒子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增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都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

二、大气的结构(Atmospheric structure)

1.大气的高度

在理论上,当压力为零或接近于零的高度为大气顶层,但这种高度不可能出现。因为在很高的高度渐渐到达星际空间,不存在完全没有空气分子的地方。

大气的物理上界:过去曾把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km)定为大气上界。

高层大气物理学中,将大气密度接近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定义为大气上界,既3000km。

2.大气的垂直分层

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

1)对流层

范围:本层厚度最簿,并随纬度、季节而不同,在高纬地区平均:8~9km,中纬地区平均:10~12km,

低纬地区平均17~18km,夏季大于冬季。

主要特征:(1)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气温递减率为0.65oC/100m;(2)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所有的水汽、云、雨、雷、电等现象都发生在此层。

2)平流层

范围

主要特征:(1)气温随高度升高的分布:下层:其上界离地面约35~40km,为同温层;上层:其上界离地面约50~60km,为逆温层,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平流层上层含有大量的臭氧,臭能大量地吸收太阳紫处线而增温;(2)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3)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3)中间层

范围:平流层顶至85km处。

主要特征:(1)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2)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由于空气稀薄,所出现的天气现象已不如对流层复杂;(3)在80km处白天出现一个电离层。

4)暖层

范围:中间层至800km处

主要特征:(1)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顶层温度可达1000度;(2)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5)散逸层(外层)

暖层顶之上,因大气十分稀薄,离地面远,受地球引力场约束微弱,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就能散逸到星际空间,所以本层称为散逸层。根据宇宙火箭探测资料,地球大气层之外,还有一层极其稀薄的电离气体,可伸展到22000公里高度,称为地冕。这可能就是地球大气层向宇宙空间的过渡区域。

三、大气的热能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1.太阳辐射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高,所以太阳不停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0.4~0.76μm的可见光,约为总能量的50%;其次是波长大于0.76μ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能的43%;波长小于0.4μm的紫外辐射约占7%。相对于地球来说,太阳辐射的波长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

在日地平均距离(1.496×108)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直接辐射;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二者之和就是太阳辐射总量,称为总辐射,总辐射的纬度分布,一般是纬度愈高,总辐射愈小;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因为赤道附近多云,总辐射最大值并不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200N附近。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转变成热能,一部分被反射。反射部分占辐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反射率随地面性质和状态不同二有很大差别。

2、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

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面却能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感热转化供给大气。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较强,地面辐射的75%~95%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波长为8.5~12μm的辐射能通过"大气窗"逸回宇宙空间。

潜热和感热输送

3、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辐射平衡有年变化和日变化。在一则相反,甚至出现负值。纬度愈高,辐射平衡保持正值的月份愈少。

四、气温

1.气温的物理意义、单位和观测

2.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海陆、地形、等

3.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气温的日变化:气温日变化的规律、原因、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年变化的规律、日内白天收入的太阳辐射超过支出的长波辐射,辐射平衡为正值,夜间为负值。正转负和负转正的时刻分别在日没前与日出后1小时。在一年内,北半球夏季辐射平衡因太阳辐射增多而加大;冬季原因、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

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面,等温线发生弯曲。

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温度高于24℃,称为热赤道。

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均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气温冬季出现在高纬度大陆,夏季出现在北极地区。

3)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均为0.65℃/100m。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r.

一般而言,夏季和白天气温直减率大,冬季和夜晚气温直减率小。但在特殊情况下,某些气层的温度随高度而增加,称为逆温层。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和下沉逆温。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

1.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大气压力是大气中各中气体压力的总和。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水汽压。

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气质量称为绝对湿度(a),通常以g/cm3表示。绝对湿度不能直接测定,但可间接算出。它与水汽压有关系:

a=289e/T(g/m3)

式中,e为水汽压(mm);T为绝对温度。

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对湿度(f),用百分数表示。

f=e/T×100%

3)露点温度

一定质量的湿空气,若气压保持不变,而令其冷却,则饱和水汽压E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E=e时,空气达到饱和。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

2.湿度的变化与分布

相对湿度能够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在气候资料分析中应用广泛。

相对湿度日变化通常与气温日变化相反。

相对湿度分布随距海远近与纬度高低而有不同。例如,我国东南沿海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0%,内蒙古西部只有40%。

二、蒸发与凝结

蒸发面上出现蒸发还是凝结取决于实际水汽压于饱和水汽压的关系。当e>E,出现蒸发;e

1.蒸发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面的温度、性质、性状、空气湿度、风等。

实际工作中,一般以水层厚度(mm)表示蒸发速度,称为蒸发量。

2.大气中水汽凝结和凝华的条件

大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需有凝结核。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

1.地表面的凝结现象

1)霜与露

日没后,地面及近地面层空气冷却,温度降低。当气温降到露点一下时,水汽即凝附于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如温度在00C以上,水汽凝结为液态,称为露;温度在00C以下,水汽凝结为固态,称为霜。

2)雾淞和雨淞

雾淞是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俗称"树挂"。多出现于寒冷而湿度高的天气条件下。

雨淞是形成在地面或地物的迎风面上的,透明的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俗称"冰棱"。多半在温度为0~-60C时,由过冷却雨、毛毛雨接触物体表面形成;或是经过长期严寒后,雨滴降落在物体表面冻结而成。

2.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1)雾

雾是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根据不同成因,雾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和锋面雾。

2)云

云是高空水气凝结现象。空气对流、锋面抬升、地形抬升等作用使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云有各式各样的外貌特征。

云的分类

积状云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出现时常呈孤立分散状态,是由于空气对流上升,体积膨胀绝热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

层状云层状云是均匀幕状云层,通常具有较大水平范围。覆盖数千甚至上万平方千米的地区。层状云是由空气斜上升运动形成的。

波状云波状云是表面呈现波状起伏或鱼鳞状的云层,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和层云。通常因空气密度不同、运动速度不同等的两个气层界面上产生波动而形成的。

四、大气降水

1.降水的形成

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称为降水。

1)云滴的凝结(凝华)增长

在云的发展阶段,云体上升绝热冷却,或不断有水汽输入,使云滴周围的实际水汽压大于其饱和水汽压云滴就会因水汽凝结或凝华而逐渐增大。当水滴和冰晶共存时在温度相同条件下,冰面水汽压小于水面水汽压,水滴将不断蒸发变小,而冰晶则不断凝华增大这种过程称为冰晶效应。

2)云滴的冲并增长

云滴大小不同,相应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云滴下降时,个体大的云滴落得快,个体小的慢,于是大云滴"追上"小云滴,碰撞合并成为更大的云滴。

2.降水的类型

根据降水形成原因(主要是气流上升特点),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3.降水的时间变化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气象部门为确定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数量特征,并用以预报未来降水数量变化趋势,将降水强度划分为若干等级:

降水的日变化:一天内的降水变化,在很大程度受地方条件限制,可大致分为两个类型:(1)大陆型;(2)海洋型。

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因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而不同。全球降水的年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赤道型;(2)热带型;(3)副热带型;(4)温带及高纬型;

4.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降水量空间分布受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等多种因素制约,降水的分布存在纬度带状分布的特点。全球可划分为四个降水带:赤道多雨带;南北纬150~300少雨带;中纬多雨带;高纬少雨带。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一、气压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

1.气压

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上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单位:mmHg hpa

气压日变化:一昼夜有两个最高值(9~10时,21~22时)和两个最低值(3~4时,15~16时)。热带的日变化比温带明显。赤道地区气压年变化不大,高纬地区较大;大陆和海洋也有显著差别,大陆冬季气压高,夏季最低,而海洋相反。

气压的年变化:大陆型、海洋型和高山型。

2.气压的垂直变化

气压大小取决于所在水平面的大气质量,随高度的上升,大气柱质量减少,所以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作用于空气的力

空气的水平运动是由所受的力决定的。作用于空气的力有:

1)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分布不均匀产生气压梯度,使空气具有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趋势。

2)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使地球上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惯性离心力:当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惯性离心力作用。惯性离心力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并由曲线路径的曲率中心指向外缘。

4)摩擦力:运动状态不同的气层之间、空气和地面之间都会产生相互作用阻碍气流的运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摩擦力。摩擦力总是阻碍气流的运动。

2.自由大气的运动

自由大气中,空气运动规律比摩擦层简单。空气作直线运动时,只需考虑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空气作曲线运动时,还需考虑惯性离心力。

1)地转风

地转风指自由大气中空气作匀速直线运动。地转风方向与气压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白贝罗风压定律:当不考虑摩擦时,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平衡,水平面上地转风表达式为:

vg=-1/2ρsinφ×ΔP/Δn

地转风是严格的平衡运动,等压线必须是直线。

2)梯度风

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梯度风有气旋性弯曲和反气旋性弯曲两类。

3.风随高度的变化

1)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

水平温度分布不均导致气压梯度随高度发生变化,风相应的随高度发生变化。有水平温度梯度引起的上下层风的向量差,称为热成风,用VT表示。

2)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变化

三、大气环流

定义: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水平尺度可涉及某个地区、半球甚至全球;垂直尺度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整个大气圈的大气环流;时间尺度有一日至数日、月、季、半年、一年甚至多年的平均大气环流。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全球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和高空急流、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季风环流。

1.大气环流的形成

1)太阳辐射随纬度的不均运分布--单圈热力环流圈的形成

赤道附近,终年受热,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到高空向两极流散,导致气柱质量减小,低空形成低气压,称赤道低压带;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积聚在低空,而高空伴有空气辐和合,导致气柱质量增加,在低空形成高压区,称极地高压带。

2)地球自转作用--三圈环流的形成

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由于赤道和两极受热不均,赤道上空的空气流向极地,而低层气流自极地流向赤道,这样在赤道和极地之间会形成一个南北闭合的环流。

但地球不停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生作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三圈环流。

3)地表性质(海陆分布)的影响

海平面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高空西风带波动。

2.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1)平均纬向环流特征

2)平均经圈环流

3)季风环流

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风系。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陆地间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南亚和东亚是世界最著名的季风区,其环流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3.局地环流

行星风系与季风都是大范围气压场控制下的大气环流。由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为局地环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地方性风。

1)海陆风

在滨海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就是海陆风环流。

2)山谷风

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环流。

3)焚风

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递减率降温(10C/100m),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递减率降低(0.5~0.60C/100m),大部分水汽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过山后顺坡下沉,基本按干绝热递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同高度迎风坡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称为焚风。

四、主要天气系统

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称天气系统。一般多指温压场和风场中的大气长波、气旋、

反气旋、锋面、台风、龙卷风等。根据水平尺度和生命史,天气系统可分为:

1.气团和锋

1)气团

气团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其水平范围由数千米到数千千米,垂直范围由数千米到十余千米甚至伸展到对流层顶。

气团按其热力性质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暖气团是根据气团温度与所经下垫面的温度对比来定义的。气团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称为冷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称为暖气团。按气团的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性质可分为:

2)锋及其分类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

由于锋附近的辐和气流及冷暖空气的相对运动,使锋面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所以锋面上多云雨天气。

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锋可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囚锢锋四种类型。

2.气旋和反气旋

1)气旋: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2)反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

第四节气候的形成

一、气候和气候系统

1.气候和天气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它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

气候和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时间尺度上看,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天气过程,天气则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

2.气候系统

完整的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五个部分组成。

大气圈是气候系统的主体,也是气候系统最易变化的部分。

海洋可认为是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

冰雪圈是气候系统中的致冷因子。

陆面(岩石圈)变化的时间尺度在气候系统中是最长的。

生物圈是气候系统中最敏感的部分。

二、气候的形成

气候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

1.辐射因子

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又是一切大气物理过程和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在气候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是一种纬度因素。根据太阳天文辐射空间分布,通常可把地球上划分为7各纬度气候带即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副寒带、寒带和极地带。

2.环流因子

地表太阳辐射能量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形成气团的基本原因。它促使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而气团的水平交换是不同地区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不同纬度的环流形势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也不同。

1)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和水分循环

350S~350N之间辐射热量收入大于支出,说明热带和副热带有热量盈余。高纬度地区有热量亏损。但热带并未持续增温,极地也没有持续降温,表明必然存在热量有低纬向高纬的输送。

大气环流还调节海陆间的热量。海陆热量交换是造成同纬度大陆东岸和大陆内部气温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大气环流与水分循环

2)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

海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年季振荡,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厄而尼诺现象。指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

沃克环流、南方涛动、恩索事件

3.下垫面因子

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不同物理性质导致同纬度、同季节海洋和大陆的增温和冷却显著不同。海上和陆上气温也有明显差异,不仅破坏温度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而且还影响到气压分布、大气运动方向即水平分布,使同一纬度带出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可概括为:

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是大洋中任一持续不断并主要呈水平流动的海水,它可以从低纬度向高纬度传输热量,又能从高纬地区向低纬输送海冰和冷水。据卫星观测,在200N洋流输送的热量占地-气系统总热量传输的74%,而在30~350N洋流传输的热量是总传输热量的47%,因此,洋流对气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海拔高度、地表形态、方位(坡向和坡角)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三、气候带和气候型

1.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是入超的,因此气温全年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赤道气流辐合带、沃克环流、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有的年份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由于上述环流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引起降水分布的明显异常,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0mm以上。本带可分为五个气候型:

赤道多雨气候位于赤道及其两侧,大约向南、向北伸展到5°-10°左右,各地宽窄不一,主要分布在非洲扎伊尔河流域、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和亚洲与大洋洲间的从苏门答腊岛到伊里安岛一带。

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加勒比海沿岸及诸岛、巴西高原东侧沿海、马达加斯加东岸、夏威夷群岛等。

热带干湿季气候出现在纬度5°-15°左右,也有伸达25°左右的,主要分布在上述纬度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如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出现在副热带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在南、北半球各约以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伸展,平均位置约在纬度15°-25°间。

2.中纬度气候

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该气候型位于热带,在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一侧,约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它也是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和信风带背岸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副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副热带亚欧大陆东岸,约以30°N为中心,向南北各伸展5°左右。它是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交绥角逐的地带,夏秋间又受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副热带湿润气候位于南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副热带东岸。由于所处大陆面积小,未形成季风气候,这里冬夏温差比季风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比季风区均匀。

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该带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纬度30°-40°之间的地带,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南非和澳大利亚南端。这里受副热带高压季节移动的影响,在夏季正位于副高中心范围之内或在其东缘,气流是下沉的,因此干燥少雨,日照强烈。冬季副高移向较低纬度,受极锋影响,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带来大量降水。全年降水量在300-1000mm左右。冬季气温比较暖和,最冷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二章 重点总结

第二章地壳 1、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者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力学性质,既是矿物的特性,又是鉴别矿物的依据。其中,光学性质包括透明度、光泽、颜色和条痕;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断口和弹性。 条痕是锐器割划矿物后其粉末的颜色;解理是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形成的断裂面。 2、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物质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理,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出的成层性。 沉积岩是由于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或者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3、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形或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4、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行迹。 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时,即为褶皱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时,即为断裂构造。 5、板块构造说的立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位即板块构成的。几大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扩张(或增生)型边界、俯冲(或汇聚)型边界、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 6、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7、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称为地震。 8、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称为相对年代法或者古生物地层法。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名词解释

岁差:日月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由于地球不断自转,按照陀螺运动原理,自转轴必然绕黄道轴旋进,而黄赤交角不变。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这就是岁差。(2013) 章动:月球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 钱德勒章动: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地球的形状轴与地面的交点)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这一现象称为极移,实际上是地球的自由章动,或按发现者的名字称为钱德勒章动。(2008) 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 纬度:地面点沿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经度:某一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赤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圆即为赤道。 黄道与黄道面:太阳位于地球的轨道面上,从地球上看来,太阳好像中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黄道面与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二面角叫做黄赤交角,为23°27′。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大地水准面: 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称为地壳,在大陆平均厚度35 km,在大洋下平均厚度 5 km。(2008) 地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称为地幔。个别缺乏地壳处,如大西洋中部,地幔也可形成地球硬表面。

矿物:矿物是单位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2009、2012)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2006) 岩浆:岩浆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状物质,温度在800——1200℃,具有较强的黏性,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当其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时,冷凝结晶形成侵入岩;(2)喷出地面则迅速冷凝形成火山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2011) 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和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机械运动,其基本运动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构造运动能够使地壳发生变形与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2011) 块体运动: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块体运动大致分为崩落、滑落和蠕动。 地貌内外营力:内营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营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地貌的内外营力又称地貌的内外动力。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过构造运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主要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四大类型。(2007、2011) 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没有发生褶皱,仍然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运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称为倾斜构造。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大题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样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3)地球自转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一个地方正当午时,距它180度的地方,正当午夜。说明每隔15度精度,时差相差一个小时。为此人们划定了地球的时区。共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东西经各7度30分的范围为中时区。东西另外各15度为东一区、西一区。自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一个小时,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减去一日。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密切相关。 公转: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被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被叫做晨昏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

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自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至9月23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大于夜弧,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北极四周,太阳整日不落,叫做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北极圈以北,都是白昼,南半球反之。9月23至次年的3月21是北半球的冬半年。12月22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每年的3月21和9月2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获得太阳热能的多少。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光束面积、途径短)。一日之内,太阳以不同的高度照射地面。正午时刻,它升的最高,称正午太阳高度。由于地球的公转,在不同的日期内,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对于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来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两个主要的因素。前者影响日照时间的长短,后者决定辐射强度的大小。气候(climate)希腊原意为“倾斜”指的就是正午太阳高度。 (3)四季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但是,严格的说,只有中纬度地带才是四季分明的。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的现象,南北两个半球没有同时来临的同一季节,而总是彼此相反。这是因为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半球性的。这两个因素影响地球所得太阳热量在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分配。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热量集中,是夏季,非太阳直射的半球是冬季。春秋二季是夏冬之间的过渡季节。如果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不变,南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始终不变,也就无所谓季节变化了。

伍光和自然地理重点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四节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二、经线与经度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四章 重点总结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1、水的作用? 1)灌溉 2)运输 3)医疗 4)工业中广泛用于能量转化和力的传递介质,例如热电厂、水压机和各种冷却装置。 5)其中含有大量动植物,可提取重要的矿物和元素 2、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质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岩石圈深部封存的水分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雪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3、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通过运动和相变从一个地圈转向另一个地圈,或从一种空间转向另一种空间,这种现象称为水循环。 4、全球水量平衡特点? 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大洋年降水量加入海径流量等于大洋年蒸发量 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5、洋的主体指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的水域。 6、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内海(地中海),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与洋或临海相通。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临海相分割,但直接受外海洋流或潮汐的影响。 外海,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 7、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氯离子大约在海水的溶解固体中占55%,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氯度。 8、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地球中心所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是这两种引力的平均值,而地球上任何地点所受到的月球和 太阳的引力,同这一平均值比较,大小有差别,方向也不同。正是这一引力差使海面发生升 降,所以称为引潮力。 9、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 10、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做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因地震或风暴而引起的波浪称为海啸。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四章

第四章xx和陆地水 1、水的作用? 1)灌溉 2)运输 3)医疗 4)工业中广泛用于能量转化和力的传递介质,例如热电厂、水压机和各种冷却装置。 5)其中含有大量动植物,可提取重要的矿物和元素 2、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质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岩石圈深部封存的水分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雪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3、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通过运动和相变从一个地圈转向另一个地圈,或从一种空间转向另一种空间,这种现象称为水循环。 4、全球水量平衡特点? 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大洋年降水量加入海径流量等于大洋年蒸发量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 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5、洋的主体指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的水域。 6、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内海(地中海),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与洋或临海相通。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临海相分割,但直接受外海洋流或潮汐的影响。外海,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 7、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氯离子大约在海水的溶解固体中占55%,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氯度。 8、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地球中心所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是这两种引力的平均值,而地球上任何地点所受到的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同这一平均值比较,大小有差别,方向也不同。正是这一引力差使海面发生升降,所以称为引潮力。 9、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 10、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做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因地震或风暴而引起的波浪称为海啸。 11、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 12、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按照成因,洋流可分为摩擦流(主要为风海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倾斜流、密度流、补充流)、潮流 根据海水温度的高低,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完整word版)自然地理学_伍光和_考研复习资料

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所谓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概念、区别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 3、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重点阐述;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即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描述。 4、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 按照“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分科涉及两个层次: 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研究自然地理整体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 根据“三重性”的观点,无论部门自然地理学或是综合自然地理学都需要对其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际应用及具体区域等方面进行研究。 5、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 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任务: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自然地理学大纲(伍光和)[1]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理坐标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表面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运动规律。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球运动”、“地球圈层结构”,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 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 4. 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笔记ⅡWord版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笔记Ⅱ笔记Ⅱ中包含教学大纲(1-19)+详细解析(20-70) 教学大纲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理坐标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表面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运动规律。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球运动”、“地球圈层结构”,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四节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二、经线与经度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二、海陆起伏曲线 三、岛屿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一)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二)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 (三)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四)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五)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六)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一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 1、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天文单位。 2、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即一个光年。 3、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 4、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而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5、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基本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6、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不发光却能反射阳光的天体。 太阳系的行星须符合的3个条件: ①在绕太阳系运动的前提下,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 ②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够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呈近似球形。 ③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 7、矮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 8、当月球阻挡阳光照射地球时,发生日食;当地球阻挡阳光照射月球时,发生月食。 9、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近,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近日点;7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远,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远日点。 10、一日的定义,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和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 1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球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移,在南半球则向左偏移。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要密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整理笔记

自然地理学笔记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 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2: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 3: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4:天体引力产生潮汐,由于自转,相反的潮汐又阻碍它的运动。 5:地球整体的自转,同它的局部运动也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影响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 此外,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是影响地球形状的原因。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或得太阳热能的多少。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光束面积、途径短)。 3:四季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的现象,南北两个半球没有同事来临的同一季节,而总是彼此相反。这是因为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半球性的。这两个因素影响地球所得太阳热量在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分配。 (三)、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在人类的参与下,使其变得更加复杂。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二:大气环流 (一):全球环流 1:全球气压带当空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时,开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很小,基本上按气压梯度力方向沿经圈运动。往后,随纬度增高偏转力加大,气流逐渐具有西风的成分,至纬度20°—30°,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大致平衡,气流运动方向大致与纬圈平行,不可能向极地运动。但是,上空不断有空气来补充,在此堆积的空气必然作下沉运动,以致近地面层空气密度增大,形成动力高压带,这就是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区之间是一相对的低压带,称为副极地低压带。这样,全球近地面气层就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区。 2: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型式称为行星风系。P126. 3:经向环流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均匀。这样形成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P127.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 温度单位K(P6)开尔文英文是Kelvin 简称开,国际代号K,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是国际单位制(SI)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以绝对零度(0K)为最低温度,规定水的三相点的温度为273.16K,1K等于水三相点温度的1/273.16。热力学温度T与人们惯用的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因为水的冰点温度近似等于273.15K,并规定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K)与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完全相同。开尔文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Lord Kelvin而命名的。1K=1℃ 开氏温度标度是用一种理想气体来确立的,它的零点被称为绝对零度。根据动力学理论,当温度在绝对零度时,气体分子的动能为零。为了方便起见。开氏温度计的刻度单位与摄氏温度计上的刻度单位相一致,也就是说,开氏温度计上的一度等于摄氏温度计上的一度,水的冰点摄氏温度计为0℃,开氏温度计为273.15°K。 冲日亮度(P8)冲日(英文:opposition),简称冲,是由地球上观察天体与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天体与太阳各在地球的两侧的天文现象,相对于冲日的现象为合日。 岁差、章动和极移(P19)岁差(岁就是年的意思)就是恒星年与回归年的时间之差(20分24秒),为地球运动时受其他天体引力作用下的固体潮汐而导致地球差异旋转所致。 章动:地球就好像一个围绕地轴自转的陀螺,当陀螺的自转速度不够大的时候,陀螺的对称轴还会在铅垂面内上下摆动。呃,就是陀螺要停下来的时候,左右摇摆的样子。(需要的话,我明天给你贴个图片) 岁差(其他天体对地球运转轨道的扰动)以及章动(地球自转的因素)这就导致了地球的自转轴在天球上描绘出一条波状曲线。也就是极移(就是指北极星的移动)。 超基性岩石(P23)为火成岩的一类。火成岩(IgneousRock)由岩浆(Magma)直接凝固而成。高温之岩浆在从液态冷却中结品成多种矿物,矿物再紧密结合成火成岩。化学成分各异之岩浆,最後成为矿物成分各异之火成岩,种类繁多,细分之有数百种。 酸度和碱度是火成岩分类的重要化学成分依据,酸度即指SiO2含量,据SiO2重量百分数, 超基性岩石——通常将火成岩分为四大类:超基性(Ultrabasic)(SiO2<45%),基性(Basic)(SiO2 45~53%),中性(Intermediate)(SiO2 53~66%),酸性(Acidic)(SiO2>66%)。 据碱度(σ表示),可将每大类岩石划分为三种类型:钙碱性(σ<3.3),碱性(σ=3.3~9)和过碱性(σ>9)。 对于超基性岩,是据SiO2和(K2O+Na2O)总量来划分碱度。 (K2O+Na2O)>3.5%为过碱性类型,如霓霞石、霞石岩、碳酸岩等; (K2O+Na2O)<3.5%为钙碱性和碱性 金伯利岩习惯上称偏碱性超基性岩 超基性岩和超镁铁质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SiO2含量为依据命名的,后者是以富铁镁矿物而命名的,绝大多数超镁铁质岩都是超基性岩。但某些超镁铁质岩如辉石岩、角闪石岩等,其SiO2应属基性岩的范畴,但它们几乎不含长石,且常与橄榄岩等密切共生,因此一般放入超基性岩类中介绍。 负熵增长(P127)负熵即熵减少,是熵函数的负向变化量。 第二章地壳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部门自然地理学[首都师范大学2005研] 答:部门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2.自然地理学[广西师范学院2004研] 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它们包括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二、简答题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 答:(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①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该“表层”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在地理文献中称为“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或“地球表层”。 ②自然地理学研究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是干扰和控制自然地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类作用下,现代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地区在天然环境背景下变为人为环境。人类活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就受益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比较协调或和谐,一些自然资源就可得到不断更新;相反,资源就会受到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调,人类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名词解释

差:日月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由于地球不断自转,按照陀螺运动原理,自转轴然绕黄道轴旋进,而黄赤交角不变。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点。这就是岁差。(2013) 动:月球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 德勒章动: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地球的形状轴与地面的交点)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将围绕新极点旋转。这一现象称为极移,实际上是地球的自由章动,或按发现者的名字称为钱德勒章动。(2008) 分点: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 度:地面点沿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度:某一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圆即为赤道。 道与黄道面:太阳位于地球的轨道面上,从地球上看来,太阳好像中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黄道面与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 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二面角叫做黄赤交角,为23°27′。 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地水准面: 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称为地壳,在大陆平均厚度35 km,在大洋下平均厚 5 km。(2008) 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称为地幔。个别缺乏地壳处,如大西洋中部,地幔也可形成地球表面。 物:矿物是单位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基本单元。(2009、2012)

伍光和第三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重要名词解释部分简单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地壳厚度差异很大。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各种元素丰度不一。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 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整合:指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相互平行,地层时代也是连续的。这种关系反映当时当地没有发生显著的升降差异运动。 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两套地层的产状平行,而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即其间有地层缺失。这种关系表明它曾发生过显著的升降运动。上升时使老地层形成风化剥蚀面(即不整合面),中间缺失的地层标志地壳上升的其间亦有地层缺失。这反映出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过显著的水平运动(褶皱)和上升运动(受剥蚀),中断沉积后它又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了上覆新地层。 丹霞地貌:我国第三系红色砂砾岩产状平缓,遭受侵蚀后形成顶平、坡陡、形状奇特而多样化的地貌形态。如河北省承德附近的双塔山、棒槌山,广东北部的丹霞山等。以广东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为丹霞地貌。 单面山:山脊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两坡明显不对称,与岩层倾向相同的山坡及顺向坡坡面平整、坡较稳且坡体较稳定,与倾向相反的山坡即逆向坡坡面不平整、坡度较陡且坡体不稳定。 猪背岭:因岩层倾角一般大于40°,因而脊峰更突出,但两坡较对称。 褶曲: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其中单个弯曲则叫褶曲。 节理:岩石因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平方厘米)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逆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再产生的大气辐射中,一部分返回地面,一部分达到宇宙空间,与地面辐射相反的那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花房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部分返回,对地表失去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花房效应(温室效应):大气成分,尤其是某些微量和痕量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

最新伍光和[重点]自然地理学1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 一、“地球表层”特征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二、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一、宇宙和天体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天体:恒星、行星、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流星、彗星、星云,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天体又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60×104公里)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0×108公里),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太阳系包括8 个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为两组): 地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平均密度大、自传速度慢、卫星数少) 木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传速度快、卫星数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