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豢.养(huàn)涵.养(hán)箴.言(zhēn)形销.骨立(xiāo)B.行.货(háng)处.方(chù)诓.骗(kuāng)鸠.占鹊巢(jiū)C.干.系(gān)拜谒.(hè)撩.逗(liáo)面面相觑.(qù)

D.星宿.(xiǔ)存恤.(xù)愧赧.(nǎn)不省.人事(xǐ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默契抉别眼花瞭乱海枯石烂

B.嘈杂制裁轻而易举人声鼎沸

C.娴熟幅射月明风清顾名思意

D.藉贯荣膺一泄千里粗制滥造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在印度尼西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

....了12月22日的海啸袭击,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B.随着华为公司CFO(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被暂时扣留一事的不

断发酵,孟晚舟很快成为鲜为人知

....的名人。

C.湛江首条高铁开通后,我市民众无需风尘苦旅

....,只需3个多小时,就可以轻松抵达广州赏美景吃美食。

D.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起到了抛砖引玉

....的作用,引出了我市许多加快发展的好建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B.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C.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D.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6、下面一段话已打乱顺序,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③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④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⑤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A.②①③⑤④B.①⑤②③④C.②①⑤③④D.③②①⑤④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次北固山下》中,作者“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风的“顺”与“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泊秦淮》中,交代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

③足兵.(________)④民信.之矣(______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 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 380 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 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 11月 20日 04版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选文的第②、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B.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

D.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杨绛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寒门多出贤

①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这更引起了人们关注。我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②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人”有七十二人。这些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七十二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由于劳动,双手老茧,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故事呢?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辛酸,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温

暖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正是“贤”之思、“贤”之举。

④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惟有好学,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⑤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成功、成名,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中心论点:寒门多出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身“寒门”,意味着多付出。

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应放在哪一个自然段的末尾,为什么?

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

3.第②段中,划线处的两个例子,年代相隔不远,可否删去一个?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四、写作题(40分)

请根据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和越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白拟题目;②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不限文体;④不得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A

B

C

A

C

C

①老骥伏枥②影入平羌江水流③会当凌绝顶④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⑥人有悲欢离合(2)①风正一帆悬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1.兵器疆界(答“限制”也算对)军备(军队)信任,信用2.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1.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2.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具体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这一中心论点。

3.C

4.阐述“专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并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

1.①寒门多出贤的原因。②出身寒门怎样成为贤才。③出身“寒

门”,意味着多学习。

2.这句话应该放在第③段的末尾。因为这句话举孔子出身寒门的经历使他有了贤思贤举的事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寒门经历是出贤的原因之一,正好与第③段的观点相符。

3.不能删除。理由:从历史演变、举例丰富、更有说服力等角度,证明贤人多出身寒门。颜回是儒家七十二贤之首,曾参不仅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发扬了孔子的学说,而且被道家庄子所称道,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