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武汉大学-15-黄介生-水利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001-武汉大学-15-黄介生-水利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001-武汉大学-15-黄介生-水利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203 专业名称: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Accounting)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 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 1、会计学(Accounting) 2、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八、专业主要实验 1、计算机基础、foxpro数据库应用、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安排上机练习和实习; 2、电算化会计分析与软件应用。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武汉大学硕博连读培养方案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504 授工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本学科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养,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文献资料,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地下水、土壤水资源与环境 本方向研究地下水土壤水运动,溶质运移,土壤盐碱化防治,面源污染治理,农田排水及再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等。 2.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研究土壤、作物、大气水分转化规律,节水灌溉方法与技术,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等。 3.水资源利用及水利水电系统规划管理 本方向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及其效应,水资源利用模式及其优化配置方法,水资源利用工程优化规划与调度,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理论与技术。 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可靠性 本方向研究水电站地下洞室与压力管道等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理论与生态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与安全风险控制等。 5.水力机械及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本方向研究水力机械及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控制策略,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水机电耦合过渡过程与控制,泵及泵系统优化设计与调控,水力机械及系统实验与数值模拟等。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5年,最长不超过8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参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直接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培养一批符合会计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会计行业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会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内的会计标准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趋同与等效,会计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并影响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我国会计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地为我国经济走出去服务,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应当加快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二、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会计国际化要求,按照“服务大局、内外兼顾、培用结合、统筹协调”的原则,力争用五年时间,着力打造一支国际视野开阔、实务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英语应用娴熟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更好地服务我国会计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在企业会计准则领域先行先试,待积累经验后再扩大到其他会计领域。 三、组织领导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由财政部会计司组织领导;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受财政部会计司委托,具体负责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的组织实施;国家会计学院承担具体培养工作。 四、人才选拔 (一)选拔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政治素质高,服从大局,维护国家利益; 4.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5.具有充足时间、精力参与相关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活动; 6.具有一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实务经验和会计理论基础,在某一个或几个专业领域具有一定见解; 7.沟通能力强,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专业讨论; 8.获得本人所在单位的同意和支持。 最近5年内因执业活动违法、违纪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或因直接过失给本单位造成不利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不得参加选拔。本人所在单位最近5年内存在严重违反会计法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且与本人执业活动或职权范围有直接关系的,不得参加选拔。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_哲基

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创建于1922年。始建时的名称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哲学系,后来用过的名称依次为武昌大学哲学教育学系、武昌中山大学哲学系、国立武汉大学哲学教育学系和武汉大学哲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武汉大学哲学系曾一度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由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前校长李达同志主持重建,1996年成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1999年并入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恢复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学院现设有哲学系、宗教学系、心理学系、美学与艺术史系(筹)等4个系,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9个教研室,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8个研究所,并有1个心理学实验室和1个图书分馆。学院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所属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与历史学院、文学院联合成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有“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等2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含专任教师60人、行政资料人员1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 学院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8个博士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9个硕士点;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哲学、宗教学、比较哲学国际,国学试验班及心理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学试验班为哲学学院与文学院、历史学院联合开办专业)。

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集团公司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 (2018年—2020年) 一、培养目的 集团公司标准化战略发展推动了人才职业化的需求,同时随着业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才职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的要进入“快速道”。通过实施职业化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外语交流能力,并具备在海外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培养集团全面发展需要的职业化人才,具备在全局调动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导入人才职业化的概念,在人才职业化进程中挑选符合职业化素质要求的人员作为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后备力量。 公司各级别人员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的数量和比例目标: ★高层管理人员(40人):25人100%高层干部(高级专家)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 ★中层管理人员(100人):93人100%中层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 ★管理人员(180人):382人中50-60%管理人员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主管级及以上100%成为职业化人才; ★基层班组长(60人):203人中的30-40%的班组长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有技能和具有大专文化的优先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 ★一线产业工人(120人):2311人中的5-10%的一线工人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有技能和具有大专文化的优先培养成为职业化人才。 (二)职业化人才的来源以“生性和外部引进”并行,前期以引进为主,部培养为辅。 “外部引进”职业化人才的来源:

★高层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引进有上市公司和海外公司工作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在集团公司进行培养; ★应届毕业生(硕士为主):每年引进50-80名制造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硕士),经过人才职业化培养程序进行培养后,随时赴各子公司工作、实践。 (三)职业化人才培养以区域市场分组,指定牵头人,哪个市场缺人由哪个组补,必要时可以互相贯通。 三、职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一支职业化人才团队(替换/切换),包括技术、品质、销售、管理、财务、人资、采购、后勤服务以及职业型的蓝领人才。 (一)职业化人才素质要求 (1)深入了解经营企业的政策、法规、文化、市场、资源等问题;具有上市公司和海外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较高,适应力较好; (3)有较强的同理心、抗压能力,以及调动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服从集团工作安排,能够适应各地工作。 (二)类别目标及来源 根据公司培养XXX名职业化人才的目标,并根据集团公司现状,集团本土人才库中应储备以下人才: 高管按照每个岗位1-2人的储备,销售人才是国外销售公司人才的主力军,按照每个子公司10-20人储备,技术人才按照销售人才的50%储备,管理类负责支撑服务的按照每个子公司2-3人储备。一线工人主要为今后子公司生产制造链条储备,为子公司总人数的60-80%储备。 (1)高管6-12人:来源于销售公司中层、事业部高管; (2)销售人才60-100人:来源于销售公司及有销售职能的事业部; (3)技术人才(设计工艺、售前、售后支持)30-60人,来源于各事业部及技术中心; (4)行政、人事、财务管理类12-18人,来源于财务部、管理部、部分事业部; (5)一线工人(链条生产、生产支撑岗位)250-270人,来源于各事业部班组长、工人骨干、储备班组长等; (6)储备干部,20-40人,来源于事业部中层干部、技术及生产主管等。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党支部负责企业人才需求计划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第八条:人才的培养方式: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可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后定职,通过挂职、定岗等多种形式,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4、提供学习深造机会。企业将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组织、选送部分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继续深造,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支柱人才。 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有计划地选送青年人才到其它省市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参观访问或进修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203 专业名称: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Accounting)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 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

国际化人才管理办法

XXX公司 国际化人才管理办法 1目的 明确公司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的编制内容、流程和方法。 2适用范围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部门。 3编制依据 4释义 4.1国际化员工 国际化员工是指熟悉国际惯例、掌握前沿知识与运行规则、专业基础扎实、精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精通化肥、化工领域的管理、技术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人才。 4.2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 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是指根据公司海外战略发展需要,对国际化员工队伍未来3-5年的人员规模、人员结构、人员分布、人员素质及人员开发培养等方面进行的规划,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职责分工 5.1人力资源部 a)按照上级和上级公司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发布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 编制的要求和规定; b)负责编制公司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经公司同意后上报上级公司批准并按照下达的文件要求执行; c)负责推荐、审核公司国际化员工名单。 5.2各单位、部门 a)负责推荐本单位、部门国际化员工名单; b)分析人才状况并做好动态管理,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式、内容、周期及责任人,配合公司完成培养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达到培养要求。

6工作内容与程序 6.1国际化员工的标准和分类 6.1.1国际化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a)国际化员工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政治素质高; b)国际化员工在所从事的专业上应该具有较为资深的工作经验,具备国际行业认可的专业能力; c)国际化员工应认同海油核心价值观,融于公司企业文化,了解公司战略,能够自觉维护公司的利益;熟悉公司的管理、运作或操作制度和流程并能主动遵守; d)国际化员工应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独自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海外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能够妥善应对; e)国际化员工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语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当地文化,并具有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 f)国际化员工应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并熟悉国际惯例以及行业内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6.1.2国际化员工的分类 a)海外引进高层次人员:按照上级和上级公司海外引才管理办法的要求 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员; b)核心管理人员:派驻上级公司海外机构、办事处或海外项目的负责人;派驻海外岗位经理及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 c)核心技术人员:派驻上级公司海外资深工程师及以上等级技术人员; d)核心技能人员:派驻上级公司海外技师及以上等级技能人员。 e)后备人员:具备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具有培养潜质的管理、技术、技能人员。 6.2国际化员工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式 6.2.1内部培养为主。指对公司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化培养潜力的员工进行国际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使其成为国际化员工。 6.2.2外部引进为辅。指对于公司缺乏的高层次员工,利用国家政策从外部引进,

武汉大学936信号与系统考研备考指南

年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信号与系统)考研备考指南下载 (下载次数: ) 参考书目推荐(只有考试范围,木有参考书目!) 考试内容: 《电磁场理论》: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宏观电磁场地基本规律,静态电磁场,静态电磁场地求解方法,时变电磁场,电磁波地辐射,电磁波传播理论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普通物理(含力学、电磁学)》: 力学部分: 质点运动学质点平面曲线运动,质点运动地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质点、质点组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问题地求解,质心,冲量,动量定理、 角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及其相应地守恒定律. 功和能功,保守力和势能,机械能守恒,功能原理. 刚体力学刚体地定轴转动和平面平行运动,力矩和力矩地功,转动惯量,转动定 律,角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地运动方程及相关各量,谐振动地能量. 电磁学部分: 真空中地静电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电势,电场强度与电势地关系,带电粒子 在静电场中地运动. 静电场中地导体和电介质静电场中地导体,电容器地电容,电介质及其极化,极 化电荷,电位移矢量,介质中地高斯定理,静电场地能量. 稳恒电流电流密度,电流连续性方程,电动势,欧姆定律. 稳恒磁场安培环路定理,洛仑兹力,安培定律,磁力矩和磁力地功. 磁场中地磁介质磁介质地磁化,磁化强度,磁化电流,磁介质中地安培环路定理.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涡旋电场,自感和互感,磁 场地能量. 麦克斯韦方程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地基本概念;连续时间系统地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系统地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地域分析;信号地能量谱和功率谱;离散时间系统地时域分析;变换、离散时间系统地域分析;系统地状态变量分析;信号流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光学与电磁学》: 一、光学部分 光学部分地考试范围主要是光地干涉、光地衍射及光地偏振.具体内容包括光地电磁理论、分波前干涉和分振幅干涉、光波场地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典型地干涉仪系统;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典型光学仪器地分辨率、光栅衍射、晶体对射线地衍射;自然光与偏振光地定义及检测、反射和折射时光偏振态地变化、晶体地双折射和偏振棱镜、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偏振光地干涉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电磁学部分 电磁学部分地考试范围主要是真空中地静电场、静电场中地导体和介质、恒定电流稳恒磁场、磁介质、电磁感应及电磁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具体内容包括电荷守恒和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场强度、电通量、静电力做功和电势能、场强和电势、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静电场地基本方程式;导体地电容和电容器、电介质中地电场、有介质地高斯定理、有介质地静电场方程;电动势、电流强度及电流密度矢量、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欧姆定律及微积分形式、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_哲基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_哲基

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创建于1922年。始建时的名称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哲学系,后来用过的名称依次为武昌大学哲学教育学系、武昌中山大学哲学系、国立武汉大学哲学教育学系和武汉大学哲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武汉大学哲学系曾一度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由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前校长李达同志主持重建,1996年成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1999年并入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恢复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学院现设有哲学系、宗教学系、心理学系、美学与艺术史系(筹)等4个系,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9个教研室,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8个研究所,并有1个心理学实验室和1个图书分馆。学院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所属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与历史学院、文学院联合成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有“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等2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含专任教师60人、行政资料人员1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 学院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

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8个博士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9个硕士点;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哲学、宗教学、比较哲学国际,国学试验班及心理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学试验班为哲学学院与文学院、历史学院联合开办专业)。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10101 专业名称:哲学 二、专业培养目标

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培养 2007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苏树林提出,要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把中国石化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与之形成呼应的是,2008年1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也首次透露,到2020年,要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这样,两大公司不谋而合,同时加了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 中石油于2006年6月成立了“中国石油国际化人才培训中心” ,启动“国际化人才千人培训工程”。中国石化也在刚刚结束的教培工作会上提出要“培训国际化人才4000人”的五年规划。 再看一下其它行业的情况:2007年9月24日,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开始实施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 国际化是中国大型公司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才国际化是个关键。换言之,人才国际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事实上,无论是从能源工业看还是从全国看,国际化道路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或是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人才的国际化。 美国是1966年提出的国际化教育法,日本是1987年提出的培养国际化人才。国内进行国际化培训如果从大连理工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1984年开始合作培训MBA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近10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际化人才培训成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关注热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总结经验,明确观念,理清思路,以利再战。避免在国际化培养中的“重智商轻情商、重业务培训轻人员选拔”的现象。 一、什么是国际化人才 《汉语大词典》中对人才的解释为∶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很多人都有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比如,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等。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15963931.html,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江琦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文章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实力和质量,促进高等院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实践 一、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国家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高等院校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国际间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而有效提高教育實力和质量,促进高等院校的持续发展。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简称天河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践行教育国际化理念,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定位,科学地制定了学校国际化发展规划,确定了适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和国际化办学方向,明确了国际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从管理国际化、平台模式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环境国际化五个方面着手,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制度和管理架构,搭建平台、多样化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构建国际化校园环境,探索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天河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管理国际化 1.健全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天河学院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院所为平台”的国际交流运行机制,树立先进的教育国际化理念,健全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制度,使国际化发展战略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动力。学校出台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学分制实施办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生管理办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501 专业名称: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图书馆学专业创办于1920年,为国内最早的同类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组织、检索、开发、利用与管理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关于文化、教育、科学、图书馆事业和信息化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 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站建设和网络系统评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修满140学分,其中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为31学分,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分为28学分;专业课必修学分为15学分;毕业实习为6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为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描述、目录学概论、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与服务、参考咨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字图书馆导论、图书馆系统维护与评价、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管理、图书馆与信息研究方法。 双语课程:政府信息管理(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特色课程:中国古籍版本学、文史工具书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课程:信息组织、信息描述、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导论、图书馆系统维护与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 本专业实行教学实习、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等三级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是指根据课程安排,就与课程相关内容在校内进行实习;假期实习是指寒暑假要求学生在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实习或做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是指三年级下学期(以暑期为主)为期6周的毕业实习。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符合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30404。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基础扎实、政治坚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党政军群机关、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能力: 1.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年。 学分要求:140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现代国际关系。 其他主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含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电子政务等。 七、双语课程 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部分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如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修满140学分,必修课程全部合格,英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3.13本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践效果

3.13本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践效果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 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在全球化的国际社会背景下,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把教师的教育视野拓展到世界范围,必须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标准审视、衡量、评价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2.借鉴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时,参考德国应用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和设置,新增了《半导体物理》行业课程和《凝聚态物理讲座》前沿课程。 3.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2016年1月和2月,陈文聪教授和舒方杰博士先后赴牛津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一年。 4.开设科技英语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英文原版科技书刊、扫除语言障碍,在大四开设科技英语选修课程。科技英语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为提升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 物理学专业定期举办英语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英语比赛;成立英语兴趣小组,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鼓励部分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备考托福和雅思。 6.探索申请国外高校研究生这一新途径

荷兰莱顿大学天文专业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发邮件给陈文聪教授,请其在学院进行该专业研究生招生宣传。因此,学院决定从低年级开始,引导部分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做好申请国外高校研究生的准备。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培养措施实施的效果逐渐显露出来,为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四年来毕业生四级外语通过率为85%,六级通过率达到25%。毕业生考研外语过线度四年均87%。 2.英语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通过对毕业生论文(设计)对英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的统计发现,四年来毕业生选引用外文参考文献的数量明显增加。13级学生李皇欣在校期间与梁果博士合作在Optics Express (中科院二区)发表论文,该同学参与了论文的计算和撰写工作。这些数据表明,本专业学生运用英文写作、阅读文文献的能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3.国际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增强,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受陈文聪和舒方杰博士出国访学的影响,梁果和吴萍2名博士积极申请2017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并获得成功,即将赴美国和新加坡坡访问。陈文聪和舒方杰博士回国后,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融入教学中,激发了物理专业学生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世界史专业(已查找)

历史学院世界历史专业(试验班)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60102 专业名称:世界历史(试验班)World History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分析问题能力,既能从事世界史专业研究,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层面需要的高级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世界历史专业(试验班)是武汉大学“国家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共同开办的教学改革试验班。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精通外国语,其中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证书考试,法语和德语达到借助字典阅读专业书籍的水平,掌握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善于思辩和写作,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世界历史和外国问题研究的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修满154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学科平台课:《中国通史(一)、(二)》、《世界通史(一)》 世界通史、中国通史、西方史学史、西方典籍导读、世界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美国史、英国史、德国史、法国史。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授。 七、双语课程 1、《世界通史(二)(三)》《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and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英国史专题》《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ain》 3、《法国史专题》《Histoire de La France》 4、《亚太地区史专题》《The Special Subject of the History of Asia-Pacific Region》 5、《美国社会文化》《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心理学修改版

哲学学院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71501 专业名称:心理学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心理学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也可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从事心理学科研、教学及应用和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哲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心理咨询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有关知识,具备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和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视野,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品德优良,身体健康。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年 学分要求:不少于140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结合课程要求,安排学生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工厂、农村、医院、公司、部队、监狱等处开展教学实习和社会调查,主要安排在第4学年,为期3周。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关要求,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合格,准予毕业。

心理学专业教学计划表

心理学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8版)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2000年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原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组成。 学院现设有空间物理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信息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5个系和1个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光电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89名,其中在职教师132人,教授(研究员)47人、博士生导师46人,特聘研究员2人、特聘副研究员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4人,讲师28人;有工程实验技术人员2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8人;有管理人员20人,专职科研岗位人员17人。 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涉及7个一级学科,其中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在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并列全国第一。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波传播与天线为国防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学院还设立了“质廷学术人才试点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逐光创新人才试点班”和“人工智能试点班”4个试点班。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无线电物理,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空间物理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还在学院空间物理学、无线电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设立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青年千人”,2人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入选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5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首批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7人获评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 学院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领军人才,始终遵循“明德博学、知行合一”的院训精神,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发展个性”的教风和学风;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

中科大物理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别 070121★数学物理001 硕,博3 623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中国科大出版社数学分析: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4 802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李炯生中国科大出版社《空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吴光磊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二次型与内积;解析几何:向量代数,平面与直线,常见曲面 070201理论物理00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0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004 硕、博 23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3 5 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学》徐克尊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原子物理学》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结构和光谱、分子结构和光谱、量子力学概论 070204等离子体物理004 硕、博 4 808 电动力学A 《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包括低速和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狭义相对论 4 872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等离子体物理导论》F. F. Chen科学出版社1980《等离子体物理原理》马腾才胡希伟陈银华中国科大出版社1988 单粒子理论、等离子体平衡、等离子体波动、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070205凝聚态物理002 博 203 硕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