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甘油单脂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脂肪细胞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脂蛋白脂酶,以及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胰岛素受体及其他肽类激素和腺苷受体都参与这一过程的调节。

(1)脂蛋白脂酶(LPL):脂蛋白脂酶由体内脂肪细胞合成,然后释放到血液中附着在毛细血管的表面。其功能是将与其接触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α-磷酸甘油。前者进入脂肪细胞内,与磷酸甘油结合生成三酰甘油。由于人类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的能力很弱,因此在脂蛋白脂酶作用下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成为体内脂肪细胞合成三酰甘油所需要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因此脂蛋白脂酶在调节人体局部脂肪沉积上发挥着一定的功能。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受机体营养状况及相关激素的调节,空腹及营养不良时其活性降低,进食后其活性增高。胰岛素可以增加脂蛋白脂酶的合成,而脂解激素则使脂蛋白脂酶活性受到抑制。

(2)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脂肪细胞内cAMP的浓度来抑制三酰甘油脂肪酶活性,减少三酰甘油的水解,促进水解后的游离脂肪酸再酯化。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抗脂解激素。当胰岛,素水平下降时,体内脂肪组织的脂解过程加快,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磷酸甘油浓度增高。

(3)儿茶酚胺:人类脂肪细胞上分布着许多α2和β1,受体,儿茶酚胺主要就是通过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来调节脂解反应。

儿茶酚胺通过。α2受体抑制脂解,通过β1受体刺激脂解。人体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是不相同的。无论男女,腹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促进脂解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均强于股部,绝经前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下降,而妊娠晚期和哺乳期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增强。造成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分布在这些部位脂肪细胞上的。α2和β1受体的数目、比例及活性不同有关。

(4)性激素:性激素在促进脂肪细胞脂解反应区域性差异的发生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女性激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α2受体的活性来达到拮抗儿茶酚胺的脂解作用。

(5)其他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胰高血糖素等均可促进脂肪细胞的脂解反应。

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体内脂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从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脂肪细胞一方面不断地从血液中摄取食物分解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然后在细胞内将游离脂肪酸与由葡萄糖合成的。α-磷酸甘油结合生成磷酸三酰甘油。

另一方面脂肪细胞内生成的磷酸三酰甘油又可被体内的脂肪酶催化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后者中的一部分被重新释放人血液,供机体其他组织利用,另一部分则又被重新酯化。脂肪细胞内游离脂肪酸的再酯化和三酰甘油水解时所需要的能量很少,释放人血的游离脂肪酸却可为肝脏和其他组织提供足够的能源。

运动时脂肪动员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促进脂肪动员,而胰岛素起抑制作用。脂肪在运动时的供能作用,决定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训练水平、饮食等。安静和低强度运动时,骨骼肌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能。运动强度增大,脂肪供能的比例相对减少。短时间运动,无论运动强度大小如何,运动时脂肪动员不显著。长时间运动,随运动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逐渐增加,最多可占总消耗能量的70~90%。

耐力训练可引起机体适应性的改变,包括提高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力、机体的氧化代谢的能力以及脂肪组织和肝脏脂肪分解酶的活性。运动时,机体主要脂库即皮下组织和内脏区域,供血较好。这些都有利于运动时脂肪的动员。机体在运动时能更多地利用血浆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酮体,并能增加肌细胞内甘油三酯的贮存量。这些变化综合起来,就能使机体在运动时更多地利用脂肪供能,起了糖的节省作用。可见,耐力训练能提高机体在运动时供能的能力,改善某些供能的方式,也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因素之一。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反应的急性期反应蛋白.CRP具有与IgG和补体相似的调理和凝集作用,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因子表达及其它免疫调节功能,使机体表现出炎症反应.因此血清CRP水平的高低,与疾病的炎症反应程度关系密切.既往在感染、组织坏死、肿瘤方面应用较多.近年发现人体脂肪组织亦可促进CRP的合成,并通过调节脂肪代谢参与肥胖的发生.另外,在对动脉粥样硬化以及2型糖尿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CRP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CRP与这些脂肪代谢异常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正常人体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P23 翼点:在颞窝的前下部,额、顶、颞、蝶骨连接成“H”形,称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其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外伤或骨折时,易损伤该血管而引起颅内的硬膜外血肿。 P15 胸骨角:柄体相连处稍向前突,称为胸骨角,两侧连结第二肋。 P12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根和血管通过。 P62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左腭舌弓、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和通道。 P71 麦氏点:阑尾根部与盲肠的关系固定,其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又称麦氏点。患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牙痛等体征。(如何寻找阑尾:3条结肠带汇聚于阑尾根部,故沿结肠带寻找。) P75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P77上呼吸道: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 P84 肋膈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称为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常积聚于此处。 P92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处粘膜光滑无邹襞,是炎症、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P88 肾区:肾门在腰背部的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所形成的夹角内,临床上称为省区,某些肾病患者,触压或叩击次区域可引起疼痛。 P103 阴道穹:呈穹窿状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形成二者间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分前、后及两侧部,其中以阴道后穹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隔阴道壁紧密相连。临床可经阴道后穹穿刺或引流腹膜积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P114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P126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官腔稍膨大的部分。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感受器,当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 P140 静脉角:头臂静脉(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为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6《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眼球纤维膜 A.是眼球壁的最内层 B.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C.全层均透明 D.前1/6部分为角膜 E.后5/6为睫状体 2.对角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富有血管 B.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C.无色透明 D.占纤维膜的前1/6 E.微向前凸 3.角膜 A.色白半透明 B.无屈光能力 C.表面盖有一层球结膜 D.富有感觉神经未梢 E.富有淋巴管 4.巩膜 A.占纤维膜的后5/6 B.透明 C.棕黑色 D.前方与晶状体相连 E.具有屈光作用 5.对巩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密坚韧 B.占纤维膜的后5/6 C.与角膜交界处的深部有巩膜静脉窦 D.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功能 E.是脉络膜的一部分 6.关于眼球的描述,哪项错误 A.位于眶内,借筋膜连于眶壁 B.其后部经眼神经与脑相连 C.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构成 D.略呈球形 E.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光刺激的功能

7.眼球血管膜 A.位于眼球最外层 B.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C.富有神经、血管和色素细胞 D.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E.呈棕黑色 8.虹膜 A.为血管膜的最前部,位于角膜的后方B.虹膜内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骨骼肌C.中央有一圆形的瞳孔 D.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E.呈圆盘形 9.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是 A.虹膜角膜角 B.巩膜静脉窦 C.瞳孔 D.泪点 E.前房角 10.睫状体 A.位于虹膜的外后方 B.是血管膜最肥厚的部分 C.是吸收房水的部位 D.睫状肌的舒缩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E.睫状肌属平滑肌 11.脉络膜 A.位于血管膜的前部 B.外面与巩膜疏松相连 C.薄而柔软 D.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E.有营养眼球内组织的作用 12.具有感受强光和辨色能力的是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节细胞 E.视细胞 13.看近物时,使晶状体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睫状小带紧张 B.睫状肌收缩 C.晶状体具有弹性

人体系统解剖学模拟试卷

人体系统解剖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足弓: 2.咽峡 3.肋膈隐窝 4.Trigone of bladder 5.阴道穹 6.二尖瓣复合体 7.静脉角 8.小脑扁桃体疝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 1.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髓是脂肪组织。 2.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囊和。 3.小腿三头肌是由和而组成的。 4.通过食管裂孔的解剖结构是和。 5. 直肠在矢状面上有凸向后的曲和凸向前的 曲。 6. 肾脏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脂肪囊。7.喉腔借________和__________ ,自上而下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喉室三部分。8.输精管结扎的部位是,输卵管受精的部位是。 9. 主动脉弓的上缘由右向左发出_________ 、左颈总动脉和________。 10.椎动脉起于___________ ,向上穿第6~1颈椎横突孔,经__________入颅腔。 11.出梨状肌下孔的动脉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 肝门静脉主要由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汇合而成。

13.胸导管起自_________ ,经____________ 入胸腔。 14.房水循环障碍导致,晶状体变浑浊导致。 15.腰椎穿刺在________ 椎间隙进行,将针穿入到________。 16. 大脑背外侧面借沟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五个叶。 17. 和称新纹状体。 18.爪形手”是_____ _ 神经损伤,而“猿掌”是_________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9.内脏运动神经可分为神经和神经两部分。 20.甲状腺的峡多位于至气管软骨环的前方。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1.垂体窝位于下列哪个结构的上面 A.筛窦B.额窦C.蝶窦D.上颌窦E.颞骨岩部 ( )2.不属于椎骨间连结的是 A.黄韧带B.椎间盘C.前纵韧带D.后纵韧带E.关节盘 ( )3.参加提睾肌的骨骼肌 A.腹内斜肌B.腹外斜肌C.腹直肌D.耻骨肌E.腰大肌( )4.不属于肛管的结构是 A.肛窦 B.肛柱 C.肛瓣 D.齿状线 E.直肠横襞 ( )5.进出第二肝门的结构是 A.肝右后下静脉 B.尾状叶静脉 C.肝门静脉 D.肝左、中、右静脉 E.肝固有动脉 ( )6.婴幼儿最易发生急性喉水肿的部位 A.喉前庭 B.喉中间腔 C.声门下腔 D.前庭裂 E.喉口 ( )7.某心跳突然停止的病人,医生决定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做心内注 射

脂肪进行合成代谢的过程

郑州增肥专科医院 来源:河南省现代研究院中医院增肥专科脂肪是怎样消耗的——脂肪分解的“三大环节”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相对专业的生化反应过程,我画了一张图(如下),我就按图解说了。 建议大家先仔细阅读一下图,再接着看下文—— 第一环节:脂肪动员 我们的脂肪主要以“甘油三酯(TG)”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内,另外,心肌、骨骼肌、血浆中也有少量甘油三酯存在。对于减肥瘦身来说,主要是将脂肪组织内的甘油三酯动员起来用于供能,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一个人脂肪动员的能力较低,就更容易产生肥胖,或者更不容易减肥。 一些特定的食物也能促进脂肪动员,如茶(茶多酚、咖啡碱)、咖啡、辣椒,以及瓜拉那等草本提取物,同时伴有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的反应,因此需慎重使用。 第二环节:活性脂酸转移 当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分解出来进入血浆后,在血浆蛋白的帮助下运送到全身各处的活动细胞内,开始了它的第二个环节——活化。只有被活化的脂肪酸才能进入被称作“细胞内动力工厂”的“线粒体”内,进一步被氧化分解。这个进入过程就是第三环节:活性脂酸转移。 脂肪酸被活化是受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因此,这些酶的活性成为脂肪分解的一个限制因素。当然,这个因素主要受遗传决定,同时也受特定的代谢物质(如共轭亚油酸,CLA)影响。 第三环节:脂肪酸β氧化 这是脂肪酸在线粒体内最后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能量的过程,受一系列酶和其他代谢反应影响。值得重视的是,脂肪酸的β氧化和糖的氧化在最后阶段都必须进入一个叫“三羧酸循环”的生化反应过程,才能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

如果脂肪分解过程中,糖供应不足,导致三羧酸循环不能顺利进行,脂肪分解也会受到抑制,从而产生“酮体”。高浓度的酮体对人体是有害的,可能造成“酮中毒”。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甘油单脂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脂肪细胞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脂蛋白脂酶,以及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胰岛素受体及其他肽类激素和腺苷受体都参与这一过程的调节。 (1)脂蛋白脂酶(LPL):脂蛋白脂酶由体内脂肪细胞合成,然后释放到血液中附着在毛细血管的表面。其功能是将与其接触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α-磷酸甘油。前者进入脂肪细胞内,与磷酸甘油结合生成三酰甘油。由于人类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的能力很弱,因此在脂蛋白脂酶作用下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成为体内脂肪细胞合成三酰甘油所需要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因此脂蛋白脂酶在调节人体局部脂肪沉积上发挥着一定的功能。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受机体营养状况及相关激素的调节,空腹及营养不良时其活性降低,进食后其活性增高。胰岛素可以增加脂蛋白脂酶的合成,而脂解激素则使脂蛋白脂酶活性受到抑制。 (2)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脂肪细胞内cAMP的浓度来抑制三酰甘油脂肪酶活性,减少三酰甘油的水解,促进水解后的游离脂肪酸再酯化。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抗脂解激素。当胰岛,素水平下降时,体内脂肪组织的脂解过程加快,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磷酸甘油浓度增高。 (3)儿茶酚胺:人类脂肪细胞上分布着许多α2和β1,受体,儿茶酚胺主要就是通过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来调节脂解反应。 儿茶酚胺通过。α2受体抑制脂解,通过β1受体刺激脂解。人体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是不相同的。无论男女,腹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促进脂解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均强于股部,绝经前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下降,而妊娠晚期和哺乳期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增强。造成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分布在这些部位脂肪细胞上的。α2和β1受体的数目、比例及活性不同有关。 (4)性激素:性激素在促进脂肪细胞脂解反应区域性差异的发生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女性激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α2受体的活性来达到拮抗儿茶酚胺的脂解作用。 (5)其他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胰高血糖素等均可促进脂肪细胞的脂解反应。 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体内脂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从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脂肪细胞一方面不断地从血液中摄取食物分解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然后在细胞内将游离脂肪酸与由葡萄糖合成的。α-磷酸甘油结合生成磷酸三酰甘油。

脂肪代谢总结

脂类代谢 一、脂肪=甘油+脂肪酸 二、脂肪的降解 脂肪脂肪酶 甘 油 激 酶 α- (一)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包括:α、β(重点)、ω氧化 1、脂肪酸的活化以及转运 细胞定位:活化:——细胞质 转运:——从细胞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1)活化 脂肪酸脂酰-CoA合成酶脂酰-CoA (2)转运 【注意】:肉碱脂酰基转移酶Ⅰ是β氧化的限速酶 2、脂肪酸的β氧化 细胞定位:线粒体基质 (1)饱和、偶数碳脂肪酸的β氧化 脂酰-CoA 脂酰-CoA脱氢酶烯脂酰-CoA 烯脂酰-CoA水合酶L-?-羟脂酰CoA H+ 脂酰-CoA(-2C) ?-酮脂酰-CoA 乙酰-CoA (2)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1.1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特殊的酶:烯酰-CoA顺反异构酶(只有当底物是反式的时候β氧化第二步的水合酶才能够识

别) 1.2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特殊的酶:烯酰-CoA顺反异构酶 二烯酰-CoA还原酶(减少一个双键,并且消耗2.5ATP) 烯酰-CoA异构酶(移动双键位置) (3)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 最后生成的丙酰-CoA可转化为琥珀酰-CoA 3、脂肪酸的α-氧化作用 概念:脂肪酸在一些酶的催化下,其α–碳原子也可发生氧化,结果生成一分子二氧化碳和比原来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种氧化作用称为脂肪酸的α-氧化作用。 底物:奇数碳脂肪酸、支链脂肪酸、或过长的C22、C24 等长链脂肪酸 4、脂肪酸的ω氧化途径 概念:在酶的催化下,脂肪酸的烷基端碳,即远离羧基的末断碳原子(ω–碳原子)发生氧化,生成α、ω-二羧酸。脂肪酸的这种氧化作用称ω–氧化作用。 底物:动物体内10或12碳脂肪酸 (二)乙醛酸循环 生物学意义:是连接糖脂代谢的枢纽 关键酶: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酶 (三)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丙酮 酮体乙酰乙酸 β-羟基丁酸 (四)磷脂代谢 磷脂=溶血磷脂+脂肪酸 参与甘油磷脂代谢的酶有四种:磷脂酶A、B、C、D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15512)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骨骼结构。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3个大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由肌肉帮忙,进行各种活动。人体所有的骨骼,从形状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较大,如胫骨、肱骨等,有的则很小,如趾骨等。从形状上大致可分为5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

含气骨。扁平状的骨起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比如颅骨保护大脑等;棒状骨负责人体运动,例如四肢的骨骼等。...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心脏结构。心脏的结构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脏器,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4个心腔和4组瓣膜组成。心脏被纵行的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分成左右两部分,互不相通。左心部分流动着富含氧的动脉血,右心部分流动着乏氧的静脉血。左心壁稍厚,右心壁稍薄。心腔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具有储血和射血的功能。...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的所需,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来源:雅虎科技)...

脂代谢

脂类代谢 一级要求单选题 1 下列对血浆脂蛋白描述,哪一种不正确? A 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 B 是脂类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 C 是脂类与载脂蛋白的结合形式 D 脂肪酸-清蛋白复合物也是一种血浆脂蛋白 E 可被激素敏感脂肪酶所水解 E 2 用电泳法或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四类,它们包括: A CM+α-脂蛋白+β-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 B CM+β-脂蛋白+α-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 C CM+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HDL D 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HDL E 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D 3 对于下列各种血浆脂蛋白的作用,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A CM主要转运内源性TG B VLDL主要转运外源性TG C HDL主要将Ch从肝内转运至肝外组织 D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主要转运TG E LDL是运输Ch的主要形式 E 4 胰高血糖素促进脂肪动员,主要是使: A LPL活性增高 B DG脂肪酶活性升高 C TG脂肪酶活性升高 D MG脂肪酶活性升高 E 组织脂肪酶活性升高 C 5 控制长链脂肪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氧化速度的因素是: A 脂酰辅酶A(CoA)合成酶活性 B ADP含量 C 脂酰CoA脱氢酶的活性 D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的活性 E HSCoA的含量 D 6 脂肪酸的β-氧化需要下列哪组维生素参加? A 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 B 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泛酸+维生素B1 D 生物素+维生素B6+泛酸 E 维生素B2+维生素PP+泛酸 E 7 脂肪酸进行β-氧化前,必需先活化转变为脂酰CoA,主要是因为: A 脂酰CoA水溶性增加 B 有利于肉毒碱转运 C 是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的激活 D 作为脂酰CoA脱氢酶的底物激活物 E 作为烯脂酰CoA水合酶的底物 D 8 下列哪种描述不适合于脂肪酸的β-氧化? A β-氧化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B β-氧化的起始物是脂酰CoA C β-氧化的产物是乙酰CoA D β-氧化中脱下的二对氢给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及辅酶II(NADP+) E 每经一次β-氧化可产生5摩尔三磷酸腺苷(ATP) D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汇总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2010-02-23 23:01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骨骼结构。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3个大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由肌肉帮忙,进行各种活动。人体所有的骨骼,从形状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较大,如胫骨、肱骨等,有的则很小,如趾骨等。从形状上大致可分为5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扁平状的骨起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比如颅骨保护大脑等;棒状骨负责人体运动,例如四肢的骨骼等。...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心脏结构。心脏的结构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脏器,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4个心腔和4组瓣膜组成。心脏被纵行的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分成左右两部分,互不相通。左心部分流动着富含氧的动脉血,右心部分流动着乏氧的静脉血。左心壁稍厚,右心壁稍薄。心腔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具有储血和射血的功能。...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呼吸系统。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的所需,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来源:雅虎科技)...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女生殖系统均分为内生殖系统和外生殖系统。男性内生殖器包括睾丸、输精管道和附属腺;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消化系统。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自口腔延至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腔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泌尿系统。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尿素、尿酸、无机盐等)及过剩的水分,需要不断地经血液循环送到排泄器官排出出体外,排泄的渠道有二:一是经皮肤汗腺形成汗液排出,二是通过肾形成尿再经排尿管道排出。经过肾排出的废物数量大、种类多。肾不仅是排泄器官,它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

人体系统解剖学1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人体系统解剖学》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足弓: 2.咽峡 3. 肋膈隐窝 4.Trigone of bladder 5.阴道穹 6.二尖瓣复合体 7.静脉角 8.小脑扁桃体疝 第 1 页共 6 页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 1.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髓是脂肪组织。 2.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囊和。 3.小腿三头肌是由和而组成的。 4.通过食管裂孔的解剖结构是和。 5. 直肠在矢状面上有凸向后的曲和凸向前的曲。 6. 肾脏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脂肪囊。 7.喉腔借________和__________ ,自上而下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喉室三部分。8.输精管结扎的部位是,输卵管受精的部位是。 9. 主动脉弓的上缘由右向左发出_________ 、左颈总动脉和________。 10.椎动脉起于___________ ,向上穿第6~1颈椎横突孔,经__________入颅腔。 11.出梨状肌下孔的动脉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 肝门静脉主要由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汇合而成。 13.胸导管起自_________ ,经____________ 入胸腔。 14.房水循环障碍导致,晶状体变浑浊导致。 15.腰椎穿刺在________ 椎间隙进行,将针穿入到________。 16. 大脑背外侧面借沟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五个叶。 17. 和称新纹状体。 18.爪形手”是_____ _ 神经损伤,而“猿掌”是_________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9.内脏运动神经可分为神经和神经两部分。 20.甲状腺的峡多位于至气管软骨环的前方。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1.垂体窝位于下列哪个结构的上面 A.筛窦B.额窦C.蝶窦D.上颌窦E.颞骨岩部 ( )2.不属于椎骨间连结的是 A.黄韧带B.椎间盘C.前纵韧带D.后纵韧带E.关节盘 ( )3.参加提睾肌的骨骼肌 A.腹内斜肌B.腹外斜肌C.腹直肌D.耻骨肌E.腰大肌 ( )4.不属于肛管的结构是 A.肛窦 B.肛柱 C.肛瓣 D.齿状线 E.直肠横襞 ( )5.进出第二肝门的结构是 A.肝右后下静脉 B.尾状叶静脉 C.肝门静脉 D.肝左、中、右静脉 E.肝固有动脉 第 2 页共6页

脂质代谢教学内容

脂质代谢

脂质代谢 7.1脂类的生理功能 ?供能与贮能 ?机体的重要结构成分 ?转变为各种衍生物参与代谢活动 脂肪作为储能物质的优缺点: ?脂肪具有高度还原性,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是同等重量的糖或蛋白质的两倍多(~38kJ/g vs 18kJ/g)。 ?脂肪具有高度疏水性,因而不会增加细胞胞浆的渗透压,也不会因水化增加额外的重量。但消化需要乳化,运输需要其他蛋白质协助。 ?脂肪具有化学惰性,不易产生副反应。但C-C键的断裂需要激活。 7.2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7.2.1 脂类的消化 ?部位:小肠上段 ?消化因素 胆汁酸盐(bile salts):乳化作用 辅脂酶(colipase):帮助胰脂酶起作用 7.2.2 脂类的吸收 ?部位:空肠 ?在毛细血管中,脂肪又被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FA被细胞吸收。 7.3 脂肪动员(Mobilization of triglycerides)

?指脂肪组织中脂肪在激素的调节下,被一系列脂肪酶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释放进入血液,脂肪酸以与血清白蛋白非共价结合的方式运输到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 7.4 甘油的氧化 ?主要部位在肝、肾、肠。 ?甘油氧化通过三步反应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 ?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中甘油激酶活性很低,所以不能很好地利用甘油。 ?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部位: 以肝脏和肌肉组织最为活跃。 ?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与HSCoA(辅酶A)结合生成脂酰CoA(高能化合物)的过程,催化反应的是脂酰CoA合成酶?在细胞内分别有内质网脂酰CoA合成酶和线粒体脂酰CoA合成酶,前者活化12个碳原子以上的长链脂肪酸,后者活化中链或短链脂肪酸。 第二阶段: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在肉碱脂酰移位酶Ⅰ的催化下,以脂酰肉碱的形式通过酰基肉碱/肉碱转运蛋白(acyl-carnitine/carnitine transporter)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脂酰肉碱在肉碱脂酰移位酶Ⅱ的催化下,重新生成脂酰CoA。 ?这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步骤。 ?丙二酸单酰CoA是肉碱脂酰移位酶Ⅰ的抑制剂。 ?肉碱缺乏症(carnitine deficiency)和肉碱脂酰移位酶缺乏症(acyl-carnitine/carnitine transporter deficiency):属常染色体遗传病,影响器官主要是肌肉、肾脏、心脏等。症状从中等程度的肌肉疼痛、痉挛到严重的肌肉坏死。 第三阶段:β-氧化。 ?所有脂肪酸β-氧化的酶都是线粒体酶。 ? -氧化每一轮循环是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四个重复步骤,生成1个乙酰CoA、1个少2C的脂酰CoA以及1个NADH、1个FADH2。

脂肪代谢知识

脂肪吸收后在体内代谢的生化过程主要分成:甘油三酯丶磷脂丶胆固醇丶血浆脂蛋白四类脂类物质的代谢,受胰岛素丶胰高血糖素丶饮食营养丶体内生化酶活性等复杂而精密的调控, 转变成身体各种精细生化反应所需要的物质成分。1、肝丶脂肪组织丶小肠是合成脂肪的 重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合成后要与载脂蛋白丶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入血运到肝外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若肝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转运,会形 成脂肪肝。2、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酸被大量动用,生成乙酰CoA氧化供能,并产生大量酮体。肝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利用酮体。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而酮体溶于水,分子小,可通过血脑屏障。严重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得不到有效利用,脂肪酸转化生成大量酮体,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引起血中酮体升高,可致酮症酸中毒。 由脂肪酸的β-氧化及其他代谢所产生的乙酰CoA,在一般的细胞中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氧化分解,但在动物的肝脏、肾脏、脑、等组织中,尤其在饥饿、禁食、糖尿病等情形下,乙酰CoA还有另一条代谢去路。最终生成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这三种产物统称为酮体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脂肪酸在线粒体中β氧化生成的大量乙酰CoA除氧化磷酸化提供能量外,也可合成酮体。但是肝却不能利用酮体,因为其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1.生成过程: 2.利用:肝生成的酮体经血运输到肝外组织进一步分解氧化。 总之肝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不能生成酮体,却可以利用酮体 总结: 脂肪合成主要在肝脏、小肠(乳糜微粒经淋巴入血)、脂肪组织进行,其中肝脏为最强,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来不及入血则易得脂肪肝; 脂肪的分解在脂肪细胞的线粒体进行,脂肪酸分解成乙酰CoA再进行三羧酸循环释放ATP,一部分脂肪酸入血由肝脏分解成乙酰CoA,但肝脏无法进行三羧酸循环,而是乙酰CoA生成酮体,酮体入血送至肝外需要能量的细胞进一步分解生成ATP,如果细胞不需能量,酮体则会经肾脏排出体外。

猪脂肪代谢的整个网络

猪脂肪代谢的整个网络(消化---吸收---转运---贮存---分解合成) (一)脂肪的消化 猪的口腔和胃几乎不消化脂肪。脂类到达十二指肠后,在肠蠕动的作用下与胰液和胆汁混合,胆汁中的胆汁酸盐使脂肪乳化并形成水包油的小胶体颗粒,以便于脂肪和胰液在油水界面充分接触,脂肪被充分的消化。胰液中含多种消化脂肪的酶类,包括胰脂肪酶,辅脂酶,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2等。胰脂肪酶在辅酯酶的协助下将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磷脂酶A2将饲粮磷脂水解为溶血磷脂和脂肪酸;胆固醇酯酶将胆固醇酯水解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二)脂肪的吸收 脂肪消化产物在十二指肠下段和空场被吸收。甘油和短中链脂肪酸直接经小肠粘膜细胞吸收入门静脉血液,而长链脂肪酸和2-甘油一酯以混合微粒到达小肠粘膜细胞被吸收,随后在黏膜细胞中转化为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及少量胆固醇,再与黏膜细胞内合成的载脂蛋白一起形成能溶于水的乳糜微粒,乳糜微粒以胞饮作用的逆过程溢出黏膜细胞,经细胞间隙进入乳糜管,再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然后由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蛋白酶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而被组织利用。 (三)脂类的转运 血浆中所含的脂类叫做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和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是与血浆清蛋白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运输,其他血浆中的脂类常与肝脏和小肠粘膜细胞合成的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并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脂蛋白酯酶LPL对其运输有重要的调节作用,LPL活性的高低是脂肪蓄积程度的标志,也是决定脂肪细胞大小的重要因素。血浆中各种脂蛋白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似,由疏水性较强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形成的内核和由双极性分子以单分子层形式形成的表层结构。根据不同脂蛋白所含脂类,蛋白质的多少,用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五类,即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血中脂肪转运到脂肪组织,肌肉,乳腺等的毛细血管后,游离脂肪酸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细胞内,甘油三酯经毛细血管壁中的酶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后再被吸收,未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经血液循环回至肝脏代谢。 (四)脂类的代谢 动物体内脂类的代谢受饲粮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超过需要时多余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脂肪沉积在脂肪组织中,低于需要时分解体脂肪供能。 1肝脏中脂肪的代谢:肝脏是脂肪合成,运转和利用的主要器官,进入肝脏的脂肪来自于消化道的吸收,少部分来自体内脂肪组织。肝细胞可氧化游离脂肪酸 转变为能量,供细胞代谢利用。饲料来源的游离脂肪酸和内源性脂肪酸都可被 肝细胞摄取并重新合成甘油三酯,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很快以脂蛋白的形式释放 入血液,少部分的内源性脂肪酸还可合成磷脂和胆固醇。多余的沉积在肝中。 2脂肪组织中脂肪的代谢:猪和反刍动物在脂肪组织中进行脂肪代谢,脂肪组织也是储存脂肪的主要部位,沉积在脂肪组织的甘油酯是预先合成的,或是在机 体内脂酰辅酶A和L-3-磷酸甘油反应合成。 脂酰辅酶A的合成:一是在细胞液中由乙酰辅酶A或丁酰辅酶A合成棕榈酸, 棕榈酸可转化成几乎所有其他脂肪酸。二是主要在内质网也有少量在线粒体中 合成丙二酰CoA,丙二酰辅酶A与酰基载体蛋白(ACP)结合形成丙二酰ACP复 合物,乙酰辅酶A与ACP结合,使脂肪酸连接上两个碳原子而延长,最终形成 棕榈酸ACP复合物。三是仅在内质网中进行,其作用是使饱和脂肪酸去饱和,

脂肪体内代谢过程

一、人体脂肪来源 脂肪又称三脂酰甘油或甘油三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个脂肪酸缩合而成。体内脂肪酸来源有二:一是机体自身合成,二是食物供给,某些不饱和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要靠食物供给,称必需脂肪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在含有油脂类的植物食物中含量高,如亚麻籽、白苏籽、紫苏籽、火麻仁、核桃等,还有深绿色的植物如螺旋藻及深海微藻中。动物食品中只有蚕蛹、深海鱼等极少数的食物中含有。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主要存在于豆油、玉米油和葵花油中。 二、脂肪体内合成代谢 1.合成场所 肝、脂肪组织、小肠是合成的重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注意: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合成后要与载体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运到肝外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若肝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转运,会形成脂肪肝。脂肪细胞是机体合成及储存脂肪的仓库。 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甘油及脂肪酸主要由葡萄糖代谢提供。其中甘油由糖酵解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转化而成,脂肪酸由糖氧化分解生成的乙酰CoA合成。 2.合成基本过程 (1)甘油一酯途径:这是小肠粘膜细胞合成脂肪的途径,由甘油一酯和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 (2)甘油二酯途径:肝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合成途径。 脂肪细胞缺乏甘油激酶因而不能利用游离甘油,只能利用葡萄糖代谢提供的3-磷酸甘油。脂肪的合成代谢过程:见下图。

三、脂肪体内分解代谢 脂肪在人体合成代谢过程不用详细描述,吃是第一大来源了喔。看看脂肪在人体的分解代谢过程,脂肪分解分为三个阶段: 1、脂肪动员阶段 甘油三酯在脂肪酶(anslim含)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甘油的氧化 甘油在甘油磷酸激酶的作用下,分解为3-磷酸甘油,然后在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催化下,脱去2个氢形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经糖酵解或有氧氧化供能,也可转变成糖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转运入各组织经β-氧化供能。 3、脂肪酸的β-氧化 A.脂肪酸活化 胞浆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在ATP、CoASH、Mg2+存在条件下(食用anslim 植物可以自然体内产生),催化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帮助代谢脂肪中间产物,完成体内代谢脂肪过程。 B.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因为脂肪酸的β-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这一步需要肉碱的转运。肉碱脂酰转移酶I是脂酸β-氧化的限速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是脂酸β-氧化的主要限速步骤,如饥饿时,糖供不足,此酶活性增强,脂肪酸氧化增强,机体靠脂肪酸来供能。 4、CH3Co~SCoA彻底氧化 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循环,最终氧化成CO2和H2O,生成的CO2经呼吸排出体外,H2O 则通过排汗和排尿排出体外。 总结: 了解这些脂肪在人体代谢过程后,妞们应该明白减肥要选择科学健康的方式。科学减肥重在脂肪合成代谢过程中注意防止身体合成过多身体不需要的脂肪,同时加速脂肪在人体的分解代谢过程,减少脂肪在身体储存量,从而维持骨感和健康的体质。

基础生物化学7 脂肪代谢 答案

第十章脂类代谢 一、名词解释 1.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动员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在进行氧化时,每次从主链上断下两个碳原子,形成一分子的乙酰CoA,由于氧化(脱氢)是发生在β位,所以称作β-氧化。2.乙醛酸循环:一种被修改的柠檬酸循环,在其异柠檬酸和苹果酸之间反应顺序有改变,以及乙酸是用作能量和中间物的一个来源。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有此循环,他需要二分子乙酰辅酶A的参与;并导致一分子琥珀酸的合成。 3.ACP-SH:酰基载体蛋白,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可把脂酰基从一个酶反应转移到另一个酶反应。 4.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不完全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5.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呈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运输到其他组织氧化的过程称脂肪动员。 6.必需脂肪酸: 哺乳动物本身必须但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 二、填空题 1.线粒体,β-氧化,活化,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2.2。 3.108,106。 4.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5.线粒体,乙醛酸循环。 6.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7.β—酮脂酰CoA转移酶 8.乙酰CoA。 9.脂肪酸合成酶系,乙酰CoA,NADPH,TCA,戊糖磷酸途径(PPP)。 10.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脱氢酶,甘油,磷酸甘油激酶. 11.丙二酸单酰CoA。 12.泛酸,-SH。 13.肉碱转移酶1,柠檬酸穿梭。14.CoA。 15.乙酰CoA羧化酶。 16.乙酰CoA,NADPH。 17.磷脂酸,磷脂 18.1-P-G,3-甘油磷酸 19.HMG-CoA还原酶(3-羟-3-甲基戊二酰-CoA)。 20.UDPG,CDP-胆碱。 三、选择题 1.E.2.A.3.C.4.C.5.D.6.E.7.C.8.D.9.B.10.D.11.B.12.C 13.D 14.A.15.C. 16.C. 17.B. 18.E. 19.C 20.C. 21.C. 22.C. 23.B. 24.C. 25.B. 26.C. 27.A. 28.A. 29.C. 30.A. 31.A. 32.D. 33.C. 3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