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中配网自动化的改造及规划

电网建设中配网自动化的改造及规划
电网建设中配网自动化的改造及规划

电网建设中配网自动化的改造及规划

发表时间:2019-04-30T09:05:59.487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20期作者:袁曰光

[导读] 随着城市及农村电网的改造,配网自动化系统为城市配网自动化提供了可靠性的技术水平。本论文对有关电力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袁曰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沙溪供电分局)

摘要:随着城市及农村电网的改造,配网自动化系统为城市配网自动化提供了可靠性的技术水平。本论文对有关电力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动化;规划;电力建设

引言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配网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自动化系统水平的提高为城区和农村电网的自动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性保障。本论文首先分析了电力配网中自动化的概念、功能及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电力配电网进行自动化规划的建设原则,最后分析了配电网改造及配网自动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一、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功能及必要性

1.1 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

所谓配电网自动化,是指在电力建设的配网中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例如:电子、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将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离线、电网结构参数及地理信息等系统进行集成,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系统,既包括配电的自动化,也包括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主要用于对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必须的监测、保护、控制及配电管理等。

1.2 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

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据采集与控制;

(2)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定位、隔离、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

(3)负荷管理;

(4)地理信息系统;

(5)配电应用分析等。

1.3 配电网自动化的必要性

在配电网中实现自动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优点:

(1)对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可以迅速排除;

(2)缩短配电网线路出现故障的停电时间;

(3)能为配电网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保证配电网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提高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供电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因此,在配电网中实现自动化,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的。

二、在配电网中进行自动化配置的规划及建设原则

目前的配网自动化刚开始起步,正处在摸索阶段,配电网络与设备中有关的技术问题比较多,处理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如网络环网率低,线路互供能力差,卡脖子线路较多,大量高能耗变压器及重载、过载线路需改造等。对于所要建设的配电网络,按照详细情况进行自动化配网建设在规模与实质上还难以实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先建立一个坚实灵活合理的一次网架,这是自动化配网的基本要求,除此外,还要具备可靠的设备,有一定的备用容量和足够的负荷转供能力。一般情况下,实施配网自动化,尽量使用一次配网的架构,而不要对配网自动化在实施中进行改造或变更。可以在目前现有的配网基础上,参考配网的实际要求,进行配网改造优化,从长远的规划统筹安排,从而达到可以实施配网自动化的条件。利用技术和经济性分阶段的投资和实施、分技术层次推广配电自动化是一个有效的好方法。在初期配电自动化的分阶段实施应该要率先制定一个具体方针,进行判断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原则与实施步骤。

2.1 配电网自动化的总体规划

配电网自动化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及实效。从整体规划来说,可以将实施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2.1.1 实施过程的第一阶段

实施配网自动化必须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其一、实现实时以及准实时数据采集的两遥功能,如果实际条件许可、并且还要实际的需求时,还可以考虑在配电网自动化中加入遥控的功能。对于馈线自动化来说,需要实现故障提示与故障定位的功能;其二,配电网生产MIS 需要首先实现自动制图与设备管理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加强其他功能的实现。

2.1.2 实施过程的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它的自动化功能,例如:遥控功能;馈线自动化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的功能;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有实际需求时,其他相关的高级应用功能也能进行考虑配置;全面实现配电生产的MIS功能。

2.2 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原则

要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必须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在建设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作为主体和重要手段分别是配网调度与生产运行和挖掘资源与整合信息;全方位的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配电网的管理水平。在建设之前,应该做到认真对整个项目进行规划,突出自动化的实用性,建设过程实行分步实施。

(2)在建设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注重实用化的原则。依据实际的需求减低运行和维护过程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效率。对于新引进的先进设备要考虑先进、可靠、经济等,要注重性价比。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配网一次系统进行扩容、改造已势在必行。介绍了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其规划的思路,基本原则,以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配电网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 1 引言 随着生产的发展与城市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供电质量与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配网的建设滞后于电网负荷的发展。不但没有自动化规划和建设,即使是配网网架规划和建设也大大滞后。配网运行管理的经济性与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配网一次系统进行扩容、改造,提高配网水平,实现配网自动化,必须要进行网络设计和规划,进行合理的建造。加快配网网架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建设,既能提高配网可靠性和运行效益,同时提高故障情况下快速反应能力以及配网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模式 10KV配电网络是电力企业输配电网络的最主的末端线路。由于它直接和用户联系,因此配网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电力企业的经营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用户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等。且配网的覆盖面广量大,配网的运行管理在电力企业的经济技术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早期的许多建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没有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投入产出比不高。 目前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有3种模式。第一种为可以检查出,隔离故障,实现对非故障去供电功能的就地控制的自动化模式,该模式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和缩小故障区域。第二种模式是集中通信的配网自动化。该模式在线路发生故障时,现场监控终端即可收集到故障信息并集中至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分析判断出故障段,然后再由监控中心发出一系列的分合闸指令来对故障进行处理。最后一种为集合配电自动管理系统的配网自动化。通过集成DA与DMS以及其他多种系统,延伸DA与DMS系统的功能。 3 10 kV配网的规划 解决目前配电网存在的问题,梳理配电网的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各项指标,应侧重完善和优化网架结构,上级电网的协调配合,提高复合转供能力。10kv配网供电范围小,线路回路多,布线工作量大且繁琐。不确定因素多,所以只进行5年的近期规划。 对配网进行规划,着重点应考虑高压电源容量是否充足,布点是否合理,待

电厂信息化规划

电厂信息化规划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电力市场的逐步扩大,电力调度、运行方式、决策管理等都必须围绕发电厂最大利益目标而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组效能,节约运行维护费用,达到设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目标,提高电厂的生产管理水平,已成为关系到实现发电厂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课题。电力市场化进程对发电厂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将大大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为此,在对发电厂信息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未来业务发展目标,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提出一个先进、合理、可操作的发电厂信息化规划。 1 发电企业的工作流程 发电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有五个层次:设备运行层、过程控制层、信息事务层、信息管理层、决策层。 (1)设备运行层:是确保发电业务能够被有效地、有效率地执行的过程,设备或装置的运行参数和状态,是实时数据的主要信息源。 (2)过程控制层:采集设备运行层设备或装置的运行参数和状态等实时数据,为运行提供指导。 (3)信息事务层: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具体过程,积累的各种业务处理和管理基础数据,是非实时数据的主要信息源。 (4)信息管理层:对采集的各种跨平台的基础数据重新组合和加工,构成数据仓库,进行深层数据挖掘、多维数据分析。 (5)决策层:确立企业的经营战略,即确定企业目标、方针,制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财务管理计划等方面的政策和原则。 发电企业所有的生产和经营管理都是由各种流程组成的。发电企业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操作控制流程、过程控制流程、管理控制流程、战略计划流程,也可以分为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经营流程。经营流程决定业务流程的方向,管

农村电网规划

1.农村电网的规划设计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调查和搜集电力网现状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改造的重点。(2)调查和搜集规划区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划和人民生活用电的发展变化资料,分区测算用电负荷对近期规划应逐年列出,而中期及远期规划列出规划年度总的负荷水平。(3)依据农村的总体现划及电力负荷的发展,分析规划年度的用电水平。(4)分析规划区内无功电源和无功负荷的情况,进行无功平衡,合理地安排无功电源的位置,确定最经济的补偿容量。 2、农村电网规划资料搜集的5项基本要求:①能据以进行电力负荷(电量)的测算;②能满足研究、确定供电方案的要求;③能从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负荷测算的可靠性、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实现规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④能据所调查的资料编写规划文件和组织规划文件的内容;⑤能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指标体系,有利于规划资料的不断完善、积累和补充。 3、农村电网规划的技术原则(1)电压等级我国目前采用的220/110/35/10kV系统与220/110/20kV系统相比,后者在电网损耗和工程造价方面具有明显 的优点。虽然我国已把 20kV电压等级列为标准 电压等级,但是,目前 20kV电压等级的产品很 少,况且, 220/110/35/10kV系统已 形成规模,改造这种系 统将要花费巨大的投 资、设备、人力,这就 为改造110/35/10kv系统 为110/20kV的系统增加 了因难。然而,从国家 的长远利益来考虑,这 种改造是必须的。因此, 在进行新建或扩建农村 电力网规划时,应当对 20kv电压等级给以可行 性分析 (2)供电半径:电压为 l10kV的线路,供电半径 应不大于150km;35kV 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不大 于40km;10kV线路的 供电半径应不大于 15km;0.4kV线路的供 电半径应不大于0.5km。 在供电半径长和负荷密 集的地区,根据“密布 点、短半径”的原则,增 加变电所的布点,以缩 短供电半径,从长远目 标考虑,应该每乡设一 座变电所,以保证电压 质量 (3电压质量。保证各类 用户电压质量是确定农 村电网允许的最大电 压损失的前提,我国国 家标准规定:35kV及以 上的供电电压,其允许 偏差值为-10%~ +10%;10kV及以下的 三相供电电压的允许偏 差为-7%~+7%;220V 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为-10%~+7%。 (4)主变压器、配电变压 器容量比。农村电网主 变压器容量与配电变压 器容量之比宜采用1: 2.5;配电变压器容量与 用电设备容量之比宜采 用1:(1.5~1.8)。 (5)输电线路路径和变电 所的所址的选择。应避 开行洪、蓄洪和沼泽、 低挖地区,在设计中应 采用经过审定的通用设 计或典型设计。 4、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 性要求,对于农村电网 总结出了一系列计算指 标,这些指标是:①系 统平均停电频率指标 (SAIFI);②用户平均停 电频率指标(CAIFI);③ 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 (SAIDI);④用户平均停 电持续时间(CSIDI);⑤ 平均供电可用度指标 (ASAI);⑥平均不可用 度指标(ASUI)。 5、在城市电网规划导则 中,对于供电可靠性曾 提出了N-l准则,也称 为供电安全准则,其具 体含义是:(1)高压变 电所中失去任何一回进 线或一组降压变压器 时,必须保证向下一级 配电网供电。(2)高压 配电网中一条架空线路 或一条电缆线路,或变 电所中一组降压变压器 发生故障停运时:1) 在 正常情况下,除故障段 外不停电,并不得发生

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书

XXX电力公司 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议书 (2016-2019) (初稿) 南宁联能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目录 目录 前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9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坚 持市场化改革,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环节,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开展竞争,鼓励社会资本 投资配电业务、多途径培养售电主体等内容。 依据国家的发展规划,预示着未来电力行业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想要在未来的市 场竞争中,保持原有地位,并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需要公司自身加快管理水平的提高 手段,由粗放的管理方式向精益化管理方式发展,降低公司的生产、运营成本的同时, 更要逐步降低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及时响应用户的述求,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XXX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当前的生产、营销服务等业务极不匹配,甚至是制约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全面推进公司信息化,要把信 息化放在优先地位,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营销、规划以及服务等关键领域的 技术创新,提高公司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手段和能力,借鉴同行业的先进技术理念以及 实践经验,少走弯路,实现生产管理及营销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公司现有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配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需 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实际相结合为出发点,提出信息规划的建议,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未来3至5年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方案包括:前言;信息化需求;信息化发展指导方针、发展战略、目标;基础建设;重 点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原则、方法、目标;投资概算与分析等八大部分。

第一章信息化需求分析 1.1信息化现状 公司先后建立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及客户服务等系统,但是还远不足以支撑现有的业务管理需求,例如目前一直缺乏面向生产方面的信息化系统,生产作为公司经营的第一道关,在这方面的信息化投入不足,极大的影响了后续的营销服务等环节,因此有关信息化现状的具体表现如下: 1、资产数据没有统一管理 缺乏相关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导致没有形成完整的设备资产资料数据,对电力生产管理没有带来应有的经济价值。目前大部分生产管理部门查找最新的资料方式或者统计数据仍需要通过打电话到基层了解。 2、各应用系统存在信息孤岛 虽然公司新建、改造了一些信息系统,但是各应用系统之间很少有横向的信息共享,大部分应用系统只是为了满足所属管理层面的需要而开发,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无法互通,基本上还是通过电话、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现有的系统没有发挥其应尽的功能。 3、缺乏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提高、完善现有的工作模式而推广使用的,在很多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抵触,这种抵触情绪加上缺乏必要的管理及疏导,使信息系统的推广阻力增大,应用困难,最终有些系统由于数据不及时更新导致逐渐被搁置。 4、部分业务没有实现信息化,没有形成完整的应用平台 很多业务数据还没有实现信息化,还在以文本格式存在各个部门中,整个生产运行管理无法形成整体的应用平台。 1.2信息化未来需求 公司的信息系统规划应该与公司战略一致。在弥补现有信息化水平不足的基础上,抓住未来机会,规避风险,帮助公司达到战略发展目标。 通过对公司的初步调研,经提炼总结以后,我们认为存在下列明显的和潜在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一)强化资产核查与统计,为资产管理打下基础 为更好地实施资产管理,首先要对现有设备资产资料数据进行统一的摸底核查,以此为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下基础。 (二)构建信息系统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中文摘要:配网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而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网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配网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配电主站层、配电子站层、配电终端层。其系统内部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系统的作用大致分为九个方面:配网SCADA;对10kV馈线的快速故障诊断、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功能;无功/电压控制,配网潮流分析计算;网络拓扑分析及最优开关程序(网络重构);负荷控制与管理;远方抄表、电量电价分析、自动计费和管理的研究;GIS/AM/FM的联网、应用与开发;DMS与EMS的联网及数据共享;DMS与MIS的联网及数据共享。 日本语摘要:配網は大きな复雑なのは自动化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トの高い総合的な电力企业の中で、すべて配电システムに関するデータ流制御機能を備えている。ユーザーさんの供給を保証し、品质、サービス向上を减らす運行料金の観点からは、さらに網の自动化の全体の画一的。配网自动化システムを采用し配电主站构造になって、ファクトライズド?パワー?アーキテクチャ支援が立って、配电层、配電子機器だったという。そのシステム内部はハードウエアシステムやソフトウエアシステム。そのシステムの作用は大きく分けて九方面です。 前言 配电自动化系统,亦称配电管理系统(DMS)或配电自动化/需求方管理系统(DA/DSM),是包括110/10kV变电所的10kV馈线,开闭所、二次配电站和用户

在内的配电系统的整体数字自动化与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来完成对配电同一用户(尤其是城市电网—用户)的集中监视、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达到高可靠性、高质量的供电,降低供电成本和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利用了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将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力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综合,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智能化监测、保护和控制。 正文 1、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配网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一般情况分为三层:配电主站层、配

信息化电厂体系中SIS系统建设

2004年第2卷第10期 0 引言 大唐盘山发电是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新厂新制的崭新发电企业。2台国产600MW火电机组先后于2001年12月和2002年6月高水平投产。在基本建设和投产后,该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工程管理和生产管理的成功尝试。机组投产后实现当年不亏损,连年赢利,截至2004年8月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956天。大唐盘山发电确保安全生产局面以及实现优异的经营业绩的重要一点,是该公司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塑造了崭新的发电企业运行机制。公司定员仅199人,机构设置扁平化,在生产管理机制中积极探索,率先实施了点检定修制等一系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大唐盘山发电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的基本建设期间开始进行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在构筑的千兆位以太网企业网络平台上,企业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已初具雏形,EAM(企业资产管理系统)、FMIS(财务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燃料管理、生产统计、档案管理等应用系统的实施应用已经开始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SIS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从2003年开始,于2004年7月通过上级鉴定,成为该公司信息化电厂整体框架中重要组成部分,继而为该企业开展管控一 体化、知识管理与决策支持,塑造学习型企业创造了条件。 1 SIS系统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电厂 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SIS建设外部环境分析 SIS的基本功能是对火电厂全厂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控,并提供综合优化服务。经过几年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各发 摘 要:从大唐盘山发电建设信息化电厂的实践出发,分析SIS系统在建设信息化电厂整体框架过程中的收获以及方法。探索信息化工程是管理工程的观点,结合发电企业学习型企业建设,实现管控一体化、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分析进行浅析,同时对大唐盘山发电目前已经开展的SIS系统建设进行了介绍。关键词:电厂信息化;SIS; 系统建设;知识管理 信息化电厂体系中 SIS系统建设 刘广平 (天津大唐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蓟县 301900)

农村电网改造存在困难问题及建议

农村电网改造存在困难问题及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电网改造面临三方面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表后线改造亟需重视。农村电网改造,极大改善了农村电网状况。但是,通过调研发现,表后线改造仍未列入改造计划,表后线整改与农村电网改造不同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表后线路不在农村电网改造计划中。部分农户接线混乱,安全用电意识淡薄,加之一些表后线路老化现象明显,表后线改造亟需重视与关注。 二是占地补偿难协调。一些供电线路杆塔、拉线架设需占用田地,上级缺少占地补偿标准,加之群众认识等因素影响,导致补偿难协调等问题长久存在。线路杆塔等占地很正常,但占地补偿难协调一直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一些群众以强磁场辐射、影响整块地农业作物种植、补偿依据不科学等理由为缘由,过分要价,并存在妨碍施工等不理性行为。 三是农村规划对农网改造影响大。调研中发现,很多村庄受历史等因素影响,规划较为滞后,道路较窄,胡同也较窄,房屋较马路距离较近,导致新增配变难于选址,面临一定难度。大多数村里原有供电设施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变压器容量较小。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家用电器数量的增加,

乡村企业发展,用电量迅速增加,新增配变势在必然。但是,很多村庄道窄、胡同窄,村里的那些“靠街宅”更是离着马路非常近,无法满足变压器设置安全距离等方面的要求,加之群众对较近距离设置变压器等设施的反感,导致变压器等设施只能设置在村外等位置,对于较大的村,会导致供电半径过大等问题出现,影响供电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基层建议:一是明确表后线改造内容,列入改造计划,并充分发挥各级在农村电网改造中的作用,逐步推进表后线改造。二是尽快出台农村电网改造占地赔偿办法、标准,保障农村电网改造工作进度。三是强化农村规划,并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在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撑,确保农村电网改造科学进行。

电力配网自动化方案

电力配网自动化方案 一、 项目背景: 电力局拟对辖区内的配电网络进行自动化改造,并对其进行远程监控。要求远程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必须符合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行业终端监控管理系统与终端接口规范》。我公司经过分析以及与移动公司的沟通,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二、 移动数据通信方案的优化——WMMP平台解决方案 1、 传统通讯方案 传统方案只提供无线通信通道,存在以下问题: ? 无法准确判断通信,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 客户无法获知终端实时状态,缺少移动通信相关的管理手段 ? 针对不同规格的终端,客户须进行较大量的二次开发 ? 终端出现故障后,无法准确判断故障点:设备/网络/客户应用中心 ? 移动网络对于客户不透明,无法获知终端相关信息:终端ID与IP的对应关系、终端侧的网络状况、终端当前的配置信息等

2、优化的方案:WMMP平台 针对传统移动通信方案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提升业务服务质量,保障集团客户业务数据的可靠传输,中国移动专门建设通信管理平台,开发相关的管理协议,规范移动通信终端,对大客户业务进行有效保障: ? 对终端及无线传输通道进行监控和管理 ? 实现大客户对终端的远程管理和维护的需求 ? 终端规格统一,二次开发工作简单 ? 终端出现故障后,终端上报故障代码,移动公司进行分析,并及时进行处理以下是行业终端监控管理系统结构图: 采用该种移动数据通信方案后,远程数据通信业务的网络数据拓扑如下:

采用这样的方案后,集团客户在进行移动数据业务时,可以获得如下的功能优化:● 远程参数配置 ? 终端初次上电通过统一的APN接入平台,通过服务器的鉴权后,取得用户定制的参数 ? 用户通过管理服务器开放的Web界面,实时远程修改终端配置 ● 在线状态监控 ? 显示终端在线信息,并提供详细统计报表 ● 故障报警 ? 终端与用户应用平台建立GPRS连接失败,可以通过短信通道上报故障告警信息● 终端远程激活 ? 用户通过管理服务器开放的Web界面,对指定某个或某类不在线终端进行激活,建立与企业应用系统的连接 ● 远程维护服务支撑 ? 支撑平台发现故障终端,并将相关信息告知终端生产厂商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及故障处理的研究 梁峻玮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及故障处理的研究梁峻玮 发表时间:2019-09-11T14:03:21.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梁峻玮[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电量的需求也逐渐呈上升趋势。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鼎湖供电局广东省肇庆市 52604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电量的需求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了保证供电的质量,满足人们用电需求,就必须要对10 kV配网系统进行合理设计,提升系统运行质量与效率,做好自动化系统管理工作,进而减少故障出现,保证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提升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促进电力行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 1 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结构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是配网测控段设备、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自动化子站系统。其中,配网测控段设备是配网自动化主站、子站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在实际运行中,主要通过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对其系统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还具有故障识别与隔离功能。而自动化主站系统是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其整个系统的运行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在数据存储、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该系统的功能也是十分齐全的。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对系统故障报警、重播、处理的顺序进行准确记录,为其故障处理提供了一定依据。再如,还可以对电网数据进行采集等。10 k 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化子站主要是将相关数据输入到主站的通信处理器中,具有节省主站通道的作用。 2 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的探究 2.1长线路故障定位 在对故障进行处理时,常会遇到一些长线路、偏远线路,相对来说,对这样的线路故障进行处理有很大难度。这就需安装故障指示器对其线路进行检测,为线路故障巡视提供极大便利性。为降低长线路故障的处理难度,可以合理地将故障定位主站、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结合起来,为其故障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可视化的故障定位方式,可以促使其故障处理工作顺利开展。但是要确保指示器的安装位置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故障指示器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会将其安装在变电站线路分支的位置、出口的位置及主干线长线路分段处。而且每组有三只故障指示器,分别安装在不同位置,如图1所示,分别在图中的A、B、C位置上。 图1 故障指示 在实际的结合中,故障定位主站、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结合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故障指示器、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故障定位主站-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结合。其中,在故障指示器模式中,要在架空线路上安装指示器。这种模式需要相关巡检工作人员进行巡检,如果在巡检的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以通过翻牌闪光的形式进行故障预警,在这一模式实施中,需要人工的参与,相对来说,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不是很高。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以采用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结合的模式,相对于前一种模式而言,这种模式是不需要巡检人员的,主要是利用通信终端独特的功能,当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翻牌闪光报警。最后一种模式将故障定位主站加入其中,也是不需要巡检人员的,当故障发生时,不仅会翻牌报警,而且还能够将故障的具体信息传输到故障定位主站,这时相关管理人员就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对故障处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2解决集中控制故障的对策 在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整体与区域结合是其供电线路主要的布置形式,因此为了对其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需要从这种形式为切入点,也就是要合理使用集中控制的措施,对其控制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在供电终端及时发现故障,还需要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增添检测功能、传输信息功能、分析功能,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能够对故障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可以为其故障解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提升故障解决的效率,提升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供电质量,满足人们用电需求。因此,必须要在电网相关设备上,合理安置故障检测器,进而应用其检测功能,随时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解决。一旦出现故障,要根据故障产生的原因,对其电量负荷和具体传输路径、状态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将故障区和电网隔离,可有效防止故障影响扩大,防止对供电区域造成不良影响。 相对其它措施而言,集中控制对策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管理难度小、效果佳、不受分段影响的优势。应用该技术对故障进行处理,可提升故障解决的有效性,对电网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技术要求的条件是比较高的,需要以故障系统主站与通信终端为支撑,其投入资金是比较大的。因此,线路故障解决的对策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2.3科学规划配网自动化系统 为了促使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就必须要对其自动化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可能提升系统的性能,发挥系统的优势,这样才能保证供电正常,同时也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厂生产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必须要提升对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视度。由于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实际设计与规划中,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而提升系统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要重点对供电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结合具体情况对配电网进行规划。另外,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所投入的资金进行衡量,要确保其成本在预期范围内,这也是提升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可行性的前提。此外,在具体规划中,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与实施分析

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与实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27T13:48:21.98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18期作者:王旭辉 [导读]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正在全面进行电网升级改造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当地配电网损耗高、规划不科学、可靠性低等缺点,并且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摘要: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正在全面进行电网升级改造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当地配电网损耗高、规划不科学、可靠性低等缺点,并且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现阶段,为了能够让农村地区的电网运行更具经济效益,需要在配电网规划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初见成效。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是国家重点项目,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更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一环,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实施 在农村地区进行配电网的升级改造规划工作,实施效果是否良好能够对供电是否可靠产生直接影响,这也同样是社会在不断发展中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以现阶段来说,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配电网是以放射状形态来呈现的,在实际安装和运行期间存在安全隐患,这就给安全事故埋下种子。为了能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让农村地区的群众能够用上放心电,就要对农村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规划,并使之得到有效落实,这样才能让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进而为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1 配电网设计技术简介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所以在电力需求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电企业要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质量。通常来说,建10kV配电网在设计过程时会对供电水平以及供电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配电网不断发展期间,从地方供电企业获取电力,并通过配电设施实现科学配电。我国农村地区近些年发展情况良好,因此在农村配电网结构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配电网很大一部分都是将辐射供电当作主要供电方式,但在实际部署时并不简单,而且难以契合相应的线标准。此外,一些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结构线路长、传输半径大,不具备良好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农村地区实现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与实施工作,让农村也能确保用电质量。 2 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的规划 农村地区的配电网升级改造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归化:第一,优化配电设置。在我国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大量配电系统,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差导致不合理配置情况屡见不鲜,这很容易造成配电运行超负荷,尤其在夏季用电高峰期,若稍不留意就会导致配电出现故障。因此,全面落实电网配置工作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就要对电路电网实现绝缘化处理,改造电路时通过安装绝缘护套或引用新材料能够提升运行安全性,防止出现漏电等情况。第二,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在很多供电企业中都会选择这样的设计方案,特别是在工艺设计、造价等方面。第三,让配电实现智能化发展,进而让智能电网具备良好性能。 3 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的实施 3.1合理规划农村电网结构 通常来说,电网网络属于环状形态,需要对其中的某些电路进行断开,这时候的电网网络则呈现树枝形状,正式由于电网网络具备这一特性才能对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因此在此结构下,如果线路发生问题,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开关能够移除那些失去电荷的线路,可以让线路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并且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在农村地区合理规划电网结构时,工作人员要充分掌握当地实际情况,并做好科学预估,在选择设备、布局线路时要秉持合理、科学的原则,尽量打破传统区域束缚,能够使城乡电网实现协调统筹。不仅如此,在农村地区建立电网变电站的过程中,要根据密布点短半径原则进行建设,还要与其他电网结构相互适应,防止发生迂回线路的情况。 3.2对低电压问题做好管理 对农村地区的配电网实现升级改造期间,政府部门要全面落实好管理工作,具体来说供电企业要对设备、配电线路等设施进行良好监测与维护。并且对电线负荷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发生三相不平衡的情况。对进行管理时,工作人员可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这样能够防止农村地区用户在用电高峰期集体用电,还要完善调控机制、低电压监测网络等环节,这样可有效缓解低电压等情况。 3.3合理选择、布置配电变压器 在对农村地区的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时,应该在选择配电变压器以及如何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上进行深入研究,因为选择不同的变压器会影响到供电效果。所以,在选择配电变压器时,相关部门要了解农村当地实际情况全面统计配电变压器容量,并根据不同容量来设计出最为科学的配电变压器,可以全面提升配电网负荷率。不仅如此,虽然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和城市相比还多多少少有些差距,因此对于配电变压器系统来说,一些地区还在使用高能耗的变压器,但是此类型的配电变压器在实际使用时效率比较低,而且耗能较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选择时可以首选配电网和节能型变压器,这样能够保证供电质量。举个例子,在做出选择时可以将S11或者高等级的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当作首要选择,在与其他变压器进行比较时,空载损耗值会出现下降,载负载方面也会有所降低,有良好节能效果。而且在实际应用配电变压器时,有着很多不同分布点方式,在节能效益上也有较大不同。最后在对变压器进行布置时,选址点会对配电网电压损失率、电网电能损耗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选址时要保证合理性。在这方面,要确保布置过程中将选址点布置在供电范围大、负荷密度较高的负荷中心,可以在降低损耗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依赖电器设备,电器设备给我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提供了较大便利,因此在用电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地区的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与实施正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配电网的全面升级改造,让农村地区居民能够用上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电能,让农村能够实现快速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一定贡献。参考文献: [1]周尚军.浅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智能化电网的规划与设计[J].低碳世界,2017(30):17-18.

配网自动化方案

配网自动化技术方案设计 4.1、简介 基于ICVS-12系列户外智能快速真空断路器的配网自动化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具备超快速复电特性的故障解决方案。依托ICVS-12型智能快速真空断路器的快速保护功能(<25ms)和智能、完善的综合处理能力,可在20s内完成故障定位、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方案成熟、可靠,可应用于10KV辐射网或双电源环网线路,具备复电快、故障波及范围小、对线路冲击小等优越特点。辅以GPRS无线或光纤等通信方式后,可与主站系统构成完整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城市配电网络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检测、保护、控制和管理。 4.2、系统构成图 4.3、分支线路故障 智能快速真空断路器可稳定在25ms内保护动作跳闸,断路器时间级差可设置为:

△T=Td+Ty=60ms,Td:断路器保护跳闸时间;Ty:裕度时间35ms 当支线F区域(或E区域)发生故障时,根据保护延时时间配合,F区域的分界断路器Z2在25ms内保护跳闸,上级断路器CB1,R1,R2不动作,不影响其他支线和主干线路供电。 其中,分界断路器Z1、Z2可配置一次重合闸功能,若为瞬时型故障,则重合闸成功,否则加速跳闸并闭锁。 4.4、主干线路故障 故障区域B被正确隔离,非故障区域C恢复供电,总共耗时10.1s。在故障定位于隔离过程中,仅C区域受短时停电影响10s左右,经历一次重合闸冲击。其中:若发生瞬时性故障,则R1一次重合闸成功,R2不动作,L1在X延时过程中检测到两侧来压,及时复归,线路恢复正常供电;若故障区段A、C、D段,故障隔离原理类似,最长故障处理和恢复供电时间约16s。

故障区域C被正确隔离,非故障区域B恢复供电,总共耗时20s。在故障定位于隔离过程中,仅B区域受短时停电影响5s左右,经历一次重合闸冲击。其中:若发生瞬时性故障,则R1一次重合闸成功,R2不动作,L1在X延时过程中检测到两侧来压,及时复归,线路恢复正常供电;若故障区段A、C、D段,故障隔离原理类似,最长故障处理和恢复供电时间约30s。

配网自动化建设总体方案设计

配网自动化建设总体方案设计 发表时间:2016-11-18T17:47:41.98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刘春刘卓 [导读] 【摘要】为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提升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与服务水平,特开展配网自动化总体方案设计。针对配网自动化主站、终端、通讯网及一次设备提出建设原则、建设方案,并据此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 国网辽阳供电公司辽宁省 111000 【摘要】为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提升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与服务水平,特开展配网自动化总体方案设计。针对配网自动化主站、终端、通讯网及一次设备提出建设原则、建设方案,并据此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方案设计 1建设目标 1.1整体建设目标 根据地区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建设实际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本次方案提出2017-2020年建设目标如下:2017城网自动化覆盖率达到50%;2018年城网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城农网自动化覆盖率达到65%;2020年整体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 1.2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目标 对于新建配电线路和开关等设备,结合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同步实施配电自动化建设。对于电缆线路中新安装的开关站、环网箱等配电设备,按照“三遥”标准同步配置终端设备;对于架空线路,根据线路所处区域的终端和通信建设模式,选择“三遥”或“二遥”终端设备,确保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 对于既有配电线路,根据供电区域、目标网架和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匹配不同的终端和通信建设模式开展建设改造。电缆线路:选择B、C类区域电缆线路开关站、联络环网箱及关键分段点环网箱进行“三遥”改造,其余点采用标准型“二遥”设备;架空线路:B、C类配电自动化改造,以新增“三遥”或“二遥”开关为主,原有开关原则可不拆除,用于实现架空线路多分段。 1.3主站建设目标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新建配电主站,适应地县一体化的配电自动化全覆盖建设需要,支撑配电网调控运行、生产运维管理、状态检修、缺陷及隐患分析等业务开展,并为配电网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建设中型主站,可接10-50万点。 2.技术方案 2.1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方案 配电主站从应用分布上主要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实时监控、安全接入区公网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大区信息共享与发布等3个部分,配电主站硬件可支持异地部署。 2.2配电终端建设改造方案 2.2.1一次设备改造基本原则 (1)环网箱 1)柜内开关设备选用有较好运行经验的断路器、负荷开关,采用气体绝缘方式,真空或SF6灭弧方式,应具备通用性、互换性,少维护或免维护。 2)环网箱柜内开关设备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不宜小于20kA,短时耐受时间不少于4S。 3)电缆线路用10千伏环网箱:采用气体绝缘,进线柜采用负荷开关柜,额定电流630A;馈线柜采用断路器柜,额定电流630A。不宜超过六单元。 4)断路器和负荷开关配三相CT,操作机构应采用电动储能弹簧机构,实现自动控制要求。 (2)柱上开关 1)10千伏柱上断路器额定电流63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5kA,气体绝缘,真空或SF6灭弧,永磁或弹簧操作机构,操作机构内置于封闭气箱内。 2)建设配电自动化的区域,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应内置三相CT,PT内外置均可,采用电动操作机构。 2.2.2设备改造方案 (1)环网箱一次设备改造方案 根据配电自动化改造需要,进行整体更换为进线负荷开关、出线断路器式环网箱,并配备电动操作机构及CT、PT。 (2)柱上开关改造方案 根据配电自动化改造需要,分段开关、联络开关更换为柱上负荷开关,电动操作,配CT、PT;分支开关更换为柱上断路器,电动操作,配CT、PT。 2.2.3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的设计原则 推进自动化覆盖与实用化建设,采用配电终端与光纤、无线公网的通信方式,逐年实现对各供电分公司所属范围10千伏线路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的提高。每一个配电终端(故障指示器除外)均应实现同期线损管理要求,具备双向计量功能。 2.3通信系统建设与应用方案 2.3.1通信接入网建设原则 (1)配电通信网以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成熟通信资源,差异化采用无线公网、光纤、载波等通信方式。“二遥”终端以无线公网通信方式为主,并应选用兼容2G/3G/4G数据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模块;具备光纤敷设条件的站所终端可建设光纤通道。 (2)配电通信网所采用的光缆应与配电网一次网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或预留相应位置和管道,满足配电自动化中、长期建设和业务发展需求。

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系统建设

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系统建设 发表时间:2019-01-23T13:40:49.88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6期作者:陈占杰朱凌浩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也迅速 陈占杰朱凌浩 (国网浙江武义县供电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县 321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也迅速。当今世界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世界,我国在世界中的发展尤其突出,在此过程中,配网能够十分稳定且安全的运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另外要想10kV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不但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还需要构建一个能让配网安全运行的系统,从而达到一个对资源有效分配和管理的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对10kV配网自动化进行设计和规划,即使系统受到破坏和干扰而出现故障,也能够很快且及时地采用有效措施对故障进行管理。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规划设计;系统建设 引言 电力能源的需求正在稳步上涨,对于配网系统来说,运行负荷与压力也在日益增加。为了保证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转,必须要完善当前的运维管理制度,重点分析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期间经常出现的各类故障和问题,并且健全维护检修工作机制,强化管控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排除各类不良影响和干扰因素。本文从当前系统常见的故障问题出发,阐述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实施策略。 1 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和建设要素 建设建立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需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动化终端,第二部分是子站系统,第三部分是主站系统。其中自动化终端的功能是保证子站和主站能够稳定的运行,一旦网络中或者是网络系统在运行中出现问题,能够马上反应出来。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补救和维修,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供电的有效性。子站系统是用来控制周边的开关,在管理的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监控。所以说子站系统有数据采集器,监控等等作用。从而保证数据能够快速的传递。主站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件子系统,另外三部分,主要是故障诊断系统和SCADA系统以及应用子系统。 2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构成 遵循系统分块原则,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网自动化子站系统与终端设备这三个主要部分。在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中,主要包含了应用子系统DMS、SCADA系统和诊断、修复故障子系统;配网自动化子站系统主要负责管理系统中特定位置开关、监控设备以及开闭设备,可以监控馈线,利用线路及网络,可以为主站通信处理器传输采集数据;自动化终端设备主要是监控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当中的不同设备,可以识别具体故障,对其进行单独控制,和主站之间具有密切配合,可以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测,优化运行网络。在监控过程中,其监控对象主要包含了配电变压器、环网柜与开关设备,进而识别故障、隔离故障,恢复其他区域供电能力。 3 10kV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方案与优化措施 3.1环网供电方案 环网形式是10kV配网方案大部分采用的形式。这个方案的步骤如下,第一,配电线路要选择两个比较接近的,这要做是为了将电能输电线的线路变成环网状。第二,要对配网的构架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以便之后能够让配电网的结构呈现出网状性。网状形式的配网构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解决了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配网路线的路线问题,并且在互联网计算机的配备条件下,通信系统的连接将变得十分的有效。以某一地区的配网自动化进行分析研究,这一地区已经有了八座变电站向着地区的中心城区供电,10kV配网建设已初具规模,而且部分线路之间相互联络已形成环网供电。该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可分为三层结构。配电主站层,负责整个城市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监控、管理。配电子站层,负责各变电站户外测控终端RTU的信息转发和监控。配电终端层,主要负责对线路、馈线开关、配电室、环网柜、开闭所、配变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通信系统未建立时的馈线自动化,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出线断路器跳闸,经过第一次重合,如是瞬时性故障则重合成功,恢复正常供电;如是永久性故障则重合到故障点时出线断路器再次跳闸,同时故障点两侧柱上开关远方终端闭锁,在经过第二次重合后,故障区域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前端正常区域由原线路恢复供电,故障区域后端正常区域通过联络开关由另一线路恢复供电。当线路的某一区段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隔离故障区间,使非故障区间恢复供电。当一条线路或某一区间故障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动的完成停电区间的负荷转换。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开关利用户外设备本身的功能来实现。这种技术的实现使用户基本感受不到停电状况,完成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 3.2解决远距离故障问题的对策 目前我国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供电线路可分为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两种。架空线路主要是在我国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山区使用,这种线路方式虽然提供了电力,但是供电稳定性能较差;电缆线路主要适用于城市地区,可安全稳定的提供充足的电力;两种线路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在城乡结合地区使用。根据供电线路的方式、需求与不足情况,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应具备供电、故障解决和通信三者结合的功能,即满足供电,能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采取对应措施立即解决,信息传递快速、及时,在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管理控制情况下将主站、通信终端、故障指示器结合实现。解决远距离故障问题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方式:(1)通信终端与故障指示器有机结合。该方式主要是在架空线路的区域使用,便于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通过特定的方式对故障问题的出现发出警告。(2)故障指示器。该方式的应用还需与无线通信相配合,即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安装在故障指示器中,在出现供电故障问题时能及时有效的判定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解析成信息方式给供电管理和处理人员。该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3)故障定位主站、通信终端及故障指示器有机结合在一起。该方式可完整、准确的将故障位置和信息及时传达给供电处理人员,有效的缩减了故障问题的判断及处理时间,提高了供电恢复的效率。 3.3智能定位故障 在各个终端对故障进行检测之后,利用智能分布式故障定位可以把故障信息传递给主站,利用终端之间通信交互,可以对故障范围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