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简介

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以物联网、云计算、水动力分析等技术为

支持,以“物联化排水管网设施、互联化水务时空信息、模型化城市

内涝风险、协同化专业管理服务”为特点,为各个城市排水设施普查、设施管理、业务审批、养护管理、在线监控、应急调度、水利分析、

规划支持等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切实提高各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

水平与管控能力,加速了各地海绵城市的建设步伐。

系统组成

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总体架构由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标准规范和运行保障体系组成。

解决途径

(1)全面普查摸清排水防涝现状,实现数字化管理。

(2)强化动态数据采集,实现实时化监测。

(3)建立暴雨内涝模型分析,实现动态化模拟。

(4)完善应急预案,实现科学化调度管理。

建立暴雨内涝监测预警体系,制定、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范应急预案,明确预警等级、内涵及相应的措施和处置程序,健全应急

处置的技防、物防、人防等措施。

1.系统界面

2.系统功能

排水管网调度运行管理:

掌握排水管网的真实运行状况,对重要排水户进行实时监控。重要排水管网运行发生状况时,进行事故分析,高效协调排水运行单位和排水养护单位的协同工作。

排水管网养护管理:

有效评估管网的日常养护效果,辅助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网养护计划,减少养护清淤不到位,导致河道环境污染等问题。减少建筑工地乱排建筑垃圾,导致管网堵塞等问题。

城市暴雨内涝应急指挥:

及时准确的获取暴雨内涝时管网运行预警信息。为应急防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制定不同等级雨情下科学的应急预案提供数据支持,依据区域全局的管网运行数据,合理指挥局部内涝漫水区域的排水应急工作。

排水管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评估:

评估排水泵站的运行效果,发现和诊断排水泵站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来诊断管网中的瓶颈管段。为管网改造提供依据,同时为评估低洼易涝区域排水能力提供分析数据。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7.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8.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9.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0.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11.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3.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1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1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1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1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1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 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4.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 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 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 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 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3)道路竖向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 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 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 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城市排水泵站位置,设计流量,设计标准,服务范围、建设 年限及运行情况。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 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 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 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 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 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 (3)道路竖向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 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最新城市给水管网探测及信息系统

城市给水管网探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城市给水管网探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市政10级 1023160031 周萍 0引言 给水管网遍布整个城市,他们的正常运行和通常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一方面地下管网种类繁多、埋设纵横交错、结构复杂、埋地具有不透明性、要求不间断地运行使用,因此仅依靠传统的图纸、图表等形式记录保存管网资料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取代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供水人员的迫切希望对管线的来龙去脉、规格、阀门位置了如指掌,这也是搞好管网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管线铺设年代不同、资料不全、探测及测绘手段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对管网资料的全面掌握相当困难,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1给水管网的基本特征 给水管网的基本特征:一般埋深小于 1.5米,个别地区埋设较深。管材分3类:铸铁管(较常用)、钢管和PVC管。埋地给水管线按照管材性质可以分为两类: (1)金属管材给水管:铸铁管、钢管等; (2)非金属管材给水管:水泥管、PVC管等。 金属管材给水管特性:良好导体,它与周围覆盖层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且表现为二维线性特征;常规探测法就能较好的识别。 非金属管材给水管特性:外壳表现出高阻性质;常规方法较难识别。 探测管线时,周围干扰源对探测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干扰主要来自:水泥路面钢筋网、道路上的铁栏杆、铁质广告牌、架空电力线、管线间相互干扰、正在施工的电器、地表填土中的铁质杂质及来往的汽车等。因此,在

存在诸多干扰源的环境下进行管线探测,不但需要高性能的探测仪器,并且需要结合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探测仪器设备及性能 2.1地下管线探测仪 它是一种非破坏电磁波探测系统,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一定的探测精度。现场可实施长距离追踪、定位,直观显示、轻便、灵活,效率较高。它是野外作业的常用仪器,针对野外管线的埋设情况,可灵活结合两种探测方法:感应法、充电法。 2.2探地雷达 它是一种非破坏性反射波地面探测系统。波源为高频电磁脉冲,利用雷达图像异常来判断管线的埋深和平面位置,对地表和地下无破坏作业。可在城市内各种噪声环境下工作,受周围环境干扰较小,有较满意的探测精度。测量金属管材和非金属管材均能得到满意的探测结果。 2.3智能型全站仪 它可以完成各种高精度测量作业、具有新型存储卡、倾斜角补偿功能、标准计算程序、电子数据传输等功能。 3探测方法 根据工作区及探测目标管线的物理特征,选择适合方法并辅助以其他探测方法。 3.1感应法 把发射机放置在目标管线上方,或用夹钳套在目标管线上,打开发射机,离开发射机20米距离,开始用接收机进行追踪搜索,确定管道平面位置。有检修井部位,应尽量把发射机放在管壁上,测探时应注意周围是否有其他管线干扰,测定深度必须用直读法和三角法(即峰值降至70%)到相检验,最后得出正确数据,如上述两种方法不能确定,需用探针测定。 3.2直接接触法

地级及以上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及对应降雨量

附件3 序号省份城市 内涝防治标准 (重现期:年) 对应降雨量 (毫米/24小时) 1北京北京市100410.0 2天津天津市100270.0 3河北石家庄市50280.0 4河北唐山市50194.4 5河北秦皇岛市30210.0 6河北邯郸市30100.0 7河北邢台市30236.1 8河北保定市30184.0 9河北张家口市30100.4 10河北承德市30151.4 11河北沧州市30158.0 12河北廊坊市30249.5 13河北衡水市30195.7 14山西太原市50180* 15山西大同市50120* 16山西阳泉市30150.0 17山西长治市30102.5 18山西晋城市3079.2 19山西朔州市30100.0 20山西晋中市30150.0 21山西运城市30138.5* 22山西忻州市3050.0 23山西临汾市2075.6 24山西吕梁市20147.3 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50120* 26内蒙古包头市30100* 27内蒙古乌海市30150* 28内蒙古赤峰市50146.4* 29内蒙古通辽市30172* 3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30100* 3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30101.4* 3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30150* 3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30100.4* 34辽宁沈阳市50250.0 35辽宁大连市50102.9 36辽宁鞍山市30164.3 37辽宁抚顺市30150.0 38辽宁本溪市30177.2 39辽宁丹东市30172.2 40辽宁锦州市30177.6 41辽宁营口市30158.1 42辽宁阜新市30190.4地级及以上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及对应降雨量 1

智慧排水之在线监测体系构建

1、监测一张网的思路建设思路 目前,大部分城市缺乏集成统一、稳定运行、全面覆盖的排水管网在线监测系统,管 网现状不清,部分规划设计方案偏离实际运行情况,排水系统的动态监测调控水平较低, 不能动态反馈排水设施现场运行状况,对城市内涝、污水溢流、夜间偷排等应急事故缺乏 有效的在线预警与调控技术手段,城市排水系统管理的运行智能化程度不足,科学决策水 平较低。 为提高规划设计的客观准确性,为排水管网日常管理提供依据,为重大工程决策提供 数据支撑,应加强和重视城市排水管网在线监测工作,基于“监测一张网”思路,建立排 水管网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开展基于动态数据的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实践,提高排水系统 运行的智慧化水平,在排水管网管理工作中达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要求。 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代表性和可行性等原则,结合当地排水管网 实际管理监测数据需求,优先考虑选择调蓄设施上下游节点、泵站上下游节点、易涝点、 排放口、溢流口等关键节点,其次考虑覆盖典型下垫面出口、户线接入井、主干管检查井 等节点,选择液位、流量、原位监测水质指标(pH值、水温、电导率、溶解氧、悬浮物、氧化还原电位等)等监测内容,建立城市排水管网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并长期有效运行, 形成“源-网-站-厂-河-湖”分层级、系统化的监测管控体系,实现排水设施的长期持续 监测与短时预警预报功能,动态监测排水设施的运行状况及风险,在管网运行数据异常时 快速进行事故溯源、追踪和预警,提高管理部门对排水管网事故的预警和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收集排水设施长期运行数据,可用于识别排水防涝设施的运行规律,定量化评估海绵 城市、黑臭水体、排水防涝等相关工程的实施效果,提高城市排水管网的动态管理能力。 2、软硬件一体化总结架构 为了提高排水管网监测预警系统的现场部署效果,采用软硬件一体化思路进行系统的 整体架构,实现在线监测网络软硬件的紧密集成、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监测主机、监测 中继器、云端数据网关、多种访问终端,其技术架构图如图2-1所示。 图?排水管网监测预警系统的技术架构图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

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城市排水管网已进入一个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安全保障的新时期。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市暴雨事件频发,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排水管网科学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科学的管理,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测绘技术的发展使排水管网的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排水管网的数字化管理将成为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 在城市排水管网中安装雷达水位流量监测站,实时监测窨井内水位数据,流速流量数据、定时监测,也可以根据水位涨落幅度做超限加报,实现管网窨井水位预警、管网动态信息收集等功能。 雷达水位流量监测站需要安装的部件主要包括:雷达水位计(可增加压力水位计进行盲区补偿)、雷达流量计、无线通信模块、RTU 和防水电池,所有部件均通过配套安装支架固定于井口,便于后期安装与维护。安装作业可在井口完成,无需井下作业。 实现功能 ①水位、流速及流量自动采集:按预先设置的定时间隔,通过GPRS/GSM通信信道向中心站发送当前的数据。 ②数据补报:对短时间内维护人员难以到达并修复故障的遥测站,尤其是系统内的重要站应具有备用通信功能。 ③自动加报:根据水位的高低,增加水位数据加报的频率。 ④水位越限报警:当水位越过某一规定数值之后即进行报警。 ⑤供电不足报警:遥测站电源能力低于设定的门限值时即进行报警。

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背景图形自动刷新显示最新或指定时间的水位监测数据,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站点以特殊颜色告警。提供对实时、历史水位、流量、水量信息进行查询。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该系统建成后,能使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水平、管网分析、规划设计、优化设计等方面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城市排水管网管理真正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推出新一代24QP雷达流量监测系统,可用于生活污水、合流污水及雨水管网开放式沟渠的流量监测。设备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不受污水腐蚀,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实时测得水位、流速、流量,通过RTU传输到监控中心,便于实时了解地下管网运作状况。 HZ-SVR-24QP雷达流量计

基于4G DTU的供水管网数据采集监测系统

基于4G DTU的供水管网数据采集监测系统 第一部分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的供水管网系统也越来越庞大,管网监测难度越来越大.且许多供水管线的填埋情况复杂、资料不清,有些管线甚至仅凭当时施工工人的记忆去寻找,造成诸多设计上的失误和施工中的事故。 采用人工方法,借助图纸、各类卡片来管理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实现对供水管网管理系统的需求是相当迫切的。业内众多有识之士已达成共识:使用计算机,借助无线网络系统技术来进行供水管网的管理、管网设计及数据采集,已是势在必行。 基于GPRS网络平台的无线数据技术自2002年在中国正式商用以来,以“实时在线、按流量计费、覆盖率广”等优势在各行业取得广泛应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DTU已经完全取代了以往的各种有线接入。而以往的有线连接必须依赖于网络布线、固定电话线路,对于发展移动性的服务、增设新的服务网点、增设临时性的窗口常会受到有线连接的困扰。同时布线还需要昂贵的费用和铺设时间,对已有的网络也会有影响,所以有线连接已经严重限制了目前各种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原因。 第二部分GPRS网络简介

GPRS是目前解决移动通信信息服务的一种较完美的业务,它是以数据流量计费、或大数据的包月包年计费。覆盖范围广泛、数据传输速度更快。GPRS的推出,为行业和企业用户开展无线数据传输提供了基础设施平台,为推动移动办公的应用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有线网络相比,GPRS网络具有租用费用低、移动办公,不受地域制约等优点。GPRS的出现为企业和行业用户开展无线办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GPRS通信方式更适合于各类数据采集业务,目前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与各采用有线交互传输或电台方式,甚至有些偏远井道要有线网络接入成了不可能。月租费太高,用电话线传送数据按时间计费,带来诸多不便,费用也不便宜。 GPRS网络优点 1、覆盖范围 构建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要求数据通信覆盖范围广,扩容无限制,接入地点无限制,能满足城区、乡镇和跨地区的接入需求。由于管网检测点数量众多,分布在地区的各个角落,而且地理位置分散。另外,还必须考虑今后系统扩充的可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由于目前GPRS已覆盖省内绝大部分地区,能够满足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对覆盖范围的要求。 2、数据传输速率高 目前GPRS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在40Kbps左右,完全能满足供水管网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市政给排水论文【摘要】以GIS为技术支持,结合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了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借助ArcGIS平台,充分发挥了GIS在可视化,查询定位及空间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普查数据的入库以及设施数据管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排水管网网络模型,借助模型实现了管网流向、连通性、污染源追踪、污染影响范围等网络分析功能。 【关键词】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分析 前言 近年来,极端天气引起的暴雨多次见诸报道,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在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要求。排水管网是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内涝排水的重任,建立基于GIS的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主管部门对排水设施的管理能力,实现了数字化排水设施管理的需求。GIS技术已经成功在城市的多个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应用,借助GIS,主管部门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定位设施位置分布情况,轻松实现日益复杂的排水管网设施各种档案资料的管理。摸底现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对防汛排涝应急指挥、排水管网改造、雨污管道分流改造、暴雨积水分析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构建及其功能 排水管网设施管理按实体形状主要分为线状和点状设施,其中线状设施包括:排水管道、倒虹吸管道以及河道;点状设施包括:检查

井、雨水篦子、排水阀门、提升泵站、闸门井、窨井、排水户等。 排水管道按管径可以分成小型管(小于600mm)、中型管(600-1000)、大型管(1000-1500)及特大型管(大于1500);按排水性质可以分为雨水、污水及雨污合流管道。 系统功能: 数据入库:排水管网设施数据来源比较广泛,目前主流方法是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数据普查,优势在于可以科学准确对管网数据进行摸底,为后续业务应用、管网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质量保证,缺点在于普查工作资金投入比较大,相比较而言,投入和产出比还是非常高,值得主管部门进行投入。 普查数据原则上是不能直接进入系统数据成果图的,原因有2个: 1)数据格式不一致,普查数据格式由普查公司定义,一般是微软提供的mdb数据。 2)数据质量难以达标,数据成图前需要进行业务属性检查,成图后需要进行空间拓扑检查,方可保证达到管网建模的最低要求。 普查数据入库流程如图1-1所示 在线编辑: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编辑排水管网设施数据,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管网设施编辑工具:精确要素捕捉、撤销及回退、连点成线、设施绘制及删除、批量属性编辑、管段合并及打断、管网废弃及恢复等。 为了更好的保障成果库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了编辑图

供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供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为保证城市供水工作的科学性,依靠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实施对供水管道的无人化远程实时监测,并且能够自动传输到上面各级主管部门,实时监测输水管道、城市供水管道的压力、流量等信息;及时发现管网故障,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损失,保障输水、供水质量,达到科学预警,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系统结构 监控中心:中心服务器、管网监测系统软件 通信网络:基于移动、电信的通信平台 管网监测RTU:监测管道压力,通过GPRS/CDMA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测量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等 功能特点 准确性:测量数据及时、准确;运行状态数据无丢失;运行资料的可处理,可追踪。 可靠性:全天候运行;传输系统独立完整;维护操作方便。 先进性:扩展性强,成熟稳定的智能化终端、独特的数据处理控制技术和GPRS 数据通信技术。 超低功耗:采用了最先进的低功耗技术,可以采用电池对设备供电,休眠电流<50uA,可以使用一次性锂亚电池工作,只需用户定期更换电池即可。 实时性:实时通过INTERNET/GPRS/CDMA等将采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Web发布:使用者可根据授权进行浏览和操作,显示各监测点重要参数(如压力、电池电压、通讯状态等),进行管道数据分析、显示、查询、统计、报表打印等功能,给用户提供一个直观、简单的操作平台。 图表显示:自动生成各测点的压力的历史曲线,并可查询任意时段的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和曲线方便转存和打印。 实时警报功能:实时显示并记录系统的各种报警信息,如压力的超限、工作电源不正常、非法闯入、通讯故障等报警信息。 存储功能:可以将所有的实时参数保留3年以上,所存储的数据能够以标准的方

市政管网智能化监控、管网水量监测系统

市政管网智能化监控、管网水量监测系统 一、兰州新区给排水有限公司——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系统 兰州新区给排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是兰州新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国有控股公司,公司现主要负责兰州新区整个供水管网、水厂的建设及经营管理。 2013年10月通过招标模式采购唐山平升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管网压力监测系统1套,用于新区供水管网的压力监测,此系统共计安装监测点108个,设立监控总中心1处,中心有固定IP地址,使用移动手机卡通过GPRS网络传输压力数据。 监控中心:

现场安装: 项目建设经验总结: 系统原理与前期介绍案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复述,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供水管网如何布置监测点: 平原地区管道落差在几米范围内,管道铺设比较平缓,原则上2公里左右布置1个监测点(压力、流量);

落差在10米以上的山地或者丘陵,或者管道铺设比较陡峭,布置1个测点; 主管道的分支处,布置1个测点; 如果有条件,各个大用水户的总进口处,布置1个测点; 安装位置优先考虑现有的表井,尽量避免重新开挖表井; 二、临汾市管网监测系统 随着城市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供水管网压力监测尤为重要。部分监测现场在窨井内部,不具备市电供电,环境潮湿且易被水淹,条件十分恶劣,平升的微功耗测控终端RTU特别适用于这种特殊环境。 微功耗测控终端RTU(DATA-6216)自带供电电池,高防护性(IP68),休眠电流最低至50uA,经过现场实践的检验,完全适合现场恶劣的条件。 根据客户要求每15分钟上报1次数据,电池寿命超过1年的要求,平升公司配置锂电池组容量达到55AH,按照DATA-6216的功耗,每上报1次数据消耗1mAH计算,可以上报数据55000条,达到570多天,完全满足客户技术要求。并将现场数据成功传送到水司现有的组态软件。 部分图片: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一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一 XXXX年汛期将至,为全面做好XXXX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排水防涝安全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明确职责 为有效防御洪汛灾害,开展好防汛排涝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我局领导十分重视,从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防汛排涝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涝抢险应急预案,明确职能,安排了汛期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做到值班领导和人员二十四小时不关机,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待命,确保发生灾情有组织、有领导、有人员、有预案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 根据排水防涝工作职能和重点防汛区域,汛期前重点进行了排查,排水管网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责任人每天对全市雨水井及检查井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当天解决如不能当天解决,解决时间不能超三个工作日。同时在汛期前,组织精干人员对城区所有排水管道彻底进行清挖、疏通。及时清理打捞排水道入口处的杂物。做好汛期内市政基础设施的修缮与维护工作,加强对城区排污、泄洪干渠的巡查、检查,加强汛中观测,及时处理突发险情。坚持24小时值班制,不得脱岗。逢大雨时城区重点积水部位,确保降雨量10公分内及时到达打捞各类杂物,同时开启井盖,确保洪水排出。 三、存在的问题:

1、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承受不了排涝能力,排水管道直径小。 2、用于排水防涝的专用设施设备数量不足。 3、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a、光明北街原五矿处b、向上路与建设街交叉处c、口岸街人民医院门诊前d、大路老交警队门前e、锦水街警察公寓门前f、口岸街海关转弯处。 四、应急预案: (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二)强化汛期安全事故防范,配备相应设备、仪器及防护器具; (三)制定预警等级,根据雨量大小及积水程度分为二个等级。 1、二级预警:一般雨量,道路积水较少,通过排水口可正常排放。 2、一级预警:雨量为大到暴雨,道路积水较多,通过排水口已无法排涝。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二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每到汛期,xxxx 城区频繁遭受暴雨袭击,部分沿山、低洼路段积水严重,城市交通受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到威胁。为根治城区渍涝之患,xxxx市对受渍原因、防涝对策进行了综合分析城区。 一、渍涝成因 (一)先天气候条件影响,特殊地形地势制约。xxxx市中心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整体呈盆状的特殊地形地势,加上区域年降水量丰沛,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先天气候条件,形成了中心城区易遭受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分析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4T09:50:06.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许可[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衍生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内的排水以及内涝问题。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衍生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内的排水以及内涝问题。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洪涝灾害在不断发生,这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 胁,与此同时这对于整个城市的安全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对于城市内部的排水和防涝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经过专业人员的研究和多年工作的经验我们得知造成这种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多是排涝管渠及泵站设施不完善。关键词: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 1项目背景 项目范围为昆山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范围内的吴淞片区和城南片区,面积合计4.96平方公里,是吴淞圩和城南圩北部区域的一小部分,现状主要为老城区、将拆迁地块、部分未开发地块和村庄。 2降雨分析 2.1降雨特征 昆山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133.3毫米,年际差异较大,最多年降水量达1522.4毫米(1991年),最少年降水量为826.1毫米(1992年),统计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的有十年,占三分之一,有五年的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04.9毫米,出现在1985年8月1日。统计全年暴雨日数(日降水量≥50毫米)平均为2.9天,以6-8月出现次数最多。统计全年总降水日数,历年平均为124天,最高年份1980年达144天,最少1995年仅99天。月降水日数最多的为6月份,1月为最少。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各年变化差异不大,最大84%(1984年),最小69%(2005年),日最小相对湿度极值为6%(1986年3月5日)。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正好与温度反,一天中清晨气温出现最低时,往往是相对湿度最大时,反之亦然。 2.2修订后暴雨强度公式 目前,昆山市排水设计一直借用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编制的苏州市暴雨强度公式,样本系列为1959~1979年21年的降雨资料,且选样采用了年多个样法。该公式编制时间较早,至今已有30余年。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给许多地方带来了内涝灾害。同时,由于苏州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区范围的扩大,旧暴雨强度公式已不能够代表现状及未来一段时间的苏州地区实际的暴雨特性。公式适用范围为除苏州中心城区(602km2)、常熟市、太仓市以外的苏州市域范围。就暴雨强度公式本身而言,无论从编制年代上、编制的技术方法上及适用范围,均不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及适用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全省城市排涝设施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20号文件),于2011年底前,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昆山市开展了“昆山市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雨型研究”项目。修订后的暴雨强度公式如下: 式中:i——设计暴雨强度(mm/min); t——降雨历时(min); ——设计重现期(年)。 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 根据《昆山市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报告》中相关研究结果,采用K.C法对昆山雨量站1980-2015年共36场次降雨数据统计分析。根据36场次暴雨统计,雨峰出现在各降雨时段的比例确定120min雨峰位于第11位,雨峰时段雨量占总雨量的19.70%,r=0.438,120min降雨时程分配如下所示。 昆山市短历时设计降雨雨量时辰分配情况表 根据《昆山市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报告》中相关研究结果,昆山市288*5min设计雨型如下图所示。288*5mi雨型中雨峰时段发生在第214位,r为0.741,雨峰时段雨量占总雨量的7.46%,288×5min雨型中按1h滑动的最大小时降雨量占总雨量的29.83%。 3内涝风险评估 平原河网地区的内涝风险主要有二种成因,一是城区局部短历时暴雨,此时河网水位基本维持常水位;二是由于区域性长历时降雨,河网水位抬高导致管网排水不畅,低洼地区积水。成熟城区有可能受上述二种风险因素之一,或者组合遭遇影响。短历时暴雨内涝风险 ①常水位1年一遇两小时设计暴雨下内涝风险

城市内涝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初稿)

城市内涝监测系统 建 设 方 案 XX有限公司 XX年XX月

城市内涝监测系统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大中城市的建设也在突飞猛进地高速发展,城市圈也在已经不断扩大。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保证出行的畅通,许多城市建设了不少的立交桥和下穿隧道。近年来,由强降雨引起的城市下穿隧道及立交桥下低洼处存在大量积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之而来的诸多效应中,有许多因素加剧了汛期街道积涝的情况。城市积水造成公用设施受损,使交通、电力、通讯、网络传输、水源等受到了严重影响或损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外随着城市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同等淹没情况下损失增加;且城市的中枢作用使得次生影响和间接损失加大,严重时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我国城市抗涝形势非常严峻。 因此,已经引起市政、城管、防汛、路政等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一方面要积极修建并管理好排水设施,另一方面建设城市内涝监测系统,也极为必要,它既可以为决策机构的领导提供道路积水的实时信息,也为市政排水调度管理机构提供支持,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出行指南。 逢大雨必涝,已成为我国城市的一种通病。 二、建设目标 利用传感器技术、信号传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全方位角度,来监测影响道路积水通行安全的各种关键技术指标;记录历史数据和现有的数据,分析未来的走势,以便辅助政府决策,提升安全管理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系统依托智能的软件系统,建立分析预警模型,监控中心通过数据研判,生成内涝积水预警,通过LED显示屏与短消息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提前发布警告信息,尽快启动相应预案。 三、项目需求 1、建立基于传感网络技术的实时、可靠的涝情数据监测系统。为涝情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主要包括降雨量监测、积水深度监测、积水面积监测、风速风向监测、GPS地理位置信息。 2、 发现、排除堵情。 3、 制。 4、建立稳健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传感数据与控制设备与指挥中心的连接。 5、结合当前已建成的视频监控系统并作适当的补充建立基于GIS的城市实景涝情平台。 6、建立涝情预警网络实现街道、小区、学校等人口集中区域的涝情预警。主要包括广播、 短信。 7、建立涝情WEB发布平台与移动设备访问终端实现市民的远程访问为市民提供直观的出行指南。 四、建设方案 4.1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本着实用、可靠、先进以及经济四大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协调配置,发挥应有的效果,具体要求是: 实用——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突出重点,兼顾全局。分清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的主次,以安全监控为主要目的,有选择地将监控对象纳入系统,使系统既经济合理,又满足科学管理的需要。 可靠——设计方案和仪器的选择要考虑运行期的长期稳定可靠。设备以国内外著名工控产品为主,采用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仪器。

排水管网信息系统

排水管网信息系统 简 要 方 案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2项目建设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3项目建设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4排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排水管网数据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统一地理信息服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一站式排水门户网站.........................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管网运行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管网维护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防洪排涝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7窨井安全监控预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8排水管网数据管理与模拟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9三维可视化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0移动终端应用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系统后台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 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2、地形地貌 3、地质水文 4、经济社会概况 5、上位规划概要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 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 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 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 规划依据 (二) 规划原则 (三) 规划范围 (四) 规划期限 (五) 规划目标 (六) 规划标准 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 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一) 径流量控制 (二) 径流污染控制 (三) 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一) 排水体制 (二) 排水分区 (三) 排水管渠 (四) 排水泵站及其她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 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 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 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 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 体制机制 (二) 信息化建设 (三) 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 建设用地 (二) 资金筹措 (三) 其她 十、附件 (一) 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 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 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与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与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 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城市供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图文)

城市供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图文) 2019-08-31 21:56 | 人气:2817 分享至:收藏一、概述 为保证供水工作的科学性,依靠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实施对供水管道的无人化远程实时监测,并且能够自动传输到上面各级主管部门,监测输水管道、城市供水管道的压力、流量等信息;及时发现管网故障,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损失,保障输水、供水质量,达到科学预警,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系统组成 1、系统组成 监控中心:(计算机、管网监控系统软件) 通信网络:(基于移动或者电信的通信网络平台) 管网监测RTU:监测管道压力、流量,通过GPRS/CDMA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测量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流量传感器(流量计)。

2、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 三、系统中主要产品简介 1、ZKMC-300管网监测RTU 1)简介 ZKMC-300微功耗数据采集处理单元采用工业级微功耗处理单元,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设计,功耗极低、存储容量大、处理及通讯功能强大,是专为管网监测而开发的一款产品;非常适合分布范围广、使用市电和太阳能供电困难的管道及管道井实时数据的远程采集与传输。产品功耗极低,有多种工作状态,在休眠状态时电流<50μA,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大延长了在使用电池供电时的设备使用时间,在使用一定容量的电池供电时,可以持续工作6至12个月,大幅降低管网监测系统的维护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 2)功能 自动接入GPRS网络,支持TCP/UDP通讯,具有网络状态检测功能,检测到网络断开后能够自动重新连接网络;

基于物联网与GIS的城市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4723598.html, 基于物联网与GIS的城市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 作者:童丽闺 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8期 摘要:针对排水防涝综合监管、安全运行、指挥调度等需求,该文运用物联网、地理信 息系统等技术,建立普查、维护、监测、应急、评估为一体的城市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城市排水监测和预警,为城市排水防涝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词:排水防涝智慧管控物联网 GIS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c)-0010-0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等极端天气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加之部分城市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调蓄雨洪和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出现了严重的暴雨内涝灾害。城市排水管网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由于管网设施处在地下,因此无法通过常规的地上巡视进行观察,而且各类地下管网数量众多,维修、抢修作业时有可能造成其他权属管线损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无从评估[1]。近年来,随着物联网、GIS等技术的发展,将物联网与GIS技术整合在一起的应用是目前比较新的信息化管网建设方向。如果能将物联网与GIS技术集成起来,用于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就可以充分发挥物联网目标身份快速识别的特点,以及GIS空间管理与分析的优势,大幅度改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2]。 1 系统总体设计 该文将利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等多种技术集成,实现物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为排水防涝的智慧化管控提供信息实时获取、快速处理、自动化管理、指挥调度等信息化服务。在摸清排水防涝设施现状基础上,复用物联传感网络,采集海量、动态智能感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基于空间位置关联的一体化,构建城市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见图1。 2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 2.1 排水防涝信息立体感知与监控 排水防涝信息立体感知及监控是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其功能是为城市排水防涝调度决策提供可靠、稳定、先进的外部感知层和反馈层。所谓立体感知,是指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摘要】以GIS为技术支持,结合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了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借助ArcGIS平台,充分发挥了GIS 在可视化,查询定位及空间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普查数据的入库以及设施数据管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排水管网网络模型,借助模型实现了管网流向、连通性、污染源追踪、污染影响范围等网络分析功能。 【关键词】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分析 前言 近年来,极端天气引起的暴雨多次见诸报道,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在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要求。排水管网是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内涝排水的重任,建立基于GIS 的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主管部门对排水设施的管理能力,实现了数字化排水设施管理的需求。GIS技术已经成功在城市的多个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应用,借助GIS,主管部门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定位设施位置分布情况,轻松实现日益复杂的排水管网设施各种档案资料的管理。摸底现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对防汛排涝应急指挥、排水管网改造、雨污管道分流改造、暴雨积水分析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构建及其功能 排水管网设施管理按实体形状主要分为线状和点状设施,其中线状设施包括:排水管道、倒虹吸管道以及河道;点状设施包括:检查井、雨水篦子、排水阀门、提升泵站、闸门井、窨井、排水户等。 排水管道按管径可以分成小型管(小于600mm)、中型管(600-1000)、大型管(1000-1500)及特大型管(大于1500);按排水性质可以分为雨水、污水及雨污合流管道。 系统功能: 数据入库:排水管网设施数据来源比较广泛,目前主流方法是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数据普查,优势在于可以科学准确对管网数据进行摸底,为后续业务应用、管网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质量保证,缺点在于普查工作资金投入比较大,相比较而言,投入和产出比还是非常高,值得主管部门进行投入。 普查数据原则上是不能直接进入系统数据成果图的,原因有2个: 1)数据格式不一致,普查数据格式由普查公司定义,一般是微软提供的mdb数据。 2)数据质量难以达标,数据成图前需要进行业务属性检查,成图后需要进行空间拓扑检查,方可保证达到管网建模的最低要求。 普查数据入库流程如图1-1所示 在线编辑: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编辑排水管网设施数据,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管网设施编辑工具:精确要素捕捉、撤销及回退、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