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_周小生

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_周小生
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_周小生

中国茶叶加工

2013,(1):30~34

收稿日期:2013-01-14

基金项目:杭州市雏鹰企业计划(20121831K0155)

作者简介:周小生(1987-),男,安徽安庆人,硕士,主要从事茶叶深加工及新产品研发。

*通讯作者:huangh29@https://www.360docs.net/doc/5c7966052.html,

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周小生,黄皓*,王斌,韩坤,何红霞,陈潇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茶叶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未来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茶制品的发展给整个茶行业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茶制品主要形式为以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茶饮料等茶品形式的茶饮料,以茶餐、茶味坚果、茶味糖果、茶味糕点等风味化的茶食品,以茶功能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为主体的保健品,以茶味牙膏、茶枕、茶袜子等形式的日用品。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茶资源的利用将更加充分、深入,茶制品将有以下三种发展趋势:一是可利用的茶树资源的丰富化;二是以茶叶功能性成分为主的保健品的开发;三是产品的多元化。

关键词:茶制品,深加工,综合利用,茶产业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ency of the Development for Tea Products

ZHOU Xiao-sheng,HUANG Hao *,WANG Bin,HAN Kun,HE Hong-xia,CHEN Xiao

(Hangzhou Efuton Tea Co.,LTD,Hangzhou 310000,China)

Abstract:The further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s the key facto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ea industry in the future.The development of tea products brings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whole tea industry.Nowadays the main categories of tea products include:tea beverage which contains tea drink (tea soup),flavored tea beverage,compound tea beverage and other kinds of tea drinks,flavored Tea Food such as tea meals,tea flavored nuts,tea flavored candy and tea flavored pastry,health care products with tea polyphenols,caffeine,theanine which extracted from tea leaves as functional ingredients,commodity like tea flavored toothpaste,tea pillow,tea socks and others.In summary,the tea resource will be used more widely and dee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food process technology.In the future,there will be three kinds of trends of tea products:the first is the enrichment of the available tea tree resource;secondly,to exploit the health care products mainly containing the functional ingredient of tea;thirdly i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roducts.

Key words:

Tea products,Further processing,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Tea industry

茶叶是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排名世界第一,达到163.32万吨,占全球总量的

38.49%[1]。长期以来,人们对茶叶的利用方式较为

单一,惯以饮用为主。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技术

的发展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茶叶的利用方式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饮用逐渐发展到饮用[2-4]、食用[5-7]、日用[8]等,茶产品种类亦日趋丰富,形成了琳琅满目的茶制品,如茶食品[5-7]、茶饮料[9-10]、茶保健品[11]等。这些茶制品可以以茶为主,也可以以茶为辅[12]。

1发展茶制品的意义

1.1综合利用茶树资源

传统茶叶的利用多是以茶树幼嫩的芽叶且以

春天的芽叶为主。然而,具有营养与保健价值的不仅仅是幼嫩的芽叶,茶花、茶籽、茶根及茶梗中均含有营养丰富的化合物。茶花的化学成分与鲜叶大体相同,富含多糖和多酚[13-14],茶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复合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辐射等功效[15-17]。作为茶树的副产品,茶花产量可达到7.66~9.77千克/公顷[18]。目前,我国对茶花的开发利用仍较少,大部分的茶花都自然脱落,在茶园中腐烂,若将这些茶花进行开发利用,将能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茶籽也是一种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我国茶园的采摘面积约为180万公顷,茶籽年产量在8亿多公斤,而这些茶籽大部分都脱落在茶园中[19]。茶籽中含有35%脂肪、20%淀粉、11%蛋白质、12%皂素、11%木质素[20],茶籽仁中含有18%~32%的茶籽油,其中油酸含量在40%~5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生理活性、营养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被称为“东方橄榄油”[21]。茶籽壳中富含22%左右的半纤维素,可作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木糖醇还是一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22]。

速溶茶、茶饮料、茶多酚等产品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越来越多的茶渣。茶渣中仍残留1%~ 2%的茶多酚,17%~19%的粗蛋白,16%~18%的粗纤维,以及1.5%~2%的赖氨酸,仍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23]。舒庆龄[24]使用糖化处理后的茶渣作为肉用鸡的饲料添加剂,增重效果明显。刘姝等[25]将茶渣进行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提高了26%~29%,可溶性物质增加了20%~37%。作为动物饲料,约52%的营养物质能够被动物利用[26]。陈利燕[27]研制了“茶渣有机-无机复合肥”,并研究了该复合肥对茶园产量、品质、土壤性状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茶渣还可以用于生产膳食纤维、水和空气的净化剂[28]。茶树浑身是宝,除茶渣之外,茶叶的下脚料、修剪的枝叶、茶梗等均可纳入可开发利用资源范围。

1.2开发茶叶的新用途、新功效

饮茶,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生活习俗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将茶以饮品的形式呈现,通过热水冲泡获取茶叶中的可溶性成分,这种形式较为单一。因此,随着茶叶深加工的发展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强化,茶叶正逐渐被开发成各种形式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利用形式也走向多元化。喝茶逐渐变成吃茶,其可溶性成分、不溶性成分均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基于茶多酚的杀菌、除异味功效,使用含茶多酚的牙膏能有效祛除口腔异味[29]。此外,茶叶还被加工成床上用品,用茶叶制成的茶枕软硬适中、透气性好,加上天然的茶叶香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30]。王艳丽[31]利用茶叶的可吸附异味的特性开发出的崂山茶枕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能够净化室内空气。

1.3增加茶产业的产值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名优茶得到迅速发展。1990~2009年,全国名优茶产量从1.93万吨发展到52.9万吨,2009年名优茶的产量占总产量的39.4%,创造了占总产值74.6%的经济价值[32]。然而,名优茶的发展已逐渐趋于平缓期,难以持续推动茶行业产值的增长。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远高于我国,茶叶深加工现状亦是如此。日本的茶叶产量远低于我国,但深加工产品占茶叶总量的40%,西欧、美国等国家甚至达到60%~ 90%,远高于我国的6%~8%[33,34]。由此可见,茶叶深加工潜力颇巨,其中,茶制品无疑已是我国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茶制品的发展现状

2.1茶饮料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主要原料,可以加入水、糖、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经加工制成的液体饮料[35]。茶饮料包括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茶饮料、茶浓缩液,而茶饮料(茶汤)包括红茶饮料、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花茶饮料及其他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分为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其他调味茶饮料[36]。茶饮料含有一定量的茶多酚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消暑解渴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近十年多来,我国茶饮料的产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不足20万吨发展到2000年的85万吨,而2001年高达300万吨[2,4,37]。截至2011年,我国茶饮料生产总量达到了1200万吨,占软饮料总量的10%左右,销售总额已达到700多亿元[38]。

1986~1998年,是我国茶饮料初步发展的阶段,杭州的塑料瓶装茶可乐开始进入市场;90年代初期,奶茶、果味红茶相继出现;90年代中期,河北旭日升集团推出冰茶,红极一时[2],迅速占有高份额的市场率[37]。2000年,旭日升茶饮料总产量占据中国市场70%的份额,在中国饮料十强中排名第二。然而,随着旭日升的败落,汽茶饮品逐渐淡出市场,品牌集中在了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等大型企业,分占着前三甲的位置[39]。2007年,康师傅茶饮料打破三分天下的局势,成为最强劲的领跑者,销售额达到7.88亿美元[35];2011年,康师傅继续一路攀升,其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1%,产品有康师傅绿茶、冰红茶、冰绿茶、铁观音茶等,且以冰茶(冰红茶、冰绿茶)最为畅销[40]。目前,统一茶饮料是仅次于康师傅的第二大品牌,主要有冰红茶、绿茶。在市场竞争与角逐的持久战中,这两个品牌得到了互相的促进,目前二者共占据着80%左右的市场。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通过创新、营销策略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为基础,其果味茶系列和调味茶系列也在努力争夺中国茶饮料市场。

2.2茶食品

茶食品指茶叶先加工成超细微茶粉、茶汁、茶天然活性成分等,然后与其他原料共同制作而成的含茶食品[41]。茶食品的推出是对茶叶利用方式的一次变革,从“喝茶”发展到“吃茶”。茶叶的干物质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成分可以通过喝茶被人体吸收,而脂溶性成分则残留在茶渣中,如蛋白质[34]。茶食品将茶和食品结合在一起,这种吃茶的方式,可谓将茶叶资源得以最大利用。

目前,我国的茶食品主要有茶餐、茶味坚果、茶味糖果、茶味糕点、茶叶冷冻制品、茶叶果冻、茶味蜜饯等[41]。茶餐包括茶菜和茶主食,茶菜是指以茶叶作为辅料,调整其他食物的色、香、味,如西湖龙井虾仁、碧螺春虾仁等;茶主食包括茶饭、茶面条、茶面包、茶饺子和茶叶蛋等,这些食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含有大量的功能性成分,且具有茶香[42,43]。文海涛[44]研究表明,向面包中添加茶叶是切实可行的,不仅改善了面包的色、香、味,还延长了面包的保质期,增加了营养价值。李家华以[45]向日葵、绿茶、甘草、食盐为原料,研制出品质、风味俱佳的茶香瓜子。孙科祥[46]以碧螺春和绿豆粉为原料,研究了茶香绿豆糕的加工工艺,并制定了质量标准。

我国茶食品的销售商以拥有连锁专卖店的企业为主,如天福茗茶、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八马茶业、安徽天方集团等[41]。不同企业的茶食品产品大同小异,如天福茗茶的茶食品系列主要有糕点、酥类,蜜饯、干果类,糖果类等,天方集团的茶食品系列主要有茶酥、茶香果脯、慢点和饼干等系列,八马茶业主要有瓜仁类、蜜饯类和糕点类。其中,天福茗茶的茶食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旗下的天仁食品厂已获得ISO9001、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产品曾2次被指定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高峰会议大会用品和礼品,表明中国的茶食品已经走出国门,面向世界[42]。

2.3茶保健品

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主要有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茶多糖,应用茶叶、茶叶提取物或单独的功能性成分加工而成的保健品具有各种保健功效。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防止心血管疾病、抗变态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突变、抗辐射等多种功能[47]。Lee M-J等[48]研究发现,茶多酚制剂能提高茶多酚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陈继英[49]研制出了能在体外持续释放12小时的茶多酚缓释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指出高湿度对缓释片的外观和释放度有明显影响。威海科力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茶多酚软胶囊,采用先进技术增加茶多酚的稳定性,深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糖尿病患者的喜爱[50]。此外,由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抗凝血及抗血栓、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辐射、抗癌等功效[47],研究者努力探索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已经成功从茶油粑、茶叶籽粕、粗老绿茶中提取出茶多糖[51-53],并制作茶多糖含片[54],拓宽了茶多糖的医疗、保健方面的效果,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

2.4日用品

茶叶除了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保健品外,还应用于日用品,如茶味牙膏、茶枕、茶袜子等。美晨集团旗下的黑妹品牌,推出的茶极爽牙膏蕴含龙井茶精华,能够清新口气、减少牙菌斑、洁白牙齿[55];诸暨绿箭茶叶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研发的茶袜,抗菌效果达到A

级,除臭功能是普通袜子的10倍以上[56]。另外,儿茶素在波长200~300nm有较高的吸收峰,被称为“紫外线过滤器”[57],茶多酚能有效防治皮肤的紫外损伤和光老化[58-59],可添加到防晒霜中,在不久的将来可望成为一项深入研究的课题。

2.5国外茶制品的发展现状

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要早于我国,如茶饮料最早始于1950年美国的速溶茶,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冰茶的大规模生产,日本在80年代初首先开发并生产了罐装茶饮料[60]。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茶饮料生产国,其品质、品牌、种类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09年其市场规模为800亿人民币[61]。2000年,直接采用茶鲜叶生产茶饮料的日本生鲜茶饮料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加工技术方面,日本学者研究认为高温提取产品适宜热饮,低温提取产品适宜冷饮[62];酶法澄清技术已经成熟,美国纽约开发公司、日本Kikkoman生物工程公司均已批量生产单宁酶,酶的固定化技术也已经基本成熟[63]。除茶饮料外,日本还开发了丰富多样的茶食品,如茶面包、茶酒、茶豆腐、茶酱,以及海藻茶、薏苡茶、橄榄茶、猕猴桃茶等复合茶与保健茶[64,65]。

3茶制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加强,茶叶资源的利用将更加充分、深入,主要有三种发展趋势:一是可利用的茶树资源的丰富化,以茶叶为主,茶花、茶籽、茶根、修剪枝叶、茶渣、下脚料等副产品为辅,避免茶树资源的浪费,提高整个茶产业产值,增加茶农收入;二是以茶叶功能性成分为主的保健品的开发,如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将这些成分制成胶囊、含片,不仅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且方便、简洁;三是产品的多元化,除了传统茶外,茶饮料、茶食品、日用品、茶餐饮等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茶食品和日用品,改变了传统的茶叶利用方式,促进了多元化的发展,加速了茶叶的消费增长。

参考文献

[1]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1年中国茶叶产业综述[R].中国茶叶

行业发展报告,2012:3-10.

[2]孙其富,张凌云,梁月荣.我国茶饮料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6):58-60.[3]尹军峰,林智.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

2002,22(1):7-13.

[4]杨昌照.我国茶饮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饮料工业,1999,2

(2):1-3.

[5]焦家良,宋普球,吴静,等.一种用茶、粮食和其它食用原料制备

的系列食品[P].中国专利,201010103330.5,2010-02-01. [6]焦家良,宋普球,蔡定宝,等.一种速溶红茶粉及制备方法和应

用[P].中国专利,200910163209.9,2010-06-02.

[7]米兰,米春山.一种方便面茶食品[P].中国专利,

200710061340.5,2009-04-15.

[8]梁红艳,黄小异.茶多酚在牙膏中变色因素的探索[J].口腔护理

用品工业,2010,12(3):21-22.

[9]卢柳.一种松针茶饮料的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

201210228056.3,2012-10-31.

[10]韩正春,黄元,钟继平,等.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P].中国专利,

201110115712.4,2012-10-31.

[11]屠幼英,邹建材,张维.一种缓释型含茶塑胶颗粒及其制备方

法[P].中国专利,201110118745.4,2011-11-23.

[12]金开美,吕立哲,张顺.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茶叶,

2009,35(2):67-69.

[13]杨玉明,马娟娟,黄阿根.茶树花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酿

造,2009,(11):109-112.

[14]黄阿根,董瑞建.茶树花活性成分的分析与鉴定[J].食品科学,

2007,28(7):400-404.

[15]TAKEO C,KIINUGAS A H.Extraction of hypoglycemic from

tea[M].Japan:KokaiTokkyoKoho,1992.

[16]HOKPUTSA S,GERDDIT W,PONGSAMART S,et al.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s with pharmaceutical importance from Durian rinds(DuriozibethinusMurr.):isolation,fraction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activity[J].CarbohydPolym,2004,56(4): 471-481.

[17]MORI M,MORITAN,LKEGAYA K.Polysaccharides from tea

for manufacture of hypoglycemic antidiabeticsand health foods[M].Japan:KokaiTokkyoKoho,1989.

[18]田国政,王东辉,周光来,等.茶树花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26-28.

[19]郭艳红.从茶籽中提取茶籽油、茶皂素和茶籽多糖研究[D].上

海师范大学,2009.

[20]吴树良.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J].茶叶,2001,27(1):48-

51.

[21]郭华.高档茶籽油的提取及茶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湖南

农业大学,2007.

[22]郭振楚.糖类花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17.

[23]Krishnapillai S.Effect of waste tea(tea fluff)on growth of

young tea plants(camellia sinensis L.)[J].TeaQ,1998,50(3): 98-104.

[24]舒庆龄,赵和涛.茶渣饲养肉用鸡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1995,23(4):355-356.

[25]刘姝,涂国全.茶渣经微生物固体发酵成茶饲料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1):130-133.

[26]吴树良.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J].茶叶,2001,27(1):48-

51.

[27]陈利燕."茶渣有机-无机复合肥"研制及对茶叶品质和土壤环

境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

[28]叶倩,梁月荣,陆建良,等.茶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茶叶,

[2]夏涛.红茶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J].茶叶科学,1999,19(2):139-

144.

[3]尹军峰,闵航,许勇泉,等.摊放环境对名优绿茶鲜叶茶多酚及

儿茶素组成的影响[J].茶叶科学,2008,28(1):22-27.

[4]张正竹.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第1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5]程启坤.茶叶品种适制性的生化指标一酚氨比[J].中国茶叶,

1983,(1):38.

[6]钟萝.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实验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8.

[7]顾谦,陆锦时.茶叶化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8]Robertson A,Bendall D S.Production and HPLC analysis of

black tea theaflavins and thearubigins during in vitro ovidation[J].Phytochemistry,1983,22(4):883-887.

[9]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第三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0]吕才有,李明玺.云南红茶品质特点的比较分析研究[J].广西农

业科学,2009,40(6):749-751.

[11]李大祥,方世辉.绿茶、红茶加工工艺对茶鲜叶中多酚类物质

的影响[J].中国茶叶加工,2005,(4):23-29.

[12]Obanda M,Owuor P.Flavanol composition and caffeine con-

tent of green leaf as quality potential indicators of Kenyan black teas[J].J SciFood Agric,1997,74:209-215.

[13]刘仲华,黄孝原,施兆鹏.红茶和乌龙茶色素与干茶色泽的关

系[J].茶叶科学:1990,10(1):59-64.

2005,31(3):150-153.

[29]霍红,李楠,吴绒.茶多酚在祛蒜味牙膏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

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223-227.

[30]那海燕,张明辉,张育松.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J].亚

热带农业研究,2010,6(1):48-51.

[31]王艳丽,刘燕,伯英,等.崂山茶枕对甲醛的吸附特性研究[J].青

岛大学学报,2008,23(2):64-67.

[32]周智修.我国名优茶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

院研究生院,2010.

[33]杨勇,王岳飞,杨贤强.茶叶深加工、综合利用与产业关联度分

析[J].茶叶,2004,30(1):9-11.

[34]张建勇,江和源,崔宏春,等.茶叶新型成分与功能食品开发[J].

湖南农业科学,2011,(3):104-108.

[35]王刻铭.我国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钻石理论的分析

[D].湖南农业大学,2008.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饮料[S].GB/T21733-2008.

[37]孙威江,张翠香.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现状与趋势[J].福建

茶叶,2004,(1):35-37.

[38]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1年中国茶叶产业综述[J].2012年中

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2012:3-10.

[39]刘松涛.茶饮料市场现状及其发展[J].食品工业,2003,(4):49-

50.

[40]康师傅介绍[EB/OL].康师傅公司网站.http://www.masterkong.

https://www.360docs.net/doc/5c7966052.html,/trends/introduction/.

[41]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我国茶食品行业发展综述[J].茶世界,

2012,(4):52-55.

[42]吴燕利,魏美妮,章传政.茶食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食品科

学,2010,(3):365-366.

[43]董青华.中国茶食及其搭配艺术[J].中国茶叶,2009,(2),39-41.

[44]文海涛.茶面包加工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5.

[45]李家华,周红杰.茶香瓜子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2,(1):33-

34,36.

[46]孙科祥,计红芳,张令文,等.茶香绿豆糕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

开发,2009,30(8):44-47.

[47]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8]Lee MJ,Maliakal P,Chen Laishun,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tea catechins after ingestion of green tea and(-)-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by hum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metabo-

lites and individual variability[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02,11:1025-1032.

[49]陈继英.茶多酚缓释片的研制[D].天津中医学院,2002.

[50]茶多酚软胶囊[Z].环球医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c7966052.html,/business/

zs235933.htm.

[51]欧阳鹏飞.一种从茶粕中提取高纯茶皂素的工艺[P].中国专

利,201210135718.2,2012-09-12.

[52]黄宝生.从茶叶籽粕中提取茶多糖的工艺[P].中国专利,

200910029762.7,2010-01-06.

[53]陈海霞.一种从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方法[P].中

国专利,200910068255.0,2009-09-02.

[54]黄宝生.茶多糖含片[P].中国专利,200710190896.4,2008-04-

30.

[55]茶极爽牙膏[Z].美晨集团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c7966052.html,/HM/

Products.aspx?cataid=PC001006.

[56]袁华明,谢灵坪.诸暨茶叶做袜子上市一周即售罄[EB/OL].和

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c7966052.html,/2012-05-08/141153558.html. [57]曾磊,张玉军.茶多酚的功能特性及应用[J].牙膏工业,2003,(1):

43-46.

[58]HSU S,BOLLAG W B,Lewis J,et al.Green tea polyphenols

induc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epidermal ker-atinocytes[J].Journal of Pharmacol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2003,306(1):29-34.

[59]JANJUA R,MUNOZ C,GORELL E,et al.A two-year,double-

blind,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oral green tea polyphenols on the long-term clinical and histologic appear-ance of photoaging shin[J].DermatolSurg,2009,35(7):1057-1065.

[60]王志岚,李书魁,尹军峰.茶饮料市场现状浅析[J].江西农业学

报,2009,2(5):197-198.

[61]屠幼英,汤雯,张维,等.日本茶饮料近十年市场分析报告[J].食

品工业科技,2012,(4):462-464.

[62]末松伸一,久延羲弘.绿茶饮料缸诘の嗜好性に及ぽす饮用温

度と成分の影响[J].日本食品工艺会誌,1994,41(4):272. [63]龚加顺,邓剑盈,刘勤晋.单宁酶的制备及其澄清茶饮料的动

力学研究[J].食品科学,1998,19(9):5-8.

[64]赵和涛.日本茶叶新产品及茶食品研制动态[J].蚕桑茶叶通讯,

1994,(1):5-7.

[65]赵和涛.日本茶食品及加工技术[J].食品科技,1995,(4):17.

!!!!!!!!!!!!!!!!!!!!!!!!!!!!!!!!!!!!!!!!!!!!(上接第39页)

2020茶叶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茶叶行业现状及 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茶叶行业现状 (5) 1.1茶叶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5) 1.2茶叶市场规模分析 (7) 1.3茶叶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7) 2.茶叶行业存在的问题 (10) 2.1茶叶单产低 (10) 2.2劳动效率低 (10) 2.3组织化程度低 (10) 2.4茶叶的标准化程度低 (11) 2.5缺乏龙头企业 (11) 2.6行业服务无序化 (12) 2.7供应链整合度低 (12) 2.8基础工作薄弱 (12) 2.9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3) 3.茶叶行业前景趋势 (14) 3.1茶叶正在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 (14) 3.2消费习惯随消费群体的分化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 叶消费的新趋势 (14) 3.3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14 3.4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

头角15 3.5产业规模化是趋势 (16) 3.6发展空间广阔 (16) 3.7消费需求多元化 (16) 3.8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 (17) 3.9电商成为茶叶重要销售渠道 (18) 3.10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 (18) 3.11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8) 4.茶叶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1茶叶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2茶叶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0) 4.3茶叶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0) 4.4茶叶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1) 5.茶叶行业竞争分析 (22) 5.1茶叶行业竞争分析 (22)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3)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3) 5.2中国茶叶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 5.3中国茶叶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4)

中国茶叶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分析范文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08.9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公顷,增长了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实行改制的“老字号”茶叶企业,改制后的股本为3000万,国有(企业)参股20%,10%社会法人股,主要是两家上游生产企业,其他70%职工股。改制后企业的机制变活了,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资金积累,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张一元的年销售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内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云南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云南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云南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云南澜沧江啤酒集团也把开发茶产品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个体私营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纸包装现状及发展趋势

纸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玉坤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纸包装行业是包装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几种纸包装材料新产品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了纸包装材料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探讨了纸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纸包装、材料、绿色化 现代包装的四大支柱———纸、塑料、金属、玻璃材料中, 纸包装材料以其原料来源广泛, 印刷性能好, 便于复合加工, 便于工业化生产, 便于运输,成本低, 重量轻, 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运输等诸多领域。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纸包装材料的用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几种纸包装材料新产品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 介绍纸包装材料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探讨纸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一、纸包装市场发展快 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国家, 包装应用的纸和纸板都占最大比例。据有关资料报道: 世界上最大的产纸国——美国, 包装加工用纸产量占美国纸与纸板总产量的比例, 1994 年为49.3%, 2004 年提升到50.3%。日本包装材料与容器中, 纸包装无论在产值上还是产量上, 都居于世界前列。如2005 年日本纸包装的产值占总产值的40%多, 纸包装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则更大, 达60%多。在日本各类包装材料和容器中, 纸、纸板、纸制品的产值和产量都是最大的。韩国2005 年纸品总产量为1055 万吨,其中纸板和纸板合计528 万吨, 占总产量的一半。中国台湾的这一比例也高达70%。据世界包装组织预计, 到2009 年世界包装市场规模将增加到5560 亿美元, 同时纸包装市场规模将增加到2160 亿美元, 纸包装的市场前景看好。 纸包装行业也是中国包装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从1999 年开始, 我国纸包装制品业的产值超过了塑料包装制品业的产值, 跃升为包装行业的第一位。纸包装制品产值已占包装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纸包装制品的产量, 正以平均每年9%的速度递增。近15 年来, 中国居民纸张的消费能力翻了5 番。1990 年, 中国人均纸张消费量为10 千克, 2006 年达49 千克。1990 年至2006 年间, 中国纸张消费量增长390%。数据统计显示, 我国纸包装制品, 预计从2006 年到2010 年达到2700 万吨, 从2011年到2015 年达到3600 万吨。与此同时, 瓦楞纸板产量从2003 年开始, 成为世界第二大国, 超过日本、欧洲仅次于美国[1]。由此可见, 纸包装在中国包装行业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除不断扩大在各种包装材料中所占的份额之外, 纸包装正向高质量、高强度、轻量化、多功能性、新工艺、新设备及拓宽应用领域等方向发展。比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各种特殊性能的纸包装材料的新产品, 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纸包装材料的新产品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普通纸质包装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特殊需求,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各行业生产的需要, 研发出了许多有特殊功能的纸包装材料。 1.泡沫包装纸

塑料包装材料发展趋势及特点

塑料包装材料发展趋势及特点 (一)世界塑料包装材料发展展望 1.塑料在包装工业中仍成为需求增长量最快的材料之一 从国际上看,尽管塑料包装材料一直经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但从近年来发表的数据看,塑料在包装工业中仍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材料之一。据美国Freedonia集团的统计分析和预测,美国包装领域中纸和塑料1996-2001年间平均增长率为2.4%,其中纸板为1.6%,塑料为3.4%。据日本《包装技术》统计资料,日本塑料包装材料销售量在各类包装总销售量中所战友比例为15.4%,仍位于纸和纸板(57.5%)之后居第2位,木制品为5.2%,其它为0.7%。 根据上述美、日的发展和预测,可以明显看出,21世纪塑料包装材料将持续稳步增长,在包装材料领域中仍然充满勃勃生机,在保护商品、提高商品价值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2.高阻隔、多功能塑料包装材料成为许多国家的开发热点 高阻隔、多功能性塑料包装材料成为许多国家热点开发的包装材料,并已有部分产品投入了工业生产。这类材料包括高阴渗性、多功能保鲜性,

选择透气性、耐热性、无菌(抗菌)性以及防锈、除臭、形状记忆、能再封、易开封性等塑料包装材料,其中以高阻渗性多功能保鲜、无菌包装材料等发展更为迅速,将成为21世纪初发展的重点。 21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增长,高科技不断发展,产品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更趋向方便、休闲。无论是日用品包装、食品包装、工业包装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环保呼声日烈,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从而呈现包装薄膜、容器、片材向轻量化、薄壁化发展趋势。其关键技术是积极采用具有超韧性、能加工较薄、较易加工的新型原料,如双峰高分子HDPE、茂金属催化剂的聚乙烯、聚丙稀和聚苯乙烯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了软包装结构的许多性能,如韧度、透明性、阻渗性、耐热性和抗穿刺性等,并可降低热封温度、改进加工性、提高包装生产线速度等。聚乙烯食品包装膜的特点之一是可以控制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的渗透率,可用于可控气调包装,大大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用于超市色拉、胡萝卜片、椰菜花及肉类等半成品包装以及农产品保鲜袋、阻渗性收缩包装袋等。美国2000年,此类半成品货架容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增加到25%,农产品以新鲜采摘形式出售将达25%,农产品以新鲜采摘形式出售将达25%,以MPE可控气调包装薄膜的需求量将随之大大增长。 3.节能、环保、易回收利用成为技术开发的出发点

浅析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析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以“农业富、旅游兴、生态美”为主题,积极探索符合XX实际的特色集镇建设路子,着力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大力夯实农村基础设施;着力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经过多年发展,XX镇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1.8万亩,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如今,XX镇茶文化为主要特色的集镇品味不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显,茶叶产业已跃居“三大产业”(茶产业、养殖业、蔬菜产业)之首,成为全镇第一大支柱产业。当前,如何加快茶产业发展,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对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本概况 XX镇位于XX县东部,距县城40公里,南连A镇,西邻B 镇,北抵C镇、D镇,全镇总面积70.4平方公里,辖岚丰、XX、高果、茅岗、和平、XX等6村(社区)42个村民组,共4801户、17557人。XX镇地处中、低、丘地带,海拔为820-1112.6米之间,镇址XX街海拔924.3米,全镇平均海拔910米,最高点XX社区尖峰顶海拔1112.6米,最低处XX村小龙洞海拔820米,地貌属黔北高原边缘的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岩石主要以碳酸

盐岩和砂岩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900-1100mm,无霜期320天,年均总日照时数为1112小时,年平均温度15℃,全年主导风为东北方向,风力多为1-4级。镇内有水库两座,马桥水库135万立方米,穿洞水库240万立方米,另有丰富的地下水为全镇部分村镇提供人畜饮水。土地类型为山地黄壤和黄色石灰土,PH值偏酸性,为茶叶的健康生长及优良品质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保障。 通过多年努力,XX镇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作为引领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农业富镇”发展之路,立足镇情实际,大力实施农业板块经济,大力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以打造“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贵州XX贡茶茶业公司发展贡茶产业,打造茶旅休闲产业,建成了万亩茶叶产业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打造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二、发展现状 (一)布局合理,基地建设强力推进。XX镇总体规划编制于2011年,规划期限为20年,即2011年~2030年。集镇规划总面积3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集镇人口5000人,远景规划集镇人口9000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80.24平方米。《规划》将XX

2021年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地处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畔,随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结束,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二期工程全面展开,实施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高效库区林业产业经济已成为全县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有效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全县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开发两大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以林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一是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以林业为主体的农林网络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地力减退、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44%,增长了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年输沙量减少75%,流域径流时间延长了7-1天,中强度水土流失由75%下降到3%,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害率逐年降低。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以林业为导向的传统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中最活跃的板块,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兴起。**的自然风光,**的漂流探险,**的滑雪滑草都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以秀水青山为切入点而发展起来的。 三是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库区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变平面生产模式为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按照“山下粮菜,山上银行”的思路,具体建设模式为山顶戴帽—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建水保生态林,把住水土流失源头;山腰种果—小于25度的山腰地带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等腰梯田,在梯上建设以柑桔、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高效经济林,为农民开拓致富项目;山下粮菜—即在河谷冲积地带改造低产田,沟、渠、林、路网络配套建设,发展粮油、蔬菜等多经作物。 四、移民安置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林为载体,应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开发移民,拓展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空间和就业门路,增加了安置容量,解决了库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目标。

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目前存在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经验总结。 标签:茶叶现状对策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体制下,黄冈市的茶叶产业资源被分配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几千余家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从事生产的茶叶企业,茶园面积在500亩以下,产值在10万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积的茶园在农户手中,从事加工的茶叶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销售以个体户零售为主,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茶叶企业。 2、黄冈市茶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 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世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黄冈市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部分地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茶叶企业,使他们生产的茶叶占据了黄冈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黄冈市高档茶叶的生产消费市场。尽管如此,黄冈茶叶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以农村务农的农民为主,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技术骨干,难以接触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故导致黄冈茶叶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上徘徊。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历经十余年,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产业化进程来看,目前都不是十分成熟,消费短期内可能很难显著增长。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机会,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仍然进展缓慢。本文主要以北京地区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商用轿车)为研究对象,实地考察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和与政府的协商状况,同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影响电动汽车购买的因素,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作出合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未来展望 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 早在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设计的电动汽车包括3类: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并以这三类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动、动力蓄电池为“三横”,建立“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基本跟上了全球的步伐,大体站到了世界同一起跑线。自此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大量产业相关政策,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上了日程,这在我国汽车史上还是头一次。自2004年起,在国家的长远规划和能源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被多次强调。从2005年开始,我国政府出台了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清洁汽车、电动汽车政策措施,明确了201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5%~10%;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50%以上的发展目标。 2006年财政部针对实施新消费税政策时明确规定:对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在新目录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鼓励产业。很多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制造,都已列入了国家鼓励范围,享受鼓励政策。 2008年8月31日,在2008(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部长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确目标:到2012年,国内将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2009年,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几乎每个月甚至每周都在出台政策和制度保证电动汽车更好和更快发展。 2010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以抢占产业制高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进入实质性政策扶持阶段。该阶段不仅把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

纸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纸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纸被认定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绿色包装材料之一。本文从纸包装材料的优势探讨了纸包摘要: : 装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字:包装材料;纸;发展趋势 现代四大支柱包装材料:纸、塑料、金属、玻璃。其中,纸材料制品增长最快。跟其它的三大材料相比,纸具有极大的优势,被认定为最有前途的绿色包装材料之一。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纸类都是最重要的包装材料之一。发达国家的包装消费额往往达数百亿美元,中国也已不下300亿美元。其中纸和纸板在全球各类包装材料与容器上所占比例,产值和产量都在1/3以上,髙于塑料、金属和玻璃。世界纸和纸板包材产值占全部包装材料与容器总产值的36%。,占总产量的35.6%[1]。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纸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日本纸与纸板产量2000年达3180多万吨,为历史最髙纪录。在我国,纸包装占包装材料总量的50%左右,从发展趋势来看,纸包装的用量会越来越大。 1.纸包装材料的优点 纸包装材料之所以能受到大众的亲睐,是基于它有一系列其他许多材料不能替代的优点。 首先,纸材料本身的性能优良。 纸的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成本低廉、加工性能好、印刷性能优良、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不透明、卫生安全性好、弹性和韧性好、品种多样,容易形成大批量生产、重量较轻、便于运输,收缩性小、稳定性高、不易碎且易切割。同时,使用薄型和具有阻隔性好的纸基复合材料包装物品,能够延长货架寿命。纸包装仅有轻微的静电性,适宜包装面粉类产品和髙速在线包装。它又是健康食品和药品的传统包装材料,对于崇尚自然的现代人,纸包装深受欢迎[2]。 第二,纸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包装材料之一,是因为其在环保方面与其它包装材料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倡导的是环保型消费,重复利用资源,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费量,同时又能达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目的。纸制包装材料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它不仅可以重复利用,其废弃物还可以降解而变成肥料,又可以焚烧而作为能源。纸包装使用便宜的油墨和粘接剂即可完成,例如可以用水溶性胶水和不带溶剂或低溶剂的油墨涂在纸上,有益于环保。 2.纸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目前乃至今后几年内,我国包装纸的发展方向是髙强度、低克重、多功能,以满足水泥、面粉等一系列包装使用髙强度的需要;发展中、高档纸箱产品,重点是多色彩瓦楞纸箱,以适应国内外纸箱的需要;发展烽窝制品包装新技术、新产品,以逐步替代木制品包装;充分利用我国再生自然资源,发展如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纸模包装行业,以替代发泡塑料生产餐具盒、托盘和工业产品包装制品。通过开发新型纸浆增强剂和改进瓦楞纸板结构,提髙纸强度、减少纸板厚度来达到减量,同时发展经济、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目的。 2.1多功能专用包装纸品 在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被包装物对外包装材料有着多方面的要求,如防潮、保鲜、保温、杀

未来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精)

未来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从整个世界包装业的发展看,尽管塑料包装材料一直经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但塑料包装在包装工业中仍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材料之一。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塑料包装材料除要求能满足市场包装质量和效益等日益提高的要求外,还进一步要求其节省能源、节省资源,用后易回收利用或易被环境降解为技术开发的出发点。为此塑料包装材料正向高机能、多功能性、环保适应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及拓宽应用 领域等方向发展。 高性能、多功能性塑料包装材料正成为许多国家开发的热点,并已有部分产品投入了工业生产。这类材料包括高阻渗性、多功能保鲜性、选择透过性、耐热性、无菌(抗菌性以及防锈、除臭、能再封、易开封性等特性,其中以高阻渗性多功能保鲜、无菌包装材料等发展更为迅速。另外,近年来正在研究开发的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正受到关注。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PEN 的树脂结构与PET 十分近似,但PEN 在所有方面的性能都优于PET ,它具有如下特性:1.PEN 的热变形温度比PET 高30℃,达到100℃,可以用于热灌装。2.PEN 的玻璃化温度比PET 约高40℃,同时其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弯曲强度也较高,故PEN 的尺寸稳定性好,热收缩率低、长期耐热性好。3.PEN 耐酸、耐碱、耐水解性和耐一般化学药品的性能优于PET 。4.PEN 是各种塑料中气体阻隔性较好的一种,对氧气、二氧化碳、水的阻隔性分别比PET 高4倍,5倍,3.5倍。5.PEN 与PET 相比,对有机溶剂的吸附性较小,本身游离、析出性也低。6.PEN 结晶度低于PET ,易制得厚壁透明瓶。7. 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 性能。8.PEN 有很好的卫生性能。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趋势是销售等茶产业,同时还具备着品茶、评茶、茶赛、茶艺、茶的研究等精神文化表现。中华茶文化包括的面很广,博大精深,包容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华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医学、保健、艺术等为一体,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经济能源、发展潜力等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润滑剂。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大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一个载体,她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她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特殊的魅力,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精神调剂陶冶情操审美教化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是在民间土壤里发育起来,几千年来,饮茶风习在民间之盛,已达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成为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 根据记载,中国开始研究茶文化,可以追溯到西晋杜育的《荈赋》,唐代中期茶人和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崖石使君》,著名茶圣陆羽的《茶经》,明代茶人张源的《茶录》等,一些茶家和爱好者从事研究,并著书立传,以供后人参考研究,使之相互传承发扬光大。茶,可以提神解乏,以茶养生、自娱、敬客、赠友,完全变成一种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行为。

人类在种植、加工茶叶的辛勤紧张的劳动中,把制作出来的成果,在劳动之余或休闲时候,慢慢捂出一套泡茶和品茶的技艺。随着艺术的提高,现代的茶家们根据冲泡全过程,总结出八道程序:“白鹤沫浴、观音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尝汤色、品啜甘霖。”把泡饮香茗的全过程用文字来提炼,并提升到茶文化的高层次来表现,使之更精彩生动。茶家们在泡饮时,认真讲究茶质、用水、茶具、冲泡,“水用清泉,炉以炭火,茶具小巧,茶讲形、香、色(汤色)、韵。”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增进娱乐性,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同时,茶家们的品尝方法也很讲究,不是大碗豪饮,而是小啜、含口、徐咽、细品,通过品尝过程中的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进入诗化的美妙的境界句,达到哲理的高度。 人们在工作之余,休闲聚会的时候,用上优质的茶具,拿上一泡好茶,围坐在一起,或是评茶论道,或是促膝谈心,或是畅谈天下大事……;有的和着茶韵吟诗诵赋、挥毫泼墨、读书看报、自娱自乐,激励情感,心胸坦荡,受益非浅;有的自捧一杯香茗,淡然而坐,慢斟细品,清心无欲、抛弃烦恼、修身养息,借品茶体验和领悟清和、俭约、自尊、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境界等等。通过开展茶文化活动,可以激发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人们的审美经验,改变人们的审美态度。 从泡茶到品尝的艺术过程,人们把它归纳为“茶艺”,古代的茶家把它称为“茶道”,亦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 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 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

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 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葡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显现,主要为西北及黄土高原传统优势葡萄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湾传统优势葡萄产区、秦岭和淮河以南亚热带设施及避雨葡萄产区、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东北冷凉山葡萄特色产区、湖南怀化刺葡萄特色产区、华南一年多收避雨栽培产区等。 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专项的长期稳定支持下,我国主要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适宜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明显改善。据统计,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仅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桃6种果树列入第一批目录)正式实施以来,共有300多个果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前,苹果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华硕、优系嘎拉、红露、红将

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闽北是福建省的主要茶产区,茶类繁多,有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五大茶类。武夷大红袍、肉桂、闽北水仙、正山小种红茶、蒸青绿茶、政和大白茶、闽北茉莉花茶等名扬海内外。茶业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探索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做大做强闽北茶产业,倍受政府及农民的关注,对闽北知名度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展、竞争力的提升和贸易流量的扩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闽北茶叶生产的发展 闽北是乌龙茶的起源地,产茶历史悠久,盛产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等五大茶类,南平十个县(市、区)均产茶。2011年,南平市茶叶种植面积53.6万亩,较2000年增加2.18万亩,增长4.2%;总产量51000吨,其中绿毛茶21280吨,红毛茶5997吨,乌龙茶19960吨。受近年茶叶市场价格一路上扬的影响,2005-2011年,全市茶叶总产量增加16518吨,增长47.9%,年均增加2753吨,增长6.7%;茶叶产值屡创新高,2011年茶叶产值达22.95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39.4%。

表一 1978—2011年南平市茶叶生产情况 单位:万亩、吨、 (注:以上数据源于统计年鉴) (二)闽北茶叶加工业的发展 多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化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茶业富民战略,以“稳定、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以练好内功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使茶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兴盛局面。 1、茶叶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 “武夷岩茶热”的持续升温,进一步提高了闽北茶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使乌龙茶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

纸质包装的发展现况与前景

纸质包装的发展现况与前景 包装1402 1040314208 刘秋芸 我国纸制品包装行业发展现状浅析 当前,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虽然经过近30年发展,行业内已出现一批上规模、技术先进的生产企业。但从整体看,纸制品包装行业集中度仍很低,属于原子型市场结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同时,在中国纸制品包装市场庞大需求总量和快速增长趋势下,全球主要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均已进入中国市场,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各类纸制品包装的使用遍及人类生活及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纸制品包装在消费领域应用的深入,消费者行为也对以下游行业为销售对象、原本不重视产品市场营销的纸制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纸制品包装产品的性能设计和装潢设计均已成为行业产品重点发展的方向,各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被研发出来用以设计出抗折耐压性强、印刷效果好、包装花色品种较多的纸包装,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国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化也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升级。但不容忽视的是,造纸行业环保问题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在排污降耗方面的成本必将增加。另一方面,国际纸制品包装企业在中国不断加大投资,采取同盟、兼并等策略,使得国内纸制品包装企业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压力。 当前的造纸工艺相当先进,纸材从传统单一向品种多元化、功能专业化方面发展。如用于食品包装的选纸就有吸水、防水、保温、太阳能转热能、果渣纸、豆渣纸、胡萝卜纸、长效防霉纸、保鲜纸、易拉罐纸、丙烯合成纸、泡沫纸、自粘包装纸、硬质轻型包装纸等新型纸材。不同的内装物对包装纸材有各自特殊的要求,包括包装法规规定标准和商家自身的特色需求,所以包装设计师应对各种纸材的结构、纹向、克重和厚度等有比较具体的了解。恰当地利用纸材的特性,才能完美的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包装纸型。 弯、折、卷、切、穿插、接合、压痕、延展、插入、粘贴、交接、包围、辅助工具都是纸型包装的成型基础,线型和体量是纸型形态的外观特征。把纸艺的造型语言与纸型包装结构融为一体,利用纸材的切割线、折叠线、平面、镂空面构成效果和作用,使造型结构美观达到美化商品的作用。基于可行的纸型加工工艺,精心设计封盖于锁底、开窗、提手、间壁和其他功能性包装结构,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及储运、展销方便、利于客户消费使用。 纸制品包装行业产品众多,主要有瓦楞纸、蜂窝纸和凹凸纸三大类,由这三大门类派生出来的纸包装又包括纸箱、纸盒、纸袋、纸杯、纸浆模塑等,其中纸箱、纸盒及纸杯是行业产品市场中销售规模较大的产品。近年来,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产销规模扩大,且增幅均在20%以上。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7966052.html,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崔秀明黄璐琦郭兰萍刘大会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04期 [摘要]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我国近年发展十分迅速的中药大品种之一,在我国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该文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主要经验,找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七产业发展的目标及对策措施,为我国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三七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行业中有重要影响,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人参的中药材大品种,也是复方丹参滴丸、云南白药、血塞通、片仔癀等我国中成药大品种的主要原料。三七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后遗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中[1-3]。三七皂苷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也是目前研究较为系统的化学物质。迄今为止,已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70余种单体皂苷成分[4], 现阶段我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400多个,批准文号3 200个,涉及的生产厂家1 300家,年需要三七800万kg[5]。三七还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按现在的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每公顷产值可达150万元左右。由于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力不断提升,知名度提高,三七产业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本文根据三七主产区的调查资料,总结了我国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经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及发展对策,供同行参考。 1 三七产业发展现状 1.1 三七种植业发展历史及现状评价三七是我国特有种,因其对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有特殊要求,分布范围仅集中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 200 ~2 200 m,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传统上以云南文山、广西靖西等地为主要种植地区。由于价格不断上涨,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近几年三七的种植区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云南产区已由文山扩展到云南红河、玉溪、曲靖、昆明、大理等其他地区;贵州、四川、广东等地也开始栽培。在云南产区,三七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4 300 hm2发展到2013年的20 000 hm2;产量从2003年的378万kg增加到2012年的700万kg,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余亿元,加工业产值近30亿元[6]。 三七种植历史已有400余年。1949年以前,云南三七种植面积仅有几百亩,广西有少量 种植。建国后,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三七生产,三七种植得到发展,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从1951年至2013年的62年间,三七产业种植经历了3次大起大落的曲折。1951年到1974年出现第一高种植高峰,当时全国三七种植面积5 333 hm2(其中云南2 933 hm2;广西2 400 hm2);产量为108万kg(云南66.4万kg,广西41.6万kg)云南产区三七产值为6 400 万元,当时的社会需求量为50万kg;之后三七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到1983年,云南文山

对我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对我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一、铜仁地区茶叶生产发展变迁和优势 (一)铜仁茶叶发展的历史变迁 铜仁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遍及于明朝,岁约出10万斤”。据陆羽茶经载(成书于公元760-780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我区的石阡、思南、印江、沿河、德江县属思、夷州地区。明清时期石阡坪山茶已在全国享有盛名。《印江志》记载:明永乐年间梵净山绿茶被列为朝廷“贡品”。《沿河县志》中记载“姚溪茶、野茶坨昔皆为贡品”。由于历史原因,相当的一段时期内,茶叶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发展较慢。石阡县茶叶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在50年代初,茶园面积达到万亩,成为贵州省被国务院表彰的两个县之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茶叶得到了较大规模发展,我区利用日本“黑字还流”贷款和综合农业开发项目,把茶叶作为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开发,发展茶叶生产基地近3万亩,并相继组建了石阡、松桃、印江及沿河县4个茶叶公司和地区武陵山茶场。进入21世纪,地委、行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茶叶领域内引进了山东天目茶业集团、浙江嘉盛武义茶叶公司、和泰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外商企业,依托外商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激活了国有资产,茶叶产业焕发出活力。 (二)铜仁地区茶叶发展优势 优势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品种资源。铜仁是贵州最适宜种茶的中心区域,是名优绿茶的重点产地。全区宜茶地主要是黄壤、红壤、黄棕壤等ph值为4.5-6酸性土壤类型,质地疏松、底土无硬盘层、排水性好、坡度适中;宜茶地有120万亩以上,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面积20万亩以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3.6-17.5℃,≥10℃的日数,积温在4000-5700℃,降雨量为11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大,是全国日照低值区之一。日照为1067-1497小时,日照率25-33%;光照中漫射光多。全区现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120余种,是省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份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