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半封闭式工业硅矿热炉主要技术方案

(冶金行业)半封闭式工业硅矿热炉主要技术方案
(冶金行业)半封闭式工业硅矿热炉主要技术方案

(冶金行业)半封闭式工业硅矿热炉主要技术方案

宜兴市中宇电冶设备有限X公司

33000KVA半封闭式工业硅矿热炉

技术方案

1电炉设备

1.133000KVA半封闭式工业硅矿热炉主要技术参数

1.2电炉设备设计

1.2.1矿热炉设备设计要求

矿热电炉采用半封闭型式,采用铜瓦压力环式电极把持器,电炉炉底通风冷却,炉体采用旋转炉体,炉体测温,变压器长期具备20%的长期超负荷能力。

短网系统、铜瓦、进线电缆都长期具备20%之上的超负荷能力。

烟道和炉盖之间设置了可靠绝缘。

液压系统采用组合阀,且设置储能器。

电极升降油缸上、下俩端均设绝缘加以保护。高压油管俩端全部带绝缘。

为防止电极偏斜,设计时在炉盖、平台及电极导向装置,电极导向装置设绝缘。

所有管道均设管道沟,便于检修。闸阀采用不锈钢丝杆,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每组分水器设3路备用水路,分水器阀门采用不锈钢或铜球阀,分水器给、回水路布局合理。

炉盖采用框架式水冷结构,中心区采用不导磁材料制作。

电炉烟道在二、三楼之间设水冷段,以降低烟气温度。

1.2.2工艺设计要求

电炉厂房柱子跨距按6m、7.5m布置。

电炉车间分设四个跨区,分别是变压器跨(偏跨)7.5m、电炉跨18m、浇注跨24m、成品跨18m。

电炉跨初定为五层平台分别为:

a)+0.0m出渣铁轨道平台

包括铁道、出铁车和铁包、出渣车和渣包等。

其中+2.4m平台为局部出铁操作平台:该平台正对出铁口,包括烧穿器、出铁挡板等出炉工具等。

b)+7.0m电炉炉口操作平台

电炉控制室计算机室布置在此平台上,冷却水系统的分水器和回水槽布置在该平台上、炉口操作工具等。

C)+11.8变压器放置平台

电炉设有三台单相变压器,放置在此平台上成三角形布置,为方便变压器安

装、检修、更换设有变压器吊装孔。

d)+18.3m电极升降机构平台

平台空间内安装有电极升降、压放装置及电炉料管插板阀。液压站也布置在此平台上。

e)+24.8m电炉电极支承及接长电极壳、加入电极糊及加料平台

炉顶料仓座在此平台上。环形加料机及布料皮带均布置在该平台上,此层平台布置有可储存5~8批混合料的中间过度料仓。

1.3矿热炉结构

1.3.1矿热炉炉体

组成:炉体旋转机构、炉底、炉壳、出铁口等。

炉体旋转机构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炉底设计、制作、安装时其平面度误差+10mm。工字钢板下部用钢板连接且焊制壹起。炉壳内径9200mm,高度5000mm,炉壳采用焊接形式。侧壁采用20mm钢板焊接,底部采用22mm钢板制作。

炉体设有5个出炉口,出铁口夹角72o

炉壳分瓣制作,组装后炉壳的直径极限偏差为+18mm。

1.3.2铁口出铁排烟系统

组成:由烟罩、烟气管道、电动翻板阀、烟罩及烟道吊挂等组成。在出炉时,用于对出炉口烟气进行收集、输送。排烟罩上喷涂耐火材料及打结需要的锚钩,防止烟气温度高使之变形。

1.3.4矿热炉电极把持器

组成:组合式把持器由上、下俩部分组成。电极把持器上部主要包括:电极升降

装置、电极抱紧压放装置,上部把持器桶及导向系统、液压机管路等。电极把持器下部主要包括:下部把持筒、防磁不锈钢水冷保护屏、炉内导电铜管、铜瓦、压力环及绝缘系统等部件。每相电极把持器设10片铜瓦,壹个压力环、4片保护屏,导电铜管Ф70×10㎜,铜管材质T2,铜瓦采用锻造紫铜加工而成,由于其工作环境具有高温特点,其内部用软化冷水却。压力环采用油缸式压力环,壹半是丝缸,壹半是油缸。为了电炉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保护电炉重要零部件不受损坏,在电极上部及下部,设计多极绝缘系统,所使用的绝缘件都是特制的,且能承受高温作用,以确保各部分相互绝缘,防磁不锈钢水冷保护屏由无磁钢制成,且在圆周围方向都用水冷却。在电极水冷却密封保护屏和电极之间,填有硅酸铝陶瓷纤维毡,以防止炉内的气体从盖上逸出。压力环和电极冷水保护屏具有相同的外径,当电极下部需要维修时,能够将整个电极提起,使铜瓦高于炉盖,以便维修。压力环圆形误差直径小于5㎜。导电铜管吊挂装置、下把持筒下段、铜管固定装置由无磁钢制成。电极上部设电极抱紧、压放装置,它们不仅能保证在电极上、下移动时夹持电极,而且能够实现电极临时压放,电极的可靠夹持是通过碟型弹簧的机械压力来实现的,把持器上部包括和炉盖、平台之间,设计有导向装置。其中和炉盖之间导向装置由无磁钢制成。

电极把持器主要参数参见下表:

1.3.5电极液压升降系统

电极升降装置采用液压吊缸式结构

1.3.6二次母线系统(短网系统)

组成:二次母线系统包括:水冷补偿器、水冷铜管短网、水冷电缆、绝缘吊挂装置、低压电流互感器等。电炉采用三个单相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到电极之间采用水冷却二次母线系统供电。三个单相变压器及段网均成1200对称分布,导电铜管ф70×10㎜。单相变压器要求跳相(铜管长度≤2000mm时可不进行调相设计),变压器采用水冷补偿器,变压器二次出线方式:管式侧出线,端子直径ф70㎜×10㎜,每台变压器出线端头ф68h11加工长度150㎜,线圈首尾交叉俩排引出。出线端子间距180㎜,俩排间距200㎜,出线端子和短网连接采用水冷电缆形式。采用管式短网,每套导电管组20根,共计60跟,在厂内预组装,进行0.5Mpa压力试验。低压电流互感器是二次侧测量控制和计量专用,安装在变压器二次侧出口处。变压器的二次侧和水冷铜管短网相接用的是水冷却补偿,水冷却铜管短网和电极方向通过连接套连接到水冷软电缆上,水冷软电缆再接到电极导电铜管。软电缆、水冷铜管短网、水冷电缆、电极导电铜管及导电铜瓦构成壹个冷却水回路,每个回路都装有流量开关及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水冷铜管短网通过吊挂装置吊挂在上层平台上,每根铜管有相应绝缘,外包绝缘层。吊挂装置由无磁钢制成。

短网主要参数:

1.3.7烟罩和排烟系统

组成:烟罩、烟道及水冷蝶阀组成。

1)烟罩

烟罩采用全封闭、框架式双层壁水冷钢性结构件炉盖结构,包括盖板,侧板及操作门、密封及绝缘系统、烟道孔及料管孔等。为了减低由于电磁感应造成的涡流损耗,在强磁部位均采用不导磁材料制作。炉盖采用悬吊和支撑结合式水冷板式结构。侧板开设6个操作孔(门)。炉盖上开有10个料管孔、1个中心料管、3个相间料管、6个外围料管,2个烟道接口,炉盖内部净空高度约1800㎜. 2)烟道

组成:水冷段、保温烟道和放空烟道、钟罩阀等。

用于将电炉生产时炉内产生的烟气送入除尘系统,或在除尘系统发生异常时,将炉气直接排空。电炉设2根烟道,烟道直径需要根据正常工作状态烟气流速计算。烟道和炉盖连接段采用水冷结构。保温烟道内表面部喷涂轻质耐火隔热材料。为了保证喷涂的轻质耐火材料牢固,烟道内表面需设计牢固锚钩。烟囱的高度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烟道上部设有电动闸板和罩阀。烟道在+22.4m平台下俩根合壹后对接除尘器,焊接质量符合JB/1152-81Ⅱ级规定。

1.3.8水冷系统

组成:由冷却水分配器、压力、温度和流量监测仪表、阀门、水冷却管道、

集水槽等组成。短网、水冷电缆、导电管、铜瓦采用单独壹套独立的水冷却系统,炉体、炉盖、烟道、料管采用单独壹套水冷却系统,每个冷却水分配器个有壹个进水管法兰和壹个出水管法兰,分别于冷却水管相连,在进水管道上装有流量控制阀门。为便于检查,进水管回水管各排成壹排,且标有水路编号,回水管将冷却水回水返送到公用冷却集水槽中,过滤后经水槽下部的排水管排出。冷却水:电炉本体500t/h,0.35Mpa(分水器压力);变压器140t/h,0.35Mpa(入口压力)进、回水温差不大于8℃.电接点压力计设在分水器上,在进水压力小于0.25MPA时报警。在分水器上设就地温度显示仪,温度和流量开关设在回水管上,在温度高于50℃时报警。

1.3.9炉顶加料系统

组成:炉顶加料系统由振动给料器、炉料输送胶带机(PL4a#)、可逆胶带机(PL5a#)、移动皮带机、料仓及隔板、料管及绝缘、料管闸门、料头、料位仪等组成。电炉加料为连续式加料方式。

1)炉料输送胶带机(PL4a#)、可逆胶带机(PL5a#)

功能:承担二座33.3MVA工业硅矿热炉日常冶炼炉料的输送任务。输送能力:180t/h。

2)移动皮带机

移动皮带机用来将炉料分配到各个料仓.

3)炉顶料仓

加料仓为方形,由金属焊接而成。炉顶料仓共10个,分成俩排分布在电极俩侧,每个加料仓设有雷达料位仪(付加料仓不设),料位信号为模拟量信号。4)料管

9组炉内加料管,1组中心料管,10组料管绝缘及吊挂、10组料管闸门和10组料位仪。外围直径320㎜,中心料管直径377㎜,料管上部(人可操作方便位置)设液压插板阀及针式闸门,以实现间断加料或检修时关料。针式闸门位于液压插板阀上方。料管上设有绝缘段(二段),下降角度小于550,所有料管在电极上限位置之上0.5m线往下均为不锈钢材质,中心料管、相间料管采用不锈钢水冷结构料头形式,其余为耐热铸钢(ZG35+0.03%Cr)料头形式,耐热铸钢料头位可调整消耗式料头,焊接应符合JB/ZQ4000·3-86B级规定。

料仓、料管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1.3.10液压系统

组成:液压系统由液压泵站、电极压放盘(阀站)、蓄能器等组成。电炉车间设有液压站,作为电极升降、电极压放的动力来源,18m平台上有三台独立液压控制箱。分别控制三相电极的压放和电极的升降。

当压力油进入油缸有杆腔时,电极上升,电极下降靠电极自重,电极下降速度由调速阀确定(上升速度由泵确定)。

电极升降由控制室控制,也可由就地压放盘控制。压放装置控制,组合把持

器的夹紧油缸和升降油缸,组合把持器的压放油缸速度由压放盘内的流量调节阀调定。

备用系统的功能相当于壹个电极升降控制单元或压放动力单元,当其中壹个液压泵发生故障时,能够将相应的截止阀打开或关闭,将控制信号切换到备用装置上,即可完成替代故障单元的功能。

过滤冷却系统将油箱中的油经过滤油器和冷却器不断循环,保持介质的清洁度和温度要求。

油箱带有液位指示、温度指示、液位开关,在冷却过滤油泵的吸口没有注油口,通过此油口可向油箱中加油。

每个控制阀组都带有壹个溢流阀和壹个压力表来调节系统压力,压力表由壹个开关控制,需要读取压力值时,按下按钮,压力表方有显示。

电极升降阀组没有压力继电器,设置在流量控制阀上游,用来监视升降压力管路中的压力,测定可能出现的严重泄漏(如管路疏松、软管破裂等),当出现这种异常抵压的情况时,压力继电器发出信号停止油泵且在控制室报警。

蓄能器能够保证在事故停电状态电极向上移动1800mm,脱离反应区。液压站在制造厂进行空载运转,连续30分钟,要求运转平稳,无噪音,控制阀开闭灵活可靠。

宜兴市中宇电冶设备有限X公司

2010年12月28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