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化中生态问题研究及处理

重庆市城市化中生态问题研究及处理
重庆市城市化中生态问题研究及处理

重庆市城市化中生态问题研究及处理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继续推动着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影响城市生态的疾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成为了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主题,也是关系民生利益的重大问题。本文着重庆市直辖后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下所导致的生态问题以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重庆市都市区城市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区“山水型”城市,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在长江上游地区,长江和嘉陵江汇流地带,面积5473km2,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是典型的大山水城市生态系统。又因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的库尾区,其生态系统独特而脆弱。重庆市主城区包括渝中,南岸,大渡口,九龙坡,沙坪坝,江北6个主城区以及北碚,渝北,巴南3个外围区,以重庆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围绕主城区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同时,在直辖后重庆经济迅猛增长,1996年重庆GDP仅1315亿元,人均GDP457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还很落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011年GDP增长16.4%,位居全国第一,总量过3万亿元,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接近3000亿元,年增长超过30%。重庆用投资增量改善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电子工业,能源产业和劳动密集产业“六大支柱产业体系”。其中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重过半达53%左右,且成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仍居后于第二产业,且呈下降趋势。这是重庆实施“工业第一方略”的

发展战略所导致的。

但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不协调发展和城市化道路盲目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发严重,且已成为制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导致的水质污染,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所幸的是,随着人均居民收入的增长,对环境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重庆市政府也注重了对这些城市生态突出问题的治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重庆市以此结合“五大生态功力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划分,实施生态城市战略。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环境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下面详细介绍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的生态问题及解决。

几年前重庆市因雾出名,因而曾有“雾都”这一别称。然而这雾并不是山间袅袅的云雾,而是今日谈之变色的“雾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也就是我们常提及的PM2.5。能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调查显示,重庆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1%,全市每年耗煤2686.5万吨,排入大气的工业废气达2133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气物达75万吨,烟尘和工业粉尘30多万吨。燃煤引起的大气污染物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O%以上,构成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而重庆又是属于东部季风区影响范围,常年降水量较多,因而这种污染又会造成酸雨污染。200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清洁能源”工程、“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和进一步控制尘污染等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每年减少使用燃煤200万吨,减排可吸入颗粒物5.7万吨,二氧化硫11万吨,氮氧化物0.9万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主城空气质量才得到部分的改善。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主城区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量快速增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SO2)浓度仍然超过国家Ⅱ级标准。主城区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大气污染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仍需要重庆市政府和广大市民携手努力。

另外重庆市山地条件复杂,地理地形特殊,江河密布,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大量重工业迁入重庆,工矿企业和居民区多沿江河分布,其中以横贯市区的长江,嘉陵江沿岸最多。大量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废水未经有效处

理,直接排放对水体了造成极大污染,在两江城区段已经形成明显的污染带。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市每年排放废水14.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10亿吨,排放达标率89%;生活污水4.6亿吨.集中处理率仅为7%其余直接排入江中,使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到2010年,全市排放的废水将由14.6亿吨增加到24亿吨,加上境外上游排入的污水还有20亿吨,水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对于这样严峻的形势,政府于2003年就启动了水体污染治理工程,库区首批32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已全面建成,其中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及825公里的一、二级排污管网建设。同时库区101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也于2010全部投入使用。据市环保局人士称,库区水环境项目的建成和投入运行,将有效控制库区水污染。我市主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6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从目前的10.6%增加到60%以上,其中三峡库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并且将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整体重新规划迁移,例如将重庆钢铁公司迁入配套设施完善的长寿地区。另外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获悉,重庆市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40590万元,这极大地支持了重庆市水体污染的治理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水质整治措施,重庆市水体有了极大地改善。其中桃花溪流域,大渡口流域,巫山水库等污染严重区域都已恢复正常水平。但水体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应时刻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工业企业和居民排污的法律法规。

重庆地处西南,多丘陵地形,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但随着经济发展,都市区商业生活用地不断扩大,主城原始森林破坏严重,区内大片分布的是人工种植的各种灌丛及农业植物,且城市绿化率很低,主城区人均绿地4.6m3,只相当于全国人均绿地5.3m3的86.7%,在全国35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居中下等地位,远没有达到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目标的要求。由于绿地缺乏,水土流失严重主城九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796.4km,占国土面积的69.08%,大大高于全国38.2%的平均水平,由于人多地少,都市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1公顷,仅为重庆市人均土地0.27公顷的37%,日益紧张的人地矛盾,严重制约着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重庆市召开森林工程大会,会议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把重庆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的“森林重庆”,实行“生态优先、绿色兴政”,实施森林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在此基础下,制定了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和苗木森林工程这五大基础工程。并且在管理好现有林地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封山育林,退更换林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到目前,重庆市已完成约600万亩森林工程建设任务,森林面积为347.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3.3%,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

森林的建设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危害,也使得长江上游水源的得以良好的涵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区的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城市生态中,产业布局是否合理有着具足轻重的作用。之前提到过重庆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大量工矿化产业聚集,在布局时没有有效规划和系统评估,工厂区和居民区混乱,且生产分布不均衡,产地与原料、燃料、消费等严重脱节。且大量重工业分布于江河处,在生产技术落后情况下,对河流以及沿岸土地造成极大污染,其中未经处理的废弃排放更是重庆“雾都”的罪魁后手。且基本集中在主城区,“三废”治理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2013年,重庆市政府着重研究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使得重庆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有效的降低了主城的生态环境压力。专家指出,重庆区域发展战略一次而即将迈入4.0时代。

以上只是重庆市城市化问题的几个方面,为了重庆市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市政府仍在继续做出努力。从中也可以看出其治理的思路及对策。首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后代需要的前提下,寻求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模式。建立生态城市化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重庆市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积极发展城市绿化,并且加强监督管理,落实政策措施。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孙久文 ,叶裕民著. 区域经济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闫水玉,张冷伟,王正. 重庆都市区生态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J]. 重庆建筑. 2011 (01)

[3]于春水,万宝通. 试析城市规划的生态化 [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4)

[4]罗会永. 生态城市化建设研究 [J] 2011 (S2)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wtt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的综合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迁安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近几年铁矿大量开采,给我市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通过实地调查及各种渠道了解,发现了现存的几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一)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少数村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部分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秸秆乱堆、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个别村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少数农民在施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随意性比较大,容易造成农村土壤、水体污染;有的偏僻地区缺乏秸秆处理能力,就一烧了之,不仅污染了大气,也白白浪费了可利用资源。这些现象的存在,与中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农村区域工业环境污染仍然存在,个别地区表现突出。一是农村区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不稳定。有的企业经过多年治理虽然能够达标排放,但受经济利益驱使,环境污染治理主动性不强,环保意识淡漠,个别企业治污达标不稳定和偷排偷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极少数小作坊式企业或偏远地区小民营企业,治污设施落后或形同虚设,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直接排往农田、河道、水库。有的排污企业离居民生活区很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村内饮用水污染。 (三)农村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北部山区有的采选矿主重采选、轻治理,尾矿砂乱堆乱放淤塞河道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很庞大。 (四)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比重较大。据年统计,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很多,涉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 53.7%。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含氟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各类不合格地表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其它水质不达标的水等;饮水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量不足、北部山区居住分散打井成本过大、个别村地质条件复杂水源难找、村民只能到较远的地方拉、运水吃等。 (五)农村新能源利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全市除沼气外的其它新能源利用率普遍不高。一些安全、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在适用地区都没有达到普遍利用的程度;另一方面,全市沼气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河北大学版中考数学试卷 E卷

河北大学版中考数学试卷E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16·深圳模拟) ﹣2的相反数是() A . B . ﹣ C . 2 D . ﹣2 2. (2分) (2018七上·青山期中) 下列说法:①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②两个 四次多项式的和一定是四次多项式:③若abc>0,则的值为3或-1,④如果a 大于b,那么a的倒数小于b的倒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 4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 3. (2分)(2019·北仑模拟) 下列运算,其中正确的是() A . 2a﹣a=2 B . (a2)3=a5 C . a?a3=a4 D . (a+b)2=a2+b2 4. (2分) (2019九上·弥勒期末)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 . 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 D .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5. (2分)(2019·常德) 如图是由4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A . B . C . D . 6. (2分)(2019·陕西模拟) 如图,AB是的直径,点C,D在上,若 ,则的度数为 A .

B . C . D . 7. (2分) (2019八下·温岭期末) 在某学校汉字听写大赛中,有21名同学参加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10名才能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 A . 中位数 B . 平均数 C . 众数 D . 方差 8. (2分)(2019·龙岗模拟) 函数(1)y=2x+1,(2)y=﹣,(3)y=x2+2x+2,y 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的有()个.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9. (2分) (2019七上·施秉月考) 观察下列算式: 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38=6561,….用你发现的规律判断32019的个位数字是() A . 9 B . 7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及其附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的精神和具体要求,在全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全市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编制了《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以下简称本区划)。 一、区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前提,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环境形成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生态功能区划,为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案的制定、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等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二)区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全市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生学原则。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时空变化的关系,明确区划中的主导因子及区划的生态学基础与依据。

区域相关性和相似性原则。从全市、全流域、甚至全国尺度考虑生态功能的评价和区划,并根据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指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分区的。 区域共轭原则。生态功能区域划分单元必须具有独特性,空间上的完整自然区域。 (三)区划范围 重庆市行政区域范围,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四)区划目标 1.查明重庆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成因,明确重庆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分布特征,确定生态环境敏感性特点。 2.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确定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 3.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4.指导各生态功能区内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规划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持续地发挥区域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持作用。 二、区划依据、方法和命名原则 (一)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生态功能区划进行3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根据重庆市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的空间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安徽省宣城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安徽省宣城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9八下·蔡甸月考) 如图分别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不是x的函数是() A . B . C . D . 2. (2分)(2018·烟台) 甲、乙、丙、丁4支仪仗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及方差如下表所示: 甲乙丙丁 平均数(cm)177178178179 方差0.9 1.6 1.10.6哪支仪仗队的身高更为整齐?()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 (2分) (2017七下·阜阳期末) 下列4个数中3.1415926,,,,其中无理数是() A . 3.1415926

B . C . π D . 4. (2分) (2019七上·大庆期末) 三角形各边(从小到大)长度的平方比,如下列各组,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9∶25∶26 B . 1∶3∶4 C . 1∶1∶2 D . 25∶144∶169 5. (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点P‘的坐标是() A . (-2,-3) B . (-3,-2) C . (-2,3) D . (-3,2) 6. (2分)已知直线l:y=-x+1,现有下列3个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①点P(2,-1)在直线l上 ②若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则; ③若a<-1,且点M(-1,2),N(a,b)都在直线l上,则b>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 7. (2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B . 两数之差为负,则这两数异号 C . 任何数与零相加,都得零 D .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负数 8. (2分)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A . 如果a=﹣2,那么a2=4 B . 如果|a|=a,那么a>0

重庆市渝中区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五模考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中区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五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865—1895年,清朝首先关注国防和军火工业的发展,紧接着是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即便发展纺织品和其他轻工业,也是出于保护国内消费市场免于外国渗透的国防意识。对这一时期工业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自强”“求富”是主要目的B.工业不能独立地发展 C.工业的国防特征明显D.工业的国际竞争激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1865—1895年,清朝首先关注国防和军火工业的发展,紧接着是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即便发展纺织品和其他轻工业,也是出于保护国内消费市场免于外国渗透的国防意识”,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为清政府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时期,题干反映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都带有明显的国防意识,故C正确;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故A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国防意识,没有体现工业不能独立的发展或国际竞争激烈,故BD错误。故选C。 2.有学者指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 A.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D.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科学技术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核战争的威胁等。依据题干关键词“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可知,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故A符合题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表述不符合该学者意图,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3.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重要讲话精神,适应重庆“一圈两翼”的战略发展新格局的需要,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及其附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的精神和具体要求,在全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原《重庆市生态功能区》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更新、补充与修改,通过系统分析全市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对原《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了修编。 一、区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三峡库区的重要生态环境地位,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前提,以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和“一圈两翼”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目标,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居生活质量。 (二)区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开发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发生学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主导因子及区划依据。 区域相关原则。综合考虑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域,妥善处理区县级尺度和全市尺度的关系。 相似性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区。 区域共轭原则。任何一个生态单元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湖北省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卷

湖北省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20八上·长安月考) 有下列的数:、、、、、其中是无理数的有()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2. (2分)(2017·广元) 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5°,则∠2的度数为() A . 115° B . 120° C . 145° D . 135° 3. (2分)已知a,b满足方程组,则a﹣b的值为() A . ﹣1 B . 0 C . 1 D . 2 4. (2分) (2017七下·黔南期末)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1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 a>0 B . 0≤a<1 C . 0<a≤1 D . a≤1 5. (2分) (2017七下·南通期中) 如果点P(a﹣4,a)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 A . (4,0) B . (0,4)

C . (﹣4,0) D . (0,﹣4) 6. (2分)(2020·无锡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打开电视,它正在播天气预报是不可能事件 B . 要考察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用抽样调查 C . 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若抛掷10次,就一定有5次正面朝上. D . 甲、乙两人射中环数的方差分别为,,说明乙的射击成绩比甲稳定 7. (2分)一5的绝对值是 A . 5 B . C . D . -5 8. (2分) (2019七下·硚口期末) 如图线段AB和CD表示两面镜子,且直线AB∥直线CD,光线EF经过镜子AB反射到镜予CD,最后反射到光线GH.光线反射时,∠1=∠2,∠3=∠4,下列结论:①直线EF平行于直线GH; ②∠FGH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垂直于直线AB;③∠BFE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垂直于∠4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④当CD绕点G顺时针旋转90时,直线EF与直线GH不一定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③ 9. (2分) (2019七下·襄州期末) 某班级的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得分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许多人共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得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有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话是可以用来解释今天环境危机的原因。许多人相信道德的力量,其实道德不过是功利主义的一层华丽的外衣。人们也许并不真心关心环境,只有一群衣食足又受到过教育的富贵闲人或专家学者在大声呼吁,然而,你如何告诉身处温饱边缘的人们保护金丝猴的意义;你又如何面对无数双饥饿乞求的眼睛,在这些眼睛里,森林就是面包、衣衫,就是生存。下面我就对重庆市的生态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一些分析。 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全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二)水环境状况 1、水资源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4624.42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11.4亿立方米。 2、地表水水质2000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1995年水平。2001年2-3月,乌江220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西部地区永川、大足等8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 3、湿地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1006469公顷,以人工湿地为主体,占湿地总面积83.25%。 (三)生物多样性 1、物种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62.5%、4.1%、23.1%。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全市珍稀植物种数的85.4%。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和蔷薇科植物。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全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1个,总面积606992.4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有各类风景名胜区42个,总面积449290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5.46%,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个。森林公园49个,总面积60613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0.74%。 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二)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170 更新时间:2005/1/10 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全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2000年,全市耕地总面积为252.29万公顷,人均耕地仅0.082 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占48.2%,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1%。全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80%不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多占80%左右。全市耕地垦殖指数为30.74%,大足等5个县(市)的垦殖指数大于50%,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和1997年相比,减少耕地1.84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0.61万公顷。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向外围拓展和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 2、牧草地 2000年全市有牧草地23.86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34.27万公顷。和1997年相比,全市草地面积增加了0.04万公

顷。退耕还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全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670万羊单位,而1999年草场实际载畜量为250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但是,草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19%。 3、林地 2000年,全市林地面积为297.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6.53%。其中有林地面积177.92万公顷,占全市林地面积59.83%,森林覆盖率为23.1%。林地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平行岭谷区。和1997年相比,林地面积减少0.02万公顷。村镇和交通建设占用林地、毁林开荒、林地衰退等是导致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 1999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52130.27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63.26%。其中,轻度侵蚀25.11%,中度侵蚀48.42%,强度侵蚀19.41%,极强度侵蚀5.80%,剧烈侵蚀0.2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4261吨,全市土壤侵蚀总量为每年2.22亿吨,年侵蚀耕地厚度约7.5毫米,相当于全重庆市2.3毫米的表层被侵蚀殆尽。与1987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226.73 平方公里,侵蚀面积上升3.78个百分点,年扩展速率为0.42%。因重点流域进行治理,强度侵蚀面积下降12.15个百分点,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的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蚀面积增加幅度大,净增11.62个百分点。 5、矿产资源开发据初步调查,全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6474个,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320012公顷,其中林地102246 公顷、耕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武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 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 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陕西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陕西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共12题;共48分) 1. (4分) (2017七下·温州期中) 在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0009g/cm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9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 (4分) (2018七下·揭西期末)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 a6÷a3=a2 B . (-a)6÷(-a)2=-a4 C . (a2)3=a6 D . (3a2)4=12a8 3. (4分)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则BC的长为() A .

B . C . D . 4. (4分) (2017八下·通州期末)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图由下面四个图案构成.这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5. (4分) (2018七上·新昌期中) 估计30的算术平方根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A . 2与3 B . 3与4 C . 4与5 D . 5与6 6. (4分) (2019七下·灌阳期中) 三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2倍,21年后乙的年龄是甲的 ,设甲今年x岁,乙今年y岁,列方程组得()

A . B . C . D . 7. (4分) (2019八下·宁化期中) 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 A . B . C . D . 8. (4分) (2019七上·海南期末) 七年级(1)班的宣传委员在办黑板报时,采用了下面的图案作为边框,其中每个黑色六边形与6个自色六边形相邻,若一段边框上有25个黑色六边形,则这段边框共有白色六边形()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摘要: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问题;城市化战略 城市化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而且城市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的有效办法。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8座,城市人口4.56亿,城市化率达到了36.9%。根据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已经进入了从30%到70% 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实践证明: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来。因此,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步伐非常缓慢。1949~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发动和包办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广大农村和众多农民被游离于工业化的进程之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能进入城市化的进程,这就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仅从建国初的10.6%、136个建制市增加到1978年底的17.9%、193个建制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以市场导向的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或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这期间城乡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跨地区流动。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和农业的束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为纽带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尽管如此,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准仍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处于由初期起步阶段向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时期,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与世界性潮流接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因此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新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迈进。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化水平较低 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到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06%,这个指标,不仅低于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也与自身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重庆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2000年,重庆市耕地总面积为252.29万公顷,人均耕地仅0.082 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占48.2%,25 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1%。重庆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80%不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多占80%左右。重庆市耕地垦殖指数为30.74%,大足等5个县(市)的垦殖指数大于50%,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与1997年相比,减少耕地1.84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0.61万公顷。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向外围拓展与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 2、牧草地2000年重庆市有牧草地23.86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34.27万公顷。与1997年相比,重庆市草地面积增加了0.04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重庆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670万羊单位,而1999年草场实际载畜量为250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但是,草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19%。 3、林地2000年,重庆市林地面积为297.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6.53%。其中有林地面积177.92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59.83%,森林覆盖率为23.1%。林地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平行岭谷区。与1997年相比,林地面积减少0.02万公顷。村镇与交通建设占用林地、毁林开荒、林地衰退等是导致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52130.27平方公里,占重庆市幅员面积63.26%。其中,轻度侵蚀25.11%,中度侵蚀48.42%,强度侵蚀19.41%,极强度侵蚀5.80%,剧烈侵蚀0.2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4261吨,重庆市土壤侵蚀总量为每年2.22亿吨,年侵蚀耕地厚度约7.5毫米,相当于全重庆市2.3毫米的表层被侵蚀殆尽。与1987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226.73 平方公里,侵蚀面积上升3.78个百分点,年扩展速率为0.42%。因重点流域进行治理,强度侵蚀面积下降12.15个百分点,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的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蚀面积增加幅度大,净增11.62个百分点。 5、矿产资源开发据初步调查,重庆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6474个,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320012公顷,其中林地102246 公顷、耕地31641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