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

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12.可诱发岩溶塌陷的人工活动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矿产开采

o B.地下空间开拓

o C.抽水

o D.蓄水

?13.人类对地球的各种开发与利用,必会影响到原有地球的自身演化,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地球。根据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多选题4

分)得分:4分

o A.合理有效循环利用资源

o B.充分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并杜绝一切自然灾害

o C.积极有效地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

o D.与自然地球相和谐及

?14.对于泥石流的发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发生地带多岩石破碎

o B.发生地带多有松散不稳定土、砾石分布

o C.多数是在暴雨中发生大规模滑坡、崩塌后产生的

o D.多数是伴随着地震发生的

?15.地震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以下曾发生过地震灾害的地区有()。(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河北唐山

o B.四川汶川

o C.日本东京

o D.古罗马

?16.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A.应对地质载体有全面调查研究

o B.应有适时的监测数据

o C.应适时抓住灾情的前兆

o D.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及判断决策系统

?17.水库诱发的地震类型包括()。(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荷载断裂型

o B.气化爆裂型

o C.洞穴坍塌型

o D.岩溶崩塌型

?18.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对人类不利的灾害性条件,以下属于气候灾害的是()。(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石漠化

o B.冰蹦

o C.霜冻

o D.雪灾

?19.天然岩溶塌陷类型包括()。(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天然重力岩溶塌陷类型

o B.天然潜蚀岩溶塌陷类型

o C.天然旱涝岩溶塌陷类型

o D.天然地震岩溶塌陷类型

?20.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禁止构筑梯田

o B.发展植被

o C.拦流挡坝

o D.挡土墙 (小河)

?21.工程建设要注意两方面的灾害,一方面是已知的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工程施工及运行后诱发灾害对工程安全影响。(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2.滑坡的发生有自然因素产生的,不少是人工因素而诱发的。(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3.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应当使自然遗产地基本上保留自然的景观特点,同时人们的建设不能破坏原有自然景观,而是要与之相和谐。(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4.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西部,东部地区不会发生此类地质灾害。(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5.地球的四个圈层直接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6.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的沉降。(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7.地下空间开拓应综合研究大都市建设的综合地质环境效应。(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8.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效应,要依靠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29.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关的主要资源性条件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正确

o 错误

30.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灾害链,但是地质灾害之间直接并不存在灾害链。(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o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_四大体系_建设_关凤峻

家底不是一次摸清的。不断增高的目标要求引领着工作不断拾阶而上。比如地质灾害调查,最早确定的目标是1800个山区县做1∶20万的调查,现在已经有1080个县完成了1∶5万的调查;再往高目标要求,有一批山区县应该做到1∶1万,更高的理想目标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可以提高到1∶2000。总体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各项职能任务,都做了一些调查工作,有一定基础,但程度不同、深浅不一,都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都要提高调查的精度,都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调查评价理应成为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尽快全面规范,形成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 2 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各项职能的履行,几乎都需要监测,缓急不同都有预警问题。在四大体系中,监测预警不像调查和治理,可以按项目、按工程组织。它是经常性的工作,不可中断,要有常设 收稿日期:2016-09-07;修回日期:2016-10-10▲ 作者简介:关凤峻(1959-),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摘 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探索虽然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尚需不断完善。调查评价体系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监测预警体系应同地下水监测体系一样,由全国性的监测中心、监测网络、国家级监测工程组成。综合防治体系重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应急值守体系应尽量探索利用公共网络传输系统,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关键词: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应急值守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1;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16)10-0004-04 经 长期实践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 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每一个体系都包含大量具体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有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制定得合理,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就能够推动地质环境“四大体系”从初步形成走向逐步完善,引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 调查评价体系 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环境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矿业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管理,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勘查评价指导工作,地面沉降、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监测监管,地热、矿泉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等。开门第一件事,履职第一件工作,都需要调查评价,都需要查清家底。而且调查不是一蹴而就的,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四大体系”建设 ■ 关凤峻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北京 100812)

地质灾害防治讲义全

地质灾害防治讲义 (日期:2005-11-06 点击率:236 ) 第一部分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一、地质灾害概述 (一)地质灾害的定义 1.定义 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 地质灾害: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理解 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应该明确两点: (1)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地质灾害也是以人为中心而论的,离开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危害、威胁,灾害便无从谈起。 (2)地质灾害的动力来源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含人类活动的营力作用)。(二)地质灾害的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中明确提及的6种类型为最常见、最重要的地质灾害。 我国疆域辽阔,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人为工程活动的性质及强度差异大。广义上的地质灾害有数十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可以罗列如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沙漠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煤与瓦斯突出、矿坑突水、岩(煤)爆、顶板冒落、地下热害、煤层燃烧、边岸再造、泥沙淤积、库区侵没、洪涝、海岸侵蚀、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等等。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 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按地质作用,分为生地质灾害、外生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根据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 按灾害发生及持续时间,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前者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三)地质灾害分级 1.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地质灾害与防治模拟试题(带答案)

地质灾害与防治 1.关于地震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地震只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地质构造无关 B.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C.板块内部不会发生地震 D.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 2.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以下不能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我国地质条件西部稳定 B.我国东部人口稠密 C.我国东部城市密集 D.我国西部人烟稀少 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4.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A.陡峭的沟谷山区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5.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6.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度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 B.江南丘陵降雨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 C.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东部平原区 D.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趋频发生的重要原因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9—11题。

9.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10.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11.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公里)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M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2~15题。 12.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2月26日范围的占() A.三分之一B.小于一半 C.大于一半D.无法确定 13.此次地震位于() ①板块的消亡边界②板块的张裂地带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④环太 平洋地震带上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原因是() A.震中距不同 B.测量中的误差造成的 C.两国的破坏程度不同D.采用的震级标准不同 15.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原因有() ①震级较高②震中距印尼等国较近③建筑物抗灾性差④灾情突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11月初,意大利发生5.4级地震,印度尼西亚发生7.5级到7.7级地震,巴基斯坦先后发生5.5级地震,日本发生5.7级地震和美国阿拉斯加发生7 .9级地震;前后共造成至少48人死亡。 材料二:2002年11月1日继埃特纳火山10月27日喷发后,火山附近的卡塔尼亚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 材料三:2002年11月6日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为2003年6月三峡工程开始下闸蓄水创造了条件。专家认为三峡水库350亿立方米的蓄水诱发地震不可避免,但不会诱发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发言

在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为重点,着力完善地灾防治机制和群测群防体系,狠抓民生工程的实施与监督,强力实施工程治理,实现了财产“零伤亡”、人员“零伤亡”的“双零”目标,为推动“三次创业”奠定了和谐的地质环境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 (一)坚持以防为主,着力巩固防治基础。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坚持科学防治,先后开展5次巡查和3次“拉网式”排查,将108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市、县两级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将42处成灾危害性大的隐患点纳入市级以上预案管理,其中4处纳入省级预案管理。对纳入预案管理的隐患点,各区市县编制完善《临灾预案》,落实监测和预警人员,制作设立警示标志(牌),划定危及对象和撤离路线,明确预警和报灾方式,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3000余份,健全“市、县、乡、村、社”五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将防灾责任落实到了最基层的操作层面上。 (二)狠抓规范管理,着力健全防灾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会商、汛前检查、汛期巡查、应急预案、灾情速报、监督管理等机制,确保防灾工作“分工、任务、要求”三明确。在汛前排查的基础上,编制了《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2013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实行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片定点督导责任制,市、县、乡政府逐级签订了年度地灾防治责任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明确了责任。 (三)建立部门联动,多管齐下联合防灾。进入汛期后,我局与市气象台合作,建立了降雨信息共享平台。凡有强降雨预警信息就及时以短信发送到市局分管领导、地环科、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26T10:29:01.52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8期作者:朱江飞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带来一定的地质灾害。 朱江飞 身份证号码:5303231989****0978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带来一定的地质灾害。人们也越来越重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在地质勘察与资源开发过程中,地质灾害问题十分复杂。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岩土工程;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岩土工程规模越来越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在进行资源开展过程中任何地质灾害问题都会对建设工程项目产生很大的影响。岩土工程是我们常见的资源开发工程,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地质灾害,只有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才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与效率。因此,文章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操作不规范。 由于岩土工程区域性较强,也就说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同,比如土质结构,地势情况、气候条件以及周围的其他具体情况等,根据地区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施工技术与设计方案。即使是一个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操作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岩土工程是一项复杂、综合性比较强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了使其施工更为规范合理,必须控制岩土工程的施工情况。但是目前我国的岩石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所接受的专业培训与学习的理论知识具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岩土工程过程中使用的技术与设备并不相同,使得开展岩土勘察工作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章制度,这是这些原因导致在岩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中无法合理布置,测试到数据也无法保证其准确性与可靠性【1】。 (二)防治设计方案不合理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范开展之前,需要对整体工程做出详细的规划与设计,但是目前,岩土勘察规格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进行勘察与设计的时候,只能依靠设计人员相关经验与知识技能,没有一个精准、合理的计算方式对勘察设计提供支持。传统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存在较大差异,实施单位一位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还有大部分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特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掌握,设计方案存在很多不切实际的地方,导致实际施工无法按照相关设计方案来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地面塌陷现象,也就是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在于地面塌陷现象的防御与研究,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面塌陷问题。我们必须就地面塌陷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践中导致地面塌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由于操作人员违背自然生态发展规律过渡抽取地下水,从而导致地面发生沉降。岩土的水里性质直接影响着岩土的强度、液化能力以及抗变性能等,地下岩溶活动受到人类开展活动的影响,造成地质不稳定,过渡开采地下资源,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现象,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地面塌陷问题的产生。 (三)地质灾害防治设施比较落后 岩土工程是一项复杂又系统的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每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岩土工程的施工建设,并且勘察数据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勘测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岩土工程对于精密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对于岩土工程所需要使用的设备工具具有极高的精密度,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为岩土工程的各个阶段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岩土勘察机构所使用的勘察仪器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其相应仪器设备比较落后,而且在勘测过程中,采用的设计方案、监测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施工设备与技术落后,施工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岩土工程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岩土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技术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推进,近几年来岩土工程技术得到不断完整,为了提高岩土工程的效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岩土工程勘察的监理机制,做好工程设计工作。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制定合理有效的勘测监察方案与制度,并且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力度。加大对岩土结构内力与变形的研究与考察,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此外,设计人员要对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探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与完善岩土工程技术,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要根据当前可能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设计,并对勘察现场进行严格监督,规范勘察工作。同时,还需要根据防治的难易程度来增加工程建设的强度,合理分配人力与物力,确保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2】。同时,提高山体斜坡岩土力学的强度,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水文地质参数的测试,通过提高山体斜坡上的岩土力学,综合分析与考察地下水变化的动态与原因,提高坡体的承载能力,降低山体的滑坡力。并且根据边坡周期所处的环境以及水文特征等具体条件,分析各种水文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山体滑坡范围内地下水的排除。比如,可以采用支撑盲沟、垂直孔排水等方式,在边坡上进行修建排水沟,明确整个工程勘察的重点与难点,并获取相应数据信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其次,注重地质条件和具体项目的结合。在工程的建设之前,相关人员注重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与项目相结合,必须对水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虑。当前施工中防治地质灾害的施工工程措施有很多种类,包括加固工程、截水工程以及拦挡工程等等,为了保证岩土工程开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对地质作用加以预测和评估,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对工程现场的地理情况以及周围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全面考察。依据建设地方的具体情况和经验进行选择,当然并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措施,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岩土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降低地质灾害引发的意外事故【3】。 最后,提高工作者的素质与综合技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十分复杂,依据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与损害程度开展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和提高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对于工作长久的人员,加强了理论知识教育培训,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青年工作者加强实践教育培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摘要:矿山地质环境结构极其复杂,矿产资源开采相对复杂,导致矿山地质灾 害频发。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从矿产资源开采环节入手,实行规范开采 模式,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和监督,逐步预防微观问题,促进矿山生态环 境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 1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 1.1 矿山地面塌陷 在矿山地质灾害中,矿山地面塌陷是一种主要的灾害类型,这种塌陷灾害通 常发生在矿山开采区域,在矿山采空区出现矿柱设计不合理或者损毁的问题,就 会造成地面塌陷。此外,矿山本身的地质结构也是造成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但会破坏地表植被、建筑,而且会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2 崩塌、泥石流 通常情况下,崩塌灾害会出现在山区位置,岩体中产生软弱裂隙,当受到降雨、自然扰动、人为活动等影响时,会出现岩体崩落的现象。此外,在矿山区的 沟谷地带出现持续降水或者是短时间的暴雨天气时,沟谷中的大量泥沙会受到雨 水的冲刷而流动,导致泥石流灾害的产生。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出现矛盾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地方政府以及采矿企业,更加热衷于追逐市场当 中的经济利益,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度的现象产生。与此同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尚未完善,导致很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效率较低,甚至造成了恶性循环的现象。 2.2 缺乏完善法律机制保障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积极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发展的当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势在必行,但是 我国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机制仍未健全。虽然我国法律明确的提出 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原则,但是缺失具体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机制。尤其是针对之前已经开采过的矿山,多数已经成为了废矿,甚至无法约束原采矿 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 2.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欠缺 纵观当前我国采矿行业来说,还是以小型矿山为主,一些小型矿产品开发企 业自身的环境治理方式出现了落后的现象。甚至一些矿产企业出现了矿坑设计不 合理、采矿方式不科学、采矿工艺落后等诸多问题,不仅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 浪费和生态保护的难题,甚至直接对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 传统的“崩塌法、放大炮”等矿山开采技术,很难顺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无法满 足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实际需求。更加无法保障相关的技术革新,造成了矿山地质 环境治理工作滞后的现象。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策略 3.1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 具体来说,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可从几点做起:一是全面预警矿山地质灾害,建立相对完善的预警系统,积极地引进科学技术并在先进的管理工作下,持

预防地质灾害知识

预防地质灾害知识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汛期主要会发生哪些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汛期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是与降雨有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二、如何识别汛期的一些常见地质灾害? 1、怎样识别可能的崩塌体?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度大于45 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弧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 2、怎样识别滑坡体是否稳定?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如何。已稳定的堆积层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无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缓,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坍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 (4)目前的河水已远离滑坡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一般情况下具有下列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不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体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3、泥石流形成一般情况下具备哪些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应同时具备以下 3 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三、汛期如何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采取措施,防范汛期地质灾害的发生,切实减少灾害损失。(2)广大群众应认真阅读、理解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发放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 在广大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区,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针对本区内的隐患点和危险点制作了“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 ,并下发到了监测责任单位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明白卡”上的内容。 (3)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中国地质灾害

中国地质灾害 1. 第一章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它们是: 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全国共发育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中小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灾害。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000多平方公里。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个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多条。据统计,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300—400人死亡,经济损失100多亿元,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每年造成1000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一些地区和县(市)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格局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与方式,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其强度等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玛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使中国大陆承受着最主要的地球动力作用。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边界上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并使青藏高原受压隆起,东部因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了华北、东北地壳向东拉张,形成华北和松辽沉降大平原。这两种活动构造带汇聚和西升东降的地势反差,不仅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和地形的基本轮廓,同时也是形成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 东西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的交叉,使中国在大地构造和地形(主要表现在山脉和盆地的走向上)上形成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分区特点,从而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空间分布同样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亚带成网的特点。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 DZ 一2000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 Standard of classification for geological disaster (送审稿) 2000一发布 2001一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前言 为了对地质灾害勘查、监测、预报、防治和灾情统一归口管理,制定本标准。 本标对是地质灾害监督管理的基础标准,可以作为地质灾害分级、分区管理的依据和地质灾害治理前期勘查立项、设计的依据:亦是灾情统计、抗灾防灾的依据。 本标准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标准采用的有关定义,给出了理解该标准中使用的术语所必要的定义。使标准中始终使用同一术语表达某一特定概念,避免一词多义,统一技术语言,以保证对标准的理解和使用。第二部分是总则,地质灾害分类分级的原则。第三部分是地质灾害分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把地质灾害按照灾类、灾型、灾种三级层次进行划分或归类。第四部分是地质灾害分级,根据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将一次灾害事件划分为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4级。 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与正文具有同等法规效力。 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给出附加信息,不具有法规效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从生效之日起,地质灾害勘查、监测、预报、防治的立项、设计、成果编写以及上报灾情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一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提出; 一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 一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国土资源标准化研究中心 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梁孙培善柳源张明燕穆春芳 一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负责解释

地质灾害防治中物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地质灾害防治中物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7T11:54:52.0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沈华光吕国海 [导读] 摘要:物探技术应用于探测煤矿地质当中有利于探明引发地质灾害的地质原因,在物性前提具备、工作方法选择得当的前提下,物探技术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物探技术应用于探测煤矿地质当中有利于探明引发地质灾害的地质原因,在物性前提具备、工作方法选择得当的前提下,物探技术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多年来的实际工作成果也显示,物探技术的应用可为地质灾害、水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可靠地质资料。为充分发挥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对物探技术应用的理论及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物探技术;应用 前言 针对地质灾害的种类、灾害发生之前预防工作以及灾后治理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要合理选用科学、合理的物探技术应用方法和模式,同时要明确防治地质灾害的具体控制策略和治理方法。为此,应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物探技术的具体种类和各类技术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加以完善和优化,并积极探寻新型的物探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常用的物探技术具体方式种类 1.1折叠重力勘探 折叠重力的物探勘探技术方法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运用组成地壳体系中的岩层、矿体至间的存在不同密度指标所引发的地表重力的加速度值具体变化状况而开展地质勘探的模式。这种方式是基于地球引力客观规律的。在勘探过程中如果地质体与其四周的土层岩石存在密度上的不同,如此就能够运用相关的测量、勘探设备探测出异常问题的成因和具体位置。还要目标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其他物探资料,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开展定性和定量说明,这样就鞥能够确定覆盖层的下方存在的不同密度指标的矿体与土层岩石埋藏的实际情况,由此来探测出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因素。 1.2磁法物探方法 自然环境中的普通岩层与矿体之间存在磁性上的差异,由此就出现了不同规模和性质的磁场环境,使得磁场在不同的地区环境中出现某些变化。防灾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探测设备来探查磁场发生的异常状态,以此将探查磁性环境和研究地质灾害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这种物探技术方法囊括了很多领域的磁法物探模式以及矿井磁测工作。磁法物探、勘探具体是去探寻以及勘查相关地质灾害诱发因素,通过地质勘查和制作填图;分析与地质灾害相关联的地质构造情况的相关问题。利用磁法来进行调查地质灾害各类隐患因素的方式是较为先进的之中技术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覆盖相当大的目标区域范围,对于防控各类地质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3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主要是根据地质构造中的岩石或者矿石所具备的基本性质存在状态,比如其导电或者电磁的感应能力等特性,就是利用其性质的不同和差异来探寻相关地质情况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还可以对地质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的一种物理性的勘探方法。此种方法通过利用策略设备,来观测又人工或者、天然形成的电磁场,进而分析研究观察到的磁场特性和一些客观规律,以此来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发生的具体位置。在运用电法物探勘探的相关技术方法时,其还包括很多种类的技术应用模式,而防灾人员要重点依据地质灾害的种类和性质来进行合理选择,不同的物质存在不同的电学特点,工作人员要明确这些特点所对应的情况信息,这样就可以继续深入并有针对性的去分析地质灾害的各类影响因素。 1.4地震勘探 地震物探和勘探的主要机理就是运用人为发射地震波的方法,从中发现其在不同性质的地层或者岩层进行传播时所表现出的异常状况,进而探寻其在地层内部的运动以及传播的客观规律来勘探深处地层的地质环境状况。需要在地面选定合适的位置来激发地震波,让其向着地下深处持续进行传播,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因此状况,发现有的地层接触到地震波后所表现出的弹性存在差异性,这种情况就会被迅速传回地面的接收装置之中,防灾人员就可以进一步明确深处地层之中的主要运动和变化情况,具体根据其波型的变化和异常状态信息来推测粗话地质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还可以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如此就可以通过专门的计算或仪器进行后续的深入分析和处理,获取更为精确的地质灾害信息资料,判断地震的震级和其他关键信息。 2目前应用到地质灾害防治中物探技术的实际运用情况 2.1浅层分辨反射波实际应用情况 现主要是通过不同介质波来收集阻抗差异。当其反射波遭遇较大介质时,其必然将控制和降低其反射波的振幅。然后可充分结合现有的材料来针对波幅实施深入计算与分析,由此最终明确不同层次的反射层。不过当反射波往下传送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射波,而这些反射波则能够迅速地被专业勘察仪器收纳并记录在案。在其经过多种不同介质时,反射波传播途径将由此产生多种程度和类型的变化。最后针对此类变化可以准确地判定出岩土本身的性质。 2.2磁场磁性感应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自然的岩土矿石都具有相应的磁性,其所具备的磁性有效地促使局部地区产生相应变化的磁场,从而直接产生地磁异常情况。借助相关仪器能够直接发现和收集到地磁本身的异常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地质构造进行研究,这种研究的方式也被磁法勘探技术,属于物探技术当中较为常用的技术类型。该项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方面,并且由此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勘察效果。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磁法勘探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所要勘探的地质实施分区处理,深入研究区域地质,明确其断裂带情况。需明确划分其多种岩土分布范围,制作区域地质填图。 3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中物探技术应用策略 要想确保物探技术的各种方法能够在应对地质灾害所开展的防治工作中得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技术应用策略和方案,加强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完善防灾管理的体系和机制。笔者在上文中主要探讨了现阶段一些常用的物探技术手段,以及其在防灾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下面就重点分析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确保各项物探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 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智慧树知道网课《地质灾害与防治》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中国地质灾害基本特征是从东向西、从北向南、从内陆到沿海,地质灾害趋于严重。 A. 错 B. 对 2 【单选题】(20分) 地质灾害具有()特征,并表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A. 必然性 B. 随机性 C. 突发性 D. 周期性 3 【多选题】(30分) 以下属于渐进性地质灾害的是()。 A.

泥石流 B. 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 地面沉降 4 【多选题】(30分) 沿海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A. 海水入侵 B. 岸边侵蚀 C. 海底滑坡 D. 岩溶塌陷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火山喷发的气体主要是CO2和SO2。

A. 对 B. 错 2 【单选题】(20分) 横波(S波)只能在()中传播。 A. 固液混合介质 B. 液态的介质 C. 气态的介质 D. 固态的介质 3 【单选题】(20分) 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超过()的地震。 A. 400km B. 500km C.

200km D. 300km 4 【单选题】(20分) 超基性岩中SiO2的含量为()。 A. <45% B. 45-52% C. 52-65% D. >65% 5 【多选题】(20分) 以下哪些火山是活火山()。 A. 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B. 墨西哥的科利马火山 C. 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

D. 中国山西大同火山群 第三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水库蓄水时通常比退水后更容易产生崩塌。 A. 错 B. 对 2 【判断题】(20分) 山坡型泥石流通常没有明显的流通区。 A. 错 B. 对 3

中国地质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2.理解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和危害。 3.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和灾情。 【自主学习】 一、地震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2.我国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 原因: 总结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影响因素。(自然、人文) 唐山灾情严重,有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①地震的强度大;②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区;③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 人为因素主要有:④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⑤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⑥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 3.我国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数下降,但经济损失上升? ①地震预测,建筑物搞震性加强,民众的防震意识加强;②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损失上升。 4.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加强国际合作等。 工程性措施: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②实施岩土体改造加固工程,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二、滑坡、泥石流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教材P33) 2.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特点(时间和空间)。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 1.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不稳定),地震多发区(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崎岖);③岩性:破碎,有不稳定的土体,风化碎屑物多,土质松散;④降水: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⑤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②工程建设开挖陡坡,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2.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

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镇发展大局。为切实做好我镇2016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中央、省、市、县对2016年地灾害防治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镇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危害 (一)总体分析 我镇共有地质灾害点30个,其中滑坡25个,泥石流3条,斜坡2个,分布于11个村民委员会29个村民小组。 1.滑坡点。25个,分布于11个村30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小湾新镇、箐中村、小湾村、正义村、华峰村。其中滑坡规模大于1000万立方米的巨型滑坡有1个,即小湾新镇滑坡体。 2.泥石流。3条,分布于4个村,即小湾村、春光村、马街村、蕨菜村,其中典型的泥石流沟有1条,即小湾村大沙坝河泥石流。 3.斜坡。2个,分布于2个村2个村民小组,即

桂花、蕨菜村。 (二)危害 我镇的镇政府驻地滑坡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它影响面较大,2016年延伸至中寨、上寨、江边三个村民小组,涉及123户农户537人。新镇居民1600多人,建筑面积53000多平方米,主要有四个危险区:一是畔香公路至行政街影响区;二是行政街至高贸街影响区;三是商贸街至农贸市场影响区;四是农贸市场至1450线(检查站)影响区。在原本的基础上,行政街局部发生了滑坡,滑坡体一旦发生危害,将造成约1亿元的经济损失,严重危胁到我镇政府住地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2016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2016年虽雨季相对稍短、雨量偏少,但进入6月份以来,全镇范围内降雨过时有出现,受大雨、暴雨和持续强降雨以及小湾库区蓄水影响,仍然有12个村不同程度发生了地质灾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较为严重的是小湾、正义、锦秀、春光、马街、三水、蕨菜等村以及辖区内的公路沿线、小湾库区沿岸。小湾镇政府驻地滑坡仍然是全镇重点监控隐患点,目前仍处于蠕动变化过程中。其他典型的灾害有: 1、正义村荒田、多依树滑坡; 2、温泉村坡脚滑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