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2017-2018学年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

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 人口多少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开发历史早晚

D. 军事力量强弱

2.21世纪的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频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A. 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走向全球化

B. 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

C. 因地制宜,发展地区优势

D. 越来越重视资源问题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 印度

B. 中国

C. 俄罗斯

D. 美国

4.下列世界文明发祥地与其所在的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 “两河流域”-东亚

B. 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南亚

C. 尼罗河三角洲-北非

D. 印度河流域-西亚

5.下列短语中,可以用来描述气候的是()

A. 风雨交加

B. 狂风暴雨

C. 冬暖夏凉

D. 秋雨绵绵

6.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海洋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7.下列大洲中,既有热带雨林气候又有寒带气候分布的是()

A. 非洲

B. 亚洲

C. 南美洲

D. 大洋洲

8.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9.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多的是()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清真教

10.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11.下列哪一个地区不通行英语()

A. 曾是英国殖民地

B. 居民是白种人

C. 居民信仰基督教

D. 居民信仰佛教

12.读图,完成:图中少女的装束反映了哪种宗教的教义特色()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13.我国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是()

A. 藏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满族

14.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产生于()

A. 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15.有关经线、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每一条纬线长度也都相等

C. 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后还能回到这条经线上

D. 在地球仪上,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半圆

16.小明的理想是将来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建一座希望小学.他选择的地点具备以下条

件: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学校的地理坐标是()

A. 经度0°,纬度0°

B. 经度180°,纬度0°

C. 东经160°,纬度0°

D. 西经20°,纬度0°

17.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

是东半球,该点位于()

A. 经度180°,北极圈

B. 经度180°,北纬60°

C. 东经160°,北极圈

D. 东经160°,北纬60°

18.本初子午线是指()

A. 0°经线

B. 180°经线

C. 20°W 经线

D. 160°E 经线

19.某人从赤道出发向正北、再向正西、转向正南,又转向东各走了1100千米,最后

到达()

A. 回到原地

B. 原地的西面

C. 原地的东面

D. 原地的南面

20.地球仪上的经线()

A. 都是圆

B. 长度相等

C. 指示东西方向

D. 与纬线斜交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21.读“波音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完成下列问题。

(1)除美国外,共有______个国家为波音飞机生产零件,其中发达国家有______个,发展中国家有______、______。

(2)这说明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______国家,原因是______。

(3)假设英国和巴西生产同一种零件,生产成本低一些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22.如图是“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地。

(2)A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3)B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4)A、B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A、B两地若位于同一纬度地区,气候不同的决定因素是______。

23.材料一:漫画“地球出汗了!”

材料二: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

(1)这幅漫画的题目是“地球出汗了!”,请你解释地球为什么出汗?

(2)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方面是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

(3)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后果有______。

(4)人类应该怎么做,才能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不少于两点)

24.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回答问题。

(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__地区。

(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 纬度地区。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25.读春分日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的赤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对应于图2中 abcd四点中的______点;

(3)这一天纽约的昼长为______小时,日出时间是______点,此后白昼时间越来越______;

(4)图1①、②、③三个点中,正处在日落时刻的是点______;其经纬度是(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

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A

3. B

4. C

5. C

6. B

7. B

8. A9. A10. C11. D12. C13. C14. B

15. A16. C17. D18. A19. B20. B

21. 10 8 韩国巴西发达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巴西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

22.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

候地中海气候海陆位置

23. 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森林大量被砍伐,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会使两极的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

24. 平原北中低温和湿润

25. 赤道 a 12 6 长①90°W 0°

【解析】

1. 解: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故选:B。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从经济状况来看,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

本题考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理解答题即可。

2. 解: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故选:A。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此题是对当今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基础知识点的考查,要多结合教材掌握熟练。

3. 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印度。

故选:B。

我国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牢记即可.

4. 解:人类文明发源地主要有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

故选:C。

人类文明发源地主要有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

原因是这些地方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

该题考查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区分布,属于识记内容.

5. 解:风雨交加、狂风暴雨秋雨绵绵具有时间短,多变的特点,表示天气;冬暖夏凉具有时间长,稳定的特点,表示气候,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气温变化剧烈;等等。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理解掌握。

6. 解: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亚洲的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地区,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

故选:B。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考查亚洲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7. 解: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赤道附近的马来群岛,长年如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西伯利亚东部,一年中有7个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东北部的小镇奥伊米亚康,曾观测到-71℃的低温纪录,是北半球的“寒极”。故选:B。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考查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8. 解: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根据题意。故选:A。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9. 解: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故选:A。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本题考查了世界三大宗教特点,此题是道基础题。

10. 解: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故选:C。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有着许多流派。可以说中国古代绝大多数传说中的神仙怪物都和道教有关。

本题考查了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11. 解: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该些地区不以英语为主。

故选:D。

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世界上使用英语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等,该些国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居民以白种人为主,大多信奉基督教。

本题考查世界语言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2. 解:读图可知,图中少女戴着头巾及面罩,这是伊斯兰教的典型装束。

故选:C。

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上三大宗教的主要装束,对比记忆较好。

13. 解:在我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故选:C。

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传播和发展,穆斯林人口目前已达两千多万,在我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另外在汉族、藏族、蒙古族和云南的傣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但人数不多,他们都是中国穆斯林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把伊斯兰教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混合在一起,使中国伊斯兰文化多姿多彩.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信仰,学生应熟记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信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4. 解: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故选:B。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西亚的沙特阿拉伯。

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5. 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A正确;

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B错误;

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后到达北极点或南极点,故C错误;

纬线的圆圈,经线是半圆形,故D错误。

故选:A。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比较记忆即可。

16. 解:分析题干可知: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的经线是160°E;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的纬线是0°纬线,故该点的地理位置为0°160°E。

故选:C。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

考查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难易适中.

17. 解: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地位于160°E,60°N。

故选:D。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本题考查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18. 解:本初子午线也叫0°经线,是经度的划分起点,向东向西各分了180°。

故选:A。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每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

该题主要考查经线的起始线,解答此类题时,可以运用排除法,分析筛选出正确选项.19. 解:从赤道出发,向四周方向各走一样的距离,仿佛回到原点,但要知道纬线圈的长度都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向正北,再向正西,转向正南,又转向东各走了1100千米时,因纬线圈变小就会偏西些,顺着经线回去就会发现处于原点的西面。

故选:B。

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在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本题考查的是利用经纬网来判断方位的知识点,属于重点难点,多结合图熟练掌握.20. 解:(1)所有的纬线都呈同心圆状(除极点外);

(2)所有的经线长度是相等的;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沿任何一条经线都可到达极点;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故选:B。

地球上人为划分了无数条经线和纬线。相对的任何两条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大小不

等的纬线圈呈现同心圆状。

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线的划分,属于基础题目,学生应落实到图上加强记忆。

21. 解:(1)从图中看出,除美国外,共有10个国家为波音飞机生产零件,其中发达国家有8个,发展中国家为韩国和巴西;

(2)从图中得知,波音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共有10个,发达国家占有8,这充分说明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3)假设英国和巴西生产同一种零件,那巴西的生产成本会低一些,因为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低。

故答案为:(1)10;8;韩国;巴西;(2)发达;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3)巴西;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此题考查的是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

22. 解:读图可知,(1)图中A、B两地中,A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最大,气温年较差最大。

(2)A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B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位于亚洲东部;B地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主要位于分布在南北为30°~40°的大陆西岸;

(5)若A、B两地若位于同一纬度地区,A地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部,B地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岸,海陆位置是决定两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为:

(1)A;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温带季风气侯;地中海气候;

(5)海陆位置。

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23. 解:(1)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所以“地球出汗了”。

(2)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同时森林大量被砍伐,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3)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4)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提倡“低碳”生活,少用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减弱热岛效应。而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和在郊区建设工业,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热岛效应”增强。

故答案为:(1)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所以“地球出汗了”;(2)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森林大量被砍伐,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3)会使两极的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4)植树造林、节约能源

等。

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气候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又叫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有CO2排放量增加和自然环境消耗CO2量减少。

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4. 解:(1)由甲图可知,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由乙图可知,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北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而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故人口分布稀少;(3)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从气候上看,都是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

故答案为:(1)平原;(2)北;中低;(3)温和湿润。

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综合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分布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25. 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

(2)结合图1得知:春分日这天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对应图2中的a点位置;(3)结合图示得知: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时,全球昼夜平分;此时纽约的昼长是12小时;日出时间是6点;此后太阳的直射点会向北回归线移动,白昼时间会越来越长;(4)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得知:正处于日落的点是①点,其经纬度为(90°W,0°).

故答案为:(1)

(2)赤道;a;(3)12;6;长;(4)①;(90°W,0°).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概况,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