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试题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试题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试题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标准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 QB/SYGL—JS—LJ—1—2010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3、测量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理、地形资料、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测量总体控制技术方案;向现场技术员、施工队伍进行书面的总体测量施工技术交底。 3.1.2 对测量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紧急预案。 3.2 仪器设备准备 3.2.1 测量仪器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棱镜、三脚架、50米钢尺、塔尺、花杆、直尺、盒尺、测绳等具有相应出厂合格证书。 3.2.2 数据处理设备:台式计算机、打印机、小型计算器、道路施工测量计算软件。 3.2.3 通讯设备:对讲机、充电器、信号旗。 3.2.4 其它工具:毛笔、记号笔、铁锤、木锯、太阳伞、文件柜。 3.2.5 交通设备:皮卡车或双排货车。 3.3 材料准备 小铁钉、线绳、木桩、油漆、工具袋、记录本、打印纸。 3.4人员准备 测量工程师、技术员、测工等均需考核,持相应级别证件上岗。 3.5作业条件 3.5.1天气:避免在高温、大风、大雾等天气作业。 3.5.2仪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经具有相应的计量标定合格证。 3.5.3人员:测量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相应证书上岗。 4 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 4.1.1控制测量 图纸审核→设计交桩→水准点导线点复核→布置路线施工控制网→水准点导线点加密原地面复测→向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水准点导线点交底。雨季后、越冬后水准点导线点复核→交工验收测量→测量档案归档和移交。 4.1.2施工放样测量 计算放样资料→现场施工放样→复核点位→标记放样点并现场交桩。 4.2操作方法 4.2.1 图纸审核 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对路基平纵断面逐桩高程、坐标、超高、加宽等进行复核,发现错误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4.2.2设计交桩 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带领下,测量组参加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的交接桩工作,逐一接收平面、高程控制点桩、交点桩、断链桩、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的中心桩,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交接桩签认。接桩后,与桩址所在土地的业主办理桩址占地使用、桩志保护合同,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桩位标志。 4.2.3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水准点、导线点等控制点复测及恢复定线。 1)工作开始之前,应向监理提交复测开工报告,内容包括: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一、常用计算公式和常用命令 1、已知A(X1,Y1)、B(X2,Y2)、C(X3,Y3)三点,求圆心O点坐标(X,Y)。 Y= ((X32+ Y32- X22- Y22)/(2X3-2X2) -(X22+ Y22- X12- Y12)/(2X2-2X1))/((Y1- Y2)/(X2-X1)-(Y2- Y3)/(X3-X2)) X=(X22+ Y22-2Y2Y- X12- Y12+2Y1Y)/(2X2-2X1) 结论:(X1-X) 2 +(Y1-Y) 2=(X2-X) 2 +(Y2- Y) 2=(X3-X) 2 +(Y3- Y) 2 2、三角形面积计算: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求三角形面积S。 D=(A+B+C)/2 S=√(D*(D-A)*(D-B)*(D-C))。 3、已知两条直线方位角和两条直线上任一点坐标,求交点坐标O(X,Y)。【直线MN,方 位角F、N点坐标(X1,Y1);直线HP:方位角E、H点坐标(X2,Y2)】。 交点O坐标:X=(X2*tan E- X1*tan F- Y2+Y1)/(tan E-tan F) Y= X*tan F- X1* tan F+ Y1 4、已知路基设计标高A、计算填土高程B、上次填土高程或原地面高程(基本为直线)C、 路基设计宽度L和边坡坡度为i,标高B到标高C的填土面积S。 S=((2A-B-C)*i+L)*(B-C) 5、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L为缓和曲线总长、 Z为起算切线方位角(即ZH或HZ点所在直线上的方位角)、D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H或HZ点坐标】 A=K-D W=A-A5/(40R2L2) (数学坐标X) E=A3/(6RL)-A7/(336R3L3) (数学坐标Y) X= X1+W cos Z-E sin Z Y= Y1+W sin Z+E cos Z C=A-A5/(90R2L2) 【(C为弦长,A为计算点到起算点的缓曲线弧长,L为缓和曲线全长),由于A5/(90R2L2)此值为微量,可以把C约等于A,得A=C+C5/(90R2L2) 】 F"FWJ"=Z+90*A2/(RLπ)为偏角(计算点的切线方位角)(F"FWJ":在CASIOfx-4800 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显示出来,在CASIOfx-4850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 显示出来为:"FWJ":F)。 6、圆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Z为起算方位角、D 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Y或YZ点坐标】 L=K-D【(计算点到起算点的弧长,D为起点桩号),弧长另一计算公式:L=Raπ/180 】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放样方法浅析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放样方法浅析 发表时间:2016-03-24T16:46:17.0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作者:毛林鹤李光辉 [导读] 河南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有很多问题需要予以重视,相信随着技术和管理逐渐地标准化、规范化,测量放样的水平也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毛林鹤李光辉 河南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施工测量工作对于项目繁多的公路工程来说,虽然所占的投资和用工比例较小,但其测量放样对工程来说却十分重要。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对测量放样工作的控制和管理,积极应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培养高水平的测量工作人才,使企业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从而适应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重要性,论述了公路工程施工放样,探讨了公路工程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放样 公路工程,涉及到路线、路基、路面的位置和布置,公路施工测量是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根据图纸上的设计尺寸,计算出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数据,将公路沿线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指导施工,这项工作又称“放样”。是保证道路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及形状、规格能够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正确进行施工的关键。对于高等级公路而言,由于其线型标准高,随着设计控制点的日益规范化、标准化,为确保实地放样具有较高的质量,满足高等级公路精度的要求,施工前的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值得研究。 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测量的优质准确在公路施工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公路工程施工前,首先要通过测量工作,对施工路段进行控制测量,对相关的点位进行复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测量精度要求很高,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一旦出现差错将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其次,对施工路段的原地表进行复测,如果与设计图纸的工程量相符,即可进行施工放样工作,如果不符,应及时上报处理。最后,施工放样中如果测量工作出现偏差,将导致公路工程建成后偏移原有设计位置,这时如果施工路基与原有设计路基土质不同,对于道路的使用以及行车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公路施工中测量工作是整个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二、公路工程中线施工放样 中线复测,按既定的路线重复中线测量,将线路工程中心线标定在实地上。 1.导线点坐标复测。在实际公路工程中通常设计单位仅提供给施工单位导线控制桩及其坐标。施工单位进场后,由设计单位进行交桩,而后使用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配经纬仪,对导线点进行复核联测。测量过程严格按照导线点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前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所给坐标先计算好转折角和边长,与实测结果相比较,当误差较大时应查明原因,是导线点挪动还是仪器故障。当该段导线点观测角和相邻导线点边长都已实测完毕,导线点复测的外业工作完成。 2.中桩关键点的放样。中桩关键点指公路轴线上直圆、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直圆、圆直、交点等,中桩放样是以某相距最近的导线点为测站,后视相邻导线点。拨角测距放出该中桩点,观测角和距离是以这三点的坐标计算得出的。在放样中桩时应注意两项:放完一个中桩点后,必须进行仪器归零校核,归零误差应在限差之内,否则所放点位应重新放样;测站导线点到所放中桩点距离小于到后视导线点距离。一是测量放样的常识,二是根据导线放样中桩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以减少误差的一种办法。放样中桩的数量以能达到相邻两中桩能够通视为下限,并写出中桩放样的详细记录。 3.中桩穿线。中桩穿线的过程与导线点复核测量方法相同,而衡量其是否合格则是路线的各种技术参数,即直线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曲线点是否在一条曲线上。中桩穿线如有不符合的情况,应以该直线或曲线相距最远点调整中间点,线型结点应先定曲线后定直线。事实上误差无法避免,应详细记录穿线过程的各种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根据全线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寻找如何调整中桩位置,使线型能够达到最小误差。 4.栓桩。实际工程中如果导线点放样的中桩如未调整,其中桩放样记录也是栓桩的一种办法。如果调整了,应在导线点二次实测时进行记录栓桩,其它骑马桩、三角网等也可进行栓桩,但无论运用何种办法,都应考虑施工由于高填方或深挖以后是否还能由其恢复中桩。 三、公路工程高程施工放样 1.布设施工临时水准点。由于设计单位所给的水准点距离较远,一般都在500m以上,施工时使用很不方便。考虑到以后路基高度,根据实地地形地貌,兼顾结构物工程,可以沿路线方向间隔200m左右补置一个施工。用水准点。水准点可设在附近房基、机井台等较坚固处.或自己埋设,并对每个加密水准点位置做详细记录。 2.测量过程。测量严格按照水准测量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的仪器一定要经过计量检定部门校核,每相邻两个水准点进行闭合测量。加密的水准点都要进行闭合和复核,做好详细的记录。 3.测量成果计算。首先,应该从数据上检查是否满足四等水准的要求;然后.每两个水准点闭合计算,复核设计单位的所给的水准点闭合计算,复核设计单位的所给的水准点是否闭合。计算临时布设的水准点高程,整理出包含原始和自设水准点高程成果表。 四、公路工程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1.在公路工程边线的测量放样中,是由已放样在地面上的中桩,使用测量仪器,根据设计图纸,在实地中桩放样出边桩,这些边桩就组成了地面上的公路边线。路基填筑和路面的施工按测量在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大致分为摊铺机摊铺和其他机械摊铺。摊铺机摊铺在使用平衡梁自动找平时,是由机器控制摊铺厚度,没有必要再人为控制高程,只是在摊铺后测量摊铺厚度,随时调节平衡梁数据。在使用参照基准控制标高摊铺时,一般的基准使用细钢丝,选用细钢丝作为基线;钢钎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光圆钢筋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便于拆卸和调整标高。无超高路段先摊边部,为保证摊铺质量,后机边部走钢丝,中部用滑靴走已摊好的结构层。测量逐桩高程时,可以直接用水准仪视线高法放出钢线高程,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下承层平整,标高合适的情况。 2.当下承层平整度差.标高也不合适时,只能把结构层的设计理论标高放出,这个理论标高的计算基础是理论松铺厚度,这样碾压后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教案——路基施工放样和测量

第四章路基施工放样和测量 一、本章重点 1.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边桩放样 2.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高程测量 二、本章难点 1.极坐标法 2.角度交会法 3.距离交会法 第一节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边桩放样 研究将设计图纸中的各项元素按照规定的精度准确测设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将在地形图或平面图上的构造物的设计位置和形状按规定的精度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方便施工。 施工测量内容:确定控制点位置、恢复公路中线测量、测设施工控制桩、复测与加密水准点、路基边坡桩放样、路面放样、构造物放样。 施工测量的任务: 1.复测、加密水准点。 2.恢复公路中线的位置。 3.测设施工控制桩。 4.路基边坡桩和路面施工的放样。 5.公路桥涵放样。 6.隧道放样。 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边桩放样原则同一般测量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测设建筑物:将建筑物的特征点在相应的地面上标定出来的工作。 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的中桩、边桩放样的根本任务:点位的测设。 测设点位的基本工作: 1、已知长度的测设。 2、已知角度的测设。 3、已知高程的测设。 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放样的基本方法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平面位置和高程),确定未知点的位置,实质上是确定点间的相对位置或者确定点的绝对位置。

一、已知距离的放样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长度的直线,有距离与方向,确定另外一点。 1、钢尺量距放样 如图所示: 已知图纸上直线AB,水平距离D,地面上A点位,要求在地面上测设B点位。对水平距离D进行尺长、倾斜与温度改正,计算出在地面上直线长度D1: 2、测距仪测距放样 观测所得水平距离与设计所需的水平距离相等(或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定出最终点的位置。 二、已知水平角的放样 水平角放样是根据一个已知方向AB和角顶点A的位置,按设计给定的水平角值把另一个方向AC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水平角时,已知角度的一个方向AB,A点位置,根据已知水平角,将另一个方向AC在地面上定出。 1、正倒镜分中法盘左与盘右法 在A点安置经纬仪,盘左瞄准B点,归零,拨水平角得C1点,盘右瞄准B点,归零,拨水平角得C2点,平分C1C2得C点。 2、垂线改正法 如图所示: 在A点安置经纬仪,用正倒镜分中法放样,定出角BAC, 用测回法测定,, 计算垂直距离CC1。,得C点。 三、已知高程的放样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点高程是根据一个已知点的高程测设另一个点的高程。 1、水准测量法 已知BM点高程为H,在A处放出Ha的点(在A处打一木桩),将水准仪安置于两点中间,在水准点BM上立水准尺得后视读数a,计算前视读数b:b=H-Ha+a,在A处上下移动水准尺当读数为b时,为A处高程为Ha的点。 2、三角高程法 四、已知坡度的放样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坡度线是已知AB直线水平距离为D,A点高程为Ha,从A处开始沿AB 方向放出%的坡度线。

公路工程测量论文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 姓名:王晓雪 学号: 10 班级:06201 专业:道路与桥梁设计施工技术 所属系部:公路工程系 指导教师:朱庆新老师 二○一一年六月

摘要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主要是利用测量技术将设计图纸上的工程构造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检测工程构造物的几何尺寸,以实现从设计图纸到工程实物的质和量的转变。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依据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各种构造物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测量规范等以及工程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细部放样测量。通过控制测量,建立起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与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几何联系。以平面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为依据,利用传统测量仪器进行距离、高程和角度的测量放样或者利用全站仪和GPS进行三维坐标放样来确定工程构造物特征点在实地上的空间位置。在放样过程中,工程设计图纸是图解控制点和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几何关系的依据;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以及测量规范是核查放样结果精度的依据。只有利用精度符合标准的几何数据,才能精确地测定工程构造物特征点的准确位置,以指导施工。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放样;方法

目录 一、绪论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1.已知距离的放样 2.已知高程的放样 3.已知点的放样 三、中线放样 四、路基的施工放样 1.路基横断面施工放样 2.路基边桩放样的一般要求 3.路基横断面的放样方法 4.路基边坡的放样 5.路基施工阶段各层次的抄平方法 6.线段路基顶面的抄平 7.线段路基顶面的抄平 五、路面施工放样 1.路槽的放样 2.路面放样 3.路拱放样 4.造物施工放样 5.挡土墙施工放样 6.沿线取土坑、弃土堆占地面积及土方量计算 7.占地面积的测算

公路工程测量放样方案

公路工程测量放样方案 公路工程测量放样方案 1、项目部测量室在与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接桩后,对在施工范围之内的桩位(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等)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及时做好导线复测与导线点的加密,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等控制测量工作。 2、桩位保护 项目部测量室对所交导线点、水准点进行现场栓桩。在附近固定物上做好栓桩标记,并填写栓桩记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有关桩位应砌筑保护,并立标牌注明”测量栓桩,注意保护”字样。 3、导线复测与导线点的加密 根据所交导线的等级按相应的精度要求,使用全站仪,采用三联脚架法,在有利观测时间内进行观测,观测时各种数据参数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相应输入以做修正。外业测完后,及时进行成果的整理,复测成果由技术部测量室作为原始技术资料存档。复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甲方、勘测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 复测后,根据施工现场测量的需要,对导线点进行加密,加密导线点应沿中线布设成等边直伸附合导线,附合在高级导线控制点上,并注意避开或减少不良影响。布设时保证前后点间通视,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布设时还应满足施工测量放样的需要。 4、水准观测和水准点的加密 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复测成果由技术部测量室作为原始技术资料存档。复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甲方、勘测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 加密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布设在稳固的地点,两端复合联测到高级水准点上,外业观测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密度要求进行,内业处理时剔除粗差,对观测值进行精密平差。按水准路线往返测闭合差进行精密评定。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路面各结构层进行位置和高程的测量复核,一并填写《测量复核纪录》,存档保存。 5、定期复核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所有导线点、水准点、加密导线点和加密水准点定期进行复测,本工程要求做到15天一次。 所有测量资料,也需及时真实的进行填写,作为竣工资料编入竣工文件,并应归档保存。感谢您的阅读!

道路工程测量技术报告

技术报告书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投入本工程的人员和设备 (1) 2.1作业人员 (1) 2.2投入设备 (1) 三、采用的软件系统 (1) 四、坐标系统 (2) 五、技术依据 (2) 六、控制测量 (2) 七、地形测量 (3) 7.1基本要求 (3) 7.2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 (4) 八、纵横断面测量 (4) 8.1纵断面测量 (4) 8.2横断面测量 (4) 九、质量保证 (5) 十、完成工作量 (5) 十一、本工程提交的资料 (5) 附件:控制点成果及点之记 纵横断面成果 现场照片

xxxx工程测量 技术报告书 一、工程概述 受xxxx建设指挥部委托,由xxxx承担了xxxx工程测量任务。本次xxxx 工程位于滨江区钱塘江围垦区,地势平坦。西起规划闻涛路,东至规划西浦路,道路长度约为517.2米。测量范围:a,xxxx区块;b,1:500地形图测绘范围由用地红线外扩30米范围;横断面范围由用地红线外扩10米范围。 在本院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于2015年3月21日派遣一个小组进场对上述地块进行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纵横断面测量等内容,并于3月28日顺利完成以上各项测绘任务。 二、投入本工程的人员和设备 2.1作业人员 投入1个作业小组,其中工程师1名,技术人员3名。 2.2投入设备 1)中海达A8一台(编号为020*******); 2)中纬ZDL700电子水准仪一台(编号:4110300); 3)拓普康ES-602G全站仪一台(编号:FH1230); 4)手提电脑二台; 5)绘图仪两台。 三、采用的软件系统 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7.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 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②Autocad软件2004版本 四、坐标系统 平面采用杭州坐标系;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pdf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备注 一、咨询 【参考资料】 技术设计书编写原则规范、相似道路施工测量设计书实例等。 【工程资料分析】 某高速公路第四施工合同段,起于K19+800,终于K26 +600,全长2.8km。路基宽度整体式33.5m,设计速度100km/h,设计载荷:公路-I级。该高速公路在沿线附近首先每隔4.5km布设了一对相距800m的D级GPS 点,并在此基础上按照I级导线标准布设导线,导线点平均边长为500m。以此同时,按照四等水准测量标准对I级导线点进行了高程测量。本次任务包括:恢复中线测量、施工控制桩的放样、路基边桩放样、路基边坡放样、路面放样。 图3-1 线路平面图 【任务内容及要求】 (1)道路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 (2)恢复中线测量、施工控制桩的放样、路基边坡的放样、路面放样的基本方法。 【相关知识】 道路施工测量概述 道路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恢复中线测量,施工控制桩、边桩和坚曲线的放样。 在恢复中线测量后,就要进行路基的放样工作,在放样前首先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情况。通过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对测量的精度要求,掌握道路中线与边坡脚和边坡顶的关系,并从中找出施测数据,方能进行路基放线。常见的路基有:一般路堤、一般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陡坡路基、沿河路基及挖渠填筑路基等几种形式,如图3-1所示。

图3-2 典型路基横断面图 在施工测量中应认真研究典型路基、路面,从中找出放样规律,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 不同等级的公路,其路面形式、结构是不同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是汽车专用公路,通常用中央隔离带分为对向行驶的车道(车道路数可根据交通量按双数增加)。 二、三级公路一般在保证汽车正常运行的同时,允许自行车、拖拉机和行人通行,车道为对向行驶的双车道。 四级公路一般情况采用3.5m的单车道路面和6.5m的路基。当交通量较大时,可采用6.0m的双车道和7.0m的路基。 一、恢复中线测量 从道路勘测完成到开始施工这一段时间内,有部分中线桩可能被碰动或丢失,因此施工前应进行复核,按照定测资料配合仪器先在现场寻找,若直线段上转点丢失或移位,可在交点桩上用经纬仪按原偏角值进行补桩或校正;若交点柱丢失或移位,可根据相邻直线校正的 两个以上转点放线,重新交出交点位置,并将碰动和丢失的交点桩和中线桩校正和恢复好。 在恢复中线时,应将道路附属物,如涵洞、检查井和挡土墙等的位置一并定出。对于部分改线地段,应重新定线,并测绘相应的纵横断面图。 二、施工控制桩的放样 由于中线桩在路基施工中都要被挖掉或堆埋,为了在施工中能控制中线位置,应在不受施工干扰、便于引用、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放样施工控制校。放样方法主要有平行线法和延长线法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互相配合使用。 1.平行线法 如图3-2所示,平行线法是在设计的路基宽度以外,放样两排平行于中线的施工控制桩。为了施工方便,控制桩的间距—般取10m~20 m。该法多用于地势平坦、直线段较长的道路。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方法 1、测量仪器与人员的配备:全站仪1台、经纬仪1台、>±1.5㎜水准仪1台;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2名、施工人员1名。 2、起始控制点(导线点)和水准点复制。 根据甲方和设计图纸提供的控制点、导线点、水准点,在监理或甲方代表的带领下进行现场踏勘,并对点位埋设情况、现存情况做好记录。经现场踏勘落实和剔除不合格点位后,我部立即组织人员对这些点位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报监理及甲方,如发现实测值与提供值相差超限时,将立即报甲方,并要求立即重新提供可靠的起始控制点数据,以便工程顺利开工。 3、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测设 (1)平面导线控制网的测设 除了对图纸提供的导线点加固复测外,我部将增加部分控制点,以形成一条附合导线,加强对工程的控制的强度,同时增加了整个控制网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施工控制网的导线点将采取措施保护,中心用红油漆画“+”字丝。 导线的测量采用国家一级导线的观测要求进行观测,观测资料经平差计算后,整理编制成《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测量报告》并报监理验收、审批。经监理审批复核后,成果方可使用。 (2)高程控制 从甲方或设计图纸上提供的水准点,将高程引测到每个导线点

上,并在路基牢固处,安全可靠且离路面中心线较低点地方增加几个水准点,力争在施工过程中做到高程一站传递到位。 观测时按国家三等水准点测量的要求进行观测,为防止出现因两端接头两侧水准点高程误差而引起新旧路面衔接的高低错位,将两侧水准点进行联测。所有资料都编入《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测量报告》并报监理验收、批准。 (3)控制网的定期复测 控制网每个月测一次,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有位移,松动或受碰撞时。立即组织复测。 4、施工测量放样 (1)测量人员熟悉图纸,理清施工的先后顺序,对图纸上的坐标进行复核,发现错误及时向甲方核实。 (2)平面点位放样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前,放样数据的计算由经两人对算而来,编制成表,在放样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方法对放样点位进行检查,比如采用钢尺丈量相邻点位之间距离。 (3)高程控制与传递:在观测好的水准点上,力争用一测点将高程传递到位,即在满足一个测站视距条件下,直接采用水准点将高程传递到所需位置,减少多测站带来的误差和误差积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准点引测到已稳定的构筑物上,以尽量减少水准点的沉降或破坏。 5、测量工程要达到的目标 (1)保持道路路面横坡及平面线型不变。路面横坡为2%,土路肩仍为4%,超高值、平面线形,转角点及平曲线半径均保持原设计。

(整理)公路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设计书 项目名称:靖边县四级公路 编写:王哲 审核:胡荣明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 日期:二OO七年六月 注:引用请注明出处! 一、测区概况 1、项目来源 为了靖边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发靖边县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靖边县政府决定修筑一条横贯靖边县的四级公路,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承接此工程的测量工作。要求2007年6月底完成此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 2、地理位置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无定河上游,长城横贯东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县城在张家畔,距榆林城184公里,北部属风沙滩地,中部以黄土梁峁为主,南部白于山区两侧为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395.4毫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 3、交通状况 靖边县境内有一条省道榆靖公路,榆靖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交通较便利。 二、资料来源 1、现有资料 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一张 2、资料分析 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6o带基本图,经实地勘察和对图纸的综合分析,该图符合测量和设计等技术要求。 三、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2、《公路勘测规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四、采用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任意投影带,测区中心坐标为(4134417.9964,3659870.8357),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9○06’56.2805”,抵偿高程面高程为582.6088m。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五、测量方法及限差规定 1、平面控制测量 1)该工程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二级导线 2)平面控制点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 (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3)观测视线超越障碍物应在1.3m以上。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备注 一、咨询 【参考资料】 技术设计书编写原则规范、相似道路施工测量设计书实例等。 【工程资料分析】 某高速公路第四施工合同段,起于K19+800,终于K26 +600,全长。路基宽度整体式,设计速度100km/h,设计载荷:公路-I级。该高速公路在沿线附近首先每隔布设了一对相距800m的D级GPS点,并在此基础上按照I级导线标准布设导线,导线点平均边长为500m。以此同时,按照四等水准测量标准对I级导线点进行了高程测量。本次任务包括:恢复中线测量、施工控制桩的放样、路基边桩放样、路基边坡放样、路面放样。 图3-1 线路平面图 【任务内容及要求】 (1)道路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 (2)恢复中线测量、施工控制桩的放样、路基边坡的放样、路面放样的基本方法。 【相关知识】 道路施工测量概述 道路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恢复中线测量,施工控制桩、边桩和坚曲线的放样。 在恢复中线测量后,就要进行路基的放样工作,在放样前首先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情况。通过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对测量的精度要求,掌握道路中线与边坡脚和边坡顶的关系,并从中找出施测数据,方能进行路基放线。常见的路基有:一般路堤、一般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陡坡路基、沿河路基及挖渠填筑路基等几种形式,如图3-1所示。

图3-2 典型路基横断面图 在施工测量中应认真研究典型路基、路面,从中找出放样规律,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 不同等级的公路,其路面形式、结构是不同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是汽车专用公路,通常用中央隔离带分为对向行驶的车道(车道路数可根据交通量按双数增加)。 二、三级公路一般在保证汽车正常运行的同时,允许自行车、拖拉机和行人通行,车道为对向行驶的双车道。 四级公路一般情况采用的单车道路面和的路基。当交通量较大时,可采用的双车道和的路基。 一、恢复中线测量 从道路勘测完成到开始施工这一段时间内,有部分中线桩可能被碰动或丢失,因此施工前应进行复核,按照定测资料配合仪器先在现场寻找,若直线段上转点丢失或移位,可在交点桩上用经纬仪按原偏角值进行补桩或校正;若交点柱丢失或移位,可根据相邻直线校正的 两个以上转点放线,重新交出交点位置,并将碰动和丢失的交点桩和中线桩校正和恢复好。 在恢复中线时,应将道路附属物,如涵洞、检查井和挡土墙等的位置一并定出。对于部分改线地段,应重新定线,并测绘相应的纵横断面图。 二、施工控制桩的放样 由于中线桩在路基施工中都要被挖掉或堆埋,为了在施工中能控制中线位置,应在不受施工干扰、便于引用、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放样施工控制校。放样方法主要有平行线法和延长线法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互相配合使用。 1.平行线法 如图3-2所示,平行线法是在设计的路基宽度以外,放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交底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交底 一. 本工艺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 二. ((工路勘测规范)) (JTGC10一207) 。 ( (公路测量规范)) (CB50026一93)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一2006)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一2000)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土建工程)(JTGF80 /1一2004。 三.测量准备: 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理. 地形资料. 施工图纸. 编制施工测量总体控制技术方 . 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总体测量施土技交底。 2. 预案。 3. .50M. 水平仪. 对讲机.太阳伞. 记号笔. 计算机. 计 算器等圴须具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书。 四. 1. 避免在高温. 大风. 大雾. 雪天末化条件下作业。 2. 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 持证上岗。 五. 1. —设计交桩一水准点导线点复核一布置路线施工控制网一水准 点导线点加密一原地面复测一向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水准点导线点交底一雨季. 越冬冰霜过大后水准点导线点复核一交工验收测量一测量资料归档和移交。 2. 点位一标记放样点并现场交桩。 六. 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对路基平. 纵断面逐桩高程. 座标. 超高. 发现有错误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处理或有必要共同与设计代表联系。 七. 1. . 高程控制点桩. 交点桩. 断链桩. 合同分段桩. 用. 2. 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水准点. 导线点等控制点 1. 师。 复测范围应延伸到相邻标段内2个点。 2. . 高程控制点. 转角点 中心桩。

3. 点. 转点.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对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应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 表 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 4. 点 八. 准控制网。 1. 在熟悉设计文件中的路线和结构工程的平面. 点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 施 工控制测量网。 2. 点的选点. 造标. 埋石应符合有关 . 丟失. 及时补测. 补设。 3. 水准点设布间距不宜大于1km. 高填深挖地段. 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 水准点闭合。 4. 如发现个别水准点 准点闭合。 5. 增设的水准点 在埋入土中至少不能破坏的砼桩上。 九. .横断面结果 经工程部复核再报监理工程师签认。 点施工负责人. 签认。 十一. 1. . 便桥. 临建等临时工程的测量放样。 2. 临时用桩和施工用桩布设。在工点 点 1. 路基中心桩. 20m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方法与技巧[详细]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方法与技巧 测量放线是市政道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施工过程,到施工结束以后的竣工验收,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如何把测量放线做得又快又好,是对技术人员一项基本技能的考验和基本要求. 一、做好开工前的测量交底 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测量交底,按设计图认清现场水准基点、导线桩、交点桩等,做好桩位交接记录,对位于施工范围内的测量标志,必须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关于测量交底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桩位的保护,即在设计单位交桩以后,应及时采用砌砖墩或浇筑水泥墩等方法予以保护,以免丢失.这些桩一般在于农田或居民区内,很容易被人为破坏,而一旦破坏,再让勘测设计单位来补测,则既耽误施工,又要增加一定的费用. 二、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 中线测量是在定线测量的基础上,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详细地标示出来.它与定线测量的区别在于:定线测量中,只是将道路交点和直线段的必要转点标示出来,而在中线测量中,要根据交点和转点用一系列的木桩将道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在地面上详细标定出来. 定线测量一般由勘测设计单位实施,然后把有关桩位和测量成果交与施工方,由施工单位进行中线及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边桩.关于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应注意各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是否与图纸相符;如一个工程项目有几

个标段,应注意与相邻标段的中心是否闭合,中线测量应深入相邻标段50~100 米;应注意与桥涵等结构物的中心是否闭合;应注意与房屋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与图纸是否相符.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查明原因. 二是护桩的设置.道路中线桩护桩的设置,是路基施工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施工中这些桩又容易被破坏,所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中线桩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为了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把中线桩恢复在原来的位置上,必须在施工前对道路上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如交点、转点、曲线控制点等设置护桩.所谓护桩,就是在施工范围以外不易被破坏的地方钉设的一些木桩.根据这些护桩,用简单的方法(如交点、量距等),即可迅速地恢复原来的桩点. 设置护桩应注意以下方面:在道路的每一直线段上,至少应有三个控制桩要设置护桩,这样即使有一个控制桩不能恢复时,仍可用其他两点,把该直线段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两方向线的交角尽可能接近90°,不应采用小于30°的交角;护桩应选在施工范围之外,但不宜太远;护桩之间距离不能太远;所设护桩必须牢固可靠,桩位要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和观测. 曲线段边桩的护桩设置.对于曲线段,由于边桩的确定较麻烦,重新测设耗费时间较多,因此在一次精确放线以后,对曲线段的边桩中有代表性的桩位也应设置护桩,这样可减少重复测量工作,减少测量工作量. 三是里程桩的布设.中线桩定出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好里程桩的控制布设.里程桩的布设原则是:在直线段,一般布设在每隔100米的整桩号的横断面上,类似于公路施工常见的百米桩的布设;在曲线段桩位要适当加密,在曲线段起讫点、中点的里程桩位必须布设;里程桩可采用大木桩,上面用油漆或墨汁标上里程桩号,打入道路两侧施工范围以外的地上,最好是每侧各打一个.在保证施工中不易被破坏的情况下,离路基边线应尽量近一些,以方便使用,一般为1~2米. 关于里程桩的布设,在大部分施工手册的测量放线章节中没有论述,在许多工地上不太重视.笔者在某些工地发现,有些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测量时,里程桩号的确定是从很远距离一尺一尺排过来,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累积误差.如果里程桩号定不准,那么标高、坡度的质量控制也无从谈起. 三、校对及增设水准点 其一,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闭合差不得超限,如超出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要求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要求 张先龙1,樊正杰2 (1、江西赣北公路勘察设计院,江西九江 332000) (2、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交通局,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该内容之一,施工测量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文章从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监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实践,对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目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现场管理 0 前言 从事公路与桥梁施工测量工作的目的是根据施工的需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要求敷设在施工现场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 施工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从道路导线、水准联测、中边线放样、桥隧等构筑物的轴线定位,到基础工程施工,桥梁下部构造到桥梁上部构件的安装和桥梁的桥面系施工以及施工场地平整等,都要进行施工测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结构或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有些高大或特殊的建筑物及软土地质的路基及结构物在 建成后,还要定期进行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以便积累资料,掌握下沉和变形的规律,为今后建筑物、道路及结构等的设计、维护和使用提供资料。 为求得放样位置尽可能的准确,以上放样工作必须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放样中线的程序是先进行导线点的敷设与联测,继而放出中线。为防止施工与设计的周期差而导致的导线控制网的偏位,在放样时还应对控制网进行复测,这些复测工作不但在平面上进行,在纵面上也要进行,如水准点的复测等。 1 必须逐级控制做到层层放样 定位和放样工作中,习惯上是按“逐级控制”的办法来进行,这种控制分为平面和纵面控制。对于路线放样,目前有三种平面控制方法:一种是沿路线附近设置的由一系列的导线点来构成的所谓“专控导线”,亦称为“自由导线”。这些导线点和国家高级控制网联测,其坐标取自国家高级坐标系统。一般而言,测设的导线点的坐标是经过严密的平差计算后而成的,公路中线是以这些控制导线点为依据,再确定公路中线上各桩点位置的。实际上是确定导线点与公路中线点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继而确定出公路中线。 以上两种控制的放样方法是先放路线导线,再放中线,最后放边线,即逐级控制放样。 还有一种采用GPS网控制,有关GPS控制这里限于篇幅,不作阐述。 对于斜、弯、坡桥放样逐级控制的方法是,先在“专控导线”基础上,围绕桥梁设一个闭合导线圈,这些闭合导线点跟路线的控制导线进行联测,在符合精度要求的前提下,经过导线平差计算,得到闭合导线的精确坐标;再以导线点为基础,放置桥梁的轴线桩、桥或墩台中心桩和基础轮廓及开挖边线等,这些是一种平面逐级控制的方法。再如,施工大型结构物往往要在结构物附近引测几个水准点,这些水准点均引自路线水准点并经平差,再以这些水准点控制结构物各部位的施工标高,这是纵向逐级控制。 总之,在施工测量放样的布局上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要坚持“先控制后碎部”;在精度上要符合由“高级到低级”的基本原则。 2 坚持复核签认符合精度要求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中,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是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做到: 2.1 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

公路工程各项施工技术交底全集

路基土石方施工技术交底 ⒈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 在开工前先进行施工测量,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测量与绘制横断面。施工测量的精度符合《公路勘测规程》(JTJ061-99)的要求。并将测量方法及成果资料签字后交送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在开工之前在现场放出路基坡脚、路堑堑顶、截水沟、边沟、护坡道、取土坑、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调查与试验 路基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及各种管线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对图纸所示的利用挖方、借土场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执行,试验项目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防水、排水 施工前做好路基的各种防、排水设施,挖设排水沟,并保持其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清理场地 路基工程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原地面以下100-300mm 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且堆放在弃土场内或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地点。 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雨季施工 雨季施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可进行雨季施工地段,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O33-95)中雨季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并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雨季填筑路堤时,随挖、随运、随填、随压。每层填土表面筑2-3%的横坡,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 ⒉路基挖方施工 对于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法施工,短而深的路堑采用横挖法施工。路堑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部分辅以人工开挖。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或松动爆破,岩石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土石方调运近距离采用推土机推运,远距离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 1)土方开挖 ?路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附表5的深挖路堑段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控制 ①路堑边坡

最新公路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公路工程测量技术设 计书

工程测量设计书 项目名称:靖边县四级公路 编写:王哲 审核:胡荣明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 日期:二OO七年六月 注:引用请注明出处! 一、测区概况 1、项目来源 为了靖边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发靖边县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靖边县政府决定修筑一条横贯靖边县的四级公路,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承接此工程的测量工作。要求2007年6月底完成此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2、地理位置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无定河上游,长城横贯东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县城在张家畔,距榆林城184公里,北部属风沙滩地,中部以黄土梁峁为主,南部白于山区两侧为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395.4毫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 3、交通状况 靖边县境内有一条省道榆靖公路,榆靖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交通较便利。 二、资料来源 1、现有资料

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一张 2、资料分析 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6o带基本图,经实地勘察和对图纸的综合分析,该图符合测量和设计等技术要求。 三、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2、《公路勘测规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四、采用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任意投影带,测区中心坐标为(4134417.9964,3659870.8357),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9○06’56.2805”,抵偿高程面高程为582.6088m。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五、测量方法及限差规定 1、平面控制测量 1)该工程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二级导线 2)平面控制点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 (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3)观测视线超越障碍物应在1.3m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