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

复合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现阶段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实际的教学效果还不太让人满意。主要原因是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具有复杂性。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2001)中把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称为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结果意义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例如“出来”的结果意义表示从无到有,如:“我想出来办法了。”状态意义表示动作、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

例如“起来”的状态意义表示进入一个新的状态,如:“他哭了起来。”趋向意义的立足点较难把握,引申用法则由于数目繁多、意义虚化等特点而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补语的难中之难。

、复合趋向补语的教材安排分析一)《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

言专业教学大纲》对语法

点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均是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

公室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为指导,

我们可以先看下《大纲》对复合趋向补语语法项目的安排:

1.一年级

1)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

复合趋向补语句式:动词+“上” +来/ 去;复合趋向补语的

肯定/否定式/正反疑问句;运用复合趋向补语时宾语的位置;般事物宾语,在“来/ 去”后,多表示已然;一般事物宾语,在

来/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前,

用于祈使句;处所宾语,在“来/ 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

2)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

1)“起来”表示从分散到集中的动作取得结果;表示开始

并继续下去;表示回到记忆中来。

2)“出来”表示辨认、识别。

2.二年级

1)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

1) 起来”表示说话人对事物进行估量或评价。

2) 下去”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继续从现在到将来)。

3) 下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继续从过去到现在);表

示固定;表示某种状态出现并继续发展,往往表示由强到弱或由

动到静的变化。

4)“出来”表示事物或结果的出现或产生;用在某些形容

词后,表示超过。

5)“过来”表示回到原来正常的状态。表示对数量、范围

大的事情能否有能力完成(用可能补语的形式)。

二)教材对语法点的安排

当前通用的教材是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此套教材对

趋向补语语法点做出了如下安排:

1. 复合趋向补语动词+复合趋向补语。带宾语时,宾语为处

所名词时在“来/ 去”之前,宾语为一般事物时可在“来/ 去”的前面或后面。不带宾语时,“了”可以放在动词后、补语前,也可以放在句末;带宾语时,宾语为处所名词,“了”应放在句末;宾语为事物时,“了”应放在复合趋向补语之后,宾语之前。(

2.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

1)动词+起来:开始并继续,恢复记忆。(一年级第二册

第57 课)

2)动词+出来:从无到有,从隐蔽到显露。(一年级第二

册第57 课)

动词+下去:正在进行并继续。(一年级第二册第57 课)

4)动词+下来:从过去继续到现在。(一年级第二册第

57 课)

看起来。(一年级第三册第62 课)

动词+起来:聚拢,合拢。(一年级第三册第71 课)7)动词+下来:完成,固定。(一年级第三册第76 课)

8)动词+起来:插入语或在句子前面,表说话人着眼于某

一方,有估计的意思。一年级第三册第76 课)

9)形容词+下去:存在并发展,形容词一般为消极意义。

一年级第三册第89 课)

从以上语法点的设置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汉语教程》对 趋向补语语法点安排的特点是:( 1)语法点按趋向意义、引申

意义两块来切分, 初中级阶段介绍基本结构及趋向意义, 中高级 阶段介绍趋向补语引申意义。( 2)复合趋向补语又按动词不带

宾语的、带一般宾语的、带处所宾语的进一步细分。(

3)趋向

补语引申意义按意义划分出若干义项,并分课介绍义项。

比较《大纲》和《汉语教程》的内容安排,应该说教材的编 写是基本符合大纲要求的, 但结合教学实际, 我们发现教材的安 排存在一定的缺陷:( 1)《汉语教程》并没有完全按照大纲的

要求详尽讲解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出来”表示超过; 来”表示对数量、 范围大的事情能否有能力完成。 “起来”表示 从分散到集中的动作取得的结果。 “下来”表示某种状态出现并 继续发展, 往往表示由强到弱或由动到静的变化。 这些用法都没 有介绍,但在练习及HSK l 导材料中有相应考查点, 学生在处理 时有些茫然。 另外,对“形容词 +趋向补语”没作专门介绍。 ( 2)

对宾语的位置的介绍过于公式化, 强调处所宾语的位置, 对于 般的事物宾语,只指出可以出现在“来 / 去”之后。公式化的形 式虽然利于学生记忆, 但学生在理解上并不能十分到位, 常常会课)

10) 11) 12) 看上去:得出结论和判断。 (一年级第三册第 91 课) 动词 +过来:恢复正常。(一年级第三册第 97 课)

比起来:表“跟……相比”。(一年级第三册第

100

忽视事物宾语。而且一般的事物宾语在与复合趋向补语搭配时,并不是所有的形式都是常用的,有一些搭配形式甚至让人觉得拗

口,并不利于学生在交际中运用。(3)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集

中在中高级阶段。过于集中而又多变的引申意义,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考虑将一些使用频率高,结构较为凝固的引申用法在初中级阶段介绍。但从总体来看,教材的安排是符合学生的习得顺序的。

二、对复合趋向补语教学的建议

一)关于复合趋向补语趋向意义的教学方法

复合趋向补语“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所表示的趋向补语的移动方向是一样的。如:进来、进去都表示从外到里;出来、出去都表示从里到外;上来、上去都表示从低处到高处;下来、下去都表示从高处到低处;回来、回去都从外到内。学生在学习时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准立足点,没有准确把握位移的起点和终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将语义和语用与语法规则结合

在复合补语的教学中,由于复合趋向补语的句式结构较复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急于将句式结构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结构,但复合趋向补语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它有什么样的交际功能,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却被忽视了。学生因为不了解这些内容,所以在运用中往往会有意地回避趋向补语,用一些等义的简

单词语来代替。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复合趋向补语的意义和使用条件,这样才有利于趋向补语的实际运用。

2.用比较法加深印象

在纷繁的语法规则面前,学生往往会产生回避的心理,少用甚至不用此语法。为了消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时可以考虑不同趋向补语与同一个动词进行搭配,然后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各种趋向意义的不同之处,另外,可以用讲解和图示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复合补语的趋向意义。

3.重视常用形式,弱化非常用形式

现阶段的研究发现,趋向补语的各种句式在使用上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句式使用频率很高,有的却很少用。所以我们在开始教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时,应尽量先教使用频率高的句式,使用频率高的句式基本能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在学生熟练掌握后,再慢慢教使用频率低的句式。如果使用频率低的句式可以用比较常用的等义句式替换,那么可以考虑在教学中省掉使用频率低的句式。

4.结合例句进行表演

现行教材为了说明复合趋向补语,会举出一些例句,但是学生对这些句子中趋向补语印象并不够深刻,甚至觉得语法规则非常枯燥。我们可以结合例句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地表演。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找准自己的立足点,明白位移的起点和终点,也有利于学生将语法点用于交际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5.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可以在学习趋向补语时, 运用多媒体 技术,把电影或电视剧中表示趋向补语趋向意义的视频资料采摘 到课堂中,向学生播放,使学生明白趋向意义的用法,并可以此 作为强化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视频内容选用相应的趋向补语。

二)关于复合趋向补语引申意义的教学方法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1.化整为零,适时归纳总结

同一个趋向补语在修饰不同的动词和形容词时, 它的引申意 义有所不同, 在教学中也很难穷尽, 我们应该采取化整为零的教 学方式逐一讲解,每遇到一种就讲解一种,并适时归纳总结,让 学生慢慢积累,达到逐步消化吸收的目的。

2. 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言的学习中, 除了语法规则对运用语言起到重要的作用 外,语感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他虽然对本国 语言的语法规则并不了解,但却可以很熟练并正确地加以使用,

这就是语感的作用。 但是一些留学生虽然详细掌握了各种语法规 在语言环境中体现出的多种意义功能给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 定的困难,因此,对留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语法规则的基础上,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是学习的难点,

同一个趋向补语在 与不同的动词和形容词搭配时会有多种意义,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

这也是语感在起作用。 趋向动词 则却会说出一些奇怪

还应该加强语感的培养。

3.合理分班,优化教师资源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习者常常会受到母语的迁移影响,负迁移的影响尤为严重。同一母语的人会在某些问题上犯相同的

错误。可以考虑按国别分班教学。另外也可考虑配备懂学生母语的教师授课,这样教师能从两种语言对比分析的角度,地对学生

有针对性进行指导教学。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151213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