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训十九 蜘蛛和捕食螨的观察

实验实训十九 蜘蛛和捕食螨的观察

实验实训十九蜘蛛和捕食螨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蜘蛛和捕食螨的一般形态特征,识别当地森林常见蜘蛛和捕食螨的主要类群,熟悉并掌握其主要鉴别特征,以利于保护和利用。

二、材料

各种蜘蛛和捕食螨的标本。

三、用具

双目实体解剖镜、扩大镜、解剖针、镊子、蜡盘等。

四、方法步骤

(一)蜘蛛类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在体视显微镜仔细观察各种蜘蛛标本,总结其主要识别特征,包括身体分几节?是否有明显界限?有无触角?眼、口器、足的构造与昆虫有何不同?腹部有何特征?

(二)常见蜘蛛形态观察

1、圆蛛科体长2~60毫米。8眼,排成两列(4-4)。前、后侧眼接近,生在眼丘上。4个中眼排成方形或梯形。结圆网捕食昆虫,视力弱,依靠网上丝的震动和张力确定食物在网上的位置。除用螯牙在猎物上咬孔和注入毒液外,还能用第4足拉丝缠绕,使之不能动弹。

2、微蛛科体小型,一般长1-3毫米。8眼排成两列;前中眼小,黑色,其余白色。螯肢有明显的齿堤,前齿齿堤一般大于后翅齿堤。步足一般细长无刺、少刺或具细刺。

3、狼蛛科体中、小型长 3~25毫米。8眼黑色,排成三列(4-2-2)。前列眼较小,中、后两列眼较大,后列两眼的间距大于中列。步足粗壮,多刺,末端为3爪。因善跑、能跳、行动敏捷、性凶猛而得名。全球1500余种。多数徘徊游猎,少数结网。

1

粉尘爆炸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23754 粉尘爆炸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粉尘爆炸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验原理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当剧烈燃烧在有限的空间急速进行时,就会发生爆炸。 实验用品 金属罐(易拉罐)、小塑料瓶(眼药品)、塑料片、气囊(洗耳球)、蜡烛、火柴、橡皮管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底侧各打一个小孔,小孔大小比橡皮管外径

略小。 2、如图,用橡皮管连接金属罐和小塑料瓶,气囊。 3、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把蜡烛放入金属罐中,并点燃。用塑料片盖住罐口。 4、快速挤压气囊,鼓入大量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 听到响亮的爆炸声,塑料片飞到空中,说明面粉粉尘发生了爆炸。 面粉、煤粉等表面积较大,在空气中与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面粉生产车间严禁烟火。 数学与医学:CT和DNA 文章摘要:DNA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具有一种特别的立体结

九年级化学探究实验设计之粉尘爆炸实验人教版

探究实验设计之粉尘爆炸实验 1. 化学反应原理 干燥的粉尘遇明火会燃烧,粉尘和空气充分接触时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会发生爆炸。 2. 实验仪器:金属罐、小塑料瓶、导管、气囊、胶卷盒(或小塑料瓶)、2 L大塑料饮料瓶、橡皮塞、坩埚钳、铁丝等 实验药品:面粉、蜡烛、脱脂棉、酒精等 3. 探究方案 方案①: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如图20-1所示)。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金属罐,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里剧烈燃烧而发生爆炸。 方案②:在饮料瓶的底部打一个孔,孔的大小能插入一根导管,导管的另一端和气囊相连;在瓶壁上打一个较大的孔,孔的大小与橡胶塞一致。在橡皮塞的正中打一个小孔,将一根细铁丝对折绞合在一起后,穿过橡胶塞,在铁丝的前端绞入脱脂棉。将胶卷盒去盖后倒扣在瓶口上,实验器就制作完成了。实验时取适量干燥的面粉于大塑料饮料瓶中,并将胶卷盒倒扣在饮料瓶瓶口上;将带气囊的橡皮管出气口对准瓶中的面粉,并插进粉尘中;拨出橡胶塞,将棉球浸上酒精,点燃酒精棉球并迅速塞进饮料瓶中(如图20-2所示),同时快速按压气囊从橡皮管一端鼓入空气,使饮料瓶中的面粉扬起充满饮料瓶,面粉在饮料瓶中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胶卷盒被高高掀起。

4. 探究评价 方案①的成功率不高,鼓入空气的速度很难控制。鼓入空气的速度太快有可能将烛火吹灭,扬起的粉尘也太多,可能将烛火扑灭;鼓入空气的速度太慢扬起的粉尘不够,无法剧烈燃烧而爆炸。 方案②实验装置简单,容易制作,材料随手可得,具有实用性、普及性;透明度大、直观性强,实验现象更为明显,不仅能观察到爆炸现象,更能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粉尘的燃烧现象;实验成功率高。 5. 创新思维 由于方案①中采用鼓气扬尘实验的成功率低,将鼓气扬尘变成敲击落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为了防止蜡烛在罐体振动时翻倒,用中心挖洞的泡沫塑料板固定蜡烛,取一只带盖且密封性良好的金属罐(如奶粉罐),将一个纱布袋绑在罐盖下方,要求留一个口便于添加面粉。把3~4药匙的面粉装入纱布袋中,用坩埚钳夹住燃烧的火柴点燃蜡烛,待烛火燃得较旺时盖上塑料盖,然后用木棒敲击罐盖。如图20-3。 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成功率很高,而且除了听到“嘣”的爆破声,看到罐盖被高高掀起,还可以看到火光冲出罐体,直接感受面粉粉尘的燃烧。

捕食螨释放技术要点

捕食螨释放技术要点 2009-8-19 捕食螨是以红蜘蛛、锈壁虱、粉虱卵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释放人工培殖的捕食螨来控制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粉虱等)的为害,可替代化学药物防治,达到确保产量、提高安全质量、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是生产绿色农产品及无公害水果的重要技术之一。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已取得较大面积应用成功。据柳州在南丰蜜桔上的试验示范表明,释放捕食螨的生防区,以2002年8月下旬每株挂捕食螨一袋,至2003年3月底,只喷过一次治病的农药,未发现害螨为害;而常规喷药的化防区,于2月调查,每叶有害螨10头以上,在同样的时间内,已喷过4-5次杀害螨的农药。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是可行的,且意义非常重大。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与防治其它病虫害配套的完整技术,而且由于捕食螨释放到大自然中,会受到诸多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失败。因此要想运用成功,除环境因素外,必须做到: 1、统一放梢、统一施药。连片、不同园主的果园,应调整放梢时间,做到统一放梢、统一施药时间、施药品种。在释放捕食螨前20-40天,要对全园进行2次全面、彻底的病虫害化学(生物)防治,称“清园”。应使用高效、低毒、选择性的农药,禁止使用广谱、灭生性农药。最后一次“清园”施药,应根据所用农药药效期的长短与释放捕食螨的时间而定。 2、释放捕食螨的果园不能使用除草剂注意留草。释放前的2个月进行果园蓄草,在释放前3天调查树上的害螨是否达到百叶平均每叶少于2只。并进行果园劈草,保留草根,将劈下的草堆放在树干基部。释放后果园留草。 3、在害螨低密度时释放捕食螨,以每叶害螨虫(卵)2头(粒)以下为最高防治指标。 4、释放捕食螨应注意天气情况。晴天、多云天,应在下午5时后释放捕食螨;阴天可全天进行;雨天(或近期预告有连续降雨)不宜进行。释放前请注意天气,释放后3天内不得有暴雨。 5、装有捕食螨的纸袋,应用图钉或细铁丝固定在不被阳光直射的枝叉处,并与枝干充分接触。固定后剪除纸袋上方一角(约5厘米)。 6、释放捕食螨前后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释放当天应距最后一次施药15天以上(应视所用清园农药的残留期而定),并释放捕食螨后30天内不能喷洒任何农药。30天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喷洒对捕食螨杀伤性小的杀虫(病)剂,并尽量轻微喷洒。总体而言,对捕食螨杀伤力从小到大依次为:植物源农药→杀菌剂→杀螨剂→有机磷农药(部分除草剂) 7、释放捕食螨后一般在1-2个月后达到最高防治效果。此时,捕食螨虫口增多,体呈红色,不要认为是红蜘蛛而喷药杀灭。 8、捕食螨从出厂到释放不应超过7天。 其它配套措施 1、选用高效低毒的选择性农药进行清园。 2、用黄板诱杀粉虱、蚧壳虫、蚜虫等害虫。 3、用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害虫。 4、由于捕食螨释放到果园有一个适应和定殖过程(15-20天),个别果园的害螨种群数量可能上升,此时可选用印梀素等生物农药进行挑治,或用代森锰锌挑治锈壁虱。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有哪些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有哪些 绿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可采用的技术措施,形成的一个技术性概念。病虫害绿色防控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措施: 一、农业防控技术 1、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作物品种、合理轮作。 2、加强水肥管理,清洁田园。 3、提高生物多样性,推广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 二、物理防控技术 1、色板诱杀 粘虫板诱杀是利用害虫的趋色习性来诱杀害虫。如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的成虫,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每亩用15-30块黄蓝板,安装在蔬菜、蓝莓、玫瑰等作物时要高于作物15-20厘米,并随着植株生长不断调整;果园可挂在果树中部。 佳多粘虫板分黄、绿、红、蓝、白、黑、紫、青、粉、灰十种颜色1、打开即用,使用方便2、特殊色谱,双面诱捕,防治效果显著。3、特定板质,平整不卷曲,防水高粘度胶,抗晒、耐雨淋,高温不老化,持久耐用。在温度10℃~70℃的环境中基板无明显变形,胶体不流化,遇水不溶解。在使用中,色泽一致,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向光面与背光面无明显色差。粘虫板材质:PP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耐湿,双面涂胶、板面不卷曲。 2、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频振式杀虫灯由佳多公司1991年研发生产,频振诱控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诱集害虫。高压电网将鳞翅目(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螟虫、粘虫、地老虎等)、鞘翅目(金龟子等)1327种成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可在粮食、蔬菜、果树等作物上使用。一般30-50亩左右安装1盏杀虫灯。 3、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性信息素诱导剂)诱杀是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引诱异性昆虫达到诱杀或迷向的作用,影响正常害虫的繁殖,从而减少其后代种群的数量,达到控制的效果。目前,使用性诱剂诱杀可有效控制玉米螟、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的成虫。一般每亩使用3个诱捕器。 4、避雨控病技术 葡萄生产上,雨季开始之前,在葡萄树冠顶部搭建简易避雨的拱棚,使葡萄植株、枝蔓、花、果能人为地避开自然雨淋,截断引起葡萄病害发生流行的环境因子,达到控制或减轻如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提高葡萄产量、质量。 5、果实套袋技术 果实套袋技术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最大的好处是保护果实免遭农药污染,生产绿色果品。同时套袋后果实与外界隔离,病虫难以侵害果实,可有效降低病虫发生危害。 三、生物防控技术 利用微生物源、植物、动物源农药、抗生素等生物制剂防治农作物病虫,可选用天然除虫菊素、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绿僵菌、阿维菌素、捕食螨、烟碱、苦参碱、宁南霉素等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叶螨、斑潜蝇、夜蛾类害虫、病毒病、霜霉病等。 四、科学用药技术

2020届中考化学题原创:模拟粉尘爆炸探究实验

【中考题原创】 模拟粉尘爆炸探究实验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背景资料】果果上网查询了解到:2015年6月27日晚,台湾新北市八仙水上乐园“彩虹派对”发生粉尘爆炸,已造成524人不同受伤。主办单位为了增强鲜艳彩色的舞台效果,使用二氧化碳钢瓶把彩色粉末射向派对活动区,当高浓度的彩色粉末遇到热源而引发可怕的粉尘爆炸。为此,果果认定这次台湾粉尘爆炸事故的元凶竟然是由纯天然玉米粉制成的彩色粉末。于是,果果对此非常感兴趣,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可燃粉尘爆炸的化学实验,可燃性粉尘爆炸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提供一组化学中考原创题,请同学们与果果一起完成这次演练。 知识链接:关注背景资料,让化学探究有素材。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粉末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时均可能发生爆炸,因此要防止可燃气体或粉尘泄露,首先应严禁烟火,杜绝一切火源和火星,同时注意通风,还有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检验该气体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 【中考题原创】 1.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过程。下列遇明火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是()A.二氧化碳和氢气B.水煤气和空气 C.散布有面粉尘的空气D.氢气和空气 2.生活中常见爆炸现象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气球爆炸B.高压锅爆炸 C.烟火爆炸D.轮胎爆炸 3.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D.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4.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5.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必检纯度,直接点燃氢气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C.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6.安全始终处于第一位,安全无小事。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其中表示错误 ..的是()

大气压,空气湿度和空气密度测定

《通风安全学》课程 实验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目录 实验一矿井大气参数测定 (1) 实验二风管风流点风压和点风速测定 (2) 实验三管道通风阻力及摩擦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系数测试 (3) 实验四扇风机性能测试 (5) 实验五管道中空气粉尘浓度测定 (7) 实验六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测定 (8) 实验七瓦斯气体爆炸演示 (9) 实验八粉尘爆炸演示 (10) 实验九煤的瓦斯放散指数(ΔP)测定 (11) 实验十煤的坚固系数测定 (12) 实验十一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矿内空气成分 (13)

实验一矿井大气参数测定 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骤: 五、测试内容 1、大气压测定 2、空气湿度测定 1) 单位体积干空气与同体积、同温度及同压力的湿空气相比,哪一个重些?为什么? 2) 如果湿度计的干、湿球温度值相同,则空气的相对湿度为多少? 3) 测相对湿度时,如果湿球附近空气不流动,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七、实验体会与总结

实验二风管风流点风压和点风速测定 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骤: 五、测试内容 1、风流的点风压 2、风流的点风速,断面平均风速,风速分布系数和风速分布图 3、画出风速分布图; 六、思考题 1)在同一断面的不同垂高上,各点的绝对静压和绝对全压,相对全压和相对静压是否相同?为什么? 2)用坐标图分析比较压入式和抽出式通风的测点绝对全压、绝对静压、动压和相对全压、相对静压和动压间的关系。

七、实验体会与总结

实验三管道通风阻力及摩擦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系数测试 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骤: 五、测试内容 1、风道摩檫风阻和摩檫阻力系数测定

探究实验设计之粉尘爆炸实验

探究实验设计之粉尘爆炸实验 探究实验设计之粉尘爆炸实验 山西刘福明1.化学反应原理 干燥的粉尘遇明火会燃烧,粉尘和空气充分接触时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会发生爆炸。 2.实验仪器:金属罐、小塑料瓶、导管、气囊、胶卷盒(或小塑料瓶)、2 L大塑料饮料瓶、橡皮塞、坩埚钳、铁丝等 实验药品:面粉、蜡烛、脱脂棉、酒精等 3.探究方案 方案①: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

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如图1所示)。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金属罐,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里剧烈燃烧而发生爆炸。 方案②:在饮料瓶的底部打一个孔,孔的大小能插入一根导管,导管的另一端和气囊相连;在瓶壁上打一个较大的孔,孔的大小与橡胶塞一致。在橡皮塞的正中打一个小孔,将一根细铁丝对折绞合在一起后,穿过橡胶塞,在铁丝的前端绞入脱脂棉。将胶卷盒去盖后倒扣在瓶口上,实验器就制作完成了。实验时取适量干燥的面粉于大塑料饮料瓶中,并将胶卷盒倒扣在饮料瓶瓶口上;将带气囊的橡皮管出气口对准瓶中的面粉,并插进粉尘中;拨出橡胶塞,将棉球浸上酒精,点燃酒精棉球并迅速塞进饮料瓶中(如图2所示),同时快速按压气囊从橡皮管一端鼓入空气,使饮料瓶中的面粉扬起充满饮料瓶,面粉在饮料瓶中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胶卷盒被高高掀起。

4.探究评价 方案①的成功率不高,鼓入空气的速度很难控制。鼓入空气的速度太快有可能将烛火吹灭,扬起的粉尘也太多,可能将烛火扑灭;鼓入空气的速度太慢扬起的粉尘不够,无法剧烈燃烧而爆炸。 方案②实验装置简单,容易制作,材料随手可得,具有实用性、普及性;透明度大、直观性强,实验现象更为明显,不仅能观察到爆炸现象,更能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粉尘的燃烧现象;实验成功率高。 5.创新思维 由于方案①中采用鼓气扬尘实验的成功率低,将鼓气扬尘变成敲击落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为了防止蜡烛在罐体振动时翻倒,用中心挖洞的泡

捕食螨

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 1 害螨暴发为害的原因 当大面积集中种植一种作物时,给害螨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源,而害螨天敌却缺乏补充食物和越冬越夏场所,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单一化,害螨失去自然天敌的控制而暴发;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一方面杀伤大量天敌,另一方面导致害螨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出现农药防治无效的现象.于是喷药次数增加,导致恶性循环。 2 改变传统观念,提倡生物防治 传统的化学防治指标系根据每片叶害螨的数量来确定其防治时期,而生物防治原则是提倡在害螨发生前或数量很少或尚无害螨时就释放捕食螨。同时采用慢速释放系统,由于释放器中还有一部分食物,捕食螨会按释放器中食物供应的充匮而逐渐从释放器中出来寻找食物(害螨).这就相当于分期分批释放捕食螨,使害螨的种群长时间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区别 化学防治的优点是具有快速杀灭大量害螨的作用.当害螨已暴发时必须采用化学防治;缺点是持效期一般只有7~10 d,持效期后效果不理想;杀卵的效果很不理想,触杀性农药如果未接触到害螨就不能致死害螨.因而常出现施药后 2O~30 d内又再度暴发危害的现象;害螨易出现抗药性,导致打药次数和使用浓度不断增加;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果品的品质与出口。“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的优点:捕食螨喜食害螨的卵;捕食量大,1只捕食螨一天能取食红蜘蛛6只或锈壁虱8O只,一生能取食30O~500只红蜘蛛或2000~3000只锈壁虱;控制时间长,一般8月份释放可控制到采果前;捕食螨能主动搜索害螨,而农药一般要接触到害螨或害螨取食后才能被杀;害螨不会象对农药产生抗药性那样对捕食螨产生抗性;使用捕食螨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且使用方便、省工。缺点:捕食螨也忌接触农药.因此只能在释放捕食螨20 d前喷药。常用农药对捕食螨的影响分4类:第1类为零毒性.捕食螨的死亡率o~5 ,大部分的植物性杀虫剂属之;第2类为低毒性,死亡率6 ~35 ,大部分的杀菌剂属之;第3类为中等毒性,死亡率36 ~75 .如杀螨猛、乐杀螨、狄氏剂属之;第4类是高毒性.死亡率为76 ~1O0 ,如乐果、甲拌磷等有机磷类农药。低温会影响捕食螨的取食等活动;高温(40 C以上)对捕食螨有抑制作用。 4 捕食螨的释放要领 (1)捕食对象:各种果树、花卉、大棚蔬菜、食用菌、园林植物上的红蜘蛛、锈壁虱、跗线螨、蓟马等小型害螨害虫。 (2)释放时期早春气温较低会影响捕食螨的活动.上半年雨水较多.且柑桔溃疡病、介壳虫等较多发生,农药使用频繁,所以,5月份虽是红蜘蛛防治的高峰期.但不提倡使用捕食螨。7~8月份,高温干旱,是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的暴发期,且大部分果园此时的病虫害也较为单一,特别是不留秋梢的果园,少了潜叶蛾而有螨类危害,所以,此时为释放捕食螨的最佳时期。 (3)释放时间一般以阴天或傍晚最佳.释放后1~2d内最好不遇雨。 (4)释放比例一般3年生的果树,每棵树约有1万张叶片,当每张叶片有2只红蜘蛛时.一棵树有2万只,此时释放1O0只捕食螨就能在30 d内把红蜘蛛控制住,亦即捕食螨与红蜘蛛的释放比例为1:200 5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调问题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之间存在矛盾,协调的办法是:释放捕食螨进行生物防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皮肤点刺试验就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十五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基本上就能够确定过敏性疾病的存在。皮肤点剌试验现为欧洲国家及美国公认最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其优点为安全性及灵敏度均高,患者无痛楚,就如被蚊叮一样,而且可以立刻知道检验结果。 原理就是点刺液含有的变应原,与病人皮肤中致敏肥大细胞的变应原特异性Ig E 发生反应、形成变应原-抗体反应,导致肥大细胞Fcε受体交联,诱导预成介质组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风团),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可确认为IgE介导过敏反应病,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该方法采用组胺作阳性对照,以计算相对的反应强度,就是一种有效测定过敏性皮肤病的特应性(对一种或多种变应原敏感)的方法。 实施方法及步骤 点刺工具采用一次性点刺针。 试剂变应原点刺液包括:(1)组胺(阳性对照液);(2)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液);(3)屋尘螨;(4)粉尘螨;(5)蟑螂;(6)花生;(7) 羊肉;(8)牛肉; (9)小虾;(9)蟹肉;(10)红辣椒;(11)鸡蛋;(12)牛奶。等 操作步骤 (1)选择前臂掌侧皮肤进行点刺。(2)用记号笔在前臂中部标记所用点刺液名称,两种点刺液间的距离不小于3cm,以防止反应红晕融合;消毒皮肤。(3)自下而上滴各种点刺液1小滴(比针尖大即可)。(4)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液滴中,轻压刺破皮肤(以不出血为度,仅用食指顶住针尾,向下轻压刺破皮肤。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防出血而影响皮肤反应的结果。),1秒后提起弃去,2-3分钟后将全部液滴擦去(檫液时宜向旁边檫,切勿向其它点刺点方向檫,以免过敏原点刺液混合,造成假阳性结果),15-2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5)为避免假阴性与假阳性,必需同时在变应原液滴上方3cm处作一个阴性对照(N)与变应原下方3cm处作一个阳性对照(H)。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阳性对照一般用组胺,如同时做多种变应原测试,阴性与阳性对照可以共用,不必一一对照。(组胺反应高峰在8-10分钟,往后消退较快。此时宣先作记录)。 (6)结果评

学生科学实验效果最优化的基石实验报告设计【精品】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人们研究和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实验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提供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可以让学生获得初步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计划和安排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活动。通过多年来的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们可以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实验报告的设计与记录。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一份好的实验报告设计,就像是一盏明灯,能给学生指引实验的目标、方向,能提供给学生形成结论的分析数据,进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基本素养,使学生的科学实验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观察实验报告的填写,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的责任心和有序观察能力。 教科版四下《油菜花开了》解剖花的实验中,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解剖花》实验人 花的名称 实验方法:用镊子把花的各部分,从外向里一层层撕下,整齐排列并贴在相应的名称左边,数一数,填在相应的空格上。 个萼片 个花瓣 个雄蕊 个雌蕊 在班级(1)上课时我没有设计实验报告,就按照书本上的要求,先介绍解剖花的方法、花的结构,然后让学生按照书本要求独立解剖油菜花。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且相当活跃,但检查结果时,学生雌雄蕊不分,萼片、花瓣不分,桌上、地上掉落的都是花瓣,实验效果之不佳显而易见。 后来,我根据班级(1)出现的情况,设计了如上实验报告,实验的效果就相当出色。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并没有限制学生解剖何种花,但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很清楚地完成解剖的任务。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桌上有了这份实验报告,便时刻提醒着学生做实验究竟是何目的,做实验时必须仔细观察什么,做实验的观察步骤是什么。在解剖花的过程中,动作快的同学还可在老师的同意下,多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学资料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十五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 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基本上就能够确定过敏性疾病的存在。皮肤点剌试验现为欧洲国家及美国公认最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其优点为安全性及灵敏度均高,患者无痛楚,就如被蚊叮一样,而且可以立刻知道检验结果。 原理是点刺液含有的变应原,与病人皮肤中致敏肥大细胞的变应原特异性Ig E 发生反应. 形成变应原- 抗体反应, 导致肥大细胞Fc ε受体交联,诱导预成介质组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红斑) ,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强( 水肿、风团) ,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可确认为IgE 介导过敏反应病, 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该方法采用组胺作阳性对照,以计算相对的反应强度,是一种有效测定过敏性皮肤病的特应性( 对一种或多种变应原敏感) 的方法。 实施方法及步骤 点刺工具采用一次性点刺针。 试剂变应原点刺液包括:(1) 组胺(阳性对照液);(2) 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液) ;(3) 屋尘螨;(4) 粉尘螨;(5) 蟑螂;(6) 花生; (7) 羊肉;(8) 牛肉;(9) 小虾;( 9)蟹肉;( 10 )红辣椒;( 11)鸡

蛋;(12) 牛奶。等 操作步骤(1) 选择前臂掌侧皮肤进行点刺。(2) 用记号笔在前臂中部标记所用点刺液名称,两种点刺液间的距离不小于3cm,以防止反应红晕融 合;消毒皮肤。(3) 自下而上滴各种点刺液1 小滴(比针尖大即可) 。(4) 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液滴中,轻压刺破皮肤( 以不出 血为度, 仅用食 指顶住针尾,向下轻压刺破皮肤。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防出血而影响皮肤反应的结果。),1 秒后提起弃去,2-3 分钟后将全部液滴擦去(檫液时宜向旁边檫,切勿向其它点刺点方向檫,以免过敏原点刺液混合,造成假阳性结果),15-20 分钟后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5) 为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必需同时在变应原液滴上方3cm处作一个阴性对照(N)和变应原下方3cm 处作一个阳性对照(H)。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阳性对照一般用组胺,如同时做多种变应原测试,阴性和阳性对照可以共用,不必一一对照。(组胺反应高峰在8-10 分 钟,往后消退较快。此时宣先作记录)。(6) 结果评定标准(以组胺为标准) 组胺引起的皮丘不论大小定为+++,比组胺大的皮丘为++++,与组胺一样大的皮丘为+++,比组胺小的皮丘为++,甚至+,阴性为? 。(7) SPT 反应表现为风团和红晕,如用计量法测定,可用直尺分别量风团和红晕的最长径及与其垂直的横径,两者相加后平均,称谓平均直径[D=

有机蔬菜种植管理技术(精华版)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 目录 一、有机蔬菜的定义 二、有机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三、有机蔬菜栽培管理 四、有机蔬菜的肥料使用技术 五、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六、有机肥堆肥方法 七、有机蔬菜运输工具清洁制度 八、有机作物贮藏规定 九、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清扫规程 十、茄科蔬菜操作规程 十一、葫芦科蔬菜操作规程 十二、豆科蔬菜操作规程 十三、百合科蔬菜操作规程 十四、十字花科蔬菜操作规程 十五、伞行科蔬菜操作规程

一、有机蔬菜的定义 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体系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在此基础上,生产的蔬菜为有机蔬菜。二、有机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1基地的完整性 有机蔬菜基地的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夹有有机转化地块;有机蔬菜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 2转化期 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2年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货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多年生蔬菜在收获之前需要经过3年转化时间才能作为有机产品。转化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化期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经过一年的有机转化后的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以作为有机转化产品销售。 3缓冲带 如果基地的有机地块有可能受到临近的常规地块污染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护有机地块不受污染。不同认证机构隔离带的要求不同,如我国OPDC认证机构要求8m,德国的BCS认证机构要求10m。 三、有机蔬菜栽培管理 1品种选择 应使用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在得不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种苗的情况下(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 2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 有机生产基地应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在一年只能生长一茬蔬菜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2种作物轮作。前茬蔬

人教版2018—2019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化学备课组2019-9-1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因此,特制定本年度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共有5个班,学生270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自然、社会学科,初中物理和生物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80%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

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 演示实验有:空气成分的测定、物质的变化、水的组成、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燃烧的条件、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有:探究蜡烛及蜡烛燃烧时的变化;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探究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对“粉尘爆炸实验”的改进

对“粉尘爆炸实验”的改进 一、原实验的不足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128页实验7-3的“粉尘爆炸实验”,其操作过程是: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如图所示)。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剪去 鼓 气 打一小孔 上述实验操作的特点就是采用鼓入空气的方法扬起粉尘。本人认为这个设计值得商榷。在密闭体系中鼓入气体,若气流过弱,鼓入的气体不能使面粉飞扬、且弥漫于密闭体系里并急速燃烧;若气流过强,鼓入的大量空气会使蜡烛熄灭,使体系内气压远远高于外界大气压,

导致整个实验失败,不但看不到明显的现象,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和效果,而且使实验教学质量大大降低,降低了实验教学的可信度。本人认为该实验需改进。 二.改进措施 1、我的创新 (1)有效控制了气流。将鼓气变为吹气,能平稳控制气流,扬尘能急速弥漫密闭体系,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使该 实验的设计在理论上更为严谨。 (2)为了防止蜡烛在木板振动时翻倒,用中心挖洞的泡沫塑料板固定蜡烛,以提升成功率。通过以上改进,该实验的成 功率能够达到90%以上。 2. 实验仪器和药品 (1)一只直径约12 cm、高约30 cm的去盖且透明的塑料瓶,一根长橡胶管(约1.5m ),一个小塑料筒,一块木板。(2)取一块长约6 cm、宽约5 cm中心挖洞的泡沫塑料板。 (3)坩埚钳、火柴、面粉若干。 (4)一只高约2 cm的蜡烛。如图所示:

应用捕食螨技术

应用捕食螨技术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应用捕食螨技术 捕食螨(胡瓜钝绥螨为例) 捕食螨是以红蜘蛛、锈壁虱、粉虱卵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释放人工培殖的捕食螨来控制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粉虱等)的为害,可替代化学药物防治,达到确保产量、提高安全质量、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是生产无公害水果的重要技术之一。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在我国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已取得较大面积应用成功,去年在广西柳州引用,也取得初步成功。据柳州在南丰蜜桔上的试验示范表明,释放捕食螨的生防区,以2002年8月下旬每株挂捕食螨一袋,至2003年3月底,只喷过一次治病的农药,未发现害螨为害;而常规喷药的化防区,于2月调查,每叶有害螨10头以上,在同样的时间内,已喷过次杀害螨的农药。 捕食螨在柑桔果树上用于防治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等),即"以螨治螨"技术为生产服务,已由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张艳璇研究员等人研究成功。2002年8月由市水果办引进这项技术,在四川东泉镇尖石果场、县农科所等柑桔园进行了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2年8月24日,在经过清园后的柑桔树上每株挂一袋捕食螨(300头),挂后40天左右可有效控制红蜘蛛的为害,直至2003年10月仍有效防治红蜘蛛为害而不需要喷杀螨剂农药防治红蜘蛛,大幅度减少使用农药和劳力,果树树势旺盛,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无公害水果生产,现对应用捕食螨技术作如下介绍: 一、捕食螨是从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释放捕食螨应做到:

粉尘爆炸实验的改进

实验5: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 ——粉尘爆炸实验的改进 一、【问题的提出】 1、实验在课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燃料及其利用》单元中,在介绍“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时提到: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学生对面粉能引起爆炸很怀疑,教材为此创设了一个问题探究情景,设置了粉尘爆炸实验来探究可燃性粉尘能否发生爆炸。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粉尘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了解粉尘爆炸的危害性。因此,实验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对可燃性粉尘发生爆炸及爆炸条件的认识。但按照教材的设计去做,实验几乎无一人成功,以至本来是一个趣味性极强的演示实验,而教师在教学时不得不选择“以说代做”了事。改进该实验,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提高实验成功率,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因而本小组选用该实验进行改进。 2、教材的实验: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操作过程: 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 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3)不足之处: 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实验成功率很低,几乎为零,研究发现该实验设计有以下几点不足: a)若面粉不是特别干燥, 则不易被点燃, 这是该实验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b)爆炸所用罐体为金属材料, 不透明, 学生不能看到罐体内部蜡烛与面粉的 燃烧情况。 c)用小瓶装面粉,鼓气时易形成孔洞,导致实验难以控制。 d)塑料盖与金属罐之间密封不严, 即使面粉偶尔被点燃, 爆炸效果也不理想。 e)鼓气量不好控制。吹入的气流太少,面粉不能充满金属罐;吹入气流太多, 扬起的粉尘易使烛火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f)塑料盖太重、太紧,不容易被掀开。

空气、氧气和氧化测试卷 含最新中考试题

理化周刊——空气、氧气和氧化测试卷 A卷 一、选择题 1.在组成空气的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A.氧气不够 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达不到着火点 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 3.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与氧气接触 B.无水酒精是液体 C.没有达到着火点 D.酒精没有可燃性 4.让镁在绝对密闭的条件下燃烧,充分反应后镁有剩余。将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如右图,可看到的现象是( )。 A.瓶内进水,约占容积的21% B.瓶内不可能进水 C.瓶内全部进水 D.瓶内进水,大于容积的21% 5.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得出空气是由() A.二氧化碳和氧气组成 B.氮气和氧气组成 C.氮气和氨气组成 D.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组成 6.“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已学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 7.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可燃性 B.能支持燃烧 C.较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二、简答、填空题 9.为了提高本地的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1) ; (2) ;(3) 。 10.(2010年浙江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 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 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 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 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11.新兴的氧气消费已形成一股新潮流。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先发现,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会有同样现象。所以,潜水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携带装有的装备即可。为什么? 12.下表列出了五种行星上的“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农业天敌昆虫种类及应用

农业天敌昆虫种类及应用 农业用天敌昆虫主要有丽蚜小蜂、赤眼蜂、异色瓢虫、捕食螨等。 针对害虫:丽蚜小蜂----白粉虱、烟粉虱的粉虱类害虫 赤眼蜂------小菜蛾、玉米螟等多种常见农业害虫 异色瓢虫----捕食蚜虫 捕食螨------捕食叶螨 使用说明: 天敌昆虫---丽蚜小蜂介绍 应用围: 防治保护地蔬菜、花卉上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目前猖獗为害的烟粉虱寄生效果可高达90%以上,远远超过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寄生率。 生物学特性: 体长约0.6mm,宽0.3mm雌虫身体黄色,翅无色透明并有金属光泽,雌虫触角末节呈桨状。雄虫体色比雌虫略深,触角为膝状。两性生殖可产雌蜂和雄蜂,雌蜂比约为0.6563,孤雌生殖后代全部为雄性。蚜小蜂平均寿命7~8天,产卵前期小于24小时,第三天达到产卵高峰,单雌产卵约40粒左右。蚜小蜂可取食粉虱若虫体液,经取食的粉虱若虫会慢慢死亡,单蜂约取食20头若虫。蚜小蜂将卵产在若虫腹部下的叶片上,在25℃下卵3天多时间孵化,再钻入若虫体取食,完成发育,整个发育历期约17.9天。蚜小蜂可寄生1~4龄若虫,主要寄生3龄若虫,其次为2龄若虫,1龄和4龄若虫不利于蚜小蜂产卵,伪蛹期2~2.5天,蚜小蜂即使产卵也不能完成发育。温度对蚜小蜂的寿命、发育历期、影响巨大,17~32℃时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由39.2天缩短到12.8天,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寿命由20℃时的10.8天缩短到5.1天,高温对蚜小蜂存活有抑

制作用。温度20~32℃时,产卵量35~41粒,对桨角蚜小蜂的产卵影响不是很大。蚜小蜂发育起点温度10.51℃,有效积温282.70日度。20~26℃烟粉虱的禀增长率大于桨角蚜小蜂,26~32℃温度围烟粉虱的禀增长率小于桨角蚜小蜂,即大于26℃时,桨角蚜小蜂的发育速度比烟粉虱快,此时更容易控制粉虱种群的发展。 小蜂在适宜条件下是比较活泼的,扩散半径可达数百米。吸引粉虱去搜索寄主的物质主要是粉虱所分泌的蜜露,成蜂取食蜜露后可存活28天左右。如无营养补充,成虫不取食只能存活1个星期左右。通常在温室中可存活10-15天。产卵的雌蜂以触觉探查粉虱若虫,然后将产卵器刺入,试探粉虱体是否有丽蚜小蜂产的卵,在通常情况下,很难发现重寄生的现象。但有时也偶然可见到一头粉虱若虫中有几头小蜂的现象。在成蜂产卵后,从粉虱若虫体壳上的产卵孔中(成蜂产卵后在体壳上形成的也洞)可分泌出一种黄色的分泌物。在几个小时后就变硬,并呈黑色或深棕色的球状物。粉虱若虫不活动的虫态均可被寄生。但成蜂喜好选择三龄若虫期和四龄蛹前期的粉虱寄生。所以在植株上具有粉虱各个虫态时,一般是选择适龄虫期进行寄生的。寄生后粉虱若虫仍可发育,到四龄中期才停止。 从蜂卡出蜂开始,出蜂时间大概持续7天,寻找白粉虱若虫寄生后,直至白粉虱蛹期由黄色转为褐色后,持续15天左右。约20天左右能明显看出寄生效果。 使用方法: 蜂卡自粉虱发生初期单株虫量0.5至1头开始释放,或在温室作物定植1周后,开始释放丽蚜小蜂。可以持续控制温室中的粉虱危害,每亩累计释放1-1.5万头,分五次释放。出蜂时间7天左右。丽蚜小蜂的使用极其方便,只需要将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