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T0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T0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T0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T0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2例T0乳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就其诊治进行讨论。结果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及腋下肿块,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结论 T0乳腺癌患者普遍预后较好,尽早明确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放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0 breast cancer:a report of 22 cases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how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0 breast carcinoma.Methods Twenty-two T0 breast carcinoma cases were studied wit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arcinoma was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review.Results Most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 have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nipple discharge and armpit lump and the therapy i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ssist to resection.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breast carcinoma is optimistic and the survival rate can be elevated by earlier diagnosis and postoperation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ssist to radical resection.

【Key words】 breast carcinoma;diagnosis and therapy

T0乳腺癌是指临床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常以乳头溢液及腋下肿物等为首发表现,而乳腺检查未发现原发灶。本文将我院从1985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755例乳腺癌中检出本病22例,对其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

2.9%,发病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55岁。全组22例病变均为单侧,病程1~6个月15例,2年4例,3年2例,4年1例。主诉症状为乳头溢液7例,均为单侧,单个乳导管血性溢液。表现为乳头糜烂2例,局部腺体增厚1例。腋下肿物9例,锁骨上肿物3例。22例中有8例误诊,误诊率36.4%。误诊为炎症、炎性肿物各2例,乳腺结构不良1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3例。

全组病例均行钼钯X线摄影检查,有6例见乳腺腺体呈团块状或沙粒状钙化阴影。有3 例行乳导管造影,其中2例见乳导管充盈缺损,1例乳导管呈中断征象。涂片细胞学6例,其中5例查见癌细胞。13例活检确诊,3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

乳头Pagets病并导管内癌3例,非浸润性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小叶原位癌4例,硬癌2例,单纯癌1例。1例未检出,该例病人腋窝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腺癌并排除胃肠道、肺、甲状腺肿瘤的可能,检测雌激素受体(ER)呈阳性。

1.2 治疗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根治术。其中改良根治术21例,保乳根治术1例。21例术后辅以全身化疗,

最新乳腺癌放疗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肿瘤科乳腺癌术后放疗(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2)T1、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病理学明确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2)T1、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42天。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电解质; (3)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彩超、胸片或胸部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ECT全身骨扫描; (2)提示肿瘤有转移时,相关部位CT、MRI; (3)合并其他疾病需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谱、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肺功能检查、BNP等;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1.常规放疗。 2.适形或调强放疗。 3.放疗期间可选择的治疗:必要的升血和皮肤保护剂等。 (六)出院标准。 1.放疗计划制定完成,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中出现局部皮肤严重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 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 二、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30.0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天

乳腺癌的预防与治疗

乳腺癌的防治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唐树彬主治医师 一、世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发病率占全年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世界各地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食物构成和工业污染等许多因素的不同,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区,其发生率为亚、非、拉美地区的5-6倍,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东欧、南欧地区是中等发病地区,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属低发区。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各国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几乎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以乳腺癌高发的美国为例,发病率约以年均3%的速度上升。70年代中期,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为8万人左右, 1992年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上升为18万人。1980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为84.8/(10万),1987年上升到111.9/(10万)。近年的资料表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构成比的32%,每年约有4.3万人死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8%,居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美国,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二大造成癌症死亡的病因。在1998年,有178,700人患上乳腺癌,有43,500位女性死于该病症。 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在世界上属乳腺癌低发病国家,但存在地区差异,总的特点是: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高于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的城市。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已跃居首位或第二位。据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每年我国有四万人死于乳腺癌,现在年发病率已经达到40/10万,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乳腺癌特点,除发病率逐年增长外,在发病年龄上,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别。从30岁以后就开始增加,发病年龄高峰在40-49岁,比西方妇女早10-15年。以中年人居多,这个时期妇女处于最佳工作年龄状态,因此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无疑会对社会及家庭产生巨大影响。

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检查 在乳腺门诊,医生了解了病史后首先会进行体检,检查双侧乳腺;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MRI)。乳腺X线摄影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中的主要方法,可以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的乳腺癌,通常用于40岁以上的妇女,此年龄段妇女乳腺对射线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损伤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对较低,乳腺X线片容易发现异常征象。乳腺彩超对人体没有损伤,对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均较理想。磁共振(MBI)检查可以发现多灶、多中心的小病灶,也不失为一种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最后确诊还将依据细胞病理学(在有条件的医院)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在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基础上进行活检,可用穿刺的方法,也可用外科手

术的方法,一旦发现癌细胞就马上采取治疗。若患者有乳头溢液,还可开展一些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如乳管镜、乳腺导管造影、溢液细胞学涂片等。 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检查(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多数患者是自己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来医院就诊的,少数患者是通过定期体检或筛查被发现乳腺肿物或可疑病变。可触及肿块可采用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明确诊断。若临床摸不到肿块是靠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可借助影像学检查定位进行活检,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是金标准。 乳腺位于人体表面,照理诊断并不困难,但就目前我国医院统计的资料来看,早期病例仍占少数,哪些原因延误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呢? 1.女性朋友对医学科普知识了解不够,对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尚不认识,日常生活中缺少对这一疾病的警惕性。 2.早期乳腺癌大多是无痛性肿物,身体可以无任何不适,既不影响生活,也不影响工作。 3.少数妇女受陈旧观念的束缚,思想守旧,羞于查体,不愿意去医院检查乳腺。 4.图一时的省事,方便,听信了个别人的无稽之谈,或过于迷信某个仪器的诊断,放松了警惕,不再进一步检查。 5.有些人读过一些肿瘤的书籍或受周围人的影响,患了恐癌症,害怕自己患乳腺癌而不敢

乳腺癌诊疗指南

乳腺癌诊疗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乳腺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原位癌:癌组织局限于导管或小叶内的乳腺癌。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DCLS:(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导管原位癌 LCIS:(lobul acarcinoma in situ) 小叶原位癌 ER:(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 PR:(progestin receptor)孕激素受体 HER-2/C-erbB-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四、规范化诊治流程

图1 乳腺癌诊断流程

图2乳腺癌治疗流程 五、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TNM分期 1 原发肿瘤(T) 原发肿瘤的分期定义,不管是临床还是病理都是一样的。如果肿瘤的大小有体检得到的,可用T1、T2或T3来表示。如果是由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1的亚分类。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 cm。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 (DCIS),导管原位癌 Tis (LCIS),小叶原位癌 Tis (Paget’s),乳头Paget’s病,不伴有肿块 注:伴有肿块的Paget’s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 肿瘤最大直径≤2 cm T1mic 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1 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1 cm, 但≤0.5 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5 cm, 但≤1 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cm, 但≤2 cm T2 肿瘤最大径大>2cm, 但≤5 cm T3 肿瘤最大径>5 cm 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

T0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T0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T0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2例T0乳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就其诊治进行讨论。结果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及腋下肿块,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结论 T0乳腺癌患者普遍预后较好,尽早明确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放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0 breast cancer:a report of 22 cases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how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0 breast carcinoma.Methods Twenty-two T0 breast carcinoma cases were studied wit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arcinoma was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review.Results Most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 have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nipple discharge and armpit lump and the therapy i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ssist to resection.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breast carcinoma is optimistic and the survival rate can be elevated by earlier diagnosis and postoperation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ssist to radical resection. 【Key words】 breast carcinoma;diagnosis and therapy

2016年最新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乳腺癌 (2016年版) 一、乳腺癌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C50.900) 拟行乳腺癌根治术(保乳、改良根治、根治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 2.体征: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与皮肤粘连; 3.桔皮征、血性乳头溢液等; 4.辅助检查:彩超、钼靶、MRI等; 5.病理: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 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 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 4.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900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凝血实验、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传染病四项、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 2.胸片、肝胆胰脾彩超、甲状腺彩超、盆腔彩超、心电图、心脏彩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 3.乳腺彩超、钼靶,必要时行双乳MRI检查等; 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肿瘤标志物全套、血气分析、肺功能、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头、胸、上腹部CT、MRI、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3.术后24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方式:乳房单纯切除术、乳癌改良根治术、乳癌保乳术、乳癌根治及扩大根治术,必要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乳房重建术;

二级医院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二级医院原发性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三、乳腺癌诊断指南说明 ㈠、乳腺查体 进行乳腺触诊前应详细询问乳腺病史、月经婚姻史、既往乳腺癌家族史。最佳的乳腺触诊时间是月经过后的9-11天,此时乳腺比较松软,容易发现异常。受检者通常采用坐位或立位,对下垂型乳房或乳房较大者,亦可结合仰卧位。医生应遵循先视诊后触诊,先健侧后患侧的原则,触诊时应采用手指指腹侧,可双手结合,按一定顺序,不遗漏被检查部位。 大多数乳腺癌触诊时可以摸到肿块,多为单发,边缘不规则,质地较硬,常与皮肤粘连。摸到肿块的乳腺癌容易诊断,可以结合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还可活检行病理组织学诊断。有一些早期乳腺癌触诊阴性,查体时应重视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变硬、乳头糜烂、乳头溢液,以及乳头轻度回缩、乳房皮肤轻度凹陷、乳晕轻度水肿、绝经后出现乳房疼痛等体征和表现,应提高警惕,结合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进行诊断。 ㈡、乳腺彩超:超声成像简便、经济,无辐射,可用于所有疑诊乳腺病变的人群,是评估35岁以下妇女、青春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乳腺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可同时进行腋窝超声扫描,观察是否有肿大淋巴结。 1.检查适应症

(1)评估<35岁的青年妇女或妊娠、哺乳期妇女的乳腺病变。 (2)囊实性肿物的鉴别诊断。 (3)对乳腺X线片定性困难的乳腺病变进行协诊。 (4)对X线片显示为致密型的乳腺进行协诊。 (5)评估植入假体的乳腺病变。 (6)评估乳腺炎性病变。 2、人员要求:检查医师应从事超声检查2年以上,并经过上级医院的专业培训。 3、技术规范: (1)设备:带高频(10~15MHz)实时换能器的超声扫描仪 (2)扫描方法:常规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双乳下界,包括全乳及腋窝。 (3)注意事项:按一定的顺序扫查全乳,勿遗漏;手法应轻柔。 ㈢、乳腺X线摄影: 1、检查适应症: (1)乳腺筛查X线摄影:40岁及以上无症状的妇女。 (2)诊断性乳腺X线摄影: ①乳腺肿块、硬化,异常的乳头溢液,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②筛查发现的异常改变; ③良性发现的短期随诊; ④乳腺移植的患者; ⑤乳腺肿瘤治疗的患者; ⑥其它需要放射科医师检查或会诊的患者。 不建议对35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线检查。 2、人员要求:开展乳腺X线摄影检查,必须通过独立的技术步骤以确保获取高质量或满足诊断要求的乳腺X线影像。摄影技师及诊断医师应相对固定,并经过专业培训。要求建立一个“质量控制小组”,包括登记员、放射诊断医师、摄影技师、医学工程师。 3、技术规范: (1)患者体位:常规采用立位或坐位投照。 (2)投照位置:常规摄片体位包括双侧乳腺内外侧斜位(MLO)及头足位(CC)。对于常规体位显示不佳或未包全的乳腺实质,可以根据病灶位置的不同选择补充体位,必要时可进行一些特殊摄影技术,包括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目的是使病灶得以更好地显示。

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ER、PR: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C-erbB2癌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P53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p 53过度表达提示对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不佳。 p63: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p27:p27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27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标志,p27低表达与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相关,而且p27低表达与生存期短、预后差显著相关。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Po rter等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接受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p27不表达或低表达均提示在OS和DFS上预后不佳。 COX-2(cyclooxygenase-2):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Ki-67: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 E-cadherin:E-cadherin是一类建立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E-cadherin主要介导同型细胞的粘附功能,E-cadherin表达下降或功能缺失使癌细胞与邻近细胞间的黏附作用降低,导致肿瘤细胞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从而增加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能力,可作为乳腺癌的判断预后指标。 PS2:在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PS2比ER测定可能更有用,PS2的表达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 Calponin: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α-SMA和Calpon 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有助于判断浸润癌、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 CK :CK-L,CK8/18,CK7,CK20,CK34βE12这四种是细胞因子(cytokine)中的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 n.CK),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是上皮膜抗原,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是癌胚抗原.这些指标通常联合起来用于检查例如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肿瘤,如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等),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癌,肾癌等),乳腺癌等妇科肿瘤.由于这些指标可以检出的肿瘤很多,特异性相对不高,所以还要结合其他检查包括:病史,查体以及活检病理等综合手段来诊断,不能单一靠你说的这些指标来确诊某种肿瘤.但你说给的检查结果有很多阳性,提示有肿瘤的存在,需要进一步检查。 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可靠的标记抗体。从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到原位癌,早期浸润和浸润性癌,ME的消失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 EMA:上皮膜抗原(EMA)、EMA为一组高分子量为主的糖蛋白 ,组织分布特点是一般限于上皮细胞的腔缘表面膜 ,细胞基底面及侧面胞膜无 EMA分布。高分化腺癌主要呈膜型分布 ,低分化腺癌或未分化癌主要以胞浆型分布。EMA一般不见于间叶性肿瘤 ,故EMA是较好的上皮源性肿瘤标志 ,也可以作为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 乳腺纤维瘤: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乳房肿块,多为单发。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韧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生长缓慢,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为多见。乳腺癌的乳房肿块可呈圆形或卵圆形,亦可呈不规则形,质地坚硬如石,肿块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可迅速生长,可呈无限制地生长而长至很大,同侧腋窝淋巴结常有肿大。乳房钼靶X线摄片,纤维腺瘤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周围的环行透明晕;而乳腺癌可见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等。 乳腺囊性增生病: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特点是乳房胀痛,肿块可呈周期性,与月经周期有关。肿块或局部乳腺增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可观察1至数个月经周期,若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则可继续观察,若无明显消退,可考虑手术切除及活检。 浆细胞性乳腺炎:本病为乳腺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炎性细胞中以浆细胞为主。临床上60%呈急性炎症表现,肿块大时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40%病人开始即为慢性炎症。表现为乳晕旁肿块,边界不清,可有皮肤粘连和乳头凹陷。急性期应予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若肿块仍存在,则需手术切除,包括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的肿块切除术。 乳腺结核:本病是由结核杆菌所致乳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病程较长,发展较缓慢。局部表现为乳房内肿块,肿块质硬偏韧,部分区域可有囊性感。肿块境界有时不清楚,活动度可受限。可有疼痛,但无周期性。治疗包括全身性抗结核治疗及局部治疗,可作包括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在内的乳腺区段切除。 (4)肋软骨炎(Tietze病)好发于女性,常表现为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肿痛(第二肋尤为多见)。本病与乳房后方的胸壁疾病(如胸壁结核、肋骨肿瘤)都可被误认为是乳房肿块。这些肿块并非来自乳房,故推动乳房时肿块不会移动位置。四、诊断方法 1、B超检查: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尤其对囊性和实性肿瘤的鉴别,是其他影像学难以取代的。 2、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对于微钙化的检查是别的影像检查不能比拟的。 3、乳腺核磁检查:乳腺核磁检查敏感性很高,特异性中等。其对于乳腺X线加超声检查阴性的微小乳腺癌、术后的复查、假体植入或注射丰胸乳腺的检查、乳头溢液、高危人群的筛查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4、近红外线扫描: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20万新发乳腺癌患者。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如手术、放疗水平提高,化疗、内分泌药物的发展和新的生物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乳腺癌的药物治疗可在手术前、手术后,以及复发转移后,控制患者的疾病发展,增加手术切除机会,提高治愈率。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分类治疗的策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临床获益,体现合理用药的原则。 一、病因和易患因素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危险因素包括持续地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未育和晚育、既往乳腺组织学异常、基因易感性和尚不清楚的环境因素。 (一)雌激素 初潮早、绝经晚及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的女性由于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延长,其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如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激素替代治疗延长了自然月经后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无替代治疗者的1.3倍。 (二)妊娠 催乳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妊娠第1胎晚的或未生育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高。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哺乳对乳腺癌也有预防作用。 (三)乳腺良性病变 一般认为乳腺良性疾病可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增生或纤维瘤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的2倍,多数研究者认为乳腺小叶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 (四)家族史和遗传基因 有研究发现,有1个乳腺癌一级亲属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2倍;有2个一级亲属者发病风险进一步增加。既往有乳腺癌病史,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增

2016年最新乳腺癌放疗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肿瘤科乳腺癌术后放疗(2016 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 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 结阳性》4个;2)T1、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病理学明确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1 、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 )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 结阳性》4个;2)T1、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 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42 天。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电解质; ( 3)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彩超、胸片或胸部 CT 、 图; 2.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 ECT 全身骨扫描; ( 2)提示肿瘤有转移时,相关部位 CT 、MRI ; ( 3)合并其他疾病需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谱、 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肺功能检查、 BNF 等;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1. 常规放疗。 2. 适形或调强放疗。 3. 放疗期间可选择的治疗:必要的升血和皮肤保护剂 等。 (六)出院标准。 1. 放疗计划制定完成,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治疗中出现局部皮肤严重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 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心电 24

浅谈超声医学在乳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浅谈超声医学在乳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二维超声及多普勒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声速匹配技术、乳腺介入性超声等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超声检查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为其预后进行评估。超声将在临床诊断、治疗乳腺癌上起到不可替代的更为广阔的作用。 标签:乳腺癌;超声医学;诊断和治疗 我国近年来乳腺癌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超声检查不断有新的技术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与治疗中。 1超声医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1.1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①乳腺恶性肿块超声特点:形态不规则边缘粗糙,可出现伪装足,后方回声衰减,侧缘不规则强回声声晕;簇状成堆或散在针尖样钙化、细小针尖样点状强回声(微钙化),后方无声影或淡声影[1]。随着高性能超声仪器的发展和高频探头的应用,超声对微小钙化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尤其是范围超过1cm呈簇状分布的微钙化。微钙化的识别对诊断原位癌和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意义,这使得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已成为可能。②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乳腺恶性肿块周围和内部可见相对丰富的高速高阻动脉血,穿入性血管即为肿瘤的滋养血管是恶性肿块的特征表现[2]。恶性肿块血管数目较良性肿块的血管数目多,以3条血管数目为临界值。良性肿块内部也可发生丰富血流信号如细胞增生期或急性炎症期。RI值为0.68为小乳癌的重要指标。对微小乳腺癌(≤1cm),联合应用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③能量多普勒血流Ⅲ型及Ⅳ型为恶性肿块。Ⅲ型:一条粗大扭曲的血流,深入病灶内部或一只明显的环绕血流,向病灶内部发出分支;Ⅳ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血流,深入病灶内部,血流粗大,扭曲或在内部形成完整的血流束[3]。④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淋巴门消失、皮质部偏心增厚,血流分布类型改变及血流RI改变。其中淋巴门消失为诊断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最重要的指标。超声成像检查肿瘤转移淋巴结的分为五级,4级皮质厚度>3.5mm,具有完整的淋巴结门;5级皮质厚度>3.5mm,完整的淋巴结门消失。诊断乳腺癌发生率4级为70%;5级为90%~100%。血供丰富的乳腺癌肿瘤比无血供肿瘤更易出现淋巴结的转移。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及转移数量,对临床医师决定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是决定乳腺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⑤超声技术也可被应用于内乳淋巴结形态和血流灌注状态的检查。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对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同样重要的临床价值。 1.2超声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4]。①超声弹性平分法:属于定性弹性成像。弹性平分1~5分代表组织的弹性从小到大,亦即其硬度由软到硬。恶性病变以4~5分多见。部分硬度较大的良性肿瘤如钙化和胶原化的乳腺病和纤维腺瘤平分可达到4分;一些硬

乳腺癌诊断与筛查流程.介绍

乳腺癌诊断与筛查流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杰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这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除了提高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法以外,筛查也是提高整个乳腺癌生存率的手段之一,通过筛查可以明显的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一、乳腺癌防控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对乳腺癌积极开展筛查工作。乳腺癌是少数几个能够借助筛查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通过筛查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乳腺癌患者。一旦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大多数病例可以缩小手术范围、甚至可以进行保乳的手术;早期病例,可以免于放疗、化疗等对身体损伤较大的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医疗支出,节省了卫生资源。 乳腺癌筛查在西方国家早已广泛开展,近些年西方国家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也主要归功于有效的筛查。7项随机实验,参加人数超过50 万,结果显示在 5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下降20%-30%。 二﹑乳腺辅助检查方法的现状及优缺点 目前常用的乳腺检查手段主要有 X 线检查、超声检查、核磁成像以及乳管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学的检查。 (一)乳腺 X 线检查: X 线检查是乳腺基本的辅助检查,依据病变与正常乳腺组织间的密度差, X 线摄影下乳腺癌的表现为肿块结节影和钙化灶。乳腺 X 线检查中细沙样、蠕虫形、成簇形的钙化影是早期乳腺癌特征性的表现,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新一代数字式乳腺钼靶 X 线摄影检查使图像更清晰,结果可信度更高,可以发现≤ 1.0cm 的乳腺癌微小病灶和部分隐匿性病灶,敏感度 85~90% ,而且降低了放射剂量。( ppt8 )图片显示的是

乳腺钼靶片,右侧大圈可以看到典型的簇状钙化灶,在左侧可以看到局限性致密性的侵润肿块。 1 .钼靶 X 线摄影的优点: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是诊断乳腺癌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2 .钼靶 X 线摄影的不足:虽然放射剂量大大降低,但毕竟还有 X 线影响,对于 35 岁以下没有乳腺癌高发危险﹑不怀疑乳腺癌的妇女不推荐做;它对钙化影分辨率高,但对于致密型或导管内病变分辨率低;对于发育小﹑致密型的乳腺或合并乳腺增生的易出现假阳性。 (二)超声检查:高频超声、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在乳腺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使得超声检查乳腺疾病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进行血供情况检查,能够提高敏感性,且对肿瘤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1 .乳腺超声检查的优势:快捷、安全,可以显示瘤体的血流改变,在鉴别囊性和实质性乳房肿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 .乳腺超声检查的不足:对于原位癌和直径≤ 1cm 的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乳腺 CT 、 MRI 成像: CT 、磁共振技术的不断改进,增强造影剂的应用使得 CT 、MRI 能很好地显示癌肿血供分布特征,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为提高。( ppt17 )图片显示的是乳腺核磁的对于乳腺检查的图像,由片子可见病灶形状不规则,呈分支状、结节状,早期显著强化,强化的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呈快进快出的流出图型,高度提示肿瘤的恶性。 1 .乳腺核磁的优势: CT 、 MRI 能正确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观察癌肿侵犯胸壁、肺脏和纵膈的情况,目前广泛应用于对术前术后病人分期、疗效判定,随诊等方面。对致密型乳腺癌的分辨率高于钼靶乳腺摄影。

乳腺癌诊断与护理要点

乳腺癌诊断与护理要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以西欧、北美高居首位,而亚洲、拉丁美洲、非洲最低,但近年统计资料表明有增高趋势。 [病因] 乳腺癌也象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但通过基础与临床研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已知许多因素能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研究较为广泛深入的内分泌、遗传和病毒的三种致病因素。 1、性激素紊乱:雌激素(尤其是雌二醇)、催乳素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有致癌作用。乳腺癌主要在妇女中发生,好发于绝经前、后及初潮早、绝经晚的妇女。当两侧卵巢不发育或已作手术切除者,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此外与皮质激素代谢紊乱及外源性雌激素也有一定关系。 2、遗传因素:有乳腺癌家庭史的妇女,发病相对危险性,在绝经前和绝经后分别为2.4和1.7(正常妇女为1)。尤其亲属中母亲与姐妹都在绝经前发生双侧乳腺癌的妇女,其本人在40岁前患乳腺癌的机率大大增加。 3、病毒致癌已在动物实验中证实,然而人的乳汁内和乳腺癌组织中也见到B型病毒样颗粒,但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至今也无足够流行病学证据以证实之。 也有人认为乳癌发病与生活方式、饮食、营养、热卡、肥胖等密切有关。 [病理分类] 乳癌组织形态较为复杂,类型众多,而且往往在同一块癌组织中,甚至同一张切片内可有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目前国际、国内的乳癌病理分类,在实际应用中仍未统一。国内乳癌病理分类如下: 1、非浸润性癌:指癌瘤最早阶段,病变局限于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突破基底膜时称非浸润癌。 1)小叶原位癌:起源于小叶导管及未梢导管上皮的癌,约占乳腺癌的1.5%。切面呈粉红色半透明稍硬颗粒状区,病变大多呈多灶性,癌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一致,但排列紊乱,导管周围基底膜完整,常累及双侧,发展缓慢。 2)导管内癌:发生于中心导管的原位癌,病变可累及导管范围广或呈多中心,散在分布,切面呈颗粒状带灰白或淡黄色小点,犹如皮肤粉刺样内容物。 2、早期浸润癌:从非浸润性癌到浸润性癌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其间经过早期浸润阶段,根据形态的不同,分为二类。 1)早期浸润小叶癌:小叶原位癌穿过基底膜,向小叶内间质浸润,但尚未浸润至小叶范围之外。 2)早期浸润导管癌:导管内癌少量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浸润范围小。 3、浸润性癌癌组织向间质内广泛浸润,形成各种形态癌组织与间质相混杂的图像。浸润型癌又分为浸润性特殊型癌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又根据癌组织和间质比例多寡分为:单纯癌、硬癌、髓样癌。 1)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①单纯癌:较多见,约占乳腺癌一半以上。癌组织主质和间质成分接近,癌细胞常集聚成小巢,片状或粗索状。 ②硬癌:约占乳腺癌总数的10%左右,癌主质少,间质多为特点。体积小,质地硬,切面瓷白色,癌边缘呈蟹足状向周围浸润。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_马宏民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Occult Breast Cancer 马宏民1, 胡玲玉1, 王树森2 【关键词】 隐匿性乳腺癌;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 R655.8 【文献标志码】 C 【DOI 】 10. 7507/1007-9424. 20140132 【作者单位】 1.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乳腺外科(广东广州 510623);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 广东广州 510060) 【通信作者】 王树森, E-mail :wangshs@sysucc. org. cn 【作者简介】 马宏民(1964年-),男,江西省武宁县人,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疾病的防治及乳腺癌的综合治疗,E-mail :mahongmingz@sina. com 。 专家论坛 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被称为隐匿性乳腺癌。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让乳腺中微小的原发病灶愈加难以遁形。但为何这小小病灶可以发挥巨大能量,在腋窝淋巴结处蓬勃发展,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一探究竟。 1 隐匿性乳腺癌的历史演变 1907年,Halsted [1]首次报道了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表现的一组奇怪的恶性肿瘤——隐匿性乳腺癌,他报道了经外科处理的3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经过仔细检查也未能在同侧乳腺找到任何可疑的病灶,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2年半腋窝病灶再次复发,此次依然未能在乳腺中找到任何病灶,此后经过随访,这3例患者均出现了乳腺病灶。1909 年,Cameron [2] 建议,对于未能找到乳腺原发病灶的 腋窝淋巴结转移性癌患者行同侧全乳切除术。此后,这成为标准治疗方案,由于在被切下乳腺标本中 发现癌灶而使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得以成立[3] 。 1980年,Rosen [4] 给出了一系列原因来解释这 种在腋窝淋巴结发现转移病灶而在乳腺中未发现病灶或仅发现原位癌的现象:①即使病理切片已非常仔细,仍不可避免可能错过小灶的浸润性癌;②可能存在即使显微镜也不能发现的浸润;③转移灶也许来自对侧乳腺;④来源于异位乳腺组织的癌存在于腋窝淋巴结中;⑤浸润性癌也许存在于腋窝 脂肪组织中未被发现;⑥淋巴结内的异位腺体被误认为癌。 隐匿性乳腺癌发病率低,至今尚难以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对其进行研究,从零散的病例报道中我 们试图寻找到一些关于这种特殊疾病的规律。2010 年,Pentheroudakis 等[5] 综合回顾了1975~2006年24个中心报道的689例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首 发症状、无法找到原发病灶的患者,这些研究都是回顾性的;从这些研究中得出的隐匿性乳腺癌发生 率占所有乳腺癌的0.12%~0.67%,其中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占23.4%;在446例实施了同侧全 乳切除术的患者中,321例(72%)患者找到了隐匿性的乳腺原发恶性病灶,其中87%的病灶直径小于 2 cm ,5%~10%为导管内癌或小叶原位癌。然而隐匿性乳腺癌实际的发病率应该更低,因为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过去无法发现病灶的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得以在乳腺中找到原发病灶。我们可以推测,随着未来影像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许不再有真正的隐匿性乳腺癌病例了,又或者隐匿性乳腺癌可以代表一类特殊的疾病,在乳腺中的原发病灶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而在乳腺外的淋巴结或其他器官中肿瘤细胞却生长迅速。 2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 发现原发病灶且在单侧的孤立淋巴结中发现腺癌或低分化恶性肿瘤,对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为找到原发病灶并分期,应该从仔细的体格检查、详细的询问病史开始。必要的标准诊断 步骤包括双乳X 射线检查,乳腺超声,胸部、腹部或盆腔CT ,根据症状或体征补充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或内镜检查。转移至腋窝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原发灶可能位于肺、乳腺、卵巢、甲状腺、胰腺、消化道。但女性患者最可能的来源还是乳腺[6-7],需要对乳腺做

乳腺癌诊疗综述(2014年最新版)

乳腺癌诊疗综述(2014年最新版) 乳腺癌仍是女性中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稳步上升,但死亡率却有所下降,这归因于乳腺癌早期诊断以及手术技术和放化疗水平的提高。 此外,新的靶向药物治疗也显著的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尽管诊疗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乳腺癌仍是女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本文综述了乳腺癌的最新治疗进展,主要讨论在乳腺癌靶向治疗时代,如何根据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和分子亚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过去30年英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早期乳腺癌 诊断 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指南到目前为止没有太大变化。英国NHS Breast Screening Programme推荐:年龄在47岁到73岁之间的人群应常规进行乳腺x线摄影筛查。无论男性或女性,一旦乳腺有异常的情况,应尽快(通常是两个星期)去当地的乳腺专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根据需要,一般须完善乳腺x线,乳腺B超和活检等检查。 局部治疗 手术治疗一定要切的彻底。先放疗再进行保乳手术与全乳切除术,患者的生存期基本一样。对于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手术时切除范围至少距肿块边缘1mm且应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推荐行乳腺癌切除术:肿块的大小不宜行保乳手术、乳腺多灶性病变、肿块体积较大,即使行保乳手术也不能达到很好的美容效果、患者的要求。术前进行辅助治疗减小肿块体积越来越被推荐,这种方法可增加保乳手术的几率。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诊断乳腺癌的同时,应对同侧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或可疑淋巴结活检确定乳腺癌的分期。如果腋窝淋巴结阴性,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该手术通常与乳腺手术同时进行。以往对于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还应进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进行ALND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腋窝复发。事实上,50%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进行ALND后并未发现有其他腋窝淋巴结的侵犯。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是否应进一步行ALND?Z0011临床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 该研究是一项3期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超过800例乳腺癌患者。891例患者随机分为仅接受SLNB组(446例)或进一步ALND组(445例)。所有患者接受乳腺区段切除和乳腺放疗,按病情行全身辅助治疗。研究中位随访6.3年,ALND组和SLNB组患者的5年乳腺复发率分

2016年最新乳腺癌诊断与治疗标准流程

乳腺癌(2016年版) 一、乳腺癌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C50.900 ) 拟行乳腺癌根治术(保乳、改良根治、根治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 2.体征: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与皮肤粘连; 3.桔皮征、血性乳头溢液等; 4.辅助检查:彩超、钼靶、 MRI 等; 5.病理: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 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 者; 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 4.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C50.900 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 5 天。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凝血实验、血糖、肝功能、 肾功能、电解质、血脂、传染病四项、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 项; 2.胸片、肝胆胰脾彩超、甲状腺彩超、盆腔彩超、心电 图、心脏彩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 3.乳腺彩超、钼靶,必要时行双乳MRI 检查等; 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肿瘤标志物全套、血气分析、肺 功能、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头、胸、上腹部CT、 MRI、 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 2015〕 43 号) 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 2.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 3.术后 24 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4 天。 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方式:乳房单纯切除术、乳癌改良根治术、乳癌 保乳术、乳癌根治及扩大根治术,必要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术及乳房重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