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资料

最新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资料
最新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资料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口径较大,尤其是右侧颈内静脉,与头臂静脉几乎成一直线达上腔静脉。在颅底部颈内静脉位于颈内动脉后方,向下其位于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迷走神经位于其后内方。在体表的投影是自耳垂向下至锁骨胸骨端的连线。根据这一解剖位置,穿刺点选在锁骨上小窝中点,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内侧缘,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一般可清楚认定。如果遇到肥胖或颈部有异常的病人,可把病人的头颈抬起,即可帮助准确选点。本组有2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点选在距锁骨上小窝中点胸锁乳突肌外侧缘1~2cm处,而且术者进针过深,伤及右肺尖,造成1例病人出现轻度皮下气肿及气胸并发症,右肺压缩面积达50%;另1例病人并发气胸,右肺压缩面积达30%,由于

病人无呼吸困难现象,未行何特殊处理,1~2周后气胸自愈。造成操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与操作者对局部解剖不熟悉有关,认为穿刺点偏外可避免刺中颈内动脉,而忽略了右胸膜顶高较容易伤及肺尖的可能。另外本组有2例老年男性患者和3例老年女性患者,常规选点穿刺回血是动脉血,再逐步向外侧1~3cm 处选点,仍是刺中动脉,这可能是由于病人颈内静脉解剖位置存在着变异之故。为安全起见,终止操作,另选其他部位深静脉穿刺。

3.2把握好进针的角度及方向根据

笔者实践经验,行颈内静脉穿刺,由于穿刺点的正下方就是颈内静脉,所以,进针的角度一般取45~60°,方向对着同侧乳头。角度大一点命中率高,如进针的角度偏小,穿刺针进入皮下组织较深方能到达颈内静脉,而此时针尖容易偏离正确方向。本组有19例进针点正确,由于角度偏小,针头进入皮下组织

后方向偏内而刺中颈内动脉,其中16例经停止穿刺行局部压迫止血未有不良后果,但终因血肿明显,放弃继续操作而失败。其中3例经局部压迫后,血肿不明显,再继续选择对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而取得成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进入血管的穿刺点,应尽量控制在锁骨上缘以上,万一刺中动脉,可以行局部压迫止血,否则压迫止血的效果就差。

3.3针头的固定方法穿刺针头进血

管抽到了回血,还不能肯定一定会成功,在临床操作中有时已经证实针头就在血管内,但当送钢丝时遇到了阻力,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针头固定不好而致滑出血管外。本组有22例次由于护士初次操作,有的见了回血心情兴奋,忘了固定好针头这一重要环节,有的是缺乏针头固定技巧,结果造成重复穿刺,其中有8例重复穿刺多次,为避免血管损伤严重引起不良后果,而改行对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于针头的有效固定

方法,笔者多采用左手的拇、食指握住针栓,小鱼翘和小指侧固定在穿刺局部皮肤上,总之左手不能悬空地固定针头,这样,即使对不太合作的病人,也能有效的固定好针头。

3.4置钢丝有阻力时的处理如果穿

刺针的斜面全部保持在血管内,一般置入钢丝是很顺利的,注意避免在把钢丝送入的同时,也把针头往里送,而使针尖斜面穿出血管外。本组有5例是属于这种情况,在送钢丝时遇到阻力,但仍能送入2~4mm,就觉得阻力更大,后拔出钢丝,发现钢丝的前端弯曲变形,说明钢丝是在皮下组织内而不是在血管内。所以当送钢丝时凡有阻力,不能用力强行送入,而需把钢丝慢慢退出,重新调整穿刺针,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方能继续操作。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解剖简介: 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切稍靠前;行至甲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正好在胸锁乳突肌后面。若将锁骨作为底边、胸锁乳突肌胸骨端的外侧缘和锁骨段的内侧缘,共同围城一个三角形,颈内静脉到达此三角形顶部时位置较浅,向下至锁骨后方汇入锁骨下静脉。在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颈内静脉在三角形内,由稍靠外逐渐移向靠内(即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缘,向三角形中间靠拢)。此时,颈总动脉伴气管而行,位置偏向深部;臂丛神经下行到这里,与锁骨下静脉之间,为前斜角肌所分隔;而膈神经又在前斜角肌的前侧。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目的 1.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 2.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 3.静脉输液低渗、高渗及刺激性溶液(高能营养,化疗药物等) 4.需长期补液及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 5.静脉造影或颈静脉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静脉支架植入、介入手术等。 颈内静脉穿刺路径的选择 ●前侧径路: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锁乳突肌中点前缘触及到颈动脉搏动,并将其向内侧 推开,在颈总动脉外侧0.5cm处进针2-3cm穿入颈内静脉。此径路易误入颈总动脉。 ●中央径路:锁骨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位 于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约锁骨上3-5cm,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轴与皮肤呈30-45°。 一般选择中路,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方法方便可靠。 ●后侧径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针尖于胸锁乳突 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迹。针尖不宜过度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传入气管内。 如果患者血管条件允许,通常都会选择右侧颈内静脉:○1距上腔静脉较劲○2可以避免误伤胸导管○3右侧胸膜顶较左侧胸膜顶低○4右侧颈内静脉走形较直,而左侧较迂曲。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返回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 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

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技术规范 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它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当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见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2

<<返回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一般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 3

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重 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重复测 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 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 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 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因此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能够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4

静脉穿刺置管术

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体会 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容量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血液净化治疗、长期输液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又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等优点得到人们的重视。近3年来笔者进行了1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5月~2005年5月间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120例,男8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2±10.6)岁,均为神志清醒能配合者。其中手术108例,非手术12例。置管目的:监测心功能,长期输液、输血。 1.2 穿刺部位及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有两种,即经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锁骨下路进针法。穿刺点位于锁骨中点下缘0.5~1cm处。(1)为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在两肩胛之间脊柱正中垫一小柱形枕,使穿刺侧肩关节尽量下垂,术者站在穿刺部位对侧。从胸锁关节向外三横指处(约5cm,即锁骨下缘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进针点。 (2)颈、胸、肩部常规皮肤消毒,打开无菌包,戴手套,铺洞巾,抽取1%利多卡因5ml作局部浸润麻醉。(3)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4ml后与穿刺针相连,排尽空气。(4)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针梗紧贴锁骨下缘。进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咳嗽,如有咳嗽应停止进针,以免刺破胸腔或损伤肺组织而引起气胸。(5)进针时,针头向后内上方进针,深度为3~4cm,边进针,边抽回血,见有暗红色血液通畅抽出即停止进针,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再用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退出,最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深度为12~15cm。(6)皮肤进针处以75%酒精再次消毒,局部进行固定,外表覆盖纱布,封闭成功后用一次性贴膜封闭。 2 结果 经以上方法,120例均获成功,其中右锁骨下静脉101例,左锁骨下静脉19例,一次成功者75例,穿刺2~3次者45例。操作时间10~30min。有2例由于误穿锁骨下动脉产生了局部血肿,未出现心律失常、气胸、空气栓塞、血胸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优点 (1)能够长期留置,通过中心静脉导管频繁使用化疗药或其他刺激性药物、静脉高营养药物等,避免了长期周围静脉输注引起的静脉炎及静脉血栓。 (2)因为穿刺部位在锁骨下方胸壁,该处较为平坦,可以作消毒准备。(3)穿刺导管易于固定,敷料易于保持清洁和更换。(4)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活动。(5)利于置管后护理。(6)适合于各年龄段。(7)暴露良好,穿刺成功率高。成人的锁骨下静脉长约3~4cm。左侧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的夹角呈锐角,穿刺及置管都较困难,再加上左侧胸膜较右侧高,发生气胸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目前主张采用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1]。由于锁骨下静脉临近胸膜、膈神经、迷走神经等,为避免损伤这些组织,防止气胸、血胸、血肿、感染等并发症,首先要选择好穿刺点和进针方向。与锁骨上入路穿刺相比,由于胸膜呈上窄下宽的楔形,从锁骨下入路向空间相对大的偏上穿刺损伤胸膜发生气胸、血胸的概率也明显降低。笔者还认为,对于桶状胸、肺气肿、胸壁畸形等患者,操作应警惕;患者保持配合状态也是避免并发症的前提条件。 3.2 护理要点 (1)穿刺后要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红肿,有无疼痛感染等,密切观察患者的面唇、脉搏、呼吸,有无皮下气肿或气胸,一旦发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2)定时消毒穿刺点,并更换敷料,可用75%酒精消毒,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是否有感染征象,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消毒后更换敷料。(3)连续输液每天更换输液器一次,三通接头也应每天更换一次,若有血液回流入导管应及时更换。(4)保持管道通畅,防止管道堵塞。注意导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常规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常规 适应症 监测中心静脉压(CVP); 快速补液、输血或给血管活性药物; 胃肠外营养; 插入肺动脉导管; 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浆置换; 使用可导致周围静脉硬化的药物; 无法穿刺外周静脉以建立静脉通路; 特殊用途如心导管检查、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禁忌证 出血倾向(禁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局部皮肤感染(选择其他深静脉穿刺部位); 胸廓畸形或有严重肺部疾患如肺气肿等,禁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术前准备 置管前应明确适应症,检查患者的出凝血功能。对清醒患者,应取得患者配合,并予适当镇静。准备好除颤器及有关的急救药品。 准备穿刺器具:包括消毒物品、深静脉穿刺手术包、穿刺针、引导丝、扩张管、深静脉导管(单腔、双腔或三腔)、缝合针线等,以及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00ml+肝素6250U)和局麻药品(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步骤 患者去枕仰卧位,最好头低15°~30°(Trendelenburg体位),以保持静脉充盈和减少空气栓塞的危险性,头转向对侧。 颈部皮肤消毒,术者穿无菌手术衣及手套,铺无菌单,显露胸骨上切迹、锁骨、胸锁乳突肌侧缘和下颌骨下缘。检查导管完好性和各腔通透性。 确定穿刺点:文献报道颈内静脉穿刺径路有13种之多,但常用中间径路或后侧径路(根据穿刺点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中间径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及锁骨形成的三角顶点,环状软骨水平定位,距锁骨上3~4横指以上。后侧径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锁骨上5cm或颈外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点的上方。 确定穿刺点后局部浸润麻醉颈动脉外侧皮肤及深部组织,用麻醉针试穿刺,确定穿刺方向及深度。 左手轻柔扪及颈动脉,中间径路穿刺时针尖指向胸锁关节下后方,针体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平行,针轴与额平面呈45°~60°角,如能摸清颈动脉搏动,则按颈动脉平行方向穿刺。后侧径路穿刺时针尖对准胸骨上切迹,紧贴胸锁乳突肌腹面,针轴与矢状面及水平面呈45°角,深度不超过5~7cm。穿刺针进入皮肤后保持负压,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从注射器尾部导丝口插入引导丝(如用普通注射器则撤去注射器,从针头处插入引导丝),将穿刺针沿引导丝拔除。可用小手术刀片与皮肤平行向外侧(以免损伤颈动脉)破皮使之表面扩大。 绷紧皮肤,沿引导丝插入扩张管,轻轻旋转扩张管扩张致颈内静脉,固定好引导丝近端将扩张管撤出。 沿引导丝插入导管(成人置管深度一般以13~15cm为宜),拔除引导丝,用肝素生理盐水注射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常规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常规 一.适应症 1.监测中心静脉压(CVP); 2.快速补液、输血或给血管活性药物; 3.胃肠外营养; 4.插入肺动脉导管; 5.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浆置换; 6.使用可导致周围静脉硬化的药物; 7.无法穿刺外周静脉以建立静脉通路; 8.特殊用途如心导管检查、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二.禁忌证 1.出血倾向(禁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选择其他深静脉穿刺部位); 3.胸廓畸形或有严重肺部疾患如肺气肿等,禁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三.术前准备 1.置管前应明确适应症,检查患者的出凝血功能。对清醒患者,应取得患者配 合,并予适当镇静。准备好除颤器及有关的急救药品。 2.准备穿刺器具:包括消毒物品、深静脉穿刺手术包、穿刺针、引导丝、扩张 管、深静脉导管(单腔、双腔或三腔)、缝合针线等,以及肝素生理盐水(生 理盐水100ml+肝素6250U)和局麻药品(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 四.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步骤 1.患者去枕仰卧位,最好头低15°~30°(Trendelenburg体位),以保持静脉充盈 和减少空气栓塞的危险性,头转向对侧。 2.颈部皮肤消毒,术者穿无菌手术衣及手套,铺无菌单,显露胸骨上切迹、锁 骨、胸锁乳突肌侧缘和下颌骨下缘。检查导管完好性和各腔通透性。 3.确定穿刺点:文献报道颈内静脉穿刺径路有13种之多,但常用中间径路或后 侧径路(根据穿刺点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中间径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 头、锁骨头及锁骨形成的三角顶点,环状软骨水平定位,距锁骨上3~4横指 以上。后侧径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锁骨上5cm或颈外浅静脉与 胸锁乳突肌交点的上方。 4.确定穿刺点后局部浸润麻醉颈动脉外侧皮肤及深部组织,用麻醉针试穿刺, 确定穿刺方向及深度。 5.左手轻柔扪及颈动脉,中间径路穿刺时针尖指向胸锁关节下后方,针体与胸 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平行,针轴与额平面呈45°~60°角,如能摸清颈动脉 搏动,则按颈动脉平行方向穿刺。后侧径路穿刺时针尖对准胸骨上切迹,紧 贴胸锁乳突肌腹面,针轴与矢状面及水平面呈45°角,深度不超过5~7cm。 穿刺针进入皮肤后保持负压,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6.从注射器尾部导丝口插入引导丝(如用普通注射器则撤去注射器,从针头处 插入引导丝),将穿刺针沿引导丝拔除。可用小手术刀片与皮肤平行向外侧(以 免损伤颈动脉)破皮使之表面扩大。 7.绷紧皮肤,沿引导丝插入扩张管,轻轻旋转扩张管扩张致颈内静脉,固定好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 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颈内静脉穿刺术

颈内静脉穿刺术 【颈内静脉穿刺术】 精品学习网搜集了颈内静脉穿刺术的图片详解,仅供参考。 颈内静脉穿刺术图(一) 解剖: 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且稍靠前;行至甲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正好在胸锁乳突肌后面。若将锁骨作为底边、胸锁乳突肌胸骨端的外侧缘和锁骨缘的内侧缘,共同围成一个三角形,颈内静脉到达此三角形顶部时位置转浅,向下至锁骨后方,汇入锁骨下静脉。在其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颈内静脉在三角形内,由稍靠外渐移向靠内(亦即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缘,向三角形中间靠拢)。此

时,颈总动脉伴气管而行,位置偏向深部;臂丛神经下行到这里,与锁骨下静脉之间,为前斜角肌所分隔;而膈神经又在前斜角肌的前侧。 穿刺入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有3种入路:中路、后路及前路。 1)前路:将左手示指和中指放在胸锁乳突肌中点、颈总动脉外侧,右手持针,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轴与冠状面呈30°~40°角,常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入颈内静脉。 2)中路: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构成颈动脉三角,在此三角形顶点穿刺(图6-78)。针轴与皮肤呈3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也可指向骶尾),一般刺入2~3cm即入颈内静脉。 3)后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1/3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针轴一般保持水平位,针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迹。 一般选择中路: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方法简便、可靠。 多选择右侧颈内静脉:①距上腔静脉较近。 ②避免误伤胸导管。 ③右侧胸膜顶稍低于左侧。 ④右侧颈内静脉较直;而左侧较迂曲。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去枕。肩下垫薄枕。头尽量转向对侧。操作者站在病人头前。 2、头低位,15°~30°,使颈内静脉充盈,以便穿刺成功,且可避免并发气栓。 3、消毒铺单后,找到胸锁乳突肌的锁骨端内侧缘及胸骨端外缘,用作定出穿刺点的界标。再触颈总动脉搏动点,一般采用“3”指法,即用稍稍分开的左手第二、三、四指,触摸到颈总动脉搏动点,在搏动点的外侧缘画点,连成一线,即相当于颈内静脉的走向。 4、在搏动的外侧进针,先用6号针接5ml注射器穿刺,穿刺方向朝向同侧乳头方向,成扇形从外向内扫描。边回吸注射器边进针,可见到回血(一般进针深度2-3cm左右)。如针已深入3~5cm,仍未见到回血,可带负压边回退,如仍然无回血,须将针回拔至皮下,改变穿刺方向。 5、试穿成功后,沿相同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用穿刺针穿刺,当回抽到静脉血时,表明针尖位于颈内静脉,然后减小穿刺针与额平面角度。当回抽血十分通畅时,固定针头不动。插入导引钢丝,注意插导引钢丝时不能有阻力。有阻力要重新调整位置,无阻力则插入导引钢丝过针头约5cm,退出穿刺针。 6、将导管套在导引钢丝外面,钢丝必须伸出导管尾部,用左手拿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方案和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 一、基本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适应于以下情况: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基本操作指导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 ?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 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 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 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 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 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 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 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 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 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 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 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 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 n-Ga 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⑵ 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隙张幵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从锁骨中内1/3 的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 (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规程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规程 1.用物 (1)无菌穿刺包;内装18G穿刺针2只(长约5-10cm、内径2mm、外径2.6mm)、外套管针(一般成人用16G、长15cm左右)、 引导钢丝30-45cm、深静脉导管1条。注射器5和10ml各 一只、6号针头、镊子、尖头刀片、纱布、洞巾(2)1%普鲁卡因、无菌手套、无菌敷贴、弯盘、5%碘酊、70%乙醇、肝素一支、250ml盐水一瓶、棉签。 (3)(3)必要时备静脉扩张器。 2、步骤 (1)卧位: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一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隙张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度。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3、股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外展,必要时穿刺侧臀下垫高。 (2)常规消毒皮肤,选择穿刺点,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3)由助手协助,术者用5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在穿刺部

位行局部麻醉。 (4)根据所选择的深静脉采取不同的进针方法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锁骨上路: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 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度角,与冠状面积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度,针尖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锁骨下路:从锁骨中内1/3的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相当于第二肋间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小于10度。紧靠胸锁内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所引起的气胸。在进针的过程中,边进边轻轻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前路:操作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劲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的0.5cm处进针,针与皮肤成30-40度角,针尖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中路:在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处于此三角的中心位置,该点距锁骨上缘约3-5cm,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30度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后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向外侧,穿刺时面部尽量转向对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上窝方向前进。3、股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约3cm处,穿刺时以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摸准股动脉的确切位置,在其内侧约2-3cm处进针,

图解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详细)

一何谓中心静脉?中心静脉是指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主要指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如图 二为何要做中心静脉穿刺? 1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经常在急、危病人的抢救治疗使用,在急诊科和抢救治疗时常见。 2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指导临床液体的输入。在休克病人和手术中的病人中使用。 3大中型手术病人,因为长时间的禁食,需要较长时间的禁食时为了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时使用。 4为了放置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常用于心律失常病人。 5静脉造影或经静脉的介入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将置换过滤(血滤)、静脉支架的放置等。 6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坏死。 三中心静脉穿刺和置入导管的风险。 我们都知道,任何医疗操作都会存在风险,而具体风险的种类却又与你在哪个部位操作有关。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解剖图上可以看出,二者均处于胸腔顶部的肺尖、动静脉是相伴而行、距离心脏近等。因此,在这里操作可以出现如下风险: 1气胸、空气栓塞:心脏在舒张时和胸腔配合至心脏和胸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而成负压状态,外界空气容易进入胸腔和心脏而产生气胸和空气栓塞(肺栓塞)。这是致命性的风险,一旦出现可有生命危险。 2局部血肿、血胸、局部感染、败血症:如果病人凝血功能差或者误穿动脉时会因为动脉压力高或血液不容易凝固进入胸腔或皮下而形成血胸和皮下血肿,时间长了会出现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3穿刺不成功:因为局部解剖变异或体位不恰当或选择穿刺点和进针角度不合适可以造成穿刺不成功,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又可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故不主张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为代价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有时换一个人穿刺时反而更容易成功而且不以增加风险的出现机率。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心静脉穿刺术前同意书的内容就是这么来的。由此,也可以类推其他医疗操作的风险由来。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医生会有意夸大穿刺等操作的风险,而且也没有哪一个医生有这份闲心杜撰一份危言耸听的文书来吓唬病人和家属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头颈部不能充分后仰者、颈部较大肿瘤者。 三、优点 1)颈部易于保护,不易感染,使用时间相对较长。 2)颈内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 3)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的机会少。 四、缺点 1 穿刺时对体位要求较高。 2 不够美观、影响头部活动。 3穿刺部位 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颈总动脉前外侧。 后路: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五、操作方法 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双腔留置导管全套、局麻药、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 2 、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 、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7、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8、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9 、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如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以用小尖刀或注射器针头斜面侧切小口。 10 、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11、分别回抽导管动静脉两端观察回血是否顺畅,再于两端分别注入肝素生理盐水3~5ml,冲净残血,肝素帽封管。 12 、用皮针与缝线将导管颈部的硅胶翼与皮肤缝合,固定导管,再以敷料覆盖包扎。 13、建议置管后行胸部X摄片,了解导管位置。 六.注意事项 1 、颈内静脉穿刺较股静脉穿刺并发症相对要多,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并签知情同意书。 2 、如患者曾行同侧静脉插管,可能会存在颈内静脉狭窄或移位,可行血管超声定位。 3、颈内静脉穿刺对体位要求较高,正确的体位是穿刺成功的前提;但心衰较重难以平卧的患者建议做股静脉置管。 4 、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大,如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但心衰患者静脉压较高,而低氧血症患者动脉血颜色较暗需要注意鉴别。 5 、当需要穿刺左侧颈内静脉时,因该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头臂静脉后形成一定角度,注意扩皮器进入不要太深,以免损伤血管。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常规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常 规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常规 一.适应症 1.监测中心静脉压(CVP); 2.快速补液、输血或给血管活性药物; 3.胃肠外营养; 4.插入肺动脉导管; 5.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浆置换; 6.使用可导致周围静脉硬化的药物; 7.无法穿刺外周静脉以建立静脉通路; 8.特殊用途如心导管检查、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二.禁忌证 1.出血倾向(禁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选择其他深静脉穿刺部位); 3.胸廓畸形或有严重肺部疾患如肺气肿等,禁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三.术前准备 1.置管前应明确适应症,检查患者的出凝血功能。对清醒患者,应取得患者 配合,并予适当镇静。准备好除颤器及有关的急救药品。 2.准备穿刺器具:包括消毒物品、深静脉穿刺手术包、穿刺针、引导丝、扩 张管、深静脉导管(单腔、双腔或三腔)、缝合针线等,以及肝素生理盐 水(生理盐水100ml+肝素6250U)和局麻药品(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 因)。 四.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步骤 1.患者去枕仰卧位,最好头低15°~30°(Trendelenburg体位),以保持静脉充 盈和减少空气栓塞的危险性,头转向对侧。

2.颈部皮肤消毒,术者穿无菌手术衣及手套,铺无菌单,显露胸骨上切迹、 锁骨、胸锁乳突肌侧缘和下颌骨下缘。检查导管完好性和各腔通透性。3.确定穿刺点:文献报道颈内静脉穿刺径路有13种之多,但常用中间径路或 后侧径路(根据穿刺点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中间径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及锁骨形成的三角顶点,环状软骨水平定位,距锁骨上3~4横指以上。后侧径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锁骨上5cm或颈外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点的上方。 4.确定穿刺点后局部浸润麻醉颈动脉外侧皮肤及深部组织,用麻醉针试穿 刺,确定穿刺方向及深度。 5.左手轻柔扪及颈动脉,中间径路穿刺时针尖指向胸锁关节下后方,针体与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平行,针轴与额平面呈45°~60°角,如能摸清颈动脉搏动,则按颈动脉平行方向穿刺。后侧径路穿刺时针尖对准胸骨上切迹,紧贴胸锁乳突肌腹面,针轴与矢状面及水平面呈45°角,深度不超过5~7cm。穿刺针进入皮肤后保持负压,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6.从注射器尾部导丝口插入引导丝(如用普通注射器则撤去注射器,从针头 处插入引导丝),将穿刺针沿引导丝拔除。可用小手术刀片与皮肤平行向外侧(以免损伤颈动脉)破皮使之表面扩大。 7.绷紧皮肤,沿引导丝插入扩张管,轻轻旋转扩张管扩张致颈内静脉,固定 好引导丝近端将扩张管撤出。 8.沿引导丝插入导管(成人置管深度一般以13~15cm为宜),拔除引导丝, 用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与导管各腔末端连接进行试抽,在抽出回血后,向

深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

深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__ - 1目的:为了规范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准确,提高医疗质量。 2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全过程。 3职责:接诊、治疗的医护人员对本操作规程负责。 4修订(制订)理由:原始版。 5依据:《现代护理操作常规》。 6定义:深静脉置管术通常是指自颈内静脉穿刺或经锁骨上、下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 7程序内容: 7.1物品准备 7.1.1中心静脉导管1套、穿刺包、无菌手套、透明敷贴、手术无菌持物钳、铵尔碘棉球、肝素帽、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5ml、四环素眼膏。 7.1.2中心静脉导管含带侧孔防逆棒穿刺针,无损伤导丝,不同型号扩张器管。 7.1.3穿刺包含弯盘、纱布、洞巾。 7.2经颈内静脉径路穿刺置管术 7.2.1卧位:病人取平卧,肩下垫薄枕,肩下垂,头低15°转向对侧。 7.2.2穿刺点及进针方向: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上方1~1.5cm处,针与额平面呈25°-30°角,缘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下行。 7.2.3操作程序: 7.2.3.1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 7.2.3.2戴无菌手套。 7.2.3.3铺无菌洞巾。 7.2.3.4确定插入导管长度。 7.2.3.5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5ml注射器抽吸。 7.2.3.6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4ml,接防逆棒穿刺针。 7.2.3.7穿刺点局部麻醉后按穿刺角度试穿刺。 7.2.3.8用5ml注射器接穿刺针延试穿刺点进针方向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固定针头,延侧孔插入有长度标记无损伤导丝,连注射器一起拨出穿刺针。 7.2.3.9扩张器扩张皮肤,经导丝插入导管,长度约15~18cm。 7.2.3.10拨出导丝,接注射器回抽血液,推注少量生理盐水,接肝素帽。 7.2.3.11用固定器固定导丝,消毒穿刺点,涂四环素眼膏,贴透明敷贴。 7.3经锁骨上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7.3.1卧位:病人取平卧位,肩下垫一薄枕,肩下垂,头低15°转向对侧。 7.3.2穿刺点及进针方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与锁骨上缘,交接至项角及角平分线上距顶角0.5cm~1cm指向同侧胸锁关节,针与额平面呈负10°~正10°角。 7.3.3操作程序 7.3.3.1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 7.3.3.2戴无菌手套。 7.3.3.3铺无菌洞巾。 7.3.3.4确定插入导管长度。 7.3.3.5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5ml注射器抽吸。 7.3.3.6 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4ml,接防逆棒穿刺针。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前准备 1、遵照医嘱,穿刺前进行病人教育。病人或家属签署置管同意书。 2、无菌贴膜、缝合包或中心静脉穿刺包、2ml注射器、肝素盐水、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输液器。常规消毒用品、肝素帽或三通阀、止血带、无菌手套 3、接三通阀前先排气,连接时使螺旋口吻合即可,勿用力过大,避免损伤连接器,致使出现裂缝,导管堵塞 ?穿刺部位: 1 颈内静脉 2锁骨上、下静脉 3股静脉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 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与对侧的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胸锁乳突肌下端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一个三角,称胸锁乳突肌三角,三 角顶点常为颈内静脉的穿刺点。一般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更为方便,因右侧无胸导管,右颈内静脉至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几乎为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部较左侧低 ?穿刺方法 ?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三种 ?前路 ?体位: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穿刺点及进针:操作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 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处进针,针干与皮肤呈30°~4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的中、内1/3交界处。 ?此路径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后路 ?体位:同前路,穿刺时头部尽量转向对侧。 ?穿刺点与进针: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处 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骨上窝方向。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穿入气管内。 ?中路

中心静脉置管术

中心静脉置管术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适应症】 l.急危重病人输血、输液 2.中心静脉压测定,血流动力学监测 3.全胃肠外营养 4.各种原因导致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但又需要长期静脉输液 【禁忌症】 l.凝血机制障碍、穿刺部位有感染禁作穿刺。 2.严重高血压、呼吸衰竭、严重胸部外伤、上腔静脉栓塞慎作穿刺。【操作前准备】 l.操作人员准备: 观察了解病情,戴好帽子、口罩,无菌观念,查对物品,向患者讲明置管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2.病人准备: 依据不同穿刺途径取不同体位。 3.操作物品准备: 清洁盘(皮肤消毒用品)、穿刺手术包(消毒巾、深静脉穿刺针、导丝。留置导管)、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肝素、肝素帽、注射器 5mL(2付)、硅胶输液连接管、纱布、3M透明敷料、中心静脉压测

定装置。 【穿刺置管途径】 包括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置管。 ):78-6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图l. 置管长度为14-18cm。具有置管时间长、置 气管后患者的活动不受影响,相对不易造成血、成胸等优点,临床上应用最多,但操作不当易造颈部血肿。):-792.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图6 。相对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15cm置管长度为12-脉,造成血、气胸。包括经锁骨上和经锁骨下途径。 3.经股静脉穿刺置管: 。相对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25cm置管长度为20 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 -78 经颈内静脉穿刺术图6 4.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方法】l .体位使静脉充盈防止空气栓塞颈背下整一小枕,,患各去枕平卧,头低足高20。。有严重呼吸困难下能平卧的,穿刺侧上肢外展9060头转向对侧45-。。。患者,可行半卧位或坐位穿刺置管。 2.选择穿刺部位一般多选用颈部右侧,因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几乎成一合线,且较左侧血管为粗,穿刺容易成功、找出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一角区标志,以其顶部为穿刺点。通三角区标志不清晰时,可使平卧患者头颈抬高,一般可帮助准确选择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高级技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高级技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时使用颈内静脉根部压迫法防止导丝误入颈内静脉。 消瘦患者锁骨下静脉的穿刺:对准显露的组织隆起穿刺。解剖基础:血管神经鞘走行于此+锁骨下筋膜附着的迁拉作用。 静脉塌陷深静脉穿刺如何进行? 1.选点:排除禁忌后,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 2.如何穿刺: 锁骨下静脉:体位正确,头低脚高,紧贴锁骨后下方进针,进针夹角尽量小,缓慢进针,必要时稍微退针,释放组织张力,尽量使针头完全位于血管内,尽量不穿到血管后壁,便于导丝置入。 股静脉:体位正确,可轻度半卧位,大腿轻度外展外旋,防止血管受压。适度挤压血管,使股静脉前后变扁,贴于骨盆前方,然后在骨盆上方进针,策略同上。或者侧向进针,缓慢进针,谨防误入动脉,但侧向进针定位较困难! A、主动穿透后退针技术(传统Seldinger穿刺法): 主动穿透血管前后壁,在退针过程中抽回血,抽到回血后注意小心保持针头的位置,迅速引入导丝。 B、主动穿透后退导丝技术: 主动穿透血管前后壁并引入导丝直头或弯头,分步小心回退并推进导丝,探寻血管真腔,需要仔细体会导丝的阻力感变化,不可蛮干!

C、主动穿透后退管技术: 有回血但不通畅,并有导丝引入困难,考虑有静脉塌陷。按原针道穿透血管前后壁并适当深入,但要尽量采用小角度进针。用导丝直头经穿刺针管引入,越过血管后壁一定深度。固定导丝深度,并退出穿刺针。沿导丝小心置入导管,使导管头端越过血管后壁。退出导丝,接注射器,带负压缓慢退管。抽得回血后经导管小心引入导丝直头。如顺利且无阻力,考虑导丝进入血管真腔,沿导丝引入导管。退出导丝抽回血确认,必要时调整导管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