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吸烟行为分析文献综述定稿(同名39167)

大学生吸烟行为分析文献综述定稿(同名39167)
大学生吸烟行为分析文献综述定稿(同名39167)

大学生吸烟行为分析文献综述定稿(同名39167)

大学生吸烟原因及戒烟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吸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危害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吸烟人群不仅增多而且开始年轻化。大学生吸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主要是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分析。国内外诸多专家都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并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吸烟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从两方面着手:吸烟原因与控烟措施。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五大类:家庭因素、社会榜样、压力、同伴影响、经济宽裕等等。其中,压力分为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两个方面。措施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教育方面、药物治疗方面、大学生自身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吸烟;文献综述

吸烟已成为当今世界危害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且吸烟年龄正从老年向青少年方向发展,而大学生正是青少年人群中吸烟的巅峰。鉴于吸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害

吸烟被喻为二十世纪的瘟疫,是一种慢性自杀行为。学术界普遍认为,对社会来说,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吸烟导致疾病和过早死亡,造成大量劳动力的丧失和医疗费用的增加[1]。浩德文等人[2]发现对个人来说,香烟烟雾是健康的一个大敌,香烟烟雾中有大约3000余种有害物资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有很大影响,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据调查,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是不吸烟者的3倍。李庆国[3]发现吸烟可诱发多种癌症,其中肺癌病例中,85%是吸烟的结果,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女性青年吸烟还可导致不育、早产、流产、月经紊乱、痛经、宫颈癌等。

二、大学生吸烟行为发生的原因

吸烟原因多种多样,国内外专家也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总结如下:

(一)家庭因素

余玉群等人[4]发现父母吸烟行为对大学生吸烟行为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 父亲或母亲吸烟的大学生,其吸烟率高于父亲或母亲不吸烟的大学生,如Rossow 等人[5]就发现, 父母都吸烟的大学生, 其吸烟率两倍于父母只有一方吸烟的中

学生, 四倍于父母都不吸烟的大学生。余玉群[6]等人认为父母的态度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也很大。母亲的态度与男生的吸烟行为有更显著的关系。在父母对男女生的影响方面,研究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Murray等人[7]发现,父亲吸烟, 则男生吸烟的多,母亲吸烟,则女生吸烟的多。而Nolte 等人[8]发现父亲吸烟行为对男女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母亲吸烟行为对女孩有更大的影响。Langhanrichsen等人[9]发现大学生的吸烟行为与母亲的吸烟行为有着更高的一致性。在父母吸烟态度方面, 研究得出了不太一致的结论。Lauer 等人[10]发现, 父母对吸烟持赞成态度的大学生, 其吸烟的可能性远远超过父母对吸烟持反对态度的大学生。

(二)社会榜样

陈平财[11]认为社会榜样对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深远。香烟具有多种象征作用,历史上许多伟人都喜欢吸烟,例如丘吉尔的雪茄,斯大林的大烟斗,毛泽东的烟癖,这些伟人形象会让许多大学生去模仿。他们会认为连伟人都吸烟,说明吸烟并不是有害的,况且很多医生也在吸[12]。陈平财[13]还指出现在大学生心里都有他们崇拜的偶像,如某教师、家长、名人、影视名星等等。在追星的过程中,他们对偶像的言行、举止常常表示羡慕而刻意模仿,当然也包括偶像吸烟时的“优美”姿态和“潇洒”风度。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大学生吸烟的正当理由。余玉群[14]认为,很多同学路遇、串门也会学习递烟,有的同学甚至在学生干部竞选、评优、评奖等都离不开“以烟开路”,认为香烟会使办事顺利,而且还可以联络感情。总之这种以烟引路的行为在大学校园里见怪不怪。

(三)压力

李丹[15]等人认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他们作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一员,都要求他们履行相应的义务,扮演好相应的角色。正是因为大学生的这种特殊的角色,以至于大学生

担负着巨大的压力,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等。

1. 学习压力

祁家骥等人[16]认为这种“压力”一般来自教师与家长。比如,超出承受能

力的作业量,无需解释的强制性命令,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蒙冤”式的批评,申辩带来的训斥等等,对学生来说都是沉重的压力。贺兆涛等人[17]发现当学生

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并且无从发泄时,女生们会选择看电视,聊天,购物,

吃零食等方式。但是男生的方式比较单一,他们往往就会借吸烟来表示反抗,

企求在苦闷中得以解脱。由此,吸烟成为了男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2. 生活压力

贺兆涛等人[18]认为生活压力也与吸烟动机和吸烟行为的持续之间存在联系, 生活压力对吸烟主要是通过其后果:焦虑、抑郁情绪产生作用。学生一旦遭受

诸如经济困难、失恋、孤独寂寞等挫折后,便会产生羞愧、内疚的不良情绪。

这时若没有人理解他,帮助他,使他摆脱苦恼,重建信心,那么,为了逃避受

挫的现实,寻求解闷的途径,他们便会把吸烟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试图在“吞

云吐雾”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裘欣等人[19]认为焦虑、抑郁症状在吸烟者中很

常见, 且能使吸烟状况加重, 在大学生企图减轻或缓解抑郁或焦虑症状的过程中, 使用烟草的频率和危险性却在增加。

(四)同伴影响

田本淳等人[20]认为同伴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引发者和主要的参与者。

Urberg等人[21]发现学生的吸烟行为受到同伴中吸烟人数的影响。同伴群体成员

间往往有相近的动机、情感与向往, 能找到自我同一性的归属方向。既往研究

证实大学生吸烟行为受同伴的影响程度与同伴相处时间成正比。祁家骥等人[22]也认为朋友中有人吸烟以及同宿舍有凡吸烟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最为突

出。

(五)经济宽裕

杨小丽等人[23]认为大学生一般来说经济都比较宽裕。周雷、黄敬亨等人[24]

认为学生每月生活费用以1000-1500元为多,学生的经济水平基本上能维持一

般吸烟者吸烟开支。

三、控制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措施

国内外学者都对戒烟方法作了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健康教育方面。

印爱平[25]认为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烟草控制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高校还未系统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戒烟教育未得到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引导和干预作用没有发挥。培养健康行为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进行研究与规划。印爱平[26]还发现控烟健康教育要从一般意义上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引人到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中,通过提高大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掌握别人递烟时拒绝的技能,在整体上控制吸烟率。这种教育应当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使吸烟者能摒弃健康危害行为,使不吸烟者能远离烟草,从避开为主的自我健康保护转变到劝阻、监督吸烟行为,自觉抵制吸烟的危害,才能在整体上控制吸烟率。另外在家里,家长要做好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为孩子营造不吸烟环境。如果可能的话,跟孩子一起戒烟。

(二)药物治疗方面。

贺尚荣等人[27]发现药物治疗可以分为中药和西药。赵澜等人[28]认为,从古代开始就有了戒烟方法,《鸦片瘾戒除法》一书中提到了赵军制松毛膏一方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郑明祺[29]发现自从尼古丁被认为是吸烟成瘾物质后,瑞典首创了含尼古丁的口香糖型咀嚼块(尼可戒)。到了90年代初,美、英等国又发明尼古丁戒烟贴。杨小丽等人[30]发现近年来药物戒烟方法日新月异,有非尼古丁药物疗法、可乐定疗法、缓释盐酸安非他酮、针灸疗法五日戒烟法还有恶意疗法等等。杨晓辉等人[31]指出在2006年的时候发现了一款戒烟新药

----varenicfine(chantix)。FDA批准了varenicline(chantix)片剂用于辅助吸烟者戒烟。Varenicline为α-4-β-2尼古丁受体的部分拮抗剂,它通过两种途径发挥戒烟作用:一是提供某些尼古丁作用以减轻戒断症状;二是对复吸者,能阻断香烟中尼古丁的作用。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李绍昆[32]认为戒烟最主要还是要自身认识到戒烟对自己健康有利。要控制大学生吸烟,大学生本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克己[33]认为当他自己意识吸烟的危害性,他就会下定决心戒烟。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那样,一旦说戒烟就当即把正在抽着的烟揉成碎末,从此他真的永远戒除吸

烟的习惯。

四、研究评述

相关研究对大学生吸烟行为原因的探讨从多角度出发,不仅考虑到大学生

本身的原因,还考虑到了家庭因素、社会榜样、同伴影响等等,在一些方面达

成共识,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这些研究

成果距今较早,随着形势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因此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应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百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0627143.html,/jkjy/chufang7.htm [2]浩德文、傅征 .吸烟的危害.人民军医,1980年第1期

[3]李庆国.男大学生吸烟状况调查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3月第28卷第5期?

[4]余玉群、李钋、王莉、邢勇等人.大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1998年第25卷第1期

[5] Rossow I,Rise J. Concordance of Parental andAdolescent Health Behaviors.

Soc.Sci.Med.1994,38(9):1299 - 1305.

[6]余玉群、李钋、王莉、邢勇等人.大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1998年第25卷第1期

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引言 我国房地产市场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差距大,在融资渠道方面差距尤为明显。现在,我国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满足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金融需求,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相对落后,据统计,在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占到70%以上,贷款余额也占到了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的7.8%。我国仅有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非常有限的市场金融支持,上市对于大多数开发商而言,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资金来源的单一和过度集中,是我国房地产业融资渠道的软肋。一旦银行信贷紧缩,大批白有资金不足的开发商将面临资金链崩断的危险。 2.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现状 2.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房地产投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简称REITs)属美国发展的时间最长,也最为成熟。因此,美国对REITs研究的文献也最多,涉及到有关REITs发展的各个方面,从整体的介绍、发展历史、政策变化对其影响到从定量的角度对RErrs的分红收益率(分红/股价)、净收益、经验所得资金乘数等盈利能力同宏观经济的相关性、股市的相关性等进行定量分析。 美国的REITs要求REITs将应税收入的90%以上分配给投资人,否则REITs就不能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考察1995-1996年间在REITs分红公告发布前和发布后的买卖报价价差,发现如果分红越高,买卖报价价差就会越小,反之,买卖报价差就会越大。因为如果投资者相信公司的管理者对该股票的相关信息知道得比他们多,他们就会倾向加大该股票的买卖报价差。可见,REds的高分红能消除信息不对称水平。 对于如何衡量REITs的价值,Richard Imperiale在其《房地产投资信托:投资组合管理的新策略》(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New strategies for Portfolio Management)一书中作了详尽的论述,该书是他对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了解和投资理念以及大量对业界顶尖专家的采访谈话的整理。 Steve Bergsman(2006)提出: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房地产板块的股票价格波动对整个股票市场的影响要高于其他行业板块的股票,但人们却认为房地产投资信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融资方面论文-文献综述

(一)国际上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和融资现状的研究综述 李集成(2012)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实施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其操作方式是通过政府定期拨款设立的基金作为融资担保,引导其他资金来设立“小企业投资公司”,“小企业投资公司”在对小企业和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刚开始的操作方式是由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投资公司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后改进为为小企业投资公司公开发行长期债券,政府为其发行的长期债券进行担保的方式。经过40多年的运作,该计划充分体现了小企业投资公司的价值,培养出了苹果、联邦快递等创新型企业。 以色列:以色列对企业的支持与美国相同点都是政府主导推动。但是以色列的操作方式与美国不同,以色列是先由政府拨款一亿美元成立YOZMA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通过参股方式参与民间资金设立商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再由商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对创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些商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给予资金支持,但其重点是创业企业的早期,投资的领域也限于在IT、医药、生物科学、通信等高技术领域并且具有专利技术的创业企业。 韩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韩国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支大学生优秀创业企业在金融和政策上等同于商业企业,并且在贷款方面更优惠于商业企业。韩国政府中小企业厅设立专门奖励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创业基金,基金规模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2.5亿韩元到2009年增加到6亿韩元。在中小企业厅的带领下,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团体也纷纷跟进支持大学生创业。韩国一系列做法,使得韩国创业在1998年至2001年间,每年以一杯的速度迅猛发展。 英国:英国用减税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英国的做法与前面几个国家不同,其主要操作方式是针对私人股权投资的减税政策,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进行。比如2000年实施的《公司创业投资法规》中规定,在税收方面,资金投入未上市的小型高风险企业3年以上,则可享受投资额20%的税收地面,税收地面额再投资可以推迟纳税,在种种税收政策的鼓励下,英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在2000年的适合超过60亿英镑。每年大概提供38%的资金投向大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 [1] (二)现阶段国内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和融资现状的研究综述 吴运霞(2006)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

资产定价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综述

资产定价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综述 资产定价理论是金融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金融学研究中最系统、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资产定价与公司财务、金融市场及机构一道构成了现代金融学的三大核心研究领域,其理论价值和实证魅力对众多的研究者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使得无数的研究人员前仆后继,不断推动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从1900年巴舍利耶(Bachelier)开始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中,有关资产定价的文献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据说最早规范研究资产定价的论文可以追溯到伯努利(Bernoulli)于1738年发表的论文,距今已经接近300年了。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资产价格定价理论没有受到经济学家的重点关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凯恩斯(Keynes)的“选美论”;另一种至今依然存在的理论就是股票价格的“内在价值”决定方式,其基本的分析范式是利用会计和法律工具来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从而获得不同证券的“内在价值”,这个时代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资产定价理论 关于资产定价理论的起源已经难以考证,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包括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发表的拉丁论文《关于风险衡量的新理论》和1900年法国数学博士路易丝·巴彻利尔(Louis Bachelier)完成的博士论文。其中,巴彻利尔以当时看来全新的方法对法国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奠定了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投机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将股票价格变化视为随机过程,并且提出了价格变化服从鞅过程。他试图运用这些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股票价格变化的规律性,因此巴彻利尔的理论不仅在数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B-S期权定价公式有直接的影响。 在巴彻利尔之后,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证明了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股利决定的,提出了重要的股利折现模型。威廉姆斯于1938年出版了《投资价值理论》,详细介绍了股利折现模型,该书对投资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研究者对股利折现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现金流贴现模型。

公司融资行为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文献综述 前言 资本结构对任何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而融资行为是资本结构理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融资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筹集必要的资金是一切投资发展活动的开始。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包含两个部分,分别为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西方有所不同,这里将国学者对融资行为的研究进行整理并作了综述,以便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大致情况。 一、融资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 融资理论是企业制定融资政策的理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解释企业融资决策行为的动机及其所秉承的理论基础时,主要存在着两论,一是权衡融资理论;二是优序融资理论。 权衡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在构造长期资本来源的组合时,存在着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将按照事先测算的最佳资本结构来选择资金来源及配置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 优序融资理论,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提出企业融资存在一种“啄食顺序原则”。认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利益不同,部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原因,企业的融资顺序上就形成了一个优序策略。即首先为部融资,也就是企业的留存收益,其次是短期借款和长期债券;再次是发行优先股融资;最后是发行普通股融资。 在国,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偏好于股权融资。这与优序融资理论的主正好相反。 二、我国上市企业融资模式概况 根据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以外源融资为主。在外文融资中,主要偏向于股权融资。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首先是股权融资,然后是债券融资,最后才是源融资。英明(2005),利辉,立新,桂(2010)研究发现,我国上市企业外源融资比例达80% 左右,而源融资比例不到20% 。对于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源融资比例平均为- 3.385% ,这意味着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几乎完全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小微企业成长中融资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的文献综述

小微企业成长中融资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大型企业的改革,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力和剩余劳动力,保持了社会稳定,特别在维护市场有序的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近年来集中精力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小微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其中融资的问题是制约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瓶颈" 。因此,如何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小微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学者探讨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从多个角度研究的。 1 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 1.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世界性难题——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问题,是由 Macmillan 在 1931 年在《麦克米伦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Macmillan Gap)。“麦克米伦缺陷”指出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中小企业对债务和资本的需求数额高于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即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该理论认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的因素是企业规模。 Malnell & Hodgman 在 196l 年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成立时间较短,只有较少或没有信贷记录,银行无法通过信贷记录来考察企业的信用状况,因此企业贷款申请的通过率较低,较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支持。 55%的小企业选择通过传统的银行借贷实现融资,但1998年Udell & Berger 指出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息统计不标准。外界很难掌握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加剧了小企业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 1.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研究,基于传统的金融理论与企业理论,分别从资金供应方与需求方即金融机构与企业两个角度出发来详细分析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 信用额度贷款和抵押贷款是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形式,80%的小企业贷款是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的;55%的小企业的融资是通过传统银行借贷的融资方式进行

2017年考研:经济学发展进程中的四次变革

在近现代经济学的思想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三次大的“革命”与三次大的“综合”(蒋自强、张旭昆,1996)。其中,每一次“革命”都提出了与之前的经济学理论完全不同的研究范式,而每一次“综合”则把前后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统一在一个更大的理论框架中。这种以范式“革命”与范式“综合”交替形式出现的理论创新模式,事实上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库恩,1962)。就经济学而言,这种“革命”与“综合”的创新,既反映了人类经济历史不断前进的步伐,也反映了人类思想历史不断深化的过程。以下是新祥旭整理的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的四次革命,2017年经济学考研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1.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革命,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1776)为标志,突破了自古希腊和中世纪以来只注重财富管理分析的前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确立了以财富生产分析为主要目的的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这一范式革命与转换,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启(18世纪60~70年代)时期,反映了以机器生产和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家庭经济和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革命性替代。 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以约翰·穆勒(John Mill)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为标志,对前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

式进行了理论综合,把财富的管理和财富的生产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使之成为经济学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的两大研究范式。这种范式的综合,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19世纪中叶)时期,反映了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社会精英分子可以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科学与文化发展的历史遗产。 2.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所谓的“边际革命”,其标志性的人物和代表作分别包括赫尔曼·戈森(Hermann Gossen)的《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1854)、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利昂·瓦尔拉斯(Leon Walra)的《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和威廉·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边际革命”突破了古典经济学此前以生产投入(包括劳动投入)作为分析对象的客观价值理论,提出了以人的心理因素作为分析对象的主观价值理论,即边际效用理论。 这一范式革命与转换,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启(19世纪70年代)时期,反映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以后,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崭新视野。

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

摘要 供应链金融作为近几年被商业银行和各类企业日益关注的创新业务之一,不仅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竞争市场和盈利途径,也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阅读、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基本概念,运作模式,业务实践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供应链融资的相关研究做出简要归纳总结,并据此对该业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文章认为,在进一步做好风险管控的前提下,国内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趋势将成为主流发展方向。金融机构和电商企业的有效合作,将会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 ABSTRACT Commercial banks and enterprises of all kind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upply chain finance, which is one of the business innovations in recent years. Not only does SCF bring th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new profit channel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ut also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ducing costs of enterprises financing.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we conduct a brief summar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basic concept, the mode of operation the business models, etc. And a forecast fo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F is made.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risks are under control,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will be a main stream.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online retailers will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market. KEYWORDS: supply chain finance, literature review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 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1、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2、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3、 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1 由图可见中国学者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在2006年后开始出现逐渐下滑,也表明了这一领域目前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此方面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向,笔者对2007-2016十年间的208篇样本进行了逐一归类与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由于其中部分文章有领域交叉,并且领域交叉文章,笔者将计入交叉领域双方,所以最终文章总数会大于208,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总计 综述及评介775132312132 基本理论研究 5444231528 (个人行为/集体 行为/有效市场假 说等) 公司金融中的应 52314427230 用 证券市场的应用14179787143272 房地产市场的应 2114 用 商业银行的应用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与经营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论述。 标签:中小企业融资 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是如此,中小企业融资与经营方面的问题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中小企业的巨大作用,更加促使了国内外的学者对中小企业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研究,并且这些研究对指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卓有成效。下面将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国外研究现状 经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及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和管理政策都早于我国,这些研究以及各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历程显示中小企业都遇到了融资难的困境。20世纪5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MM)首次提出了现代资金结构理论即MM理论;70年代,权衡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MM理论的发展,考虑了税负效应与债务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进入80年代,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学者们把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到融资领域,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该问题的理解,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研究空前拓宽。在此期间,也出现其他一系列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Jaffee和Modilian(1969)认为:银行的信贷供给曲线类似工业产品一样按标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决定。Dewatripant 和Maskin(1995)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中产生“预算软约束”问题,导致了银行更趋于“大客户”的业务。Hodgman(1961)和Martinell(1997)认为中小企业多属“双短”企业即信贷历史较短与经营时间短的企业,企业信贷的历史信用不足,从而得出中小企业必然面临银行的信贷困难的问题。Berger and Udell(1998)提出,伴随着企业成长周期不同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大小和资金需求量的变化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外在基本因素。Jaffee and Russell(1976)认为,银行之间的竞争使得利率具有可塑性,这些利率水平不仅使银行能规避风险而且能赚取利润,只有这样才有益于各类企业的贷款融资。 上世纪70年代初,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等经济学家,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在“不对称信息论”的基础上,斯蒂格利茨和温斯在1981年发表《不完备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论文,阐述了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解释了“信贷配给”现象,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这些学者认为,即使有政府的干预,信贷配给仍会作为一种供需中长期均衡现象而存在,从而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Mayers(1984)提出“融资顺序理论”(pecking financial order theory),其认为企业的融资决策是在综合各种因素如控制权的分散与财务成本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依次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即首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源融资如经营利润的积累;其次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对于信息约束条件最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姓名:朱玉梅学号:js1002446 专业:财务管理班级:10金审财管4班指导教师:钟宜彬职称:讲师 二0一三年八月三十日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js100244610财管4班朱玉梅 【摘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以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处在一个非市场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其融资难问题较之其他国家或地区更为复杂和具有其特殊性。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展开了研究,本文梳理了其中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融资环境

引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而实体经济中最受冲击的正是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千万户,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白钦先、薛誉华认为,转轨时期,具有比较优势、差异性和多样化的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并适应要素享赋特点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追求规模经济和实施赶超战略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其中中小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最为人们所垢病。同时高正平指出,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发现53.8%的企业选择资金不足为企业发展最不利的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为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乃至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活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边红霞(2008)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直接融资渠道受阻严重;内源式融资是企业资本的重要来源;非正式金融是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渠道。 李玉海(2006)经研究也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表现为:中小企业在融资中过分地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过于偏重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忽视其他的债务融资方式。 李志骥、封俊国(2006)等人通过对衡水市10县中小企业调查,发现县域中小企业以外源融资为主,占信贷总量的68.7%,内源融资占26.5%,是融资的重要来源。另外,多数研究表明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整体支持力度不够也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客观事实。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Shape(1990)认为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自身信息透明度低,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一、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二、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

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三、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融资参考文献

Abstract: Folk financing has played what role in thedevelopment of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Whe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face of "CreditDiscrimination", by what ways to obtain the required capital for development?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folk financing and private corporate funding requirements? Folk financing has what kind of impact on private enterprises debt financing?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financing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bank loans? We use 2006-2011 years listed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two citie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s samples, u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y from the private channel to measure the folk financing.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financing with private enterprises total liabilities and bank loans, trying to make up for these shortcomings. First: the difficulty of folk financing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debt financing,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folk financing, private enterprises more easy to obtain funds from private, private enterprises debt more; Seco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folk financing, private enterprises debt financing are more, but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bank loans decreased. Key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 Financing Constraints; Folk Financing; Bank Loans Ⅰ. Introduction Folk financing, also known as private lending, People's Bank of China considering that folk financing are with respect to the financial transactions by state-approved financial institution. Refers to the monetary value as the underlying funds transfer and th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payments between naturalpersons, enterprises and other economic entities(except financial). Kropp et al.considered that the state or government usually establish the central bank to regulate economic, those market outside of the regulation were defined as non-formal finance. Isaksson et al.believed that informal financial sector is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of certai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arenot regul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State. Folk financ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has become a useful complement to the formal financial financing methods, occupies a huge share of our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According to CICC research report estimates, Chinese private lending balances in the middle of the 2011, grow 38%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reached 3.8 tr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size of the shadow banking China loans (CICC estimates) of about 33%, equivalent to 7% of the total bank loans.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private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forwar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economy,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in our transition economy background, because the lack of institution, the legal system is notperfect, the financial service is backward, andlong-standing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Discrimination" and other reasons,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ver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same in a fair market competition position. Currently in debt financing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also have been discriminated against, China's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is still dominated bythe big four state banks, although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banking industry, state-owned banks also began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market economy principles to credit decisions, but the government as the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ownership of state-owned banks, still dominates the bank credit resource allocation, leading to more bank credit resources allocation to the same ultimate controller and owner as government-owned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s is difficult to obtain bank credit support..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中小企业产值、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例均超过60%,利润总额的比例超过50%,每年上缴税收超过国家税收总额的50%,外贸出口超过60%,提供就业岗位超过75%,这一系列的数据都在说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经济细胞,在我国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和推动技术创新等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本身问题,金融改革,政府政策等原因,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对于融资难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结合各地的中小企业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分析总结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和解决对策。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内涵的界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其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中小企业因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积极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潮流化需求。然而长期以来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资金短缺成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加之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记录缺失等固有特征,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或银行进行融资时常常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银行难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主板证券市场融资成本高昂,不可能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来源,二板证券市场不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性等,所以近年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日高。对于我国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程度,融资问题也不同。对于中西部地区处于生命周期发展中期的中小企业较多,创新水平一般,高新技术产业稀缺,融资告贷难,规模小。对于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有集群化、块状化、市场化以及劳动密集、反应敏捷、量大而广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