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实习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实习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实习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

姓名:李梓谦

学号:2011211715

指导老师:刘德立教授

时间:2014.9—2014.10.24

目录

实习概述 (1)

一、正文

1、实习单位简介…………………………………………………2-3

2、实习工作………………………………………………………4-7

二、实习体会

1、本次实习的收获 (8)

2、对实习教学工作的建议 (8)

三、致谢 (9)

实习概述

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1级生物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我有幸来到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进行专业实习。实习从九月中旬开始,为期一个半月。实习小组共九名同学,指导老师是刘德立教授。

实习主要在省水产研究所进行水产品和水样的检测,其中包括液质分析、液相分析和重金属的检验3个项目。我们九名实习生被分为三个小组,我主要负责重金属检测,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大家也会相互工作学习,进行其他的检测工作。我们的互相帮助,配合默契,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分配的每一项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在诸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接受了锻炼,扩大了视野,还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总之,受益匪浅。

图1(实习合照)

1、实习单位简介

1.1基本情况

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简称中心)是根据农业部“农市发(1998)9号”批文,在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原有湖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筹建的,2001年11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部级机构认可,2002年1月农业部以农市发[2002]2号文批准,中心正式面向全国开展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验测试工作。中心挂靠在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其业务工作受农业部领导,主要承担45个水产品、41项渔业环境参数的检测任务,并开展渔业环境质量评价、水产品质量监督及相关技术研究、咨询、培训等业务工作。

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共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技师3人。中心下设业务室和检测室,检测室下属仪器室、液相色谱室、天平室、无菌室、原子吸收室、酶标室、原子荧光室、消化室、样品处理室、水化室等。中心共有固定资产400多万元,配备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酶标仪、原子荧光等仪器设备60台。

中心坚持“科学、公正、高效、廉洁、服务”的方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第三方公正性地位,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测,及时准确地提供检测结果,确保检测报告准确无误,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1.2中心性质

本中心是经农业部授权的、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专职检测机构,是社会公益性非盈利的技术服务事业单位。

1.3主要任务

1.3.1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测、监督、评审、鉴定;

1.3.2参与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监测;

1.3.3承担农业部下达的有关渔业环境、水产品质量检测任务;

1.3.4承担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制订和有关标准的试验验证工作;

1.3.5受农业部和其它部门委托,对实施证书管理(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无公害食品)的渔业环境和水产品质量进行检测。

1.4识别和地址

检测中心全称: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

图2(实习地)

2、实习工作

2.1 对待检测的水产品和进行处理

对鱼类(包括鲫鱼、鳊鱼、鳜鱼、草鱼等)进行切片,绞肉机绞碎装袋;对螃蟹剖壳取肉与蟹黄装袋;对小龙虾取肉装袋。

2.2 我主要进行的是氯霉素的检验

2.2.1试剂和器材

1、标准规格酶标仪

2、高速离心机

3、电热恒温培养箱

4、超声清洗器

5、氮气吹干仪

6、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

7、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

8、蒸馏水,容量瓶等

9、试剂:乙酸乙酯、正己烷、氯化钠

10、氯霉素酶联免疫试剂盒

2.2.2试剂配置

1、样本稀释液:用去离子水将浓缩稀释液(4x)按1:3体积比进行稀释。

2、洗液工作液:用去离子水将浓缩稀释液(4x)按1:9体积比进行稀释。

2.2.3配置标准品

6瓶,浓度分别为10 ng/ml,5 ng/ml,2.5 ng/ml,1.25 ng/ml,0.625 ng/ml,0.312 n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ng/ml。

2.2.4样品前处理

称取3.00g组织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

加入6毫升乙酸乙酯,漩涡5分钟;

4000rmp中离心5分钟;

取4毫升上清,于60摄氏度下氮气吹干。

2.2.5实验步骤

将各种试剂移至室温平衡至少30分钟,

按需要取出微孔条,每空加标准品/混匀的样品50μL,然后加入酶结合物50μL和抗体50μL,用板贴封板,轻轻震荡混匀,室温反应30分钟。

取出微孔板,甩干孔内液体,用稀释好的洗液工作液洗板4次。没次浸泡30秒,250μL/孔,在吸水纸上拍干。

显色:每孔加入底物溶液100μL,轻轻震荡,25摄氏度避光显色15分钟。

依序每孔加终止液50μL。

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2.2.6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图2(取样)

图3(样品前处理加样)

图4(氮吹)

图5(酶标板加样)

3、在实习过程中帮助其他同学进行了水样总磷总氮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检测等液质液相的检测。

4、每天进行实验仪器的清洗工作。

实习体会

1、本次实习的收获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实习对我而言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在水产品和水质的检测中让我对我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水质及其水产品的安全情况有所了解;并且在实习过程中让我在学校中所掌握的知识与实践结合,了解了水产品和水质的一些常规检测方法与常规指标。此外,在实习工作中,我进一步了解了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感受到其良好的工作氛围,并熟识了许多亲切友好的指导老师。

2、对实习教学工作的建议

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希望生物技术的专业实习周期可以再长一些,如我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实习就是三个月。同时也希望对于实习生的培训(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能更加系统完善一些。

致谢

感谢学校精心周到的安排、感谢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优良的实习条件,感谢众多老师给我的关心和指导,感谢同学们在实习中朝夕相处的陪伴。同时,我更感谢父母给我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会永远记得在水产科学研究所的点点滴滴,并将老师的谆谆教导时刻铭记在心。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参考书汇总

公 管理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师 大学公 管理学院考研参考书汇总 企业管理: 管理学 , 蒂芬·P·罗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董克用,叶向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时用 薪酬管理 ,舒晓兵 张清华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行政管理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管理思想史 ,刘筱红主编,湖 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丁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社会医学与卫生 业管理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卫生经济学 , 美 舍曼?富 德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版) 卫生 业管理 ,李鲁,郭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编教育管理学 第2版 ,吴志宏等主编,华东师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保障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社会保险 第 版 ,邓大松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6 出版 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 的视角 ,米什拉著 郑秉文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9 出版 土地资源管理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土地资源管理学 ,王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如需以上科目的书,请咨询学长1165088890!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连续学习了几天,听了多位老师的课,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两位老师的课。 先说靳岳滨教授讲的《师生沟通技巧》,提出了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概念:“教育的心理硬币”,即教师需要有合情合理地解决学生问题的特殊技能,而不是仅仅靠着纸页上的理念教育学生,这是我从靳老师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生动、有趣的例子中明白的。还记得一个有趣的比喻:“对于想走出课堂危机的教师而言,犹如虽有百元大钞在手,却无法兑付1.5元的公共汽车费,无济于事。”所以应付课堂随时会发生的复杂问题,老师需要的是心理上的硬币。 硬币一:关怀而非冷漠。真诚和爱是关怀的两个关键词,以“人与人沟通70%取决于情感”这个标准来说,你喜欢对方,对方也喜欢你;你讨厌对方,对方也讨厌你,老师不应该给自己树立“对立面”,而应该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爱学生,让学生感到温暖,从而和老师变得亲密,那么师生关系融洽了,很多问题都能轻易解决。 硬币二:理解而非说教。理解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心理换位,是“同理性”的理解,但也要

注意“同理”不等于“赞同”。有些善良的老师管不住学生就是因为混淆了二者。所以有些问题,比如:班上接二连三地有学生迟到,但理由都很充分,于是老师就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进教室上课。老师这样处理问题显然不正确,虽然学生迟到的理由充分,但迟到本身是不对的,因此老师应该批评教育而不是不予过问,否则其他同学就会效仿,从而无法收拾。 硬币三:尊重而非霸道。三个原则:一是批评宜单独、表扬宜公开;二是处理学生问题要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三是抓住时机,通过重大“正性”事件,即向上、向善的事件,帮助学生发生建设性的改变与生长。 再说耿喜玲老师讲的《做一名幸福教师》,给了我很多启发。如果想要生活、工作顺利,那么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情商,因为情商决定人的一生幸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保持一颗善于发现幸福的心。当好既定的角色,该去掉职业身份时就要去掉,管好嘴。 真心觉得,此次学习,收获良多,不虚此行! 连续学习了几天,听了多位老师的课,给我启

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化学(化学)上册A卷

一、命名及写结构式:(共8分,每一小题1分) 1CH CHCHO2CH 2 CHCH2OCHC(CH3)2 3 COOH OH OH4CH3COOCH CH2 5. 2-甲基-4-硝基苯磺酸 6. (E)-4-己烯-2-醇 7. (2R,3S)-2,3-丁二醇8. 肉桂酸 二、完成反应式:(共30分,每一小题2分) 1. (CH3)3CCHOH CH3 HBr 2. H H OH HO HIO4 3. Cl 3 CH3 H 4.OH 稀HNO3 5. CH3CH3 C2H5O C2H5OH 6. C6H5COCH3+ NH2NHCONH2 H+ 7. CH3CH2CH2COCl + AlCl3 8.CH2COOC2H5 CH2COOC2H5 C2H5ONa 9.COOH Br2 P 10.O COOC2 H5

11. CH 2 CH 2CH 2COOH CH 2CH 2COOH 12. CHO +(CH 3CH 2CO)2O 3213. COCH 2CH 3 CH 2CHO +HCN OH - 14. CH 3OOC COOCH 3+2HOCH 2CH 2OH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英文代号填入括号中(共16分,每一小题2分) 1. 分子式为C 5H 8O 在270nm 附近有吸收峰的结构为[ ] A. CH 2CHCH 2COCH 3 B. CH 3CH CHCOCH 3 C. CH 3CH CHCH 2CHO D. CH 2CHCH 2CH 2CHO 2. 预计化合物 CH 3CH CH 2O 的核磁共振信号有[ ] 个 A. 4 B. 3 C. 2 D. 1 3. 下列亲核试剂亲核性大小顺序是[ ] ① OH - ② C 6H 5O - ③ C 2H 5O - ④ CH 3COO - A. 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4. 能使醛酮中C O 还原成CH 2的还原剂是[ ]A. LiAlH 4 B. Na-C 2H 5OH C. Na-NH 3 D. Zn-Hg/HCl 5.下列化合物发生消除反应的难易次序是[ ] 1C CH 3CH 3OH 2 CH 2CH 2OH 3 CHCH 3OH CH 2CHOH CH 34 A. 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 ①>④>②>③ D. ③>④>①>② 6. 下列化合物与HCN 加成的反应活性从强到弱的次序是[ ] 1 CH 3COCH 3 2 C 6H 5COCH 3 3CH 3CHO 4ClCH 2CHO A. 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②>①>③ 7.下列化合物进行醇解反应的活性次序是[ ] 1CH 3COCl 2 CH 3COOC 2H 53(CH 3CO)2O 4 CH 3CONH 2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④>②>① D. ②>①>④>③ 8.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OOH B.HO COOH C. O 2N COOH D.O 2N COOH 四、回答问题:(共8分,每一小题4分) 1、 下面两个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哪一个快?为什么?

微波诱导催化

铁和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诱导催化氧化罗丹明B 李武客,张礼知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武汉,430079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2. 探讨铁和碳纳米复合材料微波诱导催化氧化罗丹明B 水溶液的机理及宏观反 应动力学行为; 3. 初步掌握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评价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波(MW)是指波长在1 mm~1 m 、频率在300~300 000 MHz 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应用于通讯领域。1967年,N .H .Willians 报道了用微波加快化学反应的试验结果,将微波技术引入化学,并逐渐形成了微波化学新领域。微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将微波技术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因其快速、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倍受环境研究者的青睐。常用频率2450 MHz 。 在液体中,微波能使极性分子高速旋转,产生热效应,其相互关系如下: p e C E f t T ρεεπ2 ''ff 02=?? (1) 式中:T 是温度;t 是时间;f 是微波频率;ε0是真空介电常数;''ff e ε是复介电常数的虚部;E 是电场强度;ρ是密度;C p 是热容。 许多磁性物质如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活性炭等对微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常作为诱导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众多学者认为微波诱导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将高强度短脉冲微波辐射聚集到含有某种“敏化剂”(如铁磁金属)的固体催化剂床表面上,使某些表面点位与微波能强烈的相互作用,微波能将被转变成热能,从而使某些表面点位选择性地被迅速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例如很容易超过1200 ℃),诱导产生高能电子辐射、臭氧氧化、紫外光解和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等多种反应,可以形成活性氧化物质,从而使有机物直接分解或将大分子有机物转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 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 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 文学各专业: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文艺学: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中国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语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心得》

《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心得》 -----百年淮中富洲部化学:夏伟 这三天让我又找到了大学的感觉:年轻、热血、充实、激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淮阳中学五年的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在专家教授的点拨下都似乎眼前一亮,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更高的追求。回家之后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能不讲的坚决不讲,晚自习坚决不讲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舍得,放下。这样才能为百年淮中培养真正的尖子生,为xx年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容量大,但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坚决不能让视频代替全部实验,能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还是要让学生做,感受真实的世界。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力求简洁、精炼,尽可能做到多一字则嫌肥,少一字则显瘦。 3。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新的想法、设计的时候要及时的记录,形成书面资料。然后及时设计教学实验,验证、改进,形成教学成果。 4。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化学教师。利用这次的两个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坚决高质量完成任务。 在以后的这几天,我将会继续好好学习,认真听讲。学到真东西,改进以后的教学实践,绝不辜负学校领导的重托。 第二篇: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心得潘相伟

从xx年7月2日到7月7日,我有幸到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关于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讲解,使我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受到了洗礼,自感收益匪浅。下面就我这几天的学习情况,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动力之源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郑晓边教授给我们做了教师职业生涯与幸福力的报告,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教师的成熟、发展、心理健康等,并给出了五心十法来提高教师的幸福力。特别是通过郑教授对教师幸福感的讲解,我感到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动力之源。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对自己职业的幸福感,那么他就很难主动的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工作的快乐,就无从说起了。郑教授强调,幸福不仅是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幸福是可以学习的,幸福力是一种自我积蓄。如果我们不去学习,也许会受到自我认知能力的缺乏,无法发现身边的幸福。如果我们对我们光荣的职业了解不够,职业能力不高,职业幸福感就与我们擦肩而过,职业工作动力就无从谈起。总之,职业幸福感是我们职业教师工作动力之源。 二、信息化是中职教育改革的趋势 现在,大家对信息化已经不再陌生,国家大力推广的“互联网+”,给我们的中职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那就是互联网+中职教育。当今社会,信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先通过互联网查询一下那个地方天气、列车时间、旅游景点、旅游路线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华师大学习,特别是对郑之路老师讲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这几天有好几个网友问考华师中文系的经验,如果有同学要考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艺学这6个专业中之一的,看看这帖子也许会有帮助,尤其是那些外校想考华师中文系研究生的同学。 1、坚定考华师中文研究生的决心 很多外校的考生都认为本校的考生考本校应该很好考,而且可以考很高的分。但事实并非如此,05,06年中文系的最高分并不是本校的应届毕业生。总体上来说华师中文系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好考的,每年招120多个,本校保送的有14个左右,(基本上是每个方向2,3个),本校考上本校研究生的有十几个。 华师的应届生考研也有很大的压力,暑假在武汉复习时天气太热,复习效果不好;9月到10月底要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而这段时间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考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考试前,老师们也不会透露专业课考试的任何信息。真正留给应届生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3个多月吧。(某些比较强的应届生可能会很早就着手准备复习,他们不在我所讨论的范畴之内,我所说的是大多数本校的应届生考研的复习时间安排。)本校的学生考本校的优势就在于有专业课笔记,有尽可能多的专业课真题(现在在研究生处只能买到近三年的真题),知道出题老师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如果外校的考生也有这些东东,加之认真复习,想不考高分都难。 2 、专业选择 华师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艺学这6个专业初试时考的试卷是一样的,即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这两门专业课,淡化专业背景。历年来,华师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专业很热,另外三个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初试完了以后,某同学的分数可能在现当代文学专业排第8名,在文艺学专业就排在第5名,如果他报考的是现当代文学专业,那他争取公费就很困难了,如果他报考的是文艺学专业,争取公费就比较容易了。除非你特别想做某一领域的研究,不要太在意热门专业。华师文艺学是个很好的专业,博导,硕导都很多,每年报考的人数都不是很多,06年上线人数不够,从外国文学,古代文学方向调剂了几个。民间文学,古典文献每年的上线人数也不够。 3、专业课初试 华师中文系的6个专业方向课初试时考两门专业课,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下面谈谈该怎样复习专业课。 A 文学理论分值150分 华师指定的参考书是: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个人认为重点是复习孙文宪的书,此书考点密布,每个地方都可能会出题,连注释都不要放过,教材中引用的资料最好能把它们都抄下来,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因为每年都会出两个材料题,谈其中包含的文学理论的思想。而这些材料往往一个是外国的,选自教

校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校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校长培训心得体会1 我有幸参加了晋城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校长华中师大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本期培训是在晋城市教育局精心安排下,郑州中科教育中心主办下,华中师范大学承办下进行的,我们晋城市九十位校长度过了紧张充实而又意义非常的七天,通过七天的学习与思考,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为此,由衷感谢晋城市教育局领导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锻炼的机会。 在这七天里,我们聆听了七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他们精辟风趣、浅显易懂的讲解,引导我们融入教学中,使人如沐春风,这在我以前的学习中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尤其是这次培训安排的学习之紧张、内容之丰富、学识之渊博、理念之创新,拓展了我的视野,扩大了思考范围,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强了应用能力,受益匪浅。参观考察了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水果湖第二中学》、《水果湖第二小学》两所名校、还有《洪三中学》、《吴家三第三中学》等学校,人文参观考察了一天半。 1、陈佑清教授的《国内著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分析》。陈佑清教授在归纳了魏书生的语文课堂结构改革实验,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模式,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五种教学模式的共同点:第一,最为突出的是,这些教学模式基本上放弃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结构;第二,普遍运用了学生自学活动,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第三,将个体学习与交往学习结合起来;第四,普遍注意了学习的反馈和强化的环节。五种教学模式也存在共同的问题:第一在教学目标上,绝大多数教学模式偏于认知性的学习,对教育目标的其他方面并未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去完成或落实;第二,普遍缺少感知性和动作性的学习活动;第三,普遍缺少探索性学习活动,大多数学习活动是接受的。陈佑清教授还从学校整体层面推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改革实践,课堂教学过程改革经验的透视,两方面形成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2、于春祥教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讲座中有很多经典语录值得我们学习。如: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 资格申请表 申请人姓名 工作单位 (盖公章) 现从事的 学科专业 申请课程 类别及名称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制 年月

MPA 课程任课教师岗位资格的基本要求及具体条件 1.基本要求 所有申请 MPA 课程任课教师资格者,都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身体健康。 2.具体条件 (1)申请 MPA 核心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正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②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个人学术专著 1 部,或发表一 类权威期刊论文 1 篇,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3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6 篇,或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3 位、二等奖前 2 位、三等奖第 1 位);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三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三次参加政府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2)申请 MPA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职务,且已取得博士学位;②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学术著作(含合著、编著或第一主编教材)2 部,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2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4 篇,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4 位、二等奖前 3 位、三等奖前 2 位);③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两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两次参加政府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3)申请 MPA 选修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职务,且已取得博士学位;有一定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学术著作(含合著、编著或第一主编教材)1 部,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1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2 篇,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5 位、二等奖前 4 位、三等奖前 3 位);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一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一次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选聘办法(试行)》

003-华中师范大学-05-万坚-“四维三全两类一核心”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科类:理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四维三全两类一核心”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万坚、张文华、涂海洋、邓阳、郭能、张礼知、吴正舜、李永健 姓名 专业技 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 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万坚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15 全面负责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总结 张文华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57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数字化卓越化学教师”人才培养工作 涂海洋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74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英才实验班”人才培养、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 邓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 380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师范类)”人才培养工作 郭能 六级职 员 华中师范大学 平均工作量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教 学运行管理 张礼知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12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人才培养工作 吴正舜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80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工作 李永健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06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主干课程建设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维度创新。从“人才培养整体格局、课程体系与内容、课程教学过程、本科教学运行与管理”四个维度开展系统的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体系完整,既探索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又建立了扎实的机制和规范。 (2)深度创新。“全方位”突出了各教育要素及其协同作用机制的重要性。“全覆盖”凸显了“全员教育”与“全人关怀”,保证全体师生都能受益和发展。“全过程”确保了改革能关注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教学有道、管理规范。 (3)对象创新。各培养方案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与未来职业有关的关键素养,并能根据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发展。分类、进阶式的培养格局凸显了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保证了各类专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4)思路创新。首次提出的“高师化学类专业核心素养框架”从体系和要素上都具有极高创新性,将其应用到人才培养全程也属先例。该框架严谨、全面,又不失灵活性,在课程体系建设、深度教学策略探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为了进一步凸显师范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学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同时兼顾非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满足应用型、交叉复合型到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本成果:(1)构建了高师化学类专业“两大类五方向”的培养格局(图1),设置了U2S(University to School/Society)和U2R(University to Research)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使得同一类专业内部实现了U2S 到U2R的进阶,全面、有效地提升了两类人才培养质量。 图1 基于调研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专家研讨论证,提出了高师化学类专业共同核心素养框架(图2)和各方向侧重或进一步升华核心素养框架(图3)。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5篇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5篇Experience of President training in Central China Norm al University 编订:JinTai College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培训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2、篇章2: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3、篇章3:寄宿制校长培训心得体会文档 4、篇章4:寄宿制校长培训心得体会文档 5、篇章5:寄宿制校长培训心得体会文档 校长要有理想,应教授讲到:干部校长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星空。下面是整理的关于xxx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篇章1:xxx大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我有幸参加了xxx小学校长华中师大高级研修班的培训 学习。本期培训是在晋城市教育局精心安排下,郑州中科教育中心主办下,xxx大学承办下进行的,我们晋城市九十位校长 度过了紧张充实而又意义非常的七天,通过七天的学习与思考,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为此,由衷感谢晋城市教育局领导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锻炼的机会。 在这七天里,我们聆听了七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他们 精辟风趣、浅显易懂的讲解,引导我们融入教学中,使人如沐春风,这在我以前的学习中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尤其是这次培训安排的学习之紧张、内容之丰富、学识之渊博、理念之创新,拓展了我的视野,扩大了思考范围,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强了应用能力,受益匪浅。参观考察了xxx中学》、《水果湖第二小学》两所名校、还有《洪三中学》、《吴家三第三中学》等学校,人文参观考察了一天半。 1、陈佑清教授的《国内著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分析》。 陈佑清教授在归纳了魏书生的语文课堂结构改革实验,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模式,xxx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五种教学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化学(化学)上册B卷

一. 命名及写结构式(8分,每小题1分) CH 2OCH 2CH 3 2OCH 2CH 3 3. O 2N CH 2CH 2CHOOH CH 3 4.1. C O CH 2CH 2CH 3 2. OH NO 2 2 5.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醛) 6. R-2-羟基丁醛 7. 顺-1,2-二甲基环戊醇 8. 四氢呋喃 二. 完成反应式(共30分,每小题2分) OH O 2N + BrCH 2CH 3 OH _ 1. 2. O CH 2 CH CH 3+ HBr 3. Cl CH 3 H CH 3 C 2H 5O _ 4. HO + Br 2(H 2O) 3 5. CH 3CH 3 CH 3 OH OH H HIO 4 C C 6. HCHO + CH 3CHO 浓 7. C O OC 2H 5+CH 3CH 2COOC 2H 5 C H ONa

(CH 3)2CHCH 2COOH SOCl 2 NH3 (1)(2)8.I 2+NaOH 9. C O C O O +2C 4H 9OH + 10. CH 2 CH 2COOH 2CH 2COOH 11. CHO + (CH 3CO)2O CH COONa 12. O CH 3 +NH 2OH H + 13. C CH 3 H 3C C CH 3 CH 3 H 2SO 4 14. O OC 2H 5 (1) 2C 2H 5MgBr (2) H 3O + 三.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英文代号填入括号中(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是( ) O O CH 3O ①②③ A . ①>②>③ B. 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预计化合物CH 3CH 2CONH 2核磁共振信号有( )个 A.4 B.3 C.2 D.1 3.下列化合物中发生消除反应活性最大的是( ) A.CH 3CH 2CH(CH 3)OH B.CH 3CH 2CH 2CH 2OH C.(CH 3)2CHCH 2OH D.(CH 3)3COH 4.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CH 3COCH 3 B.C 6H 5COCH 3 C.C 6H 5COCH 2CH 3 D.CH 3CHOHCH 2CH 3 O +Ph 3P=CHCH CHCH 3反应属于( ) 5. A. Wittig B.perkin C.Cannizzaro D.clemmenson 6.下列化合物中水解反应速度最慢的是( ) A. CH 2=CHCH 2CH 2Cl B.CH 3CH 2CH=CHCl C.CH 3CH=CHCH 2Cl

华中师范大学海南第四期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华中师范大学海南第四期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与反思 五班柴从斌 时间过得真快,新教师培训已经近一周了。尽管我是新入职的老师,可是我觉得已经在这短时间内融入了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这个群体,这场培训真的是从组织到听报告,所有方面做的非常周到,请到的是一流的专家,培训的是当下比较前卫的内容,我这个三十多年的老教师不只是受益匪浅,而是又是我有了新的提升!相信不单单是我,还有很多我的同行。培训的优点好处我们已然深深了解,但是真的操作起来还是要有行动力的,通过这一周的培训(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初试小组合作教学,感慨良多,收获更多。 工作30多年,来海南近三年,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我才真正看到了海南教育的新希望,原来接触的都是二三类一下的学校各个方面是可想而知知道,学生好的不多,问题学生不少,抓学习提升素质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我这两年能有一定的成绩,特别是今年中考的好成绩,那真是付出了很多辛苦,2012年优秀率47.1%;2013年优秀率56.7%;2014年平均分547.1,各科及格率100%,这是付出辛苦,付出汗水换来的。 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短暂的培训,能使新人真正的学习到技能,学习到方法,使人得到能力提升,无论新老教师都有很多收获,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办教育,一定会办出人民满意,家长认可,社会认可的教育。几年来我的很难工作经验觉得真的可以在在这里发挥出来。

我在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学习运用的是杜郎口模式教学,课堂改革的好处固然很多,确实调动了很多孩子的积极性,尤其是中下游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前所未有的课堂模式深深吸引了他们。但是在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也陷入了困惑。因为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英语作为非母语的课程,孩子刚开始学,所掌握的知识很少,我不知道小组讨论究竟能讨论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学生自主学习完毕,破难存疑后,查阅完词典和全解,就没有什么问题问老师了,最多也就是某个生词不会读,因为学生不会音标。可是这样也不能代表全会全懂了呀。通过这一周的教学,感到累是次要的,觉得课堂很难展开,进度如蜗牛一样艰难前行,原来一节课的内容如今两节课才能完成,整个课堂枯燥乏味,不断地讨论——成绩好点的帮助后进的读会掌握单词句型——组长检查——组内分角色表演——组间竞赛。但归根就底,就是各种方式的问答和读。 二是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预习课和展示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恐怕会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尽管也对小组长及各组员的责任有了明悟额的划分,但由于孩子较小,时常忘记自己的职责。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6)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语言文学综合是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汉语有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古诗文和语言现象,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相关知识水平。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院已经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比例 判断对错10分 名词解释30分 分析题10分 赏析题10分 简答题70分 论述题20分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语言文学综合考试》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等方面内容。 一、中国文学史部分 (一)先秦两汉文学部分

中国文学的起源、诗经、楚辞、左传、庄子。 汉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史记、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 建安文学特性的形成原因、建安风骨、三曹、阮籍;陶渊明、永明体、庾信。 (三)唐代文学部分 唐诗繁盛的原因、初唐四杰、李白、杜甫、中唐诗风的变化、白居易、李商隐。 (四)宋代文学部分 词的出现及其特点、婉约与豪放的两派、周邦彦、苏轼、辛弃疾。 (五)元明清文学部分 元代杂剧繁盛的原因、关汉卿、王实甫;明代传奇、金瓶梅、水浒传;清代诗文状况、红楼梦。 二、现代汉语部分 (一)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 语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与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现行汉字的形体和构造,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现代汉语语音 语音、语音学;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语音标记;语音的规范。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韵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和调型,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声调及其辨正。 语音组合,语流音变。 句调,重音,节奏。 (三)现代汉语语汇 语汇、语汇学、语汇系统,语汇单位,语汇的规范。 单纯词、合成词,短语词、离合词,缩略形式和缩略词。 词义的性质和类型,词义的发展,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同义词、反义词、类义词。 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古语语汇、方言语汇、外来语汇,行业语、隐语和阶级习惯语,熟语。 新词创生的特点和方式,旧词的衰亡和复出。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等等有诸多益处。 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1、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单元模块,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全部学完,以往大概要10个课时,再加上练习和习作部分,至少要16个课时,需要8个两连堂,这样设计单元模块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昨天在设计第一单元时,四篇课文,我分成两个模块,一篇现代抒情诗歌,一篇古诗两首分在一个模块里,剩下两篇是两位爱国伟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个模块。但是在实际设计中,时间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还是出现了困惑。再有,语文课虽然是一个单元同一个主题,但是每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不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不同,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会贯通起来。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两个课时,一个两连堂,一个小模块,这样从时间、和实际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学生使用电脑了,就是信息化教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时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觉得在学习、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要借助电脑,所以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对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朗读、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带领着学生训练到位,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电脑,但是不能完全依赖电脑。 3、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电脑的使用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管理,学生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从电脑里什么价值的知识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所以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有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同时指正。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二: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的暑假很特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来享受这个欢乐让我期待的暑假,更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我有幸参加了由日照教育局培训科组织举办的信息技化教学培训。本次培训为期六天,由市教育局的培训科主持,并特邀著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小勇教

教师关于信息化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

教师关于信息化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 :范文培训心得信息技术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教师关于信息化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一篇: 今年的暑假很特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来享受这个欢乐让我期待的暑假,更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我有幸参加了由日照教育局培训科组织举办的信息技化教学培训。本次培训为期六天,由市教育局的培训科主持,并特邀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小勇教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课,来自全市初中和小学约200位骨干教师接受了培训并积极参与讨论。培训通过四个模块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分别是:信息化教学研修、问题化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评价目标学习、集中级学习实用教学软件。 完善稳定的教学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地基,所以掌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掌握实践操作技巧是在信息化教学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我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首先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信息化教学”。胡教授有句让我感受深刻的话:信息技术是个万能的锤子,但是我们需要的钉子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从网络中可以获得的东西多了,但是这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怎么样从这个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想要的钉子呢?这就是需要我们老师有实践实效性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处理。而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个机智,策略,技能的存储者。胡教授所传授的很多理论自己第一次接触,觉得很新奇,更或者我们这个环境下的教师接触的少了,毕竟环境不一样。 这次培训不仅仅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增加了学员的机实战操作训练,后半部分的培训在午学习理论后,下午直接进行面对面的操作,实践的效果很有效,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使用各种软件来支撑教学,我们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教学课程、编写学案、组织讨论。我们将作业统一第一时间传到专门的教育平台,胡教授的精心批阅更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好更快的完善自己。 本次培训效果 1、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我了解了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能力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1 7月7月1日到7日,我们赴华中师范大学参加了“20xx年固始县第二届名师培养培训高级研修班”培训。此次培训,为我县名师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精心安排了10场专题讲座和两间名师工作室的参观学习,涵盖了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技能等方面,整个培训过程科学有序,紧张高效。这一次培训虽只是短短7天时间,但实在是受益匪浅,现就这一次短暂的学习培训和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吧! 感受之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听了郑教授的《教师职业生涯和幸福力》和张教授的《成为卓越教师的十项修炼》之后感觉.第一,“幸幸福福做教师”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把教学、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养家糊口的工作。有了对教育的热爱并把这种热爱转化为教学工作中的热情,你就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就有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第二、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根基,对学生的爱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本功阶段,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生成阶段,而第四阶段就是教师品德阶段。没有对学生的爱,你的课上得再好,荣誉得的

再多,教学基本功再扎实,教学设计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教师品德阶段,甚至连精彩的课堂生成都不可能出现。 感受之二:变,有变革才有创新。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运用,数字教师的成长困惑等这些先进教学理念的记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有变革有创新。第一,改变思维模式,有了新思维才会有新行动。由原来的重视“双基”教学转变成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改变对教材的理解,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挖掘蕴含在教材中教育素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不断地开发新的教材资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的发展合拍。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各种素养的养成……第二,改变角色定位。让老师从课堂的中心进行合理的位移,转变成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话的交流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由原来的“主演”转变成“导演”,变成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恢复学生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张扬个性,发现自我。第三、转变备课方式。“一堂课备一辈子,一辈子备一堂课。”从单纯的备教材转变为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各种教学资源,另外还要备自己,备教学设计。备出挑战传统、异想天开的课,备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课,为学生的成功引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同时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