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开始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这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助益。但是,目前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林业管理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1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较少,同时由于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诸多偏远山区,存在着乱砍滥伐的现象,导致我国许多地方的环境质量较差,森林覆盖率严重下降,进而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者还会导致该地出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被破坏的现象。

针对该问题,需要林业部门加强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深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支持国家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在国家的各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投入使用之后,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趋势下,人们会对其林业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实现其永续发展[1]。

2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属于公共项目,其建设资金多依靠财政补贴或者是企业的投入,且无盈利。因此,这样不健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使得许多基层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人员只能获得较少的管理费,不利于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管理,易导致该工程被人为破坏。此外,也使得林业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地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进行监督。

基于该问题,需要林业部门积极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及林业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并且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从政府、企业、社会多个方面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筹集资金,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以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同时,还需要积极探索具体的林业分级管理方法、资金补偿对策、林业采伐对策,使得林业的所有者、管理者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资金补偿、政策支持,进而促进该项工程的稳定发展[2]。

3 林业建设规划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规划方式不合理,将会对该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不利于水土保持。基于此,需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员在进行工程规划时,不断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规划意识,并且在深入了解该地生态环境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通过有效地规划可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进该地区物种的平衡发展,进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在进行工程规划时,需要详细地对该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发展条件、经济水平条件、适种植被条件进行详细地调研,进而合理、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以此来有效促进该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差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也是其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在进行该项工程建设时,由于建设人员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考虑到资金问题、工期问题,使用了便捷手段进行建设。这将会导致该地林业生态环境出现退耕面积大、退耕速度快,进而导致优良树种供应不足的问题,使得种植的树木植被多为劣质树种,不利于林业工程的顺利建设,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或者是缺乏先进种植技术的指导,盲目种植,林业建设效果不佳。

针对林业建设的质量问题,需要建设人员在初期针对该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优质树种。同时,选择拥有先进种植技术的科研人员来指导树木的种植。林业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对树木病虫害问题加强重视与预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治对策,避免树木遭受病虫害的侵害[3]。例如,针对种植树木可能出现的根腐病、黄化病等,需要加强对其的检测力度,及时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物。

5 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前恶劣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当地林业部门加强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使得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出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

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业 生产条件方案 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2选址合理性 3恢复措施 4时间安排 5资金投入 附图: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临时用地林业用地生产条件恢复范围图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 1.2建设单位:四川省能投盐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1.3业主性质:国有企业 1.4法人代表:何勇 1.5项目负责人:吴平 1.6项目批准单位及文号: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川发改能源[2015]202号)

1.7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风电场项目总投资100757.35万元,采用50台单机容量2MW,总装机容量100MW,年发电量22226万千瓦时。按照《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FD002-2007),工程等级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风电场计划施工总工期为20个月。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拟接入一期建设的220KV升压站,通过一回220KV线路送至安宁220KV变电站(送出工程另行核准)。建设主要由50台风机及箱变、施工道路(路基、边坡)、风电机组安装场地、渣场、张牵场和35KV集电线路(长度42km,双回折合为单回)七部分组成。项目总用地面积28.9338hm2,其中林地面积27.3812hm2,占总面积的95.81%。 1.8项目拟使用土地概况 项目建设拟使用各类土地总面积28.9338hm2,其中:林地面积27.3812hm2,占总使用面积的94.63%,临时占用林地面积25.5213 hm2,永久占用林地面积1.8599 hm2;非林地面积为1.5526hm2,占总使用面积的5.37%。 1.8项目临时占地拟使用林地概况 项目建设临时拟使用林地25.5213hm2,乔木林地面积 17.8983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70.13%;灌木林地面积 5.8592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22.96%;宜林地面积 1.7638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6.91%。 项目建设按拟使用林地建设用途分:路基占地9.5587hm2,边坡占地5.7372hm2,安装场地占地7.7659hm2,塔基施工占地0.4904hm2,渣场占地1.8491hm2,张牵场占地0.1200 hm2。

某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某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县地处江西省南部山区,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南方重点林区。全县辖18个乡镇,160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356万亩(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县物产丰富,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山区县。**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县脐橙面积达万亩,脐橙产业覆盖了80%的农户。**文化底蕴深厚,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是江西第一个“中国楹联之乡”,境内有中国最大的方形围屋东升围。 201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764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6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备资源,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全县的森林生态得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管理措施,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构建和谐新**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一是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坚持以“限额采伐、全额管理”为重点,严把木材采伐许可的审批关,严禁超范围、超树种、超限额采伐,严禁在划定的生态公益林、珠防林、阔叶林保护区内设立伐区。加强伐区的检查监督,强化源头管理。改革集体林木采伐生产办法,取消集体林由林业公司独家经营的管理模式,坚决取缔乡、村买卖青山和个人承包生产木材的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强化木材流通管理。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监督网络,加大对违法木材运输活动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木材运输行为。三是规范木材加工管理。严把木材加工厂办证审批关,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办证程序。坚决取缔生产规模小、加工工艺简陋、资源浪费严重的加工企业。严格按照省林业厅、省经贸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开展全省木材(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监督管理,对经营加工单位实行全面监督,分片管理,统一印发加工台帐,制订生产计划,核定年度木材消耗量。使木材经营加工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四是积极开展“开源节流,改燃节能”工作。全面关闭柴炭市场,

恢复林业生产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情况 (2) 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5) 2.1项目区基本情况 (5) 2.2项目建设临时使用林地现状 (8) 2.3项目建设使用林地损毁程度 (8) 2.4是否具备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及恢复技术保障 (9) 第三章恢复原则和恢复目标 (10) 3.1恢复原则 (10) 3.2恢复目标 (10) 第四章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方案 (11) 4.1恢复治理依据 (11) 4.2恢复治理标准 (12) 4.3恢复措施设计 (12) 4.4恢复治理工程量 (13) 4.5恢复时间 (13) 第五章投资估算 (15) 5.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 5.2投资估算结果 (15) 第六章保证措施 (16) 6.1组织措施 (16) 6.2技术保障 (16) 6.3质量保障 (16) 附件:委托书 (17) 附表: (17) 1.项目临时使用林地小班一览表 (17) 2.项目临时使用林地小班恢复林业生产条件设计一览表 (17) 3.项目临时使用林地小班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工程量、资金统计表 (17) 附图: (17) 1.项目区位置图 (17) 2.项目临时用地红线图 (17) 3.项目临时使用林地现状图 (17) 4.项目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施工图 (17)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贵州省白腊坎至黔西高速公路TJ-4合同段 临时用地项目(补征)拟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 1.1.2 项目性质: 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贵州金黔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王银 所属标段:贵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白腊坎至黔西高速公路总承包TJ-4合同段 项目负责人:吴云 1.1.4项目批准单位: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1.1.8项目建设内容 贵州省白腊坎至黔西高速公路TJ-4合同段,公路正线长5.3Km,路基宽30m,建筑面积15.9hm2。 1.1.9项目临时用地规模 项目拟使用土地6.702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为4.4269公顷,占

2020年林业生态建设计划

2017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计划 镇人民政府20**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全镇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根据《**县20**年林业生产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部署,紧紧围绕全县林业生态建设 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突出抓好苗木花卉产业建设、经济林产业建设、村庄绿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和荒山绿化工程,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全面提升生态质量,为推进“三晋示范镇” 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围绕六大工程建设,完成120万株林木新植补植补造任务,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其中,经济林栽植面积250亩,生态造林350亩,新育苗木300亩,村镇绿化10个,通道绿化40公里,新建湿地公园一处,义务植树4万株。全镇林业生态建设进入全县林业建设先进乡(镇)行列。 三、重点工作 (一)苗木花卉产业建设工程继续坚持“科学规划、龙头带动、精品示范、片区带动、政策支撑、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以“春之晨”为主打品牌的苗木花卉基地。 20**年重点完成“春之晨”生态园二期工程300亩,新育苗木15万株。

(二)经济林建设工程按照项目工程化、建设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苗木优质化、管理科学化的标准要求,20**年突出抓好**、**两村共250亩经济林建设工程,其中,**村完成核桃栽植100亩,**村完成核桃栽植150亩。 (三)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一级路和***公路(武安段)两条生态廊道建设。端润一级路升级改造工程坚持高标准、高档次、高品位,出精品、出亮点、出特色,对沿路两侧50米以内的林带进行修枝、除草等综合治理。**公路按照全方位立体化绿化模式,打造高品位“绿色走廊”。此外,着重抓好村村通道路补植改建工程,对断档地带进行补植,对生长不良、档次较低的树种进行更换。 (四)荒山绿化建设工程继续提高端润一级路两侧可视荒山绿化档次,对20**年度荒山绿化项目进行补植完善。重点突出做好**公路两侧350亩荒山绿化工程,该工程由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五)村镇绿化建设工程按照增绿添景、高标准、立体化绿化原则,督促责任单位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以增加绿量为目标,大力开展居民、庭院、小区植树种花活动,拆墙透绿,见缝插绿。责任单位:**村、**村、**村、**村、**村、**村、**村、**村、**村、)**村由负**责承建,**村由亚美负责承建,其余各村按县政府指定单位组织实施。 (六)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按市政府**流域治理规划设计要求,**流域**段建设湿地公园一处。该工程以保护、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根本立足点,以树理文化为内涵,是**流域治理的重要功能区块。该工程由镇政府组织驻镇企业实施。上述责任单位要及早部署,尽快行动,在20**年4月底前完成全部栽植任务。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大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方面所包括的有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改善农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保护、大气保护和人口控制等八个方面基本内容。林业在协调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1、能够深刻的了解昭苏生态系统主要有哪几大块组成,生长现状及其面临问。 2、今后怎样保护和发展昭苏生态系统。 【教学材料】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它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结构最复杂、类型最丰富的一种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是最丰富的生物群落。森

林具有多层结构,一般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活地被物层以及层外植物,从而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成为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二是森林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显著的生态效益。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以上,森林生态系统是具有最大生物量的生态系统。三是森林是一个国家、地区富足和民族繁荣的标志之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森林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因子,一片森林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或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某些方面的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运行,从而使得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成为联系生态和经济的纽带和关键。 昭苏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三大版块概况 天山圆柏概况:昭苏县是伊犁河谷乃至新疆天山圆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面积约30.56万亩,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浅山地带。 昭苏县天山圆柏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9年10月,位于昭苏县夏塔乡的国家重点公益林35、36、37、39林班,是伊犁河谷新疆园柏天然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总面积约10万余亩,核心管护区分布密集,面积约4万亩。目前,管理站在依法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护的同时,科研工作也正逐步推进,扦插试验、苗木移栽试验、圆柏种子异地试植及种质资源采集等各项工作正在进行。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套.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第三套 一、单选择 1、杭州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 A.太阳能摩天楼 B.低碳科技馆 C.智能化地铁 D.湿地公园答案:B 2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制度 A.环境损害赔偿 B.经济损害 C.经济保护 D.生态补偿答案:A 3“中国梦”是()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 A.胡锦涛 B.江泽民 C.习近平 D.邓小平答案:C 4经济发展要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结合起来 A.循环经济 B.农业经济 C.工业经济 D.宏观经济答案:A 5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象大会举行前,向国际承诺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多少? A.40-45% B.30% C.25% D.50%答案:A 6、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的启动时间是() A.2005年1月1日 B.2008年1月1日 C.2012年 D.2003年1月1日答案:D 7、()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 A.农业文明 B.原始文明 C.生态文明 D.社会文明答案:C 8、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提出,全球气候变化的阀值是()摄氏度,如果超过了界限,全球将面临灾难性损害。 A.1 B.1.5 C.2 D.3答案:C 9、2012年()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一 A.上海 B.天津 C.成都 D.深圳答案:B 10、中国能源消费以()为主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页岩气答案:A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 A.“五位一体” B.三位一体 C.六位一体 D.八位一体答案:A 12、“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是伴随我国把()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应运而生的。 A.生态文明 B.工业文明 C.政治文明 D.农业文明答案:B 13、节能技术主要指() A.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B.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 C.太阳能 D.风能答案:A 14、资源相对不足、()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 A.环境容量 B.经济容量 C.财政容量 D.文化容量答案:A 15、1995年英国为保护环境出台了()法律 A.清洁空气法 B.空气污染控制法 C.环境法 D.空气质量战略答案:C

森林生态造林绿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森林生态造林绿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森林生态造林绿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我镇的造林绿化和森林生态镇建设生态文明和《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要求,以《年度造林绿化和森林生态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和《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为依据,以年实现创建森林生态镇为目标,以园林式镇区建设和通道绿化为重点,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我镇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以成片造林为主,块状绿化和带状绿化相结合的原则。(二)坚持突出重点,重要区域(地段、路段)重点治理的原则。(三)坚持新造林和补植补造统筹兼顾,一般造林与精品绿化并重的原则。 (四)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造林,优先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兼顾常绿树种的原则。 (五)坚持部门参与,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投资的原则。 三、工作任务 (一)已建工程补植补造 对20xx 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山脉水源涵养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中保存率达不到80%的地块和山头进行补植补造,总面积5650 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补造4150 亩。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补植补造1500 亩由相关村负责组织实施。 (二)通道绿化工程按照新的绿化标准,对全镇村级以上道路进行新造和补植完善。县乡道路单侧绿化宽度在20 米以上,村级道路单侧绿化宽度在10 米以上,所有道路的绿化,内侧应栽植 1 行以上的常绿树,由各村负责组织实施。 (三)林业生态镇、村建设工程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林业生态镇规划要求,参照林业生态村建设标准,全面开展林业生态

镇、村建设,建成园林式镇区,建成县级林业生态村2 个生态景区1 个,由镇建办、镇管办、东店村、黄固寺村、超化村负责组织实施。 (四)花园式单位建设按照创建市级林业生态镇要求,全镇建设花园式单位5 个(敬老院、国税所、地税所、卫生院、镇机关),花园式企业5 个,由镇管办、镇建办、民政所、行政科、工业办、安全办负责组织实施。 (五)矿山企业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煤矿、采石场、耐火厂、矿山企业,按照“占一补一”的标准,在企业周围实施绿化,栽植以乔木为主,常绿树木与落叶树木相结合的生态片林,由各村、工业办、安监办负责组织实施,全年完成矿山企业生态修复500 亩。(六)全民义务植树工程建设充分发动群众,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到7.9 万人次,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5 万株,建立领导义务植树点 1 处,义务植树基地1 处,完善提高境内平原林网,网格控制面积不超过100 亩,沟、河、路、渠绿化率达95%以上。由各村、镇直镇办负责组织实施,农业办牵头。 (七)造林管护和资源管理 1、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发生火情及时组织扑救,全年林地受害面积控制在0.3 %o以内,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虫情监测预报,及时报告。防治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低于6%,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病 虫害。 3、加强新栽植林木的管理,不间作小麦和高杆作物,留足营养带,及时做好抗旱浇水,修枝除草和巡护防盗等管护工作,确保造林成效。 四、时间安排 (一)日前补植补造工程全部完成,绿色通道工程规划完毕。(二)完成全年度造林任务。 (三)年雨季,完成荒山补植补造。 五、措施和要求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 令狐文艳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3 2.1生产条件的合理性3 2.2施工条件的合理性3 2.3水土保持情况3 2.4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3 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5 3.1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5 3.2期满能否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结论5 第四章恢复措施6 4.1恢复原则6 4.2恢复目标6 4.3恢复地点和面积6 4.4工程措施设计6 4.5恢复措施工程量测算8 4.6投资估算8 4.6恢复时间10 4.7植被恢复情况说明10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S313古丈罗依溪至沅陵凤滩公路湘西段一期工程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古丈县罗依溪至沅陵凤滩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田志芳 1.1.4业主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1.1.5项目批准单位及批复文件 批准单位: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发改基础[2015]636号 1.1.6项目实施地点 项目临时使用林地范围涉及 1.1.7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为:路基、路面、桥涵、交安工程 1.1.8项目投资规模及来源 项目动态总投资22369.8万元,资金来源为国省补助和地方自筹。 1.1.9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临时使用土地总面积13.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3公顷。

1.1.10项目临时用地的由来和使用性质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 2.1生产条件的合理性 项目选址已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意见,经过比较优化、对比论证,从技术、经济和生态保护上进行比选,最终确定了项目的选址地点和用地规模。林地呈线状分布,项目区土地利用率高,林地内人为活动较为频繁,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生态区位普通。 2.2施工条件的合理性 项目位于湖南省古丈县境内,起于古丈罗依溪镇,接在建的永吉高速公路罗依溪互通连接线(K1+840处),往东经对上、桐油包、岩坪、望乡台、报垭、迫溪、渡江口、张二界,止于沙湾,全长16.052Km。 2.3水土保持情况 项目区地势较高,植被发育良好,林草覆盖率高,水土保持情况良好,水土流失程度轻微。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不属于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重点项目区。 2.4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 (1)项目区周边没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重要水源保护区等,项目建设不会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造成影响。 (2)项目区及周边没有发现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无古树名木分布。 (3)项目区位于缓冲区域,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要求。 (4)项目区内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程度低,乔木树主要种有杉木、马尾松、阔叶树,灌木树种主要有盐肤木、檵木、杜鹃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铁芒箕、蕨等。野生动物主要为适应农耕地和居民点栖息的种类,主要以鸟类、鼠型啮齿类、爬行类动物为主,这些物种在项目区周边很

《人类发展与生态文明观》课程大纲

《人类发展与生态xx观》课程大纲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编码:16 课程英文名: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总学时数:20实践学时:无 一、课程目标 1.教学目标 从知识体系来讲,本课程结合授课教师在宏观生态学领域的专长,以生态文明为主线,和大学新生一起探讨了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学问题;并且以达尔文进化论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理论法则为切入点,从方法论角度引导本科生深入理解认识学科发展史中重要理论的形成过程,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理解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培养本科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来讲,本课程通过授课教师有效组织,切实地实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通过课前布置内容,培养本科生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培养本科生的团队精神和总结梳理学习能力;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培养本科生的团队精神和思辨能力;通过授课教师课堂的组织和总结,达到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的认识。本课程采取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丰富的教学素材,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辅助引导的教学模式;在落实‘新生研讨课’基本目标-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达到引导“入校新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2.学习目标 (1)通过研究范例,本科生要掌握一些理论知识点和方法论内容。 (2)通过授课教师组织,本科生要具备自学能力、阅读和搜集资料能力。 (3)培养本科生的团队意识、思辨意识,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方案

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方案 根据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为全面推进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组织好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按照省府办《印发广东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29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核心,紧密围绕建设生态绿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提高生态安全意识的目标,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依法治林、科技兴林,稳步推进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建立布局合理、结构科学、质量优良、功能齐全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在全社会形成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实现全市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和谐共进。 二、创建时间我市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分三年完成,具体是**年阳春市达到林业生态县的标准,**年阳西县达到林业生态县的标准,**年阳东县、江城区、海陵区达到林业生态县的标准,从而在**年底全面实现林业生态市。按照创建时间表,各县(市、区)要以漠**流域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道路主干线绿色通道、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城市林业及森林公园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促进宜林地的造林绿化,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 三、创建标准

(一)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山区达65以上、半山区和丘陵区达45以上、平原区达25以上(注:阳春市为山地类型县,阳西县、阳东县、江城区和海陵区为半山区丘陵县)。 (二)林木蓄积量: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连续3年年净增率达4以上。 (三)生态公益林功能等级:生态公益林中 一、二类林比例达到80以上。 (四)防护林建设:沿海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网的绿化率达到90以上,沿海宜林滩涂的绿化率达80以上,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率达95以上。 (五)保护区体系:保护区体系(含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比重,山区达9以上、半山区和丘陵区达6以上、平原区达3以上。 (六)绿色通道:绿色通道绿化率达95以上(线路绿化率达95以上,通道两侧山地绿化率达95以上)。 (七)县城绿化: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地率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m2以上。 (八)村庄绿化:村庄林木覆盖率20以上。 (九)林地保护管理:林权证发证率达95以上,征占用林地审核率连续三年达100。 (十)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三年控制在0.5‰以下;病虫害成灾率连续三年控制在0.5以下;连续三年无重大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和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林地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 四、工作步骤

04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纳雍县位于西北部、地区中南部,是滇东高原向黔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05′54″之间。北抵市,东北邻大方县,东南接织金县,南毗六枝特区,西与赫章、水城县接壤。国土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 县最高海拔2476.4米,最低海拔1052米,相对高差1424.4米。山地面积占57.8%(25度以上的陡坡面积超过70%),丘陵面积占36%,山间坝地占6.2%。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喀斯特面积占68.8%。 县河流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的上游,主要河流有六仲河、三岔河,是乌江一级支流。河流总长545.7公里,积水面积177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63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8.1%;其中:三岔河积水面积67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5%。 气候属北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温凉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4℃,年均日照时数1486.4小时,大于10℃年积温4062℃,无霜期226—267天,年平均降雨量1226毫米,相对湿度81%。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暖湿共节的特点。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冰雹、洪涝、干旱等。 主要岩性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玄武岩等,其中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玄武岩等非可溶性岩类占全县面积的30%,碳酸盐岩可溶性岩类的面积占70%。成土母岩多以砂岩、页岩、碳酸岩、玄武岩为主,形成的土壤主要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

植被属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由人工植被所替代。常见树种有杉、桦木、松、华山松、柏木、毛白、响叶、山茶等100余种。 纳雍县矿藏丰富,已探明的地下资源有煤、铅锌、石、硫、铁、硅石、硫磺、铜、锑、钼、镍、锰、磷、重晶石、高岭土等。是全省无烟煤的主要产区,储量位居全省第四位,全县22个乡(镇)均有分布,可开采量为68亿吨,属低硫及特低硫煤,是省“西电东送”发展火电及化工用煤的能源基地。 2、社会经济概况 纳雍县行政区划上隶属地区,全县辖25个乡(镇),479个村,4003个村民组,18个居委会。总户数204286户,总人口818222人,人口密度334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77.6万,农村劳动力47.3万。全县有22个民族,是一个汉、苗、彝、白、布依、回、侗、壮等多民族聚居县。 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7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亿元,第二产业36.1亿元,第三产业19.2亿元。财政总收入6.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粮食总产量272847吨。大牲畜存栏11.97万头,其中:牛、生猪、羊出栏分别为3.2万头、23.6万头和1.6万头。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县农村21.72万人的饮水问题。 3、土地利用概况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367.2万亩。其中:农用地321.6万亩,占87.57%,建设用地10.9万亩,占2.98%,未利用地34.7万亩,占9.15%。在农用地中:耕地148.5万亩,占40.43%,林地170.4万亩,占46.4%,牧草地2.7万亩,占0.74%。

植被异地恢复实施方案

××县林业局关于开展占用征收林地异地恢复 森林植被自查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征占用林地管理,规范异地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和使用,充分维护林权人和林农的合法权益,切实保护林地资源,促进林业与地方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根据《州林业局关于开展占用征收林地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检查的通知》(××林发〔2012〕×号)的要求,决定对2010—2011年全县占用征收林地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情况开展自查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目的 1、查清2010年—2011年度全县所有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的情况; 2、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有效遏制乱占滥用林地现象,促进依法行政,从而规范林地管理,切实保护林地资源。 3、规范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以及落实异地恢复森林植被造林情况。 二、检查范围 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全县范围内所有长期占用征收林地项目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情况,农村村民修建住宅除外。

三、检查内容 1、林地征占用情况,即建设工程项目名称、批准文号、占用征用林地面积; 2、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情况、森林植被恢复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检查方法 根据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检查技术方案》开展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实际占用征用林地面积。实地核实地点和范围,使用GPS定位仪、罗盘仪、皮尺等仪器测量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依据使用林地小班现状图对项目用地审批范围内的占地面积进行复核。 2、森林植被恢复情况调查。调查2010--2011年度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返还、使用和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情况。根据项目占用征收林地申报材料中森林植被恢复方案,逐一检查造林地块、实地核实造林面积、树种以及成活率情况。 五、时间安排 这次自查工作从2011 年7 月初开始至7 月31日结束,按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清查、汇总上报材料三个阶段进行。 1、组建工作专班。为了使本次自查活动切实有效开展,根据局党委研究决定,成立自查活动领导小组,由×××副局

关于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1信息来源: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政府网2月25日讯为贯彻落实局党组构建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战略部署,我办对全国9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状况进行了书面专题调研,并对浙江龙湾潭、黑龙江哈尔滨、龙江森工方正龙山、大兴安岭北极村等四处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主要场所。我国自1982年9月建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经过25年的发展,至2006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067处,规划总面积156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60处,面积1125万公顷。每年到森林公园参观、游览、访问和学习的游客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达到2.13亿人次,有52处国家森林公园年旅游人数超过50万人次,18处国家森林公园年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旅游者投入大森林的怀抱,不仅能在观光、游览过程中体验祖国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情,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进一步热爱森林、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愫。 2、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多年来,各森林公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森林(自然)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科普长廊、解说步道以及宣传科普的标识、标牌、解说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强化这些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林业、探索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条件。河北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水土保持展览馆、林业发展史展览馆和太行民居博物馆,自1998年开园以来,已经有150万人次游人来参观和学习。宁夏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建起了六盘山自然资源馆、生态植物园、生态博物馆,每年来参观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内蒙古森工乌尔旗汉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博物馆,收集存档的标本种类达2054种、13695件,每年接待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大中小学生前来参观。 3、森林公园已经建设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基地。森林公园具有丰富而多样的自然、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底蕴丰厚,是建立各类教育基地的理想场所。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已经被命名为省级以上的科普教育基地、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生态道德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众多的森林公园也已经成为实习基地、夏(冬)令营活动基地,写生、创作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等等。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设立了13个植物专类园区,园内设置植物标牌、解说牌,每年开展“认知植物亲近自然”等一系列科普活动,使上万名中小学生接受植物科普知识的教育。山东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近来来采集、制作昆虫标本800余种10万余件,植物标本700多种,每年都有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所大中院校来公园实习。 4、森林公园已经探索出多种传播、弘扬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森林公园不断推出“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使人们在游览休闲过程中拓宽对自然的认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

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商品输出国的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同时资源的大量开采,各种工厂的兴起,造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环境的大患,为了延续人类生存的继续,适量开采,倡导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必须正视且严肃对待的难题。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报告》为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 所谓的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我们深知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那么怎样让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完善的共同发展呢?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3、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

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计划

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计划 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全镇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根据《**县xx年林业生产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部署,紧紧围绕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突出抓好苗木花卉产业建设、经济林产业建设、村庄绿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和荒山绿化工程,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全面提升生态质量,为推进“三晋示范镇”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六大工程建设,完成120万株林木新植补植补造任务,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其中,经济林栽植面积250亩,生态造林350亩,新育苗木300亩,村镇绿化10个,通道绿化40公里,新建湿地公园一处,义务植树4万株。全镇林业生态建设进入全县林业建设先进乡(镇)行列。 (一)苗木花卉产业建设工程

继续坚持“科学规划、龙头带动、精品示范、片区带动、政策支撑、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以“春之晨”为主打品牌的苗木花卉基地。xx年重点完成“春之晨”生态园二期工程300亩,新育苗木15万株。 (二)经济林建设工程 按照项目工程化、建设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苗木优质化、管理科学化的标准要求,xx年突出抓好**、**两村共250亩经济林建设工程,其中,**村完成核桃栽植100亩,**村完成核桃栽植150亩。 (三)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一级路和***公路(武安段)两条生态廊道建设。端润一级路升级改造工程坚持高标准、高档次、高品位,出精品、出亮点、出特色,对沿路两侧50米以内的林带进行修枝、除草等综合治理。**公路按照全方位立体化绿化模式,打造高品位“绿色走廊”。此外,着重抓好村村通道路补植改建工程,对断档地带进行补植,对生长不良、档次较低的树种进行更换。 (四)荒山绿化建设工程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 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项目概况 (3)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 (4) 2.1生产条件的合理性 (4) 2.2施工条件的合理性 (4) 2.3水土保持情况 (4) 2.4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 (4) 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6) 3.1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 (6) 3.2期满能否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结论 (6) 第四章恢复措施 (7) 4.1恢复原则 (7) 4.2恢复目标 (7) 4.3恢复地点和面积 (7) 4.4工程措施设计 (7) 4.5恢复措施工程量测算 (9) 4.6投资估算 (9) 4.6恢复时间 (11) 4.7植被恢复情况说明 (11)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S313古丈罗依溪至沅陵凤滩公路湘西段一期工程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古丈县罗依溪至沅陵凤滩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田志芳 1.1.4业主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1.1.5项目批准单位及批复文件 批准单位: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发改基础[2015]636号 1.1.6项目实施地点 项目临时使用林地范围涉及 1.1.7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为:路基、路面、桥涵、交安工程 1.1.8项目投资规模及来源 项目动态总投资22369.8万元,资金来源为国省补助和地方自筹。 1.1.9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临时使用土地总面积13.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3公顷。 1.1.10项目临时用地的由来和使用性质

恢复林业实施方案技术

改建占地22800平方米开采生产矿区范围项目临时占用林地恢复 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技术方案 根据玉溪守兴砂石料场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签订的合同,改建占地22800平方米开采生产矿区范围项目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编制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规划设计室承担完成。为保证成果的质量,项目组依据国家林业局及云南省林业厅有关规程、规范,结合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特拟定此技术方案。 一、工作依据 玉溪守兴砂石料场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签订的《改建占地22800平方米开采生产矿区范围使用林地可行性调查及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编制合同书》及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产技术处下达的任务通知书。 1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自1985年1月1日起施行);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号发布,自2000年1月29日起施行); ⑶《云南省森林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1号,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⑷《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发布,自2011年3月5日起施行); ⑸《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2号,2011年1月25日修订); 2规程规范 ⑴《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DT/T 1031.1-2011); 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护技术规范》(GB 50433-2008); ⑶《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 3政策文件 ⑴云南省林业厅文件《云南省林业厅印发<云南省临时占用林地项目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云林林政…2012?64号); ⑵云南省林业厅文件《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探矿、露天采矿、挖沙、采石、取土等使用林地纳入临时占用林地管理试点的通知》(云林法策…2013?1号)。 ⑶玉溪市林业局文件《玉溪市林业局关于转发<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探矿、露天采矿、挖沙、采石、取土等使用林地纳入临时占用林地管理试点>》的通知(玉林发…2013?18)。 (四)工程设计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