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

构。

教学重点:

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发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正反比例的判断,大家还记得吗?

师: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生:相关联的两种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而且比值一定,这样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师:说的真好,正比例的字母表达式是什么?

生:Y:X=K(一定)

师: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生: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反而缩小,而且它们的乘积一定。

师:所以我们就说乘积一定的两种变量就成(反比例关系)。

师: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是什么?

生:XY=K(一定)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以下几道题中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件。

生回答。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1、师:数学中每个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了正反比例的判断后,相信大家一定也很想知道到底学了有什么用,能用来解决哪些生活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生活中比例的应用吧。

板书课题。

师:在此之前,请大家看看屏幕中的例题1,请大家回顾一下,以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一写算式,并计算一下。

生汇报。

师:能说一说1200÷30所得到的40表示什么?(单价)然后呢?(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

2、师:恩,都理解吗?非常传统的做法。横看成岭侧成峰,下面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用不同的角度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同桌交流一下。

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单价、数量和总价

哪种量是一定的?单价。你怎么知道单价一定的?订阅《小学生周报》……购买的数量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单价一定时,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

相信聪明的孩子已经知道老师接下来要大家做什么了吧?

对了,思考一下,能不能将我们所学的比例知识应用到这道题中去呢?动手试一试。

生汇报。

师:先列算式,再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

(引导学生说到因为单价一定时,数量和总价是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总价比数量等于单价,等式左右两边都是表示单价,单价一定,也就是相等,用等号连接。)多请几个学生说说。

师:如果我对结果没有把握,可以怎么检验?

(用算术方法检验、将结果代入比例)

3、师:看来换了一个角度看庐山,庐山还真不一样。还想再试试吗?好,下面老师要求大家认真读题,在解答之前,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

出示例题2。

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单价、数量和总价

哪种量是一定的?数量。你怎么知道数量一定的?一定数量的科作业本……

购买的单价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数量一定时,单价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

好,下面请大家列式计算一下。

汇报。

师:你这么列式的理由是什么?等号的左边表示什么,等号的右边表示什么?用等号表示什么不变?(多请几位同学说说)

师:老师发现刚才的两个问题有的同学特别快就解决了,你能向大家说说你的秘诀吗?(引导学生发现在解答之前要先进行比例的正确判断)

师:看来大家已经发现山路怎么走了,下面的路就由大家自己走。别迷路了哦。

4、出示例题3。

师:先说说你的算式,再说说你的解题的步骤。

师:和他想法一样的请举手。现在我们又解决了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从刚才的几道例题中你能不能小结一下解题的步骤关键是什么?

5、师:比例问题难吗?我们检验一下。

出示练习。

请学生上来板书。

6、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上有什么收获?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动脑筋编一道比例问题(正比例、反比例都可以)写下来考考你的同桌,看看你会不会编,也考考你的同桌,学会了没有。

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知识梳理

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知识梳理 正反比例应用题是前边归一应用题的又一种解法,学生学习的难点是怎样用比例解决,所以讲新课时,我紧紧抓住什么是正反比例,要研究比例,必须确定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可以求出的第三种量是什么,是乘法还是除法,从而确定成什么比例。而学生学习时,从题里找两种相关联的量、找对应数据、判断成什么比例都是难点,所以我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一、研讨模式,学会方法。 例1:2个箱子能装24瓶啤酒。照这样,装480瓶啤酒需要几个箱子? 箱子的个数瓶数 2个——————————24瓶 ?个———————————480瓶 瓶数/箱子数=每箱啤酒的瓶数(一定) 解:设装480瓶啤酒需要x个箱子 . 24:2=480:x (略) 例2:一批啤酒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15辆。如果改用载重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 载重量辆数 8吨—————————15辆 10吨—————————?辆 解:设需要x辆。 10x=8×15 (略) 通过两道例题的学习,归纳出用比例解决应用题的步骤是: 1、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找出题中和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组数据。 2、判断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列出数量关系式。 3、设x列出比例式,说一说确定以谁为等量列比例? 4、解比例并检验。 二、变化练习,突破难点。 第一组: 一、装订一种练习本,装订15本,用了480页纸。照这样计算,装订24本,一共要用多少页纸? 二、小明读一本故事书,每天读12页,15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18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第二组:用比例解答。 一、明明家用方砖铺地,72块方砖课铺地面18平方米。用同样的方砖铺27平方米的地,需要多少块? 二、铺一个长4米,宽3米得房间要用48块方砖。如果铺长18米,宽12米得多功能教室,要用这样的方砖多少块? 三、学校计划用方砖铺教室地面。如果用边长5分米得,需要360块。如果改用边长6分米的,需要多少块? 第三组: 一、100千克黄豆可以榨出豆油15千克。照这样计算,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二)教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二)教学设计Problem solving exercises with percentages (2) teaching design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二)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15是20的()%,15比20少()%,20比15多()%。 2、篮球有30个,足球有40个,篮球比足球少()%。 3、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也就是说女生比男生少()%,男生比女生多()%,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4、一根电线长20米,用去它的75%,还剩()%。 5、图书室有2500本书,其中20%是科技书,科技书有 ()本,有35%是故事书,故事书有()本。 6、打字员打一份2000子的稿件,已经大了45%,还剩 ()字没打。 7、甲数是7.2,是乙数的80%,乙数是()。 8、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25%,那么另一个数就比这个数少()%。 二、判断

1、一个不为零的数增加10%后又减少1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2、5吨的和4吨的同样重。 () 3、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20%。 () 4、百分数的分子不能大于100。 () 5、一个鸡蛋大约重0.05kg,我们也可以说一个鸡蛋大约重5%kg。() 四、解决问题 1、饲养场养鸡76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5%,鹅的只数是鸭的60%,这个饲养场养鹅多少只? 2、李大伯在一块地里种小麦,去年收了850千克,今年收了116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3、工人叔叔修一条水渠,前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600km的水渠还要几天就可以修完? 4、一批故事书,第一天售出44%,第二天售出160本,还剩120本。这批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泗阳县来安中心小学赵杰响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P59-60的例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 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二)引入新课 1、教师课件出示例5情境图,组织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这个问题你自己会解决吗?(学生大多会选择算术方法解答) 3、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知识解答 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 1、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 (1)题中哪两种是变化的?说说变化情况。 (2)题中哪一种量是一定的?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用关系式怎样表示? 板书: 教师板书:单价一定,水费和吨数成正比例 教师追问:两次用的水费和吨数的什么相等?(比值相等,也就是每吨水的价钱相等)2、怎么列出等式? (1)学生试做 (2)师生共同小结,板书: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8X =12.8×10 8X =128 X=16 答:略 (3)启发:还可以列出别的等式来解答吗? (4)与算术方法比较 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 4、变式练习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1)学生独立用比例解决. (2)汇报思维过程与结果. (二)教学例6 1、出示教材情景图,了解题目条件和问题. 2.说一说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用等式表示两种量的关系 板书:每包本数×包数=每包本数×包数 4.学生独立解答,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再汇报. 5.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1)学生独立思考,用比例知识解决. (2) 同学交流,看看是否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巩固练习:完成60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人教版2017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知识梳理

解决问题知识梳理 一、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 (一)答题技巧: 1、给出的分数前是已知数,就用 (1)数×相应的分数 (2)多几分之几,就用数×(1+分数)表示多的量还有:快、长、高、重、贵、 大、提高、增长…… (3)少几分之几,就用数×(1-分数)表示少的量还有:慢、短、矮、轻、便宜、小、降低、减少…… 2、给出的分数前是未知数,就用(1)数÷相应的分数 (2)多几分之几,就用数÷(1+分数) (3)少几分之几,就用数÷(1-分数) 3、求总的,用除法; 求部分,用乘法。 切记:数和分数一定是相对应的。 (二)习题精选: 1、一份稿件共4500个字,李阿姨打了这份稿件的5 9 ,还剩下多少个字没打? 2、一批书,第一天卖出180本,第二天卖出270本。这是卖出的书是总数的1 3 ,这批书 一共有多少本? 3、某粮店上一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大米比面粉多1 6 ,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吨? 4、一种电磁炉的售价是320元,比原来降价3 8 ,原来的价钱是多少?

5、胜利小学美术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8 9 ,体育组人数是科技组的 4 5 ,美术组有40人,体 育组有多少人? 6、筑路队修筑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部的3 5 ,第二天修了全部的20%,还剩下140 米没修,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7、实验小学六年级有学生296人,比五年级的学生人数少1 9 ,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8、小明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 3 ,第二天看的页数比 第一天多20%,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9、一桶油,第一次用去它的1 3 ,第二次用去它的25%,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8千 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 《综合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假设法,使学生能掌握“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2.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假设法,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 单位“1”的不断变化。 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尝试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以前学过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引入新课。通过提出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先来看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一)只列式不计算: 1.180米增加20%是多少米? 2.图书馆有故事类书籍2000册,历史类书籍1500册,历史类书籍比故事类书籍少百分之几? (二)找出下列题目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数本数的37.5%; 2.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多50%; 3.冰箱售价1800元,十一商场搞活动,降了10%。 二、新课学习 (一)阅读与理解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5: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有哪些困惑? 问题2预设1:3月的价格都不知道,不能解决; 预设2:5月和3月的价格不变,降了20%和涨了20%抵消了,价格应该是不变的。 (二)分析与解答 教师:既然有些同学认为3月的价格不知道,无法求出最后是涨了还是降了,那么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呢? 学生1:我想把3月的价格假设成100元,就能解决了。 学生2:我想把它假设为1000元。 教师:非常好,每个同学可以自己选择一个数,假设其为3月的价格,然后来求一求它的变化幅度。完成后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学习目标: 1、 能够正确判断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渗透函数思想。 题组练习: 一、 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 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7 2,这本书计划( )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 的意义是(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 8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7.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在4 :7 =48 :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8. 4 :5 = 24÷( )= ( ) :15 9.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 重量占盐水的(—)。 题型二、 判断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 )

3.如果8A = 9B 那么B :A = 8 :9 ( ) 4.15 : 16 和6 :5能组成比例。 ( ) 题型三、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A 、2:7 B 、6:21 C 、4:14 2. 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 、8:7和14:16 B 、0.6:0.2和3:1 C 、19: 110 和10:9 3.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 与51:6 1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61:51 B 、6 1:5 C 、 5:6 D 、6:5 5. 把4.5、7.5、21 、 10 3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其内项的积是( )。 A 、1.35 B 、3.75 C 、33.75 D 、2.25 6. 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 )。 A 、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题型四、解比例 25:7=X:35 514: 35= 57:x 23:X= 12: 14 X :154=31:1.5 2.8:5 4=0.7:X 25.025.1=6.1X 题型五: 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解决问题》 ★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小花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花比小芳多几个? 12-7=5(个) 口答:小花比小芳多5个. 小花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花少几个?(用减法) 12-7=5(个) 口答:小芳比小花少5个. ★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相应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

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 口答:母鸡有8只。 ★解决问题 (1)买一块橡皮和一支铅笔;一共要付()角。 (2)用1元钱买一把小刀;应找回()角。 (3)买一支自动笔和一把直尺;一共要付()钱。 (4)1元钱正好可以买()和()。 本册教材的所有解决问题类型: 1.求和、求总数。(用加法) 如:梨有24个;苹果有30个;一共有几个? 2.求剩余。(用减法) 如:树上有16只小鸟;飞走了4只;还剩几只? 又如:停车场有36辆车;开走一些后还剩9辆;开走了几辆?2.求相差。(用减法) 如:红花有32盆;黄花有9盆;红花比黄花多几盆?(或黄花比红花少几盆?) 3.求原来。(用加法) 如:体育室借出18根绳子;还有7条;原来有几条绳子?

4.求其中一部分。(用加法) 如:我俩共摘了43个松果;你摘了20个;我摘了几个? 5.买东西。(两样物品共计用加法、找回用减法) 如:玩具汽车要56元;塑料娃娃8元;买这两样共要多少钱?东东付了70元钱;还能找回几元? 6.求比一个数少几。(谁比谁少几只?记得都用减法)如:大猫钓了23条鱼;小猫钓的比大猫少10条;小猫钓了几条? 7.求比一个数多几。(谁比谁多几只?也是都用减法)如:比赛中一班得了41分;二班比一班多得5分;二班得了几分? 9.排除多余条件 如:红红买了15本课外书和13个笔记本;其中有7本故事书;其他类的书有几本? 10.连加连减 如:妈妈买来24个梨;上午吃了5个;下午吃了6个;还剩几个? 又如: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两层共有多少本? ★解决连加问题: 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_教案教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多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然后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改变题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看到题里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理解和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补充(点评) 第一课时 活动(一)铺垫复习。 1、说出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并列出数量关系式。 (1)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连环画本数的百分之几? (3)实际产量是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 (4)水稻播种的公顷数是小麦的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1)140吨是60吨的百分之几? (2)260吨是40吨的百分之几? 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活动(二)相互合作,探究问题: 1、根据复习题第3题的题意,除了可以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还可以提什么问题?出示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讨论: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种比例?好,下面我们就来回忆一下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 师:你能准确地判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回合的抢答比拼:我会判断。(抢答要求:举手证明你有勇气,你会做,你没有抢答到但是你的手势判断正确,你仍然是最棒的。) 出示: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探究新知 (一)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探究例5) 1、师:(对于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看样子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那么,学习了正反比例到底有什么用呢?(学生交流)来我们一起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吧! 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过渡语: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看,李大妈和张奶奶在讨论什么问题,想不想去看看!(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读李大妈的话进行体会,主要让学生体会到通过李大妈叙述的两个条件挖出隐含条件每吨水的价格以及水费和用水吨数之间的联系,感受水的单价一定) 师: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能不能运用学过的方法来帮李奶

(六年级数学教案)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上课时间:____年__月__日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 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 种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同,但程度上有所加深。这是因为, 分数和百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分数应用题 大致相同。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既可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又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为了加强百分数的应用,教材还在例2之后列举了小麦的出粉率、产品的合格率、职工的出 勤率等几个工农业生产和统计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求百分数 的例子。这样既扩大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又能通过练习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同时也渗 透了概率统计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学习本节知识时只要引导 学生发现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分析过程一致的地方,即明确以谁作单位“1”,确定 了谁和谁比,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仍用除法计算,只是结果要 化成百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这些百 分率的含义。 2、能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 参考的有关数据: 稻谷出米率约72% 小麦出粉率约85% 棉子出油率约14%花生仁出油率约40% 油菜子出油率约38% 芝麻出油率约45% 蓖麻子出油率约45%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1、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两个数的差(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解法: ①(和-差)÷2=小的数小的数+差=大的数 ②(和+差)÷2=大的数大的数-差=小的数 注:3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8个(假设)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首先明确:大数拿8个给小数是大数比小数多8个吗?不是,大数应该比小数多2倍的8个(也就是多2×8=16个),只有这样拿8个给小数,自己还有一个8,两个数,才会一样多。(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 练习题 1. 口算。 120×3=()170×4=() 39+45=()86×10=() 2. 小青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他每天看的页数同样多,4天看了60页。 (1)他一个星期可以看多少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本书共195页,小青需要用多少天看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口算。 120×3=( 360 )170×4=( 680 ) 39+45=( 84 )86×10=( 860 ) 2. 小青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他每天看的页数同样多,4天看了

60页。 (1)他一个星期可以看多少页? 60÷4=15(页)15×7=105(页) (2)这本书共195页,小青需要用多少天看完? 195÷15=13(天)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仙桃市剅河中心小学吴少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85、86页例一(1)(2)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能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了解求百分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步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教学理念: 1、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一些百分率的含义,利用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你喜欢哪个篮球明星? (课件出示篮球比赛游戏,每投一次投篮总次数和命中的次数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现在我们来玩一下这个投篮比赛,老师先示范一下怎么玩,后请生玩。激励学生:掌声在哪里? 【设计意图:投篮比赛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始学生就兴趣盎然。同时游戏中又蕴含着本课的数学知识,为课前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新知探究 1、分组比赛 刚才我们进行了篮球比赛的热身,现在我们开始正式的比赛,我们先分组,这样吧,一二组叫姚明队,三四组叫科比队。每组选个代表来比赛。 根据现场比赛的成绩来板书; 姚明队:投篮总次数8 命中次数5 科比队:投篮总次数10 命中次数6 2、提出问题产生冲突 看到两个队的成绩,你想知道什么? 到底谁的成绩好些呢? 为什么科比队投中的次数还多些,反而成绩还差些呢? 顺势引出命中率 师:命中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百分率,也是我们这节课主要要弄清的一个问题之一。 3、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提纲,小组讨论交流。 ①说一说,命中率指的是什么? ②想一想,怎样求命中率? ③算一算,两队的命中率各是多少? 汇报时,师反复问命中率指的是什么? 讨论:为什么要乘100%?有什么好处?(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命中率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学生参与度极高。提出问题后产生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因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探究的能力,老师在命中率的求法上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抽丝剥茧似的提炼让学生对问题本质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

比例知识应用题 1、一台织补袜机2小时织袜26双,照这样计算,7小时可以织补多少双? 2、一种铁丝长30米,重量是7 千克,现有这种铁丝950千克,长多少米? 3、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用砖618砖,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 4、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如果一块盐用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5、一块长方形钢板,长与宽比是5:3,已知长是7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6、一种农药,药液与水重量的比是1:1000。 ①30克药液要加水多少克? ②如果用4000克水,要用多少克药液? 7、一篮苹果,如果8个人分,每人正好分6个,如果12个人来分,每人可以分几个? 8、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9、小新用积蓄的钱买铅笔,买9分钱一支的正好买8支,买6分钱一支的可以买多少支? 10、工人师傅制造一批器零件,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的8分钟减少到2.5分钟,过去每天生产这种零件60个,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个?

11、一间房子要用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用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2、一艘轮船3小时航行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航行2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13、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航行20千米,1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每小时航行25千为,需要多少小时? 14、用一批纸装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而,可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而,可以装订多少本? 15、一间房五铺地砖,用面只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6、农场收小麦,前3天收割了16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 17、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64千米,用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8、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黄豆可以榨出13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用3吨黄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19、.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与第二个长方体高的比是7:11,第二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44立方分米,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0、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6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超产8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时要 教学第93页例3,并进行相关的训练。这是在学过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及一般分数 应用题 解答方法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更深入的拓展应用性学习,可以看作是前段落分数应用题 教学的巩固与深化,也可以视为体现数学教学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其内容与实际生活比较切近学也比较容易接受。 2、教学目标: 作为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小学数学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知识传导、 能力培养、情感激励及其习惯养成等任务。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设定了如下内容的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类型之一——“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本题型特点、解题思路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概括总结、实践应用等多种技能。 2)过程方法目标:教为主导,充分体现教师组织、点拨、合作的角色定位;学 为主体,突出培养学生运用已学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及一般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温故而知新从而探索新规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着眼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学生感悟到真知来自于生产和生活 的实践,学以致用之中有无穷的快乐,从而焕发学生探索规律、获取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3、重点难点: 一堂课教学重点的设定,应依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着突破基本环节的原则设定。作为一种应用类型的例题教学及其训练课,本节课 教学的重点应是: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和运算方法。

而教学难点的设定,则要从“教材”与“学生”两相关联的角度,主要考虑学生“学”的实际来确定,据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是:帮助学生把握此类应用题“类”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该类习题中的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获得成效的关键,是在引导学生自如地应用旧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的总体教学思路,拟分环节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铺垫孕伏法: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回顾,既让学生重温分数、百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又为后边教学新课,由“一般分数应用题”到“百分数应用题”,设置类比、迁移的情景。 2、分析讲授法:教者出示例题后,参照一般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引导学生 分析题 意,明确已知、未知数量及其问题,揭示其中等量关系,列算式分步运算并答题。 3、归纳总结法:在讲授例题、直观演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例子”中“得法”,参照以前所学“一般分数应用题”解法,梳理总结“百分数应用题”解答思路及步骤。 4、练习巩固法:在讲解例题,并引导学生总结、从“例子”中得法的基础上, 教者及时出举相关同类型基本题目,及其较有难度的变式题目,组织学生及时练习巩固。 三、说学法: 注重学法指导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提高数学教学实效的根本途径,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拟努力落实学法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并激发学习兴趣。具体说来,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1、温故知新法:在复习提问、口答运算、读题列式,做铺垫式练习的基础上, 拓展引申出新问题,展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新思路、获得新知识。 2、自主尝试法:在例题讲解之前,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尝试式解答。在例题 讲解之后,及时让学生进入自我独立解答实践。在总结归纳时,也能多给学生机会。 3、合作探究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归纳发现等活动中,注意发挥集体 合作学习的威力,充分利用班级优质生源带动全班的探究和学习。

《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第 59 ——60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 )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 )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 )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 ) 6如果ab=5,那么a和b成( ) 7 如果x=6y,那么x和y成 ( ) A.引导学生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B、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28/8 = χ/10 8χ= 28×10 Χ=28÷8 χ= 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找规律知识结构梳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梳理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 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进行教学时,我首先出示复习题:“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少年组)的有120人。六年级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明确此题实际上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可以用除法120÷160计算,并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将结果化成最简分数3/4。之后,设问:“老师只将题目中的一个字改变一下,就变成我们将要学习的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你们知道是哪个字吗?”随后,将问题中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再让学生把问题“六年级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读一遍。然后提问:“读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问题太长了,还比较拗口。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问题简化一下,又不改变意思?” 此时,让学生适当地思考一会,再让学生打开课本看85页,明白可以用“达标率”三个字来概括。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说明:“达标率是百分率的一种,而百分率就是专门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这样一来,就跟前面学习过的百分数的意义联系上了。 接下来,教师再设问:“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达标率呢?”此时,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明白“达标率”就是“达标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由于有复习题的基础,学生很容易想出应该用除法计算。这时,教师特别强调凡是求一些特别的百分率一般都写成课本上的形式,即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100%。然后提问:“为什么式子后要乘100%?乘100%会不会改变大小?”让学生明白乘100%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求出的结果是百分数。有了对达标率的正确认知,再学习其他的百分率就会容易得多了。 通过以上这个环节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1)所有的教学都源于正确的起点。只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2)始终将学生置于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某种花生的出油率是36%。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学习新课 1.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 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问题:仔细看图,描述场景,分析已知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①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百分之几? ②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百分之几? ③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④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2.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解决①②两个问题。

提醒:解决这类问题一定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3. 继续让学生解决“实际造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教师可以用问题作为引导并示范。 〖问题1〗尝试把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问题2〗你能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 总结: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问题3〗你要怎样解决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②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板书。 〖问题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 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需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如果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必须先求出。 〖问题5〗如果要求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又怎么解决呢? 让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4-12)÷ 14 4.观察比较。 第一种算式与改变后的问题的解答算式相比较: (14-12)÷12 (14-12)÷14 师: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除数不一样? 通过学生的讨论,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5.概括应用。

最新小学三年级解决问题及策略基础部分知识梳理教案

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授课日期:月日上课时间:时分------ 时分合计:小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体会从条件开始想起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有条理和富有个性地思考,并清楚地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的能力。 重难点导航1、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2、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简案:(一)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二)分情况解决问题的策略 授课教师评价:□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 (今日学生课堂表□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现符合共项)□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 (大写)□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审核人签字:学生签字:教师签字: 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可另附教案内页)大写:壹贰叁肆签章:

(一)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1、“从条件想起”的思考方法。 要善于发现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由“能够求出什么”逐步推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李老师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李老师买了多少支圆珠笔?由“3盒钢笔,每盒10支”可以算出钢笔的支数;再联系“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就可以算出圆珠笔的支数。 2、思考步骤 (1)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 (2)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注意: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帮助思考。 【典型例题】 1、养殖场有鸡200只,鸭比鸡少30只;,鹅有多少只?(补充合适的条件并解答) 2、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1)4个苹果500克,一个梨比一个苹果重20克。 ①; ②。 (2)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①; ②。 3、根据问题补充条件,并列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