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除尘器节电控制的优化策略

试论电除尘器节电控制的优化策略
试论电除尘器节电控制的优化策略

试论电除尘器节电控制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18-05-22T16:24:12.5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作者:冯文静黄露莎

[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产生的特点,我们结合电除尘器上位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运用,提出了将以机组600MW作为基准以此来对电除尘的高压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改造前后的电除尘能耗变化分析等系统改进前后节能效果测试与分析。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11800,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产生的特点,我们结合电除尘器上位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运用,提出了将以机组600MW作为基准以此来对电除尘的高压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改造前后的电除尘能耗变化分析等系统改进前后节能效果测试与分析。

关键词:电除尘器节电;控制;优化策略

0 引言

在我国,随着节能减排这一意识的深入人心,当前国内电除尘行业逐步加强了对新技术的研发与发展。通过运用高频电源结合节能优化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电除尘器节能,其成效明显,且能够推动整个电除尘行业的优化改革。本文将通过对电除尘器的节能策略入手,来对优化策略正确认识。

1 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产生

电除尘器的使用效率受到了来自于整个行业的技术设计、电控系统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随着节约能源意识的逐步深入,不同行业都需要对能源科学使用,以此来做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对能耗地合理控制。定州电厂选择的神华煤种所产生的烟气粉尘比电阻较高。通过实际测验可知,运行工况因素对已经投运的电除尘器来说比较重要,往往被人们忽视的影响因素是粉尘比电阻。有关粉尘比电阻对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可通过如下实例说明:当粉尘比电阻由5×1010Ω?cm增大到5×1011Ω?cm时,可导致除尘效率大幅下降,由98%降至81%,如图1所示。

通过公式计算与实践证明,当粉尘比电阻超过5×1012Ω?cm的时候将会导致电荷释放难度的提升。随着沉积在收尘极上的粉尘层增厚,粉尘层表面电荷逐渐增多。当粉尘间形成较大的电位差,其电位差大于其击穿电压时,粉尘层就会产生局部击穿从而产生反电晕现象,导致除尘效率急剧下降。

2 反电晕控制技术的选择

为了减少反电晕的产生,降低反电晕对电除尘器工作的影响,应当选择粉尘层的电压降,以此来降低粉尘积聚电荷。这将在达到除尘目的的同时,实现对反电晕的控制,继而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多年的控制研究、试验,相关学者开发出了新一代电除器供电优化控制系统ZH2005型高压智能控制器组成的控制系统,定电在本次改造中采用了新型控制器。针对粉尘高比电阻,闫氏优化控制软件能根据电场工况条件的变化、电场的特性变化自动调整输入功率,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反电晕,在保证电除尘器达到最高除尘效率的条件下有效地节能。反电晕检测原理:众所周知,当某电场发生反电晕时,若再继续增大输入功率,则收尘板电流密度也将进一步增大,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反电晕现象,表现在电场伏安特性曲线上的特点是:低电压和大电流,而且会出现电流上升、电压下降的反常现象,通常称为拐点现象。

在对反电晕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根据发电晕的电气特性来判断:

(1)通过对反气晕的曲线拐点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曲线的斜率变化来对反电晕的出现情况来判断。(2)当出现反电晕的时候,利用降低电晕电流,,可以发现在n,下降曲线与n,上升曲线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区。如果在这两条曲线之间明显形成了一个月牙区,则表明已经出现反电晕。(3)另外,反电晕发生时,电压电流的波形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反电晕比较严重时,谷值电压会低于起晕电压值。通过分析电压波形的峰值和谷值的关系,也可简便地判别反电晕是否出现。

3 电除尘器上位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运用

在对电除尘器的上位机进行控制优化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对浊度闭环控制系统和负荷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以此来帮助电除尘器得以在不同的情况中实现调试的优化。

(1)浊度闭环的优化控制指的是在整个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电场次序的调整来进行控制方式与运行参数的调整。因为末电场对前级电场由于振打而引起的二次扬尘有最后捕捉作用,因此末电场的运行电压不应太低,在调整过程中,末电场调整有别于其它电场。电场参数的自动调整一般按从后至前的顺序进行,调整参数或方式也是按逐步逼近的方法,根据浊度的变化情况,逐步调整运行参数及运行方式,而不进行大幅度一次性调整。粉尘在通过电场时,由于分级除尘的结果,前后电场的粉尘特性不同,除尘器前后电场的物理特性也往往不同,不同的电场物理结构适合不同的粉尘如果停用控制中,一般不进行停电场的控制,而采用全电场调整。本次改造中,中荷环保与电厂合作建立浊度闭环控制程序,利用现代控制理论,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具体工程应用并简化算法,通过编程实现,从而提高运行速度和效率。(2)负荷优化控制模块建立不同负荷区间整流变控制方式和参数设定菜单,已建立300—350MW、350—450MW、450—

600MW3个区间。投入负荷控制模块时将根据负荷信号,自动根据设定方式和参数运行。要求控制方式和参数设定在管理员权限下能在菜单中修改参数或运行方式,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实用性和可调整性。

4 系统改进前后节能效果测试与分析

4.1 将以机组600MW作为基准以此来对电除尘的高压运行数据进行分析

在进行改造工作的时候,需要将改造前的总耗电工率进行大致计算,即为822.5kW,利用火花跟踪器进行数据搜集。改造后在

600MW锅炉负荷时二次侧每小时总耗电功率粗略计算大约为299.742kW,较改造前二次侧每小时总耗电功率粗略计算约降低63%。该种

湿式电除尘器在生物质锅炉中的应用

湿式电除尘器在生物质锅炉中的应用 1概述 目前国内对燃煤锅炉进行生物质能源改造存在很多误区,最突出的就是直接将烧煤的锅炉改烧生物质,但由于部分生物质的燃料特性不一样,部分锅炉燃烧工艺不一样,一些常规除尘如电除尘、袋式除尘、水膜除尘出现超标排放问题,导致减排效果不理想,无法适应当前地方政府越来越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如深圳等许多一线城市已经出台生物质锅炉必须≤20mg/m3烟尘排放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实现超低排放、达到燃气锅炉标准是生物质锅炉推广应用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当前生物质锅炉的除尘技术缺陷 生物质锅炉配套除尘器应充分考虑粉尘的特性、烟气的性质和运行工况等因素,如生物质锅炉燃烧粉尘粒径小,质量轻,旋风除尘器收尘效率就非常低,有些生物质锅炉燃烧并不完全,烟尘都为质量较轻的憎水性炭灰颗粒物,常用的水膜除尘器无法有效洗涤下来,另外这些未完全燃烧、质量较轻的低比电阻粉尘,采用电除尘器除尘效果也不理想,容易二次逃逸,电场内部还特别容易火花引燃,这些除尘方式排放的烟尘浓度与林格曼度很不稳定,烟色排放均超标比较严重,正被逐步淘汰,所以大部分生物质锅炉最常用的除尘方式主要还是采用袋式除尘。 目前生物质锅炉布袋除尘器的缺点就是滤袋损坏率高,寿命有限,每年运行维护成本较高,如一些小企业小生物质锅炉,平时开开停停,负荷忽大忽小,操作工责任心有限,经常出现200℃左右的排烟温度,这些小锅炉特别容易出现烧袋事故,另外布袋除尘在一些特殊生物质锅炉并不适用,如家具行业燃木块、锯末锅炉,制糖行业燃甘蔗渣锅炉,南方燃竹屑、木屑锅炉,还有大米加工业燃稻谷壳锅炉等等,这种特殊的生物质锅炉燃料有些水分大,有的锅炉含氧量特别高,布袋滤料容易水解或氧化,寿命极短,有些生物质锅炉粉尘微细,且易夹带未充分燃烧的细小块状物和碳化物,易发生二次燃烧,也不适合布袋除尘,有的生物质燃料含碳黑含酸气比较高,布袋除尘黏袋和腐蚀还是比较严重。总的来说,目前尽管在布袋除尘器前普遍增设多管旋风除尘作为保护措施,但还是完全没有解决这些特殊生物质锅炉布袋除尘装置容易破袋烧袋寿命短的难题。 3湿式电除尘器技术方案 湿式电除尘器主要安装于湿态饱和烟气中作为最终精处理环保装备,其除尘性能与燃料粉尘特性无关,对细微颗粒物能有效捕集,出口粉尘浓度可以达到10mg/m3以下,具有无二次扬尘、除尘效率高、压力损失小、无运动部件,基本免维护、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近几年湿式电除尘器在满足超低排放、治理PM2.5方面的效果得到业内专家一致认可,其应用领域正从电力行业向其它非电行业延伸。 湿式电除尘器应用在生物质锅炉作为超净排放装置,前面必须增加喷淋洗涤塔,这跟布袋除尘需增设多管旋风除尘一样,一方面通过烟气增湿降温,形成湿态饱和烟气,确保对PM2.5等细微颗粒的有效捕集,另一方面因为喷淋循环水为草木灰碱性水质,可以实现废气中SO2、HCl等酸性污染物进一步脱除,系统工艺,如图1所示。

三相BLDC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的策略

简化三相BLDC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的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模拟和接口产品部 产品线营销经理 Brian Chu 高度集成的半导体产品不仅是消费类产品的潮流,同时也逐步渗透至电机控制应用。与此同时,无刷直流(BLDC)电机在汽车和医疗应用等众多市场中也呈现出相同 态势,其所占市场份额正逐渐超过其他各类电机。随着对BLDC电机需求的不断增 长以及相关电机技术的日渐成熟,BLDC电机控制系统的开发策略已逐渐从分立式 电路发展成三个不同的类别。这三类主要方案划分为片上系统(SoC)、应用特定 的标准产品(ASSP)和双芯片解决方案。 这三类主要方案均能减少应用所需的元件数并降低设计复杂度,因此正逐渐受到电机系统设计工程师的青睐。不过,每种策略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本文将论述这三种方案及其如何在设计的集成度和灵活性之间做出权衡。 图1:典型的分立式BLDC电机系统框图

基本电机系统包含三个主要模块:电源、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单元。图1给出了传统 的分立式电机系统设计。电机系统通常包含一个简单的带集成闪存的RISC处理器,此处理器通过控制栅极驱动器来驱动外部MOSFET。该处理器也可以通过集成的MOSFET和稳压器(为处理器和驱动器供电)来直接驱动电机。 SoC电机驱动器集成了上述所有模块,并且具有可编程性,能够适用于各类应用。 此外,它还是因空间受限而需要优化的应用的理想选择。但是,其处理性能较低且内部存储空间有限,因此无法应用于需要高级控制的电机系统。SoC电机驱动器IC 的另一个缺点是开发工具有限,例如缺乏固件开发环境。大多数业界领先的单片机供应商均提供种类繁多的易用工具,这一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ASSP电机驱动器面向某一特定领域设计,一切都针对某个狭义应用而优化。其占 用空间极小且无需软件调节。此外,它还是空间受限应用的理想选择。图2给出了 10引脚DFN风扇电机驱动器的框图。由于ASSP电机驱动器通常专注于大批量生产 应用,因此往往拥有出色的性价比。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依靠ASSP驱动器运行的 电机需要牺牲性能。例如,大多数现代ASSP电机驱动器能够驱动采用无传感器和 正弦算法的BLDC电机,而过去则需要使用高性能单片机才能实现这一点。但是,ASSP产品缺乏可编程性且不能调节驱动强度,这会限制其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 求的能力。 图2:独立式风扇电机驱动器框图

电除尘器说明

第二章 电式除尘器仿真设计的数学模型 2.1 电除尘器除尘机理 在电除尘技术中,粉尘的捕集主要是利用在电晕电场中粉尘荷电后移向异性电极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原理,涉及悬浮粒子荷电,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以及将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等三个基本过程,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2]: (1)施加电场 在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就可以建立起电场,它的作用是:(a)在高压放电极附近的场强很强,造成气体的电离,产生大量离子,形成电晕放电的必要条件;(b)电场促使离子与尘粒碰撞,使尘粒荷电;(c)驱动荷电尘粒向收尘极移动。 (2)气体的电离(电晕放电) 电除尘器中能够形成电晕放电的基本条件是,在正负电极间的电位差,应保证形成使气体电离发生电晕放电的非均匀电场。在放电极表面电场强度最大,距放电极愈远电场强度愈小。电晕放电原理如图2-1所示。电子和阴离子是电场中粒子荷电的来源。实验证实电场中离子的迁移速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可用下式表示: 0i u K E = (2-1) 式中 0u ——离子的迁移速度,m s ; E ——电场强度,V m ; i K ——离子迁移率,2 m (V m )?。 图2-1电晕放电原理图

(3)尘粒荷电 尘粒荷电荷电量的大小与尘粒粒径、电场强度及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尘粒荷电有两个主要机理: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电场荷电是在电场中气体离子沿电力线运动时与粉尘粒子碰撞使其荷电。对半径大于0.5μm的尘粒,电场荷电起主导作用。扩散荷电是扩散荷电是由离子的热运动引起的。对半径小于0.2μm的尘粒,则为扩散荷电起主导作用。而半径在0.2-0.5μm之间的尘粒,两者均起作用。 图2-2 板式电除尘器工作原理图 (4)收尘 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粉尘荷电后,在电场作用下,各自按其所带电荷的极性不同,向极性相反的电极运动,并沉积于其上[1]。 2.2 电除尘器仿真设计模型 2.2.1电除尘器主要部件 目前新设计的电除尘器多为卧式电除尘器,所以下面主要介绍卧式电除尘器主要部件的选择。 2.2.1.1 集尘板及电晕线[2] 卧式电除尘器的集尘极目前多采用板式电极,且多采用Z型或C型断面的长条形板,名义宽度为400mm或500mm。 第一第二电场的电晕线多选用芒刺线,第三第四电场的电晕线选用管状芒刺线,有时为便于制造,减少备件品种,也可都采用芒刺线。 2.2.1.2 集尘极及电晕线的振打 目前集尘极多采用下部绕臂捶打装置,为保证正确的振打制度,均应采用单边振打。电晕极振打可选用中部绕臂振打装置,但每个电场、每个框架最好两侧都装

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动机

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 动机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动机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实训报告 二级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 摘要 矢量变换控制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现代交流调速系统高性能化的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参数重构和状态重构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之间的解耦,实现了将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等效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使交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成为可能。目前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生产工艺已较多地采用了矢量控制型的变频调速装置。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 本文基于MATLAB?对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分析了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技术的主要控制方

法、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之后对异步电机的动态模型做了分析,进一步介绍了异步电机的坐标变换,对异步电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仿真工作,证明了其可行性。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出如下结论:单纯的转差频率控制带载能力差,应用转差频率矢量控制可增强电机对转矩的调节能力且无需电压补偿。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转差角频率 MATLAB 目录

一、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 1.矢量控制概述 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VC)方式: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和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

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基本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烟气中灰尘尘粒通过高压电场时,与电极间的正负离子和电子发生碰撞而荷电(或在离子扩散运动中荷电),带上电子和离子的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异性电极运动并积附在异性电极上,通过振打等方式使电极上的灰尘落入收集灰斗中,使通过电除尘器的烟气得到净化,达到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目的。(烟气中灰尘尘粒从进口封头进入→通过气流分布板→到达高压电场区→灰尘吸附在阳极板、阴极板→经过侧面摇臂锤旋转振打→灰尘落入灰斗。) 第二节电除尘器的结构组成 电除尘器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产生高压直流电的供电机组和低压控制装置,俗称电气部分,另一部分是电除尘本体。烟气在本体内完成净化过程。 一、供电控制系统 高压供电系统一般分布于电除尘器的顶部,一般为一个电场一套对应一套高压供电装置,通过除尘器顶部的绝缘子箱与电晕极相连;低压控制系统即为我们在集控制室看到的各个控制柜,与高压供电系统相对应,低压控制系统同样为一个电场对应一套低压控制系统,一般提到的电除尘器供电控制系统即为高压供电与低压控制的总称,两者不可分割。 1.高压供电 电除尘器的电源控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烟气和粉尘的性质,随时调整供给电除尘器的最高电压,使之能够保持平均电压稍低于即将发生火花放电的电压(即伴有一定火花放电的电压)下运行。国内通常采用的可控硅自动控制高压硅整流机组,由高压硅整流器和可控硅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2.低压控制 电除尘器低压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和恒温加热控制、振打周期控制、灰位指示、高低位报警和自动卸灰控制、检修门、孔和柜的安全连锁控制等,这些都是保证电除尘器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所必不可少的。 二、本体部分 电除尘器本体主要部件包括:烟箱系统、阴极系统(阴极板)、阳极系统(阳极板)、振打系统、槽形板系统、储灰系统、壳体、管路、壳体保温和梯子平台等。 1.烟道系统 烟道系统包括进口封头和出口封头两部分。进口封头是烟道与电场之间的过渡区。进口封头内部装有二至三道的气流分布板,使烟道中来的含尘烟气经过时气流尽可能均匀进入全电场。 2.阴极系统 阴极系统是产生电晕、建立电场的最主要构件,它决定了放电的强弱。阴极系统由阴极吊挂、上横梁、竖梁、上中下部框架、阴极线等零部件组成。阴极线为放电极,主要为管状芒刺线型,是电除尘器的关键部件之一。(阴极吊挂是悬挂整个阴极系统的装置,并引入高压负极。上中下部框架是阴极线的支持体。)采用侧面摇臂锤旋转振打。 3.阳极系统 阳极系统有阳极悬挂装置、阳极板和撞击杆等零部件组成。阳极板为收尘极,它是有δ1.2~δ1.5的薄型钢板制成,采用侧面摇臂锤旋转振打,实现小振打单元,合理对每一单元的控制不仅达到有效清灰同时也有抑制二次飞扬的产生。

电除尘器的选型计算参数(精)分析

电除尘器的选型计算 电除尘器应用成功与否,是与设计、设备质量、加工和安装水平、操作条件、气体和粉尘性质等多种因素相关联的综合效果。要取得理想的除尘效果,必须了解各有关环节与除尘机理的联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正确设计计算。 1.影响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影响电除尘器性能有诸多因素,可大致归纳为3个方面:烟尘性质、设备状况和操作条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图4-71所示,由图可知,各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电晕电流、粉尘比电阻、除尘器内的粉尘收集和二次飞扬这3个环节,而最后结果表现为除尘效率的高低。 1)烟尘性质的影响粉尘的比电阻,适用于电除尘器的比电阻为104~1011?·㎝。比电阻低于104?·㎝的粉尘,其导电性能强,在电除尘器电场内被收集时,到达沉降极板后会快速释放其电荷,而变为与沉淀极同性,然后又相互排斥,重新返回气流,可能在往返跳跃中被气流带出,所以除尘效果差;相反,比电阻高于1011?·㎝以上的粉尘,在到达沉降极以后不易释放其电荷,使粉尘层与电极板之间可能形成电场,产生反电晕放电。 对于高比电阻粉尘,可以通过特殊方法进行电除尘器除尘,以达到气体净化,这些方法包括气体调质、采用脉冲供电、改变除尘器本体结构、拉宽电极间距并结合变更电气条件。 2)烟气湿度烟气湿度能改变粉尘的比电阻,在同样湿度条件下,烟气中所含水分越大,其比电阻越小。粉尘颗粒吸附了水分子,粉尘的导电性增大,由于湿度增大,击穿电压上长,这就允许在更高的电场电压下运行。击穿电压与空气含湿量有关,随着空气中含湿量的上升,电场击穿电压相应提高,火花放电较难出现,这种作用对电除尘器来说,是有实用价值的,它可使除尘器能够在提高电压的条件下稳定地运行,电场强度的增高会使降尘效果显著改善。 3)烟气温度气体温度也能改变粉尘的比电阻,而改变的方向却有几种可能:表面比电阻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这只在低温度交接处有一段)过渡区,表面和体积比电阻的共同作用区。电除尘工作温度可由粉尘比电阻与气体温度关系曲线来选定。 烟气温度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气体黏滞性影响,气体黏滞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这样影响其驱进速度的下降。气体温度越高队电除尘器的影响是负面的,如果有可能,还是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运行较好,所以,通常在烟气进入电除尘器之前先要进行气体冷却,降温既能提高净化效率,又可利用烟气余热。然而,对于含湿量较高和有SO3之类成分的烟气,其温度一定要保持在露点温度20~30℃以上作为安全余量,以避免冷凝结露,发生糊板、腐蚀和破坏绝缘。 4)烟气成分烟气成分对负电晕放电特性影响很大,烟气成分不同,在电晕放电中电荷载体的迁移不同。在电场中,电子与中性气体分子相撞而形成负离子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气成分,据统计,其差别是很大的,氦、氢分子不产生负电晕,氯与二氧化硫分子能产生较强的负电晕,其他气体互有区别;不同的气体成分对电除尘器的伏安特性及火花放电电压影响甚大,尤其是在含有硫酐时,气体对电除尘器运行效果有很大影响。 5)烟气压力有经验公式表明,当其他条件确定后,起晕电压随烟气密度而变化,烟气的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烟气密度的主要因素。烟气密度对除尘器放电特性和除尘性能都有一定影响,如果只考虑烟气压力的影响,则放电电压和气体压力保持一次(正比)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净化高压煤气时电除尘器的压力比净化高压煤气时要高,电压高,其除尘效率也高。 6)粉尘浓度电除尘器对所净化的气体的含尘浓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果超过一定范围,除尘效果会降低,甚至中止除尘过程,因为在除尘器正常运行时,电晕电流是由气体离子和荷电尘粒(离子)两部分组成的,但前者的趋进速度约为后者的数百倍(气体离子

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维护策略思考

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维护策略思考 摘要:传统机械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是以人工操作 机电设备为主。然而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有了新的机电要求,传统机械为主的生 产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控制学在机电 行业应用日益广泛,新工艺及传统工艺深度融合发展,对未来生产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针对机电一体化化中电机控制与维护策略相关知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 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维护策略 引言 现代社会发展中,机电一体化发展空间大且有良好发展趋势。我国机电一体 化发展速度慢,相较之发达国家,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有一定差距。随着机电一 体化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很多机械行业领域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生产。机 电一体化发展中经过多次创新改革,发展日益稳定因而备受行业关注,由此为我 国社会经济与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1、改善机电一体化具体内容与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技为主的内在发展动力逐渐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 成内容。简单而言,机电一体化内涵包含三部分:(1)以新生产技术为主的机 械生产方式。该技术应用旨在有效融合电子操控技术,充分发挥电子操作技术优 势提高生产流程性能。(2)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巧妙应用该技术有效融合 机电一体化电机硬件与软件系统,以此同步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目标。(3)系统感受器官及传感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化中应用该技术可自动化控制与调节 机电运转与发展情况,保障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转水平。虽然现阶段机电一体化应 用各行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 在一些不足,亟待制定措施进行改革。为了确保生产系统中机电一体化电机稳定 稳定,扩大与提高工艺生产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以此深入控制并保护电机设备。 2、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与维护现状 现阶段,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但在电机控制及维护工作中, 传统电机控制及维护方案与机电一体化高效运转要求不相符。而且传统落后的电 机控制设备无法有效的保护电机设备。同时生产运营中电机所处环境比较特殊, 只有加强电机环境建设方能确保电机实现高效长久的运行。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电机设备提出了更加养的要求,一旦电机控制出现 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生产活动。例如,电机操作人员应用指令执行操作,假若自动 化电机不能精确识别指令,就会影响电机实际运行。另外各生产环节中,如果电 机状态出现异常也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此类问题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不仅仅局 限于短路以及电机太热等问题,此种情况下电机控制与保护系统面临更高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电机操作中,传统电机保护装置一般应用电磁继电器与熔断器等 硬件防护措施。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处理环节中此类简单防护 措施会影响数据紧缺性,无法满足实际生产发展与进步,还会引发很多安全事故,这与电机系统灵敏性联系紧密。整体而言,电磁继电器及熔断器为主的硬件防护 措施,综合性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3、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与维护策略 3.1定期检查机电一体化运行设备

电除尘器简介

一种高压静电除尘器系统简介 电除尘器在额定二次电压下运行时,除尘效果很好。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当二次电压升高到额定电压时,能耗很大,二次电流超出额定电流值,因此不能达到额定二次电压运行。针对这一问题,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经过科研攻关,研制出电除尘器高效节能高压控制柜,对现有电除尘器进行改造,达到了提高除尘效率、节约电能、延长电除尘器使用寿命等目标。 近年来,由于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电厂广泛使用低硫煤,导致高压静电除尘器的性能不太理想:除尘效率低,能耗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是高粉尘比电阻导致的反电晕的特性,电气特性主要表现为电除尘器的高压电源的二次电流非常大,二次电压不高。当二次电压接近额定电压运行时,二次电流急剧上升,而且运行不稳定,严重的导致极板变形,变压器烧坏。电除尘器的极板和变压器维修很不方便,而停产检修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种特殊工况条件,我们采用最新的控制 技术,实时检测电除尘器的粉尘比电阻以及反电晕 情况,创造性的解决了反电晕特性,可以使电场电 压足够高,使收尘极上粉尘不易释放的电荷尽量少 来减少反电晕。 我们研制的新型高压电源控制柜(见图片所 示),更换原来的控制柜后,能有效地减少二次电 流,并使二次电压稳定地工作在电场能够接受的最 高电压点附近,且大大减少了反电晕的产生。在提 高除尘效率的同时,节电率可高达50%以上。 如果一个发电厂的电除尘器有20个高压电源: 如果电除尘器一个高压电源的平均功率为50kw,改造后节电率为50%,厂用电按0.25元/度电计算,一年可省电438万度电,价值约110万元,还没有包括由于除尘效率提高而少交的排污费及多收集的粉尘的销售收入。同时,除尘器运行功率降低后,一次电流、二次电流相应降低,高压线路及高压硅整流变压器温升降低,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和检修次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高压静电除尘器还广泛应用于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的电价为0.4~0.8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控制策略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01T12:18:49.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刘英敏 [导读] 摘要:为了提高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精确性,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较为成熟的控制策略,同时分析了现代控制理论在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应用控制策略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能够推动系统控制策略的不断完善发展。 齐鲁石化运维中心炼油电气山东淄博 255434 摘要:为了提高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精确性,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较为成熟的控制策略,同时分析了现代控制理论在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应用控制策略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能够推动系统控制策略的不断完善发展。 关键词: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策略;方向 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力拖动装置,其主要成分包括定子、转子和气隙。定子绕阻在接通三相交流电之后能够产生磁场,而且还切割了转子,进而获得转矩。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价格实惠、安装和维护方便等优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交流异步电动机常见的调速方法有降压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和变极对数调速等,其中的变压变频调速的调速范围宽、灵活性较强,应用较为广泛。变压变频调速时的转差功率能够保持稳定,在配以一定的技术后能够保持高性能,能够与直流调速系统想媲美。本文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对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调控策略的分析。 一、基于静态模型的控制策略 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的本质在于对电磁转矩的控制。传统的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以T型稳态等电路建立了数学模型,但对电磁转矩的控制率低。但其也有结构简单、工作场合要求低等特点,在风机和水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对转速开环、恒压频比的控制 对转速开环和恒压频比控制的核心在于对电压和频率的控制,确保电压频率比保持稳定不变的情况下,以改变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进行调速。在这一过程中,当电磁转矩不变时,转差频率不变,负载时的转速不变,通过改变电子电压频率来稳步改变转速。由于转速开环、恒压频比不能控制电磁转矩,其动态性能较差,调速范围也十分有限。 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 能够控制电磁转矩就能够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在转速开环、恒压频比上进行转速闭环控制,当电压频率陡然增加时,电机转速较为迟疑,造成转差额较大,电机转速提高,进而实现了对转速的控制。 二、基于动态模型的传统控制策略 上述的一种控制策略从稳态的电路出发,在稳态的情况下气隙恒定,动态性较差。要向实现动态性的调速,就要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磁通和电磁转矩,常见的控制策略是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1.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起源于感应电机磁场定向控制,并在感应电机定子电压上逐渐形成了矢量控制理论。矢量控制能够将定子电流分解成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并在各自控制器的独立控制下实现了控制。矢量控制的关键在于保持转子磁链的恒定,因此就需要随时掌握转子磁链的信号。在初始阶段,人们尝试使用磁链传感器检测转子磁链,但其工艺和技术不太理想,而且转速低时的脉动分量大大超出了平常。当前的矢量控制系统多使用软测量的方法,例如电压、电流信号等。 2.直接转矩控制 矢量控制在理论上实现了磁链和转矩的解耦控制,但其坐标变换和转子磁链的准确性限制了矢量控制范围的准确性。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通过双位控制器控制电磁转矩,选择合适的电压矢量控制电机,转矩响应速度快,稳定性也更高。 三、现代控制策略 传统控制策略会收到电机参数和扰动的影响,因此,现代控制理论与矢量控制、直接控制理论相结合,并且通过设计参数辨识器、观测器等修正模型,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1.滑模变结构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是通过变革结构控制实现控制,其实质是通过不连续的控制率使其按照要求的轨迹运动,常与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相结合使用。传统的滑模控制器只有滑动到面上时才具备不确定的干扰抑制力,常见的简单的办法是提高增益性使系统能够快速收敛到滑动面,但随之抖动也家具,使系统变得不稳定。全滑模控制具有全程性,在通过滑动模块控制的基础上,需要设计一个非线性的动态滑模来消除滑模控制,使系统具备全过程的鲁棒性,克服了原有的缺点。滑模变结构控制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即当达到滑动后,滑动面向平衡点运动的轨迹难以得到控制,容易产生抖动。 2.自适应控制 由于异步电动机的参数与电机工作状态联系紧密,而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动态性能也容易受到参数的变化,其自适应控制受到了广泛关注。自适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调速系统包括自适应控制和自适应观测器。模型自适应控制器以参考模型的输出为理想输出,以控制被控制对象的动态性和参考模型的动态性一致,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有负载转矩的矫正、速度控制器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状态变量,如定子电流、转速等,但还需要定转子磁链自适应观测器,其以磁链为工具,以实际输出量和预估输出量为基准进行矫正,能够实现对转子电阻和转速的有效辨识。另外,还有一种自适应观测器——卡尔曼滤波器,它具有观测和滤波功能,能够消除系统噪音,提高了观测器的精度,使其鲁棒性更强。但交流调速系统以非现行系统为主,人们多以交流调速系统方程建立卡尔曼滤波方程,并加入了参数辨识、转速观测等,使观测器更加简化。 3.模糊控制 在矢量控制系统中,以转速和电流控制器为设计对象均能够将其设计成模糊控制器,进而掌握电极参数的变化和负载扰动的抑制能力。模糊控制常用在直接转矩控制中,更好地实现了定子电阻的控制,有效地实现了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电阻的检测。 4.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的非线性模型包括神经网络辨识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神经网络能够矫正定、转子电阻,能够有效消除其对转子

三相电源在电除尘器上的应用(精)

三相电源在电除尘器上的应用 作者:刘辛酉宋相光 简要:电除尘器,温度变化大,粉尘比电阻高,有一定粘性,钾、钠含量高,绵状粉尘多,除尘本体内容易出现温度分层等特点,运行电压低,运行电流小。二次扬尘严重,低压振打清灰不科学,各电场振打周期只是贯用经验设置,无现场科学智能设定。通过三相硅整流电源设备,使输出电晕功率提高,寻求最科学振打时序,从而提高除尘效率。 关键词:电除尘器、粉尘、振打、单相电源、三相电源 一、概况: 某钢厂球团系统所配除尘器,温度变化大,粉尘比电阻高,有一定粘性,粉尘多,除尘本体内容易出现温度分层等特点,运行电压低,运行电流小。原因:在运行状态下,始终在阴极线、收尘板上聚集一层比电阻相当高的粉尘层,造成当前压降和运行电流小。及输出功率不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阻抗不匹配”,这种状态是引起的除尘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二次扬尘严重,低压振打清灰不科学,原因:各电场振打周期只是贯用经验设置,无现场科学智能设定。 现场入口烟气量540000M2/h,配单室三电场120M2电除尘器一台,同极间距400mm,入口浓度10-15g/Nm3,现出口浓度小于100mg/Nm3。 二、解决方案 1、由于工况及粉尘特殊特性,显然现有单相高压硅整流电源,已无法满足当前烟气排放效率需求,在现有特定条件下,怎样提高有效电压及电流,保证足够的电晕功率从而加大场强是关键,可选用三相硅整流电源设备,使输出电晕功率提高一倍以上。 2、低压振打清灰不利,可采取电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将高压所有运数据都映射到低压PLC上,系统具有智能分析的能力,通过伏安运行曲线、

压降,观察判断当前电场内部积灰情况,调整当前振打周期。就可避免不同的现场工况,二次扬尘严重,振打清灰不利,容易出现电晕封闭及反电晕现象等问题。寻求最科学振打时序,从而提高除尘效率。 3、由于电场始终带电运行,如不能及时把阴、阳极上粉尘清除干净,久而久之,很容易粘上一层振打不下来的粉尘,应该寻求最科学振打时序,同时进行高低压联锁,采取降伏或每天夜间对不同电场错开进行断电振打,这样完全避免起晕电压偏移、及除尘排放无法长期保证等问题。 4、加强低压系统:采用智能低压系统替换现有的低压控制设备,采用触摸屏整合对应通道的高低运行数据和控制参数,构成一体化的监控管理终端;实现振打时序自动修正和降压断电振打,最大程度提高振打效果;改进加热控制系统,提高各个加热点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保温箱稳定恒温状态。事实上,只要带载工况清灰效果好,就能越逼近空载工况,高压的运行状况就可以大大改善,就能够大幅度提高除尘效率。 三、单相硅整流电源与三相流硅整电源对比说明: 1、关于单相高压电源 如图一(a)为单相二次电流的模拟波形图。如右图的照片,是单相电源的典型闪络封锁波形。 单相电源主要存在问题: ①、电能转换效率比较低。理论计算效率 只有70%,实际为66%左右。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论文题目: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本科生姓名:关海波学号:201211318 指导教师姓名:赵峰职称: 申请学位类别:工学学士专业:电力工程及管理 设计(论文)提交日期:(小四号楷体加黑)答辩日期:(小四号楷体加黑)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姓名:关海波 学号:201211318 学院:新能源及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力工程及管理1201班

指导教师:赵峰 完成日期: 兰州交通大学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

摘要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了异步电动机的空间矢量等效电路。并由理想逆变器的8种开关状态入手,得到了理想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空间电压矢量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及空间电压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六边形磁链轨迹和近似圆形磁链轨迹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根据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工作原理,本论文在的平台下,分别搭建了六边形磁链轨迹和圆形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验证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而且,对两种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 本论文以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部分为研究对象,对于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电动汽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直接转矩控制

, . . , . . , . a , a , . . :,, 目录 摘要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绪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及现状错误!未指定书签。 2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特殊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2.2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分类及选择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除尘器介绍

电除尘器介绍 前言 电除尘器是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电离,尘粒荷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尘粒沉积于电极上,从而使尘粒与含尘气体分离的一种除尘设备。它能有效地回收气体中的粉尘,以净化气体。使用条件合适,其除尘效率可达99%甚至更高。目前在化工、火力发电、水泥、冶金、造纸和电子等工业部门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安全 参考说明书P1-P2. 1、高处坠落; 2、有毒气体; 3、进入电场内部所采取的措施。* 二、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也称“静电除尘器”,它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使固体和液体悬浮粒子与气体分离的一个电气系统。电除尘器的收尘区内设计有线状的放电极(阴极线)和板状的收尘极(阳极板),当在两极间施加高压直流电源后,由于放电极和收尘极形状的不同,使两电极间产生一个不均匀电场。当施加的直流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在放电极周围局部区域的电场强度足以使气体发生电离,生成大量的电子和正负离子。其中正离子很快到达放电极中和,而电子和负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方向移动,这就是电晕放电和电晕电流。 当含尘气体通过两电极间的通道时,电晕电流中的电子和正负离子就会以极快的速度吸附到粉尘颗粒上,使粉尘颗粒荷电。荷电的粉尘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迅速向其极性相反的方向运动,最后吸附到电极上并放出电荷。当粉尘沉积到一定的厚度时,通过振打装置的敲击使沉积的粉尘层脱落到下部灰斗中,而净化了的气体则通过出气口排入大气,完成了气体的净化,其除尘过程可表示为:①电晕放电→②粉尘荷电→③粉尘运动→④沉积、释放→⑤清灰(见图1)。 电除尘工作原理 在整个气体净化过程中,由于电场力直接作用于粉尘粒子,所以与机械除尘设备(袋除

尘或其它除尘)相比,具有动力消耗少,除尘效率高,可捕获极细粉尘,运行维护费用低和适应高温烟气等特点,与袋除尘器一样被称为高效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99%以上,因而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其工作的好坏与粉尘的电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电化学性能决定了粉尘的荷放电特性,对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来说,由于粉尘的成份基本相同,主要反映在电性能上,这种电性能通常用粉尘比电阻来表示。根据实验,当粉尘的比电阻在104-1011Ω-cm之间时有很好的除尘效率,大于或低于这个值则除尘效率就会降低甚至恶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尾的粉尘比电阻一般都在1011Ω-cm以上,直接利用电除尘器进行除尘效果很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这些粉尘进行预处理,这就是窑尾电除尘器必须配套使用增湿塔的原因。利用增湿塔将烟气和粉尘进行增湿就可以很容易的使粉尘的比电阻降到104-1011Ω-cm之间。或者将窑尾烟气用于原料烘干也能使粉尘比电阻降到要求的范围,现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尾与原料磨共用一台除尘器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而且是一举两得。 对于窑头来说,其粉尘的比电阻与温度有相应的关系,通过实验,当温度在200-260℃之间时,粉尘的性质比较适合电除尘,而窑头的烟气温度恰好在这个范围内。 (窑尾、窑头粉尘比电阻曲线) 综上所述,对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来说,窑尾和窑头选用电除尘器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技术也是成熟的,不但可以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甚至可以达到更低(如10 mg/Nm3)的排放要求。 二、电除尘器的结构 电除尘器的结构可分为五大部分: 进、出气口烟箱;

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的概念、区别及应用前景

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 和研究热点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一样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机。特点是:稳态运行时,转子的转速和电网频率之间有不变的关系n=ns=60f/p,ns称为同步转速。若电网的频率不变,则稳态时同步电机的转速恒为常数而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同步电机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现代发电厂中的交流机以同步电机为主。 工作原理 励磁绕组通以直流励磁电流,建立极性相间的励磁磁场,即建立起主磁场 运行方式 同步电机的主要运行方式有三种,即作为发电机、电动机和补偿机运行。作为发电机运行是同步电机最主要的运行方式,作为电动机运行是同步电机的另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可以调节,在不要求调速的场合,应用大型同步电动机可以提高运行效率。近年来,小型同步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开始得到较多地应用。同步电机还可以接于电网作为同步补偿机。这时电机不带任何机械负载,靠调节转子中的励磁电流向电网发出所需的感性或者容性无功功率,以达到改善电网功率因数或者调节电网电压的目的。

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主要通过改变供电电源的频率来实现。目前常用的变频调速方式有转速闭环恒压频比控制(v/f)、转差频率控制、基于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Vector Control)以及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 1.转速闭环恒压频比控制 转速闭环恒压频比控制是一种最常用的变频调速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控制V/f恒定,使磁通保持不变,并以控制转差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这种控制方法低速带载能力不强,须对定子压降实行补偿,因该控制方法只控制了电机的气隙磁通,不能调节转矩,故性能不高。但该方法由于实现简单、稳定可靠,调速方便,所以在一些对动态性能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如对通风机、水泵等的控制,仍是首选的方法。 2.转差频率控制 转差频率控制的突出优点就在于频率控制环节的输入是转差信号,而频率信号是由转差信号与实际转速信号相加后得到的,这样,在转速变化过程中,实际频率随着实际转速同步地上升或者下降。尽管转差频率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电机转矩 3.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框图如图2 所示。 1971 年,西门子工程师Balschke 首次提出矢量控制理论,使交流电机控制理论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其基本思想为:以转子磁链旋转空间矢量为参考坐标,将定子电流分解为相互正交的两个分量,一个与磁链同方向,代表定子电流励磁分量,另一个与磁链方向正交,代表定子电流转矩分量,分别对它们进行控制,获得像直流电动机一样良好的动态特性。因其控制结构简单,控制软件实现较容易,已被广泛应用到调速系统中。但矢量控制方法在实现时要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并需准确观测转子磁链,而且对电机的参数依赖性很大,难以保证完全解耦,使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电除尘器的操作与使用工作标准(标准版)

We will conscientiously do a good job in labor protection, investigation of major safety hazards, fire rectification, training and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除尘器的操作与使用工作标准 (标准版)

电除尘器的操作与使用工作标准(标准版)导语:按照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服务大局,认真做好劳动保护、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消防整改、培训预防等具体工作。 电除尘器启动前的准备 1、启动前的检查工作按试运前检查执行。 2、合上各低压配电屏总开关及各分刀闸,将安全联锁钥匙全部归位。 3、在锅炉点火前12小时送上绝缘子加热。避免绝缘件结露而爬电。 4、在锅炉点火前2小时投入灰斗蒸汽加热装置。以防冷灰斗结露或落灰受潮堵灰。 5、启动绝缘子热风清扫系统(脱硫除尘器)。 6、启动空气锤振打系统(脱硫除尘器)。 7、将高压隔离开关至于“电场”位置。 8、锅炉点火后,立即投入排灰装置,将各振打装置置于手动连续振打,并开启相应出灰系统。 电除尘器的投退规定

1、机组启动阶段,当机组负荷达到90MW,同时排烟温度达到110℃,接到值长命令,启动预除尘器电场运行。 2、锅炉全断油后,可以投入除尘器电场运行。 3、根据机组负荷和煤质情况,决定投入除尘器电场数量,负荷低于80MW只投预除尘器两个电场;负荷高于80MW可将脱硫除尘器一电场投入;在脱硫系统投入运行后,必须将电除尘器六个电场全部投入。 4、锅炉灭火后,应立即退出全部电除尘器高压电场运行。再次投入电场,按启动阶段投入规定进行。 5、机组滑停时,若锅炉投入油枪时,退出所有除尘器电场运行。 电除尘器的启动操作 1、将高压控制柜内所有保险投上。 2、将高压控制柜塑壳断路器合上,控制柜“电源”灯亮。 3、将主令开关切至“通”位置,控制器液晶显示器显示:ORIGINALPARAMETEROK!然后进入逐屏显示。 4、按[复位]健,按下[启动]按钮,控制柜“电源”灯灭,“运行”灯亮。 5、待第一阶段逐屏显示结束,电流电压慢慢上升。观察电流电压和火化率变化,按[设定1]调整合适的电流极限值。

电除尘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电除尘器知识培训教材目录 第一章电除尘器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第三章BE型电除尘器的本体结构 第四章电除尘高压控制系统 第五章电除尘低压控制系统 第六章高压硅整流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和维护第七章电除尘器调试维护 第八章电除尘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其处理

第一章电除尘器的基本知识 电除尘器是利用电力进行除尘的装置,是净化含尘气体最有效的环保设备 之一。 电除尘器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除尘效率高:设计合理的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到99%以上。 2.阻力损失小:一般电除尘器的阻力小于294Pa,有的阻力要求更高。 3.能处理高温烟气:一般电除尘器用于处理250℃以下的烟气,经特殊设计,可处理350℃甚至500℃以上的烟气。 4.能处理大的烟气量。 5.能捕集腐蚀性强的物质:采用特殊结构的电除尘器可捕集腐蚀性强的物质。 6.运行费用低:由于运动部件少,电耗低,正常情况维护工作量小,相应的日常运 行费用低。 7.对不同粒径的粉尘进行分类捕集。 但电除尘器也存在以下缺点: 1.一次投资大: 2.应用范围受粉尘比电阻的限制:4× 10 电除尘器最适合的比电阻范围为10 <ρ<5×10 (Ω.Cm)。 3.不能捕集有害气体。 4.对制造、安装和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5.钢材消耗大。 一、电除尘器的分类 电除尘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清灰方式分为干式、半湿式、湿式电除尘器及雾状粒子捕集器。 干式电除尘器易产生粉尘二次飞扬。 湿式电除尘器需进行二次处理。 2.按烟气在电除尘器内的运动方向分为立式和卧式电除尘器。 烟气在电除尘器内自下而上作垂直运动的称为立式电除尘器。 烟气在电除尘器内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称为卧式电除尘器。 3.按电除尘器的形式分为管式和板式电除尘器。 管式电除尘器主要用于处理烟气量小的场合。 板式电除尘器应用广泛。 4.按收尘板和电晕极的配置分为单区和双区电除尘器。 收尘极与电晕极布置在同一区域内的为单区电除尘器,其应用最为广泛。 收尘极与电晕极布置在两个不同区域内的为双区电除尘器。 5.按振打方式分为侧部振打和顶部振打电除尘器。 振打清灰装置布置在阴极或阳极的侧部称为侧部振打电除尘器,现应用较多的为挠 臂锤振打。振打清灰装置布置在阴极或阳极的顶部称为顶部振打电除尘器。顶部振打多为美式结构,龙净采用此结构。 第二章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力捕集烟气中的粉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复杂又相互有 关的物理过程: 1.气体的电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